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由組合定律的拓展題型突破練習
一、選擇題
1.某研究小組從野生型高稈(顯性)玉米中獲得了2個矮稈突變
體。為了研究這2個突變體的基因型,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
(親本)雜交得F”用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
稈:極矮稈=9:6:1。若用A、B表示顯性基因,則下列相關推測
錯誤的是()
A.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K的基因型為AaBb
B.F2矮稈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
C.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高稈,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極矮
稈
D.R矮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2,Fz高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
為1/16
2.某植物花色遺傳受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當不存
在顯性基因時,花色為白色;當存在顯性基因時,隨顯性基因數(shù)量
的增加,花色紅色逐漸加深?,F(xiàn)用兩株純合親本植株雜交得3,K自
交得Fz,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種紅花植株,按紅色由深至淺再到白的
順序統(tǒng)計出5種類型植株數(shù)量比例為1:4:6:4:1,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A.該植物的花色基因的遺傳仍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B.親本的基因型不一定為AABB和aabb
C.F2中AAbb和aaBB個體的表型與件相同
D.用M作為材料進行測交實驗,測交后代有4種表型
3.某種植物的寬葉/窄葉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寬葉
性狀;高莖/矮莖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莖性狀。這2
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為研究該種植物的基因致死情況,某研究小
組進行了兩個實驗,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自交,子代中寬葉矮
莖:窄葉矮莖=2:1;實驗②:窄葉高莖植株自交,子代中窄葉高
莖:窄葉矮莖=2:lo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錯誤的是()
A.從實驗①可判斷A基因純合致死,從實驗②可判斷B基因純
合致死
B.實驗①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寬葉矮莖的基因型也
為Aabb
C.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莖,則其基因型
為AaBb
D.將寬葉高莖植株進行自交,所獲得子代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
例為1/4
4.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
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
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
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shù)是白花植株數(shù)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12
C.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3倍
D.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相等
二、非選擇題
5.油菜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適當?shù)慕档蛯沟狗?/p>
及機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義。某研究小組利用純種高稈甘藍型油菜
Z,通過誘變培育出一個純種半矮稈突變體So為了闡明半矮稈突變
體S是由幾對基因控制、顯隱性等遺傳機制,研究人員進行了相關
實驗,如下圖所示。
①PQSxSZ②P?Zxd*S③PZxS
III
%FjF】xS
|0悒I
F2高稈半矮稈F2高稈半矮稈F2高稈半矮稈
515345964021169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表型及數(shù)據(jù)分析,油菜半矮稈突變體S的遺傳機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雜交組合①的3產(chǎn)生各種類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時雌雄配
子有種結合方式,且每種結合方式概率相等。3產(chǎn)生各種
類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細胞遺傳學基礎是
(2)將雜交組合①的F2所有高稈植株自交,分別統(tǒng)計單株自交后
代的表型及比例,分為三種類型,全為高稈的記為F4,高稈與半
矮稈比例和雜交組合①②的Fz基本一致的記為F3II,高稈與半矮稈
比例和雜交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記為Fill。產(chǎn)生F3I、F3IkF31n
的高稈植株數(shù)量比為o產(chǎn)生FJH的高稈植株基因型
為—
(用A、a;B、b;C、c……表示基因)。用產(chǎn)生
F3m的高稈植株進行相互雜交實驗,能否驗證自由組合定律?
