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選擇題百題精練專題01化學基本概念STS(含解析).docx_第1頁
2019年高考化學選擇題百題精練專題01化學基本概念STS(含解析).docx_第2頁
2019年高考化學選擇題百題精練專題01化學基本概念STS(含解析).docx_第3頁
2019年高考化學選擇題百題精練專題01化學基本概念STS(含解析).docx_第4頁
2019年高考化學選擇題百題精練專題01化學基本概念STS(含解析).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 化學基本概念 STS1化學與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面粉加工廠應標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B焊接金屬前常用氯化銨溶液處理焊接處C用醋酸鉛作絮凝劑去除生活用水中的懸浮物D用硬水洗衣物,既浪費肥皂也洗不凈衣物【答案】C【解析】【詳解】A. 面粉廠的空氣中?;煊锌扇夹缘奈⒘?,空間有限,遇明火容易引起爆炸,因此面粉加工廠應標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A項正確;B. 氯化銨溶液顯酸性,可消除焊接處表面的鐵銹,B項正確;C. 鉛為重金屬元素,不能用醋酸鉛作絮凝劑去除生活用水中的懸浮物,C項錯誤;D. 硬水中含有鈣離子與鎂離子,可與肥皂水發(fā)生反應,生成難溶性沉淀,D項正確;答案選C。2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環(huán)境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中的堿是KOHB高鐵“復興號”車廂連接關鍵部位使用的増強聚四氟乙烯板屬于無機髙分子材料C泡沫滅火器中的Al2(SO4)3溶液應貯存在鐵制內筒中D用“靜電除塵”、“燃煤固硫”“汽車尾氣催化凈化”等方法,可提髙空氣質量【答案】D【解析】【詳解】A.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為K2CO3,用水溶解后,因碳酸根離子的水解使溶液顯堿性,A項錯誤;B. 聚四氟乙烯俗稱“塑料王”,是有機高分子材料,B項錯誤;C. Al2(SO4)3溶液中鋁離子水解顯酸性,會腐蝕鐵筒,C項錯誤;D. “靜電除塵”除去可吸入顆粒物,“燃煤固硫”“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均可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因此這些做法均可提髙空氣質量,D項正確;答案選D。3生活因化學更加美麗,世界因化學更加精彩。下列與化學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食鹽、糖、醋都不可用作食品防腐劑B漂粉精可作游泳池和環(huán)境消毒劑C回收廢舊物品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資源匱乏D濃度為95%的醫(yī)用酒精消毒效果比75%的好【答案】B【解析】【詳解】A、食鹽、糖、醋都可用作食品防腐劑,故A錯誤;B、漂粉精可作游泳池和環(huán)境消毒劑,故B正確;C、回收廢舊物品的主要目的是節(jié)省資源,并實現資源的循環(huán)再利用,故C錯誤;D、濃度為75%的醫(yī)用酒精消毒效果更好,故D錯誤。4下列有關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A氫氧根的電子式: HB離子結構示意圖既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CNH5的結構與NH4Cl相似,NH5的結構式:D丙烯的結構簡式:C3H6【答案】B【解析】【分析】A、氫氧根離子為陰離子;B、由離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離子的質子數為17,是氯元素的陰離子;C、NH5是離子化合物,由銨根離子與氫負離子構成;D、丙烯的分子式為C3H6?!驹斀狻緼項、氫氧根離子為陰離子,電子式為,故A錯誤;B項、由離子結構示意圖可知,該離子的質子數為17,是氯元素的陰離子,既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故B正確;C項、NH5是離子化合物,由銨根離子與氫負離子構成,電子式為,故C錯誤;D項、丙烯的分子式為C3H6,結構簡式為CH3CH=CH2,故D錯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化學用語,注意物質的組成、電子式、結構簡式的書寫規(guī)則是解答關鍵。5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A氯化鈉的分子式:NaClBNH4Br的電子式: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也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DMg5(Si4O10)8(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答案】D【解析】【詳解】A.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化學式NaCl,沒有分子式,A項錯誤;B.NH4Br的電子式:,B項錯誤;C.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并不能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線型,C項錯誤;D.Mg5(Si4O10)8(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D項正確。故答案選D?!军c睛】比例模型不僅表示分子組成和內部成鍵情況,即結構式的特點,還涵蓋了空間構型的特點。6煉丹是古人為追求長生而煉制丹藥的方術。晉人葛洪抱樸子金丹篇記載:“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硫化汞)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其中未涉及到的反應類型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氧化還原反應D置換反應【答案】D【解析】【詳解】A、積變又還成丹砂”是指汞與硫化合生成硫化汞,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選項A不選;B、丹砂(硫化汞)燒之成水銀”是指硫化汞受熱分解生成汞和硫,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選項B不選;C、硫化汞的分解反應和汞與硫的化合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選項C不選;D、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都與置換反應無關。