江西省上饒中學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試題(零班、實驗班)新人教版.doc_第1頁
江西省上饒中學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試題(零班、實驗班)新人教版.doc_第2頁
江西省上饒中學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試題(零班、實驗班)新人教版.doc_第3頁
江西省上饒中學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試題(零班、實驗班)新人教版.doc_第4頁
江西省上饒中學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試題(零班、實驗班)新人教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時間:2012年9月2728日上饒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時間:90分鐘 分值:100分 命題人: 第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2分,共50分)1.2014年南京青奧會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蘇最具代表與典型意義的城市獨特元素,其親和樸素、對稱和諧的造型,詮釋了江蘇文化的時代價值。不少商家及時推出了體現(xiàn)江蘇文化特色的青奧會吉祥物產品,這些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這說明( )a文化創(chuàng)造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礎 b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d傳統(tǒng)文化促進經濟的發(fā)展2012年2月起bbc制作杭州宣傳片投放歐美市場, 在美國投放的宣傳片名為心中的神秘,由多個片段組成,其中有采茶的茶農,撿藥的中醫(yī),在老街嬉戲的兒童,晨鐘暮鼓的僧侶,晨練的老人,最后以西湖鏡頭收尾,據此回答23題2.從bbc制作的宣傳片也可以看出歐美人的偏好,他們喜愛西湖這樣的自然風光,但更喜歡看到這個城市和西湖的結合,更喜歡了解這個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比如杭州老人在西湖邊打太極拳。這說明( )a.文化對經濟具有決定作用 b.世界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和歸屬感c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占統(tǒng)治地位d.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事物的深度和廣度 3. 杭州市其實前兩年也一直在歐美地區(qū)推廣,每年都有200次左右的主流媒體投放,2009年1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就職儀式cnn直播,儀式后第一條廣告就是杭州旅游。只不過今年“動靜”大了,今年預計在bbc、cnn等歐美主流媒體投放在上萬次。由此可見( )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文化創(chuàng)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4.著名作家龍應臺在談及有關“文化”話題時,說道:“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恭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推人?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這說明( )人創(chuàng)造了文化,文化塑造著人 文化是可以通過人的社會行為體現(xiàn)出來的文化是通過接受文化知識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 文化是在個人成長中自發(fā)形成的a. b. c. d. 52011年11月1日安徽省第二屆民俗文化節(jié)在銅陵舉辦。本屆民俗文化節(jié)以“擁抱民俗快樂民眾”為主題。關于民俗,下列看法正確的是( )能夠增強民族的認同感 是歷史悠久的物質文化遺產屬于非社會意識形態(tài) 能體現(xiàn)出文化的區(qū)域性或民族性a b c d6.舌尖上的中國是近年來收視率最高的一部記錄片。它以美食作為窗口,用國際化的敘事方法,展示著中國的日常飲食流變、中國人在飲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千差萬別的飲食習慣和獨特的味覺審美,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社會變遷和人生百味。此部記錄片的創(chuàng)作方法能夠體現(xiàn)出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文化是不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與經濟相交融,決定經濟發(fā)展 一定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應的物質載體 文化創(chuàng)新的實質是文化發(fā)展a. b. c. d.7南京!南京這部電影不是簡單重現(xiàn)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而是力圖通過這段歷史讓人思考不同人對待戰(zhàn)爭、對待生命的不同態(tài)度。場景讓人震撼,起到了激發(fā)民族責任感的作用。這說明( )a文化對社會發(fā)展起促進作用 b文化對人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c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d應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82011年10月1320日,2011海峽兩岸神農文化祭活動在湖南省炎睦縣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共祭兩岸始祖、回承神農文化”為主題,兩岸有5000多人參與共祭,其中來自臺灣60余家神農宮、廟的信眾及島內各界人士、在湘臺商、臺生等共約600人。這表明( )傳統(tǒng)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傳統(tǒng)習俗是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標志中華兒女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具有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傳統(tǒng)思想對當代人的價值觀念有深刻影響a b c d9.“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風都能盡情地吹到我的家園,但是我不能讓它把我連根帶走。”甘地的這句名言強調的是( )a要揚棄傳統(tǒng)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認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繁榮和發(fā)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長處,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10. 2012年9月14日,蘋果公司在美國芳草地藝術中心舉行發(fā)布會已經結束了。而蘋果iphone5發(fā)布會完整中文版視頻已經出現(xiàn)。美國蘋果公司前總裁喬布斯勇于創(chuàng)新,務實誠信,將技術與人性結合,追尋內心的直覺;他專注于顧客的想法和需求,讓曾經是昂貴稀罕的電子產品變?yōu)楝F(xiàn)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喬布斯的成功啟示我們( )立足社會實踐,推進文化創(chuàng)新 挖掘傳統(tǒng)文化,建設核心價值體系依托科技進步,推動文化發(fā)展 關注文化需求,發(fā)展喜聞樂見的文化a b c d11.教育部今年將在全國l0個省、市、自治區(qū)試點在音樂課程中增加京劇內容,今后還將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江蘇省日前已確定了8個市作為試點。京劇進課堂說明( )a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之魂 b京劇是國粹,應全盤繼承c教育在文化傳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d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12莫高窟堪稱中華民族的“文化化石”,其壁畫和雕塑等文化遺產跨越了八百多年的歷史。早期的釋家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時期的人物體態(tài)健碩,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開始具有中原漢人的風貌,元代壁畫中叉出現(xiàn)了西藏密宗的內容。莫高窟人物形象的變化,表明中華文化具有( )a. 獨特的包容性 b.歷史的繼承性 c.相對的穩(wěn)定性 d. 鮮明的民族性13. 2011年發(fā)生的“金華皮革奶”、“雙匯瘦肉精”、“上海染色饅頭”、“地溝油”、“火鍋老油”等惡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質必須( )培育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tài) 既尊重差異,又包容多樣 加強道德輿論建設,喚醒公民道德良知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基本道德規(guī)范a b c d142011年7月24日,國學經典與漢字書寫研討會在鄭州舉行。鄭州大學的張寬武教授在會上疾呼,漢字是我們文化的根,是滋養(yǎng)我們現(xiàn)實生存發(fā)展的血液,在網絡時代,我們不能“握著鼠標忘了筆桿”,漢字不能淪為失落的文明。這是因為()漢字對于展示人類的精神世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漢字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見證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a bc d15借助flash等現(xiàn)代化手段,傳統(tǒng)曲藝和戲曲中融入了卡通人物形象甚至是流行歌曲的韻律,從而受到人們尤其是青年人的熱烈歡迎。