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鄂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科技活動是基十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技活動素養(yǎng)為
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
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它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
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改變單
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
空間.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動教材包含了實驗探索、科技制作、科技應用、專題研究
和創(chuàng)新發(fā)明等方面的內容.由此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初步學
會科學研究、科技發(fā)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識在日常
生活中和工農業(yè)生產(chǎn)中的應用,了解我國歷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現(xiàn)在科
學技術發(fā)展狀況.每方面的內容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分
別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選擇.教材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學生為主
體,突出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各
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一些反應現(xiàn)代科技成果和與人們生
活、生產(chǎn)緊密聯(lián)系,操作性強的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調查、開
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和制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
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教學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lián)
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
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
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jīng)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形
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fā)展的責任感.
3、發(fā)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
知、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yǎng)成探究學習的態(tài)度和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并恰當?shù)?/p>
利用信息.
四、實施措施
要學生勇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怕說錯,錯了再探索,
而不是等著教師的答案,不是背書本上的結論.有的活動就是要學生
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嘗試研究性學習.
五、教學進度
1、養(yǎng)植物2課時
2、誰的植物長得好2課時
3、我們離不開植物2課時
4、水2課時
5、把它們放進水里2課時
6、空氣2課時
7、拉力2課時
8、推力2課時
9、巧用力2課時
10、認識船2課時
11、設計和制作小船2課時
12、改進小船2課時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活
第1課時
教學內容:1、養(yǎng)植物
教學目標:了解植物生長在哪里,需要哪些條件.
教學重點:植物生長的條……
教學難點:植物長得好需要條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菜園里,有的植物長得好,有的長得不好,植物生長
需要什么呢?
二、新課教學
1、怎樣才能讓植物長得好?讓我們養(yǎng)一盆植物來研究吧!
2、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想一想植物生長在哪里?找一片綠地,觀
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說一說,栽種植物前需要準備什么?怎樣將植物栽
到花盆里?怎樣養(yǎng)護植物,把我們的做法無錄正業(yè).
4、教師引導歸納:植物生長需要土、水、空氣、陽光、肥料等.
三、拓展與應用:思考,植物沒有泥土可以生長嗎?
第2課時
教學內容:2、誰的植物長得好
教學目標:進一步了解植物生長需要哪些條件.
教學重點:植物的生長需要的條件.
教學難點:怎樣使植物長得更好.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我們養(yǎng)的植物長得怎么樣?大家交流一下,并說一說
長得好的原因.
二、新課教學
1、比一比,大家養(yǎng)護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說一說,植物的生長需要哪些條件?
3、教師引導歸納:植物生長需要水、陽光、土壤、空氣、肥料等.
4、看樣使植物長得更好?制訂一個改進方案.
三、拓展與應用:不同環(huán)境中的植物,這些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有什么不
同?為了維持生存,它們需要哪些相同的條件?(水和陽光)
第3課時
教學內容:3、我們離小開植物
教學目標:了解植物對我們人類有哪些用途.
教學重點:植物的用途
教學難點:植物的用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我們的許多食物來自植物.
二、新課教學
1、哪些食物來自植物?這些植物長什么樣?如:玉米、水稻、小麥、
大豆等.
2、植物還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
等.
3、植物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珍惜和保護植物?學生思考作
答,教師認真小結歸納.
三、拓展與應用:神奇的植物一一黃花蒿.
第二單元水和空氣
第4課時
教學內容:4、水.
教學目標:了解水的特點,初步掌握水的分辨方法,了解水的用途.
教學重點:水的分辨方法.
教學難點:水的用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秋天的郊野,湖水清澈,空氣新鮮,讓人流連忘返,
關于水和空氣,我們知道多少?雨后,草葉上掛滿了水珠,說一說,
水有什么特點?
二、新課教學
1、認識水的特點:水有固定的形狀嗎?觀察一杯水,說說水是什么
樣的.
2、引導歸納:水是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
明的液體.
3、說一說:什么是扇聞法,沒有經(jīng)過消毒的水不能隨便喝.
4、引導學生根據(jù)水的特征,找出哪杯液體是水.
三、拓展與應用:引導學生說一說,水有哪些用途:灌溉、飲用、清
洗、發(fā)電、游泳、滅火、行船、降溫、除塵等
第5課時
教學內容:5、把它們放進水里
教學目標:了解水的溶解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水的溶解作用.
教學難點:水的溶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思考一下,放進湯里的鹽怎么就不見了?哪里去了呢?
二、新課教學:把下列物質分別放進水里,并輕輕攪拌,會怎樣?白
砂糖、酸梅晶、食鹽、沙子、食用油.
1、酸梅晶在水里是怎樣變化的?
2、如果不數(shù)年地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食鹽并攪拌,鹽能一直溶解下
去嗎?
3、教師引導作答:不可能,水可以溶解鹽,但溶解是有限度的.
三、拓展與應用:生活中的溶解現(xiàn)象,生活中還有哪些溶解現(xiàn)象,可
不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鹽找回來?在不能繼續(xù)溶解的鹽水里放一
根筷子,第二天,可以看到什么現(xiàn)象?動手試一試吧!
第6課時
教學內容:6、空氣
教學目標:了解空氣的特點,能比較空氣和水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教學重點:空氣的特點.
教學難點:空氣和水的異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用一個塑料袋,扎緊袋口,看一看,袋子里有什么?
二、新課教學
1、觀察空氣,想辦法證明袋子里面有空氣.先用牙簽扎一個小孔,放
在面頰上、放進水里冒氣泡.
2、用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并引導學生說一說空氣是什么樣的.