選項D選。答案選 D。7下列有關“造紙術、指南針、黑火藥及印刷術”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宣紙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屬于高分子化合物B指南針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C黑火藥爆炸反應為2KNO3+3C+S=K2S+N2+3CO2,其中氧化劑只有KNO3D活字印刷使用的膠泥由Al2O3、SiO2、CaO等組成,它們都屬于堿性氧化物【答案】A【解析】【詳解】A. 宣紙的主要成分為天然纖維素,纖維素為多糖,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確;B. 天然磁石成分為四氧化三鐵,故B錯誤;C. 反應2KNO3+3C+S=K2S+N2+3CO2中,N、S元素化合價降低,得電子被還原,C元素化合價升高,失電子被氧化,所以KNO3和S都是氧化劑,故C錯誤;D. Al2O3為兩性氧化物,SiO2為酸性氧化物,故D錯誤。答案選A?!军c睛】本題以我國傳統文化四大發(fā)明為命題情景,考查化學基本概念,涉及物質的分類、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概念等,掌握基礎知識是解題的關鍵,注意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要緊緊抓住化合價變化,化合價變沒變,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8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向 Na2Si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制備硅酸凝膠B靜電除塵、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聚沉的性質C液態(tài)植物油與氫氣加成后可以得到像動物脂肪一樣的固態(tài)物質,稱為人造脂肪D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 pH 小于 5.6 的酸雨,具有很大危害【答案】B【解析】【詳解】A、向Na2Si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反應生成硅酸,硅酸是白色膠狀物,選項A正確;B. 靜電除塵是利用膠體的電泳的性質,血液透析利用了膠體的滲析的性質,選項B不正確;C.液態(tài)植物油的烴基部分含有不飽和的碳碳X鍵,與氫氣加成后變?yōu)轱柡偷慕浕?,就由液態(tài)的植物油變?yōu)橄駝游镏疽粯拥墓虘B(tài)物質,稱為人造脂肪,選項C正確;D、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pH小于5.6的酸雨,能夠使土壤酸化,破壞建筑物、腐蝕文物等,具有很大危害,選項D正確; 答案選B。9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浩瀚的歷史文明中有許多關于化學的記載,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選項古代文獻記載內容涉及原理A淮南萬畢術“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活潑金屬置換不活潑金屬B鶴林玉露一錢斬吏“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不涉及化學變化C天工開物“凡火藥,硫為純陽,硝為純陰”純陰指化合價降低,利用硝酸鉀的氧化性D肘后備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利用物理方法提取青蒿素AABBCCDD【答案】B【解析】【分析】本題主要涉及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所給信息中,文獻和記載內容部分是正確的,只需考查記載內容與涉及原理是否對應,原理是否正確即可?!驹斀狻緼“曾青得鐵則化為銅”描述的是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的活潑性強于銅,A項正確;B“水滴石穿”是石灰石和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B項錯誤;C古人以“得”為陰,以“失”為陽。從現代的化學觀點來看,硝酸鉀、硫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3S+2KNO3+3CK2S+N2+CO2,硝酸鉀是氧化劑,得電子,碳為還原劑,失電子,C項正確;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青蒿一把,用2升水浸泡,搗碎后取汁,此過程是用水作溶劑來溶解、提取青蒿素,D項正確。所以答案選擇B項?!军c睛】本題重點考查的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有無新物質生成是判斷二者的重要判據。C項中用現代化學的角度來解釋古代的言論,略顯得牽強。10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78g苯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為3.0NAB4.6g金屬鈉完全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0.4NAC等質量的N2和CO中,原子數均為2.0NAD5.6L(標準狀況)O2中含有的質子數為4.0NA【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應用是熱點,一般所考查知識點固定,如結構、水解、轉移電子的計算等;【詳解】A、考查苯的結構,苯中不含碳碳雙鍵,故A說法錯誤;B、金屬鈉參加反應,化合價由0價1價,因此4.6g金屬鈉完全燃燒,轉移電子物質的量為4.6g1/23gmol1=0.2mol,故B說法錯誤;C、題中沒有給出質量,因此無法計算原子數,故C說法錯誤;D、標準狀況下,5.6LO2的物質的量為5.6L/22.4Lmol1=0.25mol,因此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為0.25mol28=4mol,故D說法正確。