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準(zhǔn)解讀

《LY/T 1631-2005 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這一標(biāo)準(zhǔn)主要針對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的苗木生產(chǎn)過程中的關(guān)鍵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以及苗木的質(zhì)量要求進(jìn)行了規(guī)定。該標(biāo)準(zhǔn)適用于紅花檵木種苗的生產(chǎn)和銷售,旨在通過規(guī)范化的操作流程提高苗木的質(zhì)量與成活率。

根據(jù)標(biāo)準(zhǔn)內(nèi)容,首先明確了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所需的基本條件,包括適宜生長的土壤類型、pH值范圍、水分管理等環(huán)境因素;接著詳細(xì)描述了從種子處理到播種育苗、移植及后期管理等一系列操作的具體步驟和技術(shù)要點(diǎn)。例如,在播種前對種子進(jìn)行適當(dāng)處理可以有效提高發(fā)芽率;適時適量地澆水施肥則是保證幼苗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措施之一。

對于苗木的質(zhì)量分級部分,則是基于苗木的高度、地徑粗度、根系發(fā)育狀況等多個物理指標(biāo)來劃分等級。不同級別的苗木在外觀形態(tài)上有著明顯差異,并且隨著級別升高,其生長狀態(tài)更加健壯、根系更為發(fā)達(dá)。此外,還特別強(qiáng)調(diào)了無病蟲害作為評價優(yōu)質(zhì)苗木的重要條件之一。

該標(biāo)準(zhǔn)通過對紅花檵木苗木生產(chǎn)全過程的技術(shù)指導(dǎo)以及質(zhì)量控制體系的建立,為行業(yè)內(nèi)的相關(guān)企業(yè)和個人提供了明確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推動整個產(chǎn)業(yè)向著更高水平發(fā)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quán)發(fā)布的權(quán)威標(biāo)準(zhǔn)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xiàn)行
  • 正在執(zhí)行有效
  • 2005-08-16 頒布
  • 2005-12-01 實(shí)施
?正版授權(quán)
LY-T1631-2005 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pdf_第1頁
LY-T1631-2005 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pdf_第2頁
LY-T1631-2005 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pdf_第3頁
LY-T1631-2005 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pdf_第4頁
免費(fèi)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LY-T1631-2005 紅花檵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pdf-免費(fèi)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 C S 6 5 . 0 2 0 . 4 0B 6 1LY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林 業(yè) 行 業(yè) 標(biāo) 準(zhǔn)L Y/ T 1 6 3 1 - 2 0 0 5紅花橙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量分級S e e d l i n g c u l t i v a t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 a n d q u a l i t y g r a d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f r i n g e f l o w e r2 0 0 5 - 0 8 - 1 6 發(fā)布2 0 0 5 - 1 2 - 0 1 實(shí)施國 家 林 業(yè) 局發(fā) 布L Y/ T 1 6 3 1 -2 0 0 5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班1 范圍 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 . . 13 術(shù)語和定義 , , , , , , , 14 品種選擇與應(yīng)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扦插苗生產(chǎn) 。1 , , , , 4 , 1 1 。 , , , , , , , 1 36 移植苗生產(chǎn) , , 47 苗木分級和出圃 , , , , . . . . 6S 質(zhì)量檢測 , . 6附錄 A( 資料性附錄) 紅花橙木品種的中文名稱和拉丁學(xué)名 , , 8附錄 B( 資料性附錄) 紅花橄木品種應(yīng)用選擇 , , , , , 1 0附錄 C( 規(guī)范性附錄) 紅花祖木扦插苗和移植苗質(zhì)量等級 4 , , 。 , , , , , , , ,1 1L Y/ T 1 6 3 1 -2 0 0 5前言 紅花租木( 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Y i e n ) 為金鏤梅科( H a ma me l i d a c e a e ) 橄木屬植木的變種,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是原產(chǎn)于我國湖南的珍貴園林觀賞植物。 為規(guī)范紅花概木苗木生產(chǎn)和市場, 提高苗木商品質(zhì)量, 推動紅花租木特色花卉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特制定本標(biāo)準(zhǔn)。 本標(biāo)準(zhǔn)的附錄C為規(guī)范性附錄, 附錄A、 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biāo)準(zhǔn)由湖南省林業(yè)科學(xué)院提出。 本標(biāo)準(zhǔn)由國家林業(yè)局科學(xué)技術(shù)司歸口。 本標(biāo)準(zhǔn)起草單位: 湖南省林業(yè)科學(xué)院、 湖南省林業(yè)廳。 本標(biāo)準(zhǔn)主要起草人: 侯伯鑫、 鄧紹宏、 余格非、 林峰、 李潔。 本標(biāo)準(zhǔn)首次發(fā)布 。L Y/ T 1 6 3 1 -2 0 0 5紅花樓木苗木培育技術(shù)規(guī)程和質(zhì)f分級范圍 本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了紅花租木苗木的術(shù)語和定義、 品種選擇應(yīng)用、 扦插苗和移植苗的生產(chǎn)、 分級、 檢測, 以及起掘、 標(biāo)志、 包裝和運(yùn)輸?shù)拳h(huán)節(jié)的要求。 本標(biāo)準(zhǔn)適用于紅花橙木苗木( 扦插苗、 移植苗) 的生產(chǎn)和質(zhì)量檢測。規(guī)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biāo)準(zhǔn)的引用而成為本標(biāo)準(zhǔn)的條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 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 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biāo)準(zhǔn), 然而, 鼓勵根據(jù)本標(biāo)準(zhǔn)達(dá)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biāo)準(zhǔn)。 G B 6 0 0 0 -1 9 9 9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質(zhì)量分級 GB/ T 6 0 0 1 -1 9 8 5 育苗技術(shù) 規(guī)程術(shù)語和定義 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biāo)準(zhǔn)。3 . 1 扦擂苗 c u t t i n g s 利用半木質(zhì)化嫩梢枝條扦插繁殖的苗木。依扦插時間的不同, 有夏插苗和秋插苗兩種。 a ) 夏插苗: 夏季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扦插, 當(dāng)年 1 1月中旬一1 2月中旬出圃, 生產(chǎn)周期 6 個月; b ) 秋插苗: 秋季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扦插, 翌年2 月下旬一3 月上旬出圃, 生產(chǎn)周期 6 個月。3 . 2 移植苗 t r a n s p l a n t i n g s 扦插苗經(jīng)移植后培育的苗木。3 . 3 苗齡 s t o c k a g e 苗木的年齡。從扦插至移植后出圃, 苗木實(shí)際生長的年齡。以經(jīng)歷 1 個年生長周期作為 1 個苗齡單位。苗齡用阿拉伯?dāng)?shù)字表示, 第1組數(shù)字表示扦插苗在插床的年齡; 第 2 個數(shù)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數(shù); 第 3 個數(shù)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數(shù)。數(shù)字間用短橫線間隔, 各數(shù)字之和為苗木的年齡, 稱幾年生苗。如: a ) l , -) 一 。 表示半年生扦插苗, 未經(jīng)移植; b ) 1 ,s , - 1 表示 1 . 5 年生移植苗, 移植一次, 移植后培育一年; c ) 1 ( . . , ) - 1 - 1 表示 2 . 5 年生移植苗, 移植兩次, 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一年; d ) 1 , -, - 1 - 2 表示 3 . 5年生移植苗 , 移植 兩次 , 第一 次稱梢 后培育一年 . 第二次蕊箱 F14fM&F _品種選擇與應(yīng) 用4 . 1 品種分類4 . 1 . 1 我國的紅花概木目前有 3 大類、 1 5 個類型, 4 1 個品種。其中:a ) 嫩葉紅類: 屬早期品種, 包括長葉青、 圓葉青、 尖葉青、 細(xì)葉青 4 個類型共 9 個品種,b ) 透骨紅類: 屬中期品種, 包括長葉透骨紅、 密枝透骨紅、 疏枝透骨紅、 細(xì)葉透骨紅、 斑葉透骨紅、L Y/ T 1 6 31 -2 0 0 5 冬艷透骨紅、 伏地透骨紅 7 個類型共 2 5 個品種; c ) 雙面紅類: 屬近期品種, 包括大葉紅、 尖葉紅、 伏地紅、 翹葉紅 4 個類型共 7 個品種。4 . 1 . 2 品種中文名稱和拉丁學(xué)名參見附錄 A,4 . 2品種應(yīng)用4 . 2 . 1 苗木應(yīng)按品種生產(chǎn)。4 . 2 . 2 品種的選擇應(yīng)用參見附錄B ,4 . 2 . 