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江湖”協(xié)作體高一(自招班)第三次月考歷史試卷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5小題,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異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廟數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 禪讓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禮樂制【答案】B【解析】宗法制是按照血緣關系繼承王位的原則,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故B項正確;A是原始社會首領承襲制度,A錯誤;C是西周時期政治制度,和宗法制互為表里,C錯誤;禮樂制是配合分封制的禮儀制度,故項錯誤。點睛:西周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內容 鏈接點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實行的經濟基礎,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礎之上,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破壞,分封制、宗法制也隨之崩潰 經濟 井田制、青銅時代集體耕作 文化 禮樂制度 2.全球通史記載“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fā)生于公元前221年”。發(fā)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A.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確立B. 儒學學說成為正統(tǒng)思想C. 行省的設置D. 理藩院的設立【答案】A【解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廢除分封制,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故項正確;儒學學說成為正統(tǒng)思想是漢代,故錯誤;行省的設置是元朝,故錯誤;理藩院的設立是清朝,故錯誤。3.公元前127年,漢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規(guī)定諸侯王死后,嫡長子可繼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弟。這項措施的影響是A. 地方豪強勢力膨脹B. 中央集權得到了加強C. 分封制被徹底廢除D. 地方取得較大自主權【答案】B【解析】漢武帝頒布“推恩令”,通過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故答案為B項。AD項不屬于這項措施的影響,排除;地方王國仍然存在,排除C項。4.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2012年北京大學曾出臺了自主招生政策,拒絕不孝敬長輩的學生。這不禁讓人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為標志選拔人才的制度,這種制度是。A. 世官制B. 科舉制C. 察舉制D. 八股取士制【答案】C【解析】以孝廉為標志選拔人才的制度是漢代察舉制,故C正確;世官制以世襲為依據,故A錯誤;科舉制以考試成績?yōu)橐罁?,故B錯誤;八股取士以四書五經考試為依據,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題干關鍵詞“以孝廉為標志選拔人才”,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察舉制的依據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得出正確答案。5.公元前594年,雅典執(zhí)政官在阿提卡地區(qū)頒布法典,刻在16塊白色旋轉木板上,史稱阿提卡法典,內容包括解負令、按財產劃分等級、成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促進工商業(yè)發(fā)展等。這一法典A. 基本滿足了無地和少地農民的要求B. 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礎C. 基本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D. 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熟【答案】B【解析】由材料“內容包括解負令、按財產劃分等級、成立四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促進工商業(yè)發(fā)展等”可以得出,所述為梭倫改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土地分配的信息,A不正確;C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作用;D是伯利克利改革的作用。6.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緣關系,削弱氏族貴族勢力的關鍵舉措是A. 按財產多少劃分等級B. 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的4個血緣部落C. 公民大會是城邦最高權力機構D. 多數官職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旨在考查知識識記及其遷移運用的能力。B項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內容,五百人議事會的代表是按地域分配,取代了血緣部落,B項符合題意,故選B。A項是梭倫改革的改革措施,不符合題意,故排除;C項在梭倫改革時期即已是最高權力機構,不符合題意,故排除;D項“向各等級男性公民開放”是伯利克里改革內容,不符合題意,故排除。故選B??键c:古代希臘、羅馬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7.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共和國制定了十二銅表法,該法律的進步性在于A. 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 B. 消除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C. 調解了羅馬與被征服民族的關系 D. 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十二銅表法的意義。十二銅表法的頒布,羅馬法由習慣法發(fā)展為成文法,使貴族不能隨意解釋與曲解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A項正確。B項說法錯誤;C項是萬民法的作用;D項是其進步性,但不符合 “主要的進步性”的題意。8.下列關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 是一種間接民主制的形式B. 議會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利C. 議會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利D. 議會擁有立法權【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現代國家普遍實行代議制,即由選舉產生的代議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體現間接民主的形式。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機關是議會,主要行使立法職能。因此ABD表述正確。C表述錯誤,如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和總統(tǒng)制,總統(tǒng)是國家的權力中心,不能說議會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键c:本題考查代議制。