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_第1頁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_第2頁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_第3頁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章 銀柯1 包 志毅2江 燕 ( 杭州 植物園, 杭州 3 1 的1 3 ; 2 浙江大學(xué)園藝系, 杭州 3 1 以 搶 9 ) 摘要 石蒜屬植物花色艷麗, 花姿優(yōu)美, 頗具應(yīng)用價值。本文在簡述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的基礎(chǔ)上, 分析了 該屬主要植物種類的特征、國內(nèi) 外石蒜屬植物的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并對該屬植物的 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出 了建議。 關(guān)鍵詞 石蒜屬; 種質(zhì)資源; 研究現(xiàn)狀; 開發(fā)利用; 建議 Gen n P l a s m, Res e archa n dU t i li z atio no f Lyc o ris 2 隊N G Y i n 一 k e B A oZhi 一 如 2l l A N cy an ( 枷哆徹。 石 壇 她 幾 幼 七 幾 幾 , Ha哪ho o 31 0013; Z D 印 a 伽 心ofHo八 ic 以 七哪, 腸咖叮腸 呂自 肥 ” 妙, 價哪徹 “ 31 00 2 9 ) A 飯 巾 , d 腸v e 】 y 口 o w e .of勿 CO山 m ake ith 妙 即p 】 i ed v al u e , 叨 1 1 5 w o rl d , 即 目 y 幻 ngth e di 玉re n t i a t i o n amo ng阮 Inams pe c i esof與 即 山, fe rs即 哪 p o po刻s fo r 血 汕er二 二 毗h 朗d 誦E 陰 d onof與 切山. K 燈, 叮山 1 娜。 山; C 七 助目 助m ; R ese印 陀 h; U tiliza t i o n ;R 。 卯川 p a per n a 口 妞 t esthe (;ermP 城mof勿 切山 山 。 v e r 阮 h and u t i l isati ons ta t usof及 輝 。 癡, 山 e aut h o r 旅 1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概況 目 前, 全世界共有石蒜屬植物20余種、 變種及 一些雜交種,主要分布于我國、日 本和韓國, 緬甸、 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我國有 15種 ( 不含變種) ,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的江蘇、浙 江、 安徽 等 地, 浙 江 約 有9 種2 ( 表1 ) 。 表1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及其分布一覽表s ,1 ( 續(xù)) 學(xué)名中名主要分布地區(qū) 乙目 犯 叫 筍 “ , ” “ Lha州a 由 公 Lho.習(xí) 如 he蹦 L 甘 魷 ” 州忍沁 徹鄺“ 加 L如砂川 地 L乙, 壓 乙如 戈 廣西石蒜 紅藍石蒜 江蘇石蒜 香石蒜 長筒石蒜 黃長筒石蒜 加-10ulZ131415 中名主要分布地區(qū) 州 “ ” 1 7 l L 陽以必招 石蒜 乳白石蒜 安徽石蒜 L r. v a r. L f. , a r. L 幾 抽 . 名 p 川 川 勿 加 ” 奮 如 胡. 矮小石蒜 淡紅石蒜 玫瑰石蒜 石Q lj.1 4 l L a “ 陀 a 忽地笑 直瓣忽地笑 狹瓣忽地笑 短蕊石蒜 中國石蒜 愛斯石蒜 中國( 江蘇) 、 日 本、 朝鮮 中國( 安徽、 江蘇) 緬甸北部 中國( 湖南、 湖北、 臺灣、 華南) 、 日 本、 緬甸 緬甸北部 L 招叫 尹 山 銘 . 