6.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員用誘變育種和基因工
程等技術對水稻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請分析并回答下列有關遺傳
學問題:
(1)用紫外線誘導水稻發(fā)生基因突變,會導致同一個體中有多個
基因發(fā)生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性。
(2)通過誘變育種獲得兩株耐高溫隱性突變體水稻甲和乙,為探
究兩種突變體是否為同一基因突變導致,讓兩種突變體雜交得3,3
自交得Fz,觀察Fz的表型及比例(不考慮互換)。
①若F2中,
則說明兩突變基因為同一基因;
②若F2中,
則說明兩突變基因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中,
則說明兩突變基因是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3)為研究水稻核基因D的功能,科研人員將T-DNA插入D基因
中,致使該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記為d。以野生植株和突變植株
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統(tǒng)計母本植株的結實率,結果如下表所
o
結實數(shù)/授
雜交編
親本組合粉的小花結實率
號
數(shù)
①孕DDX6dd16/16110%
②宇ddXiDD78/15650%
③辛DDXiDD70/14150%
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D基因失活使配子育性降低。若讓雜交
①的件給雜交②的鼻授粉,預期結實率為,所獲得的1%植
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o
7.某植物有紅花和白花兩種表型,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該性狀受三對
等位基因控制(D/d、E/e、F/f)o當三對等位基因中都至少含有一個
顯性基因時開紅花,其余情況均開白花?,F(xiàn)有甲、乙、丙三株白花
品系,分別與純合紅花植株進行雜交得B,B自交得Fz,F2統(tǒng)計結果
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雜交組合Fi表型F.2表型及比例
甲X純合紅花紅花紅花:白花=3:1
乙X純合紅花紅花紅花:白花=9:7
丙義純合紅花紅花紅花:白花=27:37
(1)乙品系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2)據(jù)表判斷,控制該植物花色性狀的三對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
自由組合定律并說明理由。
(3)現(xiàn)發(fā)現(xiàn)一株純合白花植株,其與純合紅花植株只有一對等位
基因存在差異。請設計最簡單的實驗,探究該白花植株的隱性基因
是新的突變基因還是d、e、f中的一種。
實驗思路:
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①若,
則說明這株白花植株的隱性基因是新的突變基因。
②若
則說明這株白花植株的隱性基因是d、e、f中的一種。
8.果蠅是實驗室中常用的遺傳學實驗材料,野生型果蠅的眼色
是紅色,為了研究其眼色遺傳規(guī)律,科研工作者進行了一系列實
驗?;卮鹣铝袉栴}:
(1)對純合野生型果蠅品系A利用y射線照射,從大量的子代群
體中獲得了朱砂眼和猩紅眼兩個突變體,選取不同類型的果蠅進行
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
組另U親本組合F.
甲朱砂眼X紅眼紅眼
乙猩紅眼X紅眼紅眼
丙朱砂眼X猩紅眼紅眼
①根據(jù)組合可判斷朱砂眼和猩紅眼兩個突變體均發(fā)生
了隱性突變。
②初步判斷朱砂眼和猩紅眼所攜帶的突變基因n、Q為
(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理由是
③將表中的互相交配,子代中紅眼、朱砂
眼、猩紅眼的比例為9:4:3,說明兩突變基因的遺傳遵循
_____定律。
(2)已知另一果蠅B的一條2號染色體上存在另一眼色隱性突變
基因r,科研人員欲通過其與品系A的雜交,對n、m基因進一步定
位。
①將果蠅B和果蠅品系A雜交,通過子代雌雄之間互相交配、篩
選獲得r基因純合的雜種果蠅Co為排除吳蠅C中果蠅B的染色體,
還需將其與多代雜交,由此獲得r基因純合
的果蠅D。
②果蠅D與猩紅眼雜交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紅眼,與朱砂眼雜交
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朱砂眼。請在下圖中標注出n、n基因,以說明r
與n、Q的位置關系。
9.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紫眼卷翅果蠅,用它與純合野生型(紅
眼直翅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刂蒲凵幕蛴?/p>
AJA2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用B/B2表示。
組別親本F.