3 經(jīng)國家審定的1 0 個優(yōu)良品種的觀賞性狀和用途見表 1 , 表 1 國家審定的紅花植木優(yōu)良品種主要觀賞性狀和用途品 種 名 稱主要 觀 賞 性 狀用途大 葉 紅 雙面紅類大葉紅型品種。葉大, 長 4 -9 - , 寬2 - 5 c m,葉兩面光潤紅亮, 抗高溫性強(qiáng), 夏季葉片返青期短。年花期 3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7 5 d - - 9 5 d , 花為大紅色。分枝較透骨紅類疏, 生長速度快, 樹冠內(nèi)膛枯枝少. 適宜培植大中型灌木球、 彩色觀葉小喬木、 高干球嫁 接造型 樹大 葉 玫 紅 雙面紅類大葉紅型品種。葉大, 長 4 c m-9 c m, 寬2c m5c m葉兩面光潤紅亮, 抗高溫及耐蔭性強(qiáng), 復(fù)季葉片返宵期短.年花期3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7 5 d -9 5 d , 花為玫瑰紅色。分枝稀疏, 生長速度比其他品種均快, 樹冠內(nèi)膛枯枝少 適宜培植大中型灌木球、 彩色觀葉小喬木, 也適宜在高大建筑物和公路立交橋下光照較弱處栽 植 。大 葉 卷 瓣 紅 雙面紅類大葉紅型品種.葉大, 長 4 c m - 9 c m, 寬2 c m- - 5 c m,葉兩面光潤紅亮, 抗高溫性強(qiáng), 夏季葉片返青期短。年花期3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7 5 d -9 5 d , 花為大紅色, 花瓣?duì)钊缇砭铡7种ο∈瑁?生長速度快, 樹冠內(nèi)膛枯枝少。卷 瓣 伏 雙面紅類伏地紅型品種。葉大, 長 4 -9 c m, 寬2 c m- - 5 c m,葉兩面光潤紅亮, 抗低溫及耐瘩薄性強(qiáng), 夏季葉片返青期短。年花期 3 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7 5 d - - 9 5 d , 花為大紅色, 花瓣?duì)钊缇砭铡7种Φ桶?側(cè)枝橫生, 生長較慢。 適宜培植大中型色藺、 色雕、模紋花壇、 盆景、 嫁接造型樹。大 紅 伏 雙面紅類伏地紅型品種。葉大, 長 4 c m-9 c m, 寬2 c m- - 5 c m,葉兩面光潤紅亮, 抗低溫及耐瘩薄性強(qiáng), 夏季葉片返育期短, 年花期3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7 5 d -9 5 d , 花為大紅色。分枝低矮, 側(cè)枝橫生,生 長 較 慢 適宜培植大中型色籬、 色雕、模紋花壇、 盆景、 嫁接造型樹。冬 艷 紫 紅 透骨紅類冬艷透骨紅型品種。葉小, 長 1 c m-3 c m, 寬 1 c m- -2 . 5 c m, 新葉紫紅色, 老葉正面墨綠間紫色, 背面粉綠間紫色, 夏季葉片返青期長, 季相變化明顯。年花期 4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1 0 5 d - -1 3 0 d , 花為紫紅色。分枝適中, 耐修剪, 樹冠內(nèi)膛枯枝較少, 抗早耐有 薄 性 強(qiáng) 。 適宜培植中小型灌木球、 微型 盆 景 、 嫁 接 造 型 樹冬 艷 玫 紅透骨紅類冬艷透骨紅型品種。葉小, 長 1c m-3c m, 寬 1 c m-2 . 5 c m, 新葉紫紅色, 老葉正面墨綠間紫色, 背面粉綠間紫色, 夏季葉片返青期長, 季相變化明顯。年花期 4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1 0 5 d -1 3 0 d , 花為玫瑰紅色。分枝適中, 耐修剪, 樹冠內(nèi)膛枯枝較少, 抗早耐礴 薄 性 強(qiáng) 。 適宜培植中小型灌木球、 微型盆景、 嫁接造型樹L Y/ T 1 6 3 1 -2 0 0 5表 1( 續(xù) )品 種 名 稱主要觀賞性狀用途冬 艷 亮 紅 透骨紅類冬艷透骨紅型品種.葉小, 長1 .3 c m, 寬 1 c m2 . 5 c m, 新葉紫紅色, 老葉正面墨綠間紫色, 背面粉綠間紫色, 夏季葉片返育期長, 季相變化明顯。年花期 4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1 0 5 d -1 3 0 d , 花為亮紅色, 花瓣卷曲, 春花與冬花數(shù)量多.分枝適中, 耐修剪, 樹冠內(nèi)膛枯枝較少, 抗早耐磨薄性強(qiáng). 適宜培植中小型灌木球、 微型盆景、 嫁接造型樹冬 艷 卷 瓣 紅 透骨紅類冬艷透骨紅型品種。葉小, 長1 c m - - 3 c m , 寬1 c m 2 . 5 c m, 新葉紫紅色, 老葉正面墨綠間紫色, 背面粉綠間紫色, 夏季葉片返青期長, 季相變化明顯。年花期4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1 0 5 d -1 3 0 d , 花為亮紅色, 花瓣卷曲, 春花與冬花數(shù)量多。分枝適中, 耐修剪, 樹冠內(nèi)膛枯枝較少, 抗早耐瘡薄性強(qiáng) 適宜培植中小型灌木球、 微型盆景、 嫁接造型樹冬 艷 卷 瓣 玫 透骨紅 類冬艷透骨紅型品種。葉小, 長1 c m - - 3 c m, 寬1 c m 2 . 5 c m, 新葉紫紅色, 老葉正面墨綠間紫色, 背面粉綠間縈色, 夏季葉片返青期長, 季相變化明顯。年花期4次, 全年花期累計(jì) 1 0 5 d -1 3 0 d , 花為玫瑰紅色, 春花與冬花數(shù)量多。分枝適中, 耐修剪, 樹冠內(nèi)膛枯枝較少, 抗早耐府薄性強(qiáng)。 適宜培植中小型灌木球、 微型盆景、 嫁接造型樹.4 . 3 栽培區(qū)域4 . 3 . 1 適宜我國亞熱帶低丘地區(qū)栽培。4 . 3 . 2 適宜 p H值 5 . 0 - 7 . 5的酸性及中性土壤。4 . 3 . 3 嫩葉紅類品種適生范圍廣, 抗高溫和低溫及耐土壤瘩薄性能強(qiáng); 透骨紅類品種抗高溫、 耐干旱及耐土壤清薄性能較強(qiáng); 雙面紅類品種喜生土質(zhì)深厚、 肥沃及濕潤土壤, 其中大葉紅型品種抗高溫性能較強(qiáng), 伏地 紅型品種抗低溫及耐土壤瘩薄性 能較強(qiáng)。