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標準--DB33T 407.4-2003 苦丁茶 第4部分:栽植培育.doc_第1頁
DB地方標準--DB33T 407.4-2003 苦丁茶 第4部分:栽植培育.doc_第2頁
DB地方標準--DB33T 407.4-2003 苦丁茶 第4部分:栽植培育.doc_第3頁
DB地方標準--DB33T 407.4-2003 苦丁茶 第4部分:栽植培育.doc_第4頁
DB地方標準--DB33T 407.4-2003 苦丁茶 第4部分:栽植培育.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33 /txx.42002浙江省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 發(fā)布2003-05-23實施2003-04-23發(fā)布苦丁茶第4部分: 栽植培育ku ding teapart 4: cultivationdb33/t 407.42003db33浙江省地方標準ics 67.140.10x 55備案號:13637-2003idb33 /t 407.42003前 言苦丁茶標準分為:第部分:種子第部分:播種育苗第部分:苗木第部分:栽植培育第部分:苦丁茶葉本部分為苦丁茶標準的第4部分。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guī)范性附錄。本標準由新昌縣苦丁茶研究所和新昌縣林業(yè)技術推廣站共同提出。本標準由浙江省林業(yè)局和浙江省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新昌縣苦丁茶研究所、新昌縣林業(yè)局、新昌縣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杜宏彬、呂世新、何曉鋒、梁源新、王偉妃。i苦丁茶第4部分: 栽植培育1 范圍本部分規(guī)定了苦丁茶栽植造林的適生條件、園地選擇、開墾整地、栽植及培育管理等技術要求。本部分適用于大葉冬青生態(tài)公益林和苦丁茶園的栽植培育。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db33/ 290.1-2000 無公害茶葉3 定義 下列定義適用于本部分。3.1 經(jīng)濟林 以生產(chǎn)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diào)料、工業(yè)原料和藥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3.2 生態(tài)公益林 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tài)、社會需求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主體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林、社會性產(chǎn)品或服務的森林、林木、林地。3.3 帶狀整地局部整地的一種方式。因破土呈帶狀故名。3.4 塊狀整地局部整地的一種,墾翻的穴面呈正方形、長方形、圓開或其它形狀。3.5 全面整地把造林地土壤全部耕(墾)翻的整地方法。4 要求4.1 適生條件4.1.1 氣候條件: 苦丁茶對氣候條件沒有茶樹嚴格,抗寒力比茶樹強。一般種茶地區(qū)均可種植,常年最低溫度不低于-10。4.1.2 地條件: 從房前屋后的富有機質(zhì)的土壤,到平地沖積土和高山貧瘠的紅黃壤均能生長。對土壤ph值的要求也較低,在5.57.0之間,苦丁茶生長最適宜的土壤含水率70%-80%。該樹種幼苗期需要一定庇蔭,2年生以后,對光照要求浙高,以采茶為目的的經(jīng)濟林,栽植在陽坡最佳。4.2 栽植園地的選擇與規(guī)劃4.2.1 園地選擇: 苦丁茶園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微酸性。坡地朝向,最宜東面和東南面,緩坡地朝向不限。公益林造林,其土地條件可略低于茶園。4.2.2 園地規(guī)劃: 以產(chǎn)茶為目的的茶園建設,要求進行園地規(guī)劃。按照地形、地貌、坡度等實際情況,劃分為若干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之間要合理設置機耕道或采集便道。在山坡建園,要整理好排灌系統(tǒng),開挖引水工程。4.3 開墾整地4.3.1 15以下的緩坡地,可全面整地,深度50cm 以上。