扣 構(gòu) 多峪側(cè) 她 , ar.鐵 色 箭 Lo “ 傀 ”var.j ur 歲 叫 乙a var.口 rg 山 - 娜 腳 由 乙 川燦J 吧 翻 L山扣側(cè)自 乙 從如 舊 ”臼 L,. L ,. 甲日乙 Va乙 腳硯 “ 價幾 徹初 加 中國 中國( 江蘇、 浙江、 江西) 朝鮮南部 中國( 河南、 江蘇、 浙江) 朝鮮南部 日本 朝鮮西南部 20l L 九洲石蒜 朝鮮石蒜 陜西石蒜 21 乙甲 花 味 羅 ”換錦花 弓0 2 2 l L L 己 , . 匕 . 如即如招 L 山 自 盈 龍 切 0叮幼 ”L 2 4 l L 和 尹 姍 料 召 翻 目比陰哪月 心 口 盆 mub “ 鹿蔥 稻草石蒜 橙黃石蒜 中國( 廣西) 中國( 江蘇、 浙江等) , 日 本 中國( 江蘇、 浙江) 中國( 湖北、 云南等省) 朝鮮 中國( 江蘇) 中國( 江蘇) 中國 中國( 長江以南各地) 、 日 本、 朝鮮、 尼泊爾 中國 日 本 中國( 江蘇、 浙江) 日 本 日 本 朝鮮, 日 本 中國 ( 陜西、 四 川) 中國( 安徽、 江蘇、 浙江、 湖北) 中國( 山東、 江蘇、 浙江) 、 日 本北部、 朝鮮 中國( 江蘇、 浙江) 中國( 臺灣) 、 日 本、 朝鮮 討一0少 通 訊 作 者。 E . 恤 山 : 山 朗 留 i nk e 即 b u . 二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近年來, 隨著國際貿(mào)易的迅速發(fā)展和各國之間的 交流日 益頻繁, 石蒜屬植物的分布和栽培已經(jīng)逐步擴 展到世界各國, 而且許多國家已經(jīng)實現(xiàn)該屬植物的商 品化生產(chǎn)。據(jù)了解, 美國紐約一家石蒜銷售公司的石 蒜價格為3 一 6 美元/ 球, 這充分證明了石蒜屬植物的 巨 大 價 值6 。 此外, 澳 大利 亞目 前 也 非常 重視 石 蒜屬 植物的開發(fā)利用,已經(jīng)實現(xiàn)商品化生產(chǎn)的包括乳白石 蒜、 忽地笑、愛斯石蒜、香石蒜等 n種 ( 包括變 種) , 。 2 石蒜屬植物主要種類的特征 石蒜屬植物種類繁多, 花色多樣, 分類識別頗為 困難, 為此, 筆者結(jié)合實際觀察和相關(guān)資料, 對石蒜 屬 主 要 種 類 的 特 征 進 行 了 整 理 , 便 于 區(qū) 別 . , , 。 乳白石蒜 ( Lalb沁ra)春季出葉,葉帶狀, 寬約1 。 scm ,花蕾桃紅色,花奶黃色,漸變?yōu)槿榘?色, 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量粉紅色條紋, 背面具紅色 中肋,中度反卷與皺縮,雄蕊與花被近等長或略伸 出,花被筒長約Z c m , 花絲上端淡紅色, 花柱先端玫 瑰紅色,花期8 一 9 月。 安徽石蒜 ( L a nhu 交 川 15 )早春出葉,葉帶 狀, 寬1 . 5 一 2 , ocm , 頂端漸狹, 花黃色, 花被裂片 較反卷而開展, 基部微皺縮, 雄蕊與花被近等長, 花 期8 月。 L a 塔 e 咖 葉 長30一 40c m , 灰 綠色, 花 藍紫色, 花被裂片上有紫紅色條紋,花被筒退化,花被裂片不 反卷, 雄蕊與花被近等長, 與換錦花 ( L 護 re ngeri ) 親緣關(guān)系密切。 忽地笑 ( L. a ureav ar. a )秋季出葉,葉 劍形, 寬約Zcm , 頂端漸尖,花黃色, 雄蕊比花被長 1 /6倍左右, 花被筒長1 . 2 一 1 . s c m , 花被裂片強度皺 縮和反卷,背面具淡綠色中肋, 花絲黃色, 花柱上部 玫瑰紅色?;ㄆ? 一 9 月。 狹瓣忽地笑 ( L aureavar. a 乓 羅 叫眾 甲 a 如) 花被 裂片較狹窄, 雄蕊比花被長約1 倍, 其余與忽地笑相 同。 短蕊石蒜 ( 乙ca l 而el 石 1)早春出葉,葉帶狀, 寬約1 . s c m ,花蕾桃紅色,花乳黃色,漸變?yōu)槿榘?色, 花被裂片基部漸狹, 微皺縮, 雄蕊短于花被, 花 絲白色, 花柱上端淡玫瑰紅色?;ㄆ? 月。 中國石蒜 ( Lch inens 臼 )春季出葉,葉帶狀, 寬約Z c m , 花黃色, 花被裂片強度反卷和皺縮, 背面 具淡黃色中肋, 雄蕊與花被近等長或略長于花被,花 被筒長1 . 7 一 2 . s c m , 花絲黃色, 花柱上端玫瑰紅色。 花期7 一 8 月。 愛斯石蒜 ( L. 。 