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周營鎮(zhèn)中心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教案 北師大版.doc_第1頁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周營鎮(zhèn)中心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教案 北師大版.doc_第2頁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周營鎮(zhèn)中心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教案 北師大版.doc_第3頁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周營鎮(zhèn)中心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教案 北師大版.doc_第4頁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周營鎮(zhèn)中心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岳陽樓記》教案 北師大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岳陽樓記岳陽樓記(三課時)一、課前預習: 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寫作背景二、相關課程標準:“能用普通話比較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相對淺顯的文言文?!背醪礁兄恼碌膬?nèi)容,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三、教學目標1、運用多種方式有感情、有節(jié)奏的朗讀課文2、通過讀,體會駢散句結合使用的妙用四、評價任務1、進行朗讀,能比較流暢的把文章讀出來2、把獲得的整體感覺讀出來。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岳陽樓記是范仲淹寫的一篇名文,文中駢散句結合使用,給我們描寫了岳陽樓周圍的壯麗景色,抒發(fā)了自己的政治情懷。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在大聲的朗讀中來領略和體會吧?。ǘ┳x課文1、教師講解駢體句、散句駢體句一般每句話4字或6字,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提問:“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怎么停頓。討論并歸納:學生甲: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學生已: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學生丙: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學生甲與丙的節(jié)奏停頓都沒有錯,沒有讀破句,只是粗細的區(qū)別。學生己的節(jié)奏停頓明顯錯誤。“刻詩賦”而不是“刻唐賢”意義不清?!坝谄渖稀笔墙橘e短語,不可拆開。節(jié)奏錯誤說明學生己對文意不夠理解,應通過多讀、多思,瑯瑯上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聽句子的節(jié)奏和語氣)3、教師領讀4、學生自由讀5、指定5個學生讀課文,每人讀一節(jié)(最后一個同學讀2節(jié)),其他同學隨時糾正讀錯的地方。7、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讀互評8、進行接力讀,即從第一組開始每個小組讀一段9、全班齊讀10、學生自由讀(三)小結 學生互相說閱讀的得失進行小結六、作業(yè) 課下至少流利的讀課文三遍七、教學反思岳陽樓記是千古名篇,尤其是駢體句大量使用,很適合朗誦,本節(jié)課富于變化的朗讀方式,極大地吸引了學生,激活了他們的讀書欲望,所有學生均能全身心投入,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效率也很高。一節(jié)課的讀書,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又能讓他們在讀中初步領悟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有助于對文章主旨的品味和進一步的解讀。需要改進的是學生在感情上還不是多么投入,給人一種蒼白的感覺,這需在下一節(jié)課的時候逐步引導,直至達到要求方止。第二課時一、課前預習 初步疏通文意二、相關課程標準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學目標1、解釋重要的文言詞語2、翻譯重點的句子3、疏通文章大意四、評價任務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了解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2、記住重點詞語和句子的釋譯五、教學過程(一)導入 全班齊讀課文(二)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1、越明年:到第二年。越,及,到 2、乃重修岳陽樓 乃:于是3、謫:貶職4、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5、前人之述備矣。備:詳盡6、去國:離開都域7、薄暮冥冥 ?。浩冉?、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曾經(jīng)。求:推想9、或異二者之為 或:有也許、或許的意思。異:不同于10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以:因為11、微斯人 微:非,除了(三)請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下面的句子1、政能人和,百廢興。政事順通,人民和樂,一切廢馳的事全都興辦起來。2、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把唐朝名人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上面。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瀏覽景物的心情,能夠沒有分別嗎?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經(jīng)推想古時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這是因為他們不受環(huán)境的影響,不計較個人的得失。6、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們在朝做官,就替人民擔憂,在野隱居,就替君主擔憂。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憂在一切人之先,樂在一切人之后。(四)疏通文意1、自由讀課文一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結合(二)(三)項已完成的內(nèi)容和課下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章大意。2、在班上疏通文意,具體分工如下:1-2組譯1-2段;3-4組譯第3段;5-6組譯第4段;7-8組譯5-6段。要求能說出每句的大意就行,不做精確翻譯,有不同意見可在譯完本段后交流。(五)小結。翻譯文言文有一個原則,即絕大部分詞語都要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但不是所有的詞都要翻譯。例如:副詞 “不”可以直用等等。要使一句文言文變成流暢的現(xiàn)代文,還應該加一些詞語讓他們變得順暢。六、課堂檢測助學48頁“學習測評”2、3、4題七、教學反思為了更好地理解品味作者的寫作意圖,對本文的翻譯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疏通文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我采取由淺入深的原則,首先引導學生解決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突破難句的翻譯,最后結合注釋和工具書翻譯全文,應該說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了僵化翻譯的現(xiàn)象。有一部分學生只是把句子中詞語單獨解釋完了,卻不知道用一些關聯(lián)詞語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這一點在小結中已經(jīng)給學生指了出來,在今后的學習中仍需逐步改進。第三課時一、課前預習 找出文中寫景、抒情、議論的段落二、相關課程標準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弊⒅嘏囵B(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能夠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理解作者所要表述的中心和思想感情。三、教學目標1、朗讀、背誦全文。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四、評價任務1、再次朗讀,體會文中是怎樣把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并說說出其作用。2、通過讀,理解作者所要表述的中心和思想感情。3、學習作者高尚的情懷。五、教學過程(一)導入 朗誦全文。(二)請同學們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全文共6段,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第二部分(24段):描寫岳陽樓周圍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產(chǎn)生的兩種不同感受。 (全文的主體)可分為兩層。第一層(2段):寫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第二層(34段):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因景而異。第三部分(5段):借對“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發(fā)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 第四部分(6段):點明作“記”的時間。(這是全文的核心。)(三)探究課文1、提問:第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這背景是什么?說明了什么?討論并歸納: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2、提問:第2段寫洞庭湖的全景,用“銜遠山,吞長江”,如果把“銜”改為“連”,把“吞”改為“接”好不好?為什么?討論并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同“銜”“吞”則使人產(chǎn)生有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寫得活靈活現(xiàn),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3、提問: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討論并歸納:(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4、提問: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zhuǎn)入寫什么?討論并歸納: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5、朗讀第3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6、朗讀第4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7、提問:作者用哪些話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和“喜”?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恰,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zhuǎn)入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8、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討論并歸納:內(nèi)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10、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和現(xiàn)箴之意。11、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樂民之 樂者,民亦樂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任途進退的原則,表現(xiàn)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四)小結: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入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 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diào)鏗鏘,使人產(chǎn)生審美的感受。(五)課堂檢測 助學49頁7、8、9、10、11、12題六、布置作業(yè):1、完成課后練習一、三題。2、預習醉翁亭記。七、教學反思本文通過對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遷客騷人”“覽物之情”的分析,表達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也表示了對好友滕子京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