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jié) 通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高中生物必修3 第2章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2019/7/18,神經沖動產生、傳導與傳遞,第二課時,刺激、興奮和興奮性的關系 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 動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 動作電位的傳導 突觸及其信息傳遞。,2019/7/18,刺激(stimulus),活的機體或組織細胞所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復雜、多變,有一些環(huán)境條件變化與機體活動無關,有一些能被機體或組織細胞所感受,并使它們的活動發(fā)生變化。這種正在變化的并能被機體所感受的內外環(huán)境條件被稱為刺激。 根據性質不同可將刺激分為:機械的(包括振動、擴張、壓力)、化學的、溫度的、電的、聲的、光的,生物的、放射性的等等,都存在時間的閾值。,興奮(excitation),機體對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是多種多樣的,形式各異,但都屬于各器官或組織細胞的特有功能表現,如肌肉收縮、神經傳導、腺體分泌、纖毛運動、變形運動等等。這些功能表現若在感受有效刺激后明顯加強(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生理學中稱其為興奮;感受有效刺激后功能表現明顯減弱,則稱為抑制。抑制并不是無反應,而是與興奮過程相對立的另一種主動過程。如在動物實驗中,以電刺激家兔頸部交感神經,動物的心跳加快、加強(興奮);若刺激頸部迷走神經,心跳減慢、減弱,甚至停止(抑制)。,興奮性(excitability),興奮性是活機體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同時也說明了活機體與周圍環(huán)境的另一種關系,即機體生存的環(huán)境條件改變時能引起機體活動的變化。這種特性不僅完整機體有,組成機體的每一種活組織或活細胞也具有這種特性。細胞直接生存的環(huán)境(稱為內環(huán)境)條件改變時同樣引起生活的組織或細胞發(fā)生活動的變化。刺激引起的機體或組織細胞活動的變化稱為反應。反應是刺激引起的,反應本身又是生命活動的特征,因此,廣義地說,興奮性是指活機體或活組織細胞對刺激發(fā)生反應的能力。近些年來,人們對興奮性提出了更本質的理解。認為興奮性的實質是細胞在受刺激時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興奮就是指產生了動作電位。,刺激、興奮和興奮性,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靜息電位(resting potential,RP):指細胞未受刺激時存在于細胞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將一對測量電極中的一個放在細胞的外表面,另一個與微電極相連,準備刺入細胞膜內。當兩個電極都位于膜外時,電極之間不存在電位差。在微電極尖端刺入膜內的一瞬間,示波器上顯示一突然的電位躍變,表明兩個電極間出現電位差,膜內側的電位低于膜外側電位。該電位差是細胞安靜時記錄到的,因此稱為靜息電位。,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幾乎所有的動、植物細胞的靜息電位都表現為膜內電位值較膜外為負,如規(guī)定膜外電位為0,膜內電位可以負值表示,即大多數細胞的靜息電位在-10-100mV之間。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約為-70mV,紅細胞的約為-10mV。,2019/7/18,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A- 表示帶負電的蛋白質基團,由表可見:細胞膜內外的離子呈不均衡分布,膜內K+多于膜外,Na+和Cl-低于膜外,即細胞內為高鉀低鈉低氯的狀態(tài)。此外,A-表示帶負電的蛋白質基團,僅存在于膜內。,安靜時K+離子通過細胞膜擴散的實質是因為膜上有非門控的K+離子通道。這種離子通道沒有門,總是開著的。K+離子是否通過和通過多少是由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和電位差決定的。,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細胞內外存在K+的濃度差(細胞內高鉀), K+具有從膜內側向膜外側擴散的趨勢( K+外流)。雖然胞內A-的濃度也很高,但細胞膜對A-不能通透,它只能因正負電荷的相互吸引作用,排列于細胞的內側面。而擴散出細胞的K+也不能遠離膜,而排列在膜的外側面。這樣在膜的內外兩側就形成了外正內負的電位差。,K+的這種外向擴散不能無限制的進行,因為K+外流造成的外正內負的電場力,將阻礙帶正電的K+繼續(xù)外流,而且K+外流愈多,這種電勢的阻礙就會愈大。當促使K+外流的膜兩側K+濃度差勢能, 與阻礙K+外流的電位差勢能相等時,即膜兩側電-化學勢的代數和為零時,K+外流量與回收(回到胞內)的量達到了動態(tài)平衡,K+的跨膜凈移動為零,此時膜兩側電位差就穩(wěn)定在某一不再增大的數值,即靜息電位。,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在靜息狀態(tài)下,細胞膜內K+的高濃度和安靜時膜主要對K+的通透性,是大多數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K+的平衡電位),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細胞在靜息狀態(tài)下存在于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稱為靜息電位,也稱跨膜靜息電位。,靜息電位及其形成原理,人們將細胞安靜時膜兩側保持的內負外正的的狀態(tài)稱為膜的極化; 當膜電位向膜內負值加大的方向變化時,稱為膜的超極化; 相反,膜電位向膜內負值減小的方向變化,稱為膜的去極化; 細胞受刺激后先發(fā)生去極化,再向膜內為負的靜息電位水平恢復,稱為膜的復極化。,動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 AP):指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靜息電位基礎上發(fā)生的一次膜兩側電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轉和復原。,動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由鋒電位和后電位組成的。鋒電位是AP的主要成分,因此通常說AP時主要指的是鋒電位。 AP的幅度約為90130mV,神經和骨骼肌纖維的AP的去極化上升支超過0mV電位水平約35mV。 神經纖維的AP一般歷時0.52.0ms,可沿膜擴布,又稱神經沖動。因此,興奮和神經沖動是動作電位的同意語。,動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第一階段:動作電位上升支的形成(去極化相的形成) 產生原因:由于刺激引起膜對Na+的通透性瞬間增大(Na離子通道被激活),膜外的Na+內流,使膜電位由-70mV增加至0mV,進而上升為+35mV,Na+通道隨之失活。,動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第二階段:動作電位下降支形成: Na+通道失活后,膜恢復了對K+的通透性,大量的K+外流。使膜電位由正值向負值轉變,形成了動作電位的下降支。 動作電位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的,因此,在體外描記的圖形為一個短促而尖銳的脈沖圖形,似山峰般,稱為峰電位。,動作電位及其形成原理,第三階段:后電位的形成: 當膜電位接近靜息電位水平時,K+的跨膜轉運停止。隨后,膜上的Na+-K+泵(Na+-K+-ATP酶)被激活,將膜內的Na+離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應屆大學實習生合同協(xié)議
- 2025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后遭遇意外損壞維權難題待解
- 2025關于商業(yè)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設備租賃合同解析
- 2025工程監(jiān)理與咨詢服務合同(中英文)
- 2025解除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股權轉讓委托合同
- 2025技術轉讓合同范本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企業(yè)合同風險防控策略研究
- 2025新房購房定金合同
- 送達地址確認書(樣本)
-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記錄表格范例范例
- 房建工程風險點臺賬
- 酒店員工服務禮儀規(guī)范培訓模板
- 數學-二年級(下冊)-人教版-《混合運算-解決問題》教學課件
- 行政訴訟證據(39頁)ppt課件
- T∕CHAS 10-4-13-2020 中國醫(yī)院質量安全管理 第4-13部分:醫(yī)療管理住院患者健康教育
- 量化策略設計及實戰(zhàn)應用PPT通用課件
- 器官移植PPT課件
- 茶藝-認識茶具(課堂PPT)
- 12【電商人必備】產品拍攝工作計劃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