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yī)治療PPT參考課件.ppt_第1頁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yī)治療PPT參考課件.ppt_第2頁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yī)治療PPT參考課件.ppt_第3頁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yī)治療PPT參考課件.ppt_第4頁
慢性腎功能衰竭中醫(yī)治療PPT參考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醫(yī)治療,1,發(fā)病率,據統(tǒng)計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病率為萬分之一到二。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病率會不斷地上升,主要原因有: 1)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糖尿病及高血壓,痛風等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地升高。 2)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導致如腎結石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地上升。 3)藥品的使用的不規(guī)范也是導致腎功能損傷的原因 4)人口的老齡化 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各種對腎臟損害的因素最終會導致腎功能損傷的機率也就越高,腎功能 衰竭的發(fā)病率將成不斷上升的趨勢。,2,概念,慢性腎功能衰竭是慢性腎臟疾病的嚴重階段,為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疾病持續(xù)發(fā)展的共同轉歸,由于腎臟纖維化,腎臟基本生理功能進行性減退或喪失而導致體內代謝廢物潴留,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最后導致全身各系統(tǒng)的損傷。,3,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導致腎功能進行性減退,最終均可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4,三大因素,原發(fā)性腎臟疾病 繼發(fā)性腎臟病變 尿路梗阻性腎病,5,原發(fā)性腎臟疾病,各種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盂腎炎, 腎小管間質疾病, 遺傳性腎病,多囊腎,海綿腎。,6,繼發(fā)性腎臟病變,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性腎病 紫癜性腎病 糖尿病腎病 高血壓腎病 乙肝及丙肝相關性腎病 痛風性腎病 血管炎相關腎病 止痛劑腎病以及各種藥物和重金屬中毒引進的腎病,腎結核,艾滋病腎臟損傷,7,尿路梗阻性腎病,腎結石,輸尿管結石 前列腺肥大 神經性膀胱炎 膀胱輸尿管返流和尿道狹窄等病變。,8,總而言之,慢性腎衰,通俗地講就是這些原發(fā)和繼發(fā)性慢性腎臟疾?。ㄈ缏阅I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尿酸性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發(fā)展到后期階段,所引起的腎功能的衰退。隨著腎臟疾病的進展,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受到損害,體內的代謝產物不能有效地排出體外,使人體的內環(huán)境發(fā)生了紊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如水腫、血壓升高、貧血、夜尿增加、惡心嘔吐、口中尿臭味、氣短、心悸、皮膚瘙癢、手足抽筋等等,這就是腎衰竭。,9,臨床上,我們通常采用血肌酐及內生肌酐清除率來評價一個人的腎功能狀況。