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學類論文-淺談旱地網(wǎng)室馬鈴薯脫毒原種擴繁栽培技術.doc_第1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旱地網(wǎng)室馬鈴薯脫毒原種擴繁栽培技術.doc_第2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旱地網(wǎng)室馬鈴薯脫毒原種擴繁栽培技術.doc_第3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旱地網(wǎng)室馬鈴薯脫毒原種擴繁栽培技術.doc_第4頁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旱地網(wǎng)室馬鈴薯脫毒原種擴繁栽培技術.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林學類論文-淺談旱地網(wǎng)室馬鈴薯脫毒原種擴繁栽培技術論文關鍵詞:馬鈴薯;脫毒原種;網(wǎng)室擴繁;栽培技術論文摘要:在總結近年來通渭縣馬鈴薯良種繁育工作實踐的基礎上,著重介紹了利用防蟲網(wǎng)室擴繁馬鈴薯脫毒原種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及栽培管理技術。通渭縣地處甘肅中部,海拔一般在16002200m,年均氣溫38,年降雨量450mm左右,耕地以黃綿土為主,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適宜馬鈴薯生產(chǎn)。歷年全縣馬鈴薯播種面積約40萬畝左右,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30%,年產(chǎn)鮮薯50萬t以上,是農民日常的主要口糧和喂養(yǎng)小家畜的主要飼料。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對馬鈴薯及其制品需求的不斷擴大,馬鈴薯的長途運銷和加工業(yè)不斷發(fā)展,其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商品率不斷提高。2007年全縣種植面積近60萬畝左右,約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36.20%,鮮薯總產(chǎn)近60萬t,外銷約30萬t,成為當?shù)氐囊淮笾еa(chǎn)業(yè)和農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但由于病毒病的侵染危害,導致馬鈴薯種性退化,品質變劣,產(chǎn)量下降。據(jù)統(tǒng)計,通渭縣馬鈴薯在整個生長期和窖藏期間因病害造成的損失達23.70%,全縣每年因此損失馬鈴薯約10萬t以上,造成直接經(jīng)濟損失近5000萬元。因此,馬鈴薯脫毒種薯的推廣應用和產(chǎn)業(yè)化開發(fā),是提高馬鈴薯質量和產(chǎn)量最有效的途徑。網(wǎng)室擴繁馬鈴薯脫毒原種是生產(chǎn)馬鈴薯脫毒種薯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近年來我們組織開展了馬鈴薯脫毒原種網(wǎng)室擴繁栽培技術試驗與示范工作,初步總結編寫出了一套適宜我縣馬鈴薯脫毒原種網(wǎng)室擴繁栽培技術。1網(wǎng)室的設計與建造1.1網(wǎng)室結構原種擴繁網(wǎng)室要求防蚜蟲效果好,棚內空間大,結構穩(wěn)定,利于田間作業(yè),具有較抗大風性的基本結構。大規(guī)模的網(wǎng)室擴繁還要求小型農機具能在棚內作業(yè)。一般要求脊高2.503m,邊高1.50m,跨度610m,棚長6080m,每隔810m設一鋼架,不設立柱,縱向11.50m拉1道8號鉛絲,固定在鋼架和棚頭的地錨上,間距0.801m,固定在鐵絲上。1.2防蟲網(wǎng)的選擇選用4060目的優(yōu)質防蟲網(wǎng),要求縫扎牢靠,無裂口、破洞,進出口設雙層防蟲網(wǎng)。1.3網(wǎng)室建設播種前12個月建設較為適宜,按照設計要求分步施工建設。骨架材料必須固定牢靠,鉛絲要拉緊拉直,防蟲網(wǎng)要拉緊保持棚面無折,四周埋土密封固定。2栽培技術要點2.1原種的質量標準馬鈴薯脫毒原種的質量標準是:生產(chǎn)的原種符合國家馬鈴薯脫毒種薯質量標準(GB18133-2000),塊莖大小適中、均勻、品種純度100%,退化株率為0,真菌、細菌病薯率1%以下。