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羽的失敗看性格決定命運.doc_第1頁
從項羽的失敗看性格決定命運.doc_第2頁
從項羽的失敗看性格決定命運.doc_第3頁
從項羽的失敗看性格決定命運.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項羽的失敗看性格決定命運現在,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話是個老外說過的話,具體名字就記不太清了,細想一下也不無道理,聽到這句話有好久了,最近卻突然想就這個問題寫點東西, 上面的話如果說的通俗一些就是說我平常對于某個事情是怎么想的我們就怎么去做了,我們經常這樣想所以也經常這樣去做,這種行為多了后就變成了一種習慣,而習慣一旦形成是不容易改變的,就如某老太太每天到點都跑樓下買份北京晚報一樣,其實有時候并不一定會看,有人問她,她說習慣了,每天到哪個點就下樓轉轉,順手就買份晚報回家,天天都這樣,要哪天沒下樓沒買報就會不舒服,這種習慣久了后就成了一種性格,而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在中國從來都是成者王敗者寇,成功的讓后世景仰,世人稱道,而失敗者則會萬夫所指被世人所不霄,但項羽卻是一個例外,項羽最后敗在了劉邦的手下,自刎在烏江邊上,雖然他敗了,但項羽在人們心中從來都是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將軍,一個讓人望其項背的大英雄,劉邦雖然勝了,但我們更多的聽到人們在罵劉邦夸項羽。有人說是劉邦打敗了項羽,有人說是韓信打敗了項羽,但我認為是項羽自己打敗了自己,在那個年代,除了他自己,沒人可以打敗項羽。項羽小時候學文但不感興轉而習武,他叔叔對他說武習的在好不過是敵一人敵十人,要敵萬人就得習兵法,項羽聽后很感興趣,轉而苦讀兵書,同時也習文練武,那時候有一句話叫:楚人三戶,亡秦必楚,意思是說即便是楚人只有三戶了,最后也一定會滅掉秦國的,項羽從小志向遠大,他暗暗立志要推翻暴秦。曾有個故事,說是項羽年少的時候看到秦王帶一幫人浩浩蕩蕩在江中游玩,秦王被眾人護擁好不氣派,項羽看到了就對身邊的人說:“彼可取而代也”,令旁人大驚失色,他叔叔在邊上看到了,知道項羽非常人也,志存高遠他日必成大器。項羽精通兵法,力能舉鼎,文武雙全,同時具有先天的領導力和不凡氣度,他懂得帶兵最重要的是要立軍威,項羽一向言必行,行必果,他武力過人,有萬夫不擋之勇,同時能征善戰(zhàn),機智多謀,帶兵打戰(zhàn)同樣所向無敵,仿佛出世就是與眾不同的大人物大英雄。項羽除了上述特征外,最重要是他非常的自信、堅強,果敢,威猛,這樣無比的自信,使他很少相信別人,他只相信自己,他個人能在萬敵之中進退自如,百萬雄兵指揮起來同樣應對自如得心應手。同樣他也剛愎自用,性情暴戾,因為他的能力之優(yōu)秀他常常目中無人,口出狂言,一般人在他眼里都是凡夫俗子,極少有人能讓他敬佩。他年紀輕輕帶兵打帳數百場幾乎是百戰(zhàn)百勝,巨鹿之戰(zhàn)項羽引兵渡河,破釜沉舟,自絕后路,以三萬精兵打敗八十萬秦兵,造就了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zhàn)役。開創(chuàng)了一條以少勝多的經典法理,后來的人也常常學他的這個做法。項羽不僅勇而有謀,同時他是一個非常正直、忠厚、孝順有正義感的人,很少使用詭詐之技來破敵,鴻門宴上完全有機會殺死劉邦,但他卻沒有這樣做,現在來看有兩個原因:第一他不想以此不光彩的手段來殺他,以免給世人留下詬柄。