5 扦插 苗生產(chǎn)5 . 1 采穗圃作業(yè)5 . 1 . 1 選擇土質(zhì)疏松、 平坦, p H值5 . 2 - 6 . 5 , 易于排灌水的砂質(zhì)壤土建立采穗圃。5 . 1 . 2 細(xì)致整地, 做床栽培, 床寬 1 2 0 c m-2 5 0 c m, 高 1 5 c m-2 0 c m, 兩床之間留5 0 c m寬步道, 兩床外側(cè)各設(shè)一條寬 4 0 c m, 深3 5 c 二排水溝。圃地四周設(shè)一條寬 5 0 c m, 深 4 0 c m環(huán)通排水溝。5 . 1 . 3 選用 3 年4 年生優(yōu)樹, 栽植密度宜 1 2 0 0 0株/ h m , 即株距 7 0 c m, 行距 8 0 c m。植穴規(guī)格為穴口直徑 6 0 c m, 穴底直徑 5 0 c m, 穴深 5 0 c m,栽植前穴內(nèi)施基肥。5 . 1 . 4 栽后繪制品種排列圖。5 . 1 . 5 做好中耕、 除草、 追肥、 排灌水和病蟲害防治工作。5 . 1 . 6 建圃后第 3年應(yīng)間移植株, 密度宜保留 6 0 0 0 株/ h m ,5 . 1 . 7 采穗株采集穗條年限為 8 年一1 0 年, 植株老化或病蟲害嚴(yán)重時, 應(yīng)更新重建。5 . 2 扦插圃作業(yè)5 . 2 . 1 圃地選擇 按 5 . 1 . 1 執(zhí)行。5 . 2 . 2 插床準(zhǔn)備 插床淺耕 , 深 1 5 c m-2 0 c m, 碎土, 檢去土中草根等雜物, 整平。用過篩黃心土, 或7 0 %黃心土混合3 0 %珍珠巖鋪于床面, 做成寬 1 1 0 c m-1 2 0 c m, 高1 5 c m-2 0 c m的插床, 用木板將床面刮平并輕輕拍實(shí)。兩床之間設(shè)一條寬3 0 c m、 深2 0 c 。排水溝, 圃地四周設(shè)一條寬 4 0 c m, 深 3 0 c 。環(huán)通排水溝。擂前LY/ T 1 6 3 1 -2 0 0 5土壤應(yīng)消毒。消毒后插床覆蓋塑料薄膜, 密封 3d -4d 后揭開, 以備扦插5 . 2 . 3 遮蔭措施 扦插前, 插床四周搭設(shè)高2m的遮蔭棚, 棚頂和棚側(cè)四周鋪設(shè) 7 0 0 0 8 0 0 0 遮光度的黑色尼龍網(wǎng)。5 . 2 . 4 擂抽采集5 . 2 . 4 . 1 在采集穗條前 6 d - - 7d , 對采穗圃噴施農(nóng)藥, 殺菌滅蟲。5 . 2 . 4 . 2 選用發(fā)育充實(shí)、 無病蟲害、 節(jié)間長度中等的半木質(zhì)化嫩梢枝條, 宜在清晨露水未干時剪取, 將剪下的穗條攤放蔭涼處, 并灑水保鮮。5 . 2 . 4 . 3 剪插條宜在蔭涼通風(fēng)處進(jìn)行。插條長 6 c m-8 c m, 要求剪口平滑, 頂端剪口稍高于腋芽, 下端剪 口與葉片生長方向平行。摘去插條下端葉片, 保留上端 2片一3片葉片及腋芽。剪好的插條成捆浸人消毒液中消毒, 插條下端浸人藥液深度 3 c m-4 c m,5 . 2 . 5 扦插密度 插條葉片之間不重疊, 扦插密度宜 9 0 0 根/ 耐 - 1 1 0 。 根/ 耐 。5 . 2 . 6 扦插方法5 . 2 . 6 . 1 夏季扦插時插條不需生根劑處理; 秋季扦插時宜用生根劑處理。5 . 2 . 6 . 2 扦插在上午 1 0時前, 下午2時后, 或陰天進(jìn)行。插前插床澆足底水。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插條中部, 輕輕直插土中, 人土深度為條長的三分之一。部分較細(xì)嫩插條, 用竹簽打孔后再插, 插后填實(shí)插縫 。5 . 2 . 6 . 3 隨時扦插, 隨時澆水, 全床插完后再澆一次透水, 并進(jìn)行藥物消毒。5 . 2 . 6 . 4 插完后在插床搭設(shè)高 5 0 c m的拱架, 覆蓋。 . 0 2 mm厚塑料薄膜, 將插床四周薄膜壓實(shí)、 密封5 . 2 . 7 苗床管理5 . 2 . 7 . 1 適時澆水, 保持苗床濕潤。插后 1 5 d -1 6 d , 3 0 d -3 5 d , 5 0 d -6 0 d , 各澆一次透水。澆水在清晨或傍晚進(jìn)行。澆水前揭開苗床一側(cè)薄膜, 澆水后進(jìn)行消毒, 再將薄膜覆蓋密封, 注意保濕5 . 2 . 7 . 2 夏插苗扦插 3 0 d -4 0 d , 插條插口愈合; 5 0 d -6 0 d開始生根; 1 0 0 d - 1 2 0 d 有 9 0 %以上生根成活; 1 2 0 d后揭開苗床兩端薄膜, 使苗木慢慢適應(yīng)床外溫、 濕度變化, 5d -7 d后, 揭去全部薄膜; 1 4 0 d1 5 0 d 后, 拆除遮蔭棚, 全光煉苗 2 5 d - v 3 0 d o5 . 2 . 7 . 3 秋插苗扦插4 0 d -5 0 d , 插條插口愈合; 6 0 d -7 0 d開始生根 ; 1 0 0 d 后可拆除遮蔭棚; 1 4 0 d -1 5 0 d 有 9 0 %以上生根成活; 1 5 0 d 后揭開苗床兩端薄膜, 3d 5d 后, 揭去全部薄膜, 全光煉苗 2 5 d -3 0 d ,5 . 2 . 7 . 4 煉苗期間施追肥 2 次3次。6 移植苗生產(chǎn)6 . 1 圃地選擇 按 5 . 1 . 1 執(zhí)行。6 . 2 整地做床6 . 2 . 1 翻耕前用除草劑除草, 除草劑類別和使用方法見 G B / T 6 0 0 1 -1 9 8 5的附錄D。6 . 2 . 2 移栽扦插苗的地塊翻耕前撒施基肥6 . 2 . 3 移栽 1 年以上生苗的地塊翻耕前不施基肥, 整地做床后穴施基肥。6 . 2 . 4 翻耕深度 3 0 c m-3 5 c m, 耕后打碎土塊, 耙平做床。栽植扦插苗, 床寬1 0 0 c m-1 2 0 c m; 栽植1年生苗, 床寬 1 2 0 c m-1 4 0 c m; 栽植 2 年生苗, 床寬 1 8 0 c m- - 2 0 0 c m。床高均為 2 0 c m。兩床之間設(shè)寬 4 0 c m步道, 兩床外側(cè)各設(shè)一條寬 2 5 c m、 深 2 5 c m排水溝, 整個地塊四周設(shè)寬 4 0 c m、 深 3 5 c m環(huán)通排水溝。