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安全知識不得不知2.doc_第1頁
行車安全知識不得不知2.doc_第2頁
行車安全知識不得不知2.doc_第3頁
行車安全知識不得不知2.doc_第4頁
行車安全知識不得不知2.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車安全知識不得不知2目錄八種不良駕駛習慣2超速違章行為的管理措施41加強駕駛員的安全、守法意識教育42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尤其是限速標志牌43設立流動性車速測站4車輛安全十大禁令6車輛防火和防化學傷害安全技術要求71. 車輛在加注燃油時防火安全要求72車輛檢修時防火和防化學傷害的安全要求73防靜電的安全要求9車禍現(xiàn)場簡易幾招挽救性命10癥狀一:胸部劇痛、呼吸困難10癥狀二:腹部疼痛10癥狀三:出血11癥狀四:肢體疼痛,腫脹畸形11癥狀五:脖子疼12車禍現(xiàn)場急救常識13車內(nèi)防護措施151.安全帶152.氣囊163.頭枕164.安全玻璃165.門鎖與門鉸鏈176.室內(nèi)其它構(gòu)件18車速、視覺與安全知識19安全行車應著重處理好四種關系211.車速與行車安全的關系。212.跟車行駛方法與跟車行駛距離的關系。223.超車與讓超車的關系。224.雨天與行車安全的關系。23八種不良駕駛習慣 1.轉(zhuǎn)向掏輪。汽車拐彎時,左手或右手反握方向盤,這樣做雖然轉(zhuǎn)向省力,但遇到顛簸時,極易將手腕打傷,特別是遇到緊急情況時,回輪速度慢,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2.長時間踩離合器。有些老司機為了省事,新司機為了怕車輛熄火,左腳總是不離離合器,時間一長,會造成離合器片打滑,分離軸承燒毀,驅(qū)動橋齒輪損壞。 3.開車時不系安全帶。汽車起動后才一手扶方向盤,一手拉伸安全帶,此時因用力不均,車輛極易跑偏。 E2%E0# 4.開車找擋位。有些新司機在換擋時,下意識地低頭察看,這種作法非常危險。 5.小動作過多。揉眼睛、撓癢、拍打蚊蟲、到后座摸東西、點煙、打手機、揀拾物品等等,都會分散注意力引發(fā)事故。 6.手不離擋把。司機圖舒服,往往一手握方向盤,一手放在擋把上,且不說遇緊急情況時來不及轉(zhuǎn)動方向,而身體的重量通過手臂傳到擋把上,也會造成閘箱齒輪咬合不穩(wěn)。 7.停車不入位。有的司機只顧自己方便,要么隨意停車,要么緊緊貼住其它車輛,這樣不但影響交通秩序,還容易引發(fā)爭執(zhí)。 8.還有諸如并線、拐彎不開轉(zhuǎn)向燈、熄火滑行、猛踩油門、停車后不拉手剎或起動后忘松手剎等不良習慣,也都是十分有害的。 超速違章行為的管理措施 1加強駕駛員的安全、守法意識教育駕駛員駕車之所以發(fā)生超速違章行為,就是因為頭腦中安全觀念淡薄,守法意識薄弱,沒有意識到超速違章的嚴重后果。因此,加強對駕駛員的科學知識學習,安全觀念、法制觀念的教育,是減少超速違章行為的根本措施之一,各專業(yè)運輸部門,各駕駛員管理部門,都要進行定期的強化培訓學習,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從而指導駕車行為。2完善道路交通設施,尤其是限速標志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中雖然也規(guī)定了一些道路上的速度限制,但是駕駛員駕車的時候,并不一定總在心里想著。在每一條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都以醒目的提示牌,提醒駕駛員前方路段的最高限速,尤其是急彎路或接近路口、人持橫道等處,都要提前做好標志,給一個提醒,駕駛員好提早做好準備。這樣才能在當慢的時候慢下來,當快的時候快上去,反車速靈活地掌握好。