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ppt_第1頁
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ppt_第2頁
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ppt_第3頁
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ppt_第4頁
學生使用手機的“利、弊”.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一研究性學習,現(xiàn)代中學生手機使用情況,課題組成員,課題指導老師 席長華,課題名稱 課題確立的理由 課題研究的目的 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步驟及預計課題完成時間,現(xiàn)代青少年手機使用情況,隨著進入小康社會,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提高,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快速發(fā)展,高科技越來越多進入我們的生活領域。在手機誕生二十五年后的今天,手機逐步進入中學生當中。其不僅成為中學生生活中的流行物品,還逐漸成為中學生的必需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以冷靜的頭腦去分析、看待,找出“利”與“弊”。,認清事物的本質,找出根源,進行深入調查、分 析,培養(yǎng)辨別是非能力 找出“利”與“弊”,辨?zhèn)稳ネ?提出合理建議,方 法 1.上網(wǎng)查找相關

2、資料 2.進行社會調查,步 驟 1.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大量信息 2.對不同學校,不同人物,不同年齡 進行相關的社會調查 3.整理所獲得的資料,進行深入的探 討、分析和研究,預計課題完成時間 2004年6月,開題論文,1979年,手機 一個可愛的玩意誕生了。她,似乎尤物,卻有民間。整整二十五年過去了,手機陪伴你我,一路走來,正不斷地改變我們的行為和交流方式。 據(jù)權威統(tǒng)計,過去的2003年中,全球共計有13億人在使用手機。每年,有超過4億部手機銷往世界各地。80%的歐洲人擁有手機,而中國以擁有2億手機用戶的巨大“業(yè)績”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市場。二十五年前,擁有一部“便攜式”電話是一小部分人炫耀的資本,

3、今天,使用手機成為一個全球化的現(xiàn)象以及見證一個國家發(fā)展的標志。,現(xiàn)今的手機發(fā)展“日新月異”,微觀層面上代表了“最先進的生產(chǎn)力”,宏觀體現(xiàn)了各國的科技進步。有如下一則新聞:日本年輕人流行用手機看書。文章說,利用手機看書,已在年輕一代的東瀛靚妹中蔚然成風,她們通常不去書店,隨身不帶書,但是手機不離身,還不在乎手機書本的字小和往往必須下載的麻煩,而沉迷于這種不受地方和時間限制的新型看書方式。據(jù)統(tǒng)計,這“一小撮人”的人數(shù)在200萬左右。 就如許多國家一樣,在我國,許多中學生擁有手機,手機成了多數(shù)中學生的必需品。據(jù)稱,北京市海淀區(qū)某中學有學生1700多人,其中有手機的已達到1100多人。另有報道說,某班

4、有50多名學生,其中40多人有手機。但是,任何的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個別中學生因沉迷于打手機、發(fā)短信、看段子,從而分散了放在學習上的主要精力,嚴重者導致成績下降。相信你一定碰到過這樣的場面:,A.上課時,全班同學正專心致志地聽老師授課。 忽然,一陣“悅耳”的手機鈴聲響起,打斷了老師的講授,學生的思路,干擾了課堂正常教學秩序。 B.上課了,某同學還沉迷玩得“如火如荼”的手機游戲,拼殺得“熱火朝天”,并“情不自禁”地叫喊。結果,不但自己在慢性自殺 浪費了自己寶貴的學習時間,而且還“謀財害命” 影響了周圍的同學。,再來看一則新聞:手機短信成為大馬學生成績下降的“罪魁禍首”。文章說,在馬來西亞全國初中評

5、估考試成績公布后,該國教育總長對學生成績的下降做出了解釋,稱學生在平時過多地發(fā)送手機短信是產(chǎn)生這個問題的“罪魁禍首”。不少學生丟分的原因是他們在考試中“偷工減料”,頻頻地使用不規(guī)范的詞語縮寫和句子縮寫,如“you”就常被縮寫成“U”。很明顯,學生把“手機英語”搬上了試卷。 “中學生是否應該使用手機”,如同晴天里炸響的一個霹靂;“如何對待中學生使用手機”,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正確處理好學生、家長、學校三者的關系,正急需得到滿意的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冷靜下來,認清事物的本質,找出根源,進行深入調查,分析結果,辨別是非黑白,從而找出“利”與“弊”,辨?zhèn)稳ネ?,找出合理的建議。我們相信,

