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歷史考點專項訓練: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1頁
2019年高考歷史考點專項訓練: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2頁
2019年高考歷史考點專項訓練: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3頁
2019年高考歷史考點專項訓練: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4頁
2019年高考歷史考點專項訓練: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1葉圣陶說:“坐過火車的人,才懂得航船行的慢的真意味?!薄耙话ㄉ?,三個銅子白酒,得這么一點兒醉意,橫下來呼呼一覺,待船家喊醒時,就跨上埠頭,其不爽快而有味!”下列關于“真意味”的說法最準確的是( )A反對使用現在交通工具 B享受火車出行的便捷C排斥近代西方文明 D懷念傳統生活的閑適【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可以看到作者對現代交通工具反對,同時還懷念舊有的生活方式,故D項正確;A項比較片面;B項與材料相反;材料中只體現交通工具,故C項錯誤。所以答案選D。2交通的發(fā)展推動了人類社會文明的進程。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進步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 )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 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增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 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A BC D【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知識的識記能力,比較簡單。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增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故正確,錯誤。所以答案選B。3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蔣村的小地主,從蔣村坐木船到寧波要花三天兩夜,從寧波乘輪船到上海,路雖然遠十倍,但一夜之間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來要自己的兒子離開私塾到教會學校讀書,學習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提高B.上海與浙江等周邊地區(qū)的交通非常發(fā)達C.西方工業(yè)品的輸入影響到民眾生活習俗D.交通工具的進步推動人的思想觀念轉變【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交通工具進步及影響,旨在考查解讀材料、正確認知的能力。根據材料信息“路雖然遠十倍,但一夜之間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來要自己的兒子離開私塾到教會學校讀書,學習西方制造”,材料主旨體現的就是交通工具的進步推動人的思想觀念轉變,D項正確;題干信息沒有提及國人物質生活水平,排除A;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沒有提及“西方工業(yè)品的輸入”,排除C。故選D。420世紀20年代初,上海馬路上每天要通過大量各式各樣的車輛汽車、卡車、電車、馬車、自行車、人力車、獨輪推車、手推車以及成千上萬的行人。這表明上海( )A是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商業(yè)城市 B各地經濟發(fā)展具有嚴重不平衡性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響比較深 D交通工具適應了不同階層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上海馬路上每天要通過大量各式各樣的車輛汽車、卡車、電車、馬車、自行車、人力車、獨輪推車、手推車”“成千上萬的行人”可以看出各種各樣交通工具適應了不同類型人的需要,故D項正確;材料中只說明了上海的繁榮狀況,沒有說明其他城市的狀況,故ABC項排除。所以答案選D。 5在無線電和電視時代,工人階級的物質生活提高到中產階級的水準。與此同時,人們的閑暇大多花在“嬉戲逗趣的活動”上,這就是所謂的中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無產階級化。這反映了( )A無線電和電視技術在人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現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社會進步的毒瘤C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沒能避免人們精神的空虛D工人階級作為無產者的階級屬性暫時難以改變【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最大限度獲取有效信息,歸納、概括,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關鍵信息“工人階級的物質生活提高到中產階級的水準”、“中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無產階級化”等,本題實際上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文明相關內容。