3設立流動性車速測站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加強路面管理,用雷達測速等設備建立一些車速監(jiān)測站,對超速違章行為嚴格取締,執(zhí)法要嚴,處罰要重,切實對駕駛員的超速心理產(chǎn)生一種威懾,同時,在準間或警力不足情況下,可制做一些假人,周圍警燈閃爍,并顯示交通民警向您提示:注意車速,保證安全等提示性標語。這樣可使駕駛員以假當真,真真假假間錯開,使駕駛員駕車時心中時刻警覺,不敢再以身試法,超速違章。 車輛安全十大禁令 1 嚴禁超速行駛、酒后駕車。 2 嚴禁無證開車或?qū)W習、實習司機單獨駕駛。 3 嚴禁空檔放坡或采用直流供油。 4 嚴禁人貨混載、超限裝載或駕駛室超員。 5 嚴禁違反規(guī)定裝運危險物品。 6 嚴禁迫使、縱容駕駛員違章開車。 7 嚴禁車輛帶病行駛或私自開車。 8 嚴禁非機動車輛或行人在機動車臨近時,突然橫穿馬路。 9 嚴禁吊車、叉車、電瓶車等工程車輛違章載入行駛或作業(yè)。 10 嚴禁撐傘、撒把、帶人及超速騎自行車。 車輛防火和防化學傷害安全技術要求 1. 車輛在加注燃油時防火安全要求(1)工作人員的工作服必須穿戴整齊,不準戴手套,周圍禁止煙火。(2)車輛加注燃油時,必須將發(fā)動機熄火。 (3)加注燃油時,不準檢修和調(diào)試發(fā)動機,不準在注油容器附近進行錘擊和磨削作業(yè)。(4)應用扳手旋擰油桶螺塞,不允許用鐵器敲擊和刮擦汽油容器。(5)禁止在雷雨天氣及高壓電源線下加注燃油。 (6)嚴禁使用各種容器或其它自流方式向發(fā)動機上的化油器內(nèi)加注燃油。 2車輛檢修時防火和防化學傷害的安全要求 (1)搬運和安裝蓄電池應平穩(wěn),以免電解液濺出。 (2)嚴禁在氣缸外隨意試火和“吊火”。 (3)嚴禁用高壓線“燃缸”。(4)禁止用劃火法檢查蓄電池電壓的高低。(5)禁止用短路法進行劃火,檢查電路導線通斷情況。 (6)不準用火柴、打火機等朋火作照明,檢查油箱油量及燃油滲漏的管路,在車輛周圍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各種火源。 (7)當發(fā)動機上的化油器發(fā)生回火時,應立即停車檢查調(diào)整,故障未排除之前不得行駛。 (8)嚴禁使用汽油等易燃物品擦拭車輛、清洗零部件、烘烤車輛和燒熱水。清洗后的廢油不準隨意亂倒,應倒入指定回收地點。 (9)清洗發(fā)動機時,必須切斷電瓶線路。 (10)發(fā)現(xiàn)油路管道或油箱滲漏,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用錫焊暫時補漏,一般情況下應把油箱或油管拆下,在排盡和揮發(fā)盡或清洗殘余汽油后進行焊接。(11)嚴禁將各種盛裝汽油的容器放入駕駛室內(nèi): (12)堅持三級動火制度。(13)空氣濾清器要緊固,防止脫落時機油灑在排氣管處引起火災。 (14)車輛各種導線要保持橫平豎直卡子化,不得隨意拉線,以免絕緣破損引起著火。(15)車輛電器設備用線,要采用標準規(guī)格合格產(chǎn)品線,防止導線過細或其它質(zhì)量問題,造成導線過熱引起著火。 (16)發(fā)生車輛事故時,在搶救被困在車內(nèi)人員的同時,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切斷電瓶電源,以免產(chǎn)生火花引起車輛著火。3防靜電的安全要求(1)嚴禁用絲綢和毛毯等物過濾油料。(2)車輛行駛時和加注燃油時盡量減少油料沖擊和摩擦。 (3)往油罐汽車裝油時,輸油管應插入油面以下或按到油罐底部。車禍現(xiàn)場簡易幾招挽救性命 由種種原因引發(fā)的車禍,常常讓許多還來不及完全綻放的歡笑提前凋零。天災人禍常常防不勝防,不如學習幾招急救常識,即便自己派不上用場,在路遇傷者時也能夠施以援手,利人又利己。下面就是有關專家總結(jié)出的幾種簡便可行的判斷或急救方法。 癥狀一:胸部劇痛、呼吸困難懷疑傷情:肋骨骨折刺傷肺部發(fā)生車禍時,撞擊是駕駛員最易受到的傷害。被方向盤撞到胸部后,如果傷者感覺到劇痛和呼吸困難,則有可能是肋骨發(fā)生骨折。