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題 烏 江 亭,杜牧,杜牧,寫作背景,關(guān)于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杜牧于唐文宗四年,結(jié)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時渡江經(jīng)過烏江亭時,寫了這首詩。,寫作背景: 關(guān)于烏江亭 那是楚漢相爭之時,最后劉邦取得了勝利,他包圍了項羽,雖楚霸王后來突圍,但只剩下了二十八名殘兵敗將,逃到了烏江(即現(xiàn)在安徽省烏江鎮(zhèn))。漢軍的數(shù)千追兵仍在窮追不舍。此時烏江亭長駕著一條小船來接應(yīng)項羽說:“江東雖小,但是亦有千里土地,數(shù)十萬人口,你仍可在江東為王。所以,請你快上船渡江吧!”,項羽苦笑著
2、說:“天意要亡我,渡江還有什么意思呢?何況,當年同我一起渡江西進的八千江東子弟,而今無一生還,即使江東父老還能擁戴我為王,我已到今日這般天地,自己還有臉面見他們吧?”項羽說完,立即拔劍自刎而死。 杜牧后來游覽項羽自殺之地,感慨萬千。他寫的題烏江亭詩中“卷土重來未可知”,即感嘆若項羽當年沒自殺身亡,而是渡江積蓄力量,再與劉邦較量,那么,誰勝誰負還很難說呢!,寫作背景,杜牧會昌中官池州刺史時,過烏江亭,寫了這首詠史詩?!盀踅ぁ奔船F(xiàn)在安徽和縣東北的烏江浦,舊傳是項羽自刎之處。 項羽潰圍來到烏江,亭長建議渡江,他愧對江東父兄,羞憤自殺。這首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jié)失敗的教訓,惋惜他的
3、“英雄”事業(yè)歸于覆滅,同時暗寓諷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當?shù)刂赋鰟贁∧吮抑_@一普通常識,并暗示關(guān)鍵在于如何對待的問題,為以下作好鋪墊?!笆虏黄凇保钦f勝敗的事,不能預料。 次句強調(diào)指出只有“包羞忍恥”,才是“男兒”。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兒”呢?“男兒”二字,令人聯(lián)想到自詡為力能拔山,氣可蓋世的西楚霸王,直到臨死,還未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只是歸咎于“時不利”而羞憤自殺,有愧于他的“英雄”稱號。,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第三句“江東子弟多才俊”,是對亭長建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的藝術(shù)概括。人們歷來欣賞項羽“無
4、面見江東父兄”一語,認為表現(xiàn)了他的氣節(jié)。其實這恰好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聽不進亭長忠言。他錯過了韓信,氣死了范增,確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這最后關(guān)頭,如果他能面對現(xiàn)實,“包羞忍恥”,采納忠言,重返江東,再整旗鼓,則勝負之數(shù),或未易量。這就又落腳到了末句。,卷土重來未可知,“卷土重來未可知”,是全詩最得力的句子,其意蓋謂如能做到這樣,還是大有可為的;可惜的是項羽卻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這樣就為上面一、二兩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據(jù),而這樣急轉(zhuǎn)直下,一氣呵成,令人想見“江東子弟”“卷土重來”的情狀,是頗有氣勢的。同時,在惋惜、批判、諷刺之余,又表明了“敗不餒”的道理,也是頗有積極意義的。,卷土重來 成語“卷土
5、重來”不難理解,常以其比喻在失敗之后,并不灰心,重整旗鼓,重新再干。這來自唐代詩人杜牧的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注釋: 烏江亭:地名,楚漢戰(zhàn)爭時,項 羽逃到烏江自刎。 期:預料。 包羞忍恥:能忍受失敗、挫折等羞辱。 江東:指江南,項羽起兵的地方,解說: 勝敗是兵家的常事難以預料, 能忍辱負重才算是堂堂的男子漢. 江東子弟中多有人才俊杰, 說不定還能在整旗鼓卷土重來。,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主要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從大處著眼,直接議論,直抒胸臆。,1、這首詩借對項羽的評價表達了什么觀點?
