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測量技術.ppt_第1頁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ppt_第2頁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ppt_第3頁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ppt_第4頁
建筑施工測量技術.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施工測量概述 二、 建筑施工控制測量 三、 民用建筑施工測量 四、 高層建筑施工測量 五、 建筑物變形觀測 六、竣工總平面圖的編繪,建筑施工測量技術,1.1 施工測量目的與任務,1.施工測量的目的 各種工程在施工階段所作的測量工作,稱為施工測量。其目的就是把設計好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設計的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測設到地面上,作為施工的依據(jù)。,一、施工測量概述,二、施工測量任務 1施工場地平整測量 利用勘測階段所測繪的地形圖來求場地的設計高程并估算土石方量。 2.建立施工控制網(wǎng) 在施工場地建立平面控制網(wǎng)和高程控制網(wǎng),作為建(構)筑物定位及細部測設的依據(jù)。 3.建(構)筑物定位和細部放樣測量 建筑物定位,就是把建(構)筑物外輪廓各軸線的交點,其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實地標定出來,然后根據(jù)這些點進行細部放樣。 4.竣工測量 通過實地測量檢查施工質量并進行驗收,同時根據(jù)檢測驗收的記錄整理竣工資料和編繪竣工圖。 5.變形觀測 對于高層建筑、大型廠房或其他重要建(構)筑物,在施工過程中及峻工后一段時間內,應進行變形觀測,三、民用建筑施工測量 3.1概述,施工測量前準備工作,(1)熟悉設計圖紙 總平面圖,是施工測量的總體依據(jù),建筑物就是根據(jù)總平面圖上所給的尺寸關系進行定位的。 建筑平面圖,給出建筑物各定位軸線間的尺寸關系及室內地坪標高等。 基礎平面圖,給出基礎軸線間的尺寸關系和編號。 基礎詳圖(即基礎大樣圖),給出基礎設計寬度、形式、設計標高及基礎邊線與軸線的尺寸關系,是基礎施工的依據(jù)。 立面圖和剖面圖,給出基礎、地坪、門窗、樓板、屋架和屋面等設計高程,是高程測設的主要依據(jù)。,建筑平面圖,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2)現(xiàn)場踏勘 目的是為了解施工現(xiàn)場周圍地物以及測量控制點的分布情況,并對測量控制點的點位進行檢核,以取得正確的起始數(shù)據(jù)。,(3)擬定放樣方案,繪制放樣略圖 根據(jù)總平面圖給定的建筑物位置以及現(xiàn)場控制情 況,擬定放樣方案、繪制放樣略圖。在略圖上標出建筑物軸線間的主要尺寸以及有關的放樣數(shù)據(jù),供現(xiàn)場放樣時使用。,3.2.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測量,利用現(xiàn)有建筑物定位。在設計圖上量出施工建筑物與現(xiàn)有建筑物之間的各種關系。 根據(jù)建筑方格網(wǎng)或建筑基線進行定位,盡量采用直角坐標法,如地形條件不允許時,采用極坐標法。 根據(jù)測量控制點定位,主要采用極坐標法。,3.2.1.建筑物的定位測量,利用現(xiàn)有建筑物定位,1.引輔助線: 作MN 的平行線MN,即為輔助線。做法是: 沿現(xiàn)有建筑物PM與OM墻面向外量出MM與NN,大約1.52.0m,并使MM=NN,在地面上定出M和N兩點,連接M和N兩點即為輔助線。