相對于急性腎衰,慢性腎衰有一個較為漫長的進程,臨床癥狀的演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或僅僅表現為原有的腎臟病的一些癥狀,容易被忽略,以至于不少病人發(fā)現時已到了尿毒癥階段,10,臨床分期,根據血肌酐及腎小球濾過率的水平,可以將慢性腎衰分為以下四期 腎功能代償期 腎功能失代償期 腎功能衰竭期 尿毒癥期,11,腎功能代償期,假設一個人腎功能正常時的腎小球濾過率(GFR)是100%,則腎功能代償期GFR僅為正常的35-50%,這一時期臨床上一般無腎衰竭的癥狀,而以原有腎臟病所表現的癥狀為主,血肌酐在正常范圍,12,腎功能失代償期,是腎衰竭的早期,當GFR減少到正常的21-35%,血肌酐高于正常值,低于450mol/L時即為腎功能失代償期,通常臨床也無明顯癥狀,僅表現為多尿和夜尿,并可有輕度貧血。,13,腎功能衰竭期,當GFR減少至正常的11-20%,血肌酐為451-707mol/L時是腎功能衰竭期。這時患者往往貧血癥狀較明顯,并出現水腫、電解質的失調、代謝性酸中毒、低鈣血癥、高磷血癥等,可有胃腸道(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心血管(胸悶、心悸)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神識的改變 ),14,尿毒癥期,是腎衰竭的晚期,當GFR降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高于707mol/L時即為尿毒癥期,這時患者臨床出現明顯的尿毒癥證候群,胃腸道、心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癥狀更加突出,水、電解質嚴重失調,和明顯的酸中毒的癥狀。,15,西醫(yī)治療現狀,目前西醫(yī)對慢性腎衰的治療主要采取限制蛋白質攝入、在疾病的早期積極治療引起腎功能衰退的原有腎臟病、控制血壓、控制代謝紊亂、維持體內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糾正貧血、防治感染等方法,目的在于延緩疾病的進展,但慢性腎衰它的病情本身是呈進行性發(fā)展的,最終將進入終末期腎衰竭,需要腎替代治療,16,中醫(yī)治療慢性腎衰的優(yōu)勢,中醫(yī)治療慢性腎衰的優(yōu)勢就在于它是通過辨證論治,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以維護腎氣、通下泄?jié)帷⒒钛?,從而達到延緩腎功能衰退進程、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17,中醫(yī)治療慢性腎衰的基本原則,中醫(yī)認為,慢性腎衰的基本病機是本虛標實,所謂本虛指的是臟腑虛損,特別是脾腎兩臟的虛損;標實指的是因為臟腑虛損,氣化功能障礙,所引起的濕濁之邪潴留于體內。所以,我們對慢性腎衰的治療原則是既要扶助正氣,同時又要化濕泄?jié)嵋耘懦w內的毒素。在具體辨證時就要辨清是哪些臟腑的虛損,屬氣虛、血虛,還是陰虛或陽虛,除濕濁之邪外,是否兼有濕熱、外感、肝陽、瘀血等病理因素,在上述辨證的基礎上進行處方用藥,使治療更具個體化,而不是所有人千篇一律地用一張?zhí)幏健?18,內外合治,中醫(yī)還強調內外合治,即在內服中藥的基礎上,配合灌腸療法、藥浴療法、敷貼療法、或靜脈輸注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益氣陰功效的中藥制劑等等,通過多途徑給藥的方式來調節(jié)腎血流、扶助正氣、祛邪排毒,提高療效。灌腸療法尤其適合于大便秘結的患者,即使沒有大便秘結也可能通過灌腸療法來促使腸粘膜對藥物有吸收以排出體內毒素,對于水腫、或皮膚瘙癢明顯的患者采用藥浴常常可以減輕癥狀。,19,藥食同源,飲食治療也非常重要,這一點西醫(yī)非常重視,中醫(yī)也有其獨到之處。西醫(yī)飲食療法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腎臟的負擔,延緩腎衰的進程,中醫(yī)則認為藥食同源,通過飲食的方式也可以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那么,有許多針對慢性腎衰的食療方,可以在治療時配合應用,如老鴨燉蟲草、芡實粳米粥等。,20,現代醫(yī)學研究,近年來,一些中藥如冬蟲夏草、大黃、以及一些活血化瘀藥物對慢性腎衰的治療作用已得到現代醫(yī)學研究的證實,并且被西醫(yī)腎臟病專家所推崇,廣泛地用于臨床,足以證明中醫(yī)治療所具有的優(yōu)勢。中醫(yī)腎臟病學者也研制出了一些臨床實踐證明有良好治療作用的中成藥物,如保腎片、尿毒清顆粒、海昆腎喜等。,21,慢性腎衰各期治療的目的,在治療中,我們還注意針對腎功能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策略,達到不同的目的。在慢性腎衰的早中期,即血肌酐低于450mol/L時,這時病人的臨床癥狀多不明顯,治療的重點是延緩病程的進展;到后期階段,即血肌酐超過450mol/L以上時,這時病人的臨床癥狀較為突出,應在延緩病程進展的同時,設法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如惡心嘔吐、水腫、乏力、皮膚搔癢等癥狀,使患者具有相對較好的生活質量。