6、2、本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標新立異,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戰(zhàn)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杜詩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好男兒應(yīng)包羞忍辱,永不言敗。憑著胸懷壯志的江東子弟,是完全可以東山再起的。全詩格調(diào)昂揚樂觀,積極向上。 王詩冷靜客觀理智的思考了當時的形勢,指出項羽的失敗已無法挽回,是歷史的必然,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zhàn)爭的勝負,歷史的規(guī)律不可違背。,杜枚乃世家子弟,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研究文學政治經(jīng)濟,準備入輔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順,中年時歷經(jīng)磨難,終于
7、被招為“考功郎中、知制誥”,所以,在他看來,只要以平常心看待勝敗,“包羞忍辱”,總結(jié)失敗的教訓,必能“卷土重來”。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在他擔任宰相期間,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觸動了貴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們聯(lián)合起來反對新政,革新失敗。在這種情況下,王安石產(chǎn)生了這種看法:形勢逼人,就算重頭再來,但因失敗已成定局,無人支持,是無法轉(zhuǎn)敗為勝的。,臨古地(景) 思古人(事) 抒己志(情),寫法概述,首先,要弄清史實。 其次,要體會意圖。 還有,要領(lǐng)悟感情。 最后,要分析手法。(有以景抒情,有議論引發(fā)的,有直抒胸臆的。還要注意典故的運用。在章法上,或作正反
8、對比,或是側(cè)面烘托。),后代作家臨古跡、思古人、嘆古事,因現(xiàn)實的原因或借古諷今、或因古抒懷、或感慨今昔。 常見感情:, 懷古傷令(古盛今衰、物是人非) 懷人傷己(對比失落、同病相憐) 理性思考 (借古諷令、獨抒機杼) 技法上:或借古諷今,有古今對比的,有用典的。,詠史懷古詩總結(jié),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詩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王詩辛辣冷峻地指出項羽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失去人心,頗具政治家的眼光。 烏江 李清照 生當做人杰
9、,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詩認為人要講求氣節(jié),活著要干轟轟烈烈的事業(yè),死了也要氣壯山河。,汴河。隋煬帝時,開掘了名為通濟渠的大運河。運河主干在汴水一段,習慣上也呼之為汴河。隋煬帝開大運河的動機,不外乎滿足一己的淫樂,大量耗費民脂民膏,成為他最著名的暴行。,汴河懷古(其二)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第四句以“大禹治水的業(yè)績”相比,甚至用反詰句式來強調(diào):論起功績來,煬帝開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嗎?但這樣的評論是以“若無水殿龍舟事”為前提的。“共禹論功”一抬,“不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壓在“水殿龍舟事”上面,對統(tǒng)治階級
10、奢侈糜爛的生活予以批評。,高考回放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注汴河:即通濟渠,隋煬帝時開挖的大運河的一段。 隋家:隋王朝。水殿龍舟:當年隋煬帝出游時所乘坐的船只。 不較多:差不多。 兩首詩都以“汴河”為題材,但所寫的重點不同,抒發(fā)的感慨也不同,請作簡要分析。 這兩首詠史詩的表達方式各有側(cè)重,請分別加以說明。,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 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 汴河懷古 唐皮日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
11、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兩首詩都以“汴河”為題材,但所寫的重點不同,抒發(fā)的感慨也不同,請作簡要分析。 這兩首詠史詩的表達方式各有側(cè)重,請分別加以說明。 參考:(1)李詩重在通過敘寫汴河春色和隋宮的荒廢,抒發(fā)了對隋王朝衰亡和對物是人非的感慨。皮詩看似為汴河洗刷“罪名”,實則巧妙地對亡國之君進行了強烈的斥責。,(2)李詩以描寫為主,觸景生情。一句正面重筆寫汴河春色,二句就春色常在、豪華不再。三、四句進一步描寫汴水春色的典型代表隋堤柳色來抒寫感慨。皮詩以議論為主,欲奪故予,雖用了翻案法,實際上只為大運河洗刷不實的“罪名”,而煬帝的罪反倒更加坐實了,角度獨特。,課堂演練 西施灘 崔道融 宰噽亡吳
12、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西施 羅隱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注:據(jù)史記載,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后,困于會稽,派大夫文種賄賂吳國太宰伯噽,送寶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吳國求和,從此越王勾踐獲得了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其后終于滅掉了吳國。 1、兩首詩都針對“紅顏禍水”這一傳統(tǒng)的歷史觀念,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淺之別。請作簡要分析。 2、兩首詩的作者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時,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請結(jié)合兩首詩的三、四句作簡要賞析。,崔道融的詩同情西施,為西施個人鳴不平,立意較淺。羅隱的詩寫出了“家國興亡自有時”的自然規(guī)律,立意較深。,崔詩“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用了借景抒情和比喻的手法。羅詩“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庇昧藢Ρ群头磫柕氖址ā?西施灘 崔道融 宰噽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三、四句借景抒情、比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冷藏合同范本
- 加工車間轉(zhuǎn)租合同范本
- 不見面簽訂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貨運車從業(yè)考試題
- 個人施工承攬合同范本
- app開發(fā)合同范本模板
- 加工訂單合同范本模板
- 農(nóng)村供熱服務(wù)合同范本
- 個人股權(quán)質(zhì)押合同范本
- 光租船合同范本
- 醫(yī)院護理人文關(guān)懷實踐規(guī)范專家共識課件
- 個人合伙開店合同范本
- 生而為贏自燃成陽-開學第一課發(fā)言稿
- 2024年設(shè)備監(jiān)理師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
- 公司外派學習合同范例
- 2025年中國國投高新產(chǎn)業(yè)投資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學年小學美術(shù)一年級下冊(2024)嶺南版(2024)教學設(shè)計合集
- 《研學旅行課程設(shè)計》課件-研學課程設(shè)計計劃
- 年產(chǎn)10噸功能益生菌凍干粉的工廠設(shè)計改
- 微波與天線矩形波導
- 19+張愛玲經(jīng)典《金鎖記》英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