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養(yǎng)成計劃.doc_第1頁
學習習慣養(yǎng)成計劃.doc_第2頁
學習習慣養(yǎng)成計劃.doc_第3頁
學習習慣養(yǎng)成計劃.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習慣養(yǎng)成計劃 鄭明超 俗話說:“嫩枝容易彎也容易直?!毙W生年齡小,知識儲備不足,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性強。也正如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蹦敲矗绾胃玫嘏囵B(yǎng)學生行為習慣。 一、 結合班級實際制定好習慣養(yǎng)成計劃 我們班在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中提出了“一聲問候,兩個輕聲,三處整齊,四個自覺”的要求,我就帶領同學們學守則、提要求、訂常規(guī),制定好習慣養(yǎng)成的班級計劃:(1)早晨到校時要和老師同學相互問好;(2)自覺上好早自習,珍惜時間;(3)認真做好兩操,老師在和不在一個樣;(4)課桌里的學習用品排放整齊,不在教室上課時桌面應保持干凈,沒有書本、文具用品等物;(5)課間文明休息,走路輕聲,不追逐打鬧,不大聲喧嘩;(6)保持較室地面整潔,課桌里無廢紙屑。好習慣養(yǎng)成計劃訂出后,對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二、 在行為上引導,反復訓練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的那樣:“心知道該怎樣,未必就能養(yǎng)成好習慣;必須怎樣做去,才可以養(yǎng)成好習慣?!?于是我在落實開學初制定的六個好習慣時,做了具體分解。如書本文具課桌里的擺放;個人及環(huán)境衛(wèi)生每周都提出明確可行的要求,并堅持:一、反復強調、訓練,隨時檢查,經常講評,直至形成良好習慣;二、認真執(zhí)行,持之以恒,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緊抓下去,有一種不厭其煩、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復強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yǎng)成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通過循循善誘,以點帶面,逐步有少數人能做到變?yōu)槎鄶等藫碛?,最后匯聚成集體的強大力量,成為集體共有的“財富”。全體同學們在鍛煉中不斷成長,終于使班級形成了良好的習慣。 三、 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促進好習慣的養(yǎng)成 有計劃,反復抓,確實能促進好習慣養(yǎng)成,但相應的評價機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學們養(yǎng)成好習慣。于是我又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設有值日班長記錄表。根據每周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每天值日班長進行檢查并記錄,我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評比一次,誰達到了評比的要求,就換一顆星,張貼在班級“我最棒”的競賽欄目中,作為雛鷹爭章評比的依據。在表揚的同時,我對一些經常要違規(guī)的同學也進行一些小小的“處罰”。比如:排隊不能做到快靜齊,就留下來進行單獨訓練;還有不能按要求做到離開教室桌面整齊的,及時指出讓其改正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guī)范訓練,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yǎng)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yǎng)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四、創(chuàng)新家訪形式,家長、學生、老師相互配合,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習慣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個人的生活實踐中經過反復練習形成的。小學生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還有一半時間在家里度過,僅評個人之力終究有限,需調動同事、家長、學生多方合力,因此教師應當加強與同事、與學生、與家庭的聯系,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于是我巧妙的運用交流,使家長、學生、老師三者之間增進感情,促進家長對老師工作的支持,學生跟老師的相互配合,使學生信其道,愿意改掉壞習慣。 首先和任課教師經常溝通,了解學生每一段時間內在各方面的表現,共同督促學生進步、改掉不良的習慣。由于和任課老師達成共識,采取一致的方式一起來改正他們,取得的效果就很好。 其次,定期和學生溝通。經常找班干部、好學生、待優(yōu)生談心,了解班級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針對學生中的不良現象召開主題討論會,如:有些學生當告訴他應把字寫好時,他會滿不在乎地說“以后用電腦打字就行,還需要寫一手好字?”,于是我馬上召開“當前電腦打字越來越普及,還需不需要寫一手好字?”的大討論;一段時間班內學生不注意保護眼睛,一些學生戴上了近視鏡,而有些學生感覺戴眼鏡很好玩,爭相效仿,于是在班內展開“戴上眼鏡真得很帥嗎?”的大討論;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不愿戴紅領巾,我又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討論“為什么要戴紅領巾?”及時進行教育,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再次,積極和家長溝通。與家長的溝通要講求方式方法,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本身工作又很忙顧不上孩子,因此,作為老師一定要讓家長理解你并很情愿地與你配合。于是我把家訪形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改成“為我喝彩,快樂之行”,每次從班中選出最優(yōu)秀的同學或進步最大的同學一名,再選出其他進步大的同學,利用休息日到這名同學家慶祝慰問,孩子們一起玩耍,家長和老師坐下來交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氣氛是和諧的,當然交流是事半功倍的。我還利用書信與家長交流,每周我都把印著有關班級情況的反饋單給家長,讓家長及時了解班內活動、學習安排和學?;顒硬⑻岢龊玫慕ㄗh。我還每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打印成表給家長,使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家長們都那么支持班級建設,見到班內需復印的材料都主動去印,衛(wèi)生間需要水管馬上拿來,班內的桌椅壞了邢偉斌的家長利用中午休息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