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眼淚——讀《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doc_第1頁
沈從文的眼淚——讀《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doc_第2頁
沈從文的眼淚——讀《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doc_第3頁
沈從文的眼淚——讀《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doc_第4頁
沈從文的眼淚——讀《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doc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沈從文的眼淚 讀沈從文的后半生:19481988作者:張豐(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讀書人,媒體人) 張新穎先生的新著沈從文的后半生一改海派學者才氣逼人的敘述風格,甚至刻意避免摻雜自己的看法,而是努力讓材料說話,這樣,他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真實的沈從文,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分析作家在文革中境遇的樣本。 沈從文生命的最后階段(19831988),很容易流淚。聽到收音機中播放二胡曲,他獨自坐在藤椅上垂淚,曲子奏完,他才說:“怎么會拉得那么好”淚水又涌出。表侄黃永玉搞到一張碑文拓片,拿給沈從文看,上面是沈從文在1921年寫的字,那時他才19歲。他注視了好一會兒,靜靜地哭了。一個雜志社幾個人來訪,沈從文說起自己在文革中最大的功勞是掃廁所,“特別是女廁所,我打掃得可干凈了”。來訪中有一位女孩子,擁著老人的肩膀說了句“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沒想到,沈從文抱著這位女記者的胳膊,嚎啕大哭。 今天,我們可以下結(jié)論說,沈從文是1949年后留在大陸的最出色的小說家。那些文革后還活著的作家,沒有人寫過那么好的小說,恐怕也沒有人流下那么多淚水。在他的墓碑的背面,是張充和的撰書:“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币运奶煺婧兔舾?,在文革中如何生存?事實上,依據(jù)周圍人的記載,在文革中他至少流過三次淚,和晚年的老淚橫流相比,這三次流淚更讓人震撼,也更意味深長。(一) 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流淚是在1968年。這一年的12月,思想宣傳隊進駐沈從文工作的歷史博物館。全館人員都集中到館里睡地鋪,沈從文作為“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劃歸牛鬼蛇神的“牛棚”。副館長陳喬回憶這個時期的生活:“我跟沈從文都住進牛棚里,一個屋子住好幾個人,先是審查批斗,每個人掛一個黑牌子,彎腰低頭。然后學毛選,參加勞動,搞衛(wèi)生。他在那種境地中還總想讀一點書,考慮他的編著計劃。我勸他注意休息,他說,不讀書,生活沒樂趣,活得無意義。沈先生也在會上表態(tài),情緒不是很正常,有時候哭鼻子。他怕在路上突然病倒出意外,在身上帶了一個注明單位、地址的卡片。”(208頁) 文革中,即使是最艱難的時刻,沈從文都沒有考慮過自殺,因為他早已自殺過了。1949年2月28日,他用剃刀把自己頸子劃破,兩腕脈管也劃傷,又喝了一些煤油。多虧妻子張兆和的堂弟張中和發(fā)現(xiàn)及時,他被送到了醫(yī)院。他的自殺來自于自己的內(nèi)心危機,也來自于時代的壓力。從自身來說,他寫不出自己滿意的小說了,而他又感覺到,在新的時代自己必將會陷入孤立。對于即將到來的新時代,他有一種敏銳的嗅覺。1948年初,他寫了篇短文中國往何處去,結(jié)論明確而悲愴:“這種對峙內(nèi)戰(zhàn)結(jié)束,中國往何處去?