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務川自治縣旅游總體資源調查報告務川自治縣旅游局2006年11月20日(修改版)2006年5月至11月,歷經(jīng)半年多時間,通過各鄉(xiāng)鎮(zhèn)挖掘匯集,我局一行3人采取現(xiàn)場走訪、與縣內專業(yè)人士訪談等調研形式,對本縣旅游總體資源進行了考察、觀摩,并進行了資料匯總編制。按管理級別分,國家A級以上0個,省級旅游資源景點4個,無級景點53個。按旅游資源屬性分為自然景觀旅游資源與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兩大類,其中自然旅游資源分為地文景觀、水域風光、氣候天象、植物景觀等4類23個景點;人文旅游資源分為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城鄉(xiāng)風貌、現(xiàn)代設施、宗教文化、文學藝術、飲食購物等7類34個景點。一、我縣旅游總體資源基本情況務川,位于黔東北大婁山東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熱同季、無霜期長。因海拔高差較大,立體氣候特征明顯,擁有“一山十里不同天,皆有四季”的景象,可見雨淞、雪景、云海、霧海、朝暉、夕陽、冰雹、龍卷風等天象景觀,能完整地享受四季的沐浴,由于遠古時期的地殼運動,境內雨礪風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完整,集山峻、谷險、林幽、瀑壯、洞奇、石美、園闊、泉特、水秀于一體,素有“黔北多佳景,風物在思州(務川)”之美譽。務川完整的儺文化、雋美的丹沙文化,是仡佬族文化之精髓,她再現(xiàn)了仡佬族先民滄桑、悲壯、淵源流長的發(fā)展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自然景觀有洪渡河、山羊巖、洋崗河、銀獅洞、金簾洞、栗園草場、石林、豐樂河、婺星化石等。人文景觀有煙礅烽火臺遺址、羅峰書院、長腳紅軍渡、大竹民族文化村、麻青苗族村寨、順天寨遺址、總督墳、甕溪橋、東升塔、藏鳳巖摩巖石刻、奎星映婺、革命烈士紀念碑、申祐祠、麻王古洞、江邊漢墓群、宋墓、“川流不息”石碑文、楊光權墓碑、龍?zhí)敦罾凶逦幕?、蕉壩巖棺等。就資源而言,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務川旅游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一)自然景觀旅游資源1、地文景觀務川地處黔北東側山區(qū)地帶。在地貌上成因類型復雜,垂直分異明顯,主要有山河丘陵、中山臺地和中山峽谷地貌。由于構造運動強烈,冰川作用顯著,溶蝕、侵蝕并存,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主要景觀有溶洞、陡壁懸?guī)r、石林、天坑等?;瘓@溶洞。該景區(qū)位于蕉壩與紅絲邊界處的深山谷底,方圓面積5平方公里,可與重慶市芙蓉溶洞媲美。該洞原為苗人居住地,進入洞內,可觀摩壁上古代苗人風情,瀏覽苗人歷史。銀獅洞。位于黃都鎮(zhèn)絲棉,是一大型溶洞該洞神秘而又神奇,天然洞分上下兩層,且旱水二洞層次分明而又相互貫通,渾然一體,鬼斧神工,妙趣無窮。越往深處,景致越異,珍珠墻、乳石瀑、響水洞、長壽翁、鐘乳石林、石山堡奇景異趣,接連不斷。洞內有大鯢魚,還有一種魚長約5寸,通體透明,腸胃蠕動清晰可見。洞口下百十丈處,有一溪名應黑,綠水依依,沿山緩緩東行。站在洞口平視,一公里遠處的金獅閣遙遙相望,相映成趣。更有那隔山呼應的風動石、百合木雕古民居、大竹原始森林,構成了絲棉境內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群落。金簾洞。位于濯水場郊沙嶺,以洞口金鉤蓮藤蟠枝茂,垂掛似簾而得名。自1992年濯水鎮(zhèn)作為景觀公之于世后,游覽觀光者遂絡繹不絕,有時一日竟達2000余人。洞內有朝龍雙柱、水晶宮、蓮花臺、三塔映池、銀燈照景、石燈盞、玉龍石、玉龍九柱、銀鐘、銅塔、陰陽界、玉光回石、積玉苞谷、夫子課童、十八羅漢等景觀。 金簾洞,洞洞相接,洞洞不同,岔岔分枝、景景生姿,類物類人,類佛類圣,皆天設地造,神秘莫測,貌古境幽,為縣內罕見,究竟有多少洞,多少景?現(xiàn)在誰都說不清楚。老年人說洞分三層:上洞、中洞、下洞,游人常去的是中洞。洞有多深?近年有愛好者入洞勘察4晝夜,亦無說法。山羊巖。位于務川縣城東大坡東側,真實名字叫山營巖,因半巖有一個深洞,兵荒年挨山人家都進洞躲匪,洞外建起營盤而得名。巖的上部是高30-50米的絕壁,巖頂綠苔披石,古松虬蟠,疏密有致;下部是一條條由它派生出來的乳狀土崗,直抵河岸,青杠、松、柏雜生,樹高林茂。巖腳有天景塘、鋼絲橋、柳塘渡口等六個灘塘,其景致以天景塘為勝。巖壁間有泉水噴出,狀如散酒珍珠。夏秋兩季,一些游人到山羊巖消閑,或天景塘垂釣,或鋼絲橋試膽,或趁初月聽猿,或濯清漣滌汗,皆怡然自得,興盡而歸。七柱山。位于黃都鎮(zhèn)絲棉村銀獅洞山頂上,猶如七面旗幟。絲棉故地,映黑溪邊,一山如削,七柱為頂。積石萬年,既硬且堅,風化不均,七柱兀現(xiàn)。筆指南天這劍勢,磐石不動之沉穩(wěn)。仿佛苦心著一景,實乃自然呈匠心。栗園石林。栗園石林南北一線有三片,其中堪稱務川一絕的一片位于栗園草場北端,早已遠近聞名,吸引著八方游客。奇石分布于相連兩丘之頂約0.5平方公里內,如天柱,如春筍,拔地而起,指天直立,爭奇斗勝。該石林分為三組,第一組柱子最多居于中間。這組有招手迎賓、乘肩觀景、豬八戒背媳婦、斷橋等多種造型。第二組位于第一組東面,有大小石柱10余根,其中一石腳粗頸細,頂如鴨蛋,酷似蘑菇,美稱“石菇竟秀”。第三組位于第一組西側,僅有一柱,頭大身長微弓,似旅游落伍者,命名“覽景登山”。最引人入勝的是第一組中靠西面的那叢石柱,每根頭部附生藤蘿,青枝綠葉,覆頂披肩,四季不枯,遠看如面東佇立的阿拉伯男子,又似頭帶浩然巾的中國古代男士。高峰石林。位于石朝鄉(xiāng)高峰村,石林面積約1.6平方公里,比云南石林面積大,整體形狀猶如中世紀歐洲的石城堡,周圍遍布其形狀如齊天大圣大鬧天空、烏龜、天橋、石筍的石城,石城半山腰泉水流出,奏出叮咚山泉的樂章,大有“世界石城之濃縮,休閑避暑之朝門”的景象。石朝天坑。位于石朝鄉(xiāng)浪水村,面積約2.7平方公里,有天橋、溶洞,是地殼運動、山脈沉降的一大奇觀,可與武隆仙女山“天坑、地縫”毗美。洞內寬敞,夏涼冬暖,是一理想的健身、探奇、攀險之地。小塘石筍睛風。小塘石筍位于大坪鎮(zhèn)洪渡河側官學小塘,距務川縣城11公里。