11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4g乙烯中所含氫原子數為2NAB6g14C原子中所含中子數為4NAC標準狀況下2.24LHC1氣體中所含H+數為0.1NAD0.1mol氯氣溶于水制成飽和氯水,轉移電子數目為0.1NA【答案】A【解析】【詳解】A.14gC2H4的物質的量為0.5mol,易算出H原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因而氫原子數為2NA,A項正確;B. 6g14C的物質的量為mol=mol,每個14C的中子數為14-6=8,因而中子數為8NA=NA,B項錯誤;C.HCl為共價化合物,在氣體分子中不存在H+,C項錯誤;D.0.1mol氯氣和水如果完全反應易算出轉移電子數為0.1NA,但氯氣與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只有一部分氯氣與水反應,故轉移的電子數小于0.1NA,D項錯誤。故答案選A。12設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中水解生成的乙醇分子中含共價鍵數目為8NAB18.0g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中含羥基數目為0.5NAC1L0.5molL1 CuSO4溶液清除P4完全反應生成Cu、H2SO4和H3PO4時轉移電子數為2.5NAD標準狀況下,2.24LD2和H2的混合氣體中含中子數目為0.2NA【答案】B【解析】【詳解】A.乙酸乙酯在稀硫酸中水解是可逆反應,無法計算生成乙醇的物質的量,故A錯誤;B.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為C6H12O6,18.0g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0.1mol, 葡萄糖和果糖的結構中均含有5個羥基,所以18.0g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中含羥基數目為0.5NA,故B正確;C. 由CuSO4 2e-,所以1L0.5molL1 CuSO4溶液完全反應生成轉移的電子數為NA,故C錯誤;D.2H(即D)含有一個中子,1H中不含有中子,所以標準狀況下,2.24L D2和H2的混合氣體中含中子數目小于0.2NA,故D錯誤;答案:B。13某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含Na+、Fe2+、Al3+、Ba2+、SO42-、NO3-、Cl-中的4 種,這4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0.1 mol。若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溶液中肯定不含Ba2+B若向該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溶液中的陰離子會減少一種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濾出沉淀,洗凈灼燒后最多能得8.0g固體D該溶液中除水電離出的OH-、H+之外所含離子是Na+、Fe2+、SO42-、NO3-【答案】B【解析】【分析】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生,說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鋇離子,一定存在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生成的氣體為一氧化氮;由于溶液中存在的4種離子的物質的量均為0.1mol,根據溶液電中性,溶液中一定還存在一種陰離子,若是存在氯離子,溶液已經呈電中性,不會存在其它離子,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陰離子為硫酸根離子,再根據溶液電中性可知,正電荷物質的量為:0.1mol2=0.2mol,負電荷物質的量為:0.1mol2+0.1mol=0.3mol,溶液中一定還存在0.1mol正電荷,該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1mol,所以該離子為鈉離子,以此解答該題?!驹斀狻考尤肷倭肯×蛩?,無沉淀生成但有氣泡產生,說明一定不存在鋇離子,一定存在硝酸根離子和亞鐵離子;根據溶液的電中性可以判斷溶液中還存在硫酸根離子和鈉離子,A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鋇離子,選項A正確;B溶液中氫氧根離子、硫酸根離子不會消失;根據反應方程式NO3-+3Fe2+4H+=NO+3Fe3+2H2O可知,亞鐵離子不足,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硝酸根離子不會消失,選項B錯誤;C若向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最終所得固體為氧化鐵,根據鐵離子守恒,生成氧化鐵的物質的量為0.05mol,質量為:0.05mol160g/mol=8.0g,選項C正確;D根據分析可知,該溶液中除H+、OH-之外所含離子是Fe2+、Na+、NO3-、SO42-,選項D正確;答案選C?!军c睛】本題考查離子的檢驗,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確常見離子的性質及檢驗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注意檢驗中應排除離子的相互干擾來解答,并注意離子共存及溶電荷守恒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1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2的溶液:Na、K、NO3-、ClOB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Na、NH4+、Cl、CH3COOC1.0 molL1的KNO3溶液:Fe2、H、SO42-、ID0.1 molL1 NaAlO2溶液:NH4+、Al3、Cl、CO32-【答案】A【解析】【詳解】A. pH12的溶液為強堿性溶液,Na、K、NO3-、ClO與OH-不反應,且本組離子之間也不反應,能大量共存,故A正確;B. 能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為強酸性溶液,H+與CH3COO結合成CH3COOH,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C. 1.0 molL1的KNO3溶液含有NO3-,NO3-、Fe2、H及NO3-、I、H均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C錯誤;D. AlO2-和Al3及Al3和CO32-均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D錯誤。答案選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