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對比閱讀高分策略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專項復(fù)
習(xí)(原卷版+解析版)
文言文對比閱讀商分策略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
專項復(fù)習(xí)
文言文對比閱讀
(2022秋?江蘇淮安?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甲】【乙】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壬戌①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寶石山甚勝,將以
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學(xué)諭與予自山之陰而登,酌元學(xué)士黃晉卿②讀
書之軒,俯瞰全湖,一碧萬頃,而吳山前據(jù),類屏障然。其余若鳳凰、
南屏之山,萬松、慈云之嶺,又皆蜿蜒回拱,欲趨而先。其東則錢塘
之江,彌漫浩渺,極目無際,而西陵諸山,出沒煙霏翠靄間,誠天下
之絕境也c夕陽既沒,明月在軒.山姿水色,修焉而變c予情愈豁,
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恍然若置身廣寒清虛之府,
樂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嘗玩之于揚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為
平生奇觀。今復(fù)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③而亦豈易得哉!夫湖山
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前乎吾者賞與否,其
悲與喜固不可得而知也。
(選自《天下名山游記選?月夜游寶石山記》,有刪減)
【注釋】①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②黃晉卿:黃港,
元人。③靳:吝惜。
【乙】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停頓。(標一處)
故人周學(xué)諭與予自山之陰而登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類屏障然
(2)望西湖之上有寶石山甚勝
(3)月色入戶
(4)相與步于中庭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將以斯夕玩月其上。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從寫法的角度,請你對語段【甲】中的劃線句作簡要分析。
5.說說【甲】【乙】兩文作者感情的差異。
(2022秋?江蘇南京-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C青林翠竹,四時俱備c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沂鱗竟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一一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①人也。初,母夢青龍自懷而出,并見
兩天人手執(zhí)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遂產(chǎn)弘景。幼有異操②,年十
歲,得葛洪《神仙傳》③,晝夜研尋,便有養(yǎng)生之志。謂人曰:“仰
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矣。”及長,身長七尺四寸,神儀明秀,朗
目疏眉,細形長耳。讀書萬余卷。善琴棋,工草隸。未弱冠④,齊高
帝⑤作相,引為諸王侍讀,除⑥奉朝請。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
唯以披閱為務(wù)。朝儀故事⑦,多取決焉。永明十年,上表辭祿,詔許
之,賜以束帛。及發(fā),公卿祖⑧之于征虜亭,供帳甚盛,車馬填咽,
咸云宋、齊以來,未有斯事,朝野榮之。
一一節(jié)選自《梁書?陶弘景傳》
[注釋]①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②異操:獨特的品行。操,品
行、行為。③神仙傳: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收錄了中國古代傳說中
的92位仙人的事跡。④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⑤齊高帝:
齊高帝蕭道成,南朝齊創(chuàng)建者。⑥除,授、拜(官職)。⑦故事:辦
事的制度、例行的事。⑧祖:餞行。
6.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1)四時俱備
(2)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3)養(yǎng)生之志
(4)詔許之
7.翻譯下列語句的意思。
(1)實是欲界之仙都。
(2)仰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矣。
8.結(jié)合【乙】文說說為什么陶弘景能夠比肩謝靈運得賞奇景。
9.閱讀陶弘景創(chuàng)作的詩歌,完成探究任務(wù)。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①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C
[注釋]①梁武帝屢次希望隱居華陽洞的陶弘景能夠出仕,但陶不
為所動,梁武帝蕭衍曾下詔問他:“‘山中有何物',以至于不愿出山
為官?!彼蛣?chuàng)作此詩回答梁武帝,同時表明自己的志向。梁武帝招
攬不成,便常派人到山中向陶弘景咨詢治國之道。
結(jié)合本詩和選文,說說為什么陶弘景會有“山中宰相”的美譽。
(2022秋?江蘇鹽城?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記承天寺夜游
北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
積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金山夜戲
明張岱
崇禎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鎮(zhèn)江往兗①。日晡②,至北固,航舟
③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噗④天為白。余大驚
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jīng)龍王堂,入大殿,皆漆岸。林下漏
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靳王⑤金山
及長江大戰(zhàn)諸劇。鑼鼓喧闌,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
翕然張口,呵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
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
人是怪是鬼。
(選自《陶庵夢憶》)
[注釋]①兗:兗州,位于山東省。②日晡bu:傍晚時分。③取
yI:停船。④噗x£in:噴灑。⑤韓薪王:韓世忠,南宋名將。
【任務(wù)一明晰斷句】要讀懂古文,先要讀順。
10.根據(jù)文意,用給文中畫橫線句斷句。(限斷兩處)
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薪王
