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中拉深壁起皺的分深模設計析#中英文翻譯#外文翻譯匹配_第1頁
拉中拉深壁起皺的分深模設計析#中英文翻譯#外文翻譯匹配_第2頁
拉中拉深壁起皺的分深模設計析#中英文翻譯#外文翻譯匹配_第3頁
拉中拉深壁起皺的分深模設計析#中英文翻譯#外文翻譯匹配_第4頁
拉中拉深壁起皺的分深模設計析#中英文翻譯#外文翻譯匹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拉中拉深壁起皺的分 深模設計 析 F K Chen and Y C Liao 臺灣大學機械設計研究所 在帶有斜度的方形盒和帶有階梯的方形盒的拉深中發(fā)生的起皺現(xiàn)象一直在被研究。這兩中類型的起皺現(xiàn)象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全都發(fā)生在相對無支撐、無壓邊的拉深壁處。在帶有斜度的方形盒的拉深中,常受到工序參數(shù)的影響,例如:模具的間隙值和壓邊力等,所以常用有限元模擬的方法來研究分析起皺的發(fā)生。模擬的結果表明模具的間隙值越大,起皺現(xiàn)象就越 嚴重,而且增加壓邊力也不能抑制和消除起皺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帶有階梯的方形盒拉深的起皺現(xiàn)象分析中,常通過實際生產中一種近似的幾何結構來研究、試驗。當凸模與階梯邊緣之間的金屬板料在拉深時分布并不均衡,就會在側壁發(fā)生起皺現(xiàn)象。為了消除起皺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一個最優(yōu)的模具設計常采用有限元的方法進行分析。模擬的結果和起皺試驗論證了有限元分析的準確性,并且表明了在拉深模具設計中使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的優(yōu)越性。 關鍵詞 :側壁起皺;拉深模;帶有階梯的方形盒;帶有斜度的方形盒 一、介紹 : 起皺是金屬板料成形中常見的失效形式之一。由于功能和 視覺效果的原因,起皺通常是不能為零件制品所能接受的。在金屬板料成形加工中通常存在三種類型的起皺現(xiàn)象:法蘭起皺;側壁起皺和由于殘余壓應力在未變形區(qū)產生的彈性變形。在沖壓復雜形狀的時候,拉深壁起皺就是在模具型腔中形成的褶皺。由于金屬板料在拉深壁區(qū)域內相對無支撐,因此,消除拉深壁起皺比抑制法蘭起皺要難得多。我們知道在不被支撐的拉深壁區(qū)域中材料的外力拉深可以防止起皺,這可以在實踐中通過增加壓邊力而實現(xiàn),但是運用過大的拉深力會引起破裂失效。因此,壓邊力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一方面可以抑制起皺,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破裂 失效。合適的壓邊力范圍是很難確定的,因為起皺在拉深零件的中心區(qū)域以一個復雜的形狀形成,甚至根本不存在一個合適的壓邊力范圍。 為了研究起皺的原因, Yoshida et al.發(fā)明了一個試驗,即:一張薄板延著對角的一個方向進行不均勻拉深。他們還提出了一個近似的理論模型,起皺的初始是由于彈性變形導致橫向壓力發(fā)展成為不均勻的壓力場。 Yu et al.用試驗和理論分析的方法來研究起皺問題。他們發(fā)現(xiàn)根據(jù)他們的理論分析,起皺發(fā)生在兩個環(huán)形的起伏處,而且試驗結果指出了 4 6處起皺。 Narayanasamy和 Sowerby通 過圓錐形凸模和半球形凸模的拉深來研究金屬板料的起皺。同時,他們也試圖整理防止發(fā)生起皺的特性參數(shù)。 這些試驗都僅僅圍繞在與簡單形狀成形有關的起皺問題上,例如:一個圓形的盒件等等。在 20世紀 90年代初期, 3D 動態(tài)有限元方法的應用成功,使得解決金屬板料成形復雜形狀的起皺現(xiàn)象的分析變成了可能。目前,研究人員都使用 3D 有限元方法來分析帶有斜度的方形盒和帶有階梯的方形盒零件拉深時在拉深壁處由于金屬板料流動引起的褶皺以及在成形過程中的參數(shù)的影響因素。 