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閱讀答案_第1頁
《乘船》閱讀答案_第2頁
《乘船》閱讀答案_第3頁
《乘船》閱讀答案_第4頁
《乘船》閱讀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乘船》閱讀答案《乘船》閱讀答案「篇一」閱讀《乘船》,回答下列問題(18分)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8、下面句中與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歆輒難之B.默而識之C.不能稱前時之聞D.友人慚,下車引之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①俱乘船避難()②幸尚寬()③納其自托()④遂攜拯如初()10、翻譯句子(4分)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所以疑,正為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4分)①王朗讓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華歆認為不應該拋棄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從本文中得到什么啟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請你從學過的知識中,寫一句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8.C(2分)9.①一起②幸而,恰巧③接納,接受④于是(4分)10、①(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很為難。②起先這所以猶豫不決,正是考慮到了這種情況。(4分)11、①幸尚寬,后賊追至②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4分)12、一個人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2分)13、略(2分)《乘船》閱讀答案「篇二」閱讀《乘船》,完成12―16題。(8分)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12、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2分)歆輒難之()遂攜拯如初()王欲舍所攜人()13、“歆輒難之”的“之”所指代的內(nèi)容是什么?他為何對此感到為難呢?(2分)答:14、華歆為什么不愿意拋棄所攜之人呢?(1分)答: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⑴幸尚寬,何為不可?譯:⑵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譯:16、從華歆、王朗所作所為中,你能悟出一個什么道理?(1分)答:答案:12、當即;救助;扔掉、拋棄。13、是否攜此人同行。自身尚外難中,船小人眾,后有賊兵。14、“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15、翻譯(略)16、做人要講求誠信(幫人要幫到底)(1分),不要輕諾寡言(輕許諾言)(1分)?!冻舜烽喿x答案「篇三」(甲)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乙)楚厲王有警鼓,與百姓為戒①.飲酒醉,過而擊,民大驚。使人止之,曰:“吾醉而與左右戲而擊之也。”民皆罷。居數(shù)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號而民信之。(選自《韓非子》)注:①戒:警戒的信號。(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①后賊追至賊:②寧可以急相棄邪以:③使人止之使:④擊鼓而民不赴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本所以疑,正為此耳。②吾醉而與左右戲而擊之也。(3)請分別概括華歆、王朗、楚厲王三人的品質(zhì)特征?!敬鸢浮浚?)①強盜;②因為;③派遣;④表示轉(zhuǎn)折,卻。(2)①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為了這一點。②我喝醉了跟旁邊的群臣嬉鬧,錯誤地擊了鼓。(3)華歆:守信用、講道義;王朗:極端自私、背信棄義;楚厲王:不重視誠信,隨意說出戲言,知錯能改【解析】【詳解】(1)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多古今異義詞,如“賊”:強盜。“使”:派遣。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本所以疑:原本感到為難的。戲:開玩笑,鬧著玩。(3)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能力。先了解文章內(nèi)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寫方法,作者對人(事)物的評價,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jīng)歷等;最后結(jié)合文中重點段落和句子答題即可。從甲中看出:華歆處事謹慎,考慮事情全面,做事有始有終,信守承諾;王朗在認為對自己無害時,能助人時則助人,一旦事情有變,危及自身利益時,就只考慮自己。楚厲王與百姓約定,如果遇到了敵情,就擊鼓為號,召集大家前來守城。原來是他擊鼓和身邊的人鬧著玩。當敵人真的來入侵了,厲王趕緊擊鼓發(fā)出警報。但百姓以為厲王又是在跟大家鬧著玩兒,因而沒有一個前來守城。厲王只好更改了原來的命令,重新申明了報警的信號,老百姓這才相信。看出楚厲王:不重視誠信,隨意說出戲言,知錯能改。譯文甲文,華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表示為難。王朗卻說:“好在船還比較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后來敵人來了,王朗就想丟下那人不管了。華歆說:“開始我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為了這一點。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的托付,怎么可以因為情況危急而拋棄他呢?”于是仍像當初那樣攜帶關照那個人,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王朗的優(yōu)劣。乙文,楚厲王遇到緊急的情況就用擊鼓來召集老百姓守城。(有一天,厲王)喝醉酒了,誤拿起鼓槌擊鼓,老百姓都大為驚慌,厲王派人去制止他們,厲王說:“我喝醉了酒就同大臣們開玩笑,誤敲了鼓。”老百姓聽了都回家了。過了幾個月,有緊急的情況,(厲王)擊鼓發(fā)出警報,老百姓沒有趕去守城,于是(厲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報警信號,老百姓才相信他。