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三單元《我愛我家》教案.doc_第1頁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三單元《我愛我家》教案.doc_第2頁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三單元《我愛我家》教案.doc_第3頁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三單元《我愛我家》教案.doc_第4頁
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人教版第三單元《我愛我家》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德與法治 學科 一 年級 下 冊教案 第 1 課 總 9 課課題我和我的家課時2任課班級一(3)班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了解自己的家,感受親情,體會親人的愛,也準備付出自己的愛。過程與方法: 按照簡單的介紹自己的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愛家,有奉獻愛的愿望,體會幸福的核心是愛。教學重點學生感受親情,體會親人的愛,也準備付出自己的愛。教學難點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家人的影子。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教科書。教師準備:掛圖、錄音機(相關磁帶)、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學步驟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二次備課第一課時我來到我家、我的家人一、激情導入1.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在這個家里,每個人互敬互愛,充滿溫馨。2.能介紹一下你的家嗎?(指導學生完整的句子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說的好的,給予表揚,說地不夠完整的,給予適當?shù)难a充、激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1.傾聽進入溫馨的氣氛。2.舉手,介紹自己的家。二、我來到我家你是怎樣來到你的家的?我出生后,爸爸很高興,把我抱在懷里,一個勁兒地說我長得像他。然后爸爸開始興奮地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出生的消息。三、我的家人1.到媽媽的媽媽家去做客,見到媽媽的姐姐,應該叫什么?2.你們能把書本這個枝繁葉茂的樹圖填對嗎?3.一家人就像枝繁葉茂的樹一樣,每個人都很重要呦!1.大姨。2.能3.傾聽。板書設計第二課時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家人的故事一、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1.你們能從自己身上找到家人的影子嗎?2.你們身上為什么會有家人的影子呢?想一想。1.舉手回答:我的脾氣有點急,像爺爺。我做事很認真,像爸爸。我的眼睛像媽媽。2.想一想。二、家人的故事你們有沒有聽家人說過你們家人的故事?舉手回答:我媽媽織毛衣可快了。我覺得她很了不起!我叔叔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站崗,那里很冷很冷,但他和戰(zhàn)友們不怕寒冷。叔叔說他們在保衛(wèi)著我們的安全。三、我和弟弟我來到我家時,可不是一個人,還有我的弟弟小亮。聽說弟弟只比我晚出生半個小時,那我也是哥哥呀,所以弟弟總喜歡跟我在一起,我走到哪兒,他跟到哪兒。不管做什么,我們都會一起來。爺爺說:跟他們的爸爸小時候一個樣!呵,這倆孩子,長得真像媽媽呢!我到底像誰呢?我覺得我更像弟弟!我和弟弟商量好了:長大了一起去航海。閱讀書上第34至37頁下面的小故事。四、總結升華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每天照顧你們的生活,關心你們的學習,教給你們做人的道理,你們愛他們嗎?你們應該怎樣做呢?傾聽。想一想,舉手回答問題。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道德與法治 學科 一 年級 下 冊教案 第 2 課 總 10 課課題家人的愛課時2任課班級一(3)班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理解疼是愛,嚴也是愛。過程與方法: 學習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動口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重點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教學難點 理解嚴也是愛。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教科書。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學步驟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二次備課第一課時家人的愛藏在哪里一、小詩導入,揭示課題1.上課前,老師先給大家朗誦一個小朋友寫給媽媽的詩,仔細聽:一句輕輕的問候,一聲暖暖的叮嚀,一頓可口的飯菜,一件溫暖的毛衣,一次嚴厲地批評,一個緊緊的擁抱,點點滴滴記心頭。聽出來了么?感受到什么?(伴著輕音樂) 2.是啊,心有靈犀一點通, 你們都聽出來了。今天我們就來感受體會 家人的愛 。 板書課題齊讀。 3.誰來介紹介紹你都有哪些家人?1.是關心、是愛。1. 傾聽。3.舉手回答。二、家人的愛藏在哪里1.同學們,你們誰來說說家里人給你們的愛藏在哪里?2.緊接著,播放一段幸福寶寶的錄像,輕柔的音樂,溫馨、動人的畫面,不禁使孩子們如臨其境。這時我會問學生:“你想到了什么?”