一個有斜度的方形盒,如圖 1( a)所示,盒形件的每一個傾斜的拉深壁都與圓 錐盒形件相似。拉深成形過程中,在拉深壁處的金屬板料是相對無支撐的,因此,褶皺是傾斜的。在目前的研究中,各種關于起皺的成型過程參數(shù)都被研究。在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的研究中,如圖 1( b)所示,觀察到了另一種類型的起皺。在當前的研究中,為了得出分析的效果,實際生產用階梯形結構的零件來研究。使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分析出起皺的原因,并且可以使一個最優(yōu)的模具設計消除起皺現(xiàn)象。有限元分析使得模具設計在實際生產中更為合理化。 ( a)帶有斜度的方形盒件 ( b)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 圖 1 二、有限元模型 模具的幾何結構(包括凸 模、凹模、壓邊裝置等等),通過使用 CAD和 PRO/ENGINEE R 來設計。使用 CAD將 3個節(jié)點或 4個節(jié)點形成殼形的單體,進而在模型上形成網(wǎng)格體系。使用有限元模擬,模型被視為是剛性的,并且相對應的網(wǎng)格僅僅可以定義模型的幾何形狀,不能對壓力進行分析。使用 CAD所建立的 4個節(jié)點的殼形單體可以為板料創(chuàng)建網(wǎng)格體系。圖 2給出了模型完全建立時的網(wǎng)格體系和用以成形帶有斜度的方形盒件的金屬板料。由于對稱的原因,僅僅分析了零件的 1/4。在模擬過程中,金屬板料放在壓邊裝置上,凹模向下移動,夾緊板料。凸模向上移動,拉深板料至模具 型腔。 為了精確的完成有限元分析,金屬板料的實際壓力 拉力的關系需要輸入相關的數(shù)據(jù)。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金屬板料的深拉深的特性參數(shù)已經用于模擬。一個拉深的實驗已經用于樣品的生產,并且沿著壓延方向和與壓延方向成 45 和 90 的方向切斷。平均的流動壓力 可以通過公式 = ( 0+245+90 ) /4,計算出來,進而準確測量出實際拉力,如圖 3所示,以用于帶有斜度的方形盒件和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的拉深。 目前研究中的所有模擬都在 SGI Indigo2工作站使用有限元可調拉深程序完成。完成了用于模擬所需數(shù)據(jù)的輸入(假 定凹模速度為 10m /s,并且平均摩擦系數(shù)為 0.1)。 圖 2 有限元模擬的網(wǎng)格體系 實際壓力( GPa) 圖 3 金屬板料的實際壓力 拉力的關系 實際拉力( mm/mm) 三、帶有斜度的方形盒件的起皺 一個帶有斜度的方形盒可以給出草圖的相關尺寸,如圖 1( a)所示。從圖 1( a)可以看出方形凸模頂部每邊的長度為 2Wp,凹??诓块L度為 2Wd以及拉深高度 H 影響起皺所考慮的關鍵性尺寸。凹模的口部尺寸與凸模頂部尺寸差值的一半為凸模的間隙,即: G=Wd Wp。拉深壁處金屬板料相對無支撐的程度可能取決于凸模的間隙, 并且增加壓邊力也有可能抑制起皺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有斜度的方形盒拉深中,與發(fā)生起皺有關系的兩個參數(shù) 凸模間隙和壓邊力,他們對起皺的影響也正在研究之中。 1.凸模間隙的影響 為了研究凸模間隙對起皺的影響,現(xiàn)在分別用凸模間隙為 20mm, 30mm和 50mm的帶有斜度的方形盒進行拉深模擬。在每次模擬拉深中,凹模口部尺寸為 200mm固定不變,并且拉深高度均為 100mm。在 3 次模擬中,均使用尺寸為 380mm380mm 的方形板料,且板料厚度均為 0.7mm,凹模對板料的壓力 拉力關系,如圖 3所示。 圖 4 帶有斜度的方形 盒件的褶皺模擬圖( G=50mm) 模擬結果表明:三個有斜度的方形盒均發(fā)生了起皺現(xiàn)象,圖 4給出了凸模間隙為 50mm的方形盒的形狀。從圖 4可以看出,起皺分布在拉深壁處,并且拉深壁鄰近的拐角處起皺現(xiàn)象尤為嚴重。