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版高中生物第7章第1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頁
2019_2020版高中生物第7章第1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頁
2019_2020版高中生物第7章第1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頁
2019_2020版高中生物第7章第1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頁
2019_2020版高中生物第7章第1節(jié)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1下列說法符合拉馬克進化觀點的是()比目魚的雙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長期臥伏于海底的緣故長頸鹿經(jīng)常努力伸長頸和前肢去吃樹上的葉子,因此頸和前肢都變得很長鼴鼠由于長期生活在地下,眼睛萎縮、退化病菌抗藥性的不斷增強是抗生素對病菌的抗藥性變異定向選擇并逐漸積累的結果ABC D答案:A2達爾文生物學說的中心內容是()A用進廢退學說 B自然選擇學說C過度繁殖學說 D生存斗爭學說答案:B3下列選項能較確切地說明達爾文進化論的是()A遺傳變異生存斗爭適者生存B環(huán)境變化定向變異去劣留優(yōu)C生存斗爭用進廢退適者生存D環(huán)境變化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適者生存答案:A4按照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長頸鹿進化中,長脖子的出現(xiàn)是由于環(huán)境使其產(chǎn)生定向變異B食蟻獸的長舌是長期舔食樹縫中的螞蟻,反復不斷伸長的結果C獵豹與斑馬在長期的生存斗爭中相互選擇,結果都發(fā)展了各自的特征D春小麥連年冬種可變成冬小麥,這是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答案:C5某海島上生活著一種昆蟲,經(jīng)調查,該昆蟲翅的長度和個體數(shù)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后來該海島上經(jīng)常刮大風,若干年后再進行調查,你認為最能代表此時情況的曲線圖是 ()答案:D6青霉素是一種抗菌素。幾十年來,由于反復使用,致使某些細菌對青霉素的抗性越來越強。據(jù)此回答(1)(3)題:(1)青霉素使用之前,細菌對青霉素的抗性存在著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體內絕大多數(shù)細菌被殺死,這叫作_;極少數(shù)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了下來并繁殖后代,這叫作_。青霉素的使用對細菌起了_,這種作用是通過細菌與青霉素之間的_實現(xiàn)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復使用,就會使細菌抗藥性狀逐代_并加強。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雖然生物的_是不定向的,但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2)自然選擇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變異選擇出來,并使之逐代積累、加強,最終形成生物新品種。(3)上述過程表明自然選擇是一個_的過程。答案:(1)差異不適者被淘汰適者生存選擇作用生存斗爭積累變異自然選擇(2)有利(3)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A級基礎鞏固1下列各項中,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不能做出科學解釋的是()A物種內生物多樣性B物種內生物適應性C適者生存D遺傳變異答案: D2達爾文認為生物出現(xiàn)生存斗爭的原因是()A生物個體間有強有弱B生物同時存在著遺傳和變異的矛盾C生物過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條件之間的矛盾D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答案:C3公鹿往往用角作為爭奪配偶的武器,按照達爾文的觀點,現(xiàn)代的公鹿鹿角發(fā)達的原因是()A代代經(jīng)常使用的結果B變異朝著有利于生殖的方向發(fā)展的結果C繁衍后代的需要D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D4抗流感的新疫苗剛開始效果比較顯著,但過幾年就需要更換新的,因為流感病毒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很強的抗藥性,對這種抗藥性的產(chǎn)生合理的解釋是()A流感病毒的獲得性遺傳的結果B病毒對疫苗產(chǎn)生了定向變異C疫苗對病毒的變異進行定向選擇的結果D流感疫苗誘發(fā)病毒產(chǎn)生突變解析:流感病毒產(chǎn)生抗藥性的原因:在未使用該藥之前,流感病毒存在差異(變異),變異是不定向的,有的抗藥性強些,有的弱些。開始使用時療效很高,說明絕大多數(shù)病毒抗藥性差,被藥物殺死而遭到淘汰。但同時藥物本身也選擇了極少數(shù)抗藥性強的變異個體,并通過迅速繁殖傳染給正常人群,當再次用藥時,使抗藥性強的病毒再次得以選擇并積累,導致藥效降低,并可能演變?yōu)樾碌牧鞲胁《绢愋汀4鸢福篊5關于達爾文學說和拉馬克學說的兩種學說的區(qū)別,正確的說法是()A達爾文學說認為環(huán)境的作用可引起不定向的變異B拉馬克學說認為不定向的變異是由動物的意愿決定的C達爾文學說認為變異后就能適應環(huán)境D拉馬克學說認為生物通過變異適應環(huán)境解析:達爾文學說認為變異是不定向的,只有有利變異適應環(huán)境,則A、C錯誤。拉馬克學說認為生物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產(chǎn)生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變異是定向的,則B錯誤。答案:D6開始使用殺蟲劑時,對某種害蟲效果顯著,但隨著殺蟲劑的繼續(xù)使用,該種害蟲表現(xiàn)出越來越強的抗藥性。實驗證明害蟲種群中原來就存在具有抗藥性的個體。(1)害蟲種群中個體抗藥性的_體現(xiàn)了生物的變異一般是_。(2)殺蟲劑的使用對害蟲起了_作用,而這種作用是_。(3)害蟲抗藥性的增強,是通過害蟲與殺蟲劑之間的_來實現(xiàn)的。解析:(1)由題意可知:害蟲種群中原來就存在有抗藥性的個體,有的個體抗藥性強,有的個體抗藥性弱,即抗藥性存在差異(不同)。(2)這種差異在殺蟲劑的作用下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果,抗藥性強的即有利于害蟲在農(nóng)藥的環(huán)境下生存的變異個體,容易生存下來產(chǎn)生后代;抗藥性弱的即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被淘汰。