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8654.2-2002是一項中國國家標準,專注于養(yǎng)殖魚類的種質檢驗領域,特別是關于抽樣方法的部分。該標準旨在為漁業(yè)從業(yè)者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套科學、規(guī)范的抽樣程序,以確保所采集樣本能夠代表整體種群的遺傳特征,從而為后續(xù)的種質評價與管理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下面是該標準內容的詳細說明:

標準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各種養(yǎng)殖魚類,包括淡水魚和海水魚,目的是為了在進行種質資源調查、品種鑒定、遺傳多樣性分析等活動中,能夠有一套統(tǒng)一、有效的抽樣策略來收集樣品。

抽樣原則

  1. 隨機性:抽樣過程中應確保每個個體被選中的概率相等,避免人為偏見影響樣本代表性。
  2. 代表性:樣本需能充分反映整個群體的遺傳結構和變異程度,尤其關注目標特性在群體中的分布情況。
  3. 足夠數量:根據統(tǒng)計學原理確定樣本大小,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考慮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4. 分層抽樣:對于存在明顯差異的亞群體(如不同年齡段、性別或地理來源的魚類),應采用分層抽樣的方式,以提高樣本的代表性。

抽樣步驟

  1. 前期準備:明確抽樣目的、選擇合適的抽樣時間(如特定生長階段)、制定詳細的抽樣計劃。
  2. 確定樣本量:依據研究目的、群體大小及預期的遺傳變異度,利用統(tǒng)計公式計算所需的最小樣本數。
  3. 個體選擇:實施隨機抽樣,可采用如簡單隨機抽樣、系統(tǒng)抽樣或分層隨機抽樣等方法。
  4. 記錄信息:對每個樣本詳細記錄相關信息,如采樣時間、地點、個體特征(如體長、體重)等,便于后續(xù)數據分析。
  5. 樣本處理與保存:根據檢測需求,采取適當措施迅速處理樣本(如活體保存、冷凍、酒精固定等),確保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性。