經分析,在拉深過程中,起皺是由于拉深壁處存在過大的無支撐區(qū)域,而且凸模頂部和凹模口部長度的不同是由于凸模間隙的存在。在凸模頂部與凹模之間的金屬板料的延伸變得不穩(wěn)定,是由于斷面壓力的存在。在壓力作用下,金屬板料的無約束拉深是在拉深壁處形成褶皺的主要原因。為了比較三個不同凸模間隙的試驗結果,需要引入兩個主應力的比值 , 為 min/max, min/max 是主應力相對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Hosford和Caddell指出, 值比臨界值更重要,如果起皺發(fā)生,那么 值越大,起皺現(xiàn)象就可能越嚴重。 如圖 4和圖 5的曲線所示,三次不同凸模間隙的拉深模擬,沿 M N截面的相同拉深高度處的 值。從圖 5可以看出,在 3次模擬中位于拉深壁的拐角處起皺比較嚴重,在拉深壁的中間起皺比較弱。還可以看出,凸模間隙越大,比值 就越大。因此,增加凸模間隙將可能增加帶有斜度的方形盒件在拉深壁處起皺的可能性。 2.壓邊力的影響 眾所周知,增加壓 邊力可以幫助削弱拉深過程中發(fā)生的褶皺。為了研究增加壓邊力的影響,采用凸模間隙為 50mm,不同的壓邊力數(shù)值來對有斜度的方形盒進行拉深起皺的模擬。壓邊力從 100KN增加到 600KN,以提供壓邊力 0.33Mpa 到 1.98Mpa。其他模擬條件和先前的規(guī)定保持一致(在模擬當中采用了 300KN的壓邊力)。 模擬結果表明:增加壓邊力并不能消除拉深壁處起皺現(xiàn)象的發(fā)生。如圖 4所示,在 M N截面處的 值,和壓邊力分別為 100KN、 600KN的拉深相比較,模擬結果指出,在 M N截面處的 值都是相同的。為了 分析兩次不同壓邊力時出現(xiàn)起皺的不同,從拉深壁頂部到直線 M N處,對 5 處不同高度截面進行了分析,如圖 4所示,圖 6給出了所有情況的曲線。從圖 6可以看出,幾種情況截面處的波度是相似的。這就證明壓邊力與有斜度的方形盒件拉深中的起皺現(xiàn)象無關,因為褶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拉深壁處大面積無支撐區(qū)域存在較大的橫斷面壓力,所以壓邊力并不影響凸模頂部與凹模肩部之間的制件形狀的不穩(wěn)定狀況。 距離( mm) 圖 5 對于不同凸模間隙在 M N截面處的 值 圖 6 在不同的壓邊力狀態(tài)下,拉深壁不同高度處的橫斷面線。 (a)100KN.(b)600KN. 四、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 在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的拉深中,即使凸模間隙不是這樣重要,而在拉深壁處仍然會發(fā)生起皺。圖 1( b)所示為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拉深用的凸模,圖 1( b)給出了拉深壁 C和階梯處 D、 E。目前,實際生產中一直在研究這種類型的幾何結構。生產中,板料的厚度為0.7mm,壓力 拉力關系從應力試驗中獲得,如圖 3所示。 這種拉深件的生產是通過深拉深和整形兩個工序組成的。由于凸模拐角處的小圓角半徑和復雜的幾何結構,導致在盒形件的頂部邊緣發(fā)生破裂,在盒形件的拉深壁處發(fā)生褶皺,如圖 7所示。從圖 7中可以看出,褶皺分布在拉深壁處,尤其在階梯邊緣的拐角處更為嚴重,如圖 1( b)所示的 A D和 B E處。金屬板料在凸模頂部的邊緣開裂,進而形成破裂,如圖 7所示。 圖 7 產品上的褶皺和破裂情況 圖 8 模擬產品起皺和破裂的盒形件外形圖 為了對拉深過程中金屬板料出現(xiàn)的變形現(xiàn)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生產中仍然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最初的設計已經用有限元模擬完成。模擬的盒形件外形如圖 8所示。從圖 8可以看出,盒形件頂部邊緣的網(wǎng)絡拉深比較嚴重,褶皺分布在拉深壁處,這與實際生產中的狀況是一致的。 