據此,根據材料核心信息,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表述是對題干材料的簡單理解,不夠核心和準確;B項表述“社會進步的毒瘤”,無從體現;D項表述明顯不符合題意“工人階級的物質生活提高到中產階級的水準”。進一步可知,C項表述客觀,符合史實和題意。故,本題正確答案選C。6新華網太原2008年10月31日電,晉北婦女的婚姻在這30年中經歷了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完全自由戀愛,從“相親不出50里”到“互聯網上找知音”,擇偶標準也從選擇“嫁漢吃飯”到尋找“知心愛人”。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動頻繁,知識視野擴大B擇偶觀念開放自由、個性化C互聯網發(fā)達,有利于思想交流D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時間信息:在這30年中,也就是改革開放以來。四個選項都是出現材料中變化的原因,但只有D項是主要原因,它包括了其他三項。7下列關于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表述正確的是 ( ) A時務報是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B辛亥革命前夕,中國近代鐵路網的格局基本格局奠定C19世紀,福建巡撫在臺灣開設中國第一部無線電臺D漁光曲的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yè)的起步【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根據課本可知申報是近代中國歷時最長、影響最大的中文報刊;19世紀,福建巡撫在臺灣架設設中國第一條有線電報線,無線電報則是在20世紀初;1905年定軍山的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yè)的起步。因此ACD三項均不符合事實。所以答案選B。8右圖為點石齋畫報描繪的某仕宦家庭春游的場景。對該圖片的解讀正確的是節(jié)日休假已成法定等級身份差別依然存在新舊交通工具并行城市亮化悄然興起A B C D【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獲取圖片材料信息的能力,圖片只是反映了仕宦家庭的出游,無法看出節(jié)日休假已成法定,故錯誤;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春游的地點是在野外,不在城市,無法得出城市亮化悄然興起,故錯誤;排除項,故B項正確。9下圖是晚清點石齋畫報描繪的美國婦女駕駛輪船的情景。圖中文云:男女有別,中國為重,而其等級之所判,直將霄壤。泰西各國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體,故西女通書算者為多。美婦有名瑪麗,現赴某輪船經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該船為大管,夫婦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辭上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于此事可謂鐵板注解。從圖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該畫報是中國近代第一份中文報刊B國人消除了男尊女卑舊觀念 C女性優(yōu)于男子符合中國傳統的陰陽之道 D西方文明沖擊了國人傳統觀念 【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男女有別,中國為重,而其等級之所判,直將霄壤。泰西各國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體,故西女通書算者為多.夫婦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一陰一陽之謂道?!奔纯芍鞣降奈拿鞒晒麤_擊了傳統的中國文化。AB說法不符合史實。101879年,旅日華僑衛(wèi)省軒開辦了我國第一家民族資本主義火柴廠巧明火柴廠。下圖為該廠生產的一枚火花。據此可得到的歷史信息是( )該民族工業(yè)興起于沿海地區(qū) 衛(wèi)省軒有實業(yè)強國的愿望建該廠時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國才運用不久 圖中輪船的動力是內燃機A. B. C. D. 【答案】A【解析】該題旨在考查考生在讀懂歷史圖片火花、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的基礎上,分析火花圖片文字的內涵和價值的能力。此題題意明確,選項的擬定也頗具匠心,表現了很高的命題技巧和水平。輪船只是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的城市出現,圖片中的下行文字說明火柴廠建在佛山,在沿海地區(qū),廠名為國強火柴,體現了早期民族資本家有實業(yè)強國的愿望。建廠時1879年新式交通工具在我國才運用不久,所以正確答案為A,內燃機用于輪船在19世紀80年代。