2.2繁種區(qū)域適宜馬鈴薯脫毒原種網(wǎng)室擴繁的區(qū)域應符合馬鈴薯種薯產(chǎn)地檢驗規(guī)程(GB7331-2003),海拔高、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生長期內日照時間長、正常年景霧天少、病蟲害發(fā)生較輕、交通便利的地區(qū)。2.3地塊選擇馬鈴薯生長需要疏松的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富含有機質,不易積水的砂壤土,并且遠離商品薯種植地塊及其它茄科類作物種植地塊。2.4茬口安排馬鈴薯忌重茬,必須遵循3年以上輪作制。脫毒馬鈴薯繁育的前茬以禾本科和豆科作物為好,防止與番茄、辣椒、茄子、白菜、甘藍等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連作。2.5整地施基肥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深耕土壤,深度2025cm,秋季結合整地深施基肥,施入有機肥25003000kgm2,碳銨25kg,過磷酸鈣20kg,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結合施基肥用0.50kgm2辛硫磷拌細河沙20kg,與基肥同時深施。2.6微型薯的播前處理2.6.1選種。網(wǎng)室繁育原種必須選用當年元月中旬以前收獲,經(jīng)過23個月自然休眠期的微型薯。微型薯出庫后,先剔除病薯、爛薯,按大小分級,然后用58%甲霜靈錳鋅拌種消毒,用量為微型薯重量的0.10%,拌種后立即晾干表皮水分。2.6.2催芽。采用先高溫黑暗,后低溫光照的“二段催芽法”進行催芽,即將消毒處理后的微型薯在20左右溫度和黑暗條件下催芽1015d,待幼芽長至35mm時,移至15左右的低溫和有散射光條件下1015d,促進形成綠化健壯的幼芽,未發(fā)芽的需挑出重新催芽。2.7精細播種2.7.1播種時期。在10cm地溫穩(wěn)定在68時即可播種,適當延遲或提早播種,使塊莖膨大期避開高溫期,延遲播種應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提早播種應在4月中旬。2.7.2合理密植。微型薯的大小差別很大,應分級播種,1.503g的微型薯適宜的播種密度為70009000株/667m2,3g以上微型薯適宜的播種密度為6350株。2.7.3種植方式。實行寬窄行種植,寬行7075cm,窄行2530cm,株距1521cm,按行距開溝,人工點播,播種深度為510cm,結合播種開溝,集中施用種肥,畝施磷二銨10kg、尿素10kg,硫酸鉀5kg。2.8田間管理2.8.1查苗補苗。出苗后要查苗補苗,對缺苗嚴重的地塊及時補播,以保證全苗。2.8.2中耕除草。苗出齊后盡早鋤草1次,結合鋤草深松土壤?,F(xiàn)蕾期結合培土清除田間雜草。生長后期根據(jù)情況再鋤草1次。2.8.3提早培土。應在現(xiàn)蕾期進行,從寬行中取土,培放在窄行上,形成1520cm高的壟,在保護好下部葉片的前提下,植株周圍要多培土。2.8.4水肥管理澆水澆水應根據(jù)降雨情況靈活掌握,正常情況下,應在現(xiàn)蕾期、盛花期和終花期各澆水1次,灌水量不能過大,防止積水,有條件的應采用噴灌、滴灌等先進節(jié)水灌溉技術。追肥結合培土,畝追施尿素5kg,硫酸鉀5kg,防止植株早衰,促進結薯。2.8.5病蟲害防治害蟲防治主要是防治蚜蟲,播種后盡早覆蓋防蟲網(wǎng),苗出齊后,棚內噴施1次敵殺死,團棵期噴施1次抗蚜威或一遍凈,以后個別棚內發(fā)現(xiàn)蚜蟲危害,應及時噴藥防治。病害防治以晚疫病為主的真菌性病害,在盛花期、終花期和塊莖膨大期各噴施1次殺菌劑,藥劑選用甲霜靈錳鋅、殺毒礬、安泰生、雷多米爾等。在連續(xù)陰雨,空氣濕度大的時候,晚疫病容易大流行,要以殺毒礬為主,與其他藥劑交替或混合噴藥防治。細菌性病害用農用鏈霉素防治,按使用說明書要求,與防治真菌性病害結合進行。2.9收獲與貯藏2.9.1提早收獲植株中下部葉片變黃時,提早進行人工割身秧或用0.10%0.20%硫酸銅溶液噴灑地上部分。防止地上部病菌侵入塊莖,割秧后1015d收獲,以促進薯皮老化。收獲時要盡量減少破薯、爛薯,防止薯皮受損。2.9.2貯藏貯藏庫(窖)的消毒原種入庫前,要對貯藏庫進行1次清掃,然后用百速煙劑或硫磺熏蒸消毒。種薯預冷種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