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一個人的沙場.doc_第1頁
沈從文一個人的沙場.doc_第2頁
沈從文一個人的沙場.doc_第3頁
沈從文一個人的沙場.doc_第4頁
沈從文一個人的沙場.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沈從文:一個人的沙場 “文革”伊始,德高望重的他陷入了非人的境地。批斗無數(shù),每天還要打掃歷史博物館的廁所。1969年,他又被下放到多雨泥濘的湖北咸寧干校接受勞動改造?!耙凭印毕虒幒?,沒有組織歸屬,他光搬家就達6次之多。由區(qū)委陰暗的閣樓,搬進小學的泥巴房教室,再被打發(fā)到偏僻的鄉(xiāng)村醫(yī)務所而他每天的任務則是看守菜園子,做豬倌。當時他已經(jīng)67歲,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可他毫不在意。盛夏時節(jié),荷花開了,朵朵亭亭玉立。他寫信給自己的表侄黃永玉:“風雨中水淹了屋,我在屋里打個傘,很好玩??!”“這里四周都是荷花,燦爛極了,你若來看荷花”腳下雖多泥濘,眼前卻荷花正好。幾句話,竟使那苦難的日子飄滿了荷花的清香。他是文學巨匠沈從文。干校歲月里,僅憑記憶,他寫下了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部皇皇巨著的補充材料。其間,他還賦詩、作文、寫信,干了不少“文事”,不叫一日閑過。困頓來襲時,是什么讓沈從文反敗為勝?是直面磨難的態(tài)勢與胸襟。其實,在與苦難的拉鋸戰(zhàn)中,人更多時候是在與自身斗爭:戰(zhàn)勝沮喪,戰(zhàn)勝恐懼,戰(zhàn)勝放棄在這一個人的沙場里,只要你摒棄悲觀,把困境放到生活的另一個坐標系里去稱量,再從中尋求通往從容和成功的暗道,你就能完成在苦難中最華麗的一次轉(zhuǎn)身。恰如老人與海中所說: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蘇軾滿分作文泡一杯清茶,翻開東坡精選,大江的濤聲在我耳邊回響,一個身影緩緩向我走來多情造就了他的豪邁,豪邁造就了他的豁達,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的一生。蘇軾似水,溫柔多情?!包c點是離人淚。”他毫不掩飾內(nèi)心的傷感,甚至有時還會有“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經(jīng)歷。天人永隔的離別,刻骨銘心的思念,肝腸寸斷的痛苦,宛若小溪般靜靜地流淌,一直流到天盡頭。一位至情文人,不在乎“男兒流血不流淚”的名言,不理會“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勸諫,他訴說著他靈魂深處淺淺的相思,淡淡的哀愁。他大筆一揮,在紙上留下了自己的相思苦。蘇軾似江,奔騰豪邁。他曾在波濤洶涌的赤壁下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薄皝y石穿空,驚濤拍岸”正合他意。他不拘泥于小節(jié),只愛如畫的江山。他有博大的胸懷,沖天的豪氣,造就磅礴的詩篇,氣勢好似一落千丈的瀑布,慷慨激昂。真是“人如其詞,詞如其人?!碧咸辖鞑槐M的是他的豪情壯志可是生活總會有很多無奈,愿望不可能總會實現(xiàn)。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烏臺詩案,不禁令人感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比欢?,無論他身在何處,他的名字都在那里的人們心中留下烙印。世道扭曲如何?孤獨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钡囊恍?,接受住所有的打擊。“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他把豁達鋪灑,讓它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爽快?!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他把樂觀宣揚,將被貶的痛苦轉(zhuǎn)化為理性的思索,不讓自己在名利場中迷失了方向一旦進入政壇,卷入這污濁的洪流中,有思想的人便會難以立足。難得的是你當一身抱負,仕途不順時,在輾轉(zhuǎn)漂泊中,你仍能保持一顆清澈、豁達、豪邁的心。在中秋之夜吟“明月幾時有”;在赤壁之畔作“一時多少豪杰”;在密州之林誦“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你的生活是多么的充實。最讓人佩服的是你超然物外,不計得失,能盡情享受自然賦予的山間明月和大江波濤,這又是怎樣的心境?而我又何其有幸,能在千年之后細吟你的詩詞,留下滿口余香;能在悲觀寂寞時,膜拜你的豁達,尋找一灣心中的清泉;能在失意落魄時與你對話,尋找一份面對挫折與困難的坦然和從容。合起書頁,我閉上眼回味著。