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科學上冊 第3節(jié) 大氣的壓強學案(教師用)_第1頁
八年級科學上冊 第3節(jié) 大氣的壓強學案(教師用)_第2頁
八年級科學上冊 第3節(jié) 大氣的壓強學案(教師用)_第3頁
八年級科學上冊 第3節(jié) 大氣的壓強學案(教師用)_第4頁
八年級科學上冊 第3節(jié) 大氣的壓強學案(教師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氣的壓強(一)學習目標 1.能列舉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現(xiàn)象和生活現(xiàn)象。 2.能用大氣壓解釋有關現(xiàn)象。課堂學習設計 課前練習 1.短時間內近地面的 大氣溫度 、濕度、 氣壓 等要素的 綜合狀況 稱為天氣。 2.天氣的主要要素有氣溫、 氣壓 、風、 濕度和降水 。 科學探究 分組實驗: 1.在玻璃杯里盛滿水,在杯口覆蓋一張硬紙片,先用左手托住紙片,將杯子倒轉過來。當左手拿開后,水是否會流出來?試試看。思考:這是為什么? 2.把空可樂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抽氣槍抽氣,你將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討論得出結論:大氣壓強的存在。 大氣向各個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強,這個壓強稱為 大氣壓

2、強 ,簡稱 大氣壓 。 1.投影圖片: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 讓學生觀察并說明,這些現(xiàn)象可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2.投影圖片:圖217,介紹并演示: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的驚人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3.閱讀:人體內的“馬德堡半球” 4.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實例能說明大氣壓是存在的? 討論 分組回答并能作出分析。 課內補充例題 例1 自來水筆吸墨水時,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墨水就被吸到橡皮管里去了。這是為什么? 解析 自來水筆吸墨水時,當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時,就把空氣從橡皮管內排出,使橡皮管里的氣壓變小,管外墨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橡皮管里去了。 答 略 例2

3、如圖22所示,將杯子裝滿水,用紙片把杯口蓋嚴,手按紙片把杯子倒過來,放手后,紙片不會掉下來,杯子里的水不會流出來,這表明紙片受到空氣和向上的大氣壓。如果將杯子轉到如圖乙、丙所示位置,紙片不掉,水仍不流出來,這又說明了 大氣向各個方向均有壓強 。 解析 當將杯子裝滿水,用紙片把杯口蓋嚴后,杯內無大氣也無大氣壓,而紙片外存在著大氣壓,故手按紙片把杯子倒過來,放手后,紙片不會掉下來,水也不會流出來,說明紙片受到的大氣壓所產生的壓力大于水對紙片產生的壓力。故表明紙片受到空氣和向上的大氣壓。 當杯子轉到如圖乙、丙所示的位置時,紙片仍不掉,水也仍不流出來,這說明大氣向各個方向均有壓強。 笞 略 課內練習

4、1.首先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 馬德堡半球實驗 ,實驗者為 德 國的 奧托格里克 。 2.用嘴吸裝礦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會變癟,空塑料瓶變癟的原因是 瓶內氣壓變小,大氣壓把瓶子壓癟 。 3.由于空氣有 重力 ,會對空氣中的物體產生壓強,這個壓強叫做 大氣壓強 ,簡稱 大氣壓 。 課時小結 本課時學習了大氣壓的存在及日常生活中證明大氣壓存在的現(xiàn)象。大氣壓的存在和用大氣壓來解釋有關現(xiàn)象是本課時的重點。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注射器抽取藥液,也是利用 大氣壓 進行的。當把針頭放人藥液中,向外拉活塞時,針頭內的氣體體積變大,氣體壓強 變小 ,大氣壓把藥液沿針頭壓人針管內。 2.如圖