較大地塊中間設(shè)若干條寬 4 0 c m、 深 3 5 c m排水溝。6 . 3 苗木移植6 . 3 . 1 移植夏插 苗宜在當(dāng)年 1 1月 中旬1 2月 中旬 ; 移植秋 插苗宜 在翌 年 2月下 旬3月下旬 ; 移植LY/ T 1 6 3 1 -2 0 0 51 年以上生苗宜在 2 月下旬3 月下旬, 1 1月中旬1 2月中旬。6 . 3 . 2 扦插 苗栽植密度宜 1 5 0 0 0 0株/ h m2 , 即株距 2 0 c m, 行距 2 5 c m; 1年生苗栽植密度宜5 0 0 0 0株/ h m , 即株距 3 5 c m, 行距 4 5 c m; 2年生苗栽植密度宜 3 0 0 0 0株/ h m , 即株距 5 0 c m, 行距6 0 c m .6 . 3 . 3 扦插苗移栽時要求苗木根系舒展, 不窩根, 栽正, 栽后踏緊穴土, 澆足定根水。遠(yuǎn)途運(yùn)輸已蘸泥漿苗木, 先洗去根系泥漿, 再栽植。整個地塊栽完后, 灌水浸床1 d -2 d .6 . 3 . 4 1 年2年生苗移栽時帶土球, 土球直徑和包扎要求見表2 ; 表 2 移植苗土球直徑和包扎要求單位為 厘米苗 齡 / 年雙面紅類土球直徑透骨紅類土球直徑嫩葉紅類土球直徑包扎1 o . s - 11 2 - 1 41 0 - 1 21 1 - 1 3用 稻 草 緊 密 包 扎1 m -) 一 22 2 - 2 51 8 一 2 12 0- 2 3用 稻 草 緊 密 包 扎1 ,. . , , - 33 5 - 4 03 0 - 3 532 - 3 7用草繩緊密包扎, 樹冠用草繩捆扎1 - 1 - 1222 51 8 2 12 0- 23用草繩緊密包扎, 樹冠用草繩捆扎1 c - - 1 - 235403 0- 3 53 2- 37用草繩緊密包扎, 樹冠用草繩捆扎4年 以 上冠幅的二分之一冠幅的二分之一冠幅的二分之一用草繩緊密包扎, 樹冠用草繩捆扎6 . 3 . 5 1 年一2 年生苗移栽前按栽植密度先挖穴。1年生苗穴口直徑 2 5 c m, 穴底直徑 2 0 c m, 穴深2 5 c m; 2年生苗穴口直徑 3 0 c m, 穴底直徑 2 5 c m, 穴深 3 0 c m.6 . 3 . 6 1年一2 年生苗栽植前在穴內(nèi)肥料上覆蓋 2 c m厚泥土。栽植時要求栽正, 踏實(shí), 澆足定根水。整個地塊栽完后, 灌水浸床 1 d - - 2 d o6 . 4 水肥管理6 . 4 . 1 根據(jù)氣候和苗床干濕度, 適時排灌水, 做到內(nèi)水不積, 外水不淹。澆水在早晨或傍晚進(jìn)行, 要澆透水 。6 . 4 . 2 追肥有澆施和撒施兩種方法, 施肥量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 避免施量過多而燒苗。春夏苗木生長旺盛期, 以氮素肥料為主; 秋冬季苗木生長緩慢期, 以磷、 鉀肥為主。1 年生小苗移栽 2 個月后, 宜澆施薄肥。2年3 年生苗木, 宜撒施。澆施或撒施有機(jī)肥料. 對紅花橙木葉片有催紅作用。6 . 5中耕除草6 . 5 . 1 中耕結(jié)合除草進(jìn)行, 中耕深度根據(jù)苗木根系深淺和生長時期而定。1 年生小苗, 苗期內(nèi)不宜中耕沼年3 年生苗木, 中耕深度 8 c m-1 0 c m為宜。6 . 5 . 2 除草要掌握除早、 除小、 除了的原則。人工除草在地面濕潤時連根拔除。使用除草劑, 要注意苗齡和除草劑種類。1 年生苗木, 生長期內(nèi)不宜使用除草劑。6 . 6 整形修剪6 . 6 . 1 1 年生苗生長期內(nèi)不需整形修剪沼年生以上苗木生長期內(nèi)需整形修剪, 修剪次數(shù)見附錄C .6 . 6 . 2 每年修剪 1 次的苗木, 其修剪期在 2 月上旬一下旬; 每年修剪2次的苗木, 其修剪期分別在 2 月上旬一下旬、 8 月中旬一9月上旬。6 . 6 . 3 修剪時苗冠頂部枝條適當(dāng)多剪, 苗冠中下部枝條適當(dāng)少剪, 剪去基干人土處萌生枝條。修剪后的苗冠呈扁球形。6 . 7 病蟲害防治6 . 7 . 1 常見病害有立枯病 ( F u s a r i u m s o l a n i ) 、 葉腐病( Mo n o c h a e t i a s p . ) 、 黑斑病 ( My c o s p h a e r e l l aa l e u r i t i d i s ) o6 . 7 . 2 常見蟲害有食葉、 食根兩種。食葉害蟲有小灰粉尺蛾( Pi n g a s a p s e u d o t e r p n a r i a ) 、 花布燈蛾( C a m p t o l o m a i n t e r i o r a t a ) 、 盜盼夜蛾( P a n t h e a h o n e i ) 、 黃夜蛾( X a n t h o d e s m a l v a e ) 、 線茸毒蛾( D a s y -L Y/ T 1 6 3 1 -2 0 0 5c h i r a g r o t e i ) 、 小地老虎( A g r o t i s y p s i l o n ) 、 大地老虎( A g r o t i s t o k i o n i s ) 、 紅蜘蛛( P a n o n g y i c h u s c i t r i )等; 食根害蟲有小云斑鰓金龜( P o l y p h y l l a g r a c i l i c o r n i s ) 、 暗黑鰓金龜( Ho l o t r i c h i a p a r a l l e l a ) , 銅綠麗金龜( An o ma l a c o r p u l e n t a ) 等。6 . 7 . 3 立枯病: 發(fā)生在扦插苗煉苗期和苗木移栽初期, 發(fā)病高峰在陰雨天, 嚴(yán)重時苗木成片死亡預(yù)防的方法是及時排水, 藥物防治用波爾多液 1: 1: 1 0 0倍液, 或 7 0 腸敵克松可濕性粉劑 5 0 0 倍液, 7 d -1 0 d噴灑1 次, 噴灑 2 次3次。6 . 7 . 4 葉腐病和黑斑病: 發(fā)病高峰在春秋兩季多雨期。葉腐病癥狀為苗木嫩梢葉片腐爛卷曲, 枯黑脫落; 黑斑病癥狀為苗木新老葉正面病斑暗褐色, 葉背面病斑黃褐色, 多數(shù)病斑愈合成大斑, 葉片成片枯落。