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轉運.ppt_第1頁
危重患者轉運.ppt_第2頁
危重患者轉運.ppt_第3頁
危重患者轉運.ppt_第4頁
危重患者轉運.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危重患者院內轉運,急診科 侯亞楠,轉運分類,轉運,院內轉運:在同一醫(yī)療單位不同醫(yī)療區(qū)域之間的轉運,院際轉運:在不同醫(yī)療單位之間的轉運,運用轉運床來完成轉運,綜合考慮,包括陸路轉運、飛行轉運,目錄,院內轉運的目的,診斷性 檢查,進一步治療護理,白潔.護士對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認知及相關經歷調查,護理學雜志J,2015(30)68-70,簡言之:轉運使為了尋求更加治療的可能性,以期望更好的預后,急診患者院內轉運途徑,急診,手術室,影像科,病區(qū),影像科,雖然轉運時間短、路程短,但轉運過程中出現護理意外的風險較高。據莊一渝等報道,轉運過程中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為70%。,莊一渝,虞曹琴.ICU病人的院內安全轉運J.中華護理雜志,2012,3(7):509-511,19%,31%,41%,5%,4%,因此,總結轉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因素 及相應措施是急診護理工作的重要課題,為什么轉運病人會 帶來如此多的風險,低血壓、高血壓、 心動過速或過緩、 心率失常,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其它,顱內壓增高、 煩躁、抽搐,骨折、出血等,低氧血癥、高氣道壓、 分泌物阻塞、劇烈咳嗽,與患者病情相關的因素,何忠杰,劉雙慶,翁志華,劉波,李曉靜.鏈式流程方法在院間危重病人轉運中的運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災害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年年會論文集,2013年:321-323,與設備相關的因素,呼吸回路斷開,呼吸氣囊漏氣,密封不夠, 氧氣源不足,通氣設備,輸注設備,靜脈通道,監(jiān)護儀,斷開、長度不夠, 堵塞, 輸液架出現問題,功能異常,電池不足, 信號干擾,電極脫落, 看不到屏幕,電池不足, 藥物不夠,其他,吸痰器沒有吸引或吸引力不夠,沒有電源,何忠杰,劉雙慶,翁志華,劉波,李曉靜.鏈式流程方法在院間危重病人轉運中的運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災害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年年會論文集,2013年:321-323,轉運前未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未事先通知先關科室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協調能力差,出現病情變化不能及時發(fā)現處理,與人員有關危險因素,未進行權衡及意外評估,轉運前未測生命體征,張蒙.ICU危重患者外出檢查行院內轉運的安全防護策略.健康必讀,2013,12(9):109,人員,物品,流程,轉運能 力欠缺,未有 效評估,人員不足,轉運物品準備不全,未準備搶救藥品,轉運物品損壞,為什么轉運過程中存在風險,應急能 力欠缺,醫(yī)護人員,病人,不配合,病情嚴重,躁動,突發(fā)病 情變化,搶救藥品準備不全,缺乏規(guī)范的流程,未進行流程的培訓,決定需要轉運嗎?,風險,利益,轉運的必要性,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草案)2010,目錄,路線選擇,轉運前準備,確定人員,病人準備,相關科室 協調,物品準備,轉運人員的確定,人員要求,指定轉運負責人,根據病情配備醫(yī)師或其他專業(yè)人員,至少有1名具備重癥護理資格的護士,1,2,3,重癥患者的轉運應由 接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務人員組成,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草案)2010,轉運前病人準備呼吸系統(tǒng)的準備,孟彥苓,余昆容.1例體外膜肺氧合治療患者院內轉運的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20):2455-2456,轉運前病人準備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準備,血流動力學基本穩(wěn)定【收縮壓(SBP) 90mmHg,平均動脈壓(MAP) 65mmHg】后方可轉運。