昔日,峰巔有一古廟,僧尼上香教佛,晨鐘暮鼓,聲聞數(shù)里,小塘邊有一形似筍狀從中破開的山峰,臨江高聳,一高一矮,險不可言。沿一峰而上,走不多遠,迎面飛來絕壁千紉,直指蒼天。站峰腰,抬目又見一峰,兩峰相距咫尺,似一對綿綿情侶,喁喁低語。或道平路直,或曲徑通幽,寬處豁然開朗,窄處僅現(xiàn)一線藍天,整座山被這些通道分割,形成奇特的怪石奇峰。山體仿佛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與水泥砂漿澆鑄而成。小路邊、石壁上,還隨處可見貝殼、魚類等動物的化石。沿峰而上,過龍門、進恐怖谷,又別有一番天地,攀天梯、登山頂、極目遠眺,長風送爽,山水如畫,讓人神思飛揚。洪渡河畔,小塘石筍,高矮雙峰,臨河高聳。筍石斑紋,褐白有韻。峰間一徑,幽曲難行,攀至山頂,風光別現(xiàn)。最是蝴蝶,萬千舞姿。古人詩文不足憑,如畫山水入凡心。2、水域風光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全縣共有河流284條,總長度為1033.2km,河網(wǎng)密度0.37km/km2。其中集雨面積50km2的河流有13條;2025km2的河流有23條;1020km2的河流有2條;10 km2的河流有248條。主要河流有洪渡河、巖門河、洋崗河、長溪河。本縣水資源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72.7mm,平均年降雨量34.24億m3,徑流深789.7mm,年徑流量21.84億m3,豐水年為26.267億m3;枯水年為13.7億m3。地下水徑流深為159.1mm,徑流量為4.0679億m3。主要景觀有官壩溫泉、蕉巖溫泉、偏陽洞至巖溪渡峽谷、豐樂河漂流、龍井坡間歇泉瀑布、天山河瀑布、隘溪渡峽谷、青坪水庫等自然景觀。官壩溫泉。溫泉距縣城21公里,位于豐樂鎮(zhèn)官壩村,其流量由露出地表50cm的三個泉眼測定,每晝夜流量為172.8噸,水溫54。該溫泉經(jīng)貴州師大生物系、貴州工學院地質系和中國人民解放軍00923總隊化驗室于19811982年多次考察,繼后又經(jīng)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條件處,化驗分析結果為每升泉水有游離二氧化碳(CO2)20.24mL,總堿度5.05mg/L,碳酸氫離子360.3mg/L,溶解氧2.96mg/L,鈣離子0.1mg/L,鎂離子14.56mg/L,鉀離子8.71mg/L,鈉離子2.23mg/L,錳離子0.1mg/L,鐵離子0.3mg/L,鉛離子1.13mg/L,氟0.28mg/L,氯0.2mg/L,硫酸根離子1.0mg/L,硅酸根離子35.82mg/L,氡(Rn)馬赫/L。其它Hg、Pb、Cd、Cu、Zn、Ni、Cr、As等元素均小于萬分之九以下。認定該泉水不僅能治療皮膚病、關節(jié)炎等,同時作飲料生產(chǎn)最有開發(fā)價值。焦巖溫泉。溫泉距縣城6公里,位于東大坡東山腳下尖山村的焦巖。洪渡河從泉邊流過,出露泉水流量為2.56公升/秒,泉水溫度54。根據(jù)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條件處1987年化驗分析結果:除氡元素外,其它元素都和官壩元素都和官壩溫泉相似。該泉水路觀賞山水有三個河段:第一河段從落王洞落魔尾,長0.75公里,順水而下,不遠即到焦巖溫泉。距溫泉30多米處有一涼風洞,涼泉出水量大,四季長流,涼風洞前是暑天歇涼好土方。沿河兩岸,一邊是懸崖溶洞,一邊是林木參天,山上常有猴子出入,河里常見鴛鴦戲水。第二河段從落魔尾文家洞,長0.6公里,河流兩巖既有山林石峰,又有奇花異草。第三段從文家洞隘溪渡,長2.65公里,除有文家洞奇景外,更有珍珠瀑布奇觀,瀑布從懸崖峭壁100余米高處若干怪石縫中擠出串串水珠,連續(xù)不斷往下傾瀉,形若珍珠,似數(shù)米寬的垂簾,幫名“珍珠瀑布”。若在晴日,時當正午直射飛瀑時,粒粒水珠,光彩奪目,墜潭有聲,引人入勝。偏洋洞隘溪渡峽谷。位于洪渡河上游,長約15公里。兩岸奇峰怪石,古木參天。渡口溪水沉碧,瀑布迸珠,游覽者無不贊賞。清人梁超詩云:渡口橫斜系小舟,一灣深碧水悠悠;芭蕉點染顏如洗,湘竹迷離影欲流,荇帶分行浮野鶩,荷錢借色泛輕鷗;何須三峽方稱美,品水烹名寄浪游。船行河中,有“青山簇簇河中生,船在青山頂上游”的妙趣。在隘溪渡懸崖間100米高處,河水沿巖飛瀉,霧擁銀瀑,水聲跌蕩,場景甚是恢宏,奪人心魄。豐樂河漂流。位于楠木鐵索橋至豐樂橋河段,緊靠務鳳公路。河段全長11公里,21個灘口。河道落差小,流速緩,灘連碧波,揮漿撥浪,有驚無險,樂趣橫生。兩岸或壁立千仞、天開一線,或回峰闊岸、河水清漣,或岸沚汀蘭、翔魚浮鴛,稱三峽小妹的洪渡河上游,實為游人逐灘戲水、休閑避暑的好去處。該河開漂至今,已接待大量游客。遵義市旅游局評估認為:豐樂河漂流心驚而不虛,水洶而無險,為目前遵義市最好的漂流之地。羊崗河。洋崗河位于務川縣城東郊,距縣城7公里,是涪洋河和洋溪河匯合之地,東流匯洪渡河而去。該河東臨峽谷,崖門壁立,危峰對峙,云天一線,勢欲閉合。河流崖腳出口人稱觀魚洞,或如老龜或如假山的巨石橫亙于前,亂而有致。該河因“天鵝抱蛋”和“石叫雞”的傳說曾叫倒洋江。如今的洋崗河猶如一條碧綢,從山的深處飄來,剛剛展平,又被大橋(險峰橋)裁為兩段,成了人們消暑擊浪、戲水觀魚的必游之地。天山上的來客-青坪水庫、蛤蟆井水庫。位于泥高鄉(xiāng)東北3公里處,海拔1200-1350M之間,乃2座人工水庫,這里喀斯特顯著,山頂來水,庫中小島倒影,水里魚蝦戲游,周邊喀斯特神工所削的蘑菇連壯,甚是讓人留念。小塘風景。景中微波蕩漾,景旁小溪涓涓,時常能領略溪水的音韻聲;岸邊由甕溪橋、石筍晴風、間歇泉、三層潭、珍珠湖、平原村落構成整個風景群體,不遠處是漢墓群,可謂整個風景區(qū)平仄跌宕,潤聲有色,氣勢恢宏,細憐可人,可享受林泉之樂。天山河瀑布群。位于硯山鎮(zhèn)天山腳下,瀑布高約100余米,分別從天山數(shù)百米高的懸崖泉水孔中直瀉而下,兩條雋秀其美,如雙龍飛舞;一條飛珠濺玉,氣勢磅礴,大有幽谷雄風的詩情畫意,極具開發(fā)價值。3、生物景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0.5%,其中灌木林占總植被覆蓋率的64.5%。地貌垂直分布明顯,氣候條件、土地肥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繁衍,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類型多樣??h內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覆蓋面積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96.12%。