一般可用 5 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4 0 0倍液, 或 5 0 %退菌特可濕性粉劑 8 0 0 倍液, 7 d -1 0 d噴灑1 次, 噴灑 2 次一3 次。6 . 7 . 5 食葉害蟲: 幼齡幼蟲對藥劑敏感 , 一般可用 5 0 %敵百蟲乳油 5 0 0 倍液, 或 5 0 %馬拉硫磷乳油1。 。 。 倍液, 或 5 0 %殺螟松乳油 1 5 0 0 倍液噴霧防治。6 . 7 . 6 地下害蟲: 不施未腐熟的有機(jī)肥料, 以破壞地下害蟲如金龜子類幼蟲的適生環(huán)境。藥物防治一般可用 5 0 %辛硫磷乳油3 7 5 0 mL / h m , 加水 1 0 倍稀釋, 噴灑在4 5 0 k g細(xì)土上, 拌勻, 結(jié)合中耕除草, 翻人土中?;蛴?2 0 %甲基異柳磷乳油 1 . 8 8 k g / h m 與 4 0 %乙酞甲胺磷乳油 1 . 8 8 k g / h m 混合, 加水1 5 0 0 0 k g 稀釋, 澆注苗木根際。7 苗木分級和出圃7 . 1苗木分級 扦插苗及移植苗分 I, II 兩級。其質(zhì)量分級標(biāo)準(zhǔn)見附錄C .7 . 2 苗木出圃7 . 2 . 1 扦插苗煉苗后即可出圃苗齡超過 1 0 個月的苗木不應(yīng)出圃移植或銷售。7 . 2 . 2 扦插苗及移植苗起苗前 3h澆一次透水。扦插苗用起苗鏟或小鋤起苗, 裸根, 要求根系完整, 莖皮無損傷; 移植苗起苗帶土球, 土球直徑和包扎要求見表 2 07 . 3 包裝運(yùn)輸7 . 3 . 1 扦插苗7 . 3 . 1 . 1 苗木分品種、 等級包裝。每捆 1 0 0 株。掛標(biāo)簽, 注明品種、 等級、 株數(shù)、 出圃日期、 產(chǎn)地、 執(zhí)行標(biāo)準(zhǔn)等 。7 . 3 . 1 . 2 1 d 內(nèi)短途運(yùn)輸, 2 捆一包, 用黑色塑料袋包裹根部津 d以上遠(yuǎn)途運(yùn)輸?shù)拿缒荆?2捆一包, 先在苗木根部蘸泥漿或保濕劑, 再用黑色塑料袋包裹根部。7 . 3 . 1 . 3 批量苗木運(yùn)輸用帶通風(fēng)孔及抗壓的箱子包裝, 注意降溫保濕。7 . 3 . 2移植苗7 . 3 . 2 . 1 同一批次苗木按品種、 等級分堆裝運(yùn) , 并分堆標(biāo)記, 注明品種、 苗齡、 等級、 株數(shù)、 產(chǎn)地、 出圃日期、 執(zhí)行標(biāo)準(zhǔn)等7 . 3 . 2 . 2 運(yùn)輸時不應(yīng)濕苗裝運(yùn), 并做好覆蓋防曬和隔離通風(fēng)、 透氣等措施88 .8 .8 .質(zhì)t檢測11 . 11 . 28 . 28 . 2 . 18 . 2 . 1 6檢測項(xiàng) 目 扦插苗: 包括品種純度、 苗齡、 等級、 數(shù)量及檢疫性病蟲 移植苗: 包括品種純度、 苗齡、 等級、 土球規(guī)格及包扎、 數(shù)量及檢疫性病蟲。檢測方法 抽樣. 1 扦插苗抽樣數(shù)量: 質(zhì)量檢測要在起苗后一個苗批內(nèi)進(jìn)行, 采取隨機(jī)抽樣的方法, 先抽樣捆數(shù),LY / T 1 6 31 -2 0 0 5再在每個樣捆內(nèi)各抽 2 0株備檢。抽樣捆數(shù)與株數(shù)如表3所示 表 3 扦插 苗檢 測抽樣數(shù)f同級苗木捆數(shù)抽 樣 捆 數(shù)抽 樣 株 數(shù)1 02 0口1 0 02 1 一 1 0 01 02 0 01 01 - 5 0 02 55 0 05 01 一 1 0 0 03 57 0 01 0 01 一 5 0 0 05 01 0 0 05 0 0 1 以 上7 51 5 0 08 . 2 . 1 . 2 移植苗抽樣數(shù)量: 質(zhì)量檢測要在起苗后一個苗批內(nèi)進(jìn)行, 采取隨機(jī)抽樣的方法, 抽樣株數(shù)如表4所示。表 4 移植 苗檢測抽樣 數(shù)1a同級苗木株數(shù)抽 樣 株 數(shù)5 0 0- - 1 0 0 01 0 01 0 0 1 一 1 0 0 0 0 一 2 0 01 0 0 01 - - - s0 0 005 0 0s o 0 0 1 一 1 0 0 0 0 07 0 01 0 0 0 01 - 5 0 0 00 01 0 0 0s o o 0 0 1以上1 5 0 08 . 2 . 2檢測8 . 2 . 2 . 1 地徑用游標(biāo)卡尺測量如測量的部位出現(xiàn)膨大或干形不圓, 則測量其上部苗干起始正常處,讀數(shù)精確到。 . 0 5 c m .8 . 2 . 2 . 2 苗高用鋼卷尺或直尺測量。自地徑沿苗干量到頂梢芽基部, 讀數(shù)精確到 1 c m,8 . 2 . 2 . 3 冠幅和土球用鋼卷尺或直尺測量。東西、 南北兩個方向垂直交叉測量兩次, 取其平均值, 讀數(shù)精確到1 c m .8 . 2 . 2 . 4 根系長度用鋼卷尺或直尺測量從地徑處量至最長根根端, 讀數(shù)精確到 1 c m8 . 2 . 2 . 5 大于4 c m長的須根數(shù)是指從扦插苗插口愈合處生長出的長度在4 c m以上的 須根條數(shù), 用鋼卷尺或直尺測量, 記數(shù)8 . 2 . 2 . 6 品種純度、 莖葉狀況、 根系狀況、 病蟲害狀況用目測。8 . 2 . 2 . 7 苗齡要看扦插和移植原始記錄。8 . 2 . 2 . 8 有無檢疫性病蟲要看檢疫證書。8 . 2 . 2 . 9 1. II級苗合格率要通過計(jì)算, 讀數(shù)精確到 1 %8 . 2 . 2 . 1 0 苗木檢測工作應(yīng)在背蔭避風(fēng)處進(jìn)行, 注意防止根系失水風(fēng)干。8 . 3 檢測規(guī)則8 . 3 . 1 苗木成批檢測。8 . 3 . 2 檢測工作限在原苗圃進(jìn)行。8 . 3 . 3 苗木檢測允許范圍, 同一批苗木中低于該等級的苗木數(shù)量不超過 5 %, 品種純度不低于9 5 %.8 . 3 . 4 檢測結(jié)果不符合 8 . 3 . 3 規(guī)定, 應(yīng)進(jìn)行復(fù)測, 并以復(fù)測結(jié)果為準(zhǔn)。