,孟彥苓,余昆容.1例體外膜肺氧合治療患者院內轉運的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20):24552456,轉運前病人準備其它,創(chuàng)傷患者在轉運過程中應使用頸托等保持脊柱穩(wěn)定,長骨骨折應行夾板固定; 因高熱驚厥、癲癇轉運前必須控制其發(fā)作并預防復發(fā); 顱內高壓患者須經適當處理使顱內壓降至正常水平后方能轉運; 腸梗阻和機械通氣的患者需要安置鼻胃管; 轉運時間較長或使用利尿劑的患者,轉運前需要安置尿管; 如果有指征,在轉運前應完成胸腔閉式引流,在轉運全程中引流瓶/袋必須保持在患者身體平面下方。 神志清楚的患者做好溝通、解釋工作。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草案)2010,轉運設備要求,01,03,02,04,大小合適,便于攜帶,性能完好,儲備電充足,轉運床可攜帶儀器和藥品,葉慧平,施春芳,陸金英.危機管理在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過程中的運用.醫(yī)院管理論壇,2012(29):17-19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草案)2010,表1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轉運推薦設備,轉運藥物要求,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轉運表1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轉運配置藥物,最佳轉運路線:安排專用電梯、避開擁堵路線、做好緊急事件的處理預案,實現充分了解轉運目的地條件:是否具備氧源,有無機械通氣條件等,轉運路線以及轉運地點條件,李玉鳳,校愛芳.急診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程序化護理.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10):1848,轉運前與相關科室的溝通與協調,聯系科室,1,確定時間,2,告知要求,3,聯系電梯,4,王琦.ICU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管理.哈爾濱醫(yī)藥,2012,32(2):150,目錄,危重病人轉運進行時,途中如何降低甚至避免風險?,一切風險都在此發(fā)生,轉運過程中護理要點,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 (草案),轉運途中的護理,人員安排,患者護理,分工,站位,病情 觀察,管道 護理,轉運 體位,心理 護理,突發(fā) 情況,轉運途中的護理,轉運途中的護理,轉運途中的護理,轉運途中的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管道 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管道 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轉運 體位,管道 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轉運 體位,管道 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心理 護理,轉運 體位,管道 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心理 護理,管道 護理,管道 護理,病情 觀察,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突發(fā) 情況,心理 護理,病情 觀察,轉運 體位,站位,分工,患者護理,人員安排,轉運途中的護理,全程護理記錄,人員安排,護士和醫(yī)生分別站于患者頭部 護士站于患者右側,觀察患者氣道 醫(yī)生站于患者左側,觀察患者循環(huán) 監(jiān)護儀置于床尾,屏朝醫(yī)護人員, 利于監(jiān)測 第三人在床尾輔助推床,翟艷萍,張沁蓮,羅珊.優(yōu)化流程在機械通氣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3):4039-4041,鐘娟,梁金清,黃珍賢.危重病人院內安全轉運探討期刊論文.廣西醫(yī)院,2011,8(33):1017- 1019,上下坡時頭部始終保持在高位,路途中上下電梯或上下坡容易顛簸時,推床速度減慢,盡量平穩(wěn)度過,避免劇烈震蕩,轉運體位,顱腦損傷 取側臥位頭偏 向一側,以防 舌后墜或分泌 物堵塞氣道,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盧小蘭,李衡.ICU危重病人安全轉運.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4,14(28):315,途中病情觀察,神經系統(tǒng),呼喚、語言、瞳孔、刺痛,評估焦慮和疼痛程度,做好心理護理,保證鎮(zhèn)靜藥物有效應用,評估鎮(zhèn)靜評分,適當約束,評估神志、瞳孔、肢體活動情況,格拉斯評分,盧小蘭,李衡.ICU危重病人安全轉運.