無植被覆蓋面積占3.88%,主要包括難利用地、城鄉(xiāng)居民、工礦、交通用地和水域等。自然植被以森林植被、灌木林、灌木草地植被為主,沼澤植被和水生植被極少。自然植被占土地總面積的78%。這里有“鋸子山、馬福林、深溪溝”等三大自然保護區(qū),其中鋸子山又名麻陽河自然保護區(qū),方圓113平方公里,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森林常有神州稀有的黑葉猴出沒。境內森林植被資源有114個科,245個屬,299個種。其中喬木128個種,竹類12個種,木本花卉12個種,灌木46個種,藤本14個種,蕨類6個種,草本81個種;農作物品種資源有393個品種,其中糧食作物256個品種,油料作物43個品種,經(jīng)濟作物11個品種,綠肥3個品種;水果33個品種;蔬菜47個品種;畜禽品種資源有牛、馬、羊、豬、雞、鴨和飼養(yǎng)經(jīng)濟昆蟲蜜蜂;野生動物資源有兩棲類、爬行類、 獸類。列入國家珍貴保護動物的有大鯢。害蟲天敵資源有36個屬,70個品種。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花生,主要經(jīng)濟作物有烤煙、蠶桑、油桐等 ;主要用材樹種以松、杉、柏木為主。略舉特色生物旅游資源如下:栗園草場??胺Q中國西南第一草場,南起都濡,北迄濯水。方園10萬余畝,海拔約1360米,為泥高鄉(xiāng)之境域。場內牧草豐茂,生機盎然。上有奇石如林,名叫石林。周邊有梅古洞飛瀑、槐溪河、響水泉、大巖門、小巖門、青坪水庫等景點。該草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熱同季。草場上牧羊的姑娘,躍馬的小伙,融融樂樂,情曠意悠。胡錦濤總書記也曾經(jīng)到草場視察過,并留有紀念碑。野生銀杏群落。銀杏葉提取物對延緩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發(fā)病率有明顯作用,開發(fā)銀杏醫(yī)藥預防產(chǎn)品對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有特殊意義。在務川豐樂山江、安全村、紅絲集體、濯水竹園、鐵窯等地均有大量野生銀杏群落,大部分已有上千年甚至萬年的歷史,是植物“活化石”的代表之一,具有中國“野銀杏之王”之美譽。在秋冬掛果季節(jié),豐盛的銀果垂垂延閃,既形成一道道誘人的“古香”風景線,又讓人對成千上萬年的古樹產(chǎn)生慕名之情,是一個考古、觀摩學習的休閑勝地。野生百合群落。務川野生巖百合富含碳水化合物、磷、脂肪、鉀、蛋白質、鈣、百合苷ATB,同時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缽、鐵、硒等13種微量元素,起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作用。其產(chǎn)品百合粉具有治理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功能,同時還具有清熱潤肺、健脾開胃、清心安神、醒酒美容、防輻射、抗衰老、益壽延年等功效,病人食用后尤有體能迅速恢復的奇效,是老少皆宜的純天然野生綠色保健食品。在豐樂、石朝、大坪、紅絲、柏村、蕉壩、茅天等地均有規(guī)模較大的野生群落,夏秋開花季節(jié),形成一道連貫獨有“純清、孤傲、麗質”的風景線。鋸齒山(麻陽河)自然保護區(q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地處沿河、務川兩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境內,距務川縣城38公里,可乘車直到,亦可沿洪渡河逆水而至。分布于烏江一級干流洪渡河、麻陽河河谷兩岸及延伸地帶,山巒起伏,溝壑縱橫,保護區(qū)面積31114公頃(其中務川境內1萬多公頃、沿河境內2萬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3%。主要保護對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及其棲息地。分布著74群700多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和其它珍稀動植物,是全球最大的分布地。兩河峽谷、險峻幽深,溪流泉涌,洞變幻多彩,空氣清馨,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主要有河谷景觀、老鷹巖、月亮石、石碑、朱家洞、涼橋等20多個景點。南山森林公園??h級森林公園。位于務川縣城四周。目前正在改擴建之中,規(guī)劃總面積1610公頃。是集森林、山岳自然風景點,為縣城群眾登山康體的游玩景點。因紀念亞洲長壽老人-龔來發(fā)(務川仡佬族人、138歲)而命名,意為“壽比南山”。主要景觀有婺仙苑、熙和苑、麻王古洞、順天寨遺址、奎星映婺、鋼絲橋、婺星化石等。登山頂處,可見雨淞、雪景、云海、霧海、朝暉、夕陽等天象景觀。板丫坪三尖杉樹。三尖杉樹位于豐樂鎮(zhèn)官壩板丫坪組。居中的一棵樹高60米,胸徑227厘米,冠幅420平方米,樹齡為450年的古樹。旁有6棵三尖杉成群生長,胸徑均約180厘米,樹高40米以上,樹齡皆在425年左右。(二)人文景觀旅游資源1、文物古跡申佑祠。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務川縣城北菠蘿山麓,建于明靖十年(1531年),清道光時重加修葺,祠為祭祀明正統(tǒng)年間“土木之變”中替皇帝而死的申佑而建,故名申忠節(jié)公祠。主祠四立三間,正中供申佑木雕坐像。祠堂正門為四柱三門的石碑樓,上有橫額。中為石刻楷書“大節(jié)光昭”,左右為磚刻楷書“千秋完節(jié)”、“流芳百世”。牌樓兩邊墻體上,清康熙壬辰(1712年)張大受寫的明御史申忠節(jié)公祠七律一首,道光辛丑(1841年)渝汝本題詩并序,皆保存完好。198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甕溪橋。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明朝萬歷十四年至十六年(1856-1588年)間,陜西水銀商陳均仁捐資修建,系單拱石橋,橋高百丈,跨度長,橋下有石碑3塊,亦系陳均仁建,記述建橋經(jīng)過,今字跡清晰。198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邊文物重地。