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選對點訓練: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_第1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選對點訓練: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_第2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選對點訓練: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_第3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選對點訓練: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_第4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選對點訓練: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于2019年12月11日在巴黎落下帷幕。大會就全球氣候變化治理問題進行了談判。據此回答下列各題。1.下列現象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的是()A 我國種植水稻的界線向南移動B 內蒙古草原將會變成亞寒帶針葉林C 海南島的面積將會變大D 黃河三角洲的土地鹽堿化會加劇2.防治上述環(huán)境問題的有效措施是()A 將石油和煤炭轉化為氣態(tài)燃料B 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烴類制冷物質C 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D 開發(fā)新能源,禁止化石能源的使用英國攝影師勒弗朗向媒體公布了一組北極熊母子被困在狹小浮冰上的照片。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3.北極熊多以近海浮冰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多次發(fā)現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現象。產生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氣候變暖,浮冰消融且間距增大B 北極熊物種退化,體質下降C 人類捕殺,北極熊向外海遷徙D 海洋污染,導致食物減少4.氣候變暖對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經濟產生影響。下列現象與氣候變暖有關的是()中低緯度沿海地區(qū)臺風減少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我國東北水稻種植向北推進青藏高寒區(qū)農作物播種推遲A B C D 下圖表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以下兩題。5.圖中字母所示環(huán)節(jié)中,表示全球氣候變暖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A AB BC CD D6.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我國應采取的措施是()A 限制重工業(yè)的發(fā)展,減慢工業(yè)發(fā)展步伐B 加快石油勘探開發(fā),形成以石油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C 開展退耕還湖工程,提高濕地調節(jié)功能D 發(fā)展?jié)崈裘杭夹g,減輕大氣環(huán)境污染近年,基里巴斯、庫克群島、瑙魯、西薩摩亞和圖瓦盧等低地島國面臨著被淹沒的威脅?;卮鹨韵聝深}。7.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全球氣候變暖B 臭氧層空洞C 環(huán)境污染D 酸雨危害嚴重8.下列選項中,能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是()A 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 營造生態(tài)住宅和綠色家居C 降低人類社會工業(yè)化程度D 城市有序擴張和人口遷移聯合國2019年碳排放差距報告顯示,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十分明顯。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據此完成以下三題。9.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A 雪線下降B 能耗減少C 凍土融化D 物種增加10.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有()煤炭燃燒圍湖造田砍伐森林抽取地下水A B C D 11.為了減緩全球氣候變暖,應采取的措施有()大力植樹造林推行火力發(fā)電倡導低碳消費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A B C D 12.20年來,云南麗江玉龍雪山的雪線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對緩解其山頂冰雪融化可行的是()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護冰川改善能源結構,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樹造林,增加森林面積實行人工造雪,增加儲冰量A B C D 13.2009年我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實現該目標的有()推廣太陽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積提高單位GDP能耗A B C D 14.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近50年來,世界氣候明顯變_,影響因素主要有_和_因素,其中_因素起主導作用。(2)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氣候變暖有明顯的_,其中,中緯度地區(qū)_,低緯度地區(qū)_。(3)氣候變暖給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可能帶來的影響有哪些?(至少列舉3點)(4)近年來我國政府提出了“節(jié)能減排”的號召,請你說說“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意義。15.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首次發(fā)布的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預測:未來百年我國將繼續(xù)變暖。為此,我國計劃到本世紀中葉爭取實現碳排放量的零增長乃至負增長。材料二我國北方15個省(市、區(qū))2019年1月氣溫距平及采暖耗能變率圖(1)從圖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區(qū)1月平均氣溫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氣溫明顯偏高且采暖耗能減少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是_。(2)近年來,我國北方許多城市逐步把由單位和住戶的分散取暖改為市政集中統(tǒng)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3)為抑制我國氣候變暖的趨勢,實現本世紀中葉碳排放的目標,請你從能源開發(fā)和利用的角度獻計獻策。16.下圖示意18732019年間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與大氣平均溫度偏差的相關性,據此回答下列問題。歸納兩條曲線變化的特點及其相關性并為促進全球平均溫度偏差平衡提出相應措施。17.