5、23所示,在瓶底鋪層沙子,點燃浸過酒精的棉花,將剝殼的熟雞蛋堵住瓶口。當火焰熄滅后,雞蛋將 落入瓶中 ,這是因為 火焰熄滅,瓶內氣體的溫度降低,氣壓減小,大氣壓把雞蛋壓入瓶中 。 3.喝飲料時,用嘴吸插入飲料中的塑料管,使管內的 氣壓 減小,飲料在吸管外的 大氣壓 作用下進入嘴里。 4.如圖24所示,將試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35分鐘,立刻豎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不動。 (1)你猜想可能產生的現(xiàn)象是水在試管內上升; (2)你猜想的依據(jù)是 試管內氣壓變小,大氣壓的作用使水上升 。大氣的壓強(二)學習目標 1.能說出標準大氣壓的數(shù)值。 2.說出測量大氣壓的工具:水銀氣壓計和空盒氣壓計。課堂學習設

6、計 課前練習 1.大氣對處于其中的物體 向各個方向要產生壓強,這個壓強稱為 大氣壓強 ,簡稱 大氣壓 。 2.能證明大氣壓存在的現(xiàn)象和實驗很多,其中最早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叫 馬德堡半球實驗,它是由德國的 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 表演的。日常生活中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例有 、 (舉兩例)。 科學探究 大氣壓的大小: 演示或投影:水銀氣壓計、空盒氣壓計大氣壓的測量工具,并介紹結構及讀數(shù)方法。 1.測量工具:水銀氣壓計、空盒氣壓計。 (1)水銀氣壓計的構造:內有一支細玻璃管,管內水銀柱高度會隨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水銀柱的高度的毫米數(shù)即為大氣壓的值。 (2)兩種氣壓計的優(yōu)點:空盒氣壓計攜帶較方便,水銀

7、氣壓計測量較精確。 2.大氣壓的常用單位:百帕(hPa)、毫米汞柱(mmHg) 1毫米汞柱(mmHg)1.33百帕(hPa) 3.大氣壓的變化: (1)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密度有關。由于大氣的密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故大氣壓也隨高度的增加而 減小 ,即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 越小 。 (2)在海平面附近,大氣壓的數(shù)值接近1.01105帕,即 760 毫米汞柱,通常稱為 標準大氣壓 。 故有:1標準大氣壓 1.01105 帕 760 毫米汞柱 討論 假如一塊磚頭平放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1000帕,已知一塊磚頭的厚度為5厘米,則標準大氣壓相當于疊多高的磚頭對地面產生的壓強?這個問題說明了什么?

8、 思考 這么大的大氣壓,我們?yōu)槭裁礇]有感覺而自由自在的?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 課內補充例題 例1 將一支試管裝滿水銀后倒插在水銀槽中,管頂高出水銀面20厘米,在標準大氣壓下,管外水銀面上受到的大氣壓為多少帕?若在試管頂部開一個小孔,將看到什么現(xiàn)象? 解析 整個裝置處于大氣的包圍之中,所以管外水銀面受到的是大氣壓強,而1標準大氣壓為1.01105帕,管頂受到的壓強為760毫米汞柱200毫米汞柱560毫米汞柱,當管頂開孔后,管頂水銀面也受到大氣壓的作用,則管內水銀在其重力作用將落下來,直至管內外水銀面相干。 答 略 例2 關于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增

9、大 D.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減小 C.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D.大氣壓與高度無關 解析 大氣壓的大小跟大氣的密度有關,由于大氣的密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故大氣壓也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故上述四個選項中正確的為C。 答 C 課內練習 1.用來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 氣壓計 。 水銀 氣壓計測量準確,但攜帶不便;而常用的氣壓計是 空盒 氣壓計,也叫 無液 氣壓計。 2.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如果玻璃管傾斜,那么管內的水銀柱 ( A ) A.長度增加,高度不變 D.長度不變,高度減小 C. 長度增加,高度增加 D.長度減小,高度減小 3.離地面越高的地方,那里的大氣壓強 越小 。 課時小結 本課時學