6、在這一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將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問卷調查(學生) 原畢業(yè)區(qū)(市) 現(xiàn)就讀學校 性別 年齡 1.是否擁有手機? A.是 B.否 2.手機的牌子 A.諾基亞 B.三星 C.摩托羅拉 D.西門子 E.索愛 F.菲利蒲 G.熊貓 H.小靈通 3.手機的型號 4.手機的價格 A.700元1000元 B.1000元1500元 C.1500元200元 D.2000元3000元 E.3000元以上(請寫出大概的金額) 5.手機的來源 A.自己有零花錢買 B.家長主動購買 C.向家長要求購買,6.每月手機費用 A.100元以下 B.100元200元 C.200元300元 D.

7、300元以上 7.手機費支付情況 A.零花錢 B.家長支付 C.有時自己,有時家長支付 8.你使用手機的主要用途(多選) A.同學聊天 B.與家長聯(lián)系 C.發(fā)短信 D.娛樂 E.上網(wǎng)、QQ 9.你使用的電信公司 A.中國移動通信:全球通 神州行 動感地帶 大眾卡 小神通 B.中國聯(lián)通:聯(lián)通 南粵廣州卡 如意通 C.中國電信:小靈通 10.你對手機性能的要求 11.對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態(tài)度 A.贊成 B.反對 C.無所謂 D.不贊成也不反對,12.若朋友(同學)有比你更新、更好的手機,你會 A.羨慕 B.購買更新的 C.無所謂 13.若大多數(shù)同學都有手機而你無手機,你會 A.自卑 B.立即購買手機

8、 C.無所謂 14.你對中學生帶手機回校的看法 A.中立 B.反對 C.支持 15.你更換手機的頻率 A.半年一次 B.一年一次 C.放生特殊情況(如壞了,丟失等) D.其他 16.你對學?!敖故褂檬謾C,不準帶手機回校”有關規(guī)定的看法 A.贊成 B.反對 C.認為多此一舉 17.家長對你使用手機的態(tài)度 A.贊成 B.反對 C.無所謂,調查數(shù)據(jù)展示,是否擁有手機?,手機的來源?,手機費用支付情況?,使用手機的主要用途?(多選),B(38%),D(22%),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態(tài)度?,若大多數(shù)同學有手機而你沒有,你會?,你對學生帶手機回校的看法?,你對學?!敖故褂檬謾C,不準帶手機回?!庇嘘P規(guī)定的看

9、法?,一石擊起千層浪 眾說紛紜,家長ABC 學校一二三,家長對你使用手機的看法?,A.“中學生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該為打手機、發(fā)短信而浪費時間。不單如此,學生沒有經(jīng)濟來源,手機之于他們,無疑是不必要的奢侈品,不應該培養(yǎng)這種奢華、虛榮的消費習慣。所以,我不贊同中學生使用手機,并且也不會為我的孩子購買,直到他/她上大學以后。” B.“對于中學生是否應該使用手機的問題我感到很矛盾:一方面覺得沒有必要,另一方面我又希望隨時能和我的孩子得到聯(lián)系。我現(xiàn)在傾向于尊重孩子自主選擇的前提下再作決定。如果孩子傾向于買,那么我就買;如果孩子能有中學生不需要手機、自己有能力抵御誘惑的能力的想法,我當然很高興不買

10、?!?家 長 看 法,C.“我已給我的孩子買了手機。當初一方面是與孩子的一種約定: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就當一種獎勵;另一方面我需要隨時隨地能與他/她聯(lián)系上。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信任與激勵。并且讓他們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手機誘惑之間,必須學會正確處理二者關系,量度好度,把握好方向。我覺得,這也可以視為素質訓練的一部分。我相信,在經(jīng)過短暫的新奇感之后,孩子會擺正學習和玩手機的位置。,學 校 看 法,一、不安全 既容易被搶,又傷及學生人身安全 二、影響學習 有些學生沉迷于手機短信、網(wǎng)上聊天,成績下滑;課堂正常秩序、正常運作容易受到干擾 三、助長攀比心理,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一方面是老師的反對,家