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務川縣城東部18公里,大坪鎮(zhèn)洪渡河畔江邊,乘車或乘船可直達。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巴中黔中地,因河流之利,先民聚民開發(fā)較早。近年來,村民在農田基本建設中,挖出大批文物珍品,除銅蒜頭壺、銅鍪外,還有青銅鏃、銅釜殘片、雙面銅印、古錢幣、繩紋陶片、漢墓、漢磚等。目前正在保護與規(guī)劃建設之中。198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婺星化石。元代至元年間,有天降隕石落于縣署后數(shù)十步地方,左臨清泉、右對矮墻。是時,術數(shù)家認為是婺星脫體降臨務川,乃祥瑞之兆,原務川帝改名“婺川”?!版男腔北涣袨槎煎Π司爸?。2001年務川將“婺星化石”旁邊體育場改建擴修為廣場,面積萬余平方米,構建亭臺水榭,培植花草樹木,供游人休憩消閑,并命名為“婺星廣場”,寓前人倡道宏文之意。金銀宋墓。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務川縣城西部23公里處涪洋鎮(zhèn)瓦宅壩旁。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時發(fā)現(xiàn)。墓室長6.5米、寬1.8米,高3.2米,均以整塊青石,榫接而成,無灰縫。兩扇青石門,高2米,寬0.7米。墓室后壁龕上有3個罐,一貯金,一盛銀,一裝水。墓室左右壁的浮雕花紋,有團花圖案、單獅戲球、手捧荷花的老人造型等。后壁龕下部刻力士像1尊,雙臂上托蓮花寶座。壁龕正中為墓主肖像。墓底棺床長2.2米,寬1.08米,厚0.25米。羅峰書院。遵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雍正十一年(1733年)監(jiān)生唐士柬捐資修建“敷文書院”。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馮紹彭遷建“敷文書院”于城東。光緒八年(1882年),遵義知縣羅慶春,欽加同知務川縣事,擴修“敷文書院”,鼎建奎星閣,并更名為“羅峰書院”。新置價九千千文零九十六千一百文之田產(chǎn),歲收谷以資束修、考課。每月初二、十六兩課。院制勵學規(guī)章,設獎勵金,俾其生童勤奮上進。為務川培養(yǎng)了如龔愚、申尚賢等大量人才,是遵義市唯一原物尚存的古代書院。甘塘遺墨。位于黃都鎮(zhèn)絲棉沈家壩一陳姓院落的朝門大扁上,一幅為:“林泉山水”;一幅為:“耕讀人家”。字跡雋刻秀麗,遒勁有力。經(jīng)查實,屬翼王石達開兵敗烏江后,其手下師爺甘唐流落隱居于此所書寫。東升塔??h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城東北郊,建于清光緒二年(1876年),為時任務川知縣張濟輝倡修,“以培文風”。是務川縣城的主要標志之一。塔基料石砌成,正方形,邊長5米,塔高17.4米,為六棱九級閣樓式青磚實心塔。塔頂置金屬塔剎,名層檐牙起伏,翼角飛翹,皆施彩繪。塔身糊白灰漿,似玉柱,眾稱“白塔”。推磨旋寨堡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城西推磨旋山頂,建于清咸豐九年(1859年),總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為當時城內鄉(xiāng)紳避戰(zhàn)禍而修。藏鳳巖摩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城北藏鳳巖,摩巖“靈崖”2字系嘉慶十五年(1810)務川時任知縣龍維祚所書。青崖翠色,橫空而出,長640米、高26米的鳳巖更具回音靈異,曾被省市領導記譽為“天下第一回音壁”,正在爭取“世界結尼斯紀錄”。龍?zhí)敦罾凶褰ㄖ骸N挥诖笃烘?zhèn)龍?zhí)洞?,建寨時間600年以上,村寨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寨內石橋鋪路,房屋窗雕構圖精美,想象奇特,雕刻手法細膩,香籠神位修造講究,院落組合、石巷相連,景色迷人,既對仡佬族具有科考價值,又是觀摩、游玩的好去處。新田院子箐史前文化遺址??h級文化保護單位,位于豐樂鎮(zhèn)廟壩村,務遵公路35公里北側10米外。該遺址為一天然巖青洞,北靠洪渡河,遺址總面積1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3米以上,地表采集主要有繩紋陶片,打制石器,燧石殘片,專家初步推斷該遺址文化為新器時代或新舊石器選壓時代,由此推算務川在1萬年前就有土著人居住。楠木吊橋。修建于公元2001年,位于豐樂鎮(zhèn)楠木村,為單鏈式鐵索人行橋,全長166.7米,主跨130米,寬2米,距河面86米,一端高懸于絕壁,一端固定于險坡,人行橋上,晃悠閃爍,如在云端空際,憑欄遠望,滿目河谷風光。橋側曲徑,三回九轉,通向谷底,中穿一約30米巖洞,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象形象物、栩栩如生、仰視藍天,一橋飛懸峽谷,輕盈欲飛。2、民俗風情仡佬族盛會:每年春節(jié)的初一至十五,歷時15天,仡佬族群眾成立若干隊伍,跳花燈、撫仡佬琴、舞龍燈、篾雞蛋運動,賀出舊年的豐收、跳出新年的希望。紅白喜事,節(jié)日慶典,仡佬族群眾便開始張羅“儺戲”,崇天敬神,祈福禳災,請巫師們“沖儺”唱戲,豐富神話傳說、極具宗教信仰。吃新節(jié)。農歷七月初七是務川仡佬族的傳統(tǒng)的“吃新節(jié)”,又稱“打新節(jié)”、“嘗新節(jié)”。就是秋季農作物成熟時,家家戶戶都要到田間地頭摘取新莊稼,特別是谷穗帶回家中用鍋炒干,將米舂出,煮成新米飯(俗稱火米飯),連同酒菜,先敬奉祖先嘗新,意即感謝祖先開荒辟草,惠及后人,然后大家吃新,享受一年的勞動果實,并將新糧食贈送住在高山上的親人和在外地的親朋好友。農歷九月初九為“收新節(jié)”,平壩上的莊稼已收割完了,高山上的莊稼才成熟,居住在高山上的仡佬族同胞向居住在平壩地區(qū)的親朋好友送晚熟作物,用以供奉祖先,獻奉親人?!叭氯?。務川仡佬族“三月初三”(古歷)祭“山神”。其故事來歷是:仡佬族在開荒拓業(yè)時,有九兄弟阿把、阿諾、阿谷、阿尼、阿業(yè)、阿仡、阿小、阿達、阿龍奉天神的命令用神鞭趕山填海,在路上被一老翁用假鞭換走了神鞭,結果九兄弟趕山累死在山上。天神查明原因后,于“三月三日”追封九兄弟為“山神”。