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yè)公司電梯安全工作講道客巴巴座.ppt_第1頁
物業(yè)公司電梯安全工作講道客巴巴座.ppt_第2頁
物業(yè)公司電梯安全工作講道客巴巴座.ppt_第3頁
物業(yè)公司電梯安全工作講道客巴巴座.ppt_第4頁
物業(yè)公司電梯安全工作講道客巴巴座.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業(yè)公司電梯安全工作 講 座,海南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 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處 陳起輝 2013年6月22日,內 容,一、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二、電梯事故的危害性 三、國家對電梯的監(jiān)管模式 四、電梯使用中存在的危險 五、物業(yè)公司如何做好電梯的安全管理 六、電梯困人的處理方法,一、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絕大多數事故都是因忽視安全造成的。 在國外,發(fā)達國家以人的生命為第一位。 2013年6月6日習近平主席:“人命關天,發(fā)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一)人的良知需求。 (二)政府加大安全事故的追責力度。 (三)安全事故的經濟賠償數額巨大。,(一)人的良知需求。,1.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不僅對受害者本人,也對受害者家屬和親朋好友造成痛苦和傷害。,2.安全事故對受害者家庭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家庭可能破裂、官司、貧困),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母,1個孩子,(二)政府加大安全事故的追責力度。,1.2008年9月8日山西襄汾致227人死亡潰壩案主要責任人被判死緩。 2.2012年8月26日河南孟州副市長等26名官員因延安致36死車禍被處理。 3.2007年4月18日遼寧鐵嶺清河特殊鋼“4.18”鋼水包傾覆特別重大事故。 4.2010年6月29日深圳華僑城游樂項目事故。 5.2012年湖北升降機事故死亡19人,追究7人責任(開發(fā)商、承建商、施工單位),為什么政府要加大事故責任追究力度。,從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過程看,我國現(xiàn)在的發(fā)展階段是事故高發(fā)階段,需采取手段壓制。 1.經濟總量迅猛增長,經濟規(guī)??焖僭鲩L,經濟活動頻繁,事故必然增加。 2.地方政府、社會、個人都以經濟發(fā)展的首要目標,忽視安全的重要性,造成事故頻發(fā)。,國家對策,一是加大打擊力度。開展打非治違行動。 二是加大處罰力度。處罰金額的數額不斷提高。(2003年條例最高處罰20萬;2009年修改后最高處罰50萬;2013年全國人大在討論特種設備安全法草案提出要加大違法處罰數額) 三是擴大安全工作責任范圍,建立一崗雙責的制度。 四是加強事故的刑事追究(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公安、檢察院參與事故調查,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罪),(三)安全事故的經濟賠償數額巨大。,90年代賠償幾萬元,2006年前十幾、二十萬元。 2009年保亭電瓶車事故死亡1人賠償80萬元。 2011年7.23動車事故每人賠償91.5萬元。 2013年深圳電梯事故死亡1人賠償100萬以上。,二、電梯事故的危害性,電梯作為一種特種設備,在使用運行中具有極大的危險性,一旦本體質量不好、維護不好(設備本質因素),管理不善、操作不當(人為因素)極易發(fā)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特種設備:國家認為具有較大危險性,涉及生命、財產安全,必需進行監(jiān)管的設備。,電梯事故,2013年5月14日到19日3天連續(xù)發(fā)生4起電梯事故,死亡4人: 5月14日,湖北宜昌沃爾瑪超市,電梯缺少梯板仍“帶病”運行,致一名女士墜亡。 5月14日,西安紅廟坡幸福家園小區(qū),一名女士因為乘電梯踏空,從15層跌落當場死亡。 5月15日,深圳市羅湖區(qū)長虹大廈1號電梯發(fā)生事故,一醫(yī)院實習生走出電梯時電梯門關閉,被擠壓身亡。 5月16日,一名61歲老人墜入云南玉溪市中醫(yī)院住院部大樓電梯里,被救出時已停止呼吸。,我省的電梯事故,2005年10月4日三亞扶梯事故(圖片)擠壓。商場管理存在問題:在發(fā)現(xiàn)兒童在扶梯上玩耍時未能有效制止。 “2008.1. 15”??诤推侥下泛推匠鞘袕V場電梯事故(圖片)墜落。,2012年電梯事故統(tǒng)計:,2012年全國共發(fā)生電梯事故42起,死亡28人,受傷15人。 電梯事故原因: 管理不善、安全附件或保護裝置失靈。