11、長的謹慎;一方面是校園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出現(xiàn)這中狀況主要以下有兩點: 1.青少年自制力較低,抵御外來誘惑能力較弱。因 此,在中學生當中容易出現(xiàn)跟風、趕潮流的現(xiàn)象, 使用手機讓他們感到“Cool” 2.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有強烈的逆反心理,并且自 以為是“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了,已經(jīng)成熟了”, 他們往往把長輩的話當作耳邊風,點滴體會,點滴感悟,對老師、家長、學生的 看法與建議,對老師學校的意見: (1)設立論壇,就學生帶手機回校一事聽取多方面的意見,進行研究,愿意站在學生立場,客觀分析問題; (2)老師可在班會課或課余時間同學生探討有關手機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對家長的意見: (1)應該明

12、確,學生究竟是否能使用手機的最終決定權在于父母的物資與精神上的允許,一定要根據(jù)家中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選擇手機或是否帶手機回校; (2)應多與子女溝通,了解子女使用手機的用途、情況與大概費用,要把握一定量度; (3)加強與學校的交流,能及時反饋情況;,對學生的意見: (1)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應該帶手機回校; (2)嚴格遵守校園規(guī)則,在不允許的情況下絕不使用手機; (3)對手機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應把手機當成一個實用的工具而不是與人攀比玩樂的玩具; (4)多與家長進行溝通,使其自己一月中使用手機的費用,使其不必為自己擔心,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們小組關于“中學生使用手機問題”的研究性學習終于來到

13、了結題的階段,心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擱下,回想以往數(shù)月為課題的奔波勞碌,思考爭論,回響我們曾為課件灌注的心血與汗水,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 是的,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的,并不只是老師在課堂上的循循善誘與自身的孜孜不倦所能得到的。課堂之外,社會當中,無疑是一個更寬廣的天地。在這里,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父母、老師、同學,更多的,是陌生人的眼光與來自自身的羞澀與膽小。但也正是在這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在社會的大學堂里,我們開始慢慢地成長,成長 ,結題論文,我們研究的課題關于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手機,幾乎是人人必備的通訊工具。手機的浪潮,無疑是不可阻擋

14、的。但當浪潮席卷到學生這一個群體,疑問接踵而來中學生到底該不該使用手機。這個問題成了社會上一個眾說紛紜的熱門話題。就著這個疑問,我們展開了研究。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制定了各類型的問卷。采訪對象由初中生到大學生,由家長到老師,乃至于社會上的陌生人。我門還收集了各種各樣對中學生使用手機的看法。歸結下來,有以下兩個不同的觀點: 一是支持。這觀點主要來自于大部分的學生,但老師只有少數(shù)。一位高中的姐姐向我們闡述了不少手機的優(yōu)點。主要的有與家人朋友聯(lián)絡方便,發(fā)短信則使我們的溝通更自由。作為21世紀的新鮮人,若現(xiàn)在沒有手機,那日后更難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二是反對。這是來源于大部分老師的意見。由來訪中,我們得

15、知,首先老師們普遍認為,學生實在不應該在學校使用手機;另外這樣會形成學生之間攀比的風氣,不利學生心理上的發(fā)展;原因其三,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用手機玩游戲、發(fā)短信,影響學習效率;最后,手機是貴重物品,若在學校丟失,情況不易處理。 兩種看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小組成員的看法也個不相同,即使進行了多次的討論,但都不能得出完美的答案。這使我們小組的研究陷入困難,處于迷霧之中。 這時,政治課本上的知識與老師的從旁指導啟發(fā)了我們,那是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對待同意問題,看到他的優(yōu)點時,也要看到它的不足之處。我們看到了不少關于學生在校使用手機的弊端,但它的優(yōu)點呢?我們不能忽略。關鍵是看出它的利弊關系。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無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