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項目建議書_第1頁
安徽某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項目建議書_第2頁
安徽某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項目建議書_第3頁
安徽某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項目建議書_第4頁
安徽某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項目建議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XX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 項目建議書 設計證書編號: 合肥市 XX 設計院 2009 年 3 月 2 1.概述 1.1 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 XX 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 主管單位: XX 縣建設局 建設單位: XX 縣城市投資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 XX 縣 XX 鎮(zhèn) XX 山坳 1.2 編制目的 為解決 XX 縣城市生活垃圾出路問題,對擬建的 XX 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推薦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建設方案,供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1.3 編制依據(jù) XX 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委托書; 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設部, 2001年;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城 2000120 號,建設部、環(huán)保局科技部; 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 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技術規(guī)范; XX 縣城市投資有限公司提供的與本工程相關的其他基礎資料。 1.4 編制范圍 本項目建議書主要根據(jù) XX 縣環(huán)衛(wèi)設施的具體情況,以及垃圾的成分、 3 產量等選擇合理的垃圾處理方案。本項目建議書編制范圍包括以下內容:改建、新建 10 座垃圾中轉站;新建一座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場以及配套設施。 2.城市概況 2.1 城市簡介 XX 縣位于皖東北,淮河下游,面積 1595 平方公里,人口 70.5 萬人,城鎮(zhèn)人口 11 萬人,縣城規(guī)劃面積 20 平方公里,處于淮河北岸。 2.2 地形 XX 縣位于淮海平原南端,地形平坦開闊,除有零星殘丘分布外,平原占全區(qū)總面積的 99.86%。全市 市 區(qū)海拔高度在 2831 米之間,地形總趨勢西北高、東南低,坡降為 1/8000。 2.3 氣象 XX 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偏東風,平均風速為 2.7米 /秒。全年平均日照為 2234.6 小時,平均降水量 901 毫米。多年平均氣溫14.5 15.0,無霜期 210 222 天,最大 凍結深度為 0.13 米。 2.4 水文 境內河流屬淮河水系支流,主要干流有澮河、沱河等 2.5 地質 為第四紀地層,主要發(fā)育自上太古界 XX 群、新生界第三系?;讟嬙鞂偃A北凹陷南緣。古河道有三條,呈西北 東南向展布,河道主流線寬1 2 公里,并以程集至三十里鋪的一條最為發(fā)育,砂層累計厚 5 16 米。工程地質方面土質為粘土、亞粘土、亞沙土及部分淤泥和人工填土,允許承載力為 60 260KPa。 4 2.6 地震 地震烈度為 7 度。 2.7 社會經濟概況 XX 縣經濟“十五”期間發(fā)展迅速,固定資產投資完成 38 億元,年遞增 8.6%。 2005 年 XX 縣生產總值達 41.53 億元。其中:第一產業(yè)達 20.23億元;第二產業(yè) 10.8 億元;第三產業(yè)達 10.5 億元。 2 農民人均純收入 2837元。城鄉(xiāng)居民儲蓄余額凈增 22.6 億元。 項目背景 3.1 環(huán)衛(wèi)系統(tǒng)現(xiàn)狀 XX 縣市容管理局為副科級,財政全拔事業(yè)單位,隸屬 XX 縣建設局。單位地址: XX 縣城關環(huán)城北路西段。 