3、空氣有固定的形狀嗎?有顏色嗎?對比水的特點,說一說空氣的
特點.
4、引導作答: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沒有氣味、沒有味道、
透明的氣體.
三、拓展與應用:比較水和空氣,水和空氣都是沒有顏色、沒有形狀、
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物體,不同點是,水是液體,空氣是氣體.水往
下流,空氣往四面八方飄散,水有溶解現(xiàn)象,空氣沒有溶解現(xiàn)象.
第三單元推和拉
第7課時
教學內容:7、拉力
教學目標:了解拉力,知道拉力會使物體發(fā)生什么變化.
教學重點:了解拉力,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
教學難點: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我們都喜歡蕩秋千,秋千是怎樣蕩起來的?怎樣越蕩
越高?
二、新課教學:
1、拔河時,需要選樣用力?
2、體驗拉力,兩人一組做拉人游戲,體會拉人和被拉的感覺.游戲時
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3、拉一拉重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變形或移動.
4、拉橡皮筋和彈簧,觀察它們有什么變化.
5、說一說,拉力會使物體發(fā)生什么變化要?找找身邊類似的現(xiàn)象.
三、拓展與應用: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拉面、放風箏、提線木偶、
拉雪橇等.
第8課時
教學內容:8、推力
教學目標:了解生活中的推力現(xiàn)象,了解推力的特點.
教學重點:推力會使物體產(chǎn)生怎樣的變化.
教學難點:推力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怎樣用力才能使輪椅向前移動?
二、新課教學
1、體驗推力,兩人一組做推人游戲,體會推人和被推的感覺,游戲時
一定要注意安全喲!
2、推一推重物,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變形或移動.
3、推一推,觀察物體有什么變化.
4、說一說,推力會使物體發(fā)生什么變化?
三、生活中哪里用到推力,如,推車、開門、打乒乓球、推土機推土
等.
第9課時
教學內容:9、巧用力
教學目標:了解生活中什么時候該用拉力,什么時候用推力.
教學重點:推力與拉力的用法.
教學難點:巧用推力和拉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生活中,什么時候該用拉力,什么時候該用推力?
二、新課教學:
1、趣味運動會,兩人一組,想辦法把一箱重物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比一比,哪個小組想到的辦法多?
2、三人一組運球,怎樣做到球不掉落?
3、說一說,怎樣用力才能羸得比賽?
4、學生游戲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游戲后引導學生說出用力方法.
三、拓展與應用:巧用拉力和推力.生活中,許多事情既要用到拉力,
也要用到推力,用得合理,才能把事情做好,還有哪些地方既要用到
拉力,也要用到推力?如,給籃球打氣、推磨、劃般、釣魚等.
第四單元制作小船
第10課時
教學內容:10、認識船
教學目標:認識船由哪些部分構成,了解各種各樣的船.
教學重點:船的一般構成.
教學難點:船的一般構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我們見過什么樣子的船?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小結.
二、新課教學
1、觀察各種各樣的船,把它們同下來.
2、船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學生歸納,教師引導小結:船由桅桿、
船頭、船尾、甲板、船艙、船舷、帆等構成.
3、思考:其他船也是由這些部分構成的嗎?基本上是的.但也有不是
的.
三、拓展與應用:各種各樣的船:有竹筏、有篷的木船、帆船、蒸汽
輪船、客輪、貨輪、打撈船、破冰船、科考船、航空母艦等.同學課
余時間上網(wǎng)收集各種各樣的船樣子.
第11課時
教學內容:11、設計和制作小船
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設計并制作一艘小船.
教學重點:小船的設計方法和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小船的設計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觀察課本上的一艘小船,說說這艘小船的基本構成,
讓我們也來做一只小船吧!
二、新課教學
1、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紙板、吸管、木塊、泡沫塑料、布頭、
竹簽、彩紙、剪刀、小刀、裝訂機、膠水、雙面膠、顏料筆、空紙盒、
空瓶子、尺子、線頭等.
2、設計一種船,把船的樣子畫下來,并標出每部分所用的材料.提醒
學生使用工具時要注意安全.
3、學生設計,教師指導,并選擇設計較好的作品講評.
4、制作小船:按照自己的設計和想法制作小船.學生制作,教師在學
生制作完成后進行講評.
三、學生作品展覽.把學生中完成較好的作品,選擇部分出來進行展
見ri/r.
四、作業(yè)布置:我們還能做哪種船,動手試一試吧!
第12課時
教學內容:12、改進小船
教學目標:學會測試并改進自己制作的小船.
教學重點:測試并改進自己制作的小船.
教學難點:根據(jù)測試與評議結果改進小船.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展示一下我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鄉(xiāng)村手工藝品展銷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chǎn)力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網(wǎng)絡小額貸款創(chuàng)新行業(yè)跨境出海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互聯(lián)網(wǎng)基金投資組合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chǎn)力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環(huán)保型清潔劑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中式快餐智能點餐系統(tǒng)行業(yè)跨境出海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高速攝像機運動捕捉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高空秋千飛躍行業(yè)跨境出海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農耕文化親子體驗園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客服升級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農業(yè)氣象指數(shù)保險行業(yè)跨境出海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前程無憂測試題庫28個題答案
- 無傘空投技術研究進展及國外準備階段分析
- 上海家政服務合同樣本
- 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獎勵制度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四十七中學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nbt10096-2018)
- 垃圾場應急預案
- 醫(yī)院醫(yī)療服務收費自查自糾制度
- 低壓電纜破損修補方案
- 供水公司的組織結構優(yōu)化與管理流程重構
- 采購流程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