15 泌)秋季出葉,葉寬 9- 15Inm , 先端微尖, 暗綠色, 中央有淺色條紋, 花魷 魚肉色, 最終褪為肉色,花被片中央有深紫色帶, 沿 中心呈現(xiàn)奶油色和黃色,花被筒長1 . 2 一 1 , 3 c m,花 被裂片中度反卷, 長約0 . s c m ,雄蕊長7c。 。形態(tài)與 江蘇石蒜 ( Lho “ 為 , he lii )相似, 但其染色體核型與 乳白 石蒜 ( Lal b 毋 o ra )相似, 這說明它是石蒜 ( L rad必 ta )的另 一個雜 交種。 廣西石蒜 ( L . 9 之 。 n 召 , 記 、 臼 ) 春季出葉,葉狹帶 狀, 寬1 一 1 . Zcm , 花蕾黃色, 具紅色條紋, 花黃色, 花被裂片腹面具畫筆狀紅色條紋, 頂端急尖, 基部具 爪, 寬約0 . s c m , 邊緣略皺縮, 雄蕊與花被近等長, 花被筒長1 . 5 一 Zcm , 花期7 一 8 月。 江蘇石蒜 ( Lho“ dys丙 e l i i ) 秋季出葉,葉帶狀, 寬約1 . Z c m , 花白色, 雄蕊比花被長1 /3倍左右,花 被裂片皺縮和反卷,背面具綠色中肋,花被筒長約 0 。 8 二, 花絲乳白色, 花柱上端粉紅色?;ㄆ? 月。 香石蒜 ( L.i nC a 陰 a t a ) 早春出葉,葉帶狀, 寬 約1 . Z c m , 頂端漸狹, 花蕾白色, 具紅色中肋, 花白 色, 漸變?nèi)饧t色, 花被裂片腹面散生紅色條紋,背面 具紫紅色中肋, 邊緣微皺縮, 雄蕊與花被近等長,花 絲紫紅色, 花柱亦為紫紅色, 上端較深, 花期9 月。 長筒石蒜 ( L如 碩t u 石 a ) 早春出葉,葉披針 形, 頂端漸狹,花白色, 花被裂片腹面具有淡紅色條 紋, 頂端稍反卷, 邊緣不皺縮, 雄蕊短于花被?;ㄆ?7 一 8 月。 石蒜 ( L “ 以 ia ta)又名紅花石蒜、龍爪花。 秋季出葉,葉狹帶狀,寬約0 . s c m ?;r紅色,左右 對稱, 花被裂片強度皺縮和反卷,花被筒綠色, 長約 0 . s c m 。雄蕊比花被長 1 倍左右,花期8月上旬至9 月。 淡紅石蒜 ( L鄺 以 i a tav ar. ko 況 k o a na)花淡紅 或漸變?yōu)榛野咨?,花被裂片邊緣不皺縮或僅基部邊緣 成波狀, 稍反曲, 雄蕊比花被裂片稍長, 花被裂片長 1 . 5 一 3 . Zc 。 , 寬2 一 s mm。 其 余 與 石 蒜 相同 。 玫瑰石 蒜 ( Lrosea ) 秋季出葉, 葉 帶狀, 寬約 Ic m, 花淡玫瑰紅色, 雄蕊比花被長1 /6 倍左右,花 被筒長約 Icm ,花被裂片中度皺縮和反卷,花期9 月。 血紅石蒜 ( L忍 a 理 卿 乙 nea var. sa n 召 u i nea )早春出 葉, 葉寬 5一 6 nun ,花長6一 7cm ,花被筒長 1 1 . 4 c m , 花 被裂片稍反曲, 雄蕊短于花被片或與花被 片近等長, 花期7 一 8 月。 九洲石蒜 ( Lsa n g u 乙ne avar.艦 公 如 na)早春出 葉, 花被片明顯反曲, 雄蕊明顯長于花被片,花長7 s c m。 朝鮮石蒜 ( L.sa n g u ineav ar. ko reana)早春出 種質(zhì)資源 葉, 花被片明顯反曲, 花長5 一 6cm 。 陜西石蒜 ( L就 aaoic o 15 )早春出葉,葉帶 狀,花白色, 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數(shù)淡紅色條紋,背 面具紅色中肋, 反卷和微皺縮, 雄蕊短于花被,花絲 淡紫紅色, 花柱頂端紫紅色?;ㄆ? 一 9 月。 換錦花 ( L叩 re n 召 n ) 早春出葉,葉帶狀, 寬 約I c m ,花淡紫紅色, 花被裂片頂端常帶藍色, 邊緣 不皺縮, 雄蕊與花被近等長。 花期8 一 9 月。 鹿蔥 ( L姆 uam igera) 秋季出葉,隨即枯萎, 翌年早春再出葉,葉帶狀, 寬約Z c m ,花淡紫紅色, 喇叭狀,輻射對稱,花被裂片邊緣基部微皺縮,雄蕊 與花被裂片近等長, 花期8 月。 稻草石蒜 ( L.枷 In i nea )秋季出葉,葉帶狀, 寬1 . 2 一 1 . scm , 花稻草色, 雄蕊比花被長1 乃 倍左 右, 花被裂片強度皺縮和反卷, 腹面散生少量粉紅色 條紋或斑點, 盛開時消失, 花被筒長約I c m , 花期8 月。 橙黃石蒜 ( L , ra u bi i)秋末出葉,葉先端急 尖,花橘黃色,花被筒長Zcm , 花被裂片先端反卷, 邊緣皺縮, 雄蕊幾乎不超過花被裂片, 可能是忽地笑 ( La “ rea var.a “ rea)的地方變種。 