一個豪邁、豁達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哈哈哈哈”余秋雨蘇東坡突圍片段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為什么一個僻遠的黃州還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 州為什么能夠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這一切,決定于他來黃州的原因和心態(tài)。他從監(jiān)獄里走來,他帶著一個極小的官職,實際上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走來,他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走來,他滿心僥幸又滿心絕望地走來。他被人押著,遠離自己的家眷,沒有資格選擇黃州之外的任何一個地方,朝著這個當時還很荒涼的小鎮(zhèn)走來。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煩吧?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揚和轟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zhì)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拒他、糟踐他、毀壞他。起哄式的傳揚,轉(zhuǎn)化為起哄式的貶損,兩種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tài),兩種起哄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傖,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擠眉弄眼的小人。不是別的,是詩句,把他推上了死路。我不知道那些天他在鐵窗里是否抱怨甚至痛恨詩文。沒想到,就在這時,隱隱約約地,一種散落四處的文化良知開始匯集起來了,他的詩文竟然在這危難時分產(chǎn)生了正面回應,他的讀者們慢慢抬起了頭,要說幾句對得起自己內(nèi)心的話了。很多人不敢說,但畢竟還有勇敢者;他的朋友大多躲避,但畢竟還有俠義人。他真的害怕了嗎?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煩,而絕不怕大義凜然地為道義、為百姓,甚至為朝廷、為皇帝捐軀。他經(jīng)過“烏臺詩案”已經(jīng)明白,一個人蒙受了誣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個道理來,你找不到慷慨陳詞的目標,你抓不住從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個義無反顧的英雄,不知怎么一來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個堅貞不屈的烈士,鬧來鬧去卻成了一個深深懺悔的俘虜。無法洗刷,無處辯解,更不知如何來提出自己的抗議,發(fā)表自己的宣言。這確實很接近有的學者提出的“醬缸文化”,一旦跳在里邊,怎么也抹不干凈。蘇東坡怕的是這個,沒有哪個高品位的文化人會不怕。但他的內(nèi)心實在仍有無畏的一面,或者說災難使他更無畏了。他給李常的信中說: 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于死生之際。雖懷坎土稟于時,遇事有可遵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 這么真誠的勇敢,這么灑脫的情懷,出自天真了大半輩子的蘇東坡筆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讓他在何處做這篇人生道義的大文章呢?沒有地方,沒有機會,沒有觀看者也沒有裁決者,只有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色的大醬缸。于是,蘇東坡剛剛寫了上面這幾句,支頤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燒毀。 這是一種真正精神上的孤獨無告,對于一個文化人,沒有比這更痛苦的了。那闕著名的“卜算子”,用極美的意境道盡了這種精神遭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于是對話也一定會變得異乎尋常。像蘇東坡這樣的靈魂竟然寂然無聲,那么,遲早總會突然冒出一種宏大的奇跡,讓這個世界大吃一驚。蘇東坡的這種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diào)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在無情地剝除自己身上每一點異己的成分,哪怕這些成分曾為他帶來過官職、榮譽和名聲。他漸漸回歸于清純和空靈,在這一過程中,佛教幫了他大忙,使他習慣于淡泊和靜定。艱苦的物質(zhì)生活,又使他不得不親自墾荒種地,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jié)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jīng)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chǎn)生。