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杠桿》同步練習3.doc_第1頁
《1.杠桿》同步練習3.doc_第2頁
《1.杠桿》同步練習3.doc_第3頁
《1.杠桿》同步練習3.doc_第4頁
《1.杠桿》同步練習3.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杠桿同步練習基礎鞏固1如圖是一件名為“龍蝦網(wǎng)與魚尾巴”的活動雕塑作品,O是它的支點。作者把他的藝術天賦與物理學中的_平衡原理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給人以美感。2(福建福州中考)小華用釣魚竿釣起重為15 N的魚,如圖所示,OA04 m,OB2 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用釣魚竿釣魚費距離B釣魚竿是個省力杠桿C手對魚竿的拉力F1的大小為75 ND手對魚竿的拉力F1的大小為3 N3如圖所示,杠桿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如果OB與OA長度之比為23,在B端的鉤上掛300 N的鉤碼,要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A端的鉤上應掛_ N的鉤碼(忽略鉤的重力)。4在圖中,畫出使輕質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要求保留作圖痕跡)。5(江蘇鹽城中考)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如果杠桿右側高、左側低,則可將左側的平衡螺母向_調節(jié),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在支點左側20 cm刻度處掛3個重均為05 N的鉤碼,在支點右側15 cm刻度處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最小,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應沿_方向,此時讀數(shù)為_ N。能力提升6如圖所示是一種垃圾夾的結構示意圖,拉繩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過空心管桿后與兩夾爪的一端相連接。當用力捏手把時,夾爪在拉繩的作用下可夾持物體,同時彈簧被壓縮;當松開手把時,夾爪在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原狀。在使用過程中,手把和夾爪分別是()。A省力杠桿費力杠桿B費力杠桿省力杠桿C省力杠桿省力杠桿D費力杠桿費力杠桿7如圖是奧運會皮劃艇靜水比賽的體育圖標,當運動員用船槳劃水時,運動員手中使用的船槳屬于_(填“費力”“省力”或“等臂”)杠桿,使用它的好處是_,船槳向后劃水,艇就向前運動,這一現(xiàn)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識有(只要寫出兩點)(1)_;(2)_。8你仔細觀察如圖所示的漫畫,究竟小猴和小兔誰分的蘿卜重?簡要說明理由。9假期里,小蘭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了一個家庭游戲活動?;顒右笫牵杭彝コ蓡T中的任意兩名成員分別站在如圖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1)若小蘭和爸爸的體重分別為400 N和800 N,小蘭站在距離中央支點2 m的一側,爸爸應站在距離支點多遠處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2)若小蘭和爸爸已經(jīng)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現(xiàn)在他們同時開始勻速相向行走,小蘭的速度是05 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壞?答案與解析1杠桿解析:該作品能繞固定點O轉動,因此可看做是杠桿,龍蝦網(wǎng)與魚尾巴處于平衡狀態(tài),屬于杠桿原理的應用。2C解析:從釣魚竿的使用看,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故釣魚竿是費力杠桿,省距離,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3200解析:l1OA,l2OB,OBOA23,則l2l123,由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得,則F1F223,F(xiàn)2300 N,故F1200 N。4如圖所示解析:要使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F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大,以支點到作用點的距離作為力臂時,這個力臂最大,所用作用力最小。5右豎直(或豎直向下)2解析:杠桿在調節(jié)過程中右側高、左側低,可將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右調,在阻力與阻力臂及動力作用點一定的情況下,力的作用方向與杠桿垂直時,力臂最大,所用力也最小,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15 N02 mF015 m,得F2 N。6A解析:從圖示裝置可以看到,手把的動力F的力臂大于拉繩對手把的阻力力臂,故手把是省力杠桿,而夾爪、拉繩的動力力臂小于所夾物體對夾爪的阻力力臂,故夾爪是費力杠桿。7費力省距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或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或相互作用的兩個力方向相反)解析:船槳在使用時,以上端為支點,下面手對船槳的力為動力,水對槳的力為阻力,這樣在使用時,動力移動很小一段距離,就可使動力移動較大一段距離,以利于船快速的前進,故船槳為費力杠桿,其特點是省距離,用力后船前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向后用力,船向前走,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8小猴分得的蘿卜重。因為蘿卜平衡時,粗的那端力臂短,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粗的那端蘿卜重。解析:本題中可以把蘿卜抽象成一個杠桿模型。由圖中蘿卜支起來恰好平衡,可知粗的那段的重心位置距支點較近,力臂較小,細端重心位置距支點的距離較遠,力臂較大。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有:L粗G粗L細G細,因為L粗G細,即粗的那端重。9見解析解析:(1)小蘭和爸爸對杠桿施加的力分別為F1400 N和F2800 N,F(xiàn)1的力臂L12 m,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有L2F1L1/F2400 N2 m/8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