《乘船》閱讀答案「篇四」閱讀《乘船》,完成題目。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1)“歆輒難之”的“之”所指代的內(nèi)容是什么?他為何對此感到為難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華歆為什么不愿意拋棄所攜之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在寫法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試作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要是你遇到了這種事,你將會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是否攜此人同行。自身尚外難中,船小人眾,后有賊兵2.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3.主要采用對比的寫法來表現(xiàn)人物a、賊未至時,王朗不計后果,滿口應承b、賊追至時,王朗為保自身,欲舍所攜之人,有始無終,毫無信義。4.只有保全自己后,才有能力保全他人,遇事當謹慎,不輕易承諾,既諾,則言出必行,始終如一,講究信義(意對即可)《乘船》閱讀答案「篇五」關于乘船的語文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閱讀《乘船》,回答下列問題(18分)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8、下面句中與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歆輒難之B.默而識之C.不能稱前時之聞D.友人慚,下車引之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①俱乘船避難()②幸尚寬()③納其自托()④遂攜拯如初()10、翻譯句子(4分)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本所以疑,正為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原文語句回答問題(4分)①王朗讓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華歆認為不應該拋棄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從本文中得到什么啟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請你從學過的知識中,寫一句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8.C(2分)9.①一起②幸而,恰巧③接納,接受④于是(4分)10、①(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很為難。②起先這所以猶豫不決,正是考慮到了這種情況。(4分)11、①幸尚寬,后賊追至②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4分)12、一個人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2分)13、略(2分)《乘船》閱讀答案「篇六」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1.解釋加點詞的含義。(1)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難:(2)幸尚寬,何為不可幸:(3)本所以疑,正為此耳為:(4)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以:2.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_。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寧可以急相棄邪?”一句的意思。4.從文段內(nèi)容看,華歆、王朗誰優(yōu)誰劣?理由是什么?參考答案1.感到為難幸好、幸虧因為憑借2.能不能講求信用(大意符合即可)3.難道能因為事情危急就丟下他嗎?4.我認為是華歆優(yōu)王朗劣。理由是:華歆講信用而且考慮問題很周到,當初“難之”的原因就是考慮到接納“欲依附”者后的問題,畢竟,他們自己也是避難者。而王朗表面上是見義勇為,救助他人,實際上,他卻膽小怕事,一見事態(tài)危急就想把逃難者丟下,不講信用。參考譯文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當即拒絕。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賊寇馬上要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jīng)接納了他來船上安身,哪里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于是就繼續(xù)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yōu)劣。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諾必誠,始終如一。華歆在危難之時仍遵守承諾,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時,在危難時自見人心。華歆謹慎對待別人的請托,但一經(jīng)接受請托,無論遇到怎樣危急的情況都不相棄,表明他重信重義,言必行,行必果危難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隨隨便便地幫助別人,他在助人之前,首先考慮的是可能招致的麻煩;但一旦助人,便會不辭危難擔當?shù)降住M趵蕵酚谧龊檬?,在不危及自身的情況下,能夠與人方便時盡量與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風險的時候,他就出爾反爾。他輕易接受他人的請托,而一旦形勢緊急便“欲舍所攜人”。這樣的人機巧善變,有始無終,不能共患難,不值得信賴?!冻舜烽喿x答案「篇七」《乘船》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斜?”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1、下面句中與“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歆輒難之B.默而識之C.不能稱前時之聞D.友人慚,下車引之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①俱乘船避難②幸尚寬③納其自托④遂攜拯如初3、翻譯句子(4分)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②本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