國家海洋局于2019年3月26日發(fā)布2019年中國海平面公報,海平面監(jiān)測和分析結果表明,1980年至2019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我國海平面變化特征是_,主要原因是_。(2)面對海平面上升,我國應該采取哪些對策?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全球氣候變暖,會使得同緯度的地區(qū)氣溫上升,故我國種植水稻的界線會向北移動;由于水熱條件的限制內蒙古草原不可能變成亞寒帶針葉林;由于氣溫升高,大量冰雪融化,海平面會上升,海南島的面積會變小;氣溫升高會加大蒸發(fā)量,從而會使得黃河三角洲的土地鹽堿化加劇。2.【答案】C【解析】全球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濃度升高,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濃度,故是防治全球變暖的有效措施。3.【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描述和北極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知,“浮冰行者”溺亡主要是由全球變暖、極冰融化造成的。4.【答案】D【解析】全球變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災害天氣增多;積溫升高,作物種植緯度升高,青藏高寒區(qū)農作物播種提前,故項正確。5.【答案】C【解析】讀圖可知,圖示中A為太陽輻射,B為地面輻射,C為大氣逆輻射,D為大氣的反射,大氣逆輻射具有保溫作用,增強全球變暖,故C正確。6.【答案】D【解析】應對全球變暖問題,我們應該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展經濟同時進行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故A錯誤;造成全球變暖問題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燒,應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B錯誤,D正確。7.【答案】A【解析】全球氣候變暖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象,A正確。8.【答案】A【解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措施應是控制全球變暖的措施,引起近現代全球氣溫升高的主要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有效控制海平面上升,A正確。9.【答案】C【解析】全球氣候變暖從而導致冰川、雪蓋大量融化,故雪線上升;由于水、熱資源的利用難度增大,故可能導致能源消耗增加;由于氣溫上升,故可導致凍土融化;由于全球變暖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可能導致部分生物滅絕。10.【答案】B【解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和大面積的砍伐森林。11.【答案】C【解析】針對全球變暖采取的措施可結合其原因分析,主要從調節(jié)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開發(fā)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發(fā)展植樹造林等措施分析。12.【答案】B【解析】冰雪融化主要是全球氣候變暖而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植被破壞和大量化石的燃料的燃燒,釋放二氧化碳所致,因此要想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應大力植樹造林,同時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利用新能源緩解、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選B項。13.【答案】B【解析】推廣太陽能、核能可能降低能源消費結構中化石能源的比重,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項正確;增加森林面積可以增加森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從而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項正確;而項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比重,即相對提高了化石能源的比重,項提高單位GDP能耗,也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耗,、項均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項均錯誤。14.【答案】(1)暖自然人為人為(2)地域差異(或區(qū)域性)明顯變暖變暖不明顯(3)海水入侵,淹沒土地;風暴潮加??;海岸侵蝕加強;陸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鹽堿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響等。(答出3點即可)(4)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利于控制全球變暖等?!窘馕觥?1)讀圖可知,近50年來全球有變暖的趨勢,其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其中人為原因是主要原因。(2)讀圖可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上升,中緯度地區(qū)變暖明顯,低緯度地區(qū)變暖不明顯。(3)氣候變暖會造成海平面上升,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4)“節(jié)能減排”主要是節(jié)約化石燃料,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15.【答案】(1)偏高青海(2)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氣環(huán)境質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3)發(fā)展并推廣先進節(jié)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yōu)化能源結構,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fā)使用新能源。【解析】根據圖示可知北方1月平均氣溫偏高,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需要從根源進行。16.【答案】特點及相關性: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加大(上升),全球平均溫度偏差呈現波動性上升;平均溫度偏差隨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而呈波動上升。措施:提高環(huán)保意識,推進低碳生活;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強國際合作?!窘馕觥勘绢}考查二氧化碳氣體排放與全球變暖的關系。根據圖中之間的關系,用地理專業(yè)術語描述即可。緩解全球變暖的措施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外,還需要植樹種草,提高植被覆蓋率,加強國際合作。17.【答案】(1)波動上升全球氣候變暖(2)加強對海平面的監(jiān)測和預測;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加高加固堤防;沿海地區(qū)合理開采地下水;科學合理規(guī)劃海岸港口、建筑等工程建設;保護沿海生態(tài)系統(tǒng)等?!窘馕觥?1)直接從圖中可以得出,海平面變化特征為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