8 . 3 . 5 檢測結(jié)束后, 填寫苗木檢測證書, 其格式按 U 13 6 0 0 0 -1 9 9 9的表2 ,8 . 3 . 6 凡出圃的苗木, 均應(yīng)附苗木檢測證書。向外縣調(diào)運(yùn)的苗木, 要經(jīng)過檢疫并附檢疫證書。L Y/ T 1 6 3 1 -2 0 0 5 附錄A ( 資料 性附錄)紅花栩 木品種的中文名稱和拉 丁學(xué)名表 A. 1 紅花棍木品種的中文名稱和拉丁學(xué)名序 號類別類 型中 文 名 稱拉 丁 學(xué) 名1 .1 .1嫩 葉 紅長 葉 青玫 紅 長 葉 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Me i h o n g C h a n g y e q i n g 1 . 2 .1嫩 葉 紅圓 葉 青紫 紅 圓 葉 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Z i h o n g Yu a n y e q i n g 1 . 2 . 2嫩 葉 紅圓 葉 青玫 紅 圓 葉 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Me i h o n g Y u a n y e q i n g 1 . 2 . 3嫩 葉 紅圓 葉 青玫 紅 卷 瓣 圓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Me i h o n g J u a n b a n y u a n 1 . 3 . 1嫩 葉 紅尖 葉 青玫紅尖葉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Me i h o n g J i a n y e g i n g 1 . 3 . 2嫩 葉 紅尖 葉 育大 紅 尖 葉 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D a h o n g J ia n y e q i n g 1 . 3 . 3嫩 葉 紅尖 葉 青玫 紅 卷 瓣 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Me i h o n g J u a n b a n q i n g 1 . 4 . 1嫩 葉 紅細(xì) 葉 青玫 紅 細(xì) 葉 青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Me i h o n g X i y e q i n g 1 . 4 . 2嫩 葉 紅細(xì) 葉 青紫 紅 細(xì) 葉 青L a r o p e t a l u m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in e v Z i h o n g Xiy e q in g 2 . 5 . 1透 骨 紅長 葉 透 骨 紅長 葉 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C h a n g y e Me i h o n g 2 . 5 . 2透 骨 紅長 葉 透 骨 紅長 葉 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C h a n g y e Z i h o n g 2 . 5 . 3透 骨 紅長 葉 透 骨 紅長 葉 亮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C h a n g y e L i a n g h o n g 2 . 5 . 4透 骨 紅長 葉 透 骨 紅紫 紅 卷 瓣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Z i h o n g J u a n b a n 2 . 6 . 1透 骨 紅密 枝 透 骨 紅密枝亮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Mi z h i L ia n g h o n g 2 . 6 . 2透 骨 紅密 枝 透 骨 紅密 枝 玫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Mi z h i Ma i h o u g 2 . 6 . 3透 骨 紅密枝 透 骨 紅密 枝 紫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Mi z h i Z i h o n g 2 . 6 . 4透 骨 紅密枝 透 骨 紅密 枝 大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Mi z h i D a h o n g 2 . 6 . 5透 骨 紅密枝 透 骨 紅亮 紅 卷 瓣Lo r o p e t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L ia n g h o n g J u a n b a n 2 . 7 . 1透 骨 紅疏 枝 透 骨 紅疏 枝 玫 紅Lo r o p e t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S h u z h i Me ih o n g 2 . 7 . 2透 骨 紅疏 枝 透 骨 紅疏枝紫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S h u z h i Z i h o n g 2 . 7 . 3透 骨 紅疏 枝 透 骨 紅疏 枝 卷 瓣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S h u z h i J u a n b a n 2 . 8 . 1透 骨 紅細(xì) 葉 透 骨 紅細(xì) 葉 紫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X i y e Z ih o n g 2 . 8 . 