點評:解答這類題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題干或題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對那些修飾、限制成分反復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觀點一致,若不一致,則必然舌去。對題中出現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具有絕對性的字詞,一定要仔細推敲,慎重選擇。9.有學者認為,美國憲法是美國建國初期多元利益集團談判和妥協(xié)的結果,憲法所創(chuàng)立的也是一個利益談判和妥協(xié)的政治機制。1787年費城制憲會議上,最終通過“利益談判”實現“妥協(xié)”的“多元利益集團”,不包括A. 大州與小州B. 共和派與君主派C. 南方與北方D. 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答案】B【解析】美國獨立后不存在君主制,故B錯誤,符合題意,憲法體現出大州與小州、南方和北方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妥協(xié),故A、C和D不符合題意。點睛:美國1787年憲法如何協(xié)調中央與地方、大州與小州、南方與北方的矛盾?(1)中央和地方:聯邦政府權力大大加強,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2)大州和小州:參議院議員按州分配,眾議院議員按人口比例分配。(3)南方和北方:黑人奴隸按五分之三折算。 10.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面臨的體制上最嚴重的問題是A. 松散的邦聯不能有效的管理國家B. 南北經濟制度的矛盾C. 英國殖民者的武力威脅D. 大州與小州的矛盾【答案】A【解析】獨立戰(zhàn)爭之后,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但是出現了邦聯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不是當時出現最嚴重的問題;C選項錯誤,此時已經擺脫了英國殖民者的侵擾;D選項不是當時最主要的問題。點睛:解答本題要注意到材料中強調的是“最嚴重”,其中有些選項是當時美國面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但并不是最嚴重,最突出的,我們應該抓住最關鍵的點來回答,其余均可排除。11.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的歷史進程發(fā)生重大轉變”,這主要是因為A. 中國第一次被西方國家打敗B. 長期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C. 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D. 專制君權受到強烈沖擊【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鴉片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的直接結果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中國由此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使“中國的歷史進程發(fā)生了重大轉變”,答案選C,A項表述錯誤, B D兩項不符合題意要求??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間西方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鴉片戰(zhàn)爭12.下列太平天國的諸項活動中,能夠反映當時世界歷史潮流的是A. 洪仁玕的資政新篇B. 頒布天朝田畝制度C. 嚴懲外國侵略者D. 反對沒落的封建統(tǒng)治【答案】A【解析】【詳解】太平天國運動后期,洪仁玕提出資政新篇是先進中國人第一次在中國提出發(fā)展資本主義方案,符合當時資本主義發(fā)展的世界潮流,故A項正確;天朝田畝制度屬于反對封建土地私有制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項錯誤;太平天國中反對外國侵略者不符合材料“發(fā)展資本主義”的信息,故C項錯誤;反對沒落的封建統(tǒng)治與題干信息問法不符合,故D項錯誤。13.陳旭麓認為,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激烈抗爭,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產方式出現之前,他們不可能單憑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條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這一觀點旨在強調太平天國運動A. 革命綱領具有落后性B. 未能聯合其他反清力量C. 其失敗緣于時代局限D. 階級局限導致革命失敗【答案】C【解析】由材料“在新的生產方式出現之前,他們不可能單憑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條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這表明太平天國的失敗緣于時代局限,故C項正確;材料并沒有突出天平天國革命綱領的內容,排除A;材料沒有突出天平天國運動的過程,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排除D。14.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凱的權力,下列體現這一目的的主要規(guī)定是A. 主權屬于國民全體B. 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C. 實行總統(tǒng)制D. 實行責任內閣制【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旨在考查靈活運用相關所學解答具體問題的能力。為限制臨時大總統(tǒng)袁世凱獨裁,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實行責任內閣制。排除均與此說法不符的A、B、C三項,故選D。15.國民革命軍揮師北伐,使中國大地從南到北、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處處燃燒著革命的火焰。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這一“革命的火焰”的是A.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打倒列強,除軍閥D. 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答案】C【解析】國民革命運動時期的口號是“打倒列強,除軍閥”,故答案為C項?!膀尦^虜,恢復中華”是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排除A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找到工農武裝割據道路后革命形勢的迅速發(fā)展,排除B項;“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是五四運動時期的口號,排除D項。16.中國某城因為1935年召開的一次會議而名垂青史,被譽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真正起點”?!澳吵恰敝傅氖茿. 江西瑞金B(yǎng). 陜西延安C. 甘肅會寧D. 貴州遵義【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 注意題中信息:“1935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真正起點”。1935年遵義會議的召開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的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方針路線問題。故選D。A項是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色政權的中心;B項是中共抗戰(zhàn)時期的總后方;D項是長征會師地點??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長征17.