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學年高中歷史課時跟蹤檢測(五)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頁
2018_2019學年高中歷史課時跟蹤檢測(五)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頁
2018_2019學年高中歷史課時跟蹤檢測(五)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頁
2018_2019學年高中歷史課時跟蹤檢測(五)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跟蹤檢測(五)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4分)1北魏馮太后說:“立三長,則課(稅)有常準,賦有恒分,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贝酥贫鹊膶嵤└淖兞吮蔽撼跗诘哪撤N社會現(xiàn)象。此社會現(xiàn)象是()A鮮卑貴族排斥漢族地主參政 B官吏沒有俸祿吏治腐敗C豪強地主隱匿人口逃避賦役 D鮮卑貴族拒絕移風易俗解析:選C 由“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可知三長制度的實施改變了北魏初期隱匿人口逃避賦役的社會現(xiàn)象,故本題選C。2南朝謝靈運曾說:“北境自染逆虜,窮苦倍罹,征調賦斂,靡有止已。所求不獲,輒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鄙鲜霾牧纤从车闹饕獑栴}是()A漢族對鮮卑族的沉重剝削,導致民族矛盾激化B鮮卑族對漢族的壓迫,導致民族矛盾激化C農(nóng)民和地主階級矛盾的激化D宗主督護制下豪強地主隱瞞人口解析:選B由“北境窮苦倍罹,征調賦斂,靡有止已”“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等信息分析可知,本題選B。3北魏孝文帝改革規(guī)定:“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老免及身沒則還田。男夫一人給田二十畝,課蒔余,種桑五十樹”“桑田皆為世業(yè),身終不還”“其民調,一夫一婦,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復有雜調”。材料說明()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歸農(nóng)民所有B國家將土地按人口多少進行分配C國家將土地分成小塊分給農(nóng)民耕種D耕種國家土地的農(nóng)民需承擔國家的租役解析:選D從孝文帝改革中規(guī)定的土地分配方案、承擔的義務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中農(nóng)民耕種國家土地的同時,需要承擔租稅的義務,故D項與題意相符。4北魏孝文帝下詔說:“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為甚難?!睘榇?,他決定()A將無主的荒地分給農(nóng)民B采取重文輕武政策C大量引進南方優(yōu)秀人才 D南下并定都于洛陽解析:選D材料闡述了定都平城的不合理之處,采取的措施就是遷都洛陽,故D正確。其他選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5(公元499年,孝文帝自鄴城返回洛陽)又引見王公卿士,責留京之官曰:“昨望見婦女之服,仍為夾領小袖卿等何為而違前詔?”這說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大的障礙是()A人的傳統(tǒng)觀念 B北魏中央官員不作為C洛陽的地理環(huán)境 D動蕩不安的社會環(huán)境解析:選A由材料信息“婦女之服,仍為夾領小袖”,說明人的傳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阻礙了變法的實施。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B、C、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6吳宗國主編的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說:北朝的強盛來自體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漢化”扭轉了魏晉以來的帝國頹勢,并構成了走出門閥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作者旨在強調()A北朝統(tǒng)治政策缺乏穩(wěn)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為強大帝國C隋唐統(tǒng)治重創(chuàng)了士族勢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歷史進步性解析:選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揭示的是北朝改革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扭轉了魏晉以來的帝國頹勢,并構成了走出門閥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國的歷史出口”。分析選項,A、C兩項題干材料沒有體現(xiàn);B項與史實不符;D項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第7題14分,第8題12分,共26分)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北魏興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為首都,為便于向南擴張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為南都,后遂遷都平城。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平城被稱為北京。華林甫中國地名史話材料二遷居洛陽的鮮卑人,經(jīng)過三十年,大體上已經(jīng)漢化。一個統(tǒng)治民族僅僅經(jīng)過三十年時間,就與被統(tǒng)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說是孝文帝漢化政策的極大成功。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材料三但是,民族融合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進步的現(xiàn)象。特別是那些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于中原漢族的少數(shù)民族,一旦走進黃河流域這個漢文化的搖籃,他們就終究要融入這個汪洋大海之中。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十五講(1)據(jù)材料一,歸納北魏遷都的過程及特點。北魏不斷遷都的原因是什么?(6分)(2)列舉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政策。(4分)(3)孝文帝改革對鮮卑族的發(fā)展歷程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你是如何認識材料三的觀點的?(4分)解析:第(1)問,遷都過程及特點要依據(jù)材料一歸納概括,其遷都原因要從內外兩方面歸納概括。第(2)問,屬再認再現(xiàn)基礎知識,難度較小,依據(jù)所學史實回答即可。第(3)問,“影響”的作答要注意審題,注意限制語“對鮮卑族的發(fā)展歷程”,對材料三觀點的認識可自由發(fā)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過程:由盛樂遷至平城,再遷至洛陽。特點:不斷南遷。原因:北方保守勢力強大,經(jīng)濟落后,外來威脅嚴重;中原先進經(jīng)濟文化的吸引;統(tǒng)治中原地區(qū)的需要。(2)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3)影響:與漢族完全融合,歷史上的鮮卑族最終消失。認識:這一觀點是正確的。少數(shù)民族的經(jīng)濟文化相對落后,進入中原后,必然會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這一過程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的發(fā)展進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及發(fā)展。8孝文帝改革促進北方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重要改革。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魏初,民多蔭附;蔭附者皆無官役,而豪強征斂倍于公賦。給事中李安世上言:“歲饑民流,田業(yè)多為豪右所占奪;雖桑井難復,宜更均量,使力業(yè)相稱。又,所爭之田,宜限年斷,事久難明,悉歸今主,以絕詐妄?!蔽褐魃浦墒鞘甲h均田。資治通鑒齊紀二材料二(太和)九年,(孝文帝)下詔均給天下民田:諸男夫十五(歲)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諸土廣民稀之處,隨力所及,官借民種蒔(即種植)諸地狹之處樂遷者聽逐空荒,不限異州他郡,唯不聽避勞就逸。其地足之處,不得無故而移。諸宰民之官,各隨地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別駕各八頃,縣令、郡丞六頃。更代(離職)相付。初,百姓成以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計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內安之。魏書食貨志(1)據(jù)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面臨的主要問題。(4分)(2)據(jù)材料二,歸納孝文帝改革時解決土地問題的相關規(guī)定,并指出其積極作用。(6分)(3)從文明史的視角,指出孝文帝上述改革的歷史價值。(2分)解析:第(1)問,由材料一的信息歸納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由材料二“諸男夫十五(歲)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可知受田數(shù)量男女有別;由材料二“諸地狹之處樂遷者聽逐空荒,不限異州他郡”可知,地少的地方鼓勵墾荒與遷移;由材料二“諸宰民之官,各隨地給公田”可知,官吏按級別分田。第二小問,由材料二“事施行后,計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內安之”可知,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有利于社會秩序的穩(wěn)定。第(3)問,結合所學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