孩子們在看、想和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對父母的愛有了初步的感知和體驗。1.辮子是姑姑梳的。我爸爸經(jīng)常半夜給我蓋被子。媽媽忙著做家務,是對家人的愛。爸爸辛勤工作,是對家人的愛。爺爺奶奶做出香噴噴的飯菜,是對家人的愛。2.想一想,舉手回答。板書設計第二課時相親相愛一家人、讓家人感受到我的愛一、相親相愛一家人1.課件出示幾幅畫,這些生動的畫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xiàn),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能讓學生觸景生情,回顧生活中曾經(jīng)歷過的一個個備受父母長輩疼愛的場景。這時,要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照片說說自己在家長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這樣在看、聽、說、演的體驗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了對家人那平常、無聲的關愛的感受。2.當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滿腦是家庭中那溫馨的一幕幕時,我又利用課件再現(xiàn)幾個生活畫面,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探究:嚴格要求是愛嗎?1.媽媽給奶奶梳理頭發(fā),我給奶奶錘錘腿。爸爸媽媽帶我去菜市場。媽媽生病了,爸爸給媽媽喂藥。爸爸給我寄來的包裹。2.當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聯(lián)系實際得出結論:嚴也是一種愛時,便是感悟了愛的真諦。此時若有同學談到自己因誤會了父母的愛,心情很后悔,我會立即用手機讓他與父母聯(lián)系,當場向他們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二、讓家人感受到我的愛1.讓學生在感恩的心的音樂下大膽喊出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的心里話,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此得到實現(xiàn),掀起表達愛的高潮。2.爸爸媽媽在忙時,我認真學習。奶奶一個人很孤單,我陪奶奶聊天。出門前,要和媽媽說一聲。3.趁著孩子們回報親恩的情緒高漲,我順勢引導學生討論,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呢?使他們懂得回報的方式雖然不同,但愛也是一樣的。此時,愛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交流中不斷擴張、升華。4.記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種愛。還有哪些愛的表達方式呢?5.實施你的方案并記下家人的反應,與大家交流,共享家的溫暖。這三項活動具有連續(xù)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實的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1.按照要求做。2.想一想,還有什么事情表現(xiàn)對家人的愛。3.小組討論。4.想一想,舉手回答。5.傾聽。三、課堂總結同學們,這就是家人的愛,正是因為有了家人無私的愛,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正是因為有了家人辛勤的養(yǎng)育,我們才能快樂生活。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回報家人的愛吧!這周末回家立刻行動起來,當個貼心的小寶貝,請家人給你們打打分。 傾聽。板書設計 道德與法治 學科 一 年級 下 冊教案 第 3 課 總 11 課課題讓我自己來整理課時2任課班級一(3)班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則。過程與方法: 能表現(xiàn)整理自己東西的愿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表現(xiàn)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教學重點 表現(xiàn)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教學難點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幫父母做簡單的家務活。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把桌椅挪開,使活動地點空間盡量大。教師準備:4個儲物箱,箱內零亂地堆放著各種學習用品和無危險的生活用品。教 學 過 程教學步驟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二次備課第一課時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找不到“小伙伴”了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1.孩子們,我們升入一年級已經(jīng)有段時間了,相信你們認識了很多小伙伴,但是小雨呢?除了這些親愛的小伙伴以外,還結識了不少特殊的“小伙伴”,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2.這些“小伙伴”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呢?3.看來大家對自己的“小伙伴”都很熟悉,那下面老師給大家出2個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我們的哪個小伙伴?4.課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個謎語。1.想一想。答,并列舉自己擁有的“小伙伴”。2.討論總結,并在全班交流。3.想一想。4.