,2、經(jīng)緯儀置于M點,對中整平,照準N點,然后沿視線方向,根據(jù)圖紙上所給的NA尺寸,從N點用卷尺量距依次定出A、B兩點,地面打木樁,樁上釘釘子。,3、儀器置于A 點,對中整平,測設90角在視線方向上量AA=MM,在地面打木樁,樁頂釘釘子定出A點,再沿視線方向量新建筑物寬AD,在地面打木樁,樁頂釘釘子定出D點。注意應使用正倒鏡取中定點。同樣方法,儀器置于B點測設90,定出B點與C點。,4、檢查C、D 兩點之間距離應等于新建筑物的設計長,距離誤差允許為1/5000。在C點和D點安經(jīng)緯儀測量角度應為90,角度誤差允許為30。,3.2.2.建筑物放線,建筑物放線就是根據(jù)已測設的角點樁(建筑物外墻主軸線交點樁)及建筑物平面圖,詳細測設建筑物各軸線的交點樁(或稱中心樁),如圖所示。 測設方法是,在角點上設站(M、N、P、Q)用經(jīng)緯儀定向,鋼尺量距,依次定出2、3、4、5各軸線與A軸線和D軸線的交點(中心樁),然后再定出B、C軸線與1、6軸線的交點(中心樁)。建筑物外輪廓中心樁測定后,繼讀測定建筑物內各軸線的交點(中心樁)。,3.2.3.測設軸線控制樁或龍門板,測設控制樁(引樁)將經(jīng)緯儀安置在角樁上、瞄準另一角樁,沿視線方向用鋼尺向基槽外側量取35m。打下木樁,樁頂釘上小釘,準確標志出軸線位置,并用混凝土包裹木樁(如上圖)。,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常在基槽開挖線外一定距離處釘設龍門板,3.3.基礎施工測量,(1)基槽開挖邊線放線與控制基槽開挖深度 基槽開挖邊線放線,在基礎開挖之前應按照基礎詳圖上的基槽寬度再加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樁向兩邊各量出相應尺寸,并作出標記;然后在基槽兩端的標記之間拉一細線,沿著細線在地面用白灰撒出基槽邊線,施工時就按此灰線進行開挖。,為了控制基槽開挖深度,在即將挖到槽底設計標高時,用水準儀在槽壁上測設一些水平的小木樁,如右圖,使木樁的上表面離槽底設計標高為一固定值(如0.500m),用以控制挖槽深度。為了施工時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處和槽壁每隔34m處均測設一水平樁,作為清理槽底和打基礎墊層時掌握標高的依據(jù)。,水平樁高程測設允許誤差為土10mm。假設槽底設計標高為 1.700m,按圖中所列數(shù)據(jù),在槽壁測設出的水平樁標高為 1.200m,自水平樁面向下量取0.500m即為槽底的設計位置。,控制基槽開挖深(測設水平樁),基礎施工包括墊層和基礎墻的施工。,(2)基礎施工測量,基礎墊層澆注后,根據(jù)龍門板上的軸線釘或軸線控制樁,用經(jīng)緯儀或用拉線掛垂球的方法,把軸線投測到墊層面上,并用墨線彈出基礎墻中心線和邊線,以便砌筑基礎。,基礎墻中心軸線投在墊層后 ,用水準儀檢測各墻角墊層面標高,符合要求后即可開始基礎墻( 土0.00以下的墻)的砌筑?;A墻的高度是用基礎“皮數(shù)桿”控制的。,基礎墻標高的控制,皮數(shù)桿用一根木桿制成,在桿上按照設計尺寸將磚和灰縫的厚度,分皮一一畫出,每五皮磚注上皮數(shù)(基礎皮數(shù)桿的層數(shù)從0.000向下注記),并標明0.000、防潮層和需要預留洞口的標高位置等。如右圖所示。,3.4.建筑物墻體施工的測量 (1)墻體定位(軸線投測),基礎墻砌筑到防潮層以后,可根據(jù)軸線控制樁或龍門板上中線釘,用經(jīng)緯儀或拉細線,把第一層樓房的墻中線和邊線投測到防潮層上,并彈出墨線,檢查外墻軸線交角是否等于90;符合要求后,把墻軸線延伸到基礎墻的側面上畫出標志,作為向上投測軸線的依據(jù)。同時把門、窗和其他洞口的邊線,也在外墻基礎立面上畫出標志。,(2)墻體標高的控制,墻體砌筑時,其標高也常用皮數(shù)桿控制。在墻身皮數(shù)桿上 根據(jù)設計尺寸,按磚和灰縫的厚度畫線,并標明門、窗、過梁、樓板等的標高位置。桿上注記從 0.000向上增加(如下圖)。