金山及長江大戰(zhàn)諸居h
【任務(wù)二、詞句釋義】疏通文意可以更好的把握內(nèi)容,理解情感。
1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C
(1)念無與樂者
(2)相與步于中庭
(3)已二鼓矣
(4)視為何許人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2)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
【任務(wù)三妙景鑒賞】“觸景”方能“生情,美麗的境界更能激
發(fā)人的表現(xiàn)欲。
13.結(jié)合兩文具體內(nèi)容,從修辭的角度說一說作者是如何形象描
繪月色之美的。
【任務(wù)四循句探情】唯有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方能領(lǐng)悟作者
的情感。
14.在《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自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在《金山夜戲》中,張岱借由僧的感
受來評說自己夜戲的行為:“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1)“閑人”一詞包含著蘇軾豐富而復(fù)雜的情感,請簡要概括。
(2)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概述張岱是個怎樣的人。
(2022秋?江蘇南京-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①,予在倨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
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③雜揉,
屠沽④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guān)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
孰為得失?過⑤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⑥無得,
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C
(蘇軾《書上元夜游》)
[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信(dan)州:今海南,蘇軾
被貶之地。③民夷:指漢族和當?shù)厣贁?shù)民族。④屠沽:賣肉、賣酒的
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過:蘇過,蘇軾幼子。⑥韓退之釣魚:
出自韓愈《贈侯喜》,本句意指韓愈半世求官,終無所得。
15.下列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步城西人/僧舍歷小巷B.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
C.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D.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
(1)念無與為樂者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良月嘉夜
(4)予欣然從之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
18.乙文中哪些內(nèi)容體現(xiàn)了甲文所說的“閑人”心境?請加以概
述。
(2022秋?江蘇淮安?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
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
則百叫無絕。鶯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橫柯
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節(jié)選自南朝梁?吳均《與朱元思書》)
【乙】
微之①,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②二年矣。
人生幾何,離闊③如此!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載.形骸且健,方寸育安.下至家人,幸皆
無恙。長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諸院④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來。
頃所牽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時饑飽。此一泰⑤也。江州風候
稍涼,滋魚⑥頗肥,江酒極美,其余食物,多類北地。仆門內(nèi)之口雖
不少,司馬之俸雖不多,量入儉用,亦可自給,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廬山,到東、西二林間香爐峰下,見云水泉
石,勝絕第一,愛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喬松十數(shù)株修竹千余竿。
青蘿為墻垣,白石為橋道,流水周于舍下,飛泉落于檐間,紅榴白蓮,
羅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彈⑦記。每一獨往,動⑧彌旬日,平生所
好者,盡在其中。不唯忘歸,可以終者。此三泰也。計足下久不得仆
書,必加憂望,今故錄三泰,以先奉報。其余事況,條寫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書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筆,隨意
亂書,封題之時,不覺欲曙。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樂天頓首。
(節(jié)選自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注釋】①(微之)即作者好友元稹。②(欲)將要。③(離闊)
闊別,久別。④(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⑤(泰)安適。⑥(渝
pen魚)渝江出產(chǎn)的魚。渝江,今名龍開河。⑦(彈)盡,全。⑧
(動)動不動、常常。
19.請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一處)
前有喬松十數(shù)株修竹千余竿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負勢競上()
②猛浪若奔()
③多類北地()
④隨意亂書()
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
①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②大抵若是,不能彈記。
22.簡要概括文章第三段中“一泰”、“二泰”“三泰”的內(nèi)容。(每
條不超過四個字)
一泰二泰三泰
23.最能概括【甲】【乙】兩文山水之景共同特點的一個字是
【甲】【乙】兩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
【甲】文表達的情感:
【乙】文表達的情感:
(2022秋?江蘇鹽城?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乙】
王績,字無功,絳州龍門人。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①間有仲