如果碎骨進入肺葉,刺破肺泡,可能形成血氣胸,引起肺栓塞,甚至導致死亡。如果車速過快、撞擊力量過大,在撞車瞬間,收緊的安全帶也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如果懷疑骨折,傷者千萬不要貿(mào)然移動身體。最好打手機求救或者求助他人。癥狀二:腹部疼痛懷疑傷情:肝脾破裂大出血有些車的方向盤比較靠下,發(fā)生撞擊時,肝臟和脾臟等器官最易受到侵害。假如肝脾破裂,發(fā)生大出血時通常會伴有腹痛。但這種疼痛并非難以忍受,很多傷者的神智仍會清醒。傷者首先要判斷清楚待在車里是否安全,如果車子有起火等隱患,則要緩慢地離開車。但最好不要長距離走動,同時動作要緩慢。等候急救車的時候也不要隨意走動。癥狀三:出血懷疑傷情:外傷撞擊或其他原因都可能令司機的頭頸部或胸部受到外傷。頸部的血管是最重要的部位,最好先檢查頸部是否出血。在大量出血時最好能用毛巾或其他替代品暫時包扎,以免失血過多,能撐到醫(yī)務人員到來后仔細處理傷口。車上最好常備干凈毛巾等物品,在緊急情況下會有大用場。癥狀四:肢體疼痛,腫脹畸形懷疑傷情:骨折骨折后最忌自己亂動或是被別人錯誤包扎,因為任何微小的失手都有可能對以后的恢復造成損害。搬動傷者前一定要確定傷肢不會發(fā)生相對移動,否則血管和神經(jīng)都可能在搬動時受到傷害。如果請別人幫助包扎傷肢,最好找木板或是較直、有一定粗度的樹枝,同時用三根固定帶將兩至三塊木板在傷肢的上中下三個部位橫向綁扎結(jié)實。癥狀五:脖子疼 懷疑傷情:頸椎錯位車禍中,副駕駛座位上的乘員容易發(fā)生頸部損傷。如果感覺自己的頸椎或腰椎受到了沖擊,應堅持請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搬動,否則很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傷害,甚至癱瘓。非專業(yè)人士在萬不得以情勢下搬動頸部損傷的病人時,要非常小心,要在有硬板擔架的情況下用平鏟的方式才能搬動,還要用頸托等固定。 貼士如果是行人被撞,頭部直接撞到地上,很有可能出現(xiàn)腦出血;傷者也可能會昏迷、嘔吐;此外,骨折的概率也很大。遇到這樣的情況,如果自己沒把握就不要亂動,可在原地等急救中心的醫(yī)務人員來處理。車禍現(xiàn)場急救常識 車禍所致的傷害大多分為減速傷(如緊急剎車、兩車相撞的車內(nèi)致傷)、撞擊傷、碾挫傷、壓榨傷及跌撲傷等。如各類骨折、軟組織挫裂傷、腦外傷、各種內(nèi)臟器官損傷。當車禍發(fā)生后,應立即撥通120急救電話,報千事幫地點、受傷人員及傷情,同時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對傷員進行現(xiàn)場急救。 對傷員的現(xiàn)場搶救包括:1對心跳呼吸停止者,現(xiàn)場施行心肺復蘇;2對失去知覺者宜清除口鼻中的異物、分泌物、嘔吐物,隨后將傷員置于側(cè)臥位以防窒息;3對出血多的傷口應加壓包扎,有搏動性或噴涌狀動脈出血不止時,暫時可用指壓法止血;或在出血肢體傷口的近端扎止血帶,上止血帶者應有標記,注明時間,并且每20分鐘放松一次,以防肢體的缺血壞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體,防止骨折的再損傷;5遇有開放性顱腦或開放性腹部傷,腦組織或腹腔內(nèi)臟脫出者,不應將污染的組織塞入,可用干凈碗覆蓋,然后包扎;避免進食、飲水或用止痛劑,速送往醫(yī)院診治。6當有木樁等物刺入體腔或肢體,不宜拔出,宜離斷刺入物的體外部分(近體表的保留一段),等到達醫(yī)院后,準備手術進再拔出,有時戳入的物體正好刺破血管,暫時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現(xiàn)場拔除,會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搶救;7若有胸壁浮動,應立即用衣物,棉墊等充填后適當加壓包扎,以限制浮動,無法充填包扎時,使傷員臥向浮動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8若有開放性胸部傷,立即取半臥位,對胸壁傷口應行嚴密封閉包扎。