墻身皮數(shù)桿的設立方法與基礎皮數(shù)桿相同。,每層墻體砌筑到一定高度后,常在各層墻面上測設出 +0.50m的標高線(俗稱50線),作為掌握樓面抹灰及室內裝修的標高依據(jù)。,(3)二層以上樓層軸線和標高的測設,3.4.3.1軸線投測 (1)經(jīng)緯儀投測法 墻體砌筑到二層以上時,為了保證建筑物軸線位置正確,通常把經(jīng)緯儀安置在軸線控制樁上,如右圖所示,經(jīng)緯儀安置在A軸與B軸的控制樁上,瞄準底層軸線標志a、a,b、b, 用盤左盤右取平均的方法,將軸線投測到上一層樓板邊緣,并取中點作為該層中心軸線點,a1、a1和b1、b1兩線的交點o即為該層的中心點。此時軸線a1oa1與b1ob1便是該層細部放樣的依據(jù)。隨著建筑物不斷升高,同法逐層向上投測。,(2)吊垂球引測法,用較重的垂球懸吊在樓板或柱頂邊緣,當垂球尖對準基礎面上的軸線標志時,垂球線在樓板或柱邊緣的位置即為樓層軸線位置。畫出標志線,同樣地可投測出其余各軸線。經(jīng)檢測,各軸線間距符合要求即可繼續(xù)施工。但當測量時風力較大或樓層建筑物較高時,投測誤差較大,此時應采用經(jīng)緯儀投測法。,3.4.3.2樓層面標高的傳遞,(1)利用皮數(shù)桿傳遞 一層樓房砌好后,把皮數(shù)桿移到二層樓繼續(xù)使用,為了使皮數(shù)桿立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準儀測定樓板面四角的標高,取平均值作為二樓的地坪標高,并豎立二層的皮數(shù)桿,以后一層一層往上傳遞。 (2)利用鋼尺丈量 在標高精度要求較高時,可用鋼尺從墻腳 0標高線沿墻面向上直接丈量,把高程傳遞上去。然后釘立皮數(shù)桿,作為該層墻身砌筑和安裝門窗、過梁及室內裝修,地坪抹灰時控制標高的依據(jù)。 (3)懸吊鋼尺法 在外墻或樓梯間懸吊鋼尺,鋼尺下端掛一重錘,然后使用水準儀把高程傳遞上去。一般需3個底層標高點向上傳遞,最后用水準儀檢查傳遞的高程點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誤差不超過3mm。 此外,也可使用水準儀和水準尺按水準測量方法沿樓梯間將高程傳遞到各層樓面。,四、高層建筑施工測量,4.1高層建筑軸線投測 高層建筑物軸線投測,常規(guī)采用經(jīng)緯儀引樁投測法,現(xiàn)代多用激光鉛垂儀投測法。 1. 經(jīng)緯儀引樁投測法:如10層以上時,經(jīng)緯儀向上投測的仰角增大,投測精度隨著仰角增大而降低,且操作不方便。因此,必須將主軸線控制樁引測到遠處穩(wěn)固地點或附近大樓屋面上,以減小仰角。如右圖 所示。,高層建筑物施工測量中的主要問題是控制豎向偏差,也就是各層軸線如何精確地向上引測問題。國家規(guī)范中規(guī)定:豎向偏差在本層內不得超過5mm,全樓的累積偏差不得超過20mm。,2.激光鉛垂儀投測,(1) 激光鉛垂儀簡介 激光鉛垂儀是一種專用的鉛直定位的儀器,適用于煙囪、塔架和高層建筑的豎直定位測量。它是由氦氖激光器、豎軸、發(fā)射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等部件組成,基本構造如右圖所示。儀器豎軸是空心筒軸,將激光器安在筒軸的下端,望遠鏡安在上方,構成向上發(fā)射的激光鉛垂儀。也可以反向安裝,成為向下發(fā)射的激光鉛垂儀。儀器上有兩個互成90的水準器,并配有專用激光電源,使用時,利用激光器底端所發(fā)射的激光束進行對中,通過調節(jié)腳螺旋使氣泡嚴格居中。接通激光電源便可鉛直發(fā)射激光束。,(2)激光鉛垂儀投測軸線,為了把建筑物首層軸線投測到各層樓面上,使激光束能從底層直接打到頂層,各層樓板上應預留孔洞約300mm300mm,有時也可利用電梯井、通風道、垃圾道向上投測。注意不能在各層軸線上預留孔洞,應在距軸線500800mm處,投測一條軸線的平行線,至少有兩個投測點。