長子光②者,亦隱士也,無妻子??儛燮湔妫煜嘟Y(jié)廬,日與對酌。
君有奴婢數(shù)人,多種黍,春秋釀酒,養(yǎng)鳧③雁、將④藥草自供。以《周
易》《莊》《老》置床頭,無他用心也。自號“東皋子”。雖刺史謁見,
皆不答。
性簡傲⑤,好飲酒,能盡五斗,自著《五斗先生傳》。彈琴、為
詩、著文,高情勝氣,獨步當時。
(節(jié)選自《唐才子傳》)
【注】①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②仲長子光:字不耀,洛陽人。
③鳧:野鴨。④靖:移植。⑤傲:放縱。
24.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遂相近結(jié)廬
2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東皋薄暮望?。?/p>
(2)以疾罷歸以:
(3)日與對酌日:
(4)好飲酒好:
2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國刺史謁見,皆不答C
(2)好飲酒,能盡五斗,自著《五斗先生傳》。
27.品味《野望》頷聯(lián)中“皆”的精妙之處。
28.結(jié)合材料和注釋,探尋“采薇”的內(nèi)涵。
為表達不同情感,“采薇”這一典故可能有三種使用角度:①伯夷、
叔齊扣馬而諫。②伯夷、叔齊隱居于首陽山,采薇蕨而食。③伯夷、
叔齊義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
《野望》側(cè)重從()(填序號)角度用典,表達的情感是。
29.結(jié)合【乙】文,分析【甲】詩中王績"徒倚欲何依”的原因。
(2022秋?江蘇徐州?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①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
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
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
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酈道元《三峽》)
(乙)
①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遷于戰(zhàn)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
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
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
明之間,俯仰百變。
②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像①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二
(選自蘇軾《放鶴亭》,有刪減)
【注】①像(SU)朝、向。
30.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
31.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自三峽七百里中②自非亭午夜分
B.①沿溯阻絕—②哀轉(zhuǎn)久絕
C.①故漁者歌曰—②遷于故居之東
D.①甚馴而善飛—②陳康肅公善射
3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語的解釋。
(1)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2)或立于陵田,或用于云表,暮則俅東山而歸。
33.下列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甲工【乙】兩文語言風格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極富表現(xiàn)力的
駢散句,語言清新俊逸。
B.【甲】文按水勢漲落的順序,描繪了三峽四季的景色,表達了
作者對三峽的喜愛之情。
C.【乙】文中彭城山的特點是山勢連綿、山崗從四面合攏,放鶴
亭就建在該山的山頂上。
D.聯(lián)系作者,通過揣摩,我們可知【乙】文的著眼點不在“亭”
也不在“鶴”,而在贊頌它們高雅的主人。
(2022秋?江蘇連云港-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面古詩文,
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選自王績《野望》)
【乙】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34.下列對【甲】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望”字點題,交代時間、地點以及人物心情。
B.頷聯(lián)寫遠景、靜態(tài),側(cè)重宏觀描繪:夕陽余暉暈染下,每一
棵樹,每一座山,都呈現(xiàn)著濃濃的秋意。
C.頸聯(lián)轉(zhuǎn)而寫人,寫動態(tài)、近景:放牧的人趕著牛返回,獵人
騎著馬帶著獵獲的禽鳥歸來,營造了靜謐、悠閑、恬淡的氛圍。
D.尾聯(lián)由外物回歸自身,首尾呼應(yīng),抒發(fā)感情,收束全詩。
35.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薄暮
(2)四時俱備
(3)夕日欲頹
(4)沉鱗競躍
3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中兩處畫橫線的句子。
(1)曉霧將歇,穗鳥亂鳴。
(2)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37.試賞析【甲】文尾聯(lián)。
38.【甲】【乙】兩文情感有何異同?
(2022秋?江蘇無錫?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
閱讀下面【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
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城
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
是,水決不能敗城?!彬?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乎卒長,曰:“河將害
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
儕小人.當效命c”率其徒持畚鋪②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
尾屬于城。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
復(fù)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鋪,箕畚鐵鍬。③堵,古墻體單
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
39.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1)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2)徙知徐州
(3)軾詣武衛(wèi)營
(4)卒全其城
40.下列各句中與“以虞水之再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
是()
A.春冬之時(《三峽》)
B.無案牘之勞形(《陋室銘》)
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quán)勸學(xué)》)
D.久之,目似暝(《狼》)