F2
R紅眼直翅個體相互
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為紅
眼直翅:紫眼直翅=
雌雄果蠅均
辛紫眼卷3:1
為紅眼直
實驗一翅X&純件紅眼卷翅個體相互
翅:紅眼卷
合野生型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為紅
翅=1:1
眼卷翅:紅眼直翅:
紫眼卷翅:紫眼直翅
=6:3:2:1
a紫眼卷
與實驗一相
實驗二翅X孕純與實驗一相同
同
合野生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推斷AJA?和B/B2都是核基因,并且這兩對基因都位于常染
色體上。
(2)上述實驗中任選一只卷翅果蠅與野生型果蠅雜交,K中都是
卷翅:直翅二1:1,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表明卷翅基因存在純合致死的情
況。也就是說,基因BIB?既能控制翅型,又能決定果蠅的生活力,
這說明基因與性狀之間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關系。
⑶已知B/B?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那么AJA?基因
(填“在”或“不在”)2號染色體上。說出你判斷的理由:
為了進一步確認這一判斷,請你從上述實驗中再選取適當?shù)牟?/p>
料進行檢驗,寫出實驗方案和預期結果:
10.番茄的雜種優(yōu)勢十分顯著,在育種過程中可用番茄葉的形
狀、莖的顏色(D/d)以及植株茸毛等作為性狀選擇的標記。為研究這
三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選用以下A?A」四種純合子為親本做了雜交實
驗,實驗結果(不考慮互換且無致死現(xiàn)象)見下表。
組別親本E表型F2表型及數(shù)量(株)
--
A.XA2缺刻葉缺刻葉(60)、薯葉(21)
濃茸毛、綠莖(19),濃茸毛、
AIXA4濃茸毛、紫莖紫莖(41),多茸毛、紫莖
(15),少茸毛、紫莖(5)
A2XA3濃茸毛濃茸毛(60),多茸毛(17),
少茸毛⑸
回答下列問題:
(1)番茄葉的形狀和莖的顏色兩對性狀的顯性性狀分別是
(2)根據(jù)組別雜交結果可判斷,植株茸毛受對
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定律,判斷理由是
(3)組別二Ai與Ai雜交,F(xiàn)z中缺少少茸毛綠莖和多茸毛綠莖個
體,推測原因可能是以下兩種情況之一:番茄植株莖的顏色受一對
等位基因控制,且①控制番茄莖顏色的基因與控制植株茸毛的其中
一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②
為進一步確認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的具體原因,可通過增加樣本數(shù)量
繼續(xù)研究。若為情況①,請畫出R體細胞中控制莖顏色和植株茸毛
基因與染色體之間的關系。(畫出一種即可,用表示染色體,
“A/a、B/b……”為控制植株茸毛的基因,用“?”表示基因在染
色體的位置)。
(4)低溫處理會導致某種基因型的花粉存活率降低,用低溫處理
A1XA2組合的艮后,F(xiàn)2的表型為缺刻葉:薯葉=7:1,可推知攜帶
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o請設計實驗驗證該結
論。(寫出實驗思路、實驗結果及結論)
11.作為遺傳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蠅有著眾多的突變品
系,下表為一些果蠅品系的部分性狀及基因位置情況。某研究小組
用裂翅果蠅相互交配,子代為裂翅:非裂翅=2:1;用裂翅與野生
型果蠅進行正反交實驗,雌雄后代均表現(xiàn)為裂翅:非裂翅=1:1
相關基因在染
品系名稱特征
色體上的位置
野生型灰體、直翅、非裂翅
甲卷翅2號
乙黑檀體3號
丙裂翅待定
注:野生型為純合子,各品系與野生型之間均僅有一對基因有
差異;卷翅為顯性性狀,黑檀體為隱性性狀。
回答下列問題:
(1)裂翅為(填“顯性”或“隱性”)性狀,其基因位于
(填“?!贰癤”或“Y”)染色體上。若將裂翅果蠅相互交配
的子代與野生型雜交,則后代翅型的表型及比例為
⑵由表可知,卷翅性狀與黑檀體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
定律。若從表中選用卷翅果蠅(純合)與黑檀體果蠅雜交得
F.,件再與表中黑檀體果蠅雜交得F2,則Fz的表型及比例為
(3)為探究控制裂翅性狀的基因是否在3號染色體上,可從表中
選擇材料設計實驗進行判斷,請寫出實驗思路:
若控制裂翅性狀的基因不在3號染色體上,預期結果為
答案:
1.Do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雜交得R,F,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
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9:6:1為
9:3:3:1的變式,可推知玉米的株高由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
控制,且E的基因型為AaBb。進一步分析可知,高稈植株的基因型
為A_B_,矮稈植株的基因型為A_bb、aaB_,極矮稈植株的基因型為