一天傲偉(天神)傳下令“人間事情要人管,地盤才能得平安。”傲偉表彰其功勞,追封他們?yōu)椤吧缴瘛?。傲偉追封時,恰時“三月三”。傲偉封了代代傳,從古至今就祭山。祭了山神得保佑,寨寨老幼得平安。這里道出了仡佬族每年“祭山神”的來歷。但這只是民間流傳,并無史料可查。務川多數(shù)地方都有祭“山神”的習慣,也“祭戍”,“信梅山”,這天不動土,祈求山神保佑。仡佬族吊腳樓。仡佬族古代居住的特色是“干欄”式“羊樓”。據(jù)南宋朱輔溪蠻叢笑中記述:“仡佬族以鬼禁,所居不著地,雖有酋長之富,屋宇之多,亦皆去地數(shù)尺,以巨木排比,如省民羊柵,杉葉覆屋,名羊樓?!庇謸?jù)魏書僚傳記載:“僚人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干欄大小,隨其家口之數(shù)?!泵魈锶瓿裳揍杓o聞中說:“貧者,掘地為爐,厝火環(huán)臥”,富裕之家“用瓦磚砌”,因貧富而異,建筑形式多種多樣。務川仡佬族的住房由“干欄”演進為“吊腳樓”,即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現(xiàn)在農村仍可常見。但這種住房,其他民族也有居住的。因務川的民族是大雜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加之婚姻互結,其風俗潛移默化,互為通用。隨著社會的進步,仡佬族的住房逐漸向庭院、平房發(fā)展。明清以來,通常采用漢族居住的四立三間口式平房。大多建在溪溝邊和河巖邊,也有因地形而建的。住房的格式,較好的為四列三間。中間為堂房,不住人,專作供奉祖先、神靈和接待貴客之用。其余兩間作臥室兼廚房。中間堂屋比兩邊臥屋要凹進,形成一個廳口,正中為大門,兩扇大門內開,另裝有兩扇半裁簽子門(群眾稱柵欄門),外開,門坎上釘上鐵釘,目的是不讓人坐。貧苦之家,多數(shù)是土墻房,有的用小樹枝條,竹片、苞谷桿欄圍,蓋的是杉殼子(古稱杉葉),就是杉樹的皮。有的是茅草。解放后,仡佬族的住房大有改觀,多數(shù)人住上木結構房子。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步,部分仡佬群眾蓋上了磚木結構的住房,有的還建起了鋼筋混凝土的房子,外貼白磁磚,內裝飾既新艷又美觀。仡佬族服飾。穿桶裙(又名統(tǒng)裙、通裙)是仡佬族的一大特點。唐書南平僚記載:“婦女橫布二幅,穿中而貫其首,名曰通裙?!碧锶瓿尚羞吋o聞說:“仡佬,一曰僚以布一幅橫圍腰間,旁無襞積,謂之桶裙”。1983年務川開展民族識別工作,在蕉壩鄉(xiāng)蕉壩完小申甫章校長之母親蔡丙秀(時年83歲)那里征得“桶裙”一條。仡佬族生活習俗與風味飲食。史書記載,濮人在漢代就已“邑聚而居,能耕田”,譽稱“稻作民族”。吃糯食、蕨食,是務川仡佬族的傳統(tǒng)特點,這與仡佬族先民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有關。務川仡佬族在過年節(jié),將糯米和粘米混做成“滾團粑”,捏成山頭形,在頂上放些紅綠米,又稱“紅帽子粑”。將野生的蕨類,打磨成漿,蒸煮烙為粑,俗稱“蕨燙燙”,除味道香淳可口外,據(jù)醫(yī)學稱還有防輻射之作用。大年初一早上,必吃不可,也用作給拜年客回“提欄”的佳品(回贈客人)。還有客人至,將糯米做成糍粑,另推豆腐,或灰豆腐、或煮臘肉用以待客。平日,一般以大米、苞谷混食,并兼食豆類、薯類等雜糧。多數(shù)人家喜吃油茶,尤喜吃辣菜食。善釀酒,自釀自吃,也用于待客。3、城鄉(xiāng)風貌龍?zhí)敦罾凶逦幕?。貴州省級重點民族保護村寨。位于務川縣城東部8公里處大坪鎮(zhèn)龍?zhí)洞?,建寨時間600年以上,村寨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水,寨內石橋鋪路,房屋窗雕構圖精美,想象奇特,雕刻手法細膩,香籠神位修造講究,院落組合、石巷相連,景色迷人,既對仡佬族具有科考價值,又是觀摩、游玩的好去處。目前正在規(guī)劃建設之中。主要景觀有寶王獻丹、寶王廟等。舒馨山莊。位于務彭公路邊,距縣城8公里,該山莊設有大型會議室,可接待數(shù)百人開會就餐;周圍有數(shù)十畝原始植被和參天古樹,小河環(huán)繞,古橋、古道映襯;可釣魚、游泳?,F(xiàn)代設備和山水風景融為一體,是休閑納涼的好去處。大竹民族民居文化村??h級文化保護單位,位于黃都鎮(zhèn)絲棉官天壩,建于清代,木構建。整個建筑古色古香,其窗花造型有花鳥魚蟲、人物云紋,且雕工精細,構圖精美,堂屋大門上方有一木刻扁額,楷書陰刻“耕讀人家”四字。是全國保存較完整的民族民居之一。貓門村。該村座落在泥高鄉(xiāng)東南面,相距縣城45公里,海拔在1200左右,交通方便,蘊藏儺戲、高臺舞獅的仡佬族文化,是仡佬族發(fā)源地之一,具有仡佬族科考價值。4、現(xiàn)代設施務星廣場。位于縣城中心,面積約50000平方米,采用羅馬建筑風格與仡佬族風格所建,為目前全縣民眾康身健體的公益之地。5、宗教文化儺文化。西周后期,佛逐漸分離為“佛、道、巫”三教,“儺”即巫術盛行之下的一派,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皟痹趧沾òl(fā)展得如此完整與神秘,是全世界稀缺的文化資源之一,后因湖南西部、貴州沿河德江等地搶奪資源、抄襲,名聲逐漸在湘西黔東等地得到發(fā)展弘揚。儺與佛教、基督教在人去世后為超度靈魂有相似之處,有自有的咒語、念詞,以及獨特的服裝、飾品、道具。保護與開發(fā)好儺文化,傳承中化民族的優(yōu)良文化精髓,既可為后人提供“非物質文化活化石”作考古參摩,了解遠古時期思想主義發(fā)展潮流的來龍去脈,又可為旅游開發(fā)提供神秘的精神食糧。丹沙文化。西漢后期,皇親貴族喜榮華富貴,好朱沙(水銀或汞)裝飾,喜延年長壽,請巫師大煉仙丹,以圖萬壽無疆,故遣人四處尋朱沙煉仙丹。于是在務川官學至老虎溝一帶逐漸形成規(guī)模不菲的煉丹遺址,并留傳了許多美妙且神秘的傳說故事。其中修建的13個保王廟為其中之一,其信仰仡佬王的程度遠遠大于佛祖與菩薩,為工匠們探礦、采礦、煉丹保佑平安,為生意人保佑旅行順利、生意興旺,為學子們保佑健康成長、升官發(fā)財,并留下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雋美愛情故事和為人處事的哲學物語。6、文學藝術文學名著與神話傳說。民間傳說有:除了廣為流傳的盤古王開天辟地、魯班師傅移山填谷、魏征丞相夢斬金角龍王等外,還有仡佬先民自己的神話傳說老鷹抱胡蘆、寶王菩薩、奎星映婺、紅鯉魚等。文學名著有:申佑挽從舅李公詩。申紹伯南園紀事。羅翰臣婺星亭。聶樹楷聱園詩剩、詩鐘。