4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2)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
42.【甲】文表現(xiàn)了蘇軾安閑自適的心境,還流露出作者怎樣的
情感?【乙】文記述了蘇軾率領(lǐng)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跡,表
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
(2022秋?江蘇泰州-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選自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新城游北山記
晁樸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漸深,草木泉石漸幽。稍西,一峰高絕,
有蹊①介然②,僅可步。如③四五里,乃聞雞聲。有僧布袍躡④履來
迎,與之語,愕而顧,如麋鹿不可接。既坐,山風颯然而至,堂殿鈴
鐸皆鳴。二三子⑤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時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視星斗,皆光大,如適⑥在
人上。窗間竹數(shù)十竿相摩戛⑦聲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遲明,皆
去。
既還家數(shù)日,猶恍惚若有遇,因追記之。后不復(fù)到,然往往想見
其事也。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有刪改)
【注釋】①蹊(xi):小路。②介然:界線分明的樣子。③如:
去、往、至h③躡:穿(鞋襪)。⑤子:對人的尊稱,多指男子,這
里特指年輕人。⑥適:恰好。⑦摩戛:摩擦。
4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曉霧將歇()
②實是欲界之仙都()
③稍西()
④遲明,皆去()
44.下列加點字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與之語,愕而頑山川之美(《答謝中中書》)
B.如四五里,乃聞雞聲乃悟前狼假寐(《狼》)
C.山風颯然而至博學(xué)而篤志(《〈論語〉十二章》)
D.因追記之未若柳絮因風起(《詠雪》)
45.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窗間竹數(shù)十竿相摩戛聲切切不已
46.翻譯下列句子。
(1)二三子相顧而驚,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答謝中書書》)
47.甲乙兩文結(jié)尾各顯其妙。甲文提及“康樂”的原因是①;乙
文作者“往往想見其事”的作用是②。
(2022秋?江蘇南通?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乙】
游白水書付過①
紹圣元年十月十二日,與幼子過游白水佛跡院,浴于湯池,熱甚,
其源殆②可熟物。
循山而東,少北,有懸水百仞③,山八九折,折處輒為潭,深者
繾④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濺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
所謂佛跡也。
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使仰⑤度數(shù)谷,至江山月出,擊汰⑥
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復(fù)與過飲酒,食余甘⑦煮菜。顧影頹然,不復(fù)甚寐。
書以付過。東坡翁。
【注釋】①此文寫于作者貶官惠州期間。白水:山名。付:交給。
過,蘇軾第三子。②殆:大概,差不多。③仞:古時的八尺或七尺為
一仞。④繾:用繩子拴住人或東西從上往下送c⑤甚:厲害;儻仰:
即俯仰,指彎身抬頭,形容一上一下時的樣子。⑥汰:水波。⑦余甘:
橄欖的別稱。
48.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停頓(每句各一處)。
(1)實是欲界之仙都
(2)其源殆可熟物
49.結(jié)合語境,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
(1)四時俱備()
(2)食余甘煮菜()
(3)顧影頹然()
(4)書以付過()
5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2)水崖有巨人跡數(shù)十,所謂佛跡也。
51.【甲】文劃線句的寫景很有特色,試簡要賞析。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52.【甲】【乙】兩文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文言文對比閱
讀高分策略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專項復(fù)習(xí)
文言文對比閱讀
(2022秋?江蘇淮安?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閱讀【甲】【乙】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壬戌①秋,八月既望,予至杭,望西湖之上有寶石山甚勝,將以
斯夕玩月其上。故人周學(xué)諭與予自山之陰而登,酌元學(xué)士黃晉卿②讀
書之軒,俯瞰全湖,一碧萬頃,而吳山前據(jù),類屏障然。其余若鳳凰、
南屏之山,萬松、慈云之嶺,又皆蜿蜒回拱,欲趨而先。其東則錢塘
之江,彌漫浩渺,極目無際,而西陵諸山,出沒煙霏翠靄間,誠天下
之絕境也。夕陽既沒,明月在軒,山姿水色,倏焉而變。予情愈豁,
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恍然若置身廣寒清虛之府,
樂可言耶!
余性好月,丙辰中秋,嘗玩之于揚子江之金山,每夸于人,以為
平生奇觀。今復(fù)玩于此,殆造物者之不吾靳③而亦豈易得哉!夫湖山
月色,千古常新,第以人情之異,故悲喜隨焉。前乎吾者賞與否,其
悲與喜固不可得而知也。
(選自《天下名山游記選?月夜游寶石山記》,有刪減)
【注釋】①壬戌: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②黃晉卿:黃港,
元人。③靳:吝惜。
【乙】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1.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停頓。(標一處)
故人周學(xué)諭與予自山之陰而登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類屏障然
(2)望西湖之上有寶石山甚勝
(3)月色入戶
(4)相與步于中庭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將以斯夕玩月其上。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4.從寫法的角度,請你對語段【甲】中的劃線句作簡要分析。
5.說說【甲】【乙】兩文作者感情的差異。
【答案】
1.故人周學(xué)諭與予/自山之陰而登
2.像,類似優(yōu)美門一起
3.①將在這個晚上到(在)這寶石山上賞玩月亮。②只是少有
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4.正面?zhèn)让婷鑼懴嘟Y(jié)合,正面直接描寫月色“倏焉而變”之美
妙,側(cè)面寫自己的陶醉之情突出月色之美妙。
5.【甲】文抒發(fā)的是作者賞月時愉悅陶醉之情?!疽摇课脑娙艘?/p>
“閑”而能盡情欣賞月色的欣慰、陶醉的樂觀豁達,也有懷才不遇的