aabbo由題意可知,兩親本均為矮稈突變體,可推出兩親本的基因
型分別為aaBB、AAbb,A、C正確。E的基因型為AaBb,F2中矮稈植
株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共4種,B正確。E矮稈植
株中純合子(aaBB、AAbb)所占的比例為1/3,F2高稈植株中純合子
(AABB)所占的比例為1/9,D錯誤。
2.Do由F2的5種類型植株數(shù)量比例為1:4:6:4:1,即9:
3:3:1的變式,可知該植物的花色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A正確;根據(jù)Fz分離比可知,E基因型為AaBb,故親本的基因型可能
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B正確;隨顯性基因數(shù)量的增加,
花色紅色逐漸加深,則顯性基因個數(shù)相同的個體表型相同,故AAbb
和aaBB個體的表型與件(AaBb)相同,C正確;E測交后代的基因型為
AaBb、Aabb、aaBb、aabb,含有顯性基因的個數(shù)分別為2、1、1、
0,故有3種表型,D錯誤。
3.Do由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A_bb)自交,子代中寬葉矮莖:窄葉
矮莖=2:1,可推知親本寬葉矮莖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寬
葉矮莖植株的基因型也為Aabb,A基因純合致死;由實驗②窄葉高
莖植株(aaB_)自交,子代中窄葉高莖:窄葉矮莖=2:1,可推知親
本窄葉高莖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窄葉高莖植株的基因型也
為aaBb,B基因純合致死,A、B正確。由以上分析可知,A基因純
合、B基因純合均致死,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
莖,則其基因型為AaBb,C正確。將寬葉高莖植株(AaBb)進行自
交,子代植株的基因型為4/9AaBb、2/9Aabb、2/9aaBb>l/9aabb,
其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9,D錯誤。
4.Bo由“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可推出這兩對
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即A/a和B/b獨立遺傳。單獨分
析B/b,親本的基因型都為Bb,自交后,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
BB:Bb:bb=1:2:1,表型及比例為紅花植株:白花植株=
3:1,A正確。單獨分析A/a,親本的基因型均為Aa,產(chǎn)生的雌配子
類型及比例為A:a=l:1,理論上產(chǎn)生的雄配子類型及比例為A:a
=1:1,由“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可
推出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不育雄配子數(shù)=3:1,則子代中基
因型為aa的個體占1/6,推斷過程如下表所示:
可育雄配雌配子
子1/2Al/2a
2/3A2/6AA2/6Aa
l/3a1/6Aal/6aa
綜合分析可知,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
(1/6)X(1/4)=1/24,B錯誤,C正確。親本關于花色的基因型為
Bb,其產(chǎn)生的含BE勺可育雄配子數(shù)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相等,。正
確。
5.(1)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16減數(shù)分裂
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7:4:4Aabb.aaBb不能
解析:(1)根據(jù)雜交組合①②正反交的F2結果高稈:半矮稈都約為
15:1可知,半矮秤為隱性遺傳,且該性狀是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
對隱性基因控制的,即只有基因型為aabb時才表現(xiàn)為半矮稈,其他
基因型均表現(xiàn)為高稈。雜交組合①中E的基因型為AaBb,3自交時
雌雄配子有4X4=16(種)組合方式。其細胞遺傳學基礎是減數(shù)分裂
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組合。(2)雜交組合①中件的基因型為AaBb,產(chǎn)生的F2
7
的基因型為AA_和_BB的植株占R中所有高稈植株的云,它們自交
后代都表現(xiàn)為高稈,所以屬于F3I;F2中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
交,產(chǎn)生的后代高稈:半矮稈=15:1,與雜交組合①②的F2基本一
4
致,記為Fell,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占展中所有高稈植株的左;F
152
中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高稈植株自交,產(chǎn)生的后代高稈:半矮稈