如圖所示,激光鉛垂儀安置在底層測站點C0,嚴格對中、整平,接通激光電源,啟輝激光器,即可發(fā)射出鉛直的激光直線,在高層樓板孔洞上水 平放置繪有坐標格網(wǎng)的接收靶C,水平移動接收靶,使靶心與紅色光斑重合,此靶心位置即為測站點C0鉛垂投位置,C點作為該層樓面的一個控制點。,3.吊線墜法,此種方法適用于高度在50100m的高層建筑施工中。它是利用鋼絲懸掛重錘球的方法,進行軸線豎向投測。錘球重量隨施工樓面高度而異,約1525Kg,鋼絲直徑為1左右。投測方法如下: 如右圖所示,在預留孔上面安置十字架,掛上錘球,對準首層預埋標志。當錘球線靜止時,固定十字架,并在預留孔四周作出標記,作為以后恢復軸線及放樣的依據(jù)。此時,中心即為軸線控制點在該樓面上的投測點。,五、 建筑物的變形觀測,5.1 建筑物的沉降觀測,1.水準點和觀測點的設置 水準點是沉降觀測的基準,它應埋設在沉降影響范圍以外,距沉降觀測點20100m,觀測方便,且不受施工影響的地方。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個水準點的高程變動造成差錯,一般至少埋設三個水準點。,水準點之間的高差應用DS1級水準儀和精密水準測量方法進行測定,將水準點組成閉合水準路線,或進行往返觀測,其閉合差不得超過 0.5 mm(n為測站數(shù))。水準點的高程自國家或城市水準點引測,或者假定。,觀測點的數(shù)目和位置應能全面正確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在民用建筑中,沿房屋四周每隔1015m布置一點。另外,在房屋轉角及沉降縫兩側也應布設觀測點。觀測點的埋設要求穩(wěn)固,通常采用角鋼、圓鋼或鉚釘作為觀測點的標志。,2.觀測時間、方法及精度,一般在增加荷重前后,如澆灌基礎、回填土、安裝柱子和廠房屋架、砌筑磚墻、設備安裝、設備運轉等都要進行沉降觀測。施工期間,高層建筑物每升高12層或每增加一次載荷,如基礎澆灌、安裝柱子等,就要觀測一次。,3.沉降觀測的成果整理,沉降觀測是一項長期、連續(xù)的工作,為了保證觀測成果的正性,應盡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觀測人員,使用固定的水準儀和水準尺,使用固定的水準基點,按固定的實測路線和測站進行。沉降觀測應有專用的外業(yè)手簿,并需將建筑物、構筑物施工情況詳細注明,隨時整理。,5.2 建筑物的傾斜觀測,A點安置經(jīng)緯儀,分別用正、倒鏡瞄準墻頂一固定點M,向下投影取其中點N,并作標志。過一段時間,再用經(jīng)緯儀瞄準同一點M,向下投影得N點。若建筑物沿側面方向發(fā)生傾斜,M點已移位,則N與N點不重合,于是量得水平偏移量a。同時,在另一側面也可測得偏移量b,以H 代表建筑物的高度,則建筑物的傾斜度i為:,5.3 裂縫與位移觀測,在裂縫兩側設置觀測標志,對于較大的裂縫,至少應在其最寬處及裂縫末端各布設一對觀測標志。裂縫可直接量取或間接測定,分別測定其位置、走向、長度、寬度和深度的變化。,如圖所示,觀測標志可用兩塊白鐵皮制成,一個固定在裂縫的一側,并使其一邊和裂縫邊邊緣對齊;另一個固定在裂縫的另一側,兩塊相互緊貼,兩塊白鐵皮的邊緣應彼此平行。標志固定好后,在兩塊白鐵皮露在外面的表面涂上紅色油漆或作三角形標志,并寫上編號和日期。標志設置好后如果裂縫繼續(xù)發(fā)展,白鐵皮將逐漸拉開,露出正方形白鐵皮上沒有涂油漆部分,它的寬度就是裂縫加大的寬度,可以用尺子直接量出。,1裂縫觀測,5.4 位移觀測,位移觀測是根據(jù)平面控制點測定建筑物在平面上隨時間而移動的大小及方向。首先,在建筑物縱橫方向上設置觀測點及控制點??刂泣c至少3個,且位于同一直線上,點間距離宜大于30m,埋設穩(wěn)定標志,形成固定基準線,以保證測量精度。,有些建筑物只要求測定某特定方向的位移量,如大壩在水壓方向上的位移量,這種情況可采用基準線法進行水平位移觀測。觀測時,先在位移方向的垂直方向建立一條基準線,如圖所示,A、B為控制點,P點為觀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