失落惆悵悲涼。(意對即可)
【解析】
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的前提是對文意的領(lǐng)
會。首先通讀全文,了解文意,依據(jù)語境斷句??山柚鷺酥拘栽~語斷
開比較明顯的地方,分清謂語動詞的界限,注意對稱句式,常見虛詞
的位置及詞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斷句。本句意思是:老
朋友周學(xué)諭和我從山北攀登而上。在主謂之間斷開,因此斷句為:故
人周學(xué)諭與予/自山之陰而登。
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
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
等現(xiàn)象。
(1)句意:像道屏障。類:像,類似;
(2)句意:看見西湖岸上有一座寶石山風景很優(yōu)美。勝:優(yōu)美;
(3)句意:月光從門戶照進來。戶:門;
(4)句意:一同在庭院里散步。相與:一起。
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
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
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
有:
(1)斯:這;夕:指晚上;玩月:賞玩月亮,賞月。
(2)但:只是;耳:罷了。
4.考查賞析句子。
“夕陽既沒,明月在軒,山姿水色,倏焉而變”,寫陽西下,明
月照在軒廊上,山容水色,變幻多姿;運用直接描寫(正面描寫)展
現(xiàn)月色“倏焉而變”的美妙之景;“予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
蓋不知夜之幾何,恍然若置身廣寒清虛之府”,寫作者沉浸于眼前的
景致之中,舉杯痛飲,閑庭信步,忘記入睡,忘記到了什么時辰,運
用間接描寫(側(cè)面描寫),寫作者的陶醉之情,突出月色之美妙。
5.考查理解作者情感。
【甲】文,結(jié)合“夕陽既沒,明月在軒,山姿水色,倏焉而變”
“予情愈豁,飛觴痛飲,巡闌忘寐,蓋不知夜之幾何,恍然若置身廣
寒清虛之府”可知,作者借景抒情,通過寫月下之景的美好,表現(xiàn)作
者賞月時愉悅陶醉之情;
【乙】文,結(jié)合“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
耳”可知,作者先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表
達了作者對月光的愛慕,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欣賞;后用“閑人”自
比,和“忙人”(朝廷官員小人)對比,表現(xiàn)對“忙人”的鄙夷與諷
刺,既表現(xiàn)了懷才不遇的失落惆悵悲涼,又表現(xiàn)了作者隨緣自適的樂
觀豁達心胸。
【參考譯文】:
(甲)明孝宗弘治十五年的秋天,八月十六日,我到了杭州,(遠
遠)看見西湖岸上有一座寶石山風景很優(yōu)美,將在這個晚上到(在)
這寶石山上賞玩月亮。老朋友周學(xué)諭和我從山北攀登而上,在元代黃
晉卿學(xué)士讀書的屋子里飲酒,俯瞰全湖,萬頃碧水,吳山在湖東南像
道屏障。其余如鳳凰山、南屏山,萬松嶺、慈云嶺等,又都蜿蜒回環(huán),
像是想要爭先往前。凍面是錢塘江,浩浩渺渺,一望無際,而西陵的
群山出沒于水煙之間,確實是天下絕美的勝境啊。夕陽西下,明月照
在軒廊上,山容水色,變幻多姿。我的心情十分舒暢,舉杯痛飲,在
廊間閑步而忘記入睡,竟不知夜深到了什么時辰,仿佛置身在月宮中,
快樂得無話可說了!
我生性就喜歡月亮,丙辰年的中秋,我曾經(jīng)在揚子江的金山上賞
月,常向別人夸耀,認為那是我平生少見的奇異的景象。今天又到了
這里賞月,今天又到了這里賞月,才知原來是造物者對我不吝惜,這
哪里是容易遇到的呢?湖的風光,山的景色,千年以來就是永遠不會
消失的,這只是根據(jù)人的心情的而有所不同,所以景物的悲、喜也就
隨著變化。在我前面來的是否賞到月亮的,他的心情是悲是喜我就不
得而知了。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準備脫衣入睡,恰好看到
這時月光從門戶照進來,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紤]到?jīng)]有和我一起
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入睡,就一同在
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積滿的清水一樣澄澈透明。水中水藻、
水草縱橫交錯,原來是院中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
又有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
人罷了。
(2022秋?江蘇南京-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
【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
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
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乙】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①人也c初,母夢青龍自懷而出,并見
兩天人手執(zhí)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遂產(chǎn)弘景。幼有異操②,年十
歲,得葛洪《神仙傳》③,晝夜研尋,便有養(yǎng)生之志。謂人曰:“仰
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矣?!奔伴L,身長七尺四寸,神儀明秀,朗
目疏眉,細形長耳。讀書萬余卷。善琴棋,工草隸。未弱冠④,齊高
帝⑤作相,引為諸王侍讀,除⑥奉朝請。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
唯以披閱為務(wù)。朝儀故事⑦,多取決焉。永明十年,上表辭祿,詔許
之,賜以束帛。及發(fā),公卿祖⑧之于征虜亭,供帳甚盛,車馬填咽,
咸云宋、齊以來,未有斯事,朝野榮之。
——節(jié)選自《梁書?陶弘景傳》
[注釋]①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②異操:獨特的品行。操,品
行、行為。③神仙傳: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收錄了中國古代傳說中
的92位仙人的事跡。④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⑤齊高帝:
齊高帝蕭道成,南朝齊創(chuàng)建者。⑥除,授、拜(官職)。⑦故事:辦
事的制度、例行的事。⑧祖:餞行。
6.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1)四時俱備
(2)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3)養(yǎng)生之志
(4)詔許之
7.翻譯下列語句的意思。
(1)實是欲界之仙都。
(2)仰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矣。
8.結(jié)合【乙】文說說為什么陶弘景能夠比肩謝靈運得賞奇景。
9.閱讀陶弘景創(chuàng)作的詩歌,完成探究任務(wù)。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①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注釋]①梁武帝屢次希望隱居華陽洞的陶弘景能夠出仕,但陶不
為所動,梁武帝蕭衍曾下詔問他:“‘山中有何物',以至于不愿出山