明太祖廢丞相后的事實表明:沒有大臣的輔弼,皇權體系是不能正常運行的,為此,明太祖欲尋求一種既可以防止大臣專權,又足以充分輔佐皇權的丞相替代機構。由此可知,明初A. 國家中樞行政體系遭到破壞B. 皇權體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約C. 內閣參與決策呈現出合法化D. 丞相制度最終得到變相復興【答案】A【解析】“明太祖欲尋求一種既可以防止大臣專權,又足以充分輔佐皇權的丞相替代機構”是指廢除丞相和設立內閣制度,導致以前中樞機構得以破壞,A正確;皇權至高無上,不是制約,B錯誤;內閣參與決策不是合法法,C錯誤;丞相制度已經廢除,D錯誤。18.2010年央視大型紀錄片公司的力量解說詞中這樣說道:“用法律保護個人權利,明確所有權歸屬,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場形成的前提,也許正基于此,很多學者才把發(fā)明公司的榮耀歸于羅馬人?!边@材料主要說明A. 羅馬人發(fā)明了公司B. 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C. 羅馬法經歷了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的發(fā)展過程D. 羅馬法明晰了所有權歸屬,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用法律保護個人權利,明確所有權歸屬,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場形成的前提”說明羅馬法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故D項正確;公司出現于15、16世紀,故A項錯誤;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項錯誤;材料信息沒有涉及羅馬法的發(fā)展歷程,故C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提取材料的主旨信息。本題的主旨信息是羅馬法明確了所有權的歸屬,從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由此排除B項。19.法國1791年憲法在選舉制度上規(guī)定,按照公民納稅額來確定選舉權,每年繳納直接稅達三天工資以上者稱“積極公民”,有選舉權;1793年憲法則規(guī)定,凡年滿21歲的男子都享有選舉權。出現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A. 啟蒙運動的影響B(tài). 法國大革命的推動C. 工業(yè)革命的影響D. 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答案】B【解析】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奠定理論基礎,但不是直接原因,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1791”“1793”可知,當時法國正進行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舊的觀念逐漸被全新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故B項正確;此時,法國工業(yè)革命還未完成,故C項錯誤;法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應為1831年法國里昂工人運動,與材料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點睛:直接原因,一般也是導火線,是指對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動,并直接促成其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指引起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近期表面現象,不經過中間事物和中介環(huán)節(jié),一般是分析出時間關系或邏輯關系上最為接近的因素。如本題中的選舉制度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法國大革命,而啟蒙運動則是間接原因。20.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一,書中指出這個條約,既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國家尊嚴跌至谷底,也是中國重新起步、從頭開始的起點。”這里的“條約”是A. 馬關條約B. 北京條約C. 南京條約D. 辛丑條約【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01年的辛丑條約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和尊嚴,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同時也使人們認清清政府的面貌,走上了革命之路,故D項正確;A項使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排除;B項使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了,排除;C項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21.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洋務運動只不過剪斷了一些枝葉,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這里說的“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指的是A. 辛亥革命使中國開始了全盤西化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心C. 辛亥革命將傳統(tǒng)文化徹底擊敗D. 辛亥革命使中國由貧弱走向富強【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促進了中國的政治民主化,材料中“辛亥革命則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指的是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心,邁出了民主政治關鍵性的一步,B正確;辛亥革命主要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全盤西化和擊敗傳統(tǒng)文化的說法都不符合史實,排除AC;辛亥革命并未實現中國走向富強,D錯誤。22.有學者指出,可將中國歷史的社會政治形態(tài)發(fā)展分為封建、帝制與民治三個階段。從封建轉向帝制是第一次轉型,下列選項屬于這一歷史時期轉型特征的是A.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 專制社會向民主社會轉型C. 集權政治向分權政治轉型D. 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型【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帝制是指君主專制,因此從封建向帝制的轉型指的是秦朝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這一歷史時期由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實現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型。故答案為D項。由“公天下”至“家天下”是夏朝奴隸制國家的建立,排除A項;BC項不符合史實,不是這一轉型表現出的特征,排除。點睛:本題的解答首先要明確“從封建轉向帝制”是指什么歷史時期,在明確了是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的轉型之后,也就很容易確定這一歷史時期表現出的特征。23.美國學者芬利指出,在雅典“國家的權力在理論上是不受限制的,沒有任何行動或個人行動的范圍是國家不能合理干涉的只要公民大會認為這一干涉是正確的。自由意味著法律的統(tǒng)治和參與決策過程,而不是擁有不可剝奪的權利”。這表明雅典A. 國家權力制約個人自由B. 主張法律至上C. 公民大會保護個人權利D. 