4.3.2 坡度1525之間,按等高水平線筑梯地,梯面應在1.5m以上。或每隔一定間距進行帶狀整地,帶寬1m1.5m,深度30cm以上。4.4 茶園栽植4.4.1 選用一年生級苗或二年生苗,并應符合本標準第3部分的要求。4.4.2 栽植密度 寬行密株即單條植,株行距150cm40cm或167cm40cm或167cm33cm,每畝約1100-1200株。闊狹行即雙條植,(200cm+67cm)33cm,寬行200cm,狹行67cm,株距33cm,每畝1500株左右。4.4.3 栽植季節(jié)4.4.3.1 春季栽植,時間2月3月,系主要栽植季節(jié)。4.4.3.2 秋冬栽植,時間11月12月上旬,較適宜于2年生以上大苗。苗木栽植應避開冰凍天或刮風天氣。4.4.4 基肥每株施欄肥2.5kg,焦泥灰1kg。4.4.5 苗木修剪 剪去幼嫩葉、衰老病蟲葉、機械損傷葉;留下中上部健壯全葉,其數(shù)量約占總葉量的三分之一。以采茶為目的的茶園,苗高超過50cm的,定干高度25cm30cm。4.4.6 栽植要求 將苗根打泥漿并沾上少量鈣鎂磷肥,栽植時置苗木于植穴之中,一手持苗,一手填入細土。當填土至一半時輕提苗木,使根系舒展。然后分層復土,并向苗干方向壓實。復土至根徑略上處。澆足定根水,最后復松土,用稻草或松枝等覆蓋和庇蔭。4.5 栽后管理4.5.1 澆水栽后3天內(nèi),每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以后視天氣而定,適時適量澆水。4.5.2 培土保蔭 栽植后如根頸部位露出,需及時培土;遮蔭物被風刮掉,要及時重新蓋上。4.6 培育4.6.1 土壤管理 保持水土,防止梯地倒塌,水溝淤塞。4.6.2 中耕松土 分淺耕和深耕。淺耕于生長季節(jié)進行,深度10cm15cm。深耕于秋季之后,深度20cm30cm,結合施基肥。4.6.3 除草 及時鏟除雜草,可用除草劑,但注意不得灑在苗木上。幼林苗木周圍雜草需手工拔除。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的生態(tài)公益林,松土除草范圍應逐年擴大,并隨著幼苗長大,逐漸去掉其他殘留的喬灌木。4.6.4 鋪草 高溫、干旱和冰凍季到來之前,在樹苗行間鋪草,每0.067公頃1噸左右,可增進地力。4.6.5 追肥 常用肥料分有機肥和無機肥。有機肥一般用泡制的土雜肥、豆餅、菜餅等,作基肥,在秋冬季節(jié)施用。無機肥主要作追肥,生長季節(jié)用。新種茶園,當新根發(fā)生,新芽萌發(fā)時,應施稀薄水肥1次。整形修剪4.6.5.1 定型修剪 適用于以采茶為目的的經(jīng)濟林。實行分批、分次、分層、輪回方法進行完型修剪。當植株高度超過50cm,第一次在離地面高度25cm30cm處進剪,剪去上部主干。第二次是當主枝莖粗達到0.5cm以上,枝條已木質(zhì)化時,可于離分枝15cm18cm處進剪,剪去上部枝條,以后各次修剪依次類推。4.6.5.2 輕修剪 苦丁茶園當植株形成有34層骨架枝,樹冠面寬度超過60cm時,用平剪剪平樹冠面,數(shù)年進行一次輕修剪。修剪季節(jié),以冬季為宜。4.7 病蟲害防治4.7.1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開展農(nóng)業(yè)措施為主的綜合防治,加強肥培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蟲能,清除病蟲源等有效措施。開展優(yōu)化防治,做到科學用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嚴格掌握安全間隔期。積極保護天敵和推廣生物防治技術。4.7.2 農(nóng)藥使用要求: 按db33/ 290.1-2000無公害茶葉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各種農(nóng)藥均應符合有關國家標準要求,見db33/ 290.1-2000的附錄a。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在間隔期內(nèi)不得采摘鮮葉。5 生態(tài)公益林栽植5.1 造林地選擇生態(tài)公益林造林地選擇條件與苦丁茶園基本相同,略可降低,如坡向要求不嚴,坡度大一些也無妨。5.2 開墾整地5.2.1 帶狀整地 坡度15-25之間,可每隔一定距離整成帶狀,帶寬1m-1.5m,深度30cm以上。5.2.2 塊狀整地坡度25以上,進行塊狀整地。該整地方法又分為小塊狀和大塊狀。小塊狀整地每穴開墾面積在0.75m2-0.9m2,呈正方形;大塊狀整地每穴開墾面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