為官?!彼蛣?chuàng)作此詩回答梁武帝,同時表明自己的志向。梁武帝招
攬不成-便常派人到山中向陶弘景咨詢治國之道C
結(jié)合本詩和選文,說說為什么陶弘景會有“山中宰相”的美譽。
【答案】
6.季節(jié)欣賞志向允許
7.(1)實在是人間的仙境。
(2)仰望高空中的云朵,觀看正午時分的太陽,也不覺得自己
離它們很遙遠(也不覺得是很遙遠的事情)。
8.童年就有修仙得道,養(yǎng)生長壽的志向;在朝為官不喜與人交
際,只專注于批閱文稿;主動辭去官職9.能夠欣賞人世間少有
的仙境精致;喜歡山林間自由暢快的生活;具備指導(dǎo)君王治國理政的
能力。
【解析】
6.本題考查加點字的含義。
(1)句意:四季常存。時:季節(jié);
(2)句意: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欣
賞、領(lǐng)悟;
(3)句意:養(yǎng)生的志向。志:志向;
(4)句意:皇帝答應(yīng)了他。許:答應(yīng)、應(yīng)允。
7.本題考查翻譯句子。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
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
(1)實:實在。欲界:人間。
(2)仰:仰望。睹:觀看。
8.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古文內(nèi)容。
根據(jù)【乙】文“幼有異操,年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
尋,便有養(yǎng)生之志”可知,陶弘景自童年就表現(xiàn)得異于常人,有修仙
得道,養(yǎng)生長壽的志向;根據(jù)“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
為務(wù)”可知,陶弘景在朝為官時不喜與人交際,只專注于批閱文稿,
特立獨行;
根據(jù)“永明十年,上表辭祿”可知,在那個權(quán)欲熏心,宦海沉浮
的年代,陶弘景主動辭去官職;根據(jù)“仰青云,睹白日,不覺為遠矣
”可知,陶弘景從小就喜歡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樂趣,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美,
所以陶弘景能夠比肩謝靈運得賞奇景C
9.本題考查分析古文內(nèi)容。
根據(jù)【乙】文“朝儀故事,多取決焉”可知,朝廷禮儀事務(wù),一
般都向他請教決斷。表現(xiàn)出朝廷對他的倚重。結(jié)合題干“梁武帝招攬
不成,便常派人到山中向陶弘景咨詢治國之道”可知,陶弘景雖然只
是個隱居道士,但皇帝屢次向他請教,他是一個對朝政有相當影響的
人,因此當時人們稱陶弘景為“山中宰相
【參考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談?wù)摰?。?/p>
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
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
的時候,猿、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
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
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縣人。起初,他的母親夢見一
條青龍從她懷里出來,并看見兩位仙人手里拿著香爐來到她的家里,
不久她就懷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他小時候就不同一般人,十歲
時,看到葛洪的《神仙傳》,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養(yǎng)生的志向。
他對別人說:“仰看高空,觀看太陽,不感到是很遙遠的事了。”等到
他長大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態(tài)儀表出眾,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寬廣,
身材很長,耳朵肥大。讀書超過萬卷。善于彈琴下棋,草書、隸書寫
得很好。不到二十歲,齊高帝任宰相時,把他封為諸王的陪讀,任命
為奉朝請。雖然生活在貴族群中,但一個人關(guān)在屋里不與外人交往,
只是批改翻閱文稿。朝廷禮儀事務(wù),一般都向他請教決斷。永明十年,
上書請求辭職,皇帝同意他的請求,賞賜他布匹絲帛。臨行時,公卿
官員在征虜亭設(shè)宴為他送行,因為錢行而設(shè)的帷帳和車馬太多,堵住
了道路,都說從劉宋、簫齊以來,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事,朝廷和民間
都認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2022秋?江蘇鹽城?八年級統(tǒng)考期中)
記承天寺夜游
北宋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魚入戶,欣然起行C念無
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
積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金山夜戲
明張岱
崇禎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鎮(zhèn)江往兗①。日晡②,至北固,取舟
③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嘿④天為白。余大驚
喜。移舟過金山寺,已二鼓矣。經(jīng)龍王堂,入大殿,皆漆靜。林下漏
月光,疏疏如殘雪。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薪王⑤金山
及長江大戰(zhàn)諸劇。鑼鼓喧闌,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
翕然張口,呵欠與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
皆不敢問。劇完,將曙,解纜過江。山僧至山腳,目送久之,不知是
人是怪是鬼。
(選自《陶庵夢憶》)
[注釋]①兗:兗州,位于山東省。②日晡bii:傍晚時分。③取
yI:停船。④噗x£in:噴灑。⑤韓薪王:韓世忠,南宋名將。
【任務(wù)一明晰斷句】要讀懂古文,先要讀順。
10.根據(jù)文意,用“/”給文中畫橫線句斷句。(限斷兩處)
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靳王
金山及長江大戰(zhàn)諸居I]。
【任務(wù)二、詞句釋義】疏通文意可以更好的把握內(nèi)容,理解情感。
1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念無與樂者
(2)相與步于中庭
(3)已二鼓矣
(4)視為何許人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影也。
(2)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
【任務(wù)三妙景鑒賞】“觸景”方能“生情”,美麗的境界更能激
發(fā)人的表現(xiàn)欲C
13.結(jié)合兩文具體內(nèi)容,從修辭的角度說一說作者是如何形象描
繪月色之美的。
【任務(wù)四循句探情】唯有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方能領(lǐng)悟作者
的情感。
14.在《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自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在《金山夜戲》中,張岱借山僧的感