111881年12月花圖新報載:“中國之設電線(電報線)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達吳淞至中國自設之電線,則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內通至制造局。其經費出自中國,操持仍屬西國。后因臺灣有事,力籌防御,電線公司請于閩督光緒七年,將造電之物料,運至臺灣。自臺灣府城直達大高(地名),約百里,皆電報局學生經辦,無西人襄助。”從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確歷史信息有()有線電報進入近代中國最早是在上海 中國最初架設電報線時主要依賴外國中國自主創(chuàng)辦的有線電報最早出現在臺灣 臺灣架設電報線最早是出于軍事目的A.B.C.D.【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中國之設電線(電報線)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達吳淞”說明說法正確;“至中國自設之電線,則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內通至制造局。其經費出自中國,操持仍屬西國”說明說法正確;“后因臺灣有事,力籌防御,電線公司請于閩督光緒七年,將造電之物料,運至臺灣”說明說法正確,“自臺灣府城直達大高(地名),約百里,皆電報局學生經辦,無西人襄助”說明說法正確,故答案選A,B C D三項組合錯誤。121877年12月24日紐約時報刊登記者TWK的特別報道一個美國人的游記,其中寫到:“天朝的人民認為是洋人雇用了機敏而無形的鬼神,在(電報)線路內來回穿梭,傳遞信息有一次,因電報線附近某個人生病,一夜之間,一英里長的電報線就被毀壞了?!辈牧现饕从沉?A中國人排外情緒嚴重 B中國還沒開始近代化C美國記者對中國人有偏見 D近代中國人的愚昧迷信【答案】D【解析】 “1877年”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法戰(zhàn)爭之前,題中材料反映了“電報線路內有鬼神使人生病電報線被毀”這樣的思路,即從本質上體現了D項;A項針對義和團運動,且是淺層次的表面現象;中國近代化開始于“師夷長技”的思想與實踐,B項說法錯誤;這種游記是記錄真實見聞,C項錯誤。13閱讀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慶出現的時間表,從中得到的歷史結論有 技術門類西方發(fā)明上海重慶鐵路1825年1876年 1934年汽車1883年1901年1928年中國近代化的發(fā)展沿海早于內地 中國充分吸收了兩次工業(yè)革命成果中國對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沖擊所作出的反應加快 中國早在1901年就出現汽車制造業(yè)A B C D【答案】A【解析】從表格中上海與重慶的時間對比,可知中國的經濟、技術近代化方面,上海(沿海)比重慶早,即正確;從上海對“鐵路”的反應需要51年到上海對“汽車”的反映只需要18年,可知正確;表中的兩項事例,不能得出“充分吸收”的結論,被排除;1901年汽車在上?!俺霈F”應是最早在上海使用的時間,不能說明項。141915年離開中國的俄國人賽可夫回國后,把在中國生活的十五年期間的所見所聞寫了篇“備忘錄”,他的回顧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 A乘坐了中國首條空中航線北京至天津航線 B聽見別人喊他的一位華人朋友為先生C在北京觀看電影定軍山的首映演出 D在報紙上看到關于同盟會成立的新聞【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1920年5月8日京滬航線的北京-天津航段投入運營,是我國民航最早的航線。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影片,于1905年7月9日開始拍攝。 中國革命同盟會成立于1905年8月20日的東京。15閱讀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結論是A西方科技傳人中國后,最早應用在上海B中國引進的西方技術都是實用性技術C中國近代化呈現明顯的地域不平衡D中國工業(yè)革命吸收了西方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答案】C 【解析】A選項說法缺乏依據,過于絕對化。根據圖表可以判斷出其基本上是科技成果,所以B說法錯誤。根據上海和重慶科技成果出現的時間看,時間差距比較大,所以C選項說法正確。主要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D選項說法錯誤。 16下列屬于中國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有 馬車 人力車 自行車 電車A BC D【答案】B【解析】本題屬于組合選擇題,從選項結構看,中排除一項即可,馬車早在中國古代已經出現,因此排除后選B.1719世紀60年代,上海等地逐漸形成了以漢字注音為特點的洋涇浜英語,如“清晨相見谷地貓迎,好度由途敘闊情”等。下表是洋涇浜英語示例,據此,這一時期上海社會生活發(fā)生的變化是( )A當地已殖民地化 B生活方式全盤西化C教育成就顯著 D引進了西方工業(yè)革命成果【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西方工業(yè)文明的傳入帶來了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變化,如電話、發(fā)動機等。A不對,中國當時是半殖民化;B不對,錯在“全盤西化”的說法,夸大了西方文明的影響;C脫離特定歷史情境。因此選D。18近代航運業(yè)在坎坷中發(fā)展,造成這種局面的重要原因是A清政府不重視 B.