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的檢測ppt課件_第1頁
霉菌的檢測ppt課件_第2頁
霉菌的檢測ppt課件_第3頁
霉菌的檢測ppt課件_第4頁
霉菌的檢測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霉菌的檢測,一、實驗目的及意義 1.了解糧食中真菌檢測的衛(wèi)生學意義和基本過程。 2.掌握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霉菌的方法及特點。 3.掌握常見產(chǎn)毒霉菌的鏡下鑒別特征。,二、儀器設備和試劑 1.器材 溫箱(2528)、振蕩器、天平、顯微鏡、玻塞三角瓶(300ml)、試管(15mm150mm)、平皿(直徑9cm)、吸管(1ml和10ml)、酒精燈、載物玻璃、蓋玻片、廣口瓶、牛皮紙袋(121滅菌20min、試管架、接種針、橡皮乳頭、金屬勺、刀等。,2.培養(yǎng)基 (1)PDA培養(yǎng)基:由于該培養(yǎng)基含有天然成分,霉菌、酵母發(fā)育良好。 (2)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中加入氯霉素和孟加拉紅,能聯(lián)合抑制細菌,對樣品中的霉菌和酵母的選擇性好,且孟加拉紅能限制霉菌菌絲的擴展生長,使菌落局限,便于計數(shù),已在國際上廣泛應用。 (3)高鹽察氏培養(yǎng)基:專門用于糧食等水分含量較低樣品的霉菌計數(shù),由于含鹽量高,酵母、細菌都生長不良,因而不必添加抗生素。,三、霉菌的檢測內(nèi)容,(1)采樣 (2)表面除菌 (3)接種與培養(yǎng) (4)計數(shù) (5)鏡檢與初分離 (6)常見產(chǎn)毒霉菌的鑒定,(1)采樣:采取有代表性的樣品250-500g,盡快檢驗。 (2)表面除菌:無菌水反復沖洗。 (3)接種與培養(yǎng):糧粒均勻插到高滲察氏培養(yǎng)基中,5-10粒/皿。共100粒。 (4)計數(shù):選擇10-150間的數(shù)字進行計數(shù)。 (5)鏡檢與初分離: (6)常見產(chǎn)毒霉菌的鑒定:,常見產(chǎn)毒霉菌的鑒定特征 (1)寄生曲霉:生長較快,深綠色至暗綠色,絨狀。 (2)黃曲霉:生長較快,開始黃色,后變成黃綠色,絨狀。 (3)棕曲霉:生長較快,暗土黃色,絨狀,背面黃褐色至紫褐色。 (4)構巢曲霉:生長較快,暗綠色,生閉囊殼部分呈黃褐色,絨狀,背面呈紫褐色。 (5)黃綠青霉:絨狀,表面突起或凹陷,淡黃灰綠色,有淺黃色滲出液,背面亮黃色。 (6)橘青霉:艾綠色,表面有放射狀溝紋,黃色滲出液,背面黃色。 (7)島青霉:生長局限,致密叢生或繩狀,橙色、紅色、暗綠色的胡合體,背面褐色。,鏡檢觀察方法,一 直接檢查 不染色標本的直接檢查: 直接采取標本制片、顯微鏡下直接觀察,若發(fā)現(xiàn)真菌菌絲或孢子存在時,即可初步判定為真菌污染。 染色標本檢查 1)革蘭氏染色: 各種真菌均為革蘭氏陽性,為深藍色。 2)乳酸酚棉藍染色(或是乳酸苯酚液): 直接滴加到載玻片上,再加入真菌涂開進行觀察。,糧食中常見污染的真菌形態(tài)特征,曲霉屬:分生孢子頭; 青霉屬:帚狀枝; 鐮刀菌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