往毀滅而已?!薄拔覀?yōu)橄乱淮鷾蕚涞?,卻恐將是一份不折不扣的集權(quán)!”沈從文不懂政治,也很少接觸理論,他這種感受是不折不扣的直覺。相比之下,1951年,陳夢家讀到奧威爾的新書1984,感嘆“1984的時代就要來了”,雖然及時,卻仍比沈從文慢了半步。 沈從文從精神崩潰中恢復(fù),迎來了新生,和這個國家的“新生”倒是步調(diào)一致。但他的感受卻并不好,1951年,他感嘆,“國家新生,個人如此萎悴,很離奇?!焙芏嗳硕几惺艿叫佬老驑s想大干一番的時候,他卻感受到了個人與國家的矛盾。盡管心中有一二十個故事,寫出來肯定是很精彩的,甚至可與契訶夫一較高下,但是在他決定解放(自殺)的那一刻,也許他就下定了決心,再也不寫小說了。他知道,出路在于“到群里去”,但是他卻始終做不到這一點。 可以說,在50年代初,沈從文就預(yù)感到了文革的氛圍。在人民文學雜志社工作的張兆和鼓勵他多寫新社會,或者寫一些散文,她舉的寫作榜樣是劉白羽;兒子回來,也認為老爸的小說似乎是過時了,為什么不能像趙樹理那樣寫作呢?這時,沈從文的心一定是悲涼的。1968年沈從文的“哭鼻子”,是為自己而哭。在50年代就打定主意只搞文物研究,哪怕是在外行的領(lǐng)導(dǎo)下,哪怕很長時間的工作只是當一名文物講解員,哪怕完全放棄了自我,這仍然不能過關(guān)。 很長時間以來,中文系的文學教育都把現(xiàn)代文學切割為1949年前和1949年后,盡管是在救亡圖存的大背景下,前者仍光輝燦爛,各種革命和探索,而對后者則諱莫如深,在垃圾中找金子,對現(xiàn)代作家的“后半生”幾乎不著一言。整整一代人的后半生,在文學史中成為空白。盡管對整個時代定性是非常容易也是非常清楚的,但后人不能簡單把罪責歸于時代。19491976年,具體到某一位知識分子,其表現(xiàn)如何,出賣過誰,又被誰傷害過?這方面的研究似乎仍處于起步階段。如果沈從文的后半生所征引的材料不僅是準確的,而且是完備的,那么我們可以把這作為沈從文的文革答卷。盡管張新穎沒有在書中對這份答卷做出評判,作為讀者,我們卻可以大膽為沈先生評一下分數(shù)。他當然妥協(xié)過,寫過自我反省、批判的學習材料,但是我認為,沈從文堅守了一個人的最基本的底線:他沒有揭發(fā)過什么人,也沒有對誰下過黑手。他比普通人要勇敢一些,在巴金處于很不妙的地步時,巴金的妻子蕭姍也重病住院,沈從文冒著風險寫信去慰問,讓巴金感動而且慚愧。也許正是因為他自殺過一次,和陳夢家、傅雷、老舍這樣的自殺者相比,他更能接受時代環(huán)境下作家的命運,能夠活下去。作為一個作家,他早早放棄了寫小說的打算,后來他寫過一篇老同志,想在滿足時代需要和保持自我風格之間做一點平衡,但是失敗了。從此,他沒有在文學上做過迎合時代的努力,所以,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沒有什么太荒唐丟人的作品,作為小說家,他保持了自己的完整性在1949年就死了。1949年后的沈從文,是作為文物(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者而存在的,作為一個學者,他在文革中的表現(xiàn)是偉大的:盡管環(huán)境艱難而屈辱,卻仍百折不撓搞研究,他沒有放棄過,也沒有用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來指導(dǎo)過自己。(二) 沈從文的第二次淚水給了愛情。由于張充和等人后來在書中的提及,他的這次哭泣盡管更私密,卻更為人所知。 1969年11月,沈從文即將被下放到干校勞動。家里一下子亂到不能再亂,張充和來看他,不明白為什么亂到無處下腳,他說:“我就要下放啦!現(xiàn)在理東西。”張充和要走的時候沈從文叫住了他,“他從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皺頭皺腦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對我說:這是三姐(他也尊稱我三妹為三姐)給我的第一封信。沈二哥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溫柔。我說:我能看看嗎?