受來評說自己夜戲的行為:“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1)“閑人”一詞包含著蘇軾豐富而復(fù)雜的情感,請簡要概括。
(2)請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概述張岱是個怎樣的人。
【答案】
10.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薪王金山及長江大戰(zhàn)
諸劇。
11.(1)擊鼓(2)處所(3)想到(4)一起、共同
12.(1)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若交錯其
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2)(樹林里,從樹縫里漏下皎潔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殘雪一般。
13.都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甲文“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
存交橫”,乙文“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都寫出了月色皎潔。
14.(1)賞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閑,人生的感慨,貶謫的悲涼,
自我排遣的達觀。(2)因月光之美而一時興起,開船游于江上,來到
大殿前,接著“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薪王金山及
長江大戰(zhàn)諸劇”,在寂靜的金山寺,鑼鼓震天地唱了一夜的戲。這種
只為盡興而不顧世間禮法、別人看法的行為是令人匪夷所思的,體現(xiàn)
了他狂放不羈、灑脫任性、率真自然、隨性而為的個性。
【解析】
10.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先梳理句子大意,結(jié)合語法,然后斷
句。
句意:我呼喚小奴攜帶演戲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張燈火,唱韓薪
王在金山和長江大戰(zhàn)的幾出戲。
根據(jù)句意故斷為: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薪王金
山及長江大戰(zhàn)諸劇C
11.本題考查加點字的含義。
(1)句意:想到?jīng)]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2)句意: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相與:共同、一起;
(3)句意:已經(jīng)是二更時分了。鼓:名詞動用,擊鼓;
(4)句意:該看作什么地方的人。許:處所。
12.本題考查翻譯句子。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
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
重點詞有:
(1)庭:庭院。如:好像。蓋:大概。
(2)漏:灑下。如:好像。
13.本題考查分析寫作手法。
根據(jù)《記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苓交橫,蓋
竹柏影也”可知,蘇軾將月光比作庭下積水,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光的清明澄澈;
根據(jù)《金山夜戲》“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殘雪”可知,張岱將月
光比作“殘雪”,生動形象地寫出月光的皎潔明亮。兩篇文章都運用
比喻的修辭手法,都寫出了月色皎潔。
14.(1)本題考查作者情感。
《記承天寺夜游》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fù)雜的,貶謫的悲涼,人
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
的時候,“月色入戶”,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
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里面蘊
含著貶低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
人”,先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繪,透露出作者
在貶低中雖感慨幽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達了
作者對月光的愛慕,抒發(fā)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對自然生活的向
往與欣賞,用與“忙人”(朝廷官員小人)相對的“閑人”來寫自己,
表現(xiàn)了對“忙人”的鄙夷與諷刺,表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心胸。
(2)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據(jù)《金山夜戲》“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嘿天
為白C余大驚喜c移舟過金山寺二可知,張岱乘船途中,因月光之
美而一時興起,停舟江口,看到月光溶溶,江濤滲滲,因之才有“余
大驚喜”之情緒。于是乘興又開船游于江上,這個乘興,是張岱狂放
情性的流露。
根據(jù)“余呼小仆攜戲具,盛張燈火大殿中,唱韓薪王金山及長江
大戰(zhàn)諸劇”可知,作者來到大殿前,帶人在寂靜的金山寺,鑼鼓震天
地唱了一夜的戲。這種只為盡興而不顧世間禮法、別人看法的行為是
令人匪夷所思的,體現(xiàn)了他狂放不羈、灑脫任怛、率真自然、隨性而
為的個性。
根據(jù)“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撅眼翳,翕然張口,呵欠與
笑嚏俱至。徐定睛,視為何許人,以何事何時至,皆不敢問”可知,
在張岱鑼鼓震天地唱了一夜的戲時,老僧竟如小孩子一樣天真地看著
這些夜半來客,但連他也不敢動問來者是何許人、以何事在何時到寺,
只是定睛注視而已,通過表現(xiàn)了寺僧的驚訝詫異、山僧的反應(yīng),從側(cè)
面說明了張岱特立獨行的行為在當時是不為世人所理解與接受的。
【參考譯文】: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
時月光從門戶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游的興致,于是高興地起身出門。
想到?jīng)]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
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
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
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
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金山夜戲
崇禎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路過鎮(zhèn)江前往克州。日暮時分,到達
北固山,將船??吭诮凇T鹿馊缢畯哪抑械谷虢?,江中波濤洶涌,
露氣吸收著月光,噴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感到十分驚喜。劃動小