=3:1,與雜交組合③的Fz基本一致,記為FJH,基因型為Aabb和
4
aaBb的植株占Fz中所有高稈植株的主,故產(chǎn)生F3I、FIkFJH的
103
高稈植株的數(shù)量比為7:4:4o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高稈植株相
互雜交的子一代再自交才能驗證自由組合定律,否則只能驗證一對
基因的分離定律。
6.(1)隨機(2)①均為耐高溫②不耐高溫:耐高溫=1:1③
不耐高溫:耐高溫=9:7(3)雄30%DD:Dd:dd=5:6:1
7.(DddeeFF、DDeeff.ddEEff(2)遵循,丙和純合紅花植株雜
交,F(xiàn)z中紅花個體占全部個體的比例為27/(27+37)=(3/4)3,與三
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時所占比例相同(或丙和純合紅花植株雜交,F(xiàn)2
中紅花:白花=27:37,性狀分離比的和為64=43)(3)用該純合
白花植株與丙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花色子代植株均開紅花
子代植株均開白花
解析:(1)由題表可知,乙與純合紅花植株雜交所得的鼻自交后得到
的R表型及比例為紅花:白花=9:7,說明3的基因型有兩對等位
基因雜合,即DdEcFF或DDEoFf或DdEEFf,而親本純合紅花植株的
基因型為DDEEFF,則乙品系植株的基因型為ddeeFF或DDeeff或
ddEEffo(2)丙和純合紅花植株(DDEEFF)雜交,F(xiàn)?中紅花:白花二
27:37,性狀分離比的和為64=43,說明D/d、E/e、F/f三對等位基
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丙的基因型為ddeeff。(3)探究該白花
植株的隱性基因是新的突變基因還是d、2、f中的一種,可以用該
純合白花植株與基因型為ddeeff的植株(丙)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
的花色。若子代植株均開紅花,則說明該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
變造成的;若子代植株均開白花,則說明該白花植株的隱性基因是
d^e>f中的一種。
8.(1)①甲、乙②非等位基因朱砂眼和猩紅眼雜交,后代表現(xiàn)
為紅眼③丙組合的子代自由組合(2)①果蠅品系A
解析:(1)①根據(jù)組合甲和組合乙的B均為紅眼,可判斷朱砂眼和猩
紅眼兩個突變體均發(fā)生了隱性突變。②根據(jù)組合丙可知,朱砂眼和
猩紅眼雜交,后代表現(xiàn)為紅眼,朱砂眼和猩紅眼為隱性突變體,若
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不可能出現(xiàn)紅眼,因此n、c為非等位基因。
③朱砂眼和猩紅眼為隱性突變體,基因型可表示為nrRRz、
RRr2r2,朱砂眼X猩紅眼,件的基因型為R1r1R2r2,E相互交配,子
代出現(xiàn)紅眼出』2_)、朱砂眼(nn_)、猩紅眼(R-r2r2)的比例為9:
4:3,屬于9:3:3:1的變式,說明兩突變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
合定律。(2)①果蠅B含有r基因,與品系A雜交,得到雜合子,通
過子代雌雄之間互相交配、篩選獲得r基因純合的雜種果蠅C,果蠅
C中還含有果蠅B的其他染色體,故還需與品系A多代雜交。②果蠅
D與猩紅眼(RRmn)雜交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紅眼(R_R2_),與朱砂眼
(nrRRj雜交得到的子代表現(xiàn)為朱砂眼,說明r與n位于一對同源染
色體上,而與??梢宰杂山M合。位置見答案。
9.(1)實驗二和實驗一的結果相同(2)件卷翅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
后代為卷翅:直翅=2:1一種基因控制多種性狀(3)不在F.紅
眼卷翅個體相互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為紅眼卷翅:紅眼直翅:紫眼卷
翅:紫眼直翅=6:3:2:1,說明眼色和翅型性狀可以自由組合
實驗方案:用件紅眼卷翅果蠅與R紫眼直翅果蠅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
后代的表型和比例,預期結果:后代中紅眼卷翅:紅眼直翅:紫眼
卷翅:紫眼直翅=1:1:1:1(或實驗方案:用用紅眼直翅果蠅和紅
眼卷翅果蠅相互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后代的表型和比例。預期結果:
后代中紅眼卷翅:紅眼直翅:紫眼卷翅:紫眼直翅=3:3:1:1)
解析:(1)實驗一和實驗二屬于正反交,其結果相同,說明AJA?和
B/B?都是核基因,并且這兩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體上。(2)據(jù)題意可
知,野生型表現(xiàn)為紅眼直翅,只考慮翅型,任選一只卷翅果蠅與野
生型(直翅)果蠅雜交,F(xiàn).中都是卷翅:直翅=1:1,件卷翅個體相
互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為卷翅:直翅=2:1,都表明卷翅基因存在純合
致死的情況?;駼/Bz既能控制翅型,又能決定果蠅的生活力,這
