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的護理.ppt_第1頁
登革熱的護理.ppt_第2頁
登革熱的護理.ppt_第3頁
登革熱的護理.ppt_第4頁
登革熱的護理.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革熱 概述病原學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護理健康指導 內容 概述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 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以高熱 肌肉骨關節(jié)痛 極度乏力 皮疹 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及白細胞減少為特征登革 dengue 西班牙語 意指裝腔作勢 描寫本病急性期由于關節(jié)疼痛 其步態(tài)好像裝腔作勢的樣子 概述 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開羅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fā)現(xiàn) 并據(jù)癥狀命名為關節(jié)熱和骨折熱 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流行分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威脅著全球2億以上人口的健康每年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發(fā)病人數(shù)有數(shù)千萬人每年50萬住院病例 90 是15歲以下的兒童 平均死亡率為5 死亡在2萬人以上我國登革熱病例的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廣東地區(qū)2013年云南爆發(fā)近千例它是僅次于瘧疾的重要熱帶病 病原學 病原體 登革病毒 黃病毒屬病毒顆粒呈啞鈴狀 700 20 40nm 棒狀或球形 直徑為20 50nm 核心為單股RNA分DEN 1 DEN 2DEN 3DEN 4四個血清型 與其他B組蟲媒病毒如乙型腦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應 病原學 登革病毒對寒冷的低抗力強 在人血清貯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傳染性數(shù)周 70 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熱 50 30min或100 2min皆能使之滅活不耐酸 不耐醚用乙醚 紫外線或0 05 福爾馬林可以滅活 流行病學 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fā)現(xiàn)病毒攜帶者患者發(fā)病前6 18小時至病程第3天 具有明顯的病毒血癥 可使叮咬的伊蚊受染在流行期間 輕型患者數(shù)量為典型患者的10倍 隱性感染者為人群的1 3 是重要的傳染源 流行病學 傳播媒介 伊蚊海南 東南亞諸國 埃及伊蚊 廣東 太平洋島嶼 白紋伊蚊在32 時病毒在蚊體內復制8 14天后即具有傳染性 病毒分布到蚊體全身 唾液腺 肌肉和細胞 傳染期長者可達174日 伊蚊叮咬人體 傳播伊蚊卵巢中可檢出登革病毒顆粒 可經卵將病毒傳給下一代 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儲存宿主 流行病學 易感性與免疫力新流行區(qū) 人群普遍易感 以青壯年為主地方性流行區(qū) 以兒童為多感染后對同型病毒有免疫力 并可維持多年 對異型病毒也有1年以上免疫力感染登革病毒后 對其他B組蟲媒病毒 也產生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 如登革熱流行后 乙型腦炎發(fā)病率隨之降低 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 登革熱病人及隱性感染者 健康人 伊蚊 流行病學 流行特征地理 伊蚊孳生的熱帶地區(qū) 東南亞 太平洋島嶼和加勒比海 我國海南 廣東和廣西 臺灣等季節(jié) 雨季 海南為3 11月 廣東為5 10月其他 多首發(fā)于市鎮(zhèn) 后向農村蔓延 流行病學 流行學的其他特征突然性 不少國家在本病消慝十余年之后突然流行我國40年代東南沿海散發(fā)流行 1978年在佛山突然流行疫情常由一地向四周蔓延 如1978年5月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zhèn)首先發(fā)生登革熱 迅速波及幾個市 縣 1980年3月海南省開始流行 很快席卷全島 波及廣東內陸幾十個省 市傳播迅速 發(fā)病率高 病死率低病死率0 016 0 13 本病可通過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遠距離傳播 故多發(fā)生在交通沿線及對外開放的城鎮(zhèn) 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帶登革病毒伊蚊 叮咬人 增殖 單核 吞噬細胞系統(tǒng) 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癥 單核 吞噬細胞系統(tǒng) 淋巴組織 增殖 入血 第二次病毒血癥 毛細血管內皮損害 皮疹 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病毒和抗體 免疫復合物 激活補體系統(tǒng)血管通透性骨髓WBCPLT病理 肝 腎 心 腦退行性 漿膜 胃腸粘膜 