(3)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選擇,抗藥性強的個體適應環(huán)境保留下來,表明自然選擇是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xiàn)的。答案:(1)差異不定向的(2)選擇定向的(3)生存斗爭B級能力訓練7某植物單株年產(chǎn)數(shù)百粒種子,其中大部分被鳥所食,或因氣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長成植株,按照達爾文的觀點,這種現(xiàn)象說明()A物種是可變的B過度繁殖,生存斗爭C選擇的不定向性D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解析:由“某植物單株年產(chǎn)數(shù)百粒種子”可以看出該植物存在過度繁殖現(xiàn)象;“其中大部分被鳥所食,或因氣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長成植株”說明要與不同種類的生物、環(huán)境之間進行生存斗爭。答案:B8在北極的一個山脈中,原始的狼已經(jīng)形成在體格和生活習性上不同的變種,其中一種狼的體重較輕,四肢發(fā)達而靈活,以獵鹿為主;另一種狼體重較重,足短而力強,常常攻擊羊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上述現(xiàn)象說明自然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B狼的性狀分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C在生存斗爭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進行著相互選擇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來源不同,通過自然選擇進化成不同的類型解析:在生存斗爭中,以獵鹿為生的狼,在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相互選擇中,有利變異逐代積累,形成體重較輕、四肢發(fā)達而靈活的變種;同樣以獵羊為生的狼也形成體重較重、足短而力強的變種。狼的性狀分歧是定向自然選擇的結果。答案:A9如圖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島上某種地雀在19751978年種群平均喙長的變化和該地區(qū)種子(該種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變化。研究表明,喙長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種子,喙短的地雀僅能吃不硬的種子。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同一種地雀喙長和喙短是一對相對性狀B1976年中期至1977年,由于經(jīng)常啄食硬度較大的種子導致地雀喙長度增加C地雀的平均喙長在23年增加是種子硬度對其進行選擇的結果D根據(jù)調查結果,可以預測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不一定迅速變短解析:喙長和喙短是同一物種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是一對相對性狀,故A正確。1976年中期1977年,由于種子平均硬度增加,選擇了喙長性狀,故B錯誤。環(huán)境選擇有利性狀,故C正確。雖然1978年種子平均硬度下降,但是1978年后種子的硬度未知,由于喙長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種子,故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長不一定會迅速變短,D正確。答案:B10如圖為對一塊甲蟲成災的農(nóng)田使用兩種殺蟲劑的實驗結果,試分析:(1)曲線回升是通過_之間的_來實現(xiàn)的。(2)殺蟲劑的使用對甲蟲起了_作用,這種作用是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結果導致甲蟲的抗藥性_(填“增強”或“減弱”)。(3)根據(jù)以上分析,使用殺蟲劑治蟲的缺點主要有:_;_。針對這些缺點,你認為消滅甲蟲應采用什么方法較好?_。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使用這兩種殺蟲劑在早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甲蟲的種群密度都明顯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又會增加,說明殺蟲劑的使用沒有殺死有抗藥能力的甲蟲,而這部分有抗藥能力的甲蟲大量繁殖導致種群密度回升。答案:(1)甲蟲與殺蟲劑生存斗爭(2)選擇定向增強(3)使具有抗藥性害蟲的比例上升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生物防治等11果蠅的自然群體中,第染色體的變化很多,現(xiàn)在把有變化的第染色體的純合子列在下表中,試分析說明下列問題:果蠅的第染色體的各種類型在不同溫度中的生活力第染色體的各種類型25.5 21 16.5 標準型100100100A9998100B958987C92109109(1)從表中可以看到,在不同溫度中,第染色體的不同類型的生活力_。(2)在25.5 時,_的生活力最好。在21 時,_的生活力最好。在16.5 時,_的生活力最好。(3)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解析:從題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溫度中,第染色體的不同類型其生活力不同。在25.5 時,標準型的生活力比變異類型A、B和C都強,但在21 和16.5 時,變異類型C的生活力就比標準型好。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概括出下列兩點:有極少數(shù)的突變是有利的,可以作為進化的原始材料;突變的有利與否,是其所處環(huán)境決定的。答案:(1)不同(2)標準型CC(3)少數(shù)有利的突變,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突變的有利與否,隨所處的環(huán)境而異C級拓展提升12細菌對各種抗生素的藥敏程度實驗方法如下:將含有一定濃度不同抗生素的濾紙片放置在已接種被檢菌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圍擴散,如果抑制生長,則在濾紙片周圍出現(xiàn)抑菌圈。結果如下圖所示。據(jù)此回答(1)(3)題:(1)衡量本實驗結果的指標是_。(2)上圖中最有效的是_培養(yǎng)皿中的抗生素。(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對細菌進行處理,并測定細菌數(shù)量變化,如圖所示:向培養(yǎng)基中加抗生素的時刻為_點。細菌種群的進化是定向的,而變異是_,細菌的抗藥性產(chǎn)生于環(huán)境變化之_(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對細菌變異的作用不是“誘導”而是_。盡管有抗藥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