林語堂 蘇東坡傳蘇東坡由現(xiàn)在起,由情勢所迫,要一變而為農(nóng)夫,由氣質(zhì)和自然的愛好所促使,要變成一個隱士。社會,文化,學問,讀歷史的教訓,外在的本分責任,只能隱藏人的本來面目。若把一個人由時間和傳統(tǒng)所賦予他的那些虛飾剝除凈盡,此人的本相便呈現(xiàn)于你之前了。 蘇東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個驚心動魄的經(jīng)驗,他開始深思人生的意義。在六月他寫的別弟詩里,他說他的生命猶如爬在旋轉(zhuǎn)中的磨盤上的線蟻,又如旋風中的羽毛。他開始沉思自己的個性,而考慮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寧。與他宗教思想相反的一股力量,就是深藏他內(nèi)心的儒家思想。他的儒家思想,似乎又把他拖往了另一個方向。誠然,人可以在宗教之中尋取到安靜,但是,倘若佛教思想若是正確,而人生只是一種幻覺,人應當完全把社會棄置不顧,這樣人類就非滅絕不可,那一切都空空如也才好呢!所以,在佛教要達到精神的空虛和無我的精神存在,就要完全擺脫個人的牽掛,而儒家是抱現(xiàn)實的思想,要對人類盡其職責義務,于是兩種思想之間便有沖突。所謂解脫一事,只不過是在獲得了精神上的和諧之后,使基層的人性附屬于高層的人性,聽其支配而已。 一個人若能憑理性上的克己失去人間美好的東西之人,才有福氣!蘇東坡能夠到處快樂滿足,就是因為他持這種幽默的看法。后來他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shù)責o醫(y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師無數(shù)人喪生于醫(y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碧K東坡覺得他勞而有獲,心中歡喜,他寫出:“某現(xiàn)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有屋五間,果菜十數(shù)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蠶,聊以卒歲也?!碧K東坡現(xiàn)在衣食足堪自給,心滿意足。他今日之使我們感到親切自然之處,是那一片仁愛心功夫。 李清照傳有月光的夜晚,總喜歡將湘簾半卷,讓半簾月色融融的擁自己入眠。今夜月色正好,她沉靜,旖旎,透過那半開的簾櫳,斜斜的落在我的臉上,我的枕邊。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月光,總能給我一種錯覺,感覺我正在襁褓中,那月亮正是我溫柔而慈愛的母親,月光是她溫柔的眼眸,我在她柔柔的注視下,在她輕柔的撫慰中,我總睡的甜甜香香,嬌嬌憨憨!今夜,室內(nèi)溫度正好,月光溫度也正好。今夜,我卻不再沉綿。此刻的我,在凝望月亮的那一刻,竟有一種莫名的惆悵,忽然起自心底,輾轉(zhuǎn)許久,不能入眠。悄悄起身,披衣坐到書桌前,我把一份惆悵,把愛恨凄涼,把萬千曲衷添作一首金縷曲: 欲箋心思每無由此念憑方寸。只纏綿、小樓畫竹,寶簾香印。最戀此時明月夜,人道風清好趁。愁恰是,等閑思忖。欲與弦絲說心事,怕弦絲也作閑愁困。憑測策、休輕問。重重簾幕隔花信。料今宵,斷紅委地,漫成殘韻?;赝厝A多少夢,贏得流光一瞬。青燈小,箋香意縝。欲把蘭書酬紫燕,奈紅塵風雨都題盡。題不盡、愛和恨。曾經(jīng)有人說過,我寫詩填詞有易安之風,我知道那是人厚愛與抬舉。只不過我寄寓詞中情感的某些方面諳和了李清照孤凄意境而已。就在這個白天,我把這位中國歷史上排名第一的女詞人的部分詩詞做了一番搜索,這樣,就使自己一整天都沉溺其詞中意境不可自拔。我知道自己本不該去讀這份哀婉,我深深的了解自己。人說: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我這一生,總是如此。我總是很性情的生活著,很小資的吟唱著。我總是很容易的就把自己陷入悲劇角色中去。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我也會面對著落英滿地,暗動心思,潸然而淚落。因為我也姓林,因為我的身體與情感也是柔柔弱弱。我總禁不住把點滴的感情波折,用詩詞的形式放大出無限的婉約,然后再反復吟唱回味自己的哀婉,然后被自己刻意制造的意境感動,如此的循環(huán)往復,直到徹底嵌入了詞中腳色。所謂的詩語成讖,也許正是這惡性循環(huán)的因果。我明知道不該,就如此刻,我因為把自己嵌入李清照詞中,而在床榻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無以成眠。正可謂:燭明香暗畫樓深,誰立中宵拭啼痕。一 眼波才動被人猜少女時期的李清照,聰明靈秀,又處處透著俏皮。一日,晨露正濃,晚睡的花兒欲放未放,那李清照也正情竇初開時候。蕩罷了秋千,她薄汗輕透,羅衣初沾,貼身的小衣更顯出她曼妙玲瓏的少女身段。低頭正自羞,忽又見一翩翩少年闖入她的香閨小院,那冒失鬼正是他的意中人兒趙明誠?;艁y中,她來不及整理衣衫,鞋子也沒有穿,發(fā)髻間的金釵也斜斜的滑落。喜且羞,跑回屋內(nèi),卻忍不住,斜倚著門兒偷回首。這一望,再難忘,那酸澀甜蜜的情懷,恰如她手中這枚青梅,讓她暗芳動,戀無限。假裝著低頭嗅青梅,卻斜著眼兒,春著心兒把冤家偷偷瞅?!