第二他從心底里看不起劉邦這個酒色之徒,認為他劉邦是個小人而已,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是成不了大事的不足為懼,同時有一段時間他把劉邦當作一個朋友來看的,項羽的朋友不多,而劉邦每每在項羽面前極盡吹捧之能來討項羽的歡心,劉邦殺他好像有點下不了手,他根本沒把劉邦當成最大的對手來看待。在楚漢還未能正面交鋒的時候,在項羽剛剛踏入江湖的時候,天下正值紛亂之時,當天下人都認為時勢造英雄的時候,他對自己說:要英雄造時勢,他認為自己就是英雄,世上本無時,江湖本無勢,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出時勢來,他憑自己的英雄氣質打動了范增老爺子,范老爺子本是個歸隱之人并不愿踏入世間的紛爭,但他被項羽的英雄氣概所感染,凡心一動要與項羽一起英雄造時勢。天下人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項羽偏偏認為人定勝天,人可以把天打敗,他認為他自己就是天,后來他做了霸王,他認為自己真的是天了。一般成功者都必有兩個關鍵點:做事與做人,做事是指你的本身的能力,能不能做好事,會不會做事,而做人則是與人打交道,主要是與人相處,能不能識人,懂人,用人,管好人,做事最終還是要與人做事,不可能一個人自己做,所以做人比做事要重要,項羽做人的能力比他做事的能力要差了許多了。項羽自身文武雙才,機智過人,行兵打仗治理軍務樣樣精通,應該說把事做好這一點他已經差不多做到極致了,說到做人,應該說他也還是比較懂人用人的,手下的范增有經天緯地之才,陳平一張利嘴也有過人之處,項莊忠猛無比,龍駒,英布等人也都有萬人之勇,但項羽太自傲太狂妄,除了對范增有幾分尊敬之情稱之為亞父之處,對其他人非打即罵,很少能聽到項羽能夸他們幾句,他們在本對項羽都是敬重之心,但畢竟也處在上位,時間久了,難免心生惡氣,所以陳平后來投靠了劉邦,英布等后來反了項羽,這些都是他做人的失敗之處。最大的錯誤不是鴻門之上沒殺掉劉邦,而是對于韓信的輕視,韓信本是在項羽手下當差的,韓信熟讀兵書,有謀略有膽識對軍事之事了如指掌,能忍他人跨下之辱就是為了不負身平所學,為了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在項羽帳下時雖是小兵一個,但每每都能未卜先知,對項羽的作戰(zhàn)思路了如指掌,后來在鐘離昧推薦到項羽親帳下,讓項羽授他一個好職位,可是項羽偏偏對自己過份自信,目中無人,他雖然知道韓信有謀有略對作戰(zhàn)之事更是有獨到之處,但他看不起這個曾經的胯下小人,他沒能用他,這是項羽最失敗的地方,雖然英雄一世,但沒能逃過世俗的境界,以有色眼睛來對待韓信,他認為韓信這樣的人如果也當了將軍那將對他項羽的不敬,會給他項羽丟人。項羽心中對韓信的才干比誰都更清楚,項羽每每作戰(zhàn)能神出鬼沒,智謀百出,卻從來逃不過韓信的法眼,韓信被鐘離昧推薦到項羽帳下之時,韓信心里誠慌誠恐,他感覺自己出頭的日子就要到了,以項羽的才智肯定能發(fā)現他韓信的驚世之才,他在項羽面前表現的唯唯諾諾,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張揚,因為他知道項羽深知他的才干,已經沒必要在張顯了,而是應該擺出一老實樣要在項羽帳下效犬馬之勞的決心,以為英羽一定會賞識自己的,可項羽偏偏對他有偏見,看不起他的出身,對他見到項羽后表現出來的忠厚老實樣更是叱之以鼻,項羽更多是一個武將軍,更偏愛武將,對于韓信他偏偏冷落他,讓韓信做了一個小小的執(zhí)戟郎,韓信不得以接愛了這個職位,但從此他開始痛恨項羽,如果項羽本身看不出韓信的才干而不用他,韓信最多只會嘆惜而不會記恨項羽,讓他憤怒的是項羽明知他韓信的驚世之才卻知而不用,給個一個個小小的職位給他,這是對他的一種侮辱,即便項羽殺了韓信,韓信也能從心理想通,因為他不為項羽所用一定會另投他人的,但項羽既不用也不殺,韓信把這個屈辱深深的銘記在心,他暗暗發(fā)誓有朝一日要打敗項羽,讓他知道韓信的力量有多大。