使開放性氣胸改變成閉合性氣胸,速送醫(yī)院。救護人員中若能斷定張力性氣胸者,有條件時可行穿刺排氣或上胸部置引流管。車內(nèi)防護措施 1.安全帶安全帶是最有效的防護裝置,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碰撞事故的受傷率和死亡率。這一點已被國外大量使用實踐證明。 最常用的三點式安全帶的各個組成部分。帶子由結(jié)實的合成纖維織成,包括斜跨前胸的肩帶,繞過人體胯部的腰帶。在座椅的外側(cè)和內(nèi)側(cè)地板上各有一個固定點,第三個固定點位于座椅外側(cè)車身支柱的上方。 繞過上方固定點的環(huán)狀導向板,帶子伸入車身支柱內(nèi)腔并卷在支柱下端的收卷器內(nèi)。乘員胯部內(nèi)側(cè)附近有一個插扣,插扣由插板(松套在帶子上)和鎖扣(與內(nèi)側(cè)地板固定點相連)兩部分組成,該兩部分插合后即可將科員約束在座椅上。 按下插扣的紅色按鈕就能解除約束。收卷器有好幾種結(jié)構(gòu)型式,功能較完備的是緊急鎖止式收卷器(ELR)。該種結(jié)構(gòu)在正常情況下,安全帶對人體上部并不起約束作用。當乘員向前彎腰時,帶子可從收卷器經(jīng)由上方固定點的導向板被拉出;而當乘員回復正常坐姿時,收卷器又會自動將帶子收起,使帶子隨時保持與人體貼合。但在緊急情況下亦即汽車減速度超過預定數(shù)值時或車身嚴重傾斜時,收卷器會將帶子卡住從而對乘員產(chǎn)生有效的約束。 2.氣囊氣整在汽車正面碰撞時能防止乘員與其前方的物體撞擊。氣囊平時折疊在轉(zhuǎn)向盤轂內(nèi)或儀表板內(nèi),必要時可在極短時間(碰撞開始后0.030.05s)內(nèi)充滿氣體而呈球形,以填補乘員與室內(nèi)物體之間的空間。氣囊通常采用氮氣。 氣源可以是高壓(約15MPa)鋼瓶或是設置在氣囊下方的氣體發(fā)生器。裝設在汽車內(nèi)的碰撞傳感器發(fā)出的訊號可點燃電氣雷管炸開高壓鋼瓶的封口或者點然氣體發(fā)生器內(nèi)的氣體發(fā)生劑,使氣囊迅速充氣。3.頭枕頭枕是在汽車后部受撞擊時限制人的頭部向后運動的裝置,這樣可避免頸椎受傷,而嚴重的頸椎受傷可能使其內(nèi)部神經(jīng)(脊髓)受傷,導致頸部以下全身癱瘓(高位截癱)。4.安全玻璃汽車正面或側(cè)面碰撞時,乘員頭部往往撞擊風窗玻璃或側(cè)窗玻璃而受傷,并且玻璃碎片還會使臉部和眼睛受傷。 目前在汽車上廣泛應用的安全玻璃有兩種:鋼化玻璃與夾層玻璃。鋼化玻璃是在熾熱狀態(tài)下使其表層驟冷收縮從而產(chǎn)生預應力的強度較高的玻璃,其落球沖擊強度是普通玻璃的69倍。普通夾層玻璃有三層,總厚度約4mm,其中間層厚度為0.38mm。汽車用的夾層玻璃的中間層則加厚一倍,達0.76mm,故具有較高的沖擊強度,稱為高抗穿透性(HPR)夾層玻璃。國產(chǎn)的車用夾層玻璃的中間層材料通常要用性能較好的聚乙烯醇縮丁醛。 鋼化玻璃受沖擊而損壞時,整塊玻璃出現(xiàn)網(wǎng)狀裂紋,脫落后則分成許多無銳邊的碎片。HPR夾層玻璃損壞時內(nèi)、外兩層玻璃的碎片仍然粘附在中間層上。中間層有較大的韌性,在承受撞擊時拱起從而吸收一部分沖擊能量,起緩沖作用。 大量的事故調(diào)查表明,鋼化玻璃與HPR夾層玻璃相比,前者有較高的傷亡率,其碎片致使眼睛重傷的比率也較高。采用鋼化玻璃的前風窗破裂成細小網(wǎng)狀裂紋后,還會嚴重地影響駕駛員前方的視野。由此可見,現(xiàn)代汽車的風窗玻璃應盡可能采用HPR夾層玻璃。5.門鎖與門鉸鏈在現(xiàn)代汽車上,門鎖和門鉸都應有足夠的強度,在汽車碰撞時,能同時承受縱、橫兩個方向的載荷而不致使車門開啟,從而避免了乘員被甩出車外,因而減少受重傷或死亡的危險。