說明基因與性狀之間存在一種基因控制多種性狀的關系。(3)實驗一
和實驗二中以紅眼卷翅個體相互交配,后代紅眼:紫眼=3:1,卷
翅:直翅=2:1,且紅眼卷翅:紅眼直翅:紫眼卷翅:紫眼直翅=
6:3:2:1,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說明眼色和翅型性狀可以自由組
合,已知B/B?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那么AJA?基因不在2號染色
體上。證明兩對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可以用自交
或測交實驗,該實驗已經(jīng)讓件紅眼卷翅個體相互交配,為進一步證
實,可以用測交實驗,因此實驗方案:用R紅眼卷翅果蠅與F2紫眼
直翅果蠅進行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后代的表型和比例。預期結果:后
代中紅眼卷翅:紅眼直翅:紫眼卷翅:紫眼直翅=1:1:1:1。
10.(1)缺刻葉和紫莖(2)二或三2自由組合F2濃茸毛:多茸
毛:少茸毛約為12:3:1,符合9:3:3:1的變式(3)控制番茄
莖顏色的基因與控制植株茸毛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但
后代數(shù)量太少(答出一種即可)
Alta..
Bb
⑷薯葉2/3實驗思路:將低溫處理
的E作為父本與薯葉番茄雜交。實驗結果及結論:子代缺刻葉:薯
葉=3:1,說明低溫處理后攜帶薯葉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2/3
解析:(1)根據(jù)題干可知Ai?A」均是純合體,那么組別一Ai與AZ雜
交,E表型為缺刻葉,用自交的子代Fz缺刻葉:薯葉心3:1,說明缺
刻葉是顯性性狀;組別二Ai與A,雜交,件表型為紫莖,F(xiàn)2紫莖:綠莖
^3:1,說明紫莖是顯性性狀。(2)由于親本都是純合子,AiXA,或
A2XA3這兩個雜交組合的B全都是濃茸毛,F(xiàn)2出現(xiàn)濃茸毛:多茸毛:
少茸毛約為12:3:1,符合9:3:3:1的變式,說明植株茸毛受2
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3)組別二Ai與A」雜
交,F(xiàn)2中缺少少茸毛綠莖和多茸毛綠莖個體,推測原因可能是以下
兩種情況:①控制番茄莖顏色的基因與控制植株茸毛的其中一對基
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②控制番茄莖顏色的基因與控制植株
茸毛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但后代數(shù)量太少。如果符合
前一種情況,由于F.的基因型為AaBbDd,可能是A/a基因和D/d基
因連鎖在一起,或B/b基因和D/d基因連鎖在一起,圖解詳見答案。
(4)用低溫處理AiXAZ組合的R后,F(xiàn)2的表型為缺刻葉:薯葉=7:
1,假設葉的形狀是由E、e基因控制的,那么握的基因型是Ee,由
于某種基因型的雄配子存活率低,雌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chǎn)20萬噸氟化系列產(chǎn)品生產(chǎn)項目實施方案(參考模板)
- 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傲慢與偏見》讀書心得 15篇
- 光伏裝配示范復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范文)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期末考語文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實驗班12月大聯(lián)考英語含解析
- 江蘇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與裝飾工程施工》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喀什理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城鄉(xiāng)生態(tài)與環(huán)境規(guī)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yè)技術學院《紡織品實驗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業(yè)大學《機械控制工程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普惠金融專員試題及答案
- 《心電圖機操作與應用》課件
- 《金屬疲勞與斷裂》課件
- 2025年《民法典》應知應會知識競賽題庫(含各題型)
- 辦公樓清潔服務工作外包合同5篇
- 劇場協(xié)議合同范例
- 2025中小學學校校服采購工作方案
- 2024年煙臺龍口市衛(wèi)生健康局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西部計劃考試考題及答案
- 《中國潰瘍性結腸炎診治指南(2023年)》解讀
- 初中數(shù)學學科90學時培訓方案及日程安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