其中,15起為作業(yè)人員違章作業(yè),9起為乘客違章或家長監(jiān)護不當,4起為與三角鑰匙保管不善有關聯(lián),3起為救援逃生方法不當,2起為安全保護裝置失靈。,正是因為電梯一旦發(fā)生事故,易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因此政府為了維護公眾安全和公眾利益,保護財產安全,對電梯實施安全監(jiān)察。 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將特種設備安全列入七大安全之一。,三、國家對電梯的監(jiān)管模式,實施全過程安全監(jiān)察,即對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生產)、使用、檢驗過程(七個環(huán)節(jié))全面安全監(jiān)察。 對生產環(huán)節(jié)實行許可制度。 重點加強對使用環(huán)節(jié)的管理。(80%以上事故發(fā)生在使用環(huán)節(jié)),四、電梯使用中存在的危險,電梯存在的主要危險:墜落、擠壓、剪切等。 墜落:轎廂、人員墜入井道底坑。 擠壓:人員被夾在機械間或機械與建筑間。 剪切:人員被運行的轎廂與樓層建筑剪切。 主要危險發(fā)生在門系統(tǒng)故障和困人自救。,五、物業(yè)公司如何做好電梯的安全管理,(一)建機構,配人員。 (二)建制度,抓落實。 (三)建檔案,存記錄。 (四)人員持證和培訓。 (五)設備持證和檢驗。 (六)采用信息技術監(jiān)護電梯安全運行。 (七)加強宣傳,安全使用電梯。,(一)建機構,配人員。,即建立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安全管理機構進入企業(yè)管理架構中,能更好的發(fā)揮作用,更能體現(xiàn)企業(yè)對安全的重視。管理部門人員可以不多,但應直接對老總負責。,老總,經營 部門,安全管 理部門,管理機構、人員工作職責,安全管理機構職責應涉及生產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消防安全等有關安全的方面。 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主要對企業(yè)的安全工作進行策劃、組織實施、監(jiān)督檢查、建立檔案。 重點要加強:人員的培訓教育、設備的檢查維護檢驗、有關工作監(jiān)督落實。 一切事故的原因都可歸結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二)建制度,抓落實,建立以安全責任和一崗雙責為核心的責任管理體系。一崗雙責:即經營部門不僅有生產責任也應有安全管理責任。(三亞扶梯事故,保安、清潔工等制止他人不安全行為) 建立與安全有關的管理制度,包括各崗位職責、各項工作制度和記錄、操作規(guī)程等。 操作規(guī)程包括:電梯操作規(guī)程(對需要操作人員操作電梯的情況);盤車放人操作規(guī)程(電梯故障困人時)。,主要的工作制度和記錄包括:(八項),1.檔案管理制度和記錄;(后面講) 2.運行檢查制度和記錄; 3.維護保養(yǎng)制度和記錄; 4.定期檢驗制度和記錄;(后面講) 5.值班制度和記錄; 6.人員培訓制度和記錄;(后面講) 7.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記錄。 8.電梯三角鑰匙管理制度和運行故障、事故記錄。,2.運行檢查制度和記錄;,每天投用前試運行和檢查(或在固定時間段內)。 2013年5月14日,湖北宜昌沃爾瑪超市,電梯缺少梯板仍“帶病”運行,致一名女士墜亡。,3.維護保養(yǎng)制度和記錄,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應與電梯廠家指定或委拖的維保公司簽訂維保合同,監(jiān)督維保公司嚴格按廠家的電梯保養(yǎng)維修作業(yè)指導書進行維保。(2013年5月15日,深圳市羅湖區(qū)長虹大廈1號電梯) 使用單位應派人監(jiān)督,并簽名確認維保情況記錄。,維保的重要性:,晃動、夾人、困人、急停、??坎坏轿恢T如此類的電梯安全隱患,多是由于對電梯疏于日常維修保養(yǎng)所致。因此維保不規(guī)范、不到位是造成電梯故障頻發(fā)的主要原因。 惡性竟爭造成,維保價格低廉,維保公司為降低成本,平時并沒有對電梯進行定期檢查保養(yǎng),有些只是偶爾去加加潤滑油,清理一下電梯內的雜物,有的甚至等電梯出了故障,動不了的時候才到現(xiàn)場,難于保證維保質量。 (經測算,一般情況下10層10站的電梯維保價格應至少每月350元。),上海電梯擠人事故(維保) 上海地鐵運營公司(維保) 2008年1月12日??诤推侥下泛推綇V場電梯事故(掛靠維保),5.值班制度和記錄;,一、保證電梯警鈴、對講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功能正常。(應聯(lián)到值班室) 二、加強值班制度,落實24小時值守人員。 (三亞市三亞灣金鳳凰高檔小區(qū)電梯事故),7.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記錄。,定期開展隱患的排查,對發(fā)現(xiàn)的隱患落實整改。 