規(guī) 模 商品 化 生 產(chǎn), 市 場 前景 廣闊 3 。 對石蒜屬植物的藥用價值進行了深人研究, 發(fā) 現(xiàn)其具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作用、心血管系統(tǒng)作用、抗癌 抗腫瘤作用、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 并將其逐步應(yīng)用 于醫(yī)藥行業(yè)。如今, 對該屬植物所含生物堿的臨床藥 用研究已非常普遍, 并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 但仍 缺乏系統(tǒng)、全面的研究。 3 石蒜屬植物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3 . 1 研究進展 近年來,國內(nèi)外許多專家和學(xué)者對石蒜屬植物開 展了一系列研究,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 面: 研究了石蒜屬植物的形態(tài)、 分類、地理分布、 生活習(xí)性以及生理生態(tài)等, 確認了石蒜屬為東亞特有 屬, 具體區(qū)域從暖溫帶延伸到亞熱帶, 形態(tài)特征變化 多,花色、花型各異, 抽葉包括春季出葉和秋季出葉 兩類, 花后結(jié)實率低, 適于自 然分球繁殖。該屬植物 性喜蔭濕環(huán)境, 屬于廣生態(tài)幅植物, 對土壤、 水分、 光照以 及溫 度均 表現(xiàn)出 較強的 抗性與耐性川一 s1。 多年以來,國內(nèi) 外許多專家和學(xué)者都在石蒜屬 植物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普遍認為 石蒜屬植物的染色體核型變異主要是通過R ob油 。 易位 的途徑產(chǎn)生。盡管石蒜屬植物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 核型變異很大, 但如果折合成染色體臂數(shù), 則都是 11的倍數(shù)。與此同時,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石蒜屬植物中 存在多 倍體現(xiàn)象, 比 如石蒜 ( Zn二 3 3 ) 、 鐵色箭 ( Z n = 3 2 ) 、 換錦花 ( Z n 二 3 3 )都是典型的 三倍體匯 9 一 2 。 開展了石蒜屬植物的引種馴化工作,涉及地區(qū) 包括我國臺灣、 江蘇、 安徽、 浙江、 福建等地,由于 石蒜屬植物花型豐富, 花色多樣,已經(jīng)成為世界新興 球根花卉。目 前,日 本、美國和歐洲各國已經(jīng)開始大 3 . 2 開發(fā)利用 3 . 2 . 1 觀賞價值 石蒜屬植物花大色艷, 花型獨特,既可觀花, 又 可賞葉。不僅適于切花生產(chǎn),而且是非常理想的耐蔭 觀花地被植物, 與其他地被配置于園林中,效果頗 佳。更重要的是, 該屬花期正值開花植物較少的夏季 和初秋,因而園林應(yīng)用價值很高, 開發(fā)前景廣闊。 就植物景觀營造而言,石蒜屬植物宜于林下配 植, 亦可植于草地邊緣、 林緣或者疏林下方, 或布置 于路緣作為花壇、 花境等鑲邊材料,或點綴于石隙營 造巖生植物景觀。 具體而言, 石蒜屬植物在園林中的 應(yīng)用方式通常有如下幾種: 成片或成叢栽植于香樟、銀杏、水杉、廣玉 蘭、 雪松、馬褂木、 金銀花等疏林下,或混植于紅花 醉漿草等多年生花卉中,營造盛夏或初秋的特色植物 景觀。 利用石蒜花時無葉的特性,與沿階草、麥冬、 中華常春藤等常綠地被植物混栽, 形成鮮花綠葉的自 然景觀。 石蒜屬植物還可以和暖地型草坪 ( 如狗牙根、 結(jié)縷草、假儉草等)混植于草坪邊緣,以改善這類草 坪冬季枯黃而缺乏生機的景象。 建造石蒜專類園, 夏秋觀花,冬季觀葉, 形成 一 道 亮 麗 的 風(fēng) 景 線 lJ 。 3 . 2 . 2 藥用價值 石蒜屬植物的鱗莖有毒,含有石蒜堿、加蘭他 敏、 力可拉敏、多花水仙堿等十余種生物堿, 可用于 治療食物中毒、 淋巴結(jié)核、 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 對癌癥 也有一定療效。