列強的聯手壓價和排擠C. 中國科技落后 D發(fā)展航運業(yè)利潤不高【答案】B【解析】近代先進的中國人為救國救民,積極興辦近代交通業(yè),促進了中國社會發(fā)展,但是列強為了鞏固和擴大在華利益,控制和操縱中國交通建設。因此選B。19下列關于近代交通和通訊的發(fā)展情況,正確的說法是A1872年,外商乘火車從吳淞到上海做生意B1865年,留美學生向家人發(fā)來電報報平安C1900年,上海商人打電話報消息D.1915年,北京居民乘坐飛機到達武漢【答案】C【解析】A不對,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B 不對,19世紀70年代,丹麥電報公司擅自架設電報線到上海,建立第一個電報機房。D不對,1920年,中國首條空中航線開通,中國民航業(yè)拉開了序幕。因此選C.20風雨蒼黃,百年滬寧!滬寧鐵路沉淀了中國近現代史上鐵路的百年光陰,1908年4月3日的申報曾報道:“滬寧鐵路開車典禮”;“滬寧鐵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日(即陽歷4月1日)開車。全路通行鎮(zhèn)道劉觀察親至京嶺下總車站舉行開車典禮式。中西官紳到者甚多,頗極一時之盛?!边@一材料說明了A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加強了南京和上海的聯系B滬寧鐵路標志著中國交通工具近代化的開始C在學習西方過程中,民生事業(yè)也走向近代化D民國時期鐵路建設有了較大進展【答案】C【解析】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民國建立于1912年,因此AD時間不符,排除;滬寧鐵路不能說標志中國交通工具近代化的開始,B表述錯誤;因此選C。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小車票,大變遷”。小小的車票,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出時代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中國火車票變化的主要歷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鐵路的第一代火車票是事先印制好的硬板式火車票。2019年鐵道部確定了計算機車票的統一式樣,在售票時采用非擊打式打印技術的熱轉出票機現場打印2019年硬板式火車票完全被全國聯網的電子車票取代,車票下方的一維碼防偽標記變成了二維碼防偽標記2019年火車票實行實名制,票面上加了二維碼、購票人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2019年12306手機客戶端正式開放下載,購買火車票至此進入“拇指時代”2019年網上購票預售期由20天延長至60天;新的購票、改簽、退票政策出臺,在列車開車前半小時內,旅客可以通過網絡操作辦理業(yè)務請?zhí)崛身椨嘘P新中國火車票變遷趨勢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說明邏輯嚴謹。)【答案】示例:(1)技術手段先進化: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不法分子伸入到車票領域,制售假票、票販子哄抬票價、從中漁利的現象不斷涌現,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車票也就從最初的只有簡單印有乘車信息的硬紙板票,發(fā)展到印有防偽二維碼的高科技火車票。(2)購票方式便利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一段很長時期,由于經濟的滯后,計劃體制的影響,人們只能到車站排隊購買事先印制好的硬板式火車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人員的流動性不斷增強,以往那種單一的購票方式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加上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出現了網絡購票等快捷的購票方式。(3)服務體制人性化:近幾年,在政府重視民生思想的影響下,鐵路部門越來越重視旅客的感受,不斷提升管理效能,進一步完善服務方式,網上購票預售期的延長、改簽、退票等更具人性化政策的相繼出臺,徹底打破了計劃體制下那種單一的服務模式?!窘馕觥浚?)縱觀整則材料,從第一代硬板式火車票電子票票面上加了二維碼火車票至此進入“拇指時代”網上售票的過程可知,火車票的技術越來越先進,從另一面看到火車票的技術越來越先進與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有關,人們的經濟意識也越來越強,很多“黃?!睆闹心踩”├?,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穩(wěn)定市場秩序,火車票的印制技術也就不斷更新換代。(2)縱觀材料,從硬板式火車票電子票實名制客戶端下載網絡預售可知,人們的購票方式越來越便利,同樣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的經濟不斷增長,購票方式逐漸多樣化。(3)從材料“網上購票預售期由20天延長至60天,在列車開車前半小時內,旅客可以通過網絡操作辦理業(yè)務”可知,火車票的售賣過程更加的人性化,這與經濟發(fā)展有關,同時也與中國新一屆政府領導的政策有關,當代提倡更多的人性化服務。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定的生產方式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