XX 縣垃圾收運流程圖如下: 垃圾 圖 3-1 XX 縣垃圾收運流程圖 XX 縣現(xiàn)有垃圾中轉站 20座,垃圾轉運車 15輛。 目前, XX 縣唯一的望淮嶺垃圾填埋場占地 26.5 畝,從 1996 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現(xiàn)已接近飽和。 3.2 工程 建 設必要性 由于現(xiàn)有的望淮嶺垃圾堆放場已停用,造成 XX 縣近期無固定消納垃圾收集 (小板車) (垃圾轉運車) 垃圾中轉站 (小板車) 填埋場 5 的場所,只好把城市的垃圾污染源轉移至城郊的溝塘,造成多方面危害: 垃圾圍城的局面勢必影響和制約 XX 縣的經濟發(fā)展。 XX 縣城市發(fā)展已步入快車道,作為必備的城市基礎設施之一的垃圾處理場如不盡快建成,垃圾處置問題如不得到妥善解決,對于城市的市容、市貌和投資環(huán) 境將有惡劣影響。 污染水體。窯場或廢溝塘內的垃圾雨天隨雨水漫流,污染地表水;毫無防滲措施的堆填污染地下水。黃淮平原地下水位均較高, XX 縣市區(qū)采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農村則是直接飲用地下水。隨意堆填垃圾將直接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這種影響甚至會波及數(shù)代人。 污染土壤。垃圾場滲瀝液這種高濃度廢水夾帶有害元素也會污染土壤,改變土壤的營養(yǎng)結構。 XX 縣作為一個農業(yè)縣,郊區(qū)大面積土壤結構發(fā)生改變對 XX 縣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 由于此種垃圾處置方法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較大污染,群眾反應十分強烈,經常引發(fā)不應有的的風 波。 垃圾轉運中仍以板車作為收集運輸工具,垃圾中轉站也較為簡單落后,且轉運具有一定壓力。 因此, XX 縣垃圾處理場及配套工程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4.工藝確定 4.1 垃圾成分分析 經測定, XX 縣城市生活垃圾成分見表 4-1。 XX 縣生活垃圾成份( %)( 2005 年) 6 表 4-1 有 機 物 % 無 機 物 % 動植物 廚余 紙張 塑料橡膠 竹木 紡織物 合計 玻璃 磚瓦 陶瓷 煤渣 灰土 金屬 合計 28.7 2.6 1.8 1.2 6.7 41 1.0 1.3 56.3 0.4 59 經測試, XX 縣 垃圾平均容重為 0.54 噸 /m3(非壓實),平均含水率為30%-40%。 由上表可看出 XX縣生活垃圾特點如下: XX 縣城市中無機物占較大比重( 59%), 煤渣灰土含量高( 56.3%),這與 XX 縣屬經濟欠發(fā)達的中小城市、氣化率不高有關。 可燃物(紙類、竹木等)含量低。 廚余含量大,致使垃圾含水率較高。 XX 縣生活垃圾仍為混合收集方式,這樣致使垃圾成分復雜,性質不均勻,且隨著季節(jié)波動較大。 4.2 垃圾量預測 XX 縣現(xiàn)日產垃圾 350 噸 /天, 國家建設部統(tǒng)計得出的全國 城市近幾年“垃圾年增長率為 4 5%”。確定 2006 年以后垃圾年增長率取為 4%。 2008 年 -2018 年垃圾日產量見下表。 XX 縣 20082018 年的垃圾日產量預測表 表 4-2 序號 年份 垃圾日產量 (噸 ) 1 2008 350 7 2 2009 364 3 2010 379 4 2011 394 5 2012 409 6 2013 426 7 2014 443 8 2015 461 9 2016 479 10 2017 498 11 2018 518 4.3 無害化處理工藝比較 目前, 垃圾處理主要有衛(wèi)生填埋、堆肥、焚燒及綜合利用等幾種方式。填埋的主要優(yōu)點是建廠費用與運行費用相對較低,而且對垃圾的最終處置而言,衛(wèi)生填埋也是唯一的方法,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填埋所產生的滲瀝水、沼氣及惡臭對水、土、氣有污染,使得防治投資大。 堆肥法在實現(xiàn)垃圾無害化的同時,生產出含腐殖質較多的有機堆肥,符合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但是也有不足之處: 堆肥養(yǎng)分含量不高,只能用于土壤改良劑; 我國城市垃圾為混合收集,必須先進行預處理方可堆肥。但預處理系統(tǒng)復雜、投資大,國產的關健設備不成熟。 焚燒能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生活的垃 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占用土 8 地資源少,缺點是建廠投資高、操作要求高、設備較復雜、要求垃圾有一定熱值?,F(xiàn)將填埋、堆肥、焚燒三種方法比較如下表。 