舟去拜訪金山寺,已經(jīng)是二更時分了。經(jīng)過龍王堂,進入大殿,都漆
黑寂靜。樹林下灑漏的月光,淅淅疏疏如同殘雪一般。我呼喚小奴攜
帶演戲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張燈火,唱韓薪王在金山和長江大戰(zhàn)的幾
出戲c鑼鼓喧嘩,全寺的人都起來觀看c有一個老年僧人用手背擦著
眼翳,突然張嘴,呵欠和笑、噴嚏一起出來。慢慢地定睛,(到底)
該看作什么人,為了什么事情,什么時候來到的,都不敢去問。戲演
完了,將要天亮了,解開纜繩,劃船過江。山僧送到山腳,久久地目
送我們,弄不清楚我們到底是人、是怪、還是鬼。
(2022秋?江蘇南京-八年級校聯(lián)考期中)
(甲)
元本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
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
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①,予在傅州②,有老書生數(shù)人來過,曰:“良月嘉夜,
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③雜揉,
屠沽④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guān)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
孰為得失?過⑤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⑥無得,
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蘇軾《書上元夜游》)
[注釋]①上元:農(nóng)歷正月十五。②脩(dan)州:今海南,蘇軾
被貶之地。③民夷:指漢族和當?shù)厣贁?shù)民族。④屠沽:賣肉、賣酒的
人,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⑤過:蘇過,蘇軾幼子。⑥韓退之釣魚:
出自韓愈《贈侯喜》,本句意指韓愈半世求官,終無所得。
15.下列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B.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
C.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D.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含義。
(1)念無與為樂者
(2)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良月嘉夜
(4)予欣然從之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2)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
18.乙文中哪些內(nèi)容體現(xiàn)了甲文所說的“閑人”心境?請加以概
述。
【答案】
15.C
16.考慮,想到只是好的,美好的高興的樣子
17.(1)懷民也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2)
蘇過問我為什么笑/蘇過問我笑什么,大概是自己笑自己吧!
18.第一,體現(xiàn)“閑人”的悠閑,乙文中“欣然從之”寫出作者
出游的隨性、欣喜,或“步”“入”“歷”三個動詞寫出作者從容賞景,
或“歸舍已三鼓矣”寫出作者樂而忘返;
第二,體現(xiàn)“閑人”的自嘲、自慰,乙文中蘇軾“自笑”是苦中
作樂的自我慰藉之笑,用韓愈的典故,也有一生“釣魚無得”的幾分
自嘲;
第三,體現(xiàn)“閑人”的達觀,乙文中蘇軾發(fā)出“走海者未必得大
魚”的感慨,表明自己忘懷得失、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或蘇軾雖被貶,
但仍有上元之夜出游賞景的雅趣,表現(xiàn)出作者自得其樂,更體現(xiàn)了達
觀的生活態(tài)度。
【解析】
15.本題考查句子的斷句。解答此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句意,然
后根據(jù)句意進行分析。句意為:走到了城西,進入了和尚的住所,經(jīng)
過了小巷。故斷為: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故選C。
16.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
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
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
(1)句意:考慮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2)句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閑的人罷了。但:只是;
(3)句意:這么好的月夜。良:好的,美好的;
(4)句意:我便很高興地跟隨他們。欣然:高興的樣子。
17.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
(1)亦,也。寢,睡覺。相與,共同,一起。于,在。
(2)何笑,為什么笑。蓋,大概是。自笑,笑自己。
18.考查比較閱讀。
甲文中的“閑人”有悠閑的人的意思。乙文中的“予欣然從”和
“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可以看出作者出游的隨性與從容悠閑。
甲文中的“閑人”有自嘲之意。作者自嘲自己是一個無所事事之
人。乙文中的“過問先生何笑,蓋白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量化交易系統(tǒng)設(shè)計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VB考試考生指南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考設(shè)計師解答技巧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學(xué)專業(yè)中的研究方法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xué)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總結(jié)
- 年度市場推廣戰(zhàn)略的制定計劃
- 財務(wù)預(yù)算工作匯報
- VB程序設(shè)計常見題庫及答案
- 【蘇州】2025年江蘇蘇州市吳中區(qū)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9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軟考設(shè)計師本科知識體系試題及答案
- 運輸供應(yīng)商年度評價表
- 2023年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論文8篇
- 北京中考英語詞匯表(1600詞匯)
- 超市消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shè)計
- 封樣管理規(guī)定
- 黃腐酸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 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 自動旋轉(zhuǎn)門PLC控制
- 電影場記表(雙機位)
- 畢設(shè)高密電法探測及數(shù)據(jù)處理解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