壽生申尚賢試論專制問題、我們要有信心、論貴州鴉片“禁吸不禁種”之廖、文人不可“知而不作”、小說黑主宰、弄口、劇本史夫人等約20萬字。戴紹康梁子上人家、羅寨風情、在故鄉(xiāng)的密林里、滾廠、原上風等。覃信剛邊寨奇趣錄、在神秘的地方、睡神、小說金杯魔影、曼恩罕容等。傳奇人物:申佑,明代時期為皇帝效忠的宗烈之代表。申尚賢,20世紀30年代,曾得胡適欣賞,而與之斗爭的文人,與沈從文、魯迅齊名,而后隱居的神奇人物。龔來發(fā),20世紀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長壽老人,他長壽的生存、生活之術為遵義市各族群眾津津樂道。鄭蘊俠,現(xiàn)已90余歲,曾于20世紀2050年代活躍國民政府軍統(tǒng)的重要特務之一,會幾門外語,擅長武功、槍技,文學功底深厚,是國民黨特務歷史的活化石。務川仡佬族音樂,以原生態(tài)歌唱為主。有山歌、兒歌、酒歌、孝歌、哭嫁歌、打鬧歌、古歌等等。這些歌的曲調不同,形式多樣,各有特色,適用于不同的場合。山歌運用的范圍最廣,凡生產(chǎn)勞動,走親訪友,行路趕場,談情說愛等場所,都以唱山歌為主。兒歌多適用于家庭范圍,主要是向小孩講述故事,傳授知識。酒歌多在喜慶宴會、迎親送友時唱。曲調明快,節(jié)奏分明,氣氛熱烈。孝歌專用于喪葬的場合,曲調悲戚。主要是頌揚死者的生平和德行??藜薷枨{凄楚,如訴如怨,哭訴父母、親友離別難舍之情和對少女生活的留戀。打鬧歌用于生產(chǎn)勞動場合,曲調高亢激昂,鼓舞勞動情緒。古歌主要是在節(jié)日慶典,祭祖拜神時才唱。唱者大多為久經(jīng)世故的老人,內容包括天地萬物,人類起源和民間傳說等等。 務川仡佬族常用樂器。有簫、笛、二胡、銅鼓、嗩吶、缽、鑼、馬鑼子等等。 務川仡佬族舞蹈。主要有“儺戲”和“踩堂舞”。其余花燈、龍燈也常進行。務川儺戲,代有傳人多為老君教派,屬民間儺系列。既有宗教思想的成份,又融合了民族民間表演藝術的成份。儺戲在縣境內非常普遍,特別是涪洋、大坪、鎮(zhèn)南、泥高、柏村、蕉壩、石朝等鄉(xiāng)鎮(zhèn)更為突出。這種古代的戲,起源于古代人們以驅鬼逐疫為目的的儺祭,早在論語、呂氏春秋等書中就有記載,以后便發(fā)展成為儺舞和儺戲。演出儺戲時,分開壇、開洞、閉壇三個階段,演唱者須戴上面具,開壇和閉壇為酬神送鬼,表示對先祖先師的虔誠祁禱,開洞則是演出觀眾喜聞樂見的戲劇節(jié)目。每出戲間還有“插戲”,形式活潑、表演精彩,引人注目。務川生產(chǎn)水銀朱砂的大坪三坑有個“大箐洞”,相傳濮人開采朱砂水銀,晚間就住在里面,娛樂時常唱儺戲,現(xiàn)在洞里還可看到戲臺遺址。務川有的地方叫“沖儺”,有的地方叫“扛神”,目的都是消災免難,祈求平安。 踩堂舞,則是古代仡佬族的一種喪葬儀式,有些地方現(xiàn)在仍然在沿襲。踩堂舞須在停放死者的堂屋中進行,表示哀悼和懷念。舞者三人一組,分別打鑼鼓、打錢竿、舞絲刀,在靈前邊跳邊唱。舞時身體微曲,來回往復跳躍,右腳落地稍重。舞蹈的人數(shù),視堂屋大小而走。現(xiàn)在也有在堂屋外進行,用石灰劃上圈子,舞踩堂舞的端公先生在圈內按線路跳躍,觀眾在圈外觀看。仡佬族體育活動。務川仡佬族民間最喜愛的就是打“鵝蛋甭(包)”,書名叫“篾雞蛋”。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十五進行,亦有在農閑季節(jié)或在勞作之余開展這項活動的。“篾雞蛋”用竹篾塊編成,大小不一,一般大如拳頭,有空心、實心兩種。實心的多用棉花、布團、廢紙充塞球心;空心的內裝銅錢等發(fā)出聲響的東西。有的在球殼上涂上顏料,宛如彩球,重量一般在三兩左右。外形如同雞蛋,故名“蔑雞蛋”。南宋朱輔溪蠻叢笑中記載:仡佬族歲時數(shù)日,野外男女分兩組,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來拋接,名“飛紽”。由此可見,務川打“鵝蛋甭(包)”的歷史,導源于“飛紽”。民間“鵝蛋甭(包)”的打法一般有兩種:一是選擇寬敞的院壩或莊稼收割后的干田里,中間劃一條分界線。人分兩隊,每隊三至五人,各在一方,或用手拋,或用腳踢。凡打不過線,或球缺了身子,便輸了,二是在荒山曠野進行,不限制人數(shù),也不分組。比賽時,先由一人將“鵝蛋甭”隨意向空中拋出去,其余的人隨之奔向鵝蛋甭跌落的地方,先搶到鵝蛋甭者繼續(xù)拋出,以拋出數(shù)量多者為勝。 仡佬族族民間藝術活動。務川仡佬族最喜“玩獅子”,特別是“高臺舞獅”。獅子用竹編制,紙糊彩繪,系以鈴鐺,眼眨眉毛動,口隨意張合。獅皮用色布縫制,飾以毛,尾隨意擺動。逗獅羅漢和猴均戴面具、短裝打扮。高臺用五至七張大方桌疊成,有的用九張方桌,多數(shù)達十二張方桌。頂上的一張則四腳朝天,遠望若疊塔。表演時,一人扮羅漢,一人扮猴,二人舞獅。鑼鼓、嗩吶伴。先是羅漢、猴與獅子在地面作“雛鷹展翅”、“燕子翻飛”、“滾龍抱柱”、“仙猴摘桃”、“鯉魚飄灘”、“前空翻”、“倒立人”等動作。然后,在羅漢的逗引下,獅子繞臺旋舞,攀桌而上。“踩斗”是高臺舞獅的最高潮,獅子站在最高層桌子四腳上,移步起舞,間以踢腿、添腹、踩腳等動作,時而昂首瞪目,時而伏身低首。以其舞姿嫻熟,驚險高難,扣人心弦,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務川泥高鄉(xiāng)的高臺舞獅最為突出,表演特別精彩。務川仡佬族的民間體育活動還有“打歡喜團”,意欲兆豐年。一般在正月十四晚間舉行,就是在大南瓜或大蘿卜上刻上一個哈哈大笑的頭像,加彩描繪,拴在高長3米左右的竹桿上。一般是相鄰兩個友好的仡佬族寨子舉行這項娛樂。十四夜,各自在寨門前或大路交叉口亮出“歡喜團”。點烯抱疙蚤樹枝和竹子,一時間爆炸聲大作。仡佬族文藝作品。高臺舞獅、舞龍板凳、高架斗盆情、陶盆子打卦舞等。7、飲食購物特產(chǎn)名品與旅游紀念品。蠶絲被、野生百合粉、婁山大蟲草、酥食、麻餅、灰豆腐、蕨燙燙、腐乳、大蒜等。蠶絲被,采用原生態(tài)的蠶絲精加工而制,冬暖夏涼、輕巧附體,有助于人們安康睡覺。野生百合粉,采用野生的巖百合精制而成,具有治理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功能,同時還具有清熱潤肺、健脾開胃、清心安神、醒酒美容、防輻射、抗衰老、益壽延年等功效,病人食用后尤有體能迅速恢復的奇效,是老少皆宜的純天然野生綠色保健食品。婁山大蟲草,俗名地牯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其莖連株狀如老蠶,既是名貴中藥材,又是佐餐佳肴。除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成份外,還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水蘇堿、水蘇糖、膽堿等,可治療身體贏弱、肺澇、感冒、疳結、心臟病、高血壓等病。