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藝術培訓交流研討會發(fā)言稿.doc_第1頁
剪紙藝術培訓交流研討會發(fā)言稿.doc_第2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秘知識/會議發(fā)言稿 剪紙藝術培訓交流研討會發(fā)言稿 -淺談對民間剪紙的認識和提高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剪紙愛好者,大家好:首先感謝組織的這次剪紙培訓活動各級領導,給我們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根據(jù)大會的安排,今天由我來交流,我交流的題目是“淺談對民間剪紙的認識和提高”。下面就本人對民間剪紙藝術的一些不成熟看法,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請在座的各位專家,藝術大師們能給予批評指正。我從事剪紙近十幾年來,從童年的興趣到成年的摯愛,尤其最近幾年來廣泛地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大賽,展覽,學習,研討等活動,對剪紙有以下幾方面的認識。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因為它出自于民間廣大勞動人民之手,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大眾審美藝術。由于剪紙制作的工具和過程不同,過去一般人認為只有用剪刀剪的,就是剪紙。而近幾年來,從許多大賽的征稿活動中不難看出,不論是用剪刀剪的,還是用刻刀刻的,用手撕的,用香火燙的,用工具鑿的都稱為剪紙。所以現(xiàn)在還常有人在背后說某某人剪紙是用刻刀刻的,他們誤認為凡是刻刀刻的就不能稱為剪紙。這是對剪紙的認識不夠或太偏面而造成的,今后一定要正確宣傳,以免引起別人的不滿和爭議。 剪紙在我國由于地域不同,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剪紙風格和表現(xiàn)形式,全國的剪紙就風格而言從大的方面分南方和北方兩大派,南方的剪紙由于工具先進,以刻為主,精美細致;而北方的剪紙粗狂樸實,以剪為主。南方手刻的剪紙,精細的程度是我們在座的人無法復制,而北方的剪紙通常習慣用剪刀剪,南方人卻不擅長用剪刀去表現(xiàn),尤其鋸齒用剪刀剪的就遠遠比刻刀刻的效果好一些,所以不論是南方剪紙或北方剪紙都各有千秋。因此我們在欣賞作品時,不要盲目的否定和拒絕某一種風格。剪紙作品或巧或拙,或大或小,或簡單或復雜,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它們在剪紙領域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換發(fā)著勃勃生機 。剪紙的隨意性,實用性,裝飾性都很強,說到它的隨意性,外行人通常這么說“這幅剪紙剪的象,那幅剪紙剪的不象”其實是不懂剪紙的人的說法,剪紙是一種意象美,它不求真實,跟別的畫種不同,不講究透視、比例,不受時空的局限而是用夸張、比喻、對比、等手法大膽地進行構(gòu)圖,講究線線相連,陰陽相結(jié)合,陰剪講究線線相斷,陽剪講究線線相連,連接時要注意巧妙靈活,不能一味的為連接而連接,尤其制作大幅作品時線與線之間的連接很重要,否則在裝裱時帶來許多不便,無法保存或展示。談到剪紙的實用性,對于勞動人民來說起到了一種裝飾和美化生活的作用,抒發(fā)著人們的情感,可以令人賞心悅目.。通常一幅作品完成之后,那種自我陶醉難以言表的美感是別人無法體會的,凡從事剪紙的每個人都有這種同感,我們從事剪紙,當人問起我們剪紙的用途我們要有一個滿意的回答,如民俗民風,宗教禮儀,紅白喜事,乃至城市中的家居裝飾、影視廣告,舞臺設計,裝潢印刷,剪紙服飾等各個方面,用途及為廣泛。正因為剪紙在民間中產(chǎn)生,根植于民間,所以剪紙與勞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反映的是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如吉祥剪紙中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吉祥用語等讓人在感受美的過程中,同時產(chǎn)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希望和樂趣。使人在困難和逆境中得到安慰,也使進取者在奮斗中得到鼓舞。這正是剪紙的生命力所在。民間剪紙源遠流長,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梢赃@樣說:喜樂祥和是剪紙藝術的永恒基調(diào)。民間剪紙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比绺拭C隴東一帶家喻戶曉的抓髻娃娃造型, 娃娃的頭頂上,雙肩上,手里抓的全是雞,貼到窗戶上,能起到一種辟邪去災,鎮(zhèn)宅求祥的作用。還有掃天婆祈求雨止,老百姓期盼有一個風調(diào)雨順的好豐年;燎病娃娃能招魂送病,保佑孩子健康成長。 婚慶節(jié)日的“喜花”“團花”能裝點節(jié)日生活的氣氛等。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剪紙已成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一個重要項目,受到國家的重視,許多民間藝人的作品不僅得到專家的認可,并被廣泛收藏,已成為雅俗共賞的藝術珍品,隨著全國性剪紙活動的舉辦,許多剪紙工作者應邀到國外講學,傳播交流剪紙藝術。被國家相關單位不同程度地被命名為民間藝術大師,剪紙藝術家等,一些民間藝人被國家命名為非物質(zhì)文化傳承人,還享受國家一定的生活補貼,民間剪紙不僅已登上了大雅之堂而且還能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利益。可見剪紙所處的社會形式很好,xx被命名為全國剪紙之鄉(xiāng)。政府每年舉行一年一度的香包節(jié),市上義務組織培訓,研討,邀請外地專家進行講座,組織民間藝人外出交流學習,今年前季文化產(chǎn)業(yè)方面給予了一定的扶持優(yōu)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