肌肉 皮膚 CNS不同程度出血 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 3 14天 通常4 8天分型 WHO 典型登革熱登革出血熱 登革出血熱 無休克 登革休克綜合征我國分型 典型登革熱輕型登革熱重型登革熱 臨床表現(xiàn) 典型登革熱發(fā)熱 起病急驟 24小時內T高達40 雙峰熱或馬鞍熱 面潮紅 結膜充血 淺表淋巴結腫大兒童起病較慢 癥狀較輕 體溫也較低疼痛 頭 眼球后 腰背部 周身骨 肌肉 關節(jié)疼痛皮疹 3 6天出現(xiàn) 持續(xù)3 4天 為多樣性皮疹出血 5 8天 牙齦 鼻 皮下 消化道 沁尿系 漿膜等消化道癥狀 納差 惡心 嘔吐其他 1 4肝大 登革熱病例體溫曲線 皮疹 臨床表現(xiàn) 輕型登革熱疼痛輕 少疹或不出 不出血 淋巴結大 1 4天 似流感 在流行期多見重型登革熱早期如典型登革熱 3 5天時突然加重劇烈頭痛 嘔吐 譫妄 昏迷 抽搐 大汗 血壓驟降 頸強直 瞳孔散大等腦膜腦炎表現(xiàn) 有些病例表現(xiàn)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并發(fā)癥 急性溶血 多見于G6PD缺陷者精神異常 心肝腎損害等 臨床表現(xiàn) 登革出血熱較輕的登革出血熱較重的登革休克綜合征 無休克的登革出血熱開始表現(xiàn)為典型登革熱2 5天后出現(xiàn)嚴重出血傾向 如束臂試驗陽性 皮膚瘀斑 鼻衄嚴重者嘔血 咯血 尿血 便血等 常有兩個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如治療不當 不及時 進入休克 可于4 24h內死亡血液濃縮 PLT 100 109 L WBC增高 有的病例出血量雖小 但出血部位位于腦 心臟 腎上腺等重要臟器而危及生命 臨床表現(xiàn) 登革休克綜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熱的表現(xiàn)在病程中或退熱后 病情突然加重 有明顯出血傾向伴周圍循環(huán)衰竭表現(xiàn)皮膚濕冷 脈快而弱 脈壓差進行性縮小 血壓下降甚至測不到 煩燥 昏睡 昏迷等病情兇險 如不及時搶險 可于4 6小時內死亡 臨床表現(xiàn) 實驗室檢查 WBC下降 第4 5d降至低點2 109 LPLT下降 最低可達13 109 L束臂試驗陽性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腦型 CSF為無菌性改變血清學檢查 IgM雙份血清滴度升高4倍以上病毒核糖核酸和病原學檢查 診斷 登革熱診斷標準生活在流行地區(qū)或15d內去過 病前5 9d有蚊蟲叮咬史突然起病 畏寒 發(fā)熱伴疲乏 惡心 嘔吐等癥狀伴有較劇烈的頭痛 眼眶痛以及肌肉 關節(jié)和骨骼痛伴面部 頸部 胸部潮紅 結膜充血表淺淋巴結腫大皮疹 于病程5 7d出現(xiàn)為多樣性皮疹 皮下出血點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軀干或頭面部 多有癢感 不脫屑 持續(xù)3d 5d少數(shù)患者可表現(xiàn)為腦炎樣腦病癥狀和體征有出血傾向 束臂試驗陽性 一般在病程5 8d 疑似病例 具備上述1 2和3 加上4 8之一以上者臨床診斷病例 疑似病例加末梢血檢查 血小板低于100 109 L 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 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分類計數(shù)相對增多 登革熱流行已確定 或再加單份血清特異性IgG抗體陽性實驗確診病例 臨床診斷病例加以下任一項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恢復期IgG抗體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長從急性期病人血清 血漿 血細胞層或尸解臟器中分離到DV或檢測到DV抗原 診斷 治療 治療原則早發(fā)現(xiàn) 早隔離 早就地治療對癥支持治療一般治療預防性治療 預防出血 休克出現(xiàn) 一般治療及隔離急性期臥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防蚊隔離至完全退熱為止 一般起病后7天 治療 對癥治療物理降溫 慎用止痛退熱藥以防止在G 6PD缺乏者中引起溶血 對于病毒血癥嚴重者 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有大量出汗 嘔吐 腹瀉而致脫水者 應及時補液 盡可能使用口服補液 不宜大量補液以防止出現(xiàn)腦炎樣癥狀有出血傾向者用止血藥物 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凝血酶 雷尼替丁等腦炎樣病例 甘露醇 地塞米松 低分子右旋糖酐 速尿呼吸中樞受抑制者應使用人工呼吸機 治療 登革出血熱的治療注意維持水 電解質平衡休克病例要快速輸液 加用血漿或白蛋白 但不宜輸入全血 以免加重血液濃縮靜滴糖皮質激素 以減輕中毒癥狀和改善休克有DIC證據(jù)者按DIC治療出血傾向 安絡血 止血敏 維生素C及K 大出血輸新鮮全血或紅細胞懸液和血小板腦型 20 甘露醇 地塞米松 治療 體液不足 與高熱 多汗 血管通透性增加致血漿外滲有關病情觀察 記24小時出入量飲食護理降溫 保護頭部 避免酒精擦浴 不易太快補充血容量 控制速度 防腦水腫潛在并發(fā)癥 DIC休息與活動 早期臥床 適當活動觀察出血癥狀出血防治心理護理其他護理診斷體溫過高 皮膚完整性受損 有感染的危險 疼痛 護理診斷和措施 對病人疾病相關知識宣教預防疾病指導 個人防護睡覺的時候要掛蚊帳 點蚊香出門郊游要穿長袖衣褲涂防蚊水如果出現(xiàn)發(fā)熱 頭痛等登革熱類似癥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