沈二哥把信放下來,又像給我又像不給我,把信放在胸前溫一下并沒有給我,又把信塞進口袋里,這手抓緊了信再也不出來了。我想,我真傻,怎么看人家的情書呢,我正望著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說: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說著就吸溜吸溜哭起來”(216頁) 這是我讀過的所有和文革相關(guān)的故事中最動人的片段。沈從文和張兆和的愛情,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動人的傳奇。在上海中國公學,年輕的教員沈從文愛上了學生張兆和、堪與宋氏三姐妹相媲美的合肥四姐妹中的老三。張兆和跑到校長胡適那里去告狀,胡適卻語重心長地說,這人很好啊,未來會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小說家當然,這只是漫長故事的開始。對沈從文來說,張兆和就是女神,不折不扣的守護者。他需要一個高于自己的對象,用來愛,用來傾訴。每當兩人分開,沈從文獨自旅行,他總能寫出最動人的情書。早期,他在信中使用各種稱呼,三三,三姐而后來,他則一直稱她為“小媽媽”。沈從文留給世界的最后一句話是給妻子張兆和的,“三姐,我對不起你”,在小十多歲的張兆和面前,他一直是一位孩子。 沈從文吸溜吸溜哭起來,那時他肯定想起了在蘇州,張兆和終于開始接受他的那些時光。沒有張兆和,早期的沈從文不會寫出那么多好的小說,沒有張兆和,晚期的沈從文肯定活不下去。但是站在今天,我并不需要講述這段愛情在文革中的感人片段,我想說的是相反的東西:在愛情和親情中,其實藏有非??膳碌臇|西。在文革那樣的時代,它甚至可以成為壓迫的一部分。 如果對比1949年后的中國和蘇聯(lián)時期的俄國知識分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同樣是面對思想改造、流放(事實上蘇聯(lián)作家面臨的環(huán)境也許更可怕,因為有更多的直接槍斃),中國作家或知識分子的表現(xiàn),遠遠沒有蘇聯(lián)同行剛烈和具有反抗性。(有關(guān)蘇聯(lián)作家的反抗,去年出版的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中文版可見一斑)中國作家也有很多自殺的,也有很多成為暴政的幫兇的,但是卻缺少堅韌的反抗者。除了兩國文化傳統(tǒng)不同之外,家庭觀念的差異是否也是一個因素? 1956年8月,沈從文到青島療養(yǎng),到了這個在30年代初自己曾待過的地方,他忽然就來了靈感,剛?cè)]幾天就完成了一個短篇,卻被張兆和潑了冷水。“這文章我的意思暫時不拿出去。雖然說,文藝作品不一定每文必寫重大題材,但專以反對玩撲克為題寫小說,實未免小題大做;何況撲克是不是危害性大到非反不可,尚待研究。即或不是在明辨大是大非運動中,發(fā)表這個作品,我覺得也是要考慮考慮?!碑敃r全國范圍內(nèi)的“反右”,已經(jīng)如火如荼,張兆和的謹慎并非沒有道理。1961年,沈從文又到青島休養(yǎng),張兆和抽空給沈從文寫了一封信,這一次是鼓勵,“當初為尋求個人出路,你大量流著鼻血還在日夜寫作,如今黨那樣關(guān)心創(chuàng)作,給作家各方面的鼓勵,安排創(chuàng)作條件,老是為王瑤這樣的所謂批評家而嘀咕不完,我覺得你這是對自己沒有正確的估計”。對時代的認識,張兆和似乎比沈從文要正確得多,她鼓勵他創(chuàng)作,并不是要按照他本人的心愿,而是要按照時代和黨的要求進行創(chuàng)作。1961年,這樣做似乎是安全的,但時間并不長,沈從文還沒反應(yīng)過來,更嚴酷的現(xiàn)實就來了,尤其是文革開始后,任何形式的寫作,似乎都是危險的。1970年,沈從文在湖北干校寫起古體詩來。張兆和、兒子沈龍朱等親友都擔心沈從文寫詩可能帶來意外的災(zāi)難,沈從文考慮過后決定接受他們的勸告。 親友的關(guān)心當然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在那個時代,沒有這些關(guān)心人是否能活下去都會成問題。