注意事項

  • 確保在整個抽樣過程中避免樣本污染,維護樣本的原始狀態(tài)。
  • 考慮到實際操作條件,抽樣方法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基本原則不應妥協。
  • 鼓勵使用現代技術,如分子標記技術,輔助提高抽樣效率和準確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8654.2-2008
  • 2002-02-19 頒布
  • 2002-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18654.2-2002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2部分抽樣方法.pdf_第1頁
GB-T18654.2-2002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2部分抽樣方法.pdf_第2頁
GB-T18654.2-2002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2部分抽樣方法.pdf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18654.2-2002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2部分抽樣方法.pdf-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 C S 6 5 . 1 5 0B 5 0署8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G B / T 1 8 6 5 4 . 2 -2 0 0 2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 2部分 : 抽樣方法I n s p e c t i o n o f g e r mp l a s m f o r c u l t u r e d f i s h e s - P a r t 2 : S a mp l i n g m e t h o d2 0 0 2 一 0 2 門 9發(fā) 布2 0 0 2 一 0 5 一 0 1 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 質 量 監(jiān) 督 檢 驗 檢 疫 總 局發(fā) 布GB / T 1 8 6 5 4 . 2 -2 0 0 2前言G B / T 1 8 6 5 4 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 分為下列部分:第 1 部分: 檢驗規(guī)則;第 2 部分: 抽樣方法;第 3 部分: 性狀測定;第 4 部分: 年齡與生長的測定;第 5 部分: 食性分析;第 6 部分: 繁殖性能的測定;第 7 部分: 生態(tài)特性分析;第 8 部分: 耗氧率與臨界窒息點的測定;第 9 部分: 含肉率測定;第 1 0部分: 肌肉營養(yǎng)成分的測定;第 1 1 部分: 肌肉中主要氨基酸含量的測定;第 1 2部分: 染色體組型分析;第 1 3部分: 同工酶電泳分析;第 1 4部分: D NA含量的測定;第 1 5 部分: R AP D分析;本部分為GB / T 1 8 6 5 4 的第 2 部分。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 上海水產大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徐忠法、 李思發(fā)、 姚愛琴、 何力、 周瑞瓊。GB / T 1 8 6 5 4 . 2 - 2 0 0 2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 2 部分 : 抽樣方法范 圍 G B / T 1 8 6 5 4的本部分規(guī)定了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抽樣的常用工具、 器械, 抽樣方法, 樣品數量、 運輸與保存 。本部分適用于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樣品的抽樣。規(guī)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 G B / T 1 8 6 5 4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 不包括勘誤的內容) 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 。 G B / T 1 8 6 5 4 . 1 養(yǎng)殖魚類種質檢驗第 1 部分 : 檢驗規(guī)則工具、 器械 與用品抽樣常用工具、 器械與用品有:漁網( 魚苗網、 魚種網、 親魚網和抄網) ;網箱 ;親魚夾 ;魚桶 ; 解 剖 器 械;解剖盤 ;紗布 ;吸水紙 ;樣品管 ;鱗片或耳石袋; 固定藥液;標 簽紙 ;抽樣記錄紙。特殊試驗項 目取樣所需的用具見該項 目的檢驗方法。4抽樣規(guī)則4 . 1總則 根據GB / T 1 8 6 5 4 . 1 規(guī)定的檢驗類型和被檢對象的標準規(guī)定, 確定抽樣方案。 抽樣的總原則應隨機抽樣。樣品應具有代表性, 不得擇優(yōu)或從劣抽樣。G B / T 1 8 6 5 4 . 2 -2 0 0 24 . 2 大水體中抽樣 在湖泊、 水庫、 江河、 海域等大水體中抽取養(yǎng)殖魚類的檢驗樣品, 應從不同的區(qū)域和網次中隨機抽樣, 組合成所需的被檢樣品。4 . 3 魚池中抽樣4 . 3 . 1 隨機確定抽檢魚池或抽檢組批。4 . 3 . 2 按檢驗對象, 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檢驗親魚: 用親魚網全池拉網, 也可半池拉網。在網中隨機抽樣, 分別用親魚夾夾住, 暫留在原 池中或移至網箱中, 組合成被檢樣品。 檢驗魚種: 用魚種網全池拉網或半池拉網, 也可四分之一池拉網。 在網中用抄網隨機撈取樣品, 置于網箱或魚桶中, 組合成被檢樣品。 檢驗魚苗: 用魚苗網在魚池一角拉網, 也可用抄網撈取樣品, 置于魚捅中, 組合成被檢樣品。4 . 4 小水體中抽樣 在網箱、 水泥池或水族箱等小水體中抽樣, 一般用抄網或魚碟、 魚盆在魚類群體中隨機撈取, 組合成被檢樣品 。4 . 5 裝箱的活魚產品的抽樣 對于包裝運輸的活魚產品抽樣, 也應隨機指定箱號、 箱數, 開箱抽樣。對于采用魚簍、 魚桶等運輸的活魚產品的抽樣按 4 . 4 規(guī)定。4 . 6其他4 . 6 . 1 魚類受精卵的抽樣, 也應遵循隨機抽樣的原則, 確定抽樣組批, 抽取足夠的樣品量。4 . 6 . 2 特殊檢測項 目的抽樣 , 按魚類種質標準中規(guī)定的方法執(zhí)行。取樣程序 除耗氧率、 臨界窒息點測定, 以及染色體組型分析項目外, 其他檢測項目的樣品可從生物學性狀測定后的樣品中隨機取樣。 取樣順序一般為: a )血液 ; b )鱗片、 耳石、 鰭條、 鰓; c )內部器官與組織; d )肌肉 ; e )骨骼 。6 樣 品數.6 . 1 形態(tài)性狀濺定的樣品數. 鑒定檢驗樣品的數量一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各代表性年齡組的樣品數量不得少于 3 0 尾; 中、 小型體型親本的樣品數量不得少于 3 0尾: 大 型體型( 如青魚、 草魚、 牙鮮、 東方純等) 親本的樣品數量不得少于 1 0尾。 珍稀魚類( 如鰓. 胭脂魚等) , 視具體情況, 酌情確定抽樣數量。 國外引進數量較少的原、 良種的樣品數量一般不少于 5 尾; 對于引進種的子一代, 應增加樣品 量, 一般不少于 3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