小的凸模圓角,例如 A B邊緣的圓角和凸模拐角 A處的圓角,如圖 1( b)所示,是拉深壁處破裂的主要原因。然而,根據(jù)有限元分析的結果,通過加大上述兩處圓角可以避免破裂的產生。較大的拐角圓角這種想法通過實際生產加工被驗證是可行的。 還有一些試驗也是模擬褶皺的。最初時將壓邊力增加到初始值的 2倍。然而,正如和有斜度的方形盒件拉深時獲得的結論是一樣的,壓邊力對起皺的影響并不是最主要的。相同的結論是增大摩擦或者增加坯料的尺寸。因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通過增加壓邊力是不能抑制起皺現(xiàn)象的發(fā)生的。 起皺的形成是由于在某些區(qū)域發(fā)生多余的金屬板料流動, 所以應在起皺的區(qū)域增加壓桿裝置來控制多余的金屬料流。壓桿應加到平行于起皺的方向,以便能有效的控制多余的金屬料流。在這種理論分析下,兩個壓桿應加到拉深壁的臨近處,如圖 9所示以便能控制多余的金屬料流。模擬的結果表明:正如所期望的那樣,通過壓桿的作用,階梯拐角處的起皺被控制住了,但是一些褶皺還是存在于拉深壁處。這就表明:需要在拉深壁處設置更多的壓桿,以控制多余的金屬料流。但是從結構設計的角度考慮,這種結構是不可行的。 圖 9 在拉深壁處增加的壓桿 在拉深工序中采用有限元分析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可以通過拉深模擬來監(jiān)視、 控制金屬板料的形狀變形,而這些在實際生產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在拉深過程中,仔細地看金屬板料的流動,可以看出金屬板料首先由凸模拉深進凹模腔內,直到金屬板料到階梯邊緣 D E處時,褶皺才開始形成。褶皺的形狀如圖 10 所示。有限元分析還可以為模具設計的改進提供相關的數(shù)據(jù)信息。 圖 10 金屬板料接觸階梯邊緣時形成褶皺 圖 11 切斷階梯拐角后的外形圖 圖 12 凸模設計修改后的外形模擬圖 最初推斷發(fā)生起皺的原因是由于凸模拐角圓角 A處和階梯拐角圓角 D處的金屬板料不均勻、不穩(wěn)定拉深形成的。因此,模具應設計成在 階梯拐角處切斷一部分,如圖 11所示,以有利于改善拉深條件。通過增加階梯邊緣而使板料均勻、穩(wěn)定的拉深。然而在拉深壁處還是存在起皺現(xiàn)象。結果指出:起皺的原因是由于凸模頂部邊緣和整個階梯邊緣的板料不均勻、不穩(wěn)定的拉深,這與凸模拐角和階梯拐角不同。毫無疑問,模具的設計結構應有兩處需要調整,一處是切斷整個階梯;另一處是增加拉深工序,使用 2次拉深可以獲得期望的形狀。如圖 12所示,是這種成形方法模擬出的外形。如果較低的臺階被切斷去除,那么這種盒形件的拉深就與矩形盒件的拉深十分相似,詳見圖 12。從圖 12 可以看出,褶皺被去除 了。 在兩次拉深過程中,金屬板料首先拉深成較深的臺階,如圖 13( a)所示。因此,較低的階梯是在第二次拉深工序中形成的,此時,可以獲得我們所期望的外形,如圖 13( b)所示。從圖 13( b)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通過兩次拉深被制作出來,而且沒有褶皺。在兩次拉深工序中,如果假想使用相反的順序拉深,較低的階梯首先成形,然后再拉深成較高的臺階,那么在較深臺階的邊緣處,如圖 1( b) A B處,容易形成破裂現(xiàn)象,因為凹模中在較低階梯處的金屬板料很難流動。 有限元模擬分析指出要想獲得理想的帶有階梯的方形盒件,使用 一次拉深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然而,使用兩次拉深則增加了生產成本,因為模具成本和制造成本增加了。為了維持較低的生產成本,設計師對盒形件外形做了適當?shù)男薷模⑶腋鶕?jù)有限元模擬的結果,修改了模具,切斷去除了較低的階梯,如圖 12所示。修改之后,拉深模制造出來了,并且盒形件消除了褶皺問題,如圖 14 所示。盒形件的外形也與用有限元模擬所獲得的外形效果一樣好。 圖 13 ( a)第一次拉深工序 ( b)第二次拉深工序 圖 14 消除褶皺后的產品圖 為了更進一步驗證有限元模擬的結論,將從模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