強調主權在民【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據材料“國家的權力在理論上是不受限制的”“自由不是擁有不可剝奪的權利”可知,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國家至上”,排除B項;“公民大會保護個人權利”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沒有強調主權在民,排除D項。24.歷史學家指出“五四愛國運動是與新文化運動緊密結合的,而五四運動的發(fā)生和成功,也仰賴于當時社會多元力量的威力”這段材料表明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準備了條件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均有多元力量參與五四運動是工、商、學各階層努力的結果五四運動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A. B. C. D. 【答案】A【解析】由“五四愛國運動是與新文化運動緊密結合的”,可知符合題意,由材料“仰賴于當時社會多元力量的威力”,可知五四運動有多元力量參與,但新文化運動缺乏群眾基礎,排除,故排除BD。五四運動以青年學生為先鋒,并有工人、商人的廣泛參與,故符合題意,故選組合,故選A。材料沒有提到“反帝反封建”的信息,故排除,故排除C。故選A。25.著名歷史學家陳旭麓在陳旭麓文集中寫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突出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新的取代舊的,如 ;一是新與新的遞嬗,前一種新的褪色了,后一種新的跟上,如 。題干中劃線內容很可能是A. 辛亥革命取代戊戌變法、民國與清朝B. 戊戌變法取代洋務運動、“預備立憲”與戊戌變法C. 民國取代清朝、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D. 扶清滅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義與舊三民主義【答案】C【解析】【詳解】材料中的“新陳代謝”是指某些集團在歷史上起到過進步作用但又被后者所超越,并最終推出歷史舞臺。A項中辛亥革命和戊戌變法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或改革,D項中的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都是農民運動,不符合“新的取代舊的”,排除AD;“一是新與新的遞嬗,前一種新的褪色了,后一種新的跟上”強調新事物中有一定的共性。“預備立憲”是一場仿行西方政治制度的騙局,其目的還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前者是舊的,后者是新的,與題意不符,B排除。第一是新的取代舊的即民國取代清朝符合此觀點,二是新與新遞嬗,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體現了這種變化,都是向西方學習,C正確。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2小題:第26題26分,第27題24分。共50分)26.不同的建筑風格,反映著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4世紀,公民的權利以及規(guī)模意味著政治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衛(wèi)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圓形的山坡上集會。在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普尼克斯山被設計成一個半圓形的磚石建筑,在半圓形的中心地帶,矗立著一塊立方體的巖石它的形狀確保了每一個參加者不僅能看到發(fā)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久馈康弦_迪奇、海倫瓊斯著建筑與民主材料二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筑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筑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才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故宮百科知識(1)以上材料所體現的兩國政治制度有何顯著不同?這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產生了什么共同的影響?(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形成兩國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不同:古希臘政治制度體現民主、開放,而中國則體現著皇權專制、等級森嚴的中央集權制度。為人類政治制度的發(fā)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繁榮發(fā)展。(2)原因: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航海交通和商業(yè)貿易發(fā)展;小國寡民,城邦長期自治。中國: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相對封閉的大陸環(huán)境;儒家思想的影響?!窘馕觥俊驹斀狻浚?)第一小問,根據材料“在公開場合進行的它的形狀確保了每一個參加者不僅能看到發(fā)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可見古希臘古希臘政治制度體現民主、開放。由材料“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可見古代中國則體現著皇權專制、等級森嚴的中央集權制度。第二小問,根據所學,從經濟、政治等方面即可分析出以上兩種不同的政治制度產生的共同的影響。(2)結合所學,從地理環(huán)境、經濟、政治和思想等角度分析兩國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缺少的東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兩件東西:一件是獨立,一件是民主。這兩件東西少了一件,中國的事情就辦不好。一面少了兩件,另一面卻多了兩件。多了兩件什么東西呢?一件是帝國主義的壓迫,一件是封建主義的壓迫因此,我們要破壞帝國主義,要破壞封建主義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憲政材料二重大事件主要領導人性質主要歷史意義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辛亥革命孫中山BC五四運動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D材料三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工程技術咨詢服務合同
- 2025標準的店鋪裝修工程合同
- 2025大型顯示屏維修保養(yǎng)服務合同協(xié)議書
- 《臨床試驗與流行病學研究》課件
- 2025綜合貿易合同范本
- 2025年蘇州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古埃及神話》課件
- 《跨境電商研究》課件
- 古典園林之美:初中美術課件創(chuàng)作
- 《高血糖綜合征》課件
- 2023詩詞大會知識競賽200題題庫(含答案)
- TL226 大眾試驗測試標準
- 2023借款協(xié)議書Word模板
- 生產設備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完整版)年產30萬噸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藝設計畢業(yè)論文
- 無障礙公共設施建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 臨床醫(yī)學(???畢業(yè)綜合考復習題
- 石家莊市存量房買賣合同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版教學設計第六章 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yǎng)
- 自來水廠調試方案
- 人教2011版六年級美術上冊《山山水水》評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