提取的加蘭他敏和力可拉敏, 則是治 療小兒麻痹后遺癥的特效藥。最后,由于該屬植物含 有的石蒜堿等物質(zhì)毒性較大,可供提取制成生物農(nóng) 藥, 用于殺滅鼠、 蛆及防治其他農(nóng)作物害蟲, 不會產(chǎn) 生 抗 性 和 環(huán) 境 污 染 l5 卜 16) 。 R o be 勸 so n 易位包括2 條染色體通過著絲點融合合并成1 條 染色 體以 及1 條染 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形成2 條染色體的過程。 判斷 R o be 比 so n 易位的重要指標是數(shù)目 不同的染色體組含有相同的染色 體長臂數(shù)。 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研究和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 3 . 2 . 3 工業(yè)價值 石蒜屬植物的鱗莖富含淀粉和糖膠,可用于生產(chǎn) 酒精和漿糊的糊料。提取的植物膠可代替阿拉伯膠, 還可將其加工成石蒜粉, 用于建筑涂料。該屬植物可 以 代 替 精面 粉, 作 鑄 造沙 芯的 粘 合 劑, 性能 優(yōu)良 川 。 此外, 石蒜屬植物的鱗莖經(jīng)過脫毒處理, 還可開 發(fā)成純天然綠色 食品 71。 4 建議 雖然國內(nèi)外在石蒜屬植物的研究和開發(fā)利用方面 開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在研究中 仍然有許多問題未得 到解決,開發(fā)利用也缺乏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因此, 應(yīng) 進一步開展深入研究和深度開發(fā)利用, 具體包括如下 幾個方面: 加強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資源的調(diào)查和收集, 深人 開展該屬植物的種質(zhì)資源保護, 建立石蒜屬植物種質(zhì) 資源庫。 進一步開展石蒜屬植物的藥用價值及其開發(fā)利 用研究, 充分挖掘其潛在的巨大經(jīng)濟價值。 充分利用植物形態(tài)學(xué)、分子生物學(xué)、 解剖學(xué)等 先進技術(shù)和理論, 結(jié)合物候期觀測, 對石蒜屬植物開 展生物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研究, 努力建構(gòu)科學(xué)合理 的石蒜屬植物分類系統(tǒng),為該屬植物的雜交育種和遺 傳改良等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奠定基礎(chǔ)。 積極開展石蒜屬植物引種馴化栽培, 努力探索 該屬植物無性繁殖關(guān)鍵技術(shù)和離體培養(yǎng)再生體系, 為 實現(xiàn)規(guī)模化、商品化生產(chǎn)提供強有力的技術(shù)支撐。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 ( 第 16 卷第1 分冊) M .北京: 科學(xué)出 版社, 1 9 89 2 . 浙江省植物志編輯委員會.浙江植物志 ( 第七卷) 【 M .杭州: 浙江科技出 版社, 1 993 年第1 版 3 .D . A. C oo k e ,P h a ny en玩n g .N oteson 人 牌 。 山 日 伴ci e 。 【 J. h t t p : /membe rs . oze mail . conL a l“一 davc ook以 ly - c o d s . h t m 4 .H S UP.S , Si mK u ti ta , Y U乙2 , LJ.Z .5 ,o P s l o i ofthe senusLycoris J . s I D A.1 9 9 4 , 1 6( 2 ) : 3 0 1 一 3 3 1 5 . 徐炳聲, sI R OK U R I T A , 俞志洲等.朱紅譯.石蒜屬概 論 ( 1) J 杭州植物園 通訊, 1 995 , 1 一 2 : 47一 51 6 h t t p : /wwwt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