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4,14(28):315,呼吸系統(tǒng),觀察要點:自主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和血氧飽和度,鐘娟,梁金清,黃珍賢.危重病人院內安全轉運探討期刊論文.廣西醫(yī)院,2011,8(33):1017-1019,呼吸非人工氣道,患者如有可能嘔吐者,頭部偏向一側,以防誤吸,呼吸人工氣道,循環(huán)系統(tǒng),觀察要點:心率,血壓,脈搏,面色,口唇,甲床,管道的護理原則,陳紅芳,李智會,康慧玲. ICU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管道安全管理J. 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1,04:466-467+470.,管道類型:人工氣道、靜脈通路、各種引流管,我們盡量做到防患于未然,有些意外防不勝防,目錄,案例,轉運過程中患者從擔架上墜落 轉運過程中呼吸、心跳停止 氣管插管脫落 輸液管路、引流管路脫落 電梯等不到 氧氣量不夠 嘔吐窒息沒有負壓吸引,可能出現的突發(fā)事件,神經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病情方面,嚴重低血壓或高血壓、 心律失常、 心跳驟停、死亡。,任衛(wèi)紅,羅銀弟,姚玉玲,張紅梅,倫桂枝,楊明月,胡偉珍,鄧淑蘭,杜麗華,鄭喜燕.DNH計劃應用于重癥病人院內轉運的實施效果分析.護理研究.2012.26(24) 何忠杰,劉雙慶,翁志華,劉波,李曉靜.鏈式流程方法在院間危重病人轉運中的運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災害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年年會論文集,2013年:321-323,惡心、嘔吐,低氧血癥、氣胸、氣壓傷、窒息、支氣管痙攣、人機對抗、低通氣,意識障礙、煩躁不安、顱內壓增高,滑脫、堵塞、移位、破裂,管道,cvc,人工氣道,外周靜脈,引流管,監(jiān)測管道,王妞夢,章徐.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浙江醫(yī)學,2013,35(15):1453-1454,監(jiān)護、呼吸設備的功能異常,設備蓄電不足,給藥中斷,藥物配備不足,呼吸、輸液管路斷開致使氧供不足,鄧興瑞,王惠芳,張琴,方敏,馮 慧.危重患者院內轉運風險與安全管理.鄖陽醫(yī)學院報,2009,28(6),儀器藥物,出現了以上這些意外我們該怎么辦呢,胸腔閉式引流管,立即捏緊皮膚,人工氣道分泌物增多,使用簡易吸引器吸出痰液,便攜式呼吸機沒電,使用簡易呼吸器呼吸,舉例,常規(guī)的突發(fā)事件都有相應的應急預案,翟艷萍,張沁蓮,羅珊.優(yōu)化流程在機械通氣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3):4039-4041,目錄,轉運到目的地的護理,到達 目的地,安置病人,做好交接,將病人安全、穩(wěn)妥的移至 病床上; 盡量呈水平線搬運; 注意保護病人的隱私,口頭交接 書面交接,李小英.急危重病人院內轉運的護理安全管理.心理醫(yī)生(下半月版),2012(9):448 中國重癥患者轉運指南(2010)(草案),評估患者轉運的獲益與風險 告知病情、知情同意,檢查期間的監(jiān)護和護理,確定轉運人員 人員組成、任務分工,物品準備 監(jiān)護設備、生命支持設備,再次評估患者是否合適轉運,溝通與協調 目的地、家屬、醫(yī)護之間,患者準備 穩(wěn)定病情、妥善固定導管,病情評估(氣道、呼吸 循環(huán)、意識);氣道安全的準備;動靜脈導管、引流管準備;輸液、特殊用藥的準備,便攜式監(jiān)護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 呼氣末二氧化碳監(jiān)測儀 氧氣、便攜式呼吸機、呼吸球囊、 負壓吸引裝置、微量注射泵、便攜 搶救箱,患者病情、治療情況 告知需特殊準備的事項: 預定到達時間,全程監(jiān)測生命體征、病情變化;有效生命支持,做好應急處理;搬動患者前后妥善固定管道,評估病情,及時記錄,電話通知電梯、目的地具體到達時間,確認后整床轉運,繼續(xù)救治,穩(wěn)定后轉運,否,是,轉運結束后,安置患者;交接病情記錄;簽名;用物整理、及時補充,轉運箱的使用,轉運藥物準備攜帶轉運盒。內含藥品:腎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多巴胺各5支; 生理鹽水2袋及注射器數支;砂輪1支、吸痰管2根。轉運盒由專職護士負責管理,采取封條形式管理,每天檢查。轉運使用后及時補充物品。 吳秀娟. “5S”管理在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醫(yī)學信息.2015,帶蓋清潔塑料箱,蓋子上附有拎手且標有“轉運箱,內設物品明細”字樣,箱身有3區(qū)域組成:無菌區(qū):注射器(20ml,5ml)若干,紗布塊,橡膠手套;藥品區(qū):腎上腺素和抗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