如排查各項安全工作制度落實情況、人員工作情況(在崗不在狀態(tài))、電梯維保情況、檢驗情況、問題整改情況等。,8.電梯三角鑰匙管理制度和運行故障、事故記錄。,電梯三角鑰匙管理的重要性: 三角鑰匙管理不嚴是造成電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2年全國共發(fā)生電梯事故42起,其中4起為與三角鑰匙保管不善有關聯(lián)。我省也常有此類事故發(fā)生(下圖)。 三角鑰匙只能由經過培訓持證的人員管理和使用。,??谀炒髲B物業(yè)保安墜入電梯井道事故,(三)建檔案,存記錄。,技術檔案資料的重要性: (1)自我財產管理; (2)安全管理的要求; (3)事故調查的要求; (4)明確區(qū)分責任的要求。 技術檔案主要包括:電梯制造、安裝、改造資料;檢驗報告;有關安全工作記錄等。 收集資料、做好登記。,記錄的重要性:,一是管理的需求(便于追蹤和檢查工作落實情況); 二是在設備損壞或發(fā)生事故時,查明原因,明確責任。 詳實的記錄能證明安全管理工作情況,無記錄只能認定未開展工作。,(四)人員持證和培訓。,從業(yè)人員100%培訓,作業(yè)人員100%持證上崗。 培訓的重要性: 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識。 1.海口酒店餐梯事故。 2.??谀炒髲B物業(yè)保安墜入電梯井道事故。,使用單位的未對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引起事故:??诰频瓴吞菔鹿?2012年底國務院安委辦加強培訓決定,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安委201210號),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的要求:,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yè)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以下統(tǒng)稱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tǒng)一格式的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yè)或者管理工作。 持證上崗是為了保證作業(yè)人員基本掌握安全作業(yè)的知識和安全操作的技能。,(五)設備持證和檢驗,一是使用合格電梯:電梯使用單位應當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電梯。電梯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核對其是否附有相關文件。 要求使用單位檢查移交的文件,查驗是否合格設備(如制造許可證、制造合格證、安裝監(jiān)檢報告等),二是使用登記: 電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使用單位辦理使用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電梯的顯著位置。 使用登記是為了讓政府部門幫助企業(yè)審查電梯是否屬具備安全使用的條件,保證企業(yè)的合法利益;企業(yè)懸掛登記標志是為了向有關部門、單位和有關人員明示設備合格。 電梯的檢驗合格標志牌不是使用登記標志。,三是定期檢驗: 電梯每年檢驗1次。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任何設備在使用中都會因磨損、疲勞等情況而損壞。 定期檢驗是為了幫助使用單位及時發(fā)現(xiàn)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缺陷和隱患(如磨損、斷裂、老化等),以及設備在制造、安裝、維保中出現(xiàn)的缺陷、質量等問題,避免事故發(fā)生。,(六)采用信息技術監(jiān)護電梯安全運行。,省鍋爐壓力容器與特種設備檢驗所建立了電梯遠程監(jiān)控平臺,一旦電梯出現(xiàn)故障,用戶、維保單位、監(jiān)管部門同時收到故障信息。 用戶應安裝使用電梯遠程監(jiān)控終端,對電梯運行情況進行監(jiān)護。,(七)加強宣傳,安全使用電梯。,電梯是一種“嬌氣”的機電設備。即有機械特性又有電子元器件特性,是機械和電子器件的組合體。 機械特性:磨損、斷裂、運轉、疲勞老化等,影響機械性能。 電子元器件特性:溫度、濕度、使用壽命等,影響電子性能。 如電梯機房降溫、防水;井道防進水、垃圾等要求。,以下行為會造成電梯故障停運:,轎廂內蹦跳打鬧。(轎廂是用鋼絲繩柔性連接,蹦跳會產生自身體重2倍以上的沖擊力) 轎廂內亂丟垃圾。(進入井道,影響門系統(tǒng)功能) 裝修搬運時超載和轎廂內大量灰塵垃圾。 寵物在轎廂內撒尿。 (進入井道,影響門系統(tǒng)功能) 撬、扒開電梯門。(門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信息,電梯停運),以下行為可能造成傷害:,打鬧玩耍、兒童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