這表明( )a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b借助多媒體等現(xiàn)代工具便能實現(xiàn)文化創(chuàng)新c文化創(chuàng)新不僅要繼承更需融入時代元素 d文化市場繁榮依賴于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16截至2012年5月24日,我國已有41處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29項(包括文化景觀3項),自然遺產8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 )為了推動我國各地經濟的發(fā)展 展現(xiàn)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需要 保持民族文化傳承的客觀要求 研究人類文明演進的需要a b c d17一條高鐵,讓北京人擁有了海濱,讓天津人擁有了故宮和北海;一條高鐵,讓華山有了河南的燴面,讓洛陽有了陜西的羊肉泡饃;一條高鐵,讓上海有了西湖,讓杭州有了黃浦江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 )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擴展人們的文化空間 a b c d18. 2012年9月10日,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南京共同簽署關于加快推進江蘇文化強省建設的合作協(xié)議,就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等六方面內容進行合作,以實現(xiàn)江蘇省“2015年基本建成文化強省”的目標。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必須(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力量 立足社會實踐,傳承傳統(tǒng)文化,博采眾長 推動指導思想多元化建設a. b. c. d. 19.近日,由于釣魚島問題,各地掀起了抵制日貨的狂潮,以此表達中華兒女的愛國心聲。下列關于“愛國主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我國各民族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可以直接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 是綜合國力的基礎和最重要因素a. b. c. d.20.2011年10月20日文化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2012年底之前,我們要求各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所有的公共圖書館等免費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北姸辔幕瘓鲳^免費開放( )是我國發(fā)展文化產業(yè)的有益嘗試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是目前傳播中華文化的主要手段a b c d21.2011年江西衛(wèi)視舉辦中國紅歌會慶祝元旦。紅旗如畫,展現(xiàn)光輝歷程;歌聲如潮,唱響時代頌歌。革命歌曲重現(xiàn)昔日共產黨人的革命激情,表現(xiàn)出中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新時期仍要發(fā)揚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這是因為它( )a.是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立的 b.是新時期共產黨的指導思想c.與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統(tǒng)一的 d.根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22. 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應當同時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下列古語中蘊含二者關系的有(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戰(zhàn)國孟子)“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北宋司馬光)“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保鞔惈I章)“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保|漢王符)a. b. c. d. 23.“沒有底蘊的開放是瓦解,沒有原則的包容是妥協(xié),沒有揚棄的繼承是退化”。這一觀點啟示我們,在文化發(fā)展過程中( )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傳統(tǒng)文化新的內涵 對于傳統(tǒng)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發(fā)揚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a. b. c. d.24.某機構對200名20歲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崇拜對象的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對象科學家時代英雄娛樂明星體育明星自己反面人物無偶像其他人數3018794434913針對這種情況,你認為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需要( )a.尊重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支持人們的自主選擇b.尊重人們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包容各種思想行為c.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人們的思想d.提倡多元化,反對以某種思想作為社會的主流意識25.2012年4月6日,全國打假網:山東威海清華紫光金奧力螺旋藻片產品質量問題的質疑剛剛平息,清華紫光金奧力品牌的產品紫薇大豆卵磷脂膠囊又被指虛假宣傳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大眾傳媒是現(xiàn)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誠實守信應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實現(xiàn)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是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根本目的 思想道德建設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a b c d第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 (12分)文化產業(yè)作為朝陽產業(yè),不僅關系到我國經濟發(fā)展,更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政府將推動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高到了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在一些省市,文化產業(yè)已經開始成為當地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與此同時,文化部門及從業(yè)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發(fā)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的功能。結合材料,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國政府為什么將推動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提高到了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27(12分)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chuàng)新的領域。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發(fā)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結合材料從文化創(chuàng)新的角度,說明如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29. (12分)道德是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準則,具有引導、促進人們向善的功能。正是因為有了道德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溫馨和諧。山東某校高三(2)班同學圍繞“直面道德沖突,提升道德境界”這一主題開展探究活動,請你一起參與其中?!净仨繌摹案袆又袊甓热宋铩钡脑u選,到全國道德模范的表彰,從“知榮辱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到“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國家致力于思想道德建設,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從文化生活的角度,闡述為什么要在全社會加強思想道德建設?7用心 愛心 專心高二年級第一次月考政治參考答案(零班、實驗班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文化作為一中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3分)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對政治經濟具有反作用。(3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3分)優(yōu)秀文化塑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