對于已進入透析治療的病人,則采用中藥保護殘余腎功能,以達到充分透析,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22,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腎衰,對慢性腎衰的治療我們強調的是中西醫(yī)有機地結合,實踐證明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有助于延緩腎功能衰退的進程,并能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而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改善疾病的預后最為關鍵。,23,診斷要點,起病緩慢,常有慢性腎臟病病史,但也有少數病人病史不明顯 疲乏無力,頭痛,厭食,惡心嘔吐,多尿或少尿,或皮膚瘙癢,面色萎黃或蒼白 體檢可見高血壓,眼底改變,心衰表現,貧血表現。 實驗室檢查:可有貧血,尿改變(蛋白尿,血尿等)氮質血癥,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鈣,可有高血壓。,24,中醫(yī)的辨證施治,分型 氣虛血瘀,濕邪蘊濁證 氣虛濕熱中阻證 脾腎陽虛,濕濁內蘊 肝腎陰虛,肝風內動 腎氣衰微,25,氣虛血瘀,濕邪蘊濁,慢性腎衰竭早期多屬中醫(yī)氣虛血瘀,濕邪蘊濁證。 治法:益氣活血,利濕降濁 方藥:益腎緩衰方加減(廣安門醫(yī)院經驗方)。藥用生黃芪15g,炒白術10g,當歸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5g,益母草12g,太子參15g,藿梗15g,蘇梗15g,焦大黃9g,代赭石20g(先煎),半夏9g,陳皮10g,26,氣虛濕熱中阻證,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晚期中醫(yī)療法: 慢性腎衰竭中晚期多屬中醫(yī)氣虛濕熱中阻證。 治法:益氣健脾,清熱化濕,和胃止嘔。 方藥:氣虛為主者,香砂六君子加減,藥用黨參10g,黃芪15g,白術10g,茯苓15g,木香9g,砂仁9g,薏苡仁20g,寄生12g,焦大黃9g。濕熱蘊濁,阻遏氣機,三焦樞機不利,可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藥用柴胡10g,黃芩15g,黃連6g,姜半夏9g,陳皮9g,茯苓15g,砂仁9g,甘草6g,枳實12g,竹茹9g,焦大黃9g。亦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27,肝腎陰虛,肝風內動,小便減少,嘔惡頻作,面色萎黃,頭暈耳鳴,目睛干澀,手足心熱,腰膝酸軟,手足抽搐,大便干結,舌淡紅形瘦,苔少或薄黃,脈弦細六味地黃丸合二至丸加減:熟地20g,山藥12g, 山茱蓃12 g,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0g,女貞子10g,旱蓮草10g,制大黃(后下)6g,敗醬草10g,鉤藤(后下)10g,石決明(先煎)20g.,28,脾腎陽虛,濕濁內蘊,夜尿頻多色清,甚則尿閉,面色蒼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水腫腰以下為主,納差腹脹,嘔吐便溏,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真武湯合吳茱蓃湯加減:炮附子6g,干姜10g,白術6g,茯苓6g,制大黃6g,吳茱蓃6g,生姜10g,黨參10g.,29,腎氣衰微,少尿或無尿,全身水腫,面色晦暗,四肢厥冷,口中尿臭,神志昏蒙,舌卷縮淡胖,苔白膩或灰暗,脈沉細欲絕熟地20g,山藥12g,山茱蓃12g,丹皮10g,澤瀉10g,茯苓10g,炮附子6g,桂枝10g,牛膝10g,車前子15g,當歸10g.,30,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藥灌腸療法,適應證:Scr707mmol/l為宜,對于厭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頻繁,不能納藥者尤佳。終末期尿毒癥效果較差,一般不選本法治療,有痔瘡等肛門疾患不宜灌腸,有嚴重貧血、高血壓、出血,或大便溏薄甚或腹瀉每日3次以上者,應慎用此法。 辨證灌腸:常分為濕熱及氣血虧虛兼濕熱等型,不同患者有不同的類型生大黃30g,蒲公英30g,,丹參20g,,桂枝10g,附片10g,益母草20g,,濃煎200ml保留灌腸,每日12次,7天為一療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