有健脾開胃、增進食欲、強筋壯骨、養(yǎng)顏潤膚之功效。野銀杏,采用務川野生銀杏果、葉為原料,采用現(xiàn)代先進生產(chǎn)工藝研制加工而成,含有多種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是人們養(yǎng)身健體的精品??膳c主食烹煮,或與酒釀制?;叶垢悯r豆腐與豆草灰炒作而成,具有保存時間長,味道香色濃厚、回味悠長、甘甜的特點,是佳肴良菜之一,廣為遵義市、貴州省群眾津津接納。蕨燙燙,采用野生蕨類植物磨漿,蒸、煮、烙而成,除味道香淳可口外,還具有防輻射之功效,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酥食,精米炒作磨面成粉,佐野蜂蜜,采用仡佬族工藝印板蒸煮而成,味道香淳可口悠長,既是一理想的送禮之品,又是充饑解饞的美味食物。麻餅,精米炒炸成泡,佐麻糖,仡佬工藝加板壓制而成,與酥食是仡佬族人長期生活留存的送人禮品。超市與著名店鋪。超市有大哥大超市、偉凌超市、家樂福超市等5個,專賣店有聯(lián)想、美的、海爾、七皮狼、勁霸等20余個。(三)其它旅游資源1、紅色旅游資源紅軍長征長腳教育基地。位于務川縣城東北部40公里,茅天-蕉壩-紅絲-柏村鎮(zhèn)長腳村等一帶,洪渡河畔。因民國23年(1934年)5月9日至5月29日,紅三軍轉戰(zhàn)務川留下的戰(zhàn)斗遺址、留傳與仡鄉(xiāng)群眾共患難的故事,為教育、勉勵后代繼承紅軍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所建。由賀龍任軍長的紅三軍在彭水打了一個勝仗后,為了游擊湘黔邊區(qū),牽制敵人,掩護中央紅軍長征,又為了播下革命火種,擴大紅色根據(jù)地,紅三軍的一支部隊經(jīng)后坪到茅天,進入蕉壩,過樂居,搶渡長腳灘,進軍紅絲塘,圍攻九龍阡,賀龍、關向應等隨軍宿營發(fā)科壩,由紅絲經(jīng)泉口去沿河。在此戰(zhàn)役中,紅軍壯烈犧牲5人,槍毀國民黨軍隊1個營與土豪惡霸100余人。主要景觀與教育路線有后坪縣政府(今茅天鎮(zhèn))、蕉壩青團園戰(zhàn)斗遺址、樂居紅軍營息紀念村寨、長腳灘、發(fā)科壩紅軍營息紀念村寨、九龍阡戰(zhàn)斗遺址等10多處。樂居紅軍長征渡口遺址。紅二方面軍在賀龍的帶領下北上抗日,轉站該地,歷時半月之久,賀龍、關向應等曾在蕉壩鄉(xiāng)發(fā)科村宿營,在圍攻九龍阡巢滅高騰文的戰(zhàn)斗中紅軍戰(zhàn)士犧牲人,并留下了諸多軍民團結生產(chǎn)勞作的動人故事,后經(jīng)沿河到印江木黃與紅二六軍會師。廟壩戰(zhàn)斗遺址。位于豐樂鎮(zhèn)廟壩和新田村一線,1950年4月6日,務川解放后,首位縣長胡俊卿和縣委書記趙力中到遵義開會,在返回務川途經(jīng)新田廟壩時,被數(shù)千土匪包圍,展開了一場突圍戰(zhàn)。此次戰(zhàn)斗犧牲干部戰(zhàn)士9人,胡縣長也負重傷?,F(xiàn)存有戰(zhàn)斗遺址和英烈遇難處的古跡。2、觀光農業(yè)旅游資源?!八脑谵r家”景觀。務川縣級“新農村”示范點。位于務川縣城南部2-24公里處,務鳳公路旁。為貫徹落實中央建設新農村的號召,于2000年所建。保護森林面積11.3萬畝,人工造林19.6萬畝,修繕房屋17210平方米,修建連戶路211公里、活動院壩13038平方米、衛(wèi)生廁所374間、沼氣池1926口,配套建設了菊花基地22個、蘭化基地9個,形成了黔北“新農村”的示范帶,至2001年接待游客以來,常年在10萬人以上。該示范點既能領略仡佬族同胞茶甘飯軟的風情,又能享樂苗族同胞絲竹、詠歌之聲,具有隆厚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特色。是新中國在新世紀以來,實施農村改革的一次歷史記載。主要景觀有華榮古樹群落、廟壩菊花示范點、蘭花示范點、豐樂、洋溪畜牧養(yǎng)殖示范點、龍泉、福泉等37處景點,觀看曾在國內外公開演出的高臺舞獅、舞龍板凳、陶盆子打卦舞等民族節(jié)目。千年蝴蝶夢。位于都濡與涪洋鎮(zhèn)交界處,由1400余畝良田組成,嚴然一只大蝴蝶在沉睡,頭、翅、羽、身、觸等活龍活顯,尤其在夏秋,稻、菊花開艷映時,萬千姹紫嫣紅的蝴蝶歸集此地,或聚附于花上,或空中翩翩起舞,一個真正的千年蝴蝶“蘇醒”過來,其盛狀令世人驚嘆。二、我縣旅游資源分布與開發(fā)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矛盾從客觀方面看,我縣地處黔東北、渝之南與湘西結合部,“三不沿(不沿邊、不沿江、不沿海)三無(無高速公路、無鐵路、無航運)”特征明顯,距遵義市196KM,距省城貴陽356KM,距重慶市區(qū)380KM,到達較發(fā)達地區(qū)需4個小時行程以上。地理環(huán)境與基礎設施條件,決定了我縣旅游資源開發(fā)準入性不強。從旅游資源分布情況看,呈現(xiàn)“散、規(guī)模小、分布不均勻,無特定的線性”的特點,對旅游者的吸向性弱。從周邊環(huán)境看,北有武隆芙蓉洞、仙女山,南有梵凈山,我縣地處兩大旅游景區(qū)的遮蔽中,難以打破這種遮蔽,開辟新的旅游市場。從旅游資源開發(fā)方面看,我縣旅游開發(fā)從未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沒有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與設想,以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在破壞中開發(fā),破壞程度日趨嚴重,部分自然旅游資源已失去本來的面目,已無多大開發(fā)價值。部分人文旅游資源大多停留在口頭的宣傳上,保護與開發(fā)意識弱,甚至部分資源被其它地區(qū)占有,縣內專業(yè)人士已日漸失去創(chuàng)作的激情,人文旅游資源已處于一個非常危險的處境。三、加快我縣旅游資源開發(fā)及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政策措施建議(一)加強領導,樹立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觀旅游產(chǎn)業(yè)不僅具備社會屬性,更重經(jīng)濟屬性,是關聯(lián)性,帶動性極強的朝陽持久的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據(jù)專家統(tǒng)計旅游產(chǎn)業(yè)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能直接帶動交通、通訊、建筑、商業(yè)、文化等14個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并間接影響帶動47個行業(yè)。