猜一猜。二、找不到“小伙伴”了1.出示視頻。2.看完視頻,同學們有什么想法?你遇到過類似的事嗎?當時的感受怎樣?3.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4.找不到“小伙伴”了很麻煩,但是正是因為我們的東西沒有條理,房間太亂,才造成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同學們一定不要學視頻中的小男孩。要想不出現(xiàn)這樣的麻煩就得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幫我們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1.共同觀看視頻。2.分組討論。共同匯報,全班同學一起交流。3.自由發(fā)言。4.傾聽。第二課時送“小伙伴”回家、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一、送“小伙伴”回家1.今天,老師給大家安排了一個游戲:送“小伙伴”回家,請同學們拿出你的愛心,幫幫我們迷路的“小伙伴”,把它們送回自己的家。2.游戲安排: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生活、學習用品放在中間的桌子上,在這張桌子的對面安排23張桌子,這幾張桌子代表了這些“小伙伴”的家,有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衛(wèi)生用品等。6.這些物品都是我們的“小伙伴”,缺少了哪一個,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希望同學們能熟悉這些“小伙伴”,明白它們的家在哪里。3.學生分組進行游戲,一組完成,大家用筆記錄下結果,物品回歸原位,下一組繼續(xù)進行。4.最后比一比哪一組完成得又好又快,正確率高。5.全班總結游戲結果。6.傾聽。二、養(yǎng)成整理好習慣1.我們今天認識了一些新的“伙伴”,也有些是老朋友也對它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送它們回到了自己的家,這是一種很好的習慣。老師這里也有兩個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2.是呀,這兩個小朋友做得都不對,媽媽會整理,但是媽媽不可能幫我們一輩子,而且媽媽很忙,我們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個小朋友說,等長大了我再自己整理,這也是不對的。小的時候沒有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學會最基本的本領,長大了也做不好。3.其實,整理這些物品并不難,它也有一些小竅門,哪位同學平時做得比較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jīng)驗、竅門幫幫大家。請事先準備好的同學介紹經(jīng)驗,其他同學注意學習,師尋機指導。4.怎樣才能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呢?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學習教材上的兒歌,學會怎樣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5.老師交給大家2個小竅門,一個是定時整理,整理好了畫個笑臉夸自己,一個是物歸原處,掌握好這2個竅門,你就能養(yǎng)成整理的好習慣。老師預祝大家都能養(yǎng)成這樣的好習慣,成為一個愛整潔的好孩子。1.積極回答這樣做得對不對。2.傾聽。3.共同整理總結。4.一起讀兒歌,并進行分析。5.傾聽。板書設計 道德與法治 學科 一 年級 下 冊教案 第 4 課 總 12 課課題干點家務活課時2任課班級一(3)班執(zhí)教從容辛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認識勞動工具并了解勞動工具的用處,學會使用勞動工具。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感受到家人做家務勞動的辛苦,懂得關心父母,會積極主動做家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積極主動的幫助家人做家務活。教學重點學會做家務活,能積極主動做家務;教學難點 體會父母做家務的辛苦,學會關心父母。教學準備學生準備:教科書。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學步驟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二次備課第一課時我做過的家務活、做點家務很不錯一、我做過的家務活1.同桌互相介紹自己父母的職業(yè),上班與回家的時間,在家的時候父母經(jīng)常做什么?畫一畫爸爸媽媽每天做的家務。(每一個家庭都不樣的情況,交流過程中,重在說出感受,啟發(fā)對家人的情感。)2.看書本上的蘋果樹,你能摘幾個蘋果?3.想一想你會幫家人做哪些事?1.說一說。2.舉手回答。3.想一想。二、做點家務很不錯1.想一想,說一說。小朋友們說是會說了,但會不會做家務?誰來說一說,你會做什么家務?洗碗、掃地、拖地這些家務活要用到什么工具,你知道嗎? 2.做家務讓我動腦筋、長本領,真不錯!會做的經(jīng)常做,不會做的學著做!3.跟我學做家務活。讓會做家務活的孩子上講臺做示范抹桌子和掃地。1.說一說自己會做的家務活,要用什么工具。2.四人小組合作,讓會做家務活的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說說怎么做,會做的孩子做補充指導,達到合作學習的效果。3.學做家務活。板書設計第二課時再來學一招、這時怎么辦一、再來學一招1.我來教你疊衣服。疊上衣:伸伸手抱一抱彎彎腰。疊褲子:排兩隊變一隊彎彎腰。2.只要用心學,我們都可以學會。3.爸爸媽媽回家后,請他們休息一下,幫他們做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活。4.和爸爸媽媽互換角色,當一天的家長,做一天的家務活。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