2透 骨 紅細(xì) 葉 透 骨 紅細(xì) 葉 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e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X i y e Me i h o n g 2 . 8 . 3透 骨 紅細(xì) 葉 透 骨 紅細(xì) 葉 亮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c v X iy e L ia n g h o n g 2 . 9 . 1透 骨 紅斑 葉透 骨 紅斑 葉 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B a n y e Z i h o n g 2 . 9 .2透 骨 紅斑 葉透 骨 紅斑 葉亮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B a n y e L ia n g h o n g 2 . 1 0 . 1透 骨 紅冬 艷 透 骨 紅冬 艷 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D o n g y a n Z i h o n g 2 . 1 0 . 2透 骨 紅冬 艷 透 骨 紅冬 艷 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D o n g y a n Me ih o n g 2 . 1 0 . 3透 骨 紅冬 艷 透 骨 紅冬 艷 亮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r n e v D o n g y a n L ia n g h o n g 2 . 1 0 . 4透 骨 紅冬 艷 透 骨 紅冬 艷 卷 瓣 玫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D o n g y a n J u a n b a n me i L Y/ T 1 6 3 1 -2 0 0 5表 A. 1( 續(xù) )序 號類 別類 型中 文 名 稱拉 丁 學(xué) 名2 . 1 0 . 5透 骨 紅冬 艷 透 骨 紅冬 艷 卷 搖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D o n g y a n J u a n b a n h o n g 2 .1 1 .1透 骨 紅伏 地 透 骨 紅伏地亮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F u d i L ia n g h o n g 2 . 1 1 . 2透 骨 紅伏 地 透 骨 紅伏 地 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c h in e n s e v a c r u b r u m c v F u d i Me ih o n g 2 . 11 . 3透 骨 紅伏地透骨紅伏 地 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F u d i Z i h o n g 3 . 12 .1雙 面 紅大 葉 紅大 葉 玫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D a y e Me ih o n g 3 . 1 2 . 2雙 面 紅大 葉 紅大 葉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 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D a y e Ho n g 3 . 1 2 . 3雙 面紅大 葉 紅大 葉 卷 瓣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D a y e J u a n b a n h o n g 3 . 1 3 . 1雙 面 紅尖 葉 紅尖 葉 玫 紅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J ia n y e Me ih o n g 3 . 1 4 .1雙 面 紅伏 地 紅大 紅 伏L o r o p e ta l u mc h i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e v D a h o n g F u 3 . 1 4 . 2雙 面 紅伏 地 紅卷瓣伏L o r o p e ta l u m c h in e n s e v a r . r u b r u m e v J u a n b a n F u 3 . 1 5 . 1雙 面 紅翹 葉 紅翹 葉 紅L o r o p e t a l u mc h i n e n s e v a t . r u b r u m c v Qia o y e Ho n g LY / T 1 6 3 1 -2 0 0 5 附錄B ( 資料性附錄)紅花栩木 品種應(yīng)用選擇表 B .1 紅花植木品種應(yīng)用選擇品 種 應(yīng) 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biāo)準(zhǔn)文本僅供個人學(xué)習(xí)、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嚴(yán)禁復(fù)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luò)傳播等,侵權(quán)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biāo)準(zhǔn)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wù)。
  • 3. 標(biāo)準(zhǔn)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zhì)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