在對于韓信的使用上項羽剛愎自用,狂妄自大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以至后來韓信反過罵項羽匹夫之勇,婦人之仁。范增看出來韓信的過人之處,勸告項羽此人有驚世之才,可抵百萬雄兵,要么就重用他,要么就殺了,否則有朝一日可能對項羽構成威脅,而項羽根本不聽,他到是想想看韓信就在他身邊,就是不用他也不殺他看他如何威脅我項羽。張良看中了劉邦對人的真誠忠厚和他的那點仁心,想要幫劉邦,他知道劉邦憑他現有力量永遠也不是項羽的對手,他需要一個非常人的絕世將才,這個時候,他找到了韓信,他知道在戰(zhàn)事上除了韓信能和項羽抗衡外別無他人,韓信為了打敗項羽在陳平的幫且下終于投奔了劉邦,從此天下格局開始了真正有深度的變化,范增聽聞韓信投奔劉邦時大驚失色對天大呼,寧損百萬兵不愿逃走一個韓信,他知道韓信不受項羽所用必會反過來攻打項羽,雖然劉邦最初也沒能重用韓信,但是在有了后來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事件之后,劉邦決定拜韓信大元帥,從此項羽開始了他的厄運,韓信運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法出了蜀中,開始和項羽真刀真槍的干上了,從此弱小的漢劉邦可以和強大的楚項羽分庭抗禮,在后來,漢受困不得已要和項羽講和,項羽在開始時殺人太多,多年的戰(zhàn)事也讓他心力疲憊,便打算就此講和從此不在打仗,人民今后也不在受戰(zhàn)亂之苦。當初項羽殺二十萬秦兵是因為他自己的兵比秦兵少,秦當時有反意為了從整個戰(zhàn)略局面考慮不得已而殺之,可是今時今日項羽為了老百姓免受戰(zhàn)亂之苦卻同意了和弱小漢劉邦講和,從一定意義上講,項羽的仁是大仁,而劉邦的仁是假仁??捎袝r候這種假仁卻是很管用,劉邦和韓信卻在此時變被動為主動,項羽的兵將正在撤退,因為講和后不用打仗了,兵將們都很高興,他們?yōu)轫椨鸬挠⒚鞫袆?,而劉邦卻以講和為由讓項羽放松警惕,反守為攻,給項羽年措手不及。項羽之前萬萬不會想到劉邦會給反手給他使命一擊,因為他自己決不會做些等無恥之事,而同樣推測以劉邦今日的地位應該已經是心滿意足,不會出爾反爾,但他錯了,他以為別人和他一樣人人君則行君子之道,項羽得知劉邦竟然在講和之后向其下戰(zhàn)書,憤怒不已,他明白劉邦終于暴露了本來面目,他后悔當初沒有殺了這個小人,但此時他對劉邦并不懼怕,倒時韓信令他有幾分擔憂,而韓信此刻正做一個將項羽圍困至死的計劃,為了這個計劃他等了很多年,終于有個這樣一個機會可以戰(zhàn)勝項羽,韓信知道項羽有萬人之勇,輕易在戰(zhàn)場是不殺死他的,只能是將其圍困,斷其后路糧草,以百萬之兵將之困死。項羽深知此戰(zhàn)不同以往,兇多吉少,一路上避其鋒芒,不與其正面抵抗只待回到彭城再在打算,可是偏偏為了心愛的虞姬而拖慢了行程,最后竟然落入了韓信早已做好埋伏的九里山,項羽一身深愛著他心愛的女人,為了這個女人竟然舍江山于不顧,項羽的英雄氣質世間少有,最后在九里山項羽被韓信所困,韓信將其層層包圍,稱之為十面埋伏,后來又采又攻心之術,四面吹起了楚歌,是而一夜歌聲吹走了八千子弟兵。而他心愛的女人為了不被劉邦所俘也自盡身死,項羽帶領最后的親信殺出重圍,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逃到烏江邊上,最心愛的女人沒了,最忠誠的江東子弟兵都沒了,于是他萬念全灰,曾經的精神支持一下子坍塌,項羽過去一直認為人定勝天,到最后,他認為這是天意,是天要滅他,所以完全有可以逃回江東的機會但他沒有過江,他拒絕了那個苦等他老者的好意,最后還把自己最珍愛的馬送給了那個老人,他沒有了過去英雄造時勢的氣勢,面對傷痛他放棄了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