尤其是考慮到文革中,夫妻之間互相揭發(fā)、劃清界限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張兆和對沈從文的告誡和提醒,不僅正當而且感人。但是我們?nèi)圆唤袊@,體制的威力要真正施加到個人身上,家庭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中國人的家庭觀念較強,對作家來說,考慮作為整體的家庭的利益,似乎是應(yīng)該的,而在那個時代,要趨利避害,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事似乎是不二之選。作為個體的作家,面對抽象意義的權(quán)力或者現(xiàn)實的危險,也許并不會缺乏反抗的勇氣,但是要考慮到家庭的利益,做出讓步就是很自然的。1974年,沈從文下定決心,要把關(guān)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書寫出來,張兆和擔心沈從文沒有止境的熱心攬事,反倒可能會招惹是非和禍害。這一次,兩個人鬧起了矛盾,沈從文給張兆和寫了一封萬言長信,開頭就說:“你的話,不是不對,是語重心長,值得銘刻于心上。可是主要還是近于怕事、自保,求在社會大變動中,不受意外沖擊?!毙疫\的是,這一次沈從文沒有聽張兆和的。(三) 沈從文的哭泣,一把鼻涕一把淚,往往像孩子一樣。但是,面對文革中最大的傷害,他卻只是“紅了眼睛”。 1975年2月的一天,沈從文在館里看到范曾正在畫商鞅的歷史人物畫。范曾所畫的商鞅,腰間別著一把亮亮的刀,沈從文當即指出錯誤:秦時沒有這樣的刀呀,也不能這樣上朝議事。沒想到范曾惱羞成怒,指著沈從文的額頭說:“你過了時,早沒有了發(fā)言權(quán),這事我負責?!?范曾當時不過是沈從文的助手。當時在場的另一個助手王亞蓉記得,“先生氣得面紅耳赤,我攙扶他的手覺得他在發(fā)抖”。黃能馥、陳娟娟夫婦回憶,沈從文走了一小時的路到他們家,氣得眼睛紅紅的,說:“一輩子沒講過別人的壞話,我今天不講,會憋死的。”沈從文一生受的委屈很多,被王瑤看低,被郭沫若批判,到后來被丁玲嘲弄,對他都算可以忍受,唯有這一次,張新穎用了“傷害”作為標題。沈從文對范曾有知遇之恩。1962年,范曾在中央美院畫完畢業(yè)作品文姬歸漢,送給郭沫若看獲得賞識,但是系主任卻“勃然大怒”,給他扣上了一頂“個人主義”的帽子。沈從文對他很欣賞,設(shè)法把他弄到歷史博物館來上班,甚至表示自己愿意掏錢給他發(fā)工資。但是在文革開始后,歷史博物館里貼出批判沈從文的大字報,最給力也是最狠毒的,竟然就是范曾寫的,“寫了幾十張,列舉了幾百條嚴重錯誤”。范曾的大字報讓沈從文格外痛苦,而在文革后期又當面指責沈從文“過時”,這次沈從文感受到的卻是憤怒,而不是委屈。所以他并沒有流下眼淚,而是給范曾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但這仍只是私人通信而已,并沒有在工作中向他發(fā)難,后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出版,范曾仍是具名者之一。 相同的故事還發(fā)生在陳夢家身上。陳夢家的學生兼助手李學勤,當時也不過是學術(shù)研究剛起步而已,卻也寫文批判他。最后陳夢家自殺,是否和李的批判有關(guān),也許永遠不會有確切的答案了。何偉在甲骨文中,有一段寫他去清華大學采訪李學勤,直接提出了這個問題。按何偉的說法,李學勤為自己當初的行為感到后悔,他說他寫那些批判言論的時候,才不過24歲,那時候他太年輕,很難拒絕身邊的壓力。 范曾和李學勤的行為,相信并不是文革中的個案。對沈從文和陳夢家這一代人來說,同代人的批判他們并不會太在意,因為打筆仗已久,彼此知根知底,反駁起來也會很有章法。而身邊后生的攻擊才是致命的,后生可畏他們代表著新政權(quán)的未來,把前輩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在正常社會,這種學術(shù)上的“弒父”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代新人換舊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