10、習了大氣壓的測量和大氣壓的值,并了解了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托里拆利實驗、標準大氣壓及大氣壓的隨高度變化的規(guī)律是本課時的重點。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1.把等于 760 毫米汞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等于 1.01105 帕。 2.運動員帶著水銀氣壓計下山的過程中,氣壓計的讀數(shù)會 增大 。氣壓計能測高度的依據(jù)是 氣壓隨高度有規(guī)律地變化 。 3.某天的大氣壓強為740毫米汞柱。某同學做托里拆利實驗,實驗中玻璃管始終未離開水銀面。 (1)將玻璃管向上提起1厘米,水銀柱高度:將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740毫米。 (2)將玻璃管向下壓1厘米,水銀柱高度將 等于

11、740毫米。 4.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如果管內殘留了空氣,則所測得的大氣壓強要比真實值 ( B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無法判斷大氣的壓強(三)學習目標 1.能說出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之間的關系:流速越大,壓強越小。 2.能利用氣體和液體的流速與壓強之間的關系解釋有關現(xiàn)象。課堂學習設計 科學探究 投影:圖221北京地下鐵道復興門站。 在火車站的站臺上,標有一道平行于鐵軌的直線,你知道為什么要設置這樣一條直線嗎? 實驗探究 氣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系。用雙手分別捏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垂掛在胸前。沿兩張紙的中間向下吹氣時,將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結論 當吹氣時,兩紙條 內 (填“內”或“外

12、”)側氣體的流速較大, 外 (填“內”或“外”)側氣體的壓強較大。 1.說明:氣體壓強跟流速之間的關系: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 小 ;流速越小,壓強越 大 。 實驗與討論:把一支玻璃管插入水中,當用另一支玻璃管對著它的上端吹氣時,有水從管口噴出。自己動手做一做,并討論,怎樣解釋這個現(xiàn)象? 討論后各組指定一位同學解釋這現(xiàn)象,比一比,哪一個組解釋得最合理。 2.跟氣體一樣,液體的壓強也會隨流速的增大而減小。 舉例介紹:1912年秋季,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遠洋輪之一“奧林匹克號”和離它100米左右的地方鐵甲巡洋艦“豪克號”相撞。 其原因:兩船之間的水的流速比外部 大 ,壓強就要比外部 小 一些,這樣,外

13、部壓強較大的水就把兩船擠在一起了。 3.現(xiàn)在你能解釋火車站臺劃線的原因了嗎?你還能找出日常生活中氣體、液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嗎?能否用實驗來探究? 課內補充例題 例題 用細線吊起一只空的塑料飲料瓶,用手轉動飲料瓶,使它繞對稱軸線旋轉,轉動的塑料瓶四周的空氣繞它旋轉,如果這時用電扇向它吹風,由于瓶的轉動它兩側的風速將不一樣(如圖25所示),則旋轉的飲料瓶應向哪個方向移動?在圖中標出并解釋之。 解析 電扇吹出的風與塑料瓶周圍旋轉運動的空氣匯合,使塑料瓶四周空氣流動速度大小不同。如圖中空心箭頭所指方向空氣流速較快,該方向空氣壓強較小,故塑料瓶向空心箭頭所指方向運動。 答 略 課內練習如圖26,向飲料管A吹氣,飲料管B中的液體會上升,并從管口噴出。這是因為 氣體或液體的壓強與氣體或液體的流速有關,氣體或液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故當向A管吹氣時,B管上方的流速增大,而使B管上方的壓強減小,液體就會上升并從管口噴出 。 課時小結 本課時學習了氣體和液體的流速和壓強之間的關系,及利用這個關系來解釋有關現(xiàn)象,這是一個較難的內容,需認真學習和理解。課外同步訓練 基礎過關 乒乓球前進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轉方向會沿不同的軌跡運動,運動員用三種不同的擊球力把乒乓球擊出,請判斷如圖27所示的1、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