垃圾處理工藝比較 表 4-3 比較項目 垃 圾 處 理 方 法 衛(wèi)生填埋 焚燒 高溫堆肥 技術可靠性 可靠 可靠 可靠 操作安全性 較好,注意防火、防爆 好 好 選址難易 較困難 最易 較易 占地面積 大 小 中等 適合條件 適用范圍廣,對垃圾成份無嚴格要求 要求垃圾低位熱值大于 4000KJ/kg 垃圾中可生 物降解有機物含量大于 40% 最終處置 無 殘渣需作處置,占初始量的 15%左右 非堆肥物需作處置,占初始量的 60%左右 產品市場 有沼氣回收的衛(wèi)生填埋場,沼氣可作發(fā)電等利用 熱能或電能易為社會使用,經濟效益好 落實堆肥市場有一定困難,需采用多種措施 能源化意見 部分有 有 無 資源利用 恢復土地利用或再生土地資源 垃圾分選可回收部分物質 作農肥和回收部分物資 地表水污染 需采用防滲保護 可能性小 可能性較小 大氣污染 有氣味散出 煙氣處理不當時,對大氣有一定污染 有輕微氣味 土壤污染 限于填埋場 區(qū)域 無 需控制堆肥有害物質含量 管理水平 一般 較高 較高 4.4 處理工藝確定 從 XX 縣的具體情況來看,它是一個農業(yè)城市,處于城市發(fā)展階段,建設資金不很充足,垃圾可燃成份不高,所以目前不宜采用投資高的焚燒工 9 藝,可考慮堆肥和填埋。鑒于目前垃圾成分中有機物含量不高、垃圾成分不均勻、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堆肥產品市場有限、 XX 縣垃圾混合收集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堆肥條件還不成熟等,所以建議 XX 縣垃圾處理采用填埋工藝。5.工程內容 5 項目選址 5.1 場址及使用年限 根據(jù) 甲方意見,場址初步定在 XX 縣城郊。 本填埋場占地 355 畝,總庫容 250 萬立方米,有效庫容按 80%計,則有效庫容為 200 萬立方米,垃圾壓實密度按 0.9 米 3/噸計,則此填埋場可填埋垃圾 180 萬噸。填埋場建成時的 2008 年的垃圾量為 350噸 /天,確定此填埋場的起始處理規(guī)模為 350噸 /天,按市區(qū)所有垃圾均運往此填埋場計算,則 2008-2018 年運往此填埋場的垃圾量如下表。 2008 年 2018 年垃圾進填埋場數(shù)量預測表 表 5-1 序號 年份 垃圾日產量(噸 ) 垃圾年產量(萬噸 ) 每年垃圾所需有效庫容(萬立方米 ) 每年垃圾所需總庫容(萬立方米 ) 累計庫容(萬立方米 ) 1 2008 350 12.78 14.19 17.74 17.74 2 2009 364 13.29 14.76 18.45 36.20 3 2010 379 13.82 15.35 19.19 55.39 4 2011 394 14.37 15.97 19.96 75.35 5 2012 409 14.94 16.61 20.76 96.10 6 2013 426 15.54 17.27 21.59 117.69 7 2014 443 16.16 17.96 22.45 140.14 8 2015 461 16.81 18.68 23.35 163.49 9 2016 479 17.48 19.43 24.28 187.77 10 2017 498 18.18 20.20 25.25 213.03 11 2018 518 18.91 21.01 26.26 239.29 10 由上表可見,此垃圾填埋場的 使用年限約為 11 年( 2008-2018)。 5.2 工程內容 XX 縣垃圾填埋場工程內容主要包括防滲工程、滲瀝液收集工程、滲瀝液處理工程、雨水排放工程、導氣工程、場內道路工程、附屬建筑物及垃圾中轉站工程等。 防滲工程 垃圾填埋后水分和有機分解液體形成的污染液經填埋場側面和底部滲出去,為有效防止垃圾滲瀝水對地下水的污染和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垃圾填埋場必須采取有效防滲措施,滲瀝液不向鄰近地區(qū)滲透擴散,使垃圾填埋場成為一個封閉的獨立單元。 根據(jù) CJJ17-2001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技術規(guī)范 對“自然防滲”填埋場的要求(天然粘土類襯里的滲透系數(shù)不應大于 1.0 10-7cm/s,場底及四周襯里厚度不應小于 2m),本場區(qū)的地層不具備自然防滲條件,必須采取人工防滲措施。 XX 縣垃圾填埋場庫區(qū)采用高位填埋方法,防滲采用土工合成膜處理。 填埋區(qū)土工合成膜防滲方案的設計包括場地平整、襯里材料的選擇和保護層的設置等內容。同時還要考慮與上部的滲瀝液導排系統(tǒng)及以下部的地下水導排系統(tǒng)的結合。本設計選用高密度聚乙烯( HDPE)膜為本工程填埋區(qū)的防滲襯里材料。 滲瀝液收集工程 滲瀝水收集 系統(tǒng)是由 30cm 厚場底導流層、 DN400mm 排水主盲溝、DN200mm 排水副盲溝和集水井組成。 11 滲瀝液處理工程 滲瀝液水質較一般生活污水具有有機物濃度高、金屬含量高、水質變化大、 NH3-N 含量高等特點,滲瀝液必須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 雨水排放工程 由于場區(qū)地形平坦,為使雨水順利排出填埋場外,在填埋場四周應有雨水排放設施,可防止場內雨水淤積和最大限度地減少滲瀝液的量。排水明溝可兼收已填埋單元的雨水和場區(qū)外的雨水。 