此外,在事故結(jié)束后,門鎖應不致失效而應使車門仍能開啟。目前,不能承受縱向載荷的舌簧式、鉤簧式、齒輪轉(zhuǎn)子式等門鎖已經(jīng)過時,而能同時承受縱橫向載荷的轉(zhuǎn)子卡板式門鎖則被廣泛采用。6.室內(nèi)其它構(gòu)件在現(xiàn)代汽車上,車身內(nèi)部一切有可能與人體撞擊的構(gòu)件都應避免采用尖角、凸棱或小圓弧過渡的形狀,而且車身室內(nèi)廣泛采用軟材料包墊。室內(nèi)軟化不僅是為了滿足舒適性要求,更重要的還是為安全防護性能的要求。車速、視覺與安全知識據(jù)交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汽車行駛速度超過60公里后,駕駛員的視力、視野會下降變窄。引起駕駛員視力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汽車行駛中駕駛員與道路環(huán)境中的物體相對運動,眼睛分辨物體的最小距離發(fā)生變化;相對運動速度增加,眼睛分辨物體的最小距離也隨之增大。 以駕駛員辨認道路交通標志為例:當汽車行駛速度為每小時20公里時,其視力比靜止狀態(tài)時衰減19.7;當汽車行駛速度為每小時40公里時,駕駛員視力比靜止狀態(tài)時衰減34;引起駕駛員視野變窄的原因是,由于車速的增加視點移至遠方,雙眼所能看到的范圍縮小。試驗證明:當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時,駕駛員注視點在車前約180米,可視范圍為95度角;當車速為每小時70公里時,駕駛員注視點在車前約360米,可視范圍為65度角;當車速為每小時100公里時,駕駛員注視點在車前約600米,可視范圍只有40度角。 另外,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由于眼睛長時間地注視無限遠方,還會出現(xiàn)一種視差,把近處的東西看成遠方的,醫(yī)學上稱之為“空虛近視”,對安全行車極為不利。目前,我國道路條件(尤其是縣、鄉(xiāng)道路)還較差,比如,雖路況不錯,但存在一些事故黑點,或交通標志不全的路段,某些道路設計不是很周密,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等。因此,從交通安全角度出發(fā),駕駛員應按交通標志規(guī)定的時速行駛,嚴格控制車速,才能確保交通安全。安全行車應著重處理好四種關系 如何才能做到安全行車,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應著重處理好四種關系。1.車速與行車安全的關系。車速與行車安全的關系。為了提高交通效率和運輸效率,發(fā)揮車輛應有的技術效能,要求車輛行駛盡可能快。另一方面,由于受道路交通條件的制約,為了保證道路交通安全、順暢,又必須限制車輛的行駛速度。車速過快,會延長制動距離,制動非安全區(qū)加大;觀察視線受阻,盲區(qū)增大;縮小處理突發(fā)事件的時間和空間,容易發(fā)生事故。慢車也非絕對安全。因為車輛行駛速度過慢,堵車現(xiàn)象更嚴重,事故發(fā)生率會隨之提高。駕駛員在長時間低速行駛時更容易導致疲勞駕駛,精神不集中,同樣也會誘發(fā)事故。車速的合理選擇是行車中能否達到安全行車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實際的駕駛車輛過程中,應當做到該慢則慢,當快則快,不能違反客觀規(guī)律,不能超過道路規(guī)定的最高限速。2.跟車行駛方法與跟車行駛距離的關系。 從安全角度考慮,跟車行駛應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后車的車速不能大于前車的車速,否則會發(fā)生撞車。第二、前車后車之間必須保持安全有效的距離,從而有足夠的時間供后車駕駛員做出反應,采取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