旅游收入每增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yè)增加4.3元。旅游行業(yè)每增加1個直接就業(yè)人員,能帶動5個就業(yè)崗位。對GDP的增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貢獻度,由此專家認為抓旅游就是抓經(jīng)濟,抓旅游就是抓發(fā)展。在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初期,黨政領導是決定旅游發(fā)展的關鍵要素。我縣旅游業(yè)發(fā)展滯后,與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有密切關系,根據(jù)省委、省政府對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我們認為,我縣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趕上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期,千萬不能因短期內各種棘手的矛盾錯過發(fā)展機遇。由此,我們建議:1、縣委政府務必加強領導,牢固樹立抓旅游就是抓經(jīng)濟,抓發(fā)展的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觀,引領旅游發(fā)展。2、制定出臺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政策保障。3、增強旅游局的職能,使旅游局有更廣闊的執(zhí)行空間、決策空間和協(xié)調空間,成為我縣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策劃者、組織者、管理者。(二)強化認識,樹立文化旅游的發(fā)展觀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沒有文化作支撐的旅游是沒有生命的旅游。我縣旅游要想在國內旅游市場上能獨樹一幟,成為經(jīng)久不衰的熱點,就必須牢固樹立文化旅游發(fā)展觀,努力并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由此,我們建議:1、“丹砂古縣仡佬之源”應成為我縣旅游文化的主題詞,如果說仡佬族文化是我縣旅游文化的特色,那么仡佬族文化中沉積最后,突現(xiàn)最好的丹砂文化就是有別于其它旅游文化的個性。2、成立民族文化研究所,對其主題文化的精髓“勤、智、勇、義、仁、禮、信”賦予時代內容,通過形式文化,過程文化和細節(jié)文化綜合作用,相對完整地體現(xiàn)其特色和內涵。(三)編制規(guī)劃,合理開發(fā)旅游資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說明規(guī)劃是龍頭,規(guī)劃是先導。旅游資源的開發(fā)和旅游產(chǎn)品的策劃、建設,同樣不例外,需要旅游的發(fā)展規(guī)劃來指導進行,尤其是我縣旅游資源的初始開發(fā),更需要一個高標準、高起點的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和專項規(guī)劃。抓好旅游規(guī)劃,首先要以鄉(xiāng)(鎮(zhèn))、村為旅游資源的分布情況,搞清楚資源的基本條件狀況;其次是要邀請專家認真盤點旅游資源,分析資源的性質、布局,對資源進行歸類、整合,同時作好資源的基本論證。然后再根據(jù)專家的資源論證報告、組織編寫我縣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總體構想,信托成熟的構想,編制發(fā)展規(guī)劃。使規(guī)劃的個性化更濃、科學性更高、操作性更強。(四)創(chuàng)新機制,促進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加快我縣旅游資源的開發(fā),促進旅游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建立有效的機制是不可取代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建立政府主導、企業(yè)主體、民眾參與的運行機制。由于我縣旅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利水電工程環(huán)保技術應用試題及答案
- 研究方法設計與實施路徑
- 工程經(jīng)濟的政策影響與建議試題及答案
- 水利水電工程對氣候變化的適應策略試題及答案
- 管理技巧的2025年中級經(jīng)濟師試題及答案
- 病毒性心肌炎健康教育
- 行政管理經(jīng)濟法復習知識檢驗試題及答案
- 危險的小圓珠健康風險解析
- 2025年工程經(jīng)濟項目融資設計試題及答案
- 深海潛水旅游活動安全與責任告知合同
- 中國生鐵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
-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試題及答案
- 龍巖市五縣2025屆初三5月教學質量檢測試題語文試題含解析
- 浙江開放大學2025年《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yè)4答案
- 2025年新媒體營銷職業(yè)能力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陜西省高三高考三模歷史試卷(含答案詳解)
- 糖尿病老人護理講課課件
- 2025滬教牛津版七年級英語下冊全冊培優(yōu)講義
- 大數(shù)據(jù)與食品質量控制的深度融合-洞察闡釋
- 水利工程施工文明措施與環(huán)保要求
- 2025年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測試卷(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