袄C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泵廊溯p顰,就如那芙蓉花兒滴水綻放,秀嫩嬌美。暗夜里,寶鴨回香時,你看她正手托香腮,獨自向著那畫箋,遣芳心,撩情致,把情郎暗度猜。多少愛,眼波才動,少女心思,便繚繞了煙霧,似那君顏猶在,君影便重來。想郎君那時夢中情景,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言與司合為詞,安上已脫為女,芝芙草拔為之夫,暗合當以善詞賦之女為婦)若非暗中因果,夢里因緣,都為誰安排?“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睆慕窈螅祭删?,念長長。小閣藏春,晝困閑窗,清詞半箋寄幽芳。多少風情,都化作了詞韻。奉君意,字字寫來嬌無限,句句行行遣暗香。此情欲禁還難禁,總相望,與那夢中人兒,盟月下,約花期,枕上詩語,杯影成雙。待得新婚燕爾,小夫妻伉儷情濃,言語間頗多旖旎恩愛情趣。一首丑奴兒“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敝楹熒钌钛隗匣?,晚來雨霽云未收,情未休!菱花里,你看她收拾起淡淡妝,絳綃縷薄凝脂透,雪敷冰肌傲春光。一霎時,軟玉溫香,把艷溢香融悄模樣,笑問那癡郎,從今后你是否還會嫌那紗櫥孤寒枕簟涼?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蹦腔▋撼柯遁p掛,紅艷如曉霞,說不出的嬌怯模樣。我把她斜插在我的發(fā)髻間,人面嬌花,媚惑競刻,是這般的張揚??傆浀茫x鴦帳前,那娥皇:“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倍袢眨伺c花兒兩斗艷,自信花兒怯我三分媚。卻怕郎負我,怕郎負我,千般嬌嗔,萬鐘風情,都要郎君說!二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者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最痛莫若相思苦。郎君負笈遠游,從此后,只有那空室冰閣伴永晝。萬千秾麗都辜負,只有階前那淙淙流水見情鐘,知我終日為誰凝眸。多少暗恨閑愁,多少事,眼見春去了,落了殘紅,只有那寒風中瑟瑟秋菊,應憐我人比黃花瘦?!笆挆l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菊花殘去梅花開,春又近寒食,室外已是千般光景。奈何此際,偏叫斜風細雨惹春寒,不由人,心兒蕭索,意興闌珊!閨門關,心門關,再不忍看,那寂寥庭院中,依依楊柳,栩栩嬌花,在這春寒中也如人兒般瑟瑟顫顫。這惱人的天氣,這抽不斷的縷縷幽怨,都化作寂寞險韻,和這無著心緒,和那凄風苦雨,班駁了案頭紅箋!曾冀望借那扶頭烈酒來解我春愁,卻無端得酒醒更閑愁。望關山茫遠,看長天,鴻雁陣陣,斷盡了眼眸,竟無有他消息半點?!按饲闊o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睂⑷瓋杀K薄酒,把這萬千心事都作小令,與字謀,與風酬!“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北§F濃云又重陽,一度黃花一度涼。陰沉的天氣,我情緒格外低落。雖有紅燭相照,香繞畫堂,卻總是冷衾難著,悵筆難捉。便有心孝陶令,把酒東籬看斜陽,縱那菊香淡淡盈襟袖,卻以杯各難為雙,無言惆悵,黯然神傷。心慵倦,人慵懶,任寶奩輕閑,倦了梳頭,罷了應酬。武陵人正遠,愁云慘霧鎖妝樓。密密的遮攏了簾幃,也抵不住那連日的春寒。天沉沉,人懨懨,不寐人兒斜倚闌。更深被未溫,香冷燭又殘,終夜輾轉(zhuǎn)。才入新夢與君歡,奈何夢斷人又覺,叫人如何不潸然!月轉(zhuǎn)妝樓有【七律】寫懷: 情無著落自張皇,尺素難書枉筆忙。愁緒信詩流扇底,緘札隨雁寄何方?云深只恨鵲橋斷,路遠但悲月影藏。漏永衾寒憐玉瘦,芭蕉夜雨是心傷。 三 國破家亡 零落斷腸誰與同靖康元年(1126年)冬天,金人入侵,汴京淪陷,時局動蕩,舉國驚惶。南渡之后,李清照在時乘小舟過烏江時,面對歷史遺跡,面對動蕩時局,想起項羽寧可兵敗自刎、絕不投降,對比當今偏安一隅,“直把杭州當汴州”的南宋君臣,撫今夕,恨難平,當場作絕句烏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小女子情態(tài)也曾溫柔似水,瘦比黃花,沉腰盈握。但當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之時,誰會說她只知婉約?似這般這豪放情懷,斯世須眉又幾何?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病逝。金人鐵蹄不斷深入,失國又失家。在那動蕩年代里,李清照追隨著宋高宗趙構(gòu)的足跡,與大臣們一道,顛沛轉(zhuǎn)徙。居無定所,苦不堪言。從前,雖有萬端幽怨不能與夫終日廝守,也終是居有定,詩堪寄,情可托。而如今,又是梅開時節(jié),“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物還是,人已非。蒼塵間唯有遺形影相吊。想當年,“笑語檀郎,今夜紗櫥枕簟涼 ”,是何等旖旎,何等甜蜜!而如今 “涼生枕簟淚痕滋,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枕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