導氣工程 有機類垃圾由于受微生物分解而產生氣體,氣體種類有甲烷、 CO2、NH3、 H2S 等。由于此垃圾填埋場庫容不大,產 氣一般在垃圾填埋的第 5年達到高峰,以后漸減。所以本工程現(xiàn)場只考慮采用垂直導氣管導排。 場內道路工程 場內主要道路設計標準應滿足交通量、車載負荷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場內道路有永久性道路和臨時車道兩種。 5.3 填埋工藝 垃圾車經地磅房運至填埋場,卸料后,由推土機推平、壓實機碾壓、填土覆蓋等。填埋作業(yè)實行單元分層作業(yè),按先后次序循環(huán)進行,每單元大小一般以一日一層作業(yè)量計算,填埋物劃分為近似矩形網(wǎng)格,每層垃圾約厚 2.5m,分 3-4 個碾壓小層,每個碾壓小層厚 0.6m 左右。壓實密度控制在 1.0t/m3以上,最后進行日覆 蓋。 6. 企業(yè)組織、勞動定員及建設進度 12 6 項目組織管理 6.1 企業(yè)組織 XX 縣生活垃圾處理場隸屬于 XX 縣市容管理局,實行企業(yè)化管理。 6.2 管理系統(tǒng) 圖 6-1 XX 縣生活垃圾處理場管理系統(tǒng)圖 6.3 勞動定員 填埋場起始處理規(guī)模 350 噸 /天,為 級 填埋場。按 建設 2001101 號城市生活垃圾衛(wèi)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中規(guī)定 級 填埋場勞動定員 3050 人。由于已設污水處理廠且處理規(guī)模為級填埋場的上限,所以取 50 人,具體見下表。 XX 縣垃圾處理場人員編制一覽表 五河縣市容 管理局 五河縣生活垃圾處理場 運輸及作業(yè)區(qū)24 后勤及輔助生產 6 生產技術科 5 滲瀝液處理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 8 機修間 4 管理科 3 13 表 6-1 崗 位 定 員 備 注 管理人員 3 負責主場運行、管理和行政管理 技術人員 5 負責各工序技術工作 填埋區(qū) 24 司機及填埋操作 滲瀝液處理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 8 有關滲瀝液處理的運行、管理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 維修 4 車輛、機械、電氣等維修 后勤及輔助生產 6 浴室、倉庫、門衛(wèi)、灑水、灑藥等 合計 50 6.4 人員培訓 生活垃圾填埋場,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過硬的工人隊伍。除配套比較先進的 工程設施和技術裝備外,重要的是提高人員素質,所以必須制定出有關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計劃。培訓工作可采取培訓課程、研討會、考察、技術咨詢、在職培訓等多種形式,并貫穿于從項目前期準備到運行管理的全過程。 6.5 工程建設進度 為確保工程如期完成和交付使用,本報告對工程進度作如下設想: 14 XX 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進度計劃表 表 6-2 工作內容 2006 年 2007 年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可行性研究報告 初步設計 施工圖設計 技術考察與人員培訓 設備制造與采購 工程施工 試運營調試 正式運營 整個工程約需 1.3 年時間。 15 7. 投資及財務計劃 7.1 工程投資估算 XX 縣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投資估算表 表 7-1 序號 工程和費用名稱 估算價值(萬元) 建筑工程 設備 安裝工程 工器具及生產家具 其它費用 合計 (一)主要部分 1 垃圾庫(含防滲、底部排水、垃圾壩等) 2650 2 滲瀝液收集處理系統(tǒng) 1000 3 沼氣導排系統(tǒng) 200 4 填埋運輸機械與設備 600 5 場內道路 10 (二)輔助部分 1 供水及配套管網(wǎng) 20 2 變配電間 10 3 綜合樓(含食堂、浴堂等) 60 4 門衛(wèi) 3 5 油庫 4 6 機修間 20 7 廠區(qū)通訊及動力、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 20 (續(xù)表 ) 16 序號 工程和費用名稱 估算價值(萬元) 建筑 工程 設備 安裝工程 工器具及生產家具 其它費用 合計 8 環(huán)保監(jiān)測 20 9 20KV 供電線路 10 第一部分費用合計 4057 二 第二部分工程費用 1 征地費( 255 畝) 765 2 環(huán)評費 20 3 建設單位管理費 (1.1%) 44 4 辦公及生活家具購置費 5 5 人員培訓費 5 6 勘察設計費 200 7 施工監(jiān)理費用 (1.5%) 60 第二部分費用合計 1099 三 第一、第二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