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邦彥詩詞研究4篇第一篇:“知人論世”的文學研究方法和意象批評是傳統(tǒng)詩詞的分析方式,“結構主義文論”側重從內部形式的角度批評;二者結合,能在“知人論世”的閱讀基礎上做出補充。本文從語言學的角度對柳永、周邦彥二人的詩歌語言進行偏好分析、深入想象作者的內心及文字背后的世界,收獲了閱讀趣味,進而挖掘了有意思的人文規(guī)律。通過對語言的反復細嚼和對比,我們讀到了詞與詞、人與人相似、相同和不同,有助于我們突破“雅俗”這一簡單的審美二分法,從而讀到字詞背后更生動、豐富、不以各種標簽簡單劃分的人與情。一、引言“知人論世”的文學研究方法和意象批評是傳統(tǒng)的詩詞分析方式。西方二戰(zhàn)以來出現(xiàn)了一個重要的文論思潮——“結構主義文論”,認為內部形式問題是批評的核心,它的興起,影響著不少學者以語言學的模式發(fā)現(xiàn)文學的科學規(guī)律。結構主義批評對作品形式細致入微地分析、配合其文化價值的挖掘,有助于到達作品鮮有人至的意味深處,也就是所謂的“深層次的美學感受”。因此,本文從語言學角度,以北宋前期的“俗”代表柳永詞及北宋后期的“雅”代表周邦彥詞為例,聚焦柳、周詞中的“形容詞”這一類別,分析宋詞的語言魅力及背后的人文意蘊。周一民教授在討論詞語的選用和錘煉時表示,詞語的錘煉是詞語選用的深化,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都是煉字的典范,需要對客觀事物進行深入的觀察和認識、有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語言功力。而把握詞語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詞語本身的“概念意義”和語境賦予詞語的“語境意義”。那么對于詩詞這一類文學性文本而言,字詞的概念及語境的雙重性特點就更為突出,讀者在品讀過程中的理解往往也是豐富多元的。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已經奠定了基礎,實詞和虛詞是詞的基本類別,不同的詞類有不同的功能,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而“形容詞”便是實詞分類中的一種,是表示性質、狀態(tài)及區(qū)別的詞。詞在句中臨時改變基本功能的現(xiàn)象稱為“詞類活用”,在古代漢語、特別是上古漢語中,這類現(xiàn)象比現(xiàn)代漢語普遍得多。詩詞中,詞類活用用得好,往往能增色不少,甚至成為讀者在品讀過程中的極佳記憶點。如周邦彥詞“雨肥梅子”(《滿庭芳》)中的“肥”字,就讓人印象深刻:作為形容詞既表達了梅子的形態(tài)肥美、又活用為動詞表達的是夏雨的充沛、養(yǎng)肥了梅子。雖然他不是第一個這樣用“肥”字的人,杜甫就寫過“紅綻雨肥梅”(《游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五),但是,周彥邦對字句的重新裁剪、組合,配合前一句的“風老鶯雛”,又呈現(xiàn)出一幅新的畫面:一方面,風使雛鶯長大了、雨水滋養(yǎng)了梅子,兩個例子都是生命從稚嫩走向成熟的過程,有時間的連綿感;另一方面,周使用杜牧“風蒲燕雛老”(《赴京初入汴江曉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的“風老”,而沒有選擇用“風長”表現(xiàn)長大的意思,呈現(xiàn)出一種老去、往下的趨勢,后接“肥”這一上升的趨勢,寫出了生命的循環(huán)、輪回與此消彼長。而杜甫的“紅綻雨肥梅”相連的前一句是“綠垂風折筍”,似乎只是一種狀態(tài)的描寫,在這一句的搭配上,周是更出色的。所以,優(yōu)秀的詞人是文字的裁縫,他們選取的“布料”也許來自民間、也許來自傳統(tǒng)經典,但經過一番精心的選擇和拼接,便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韻味。詞乃合樂的文學體裁,詞史上,柳永和周邦彥都是大音樂家。柳詞多帶民間口語,明白如話而富于音樂性;而周邦彥精通音律、在語言技巧方面有著高深的修養(yǎng)和造詣。不同于以“詩人”身份填詞的人,柳和周都是以“音樂人”的身份填詞的,二者的相似之處有擅長細節(jié)描寫、借景抒情等,不同之處的突出表現(xiàn)為柳民間風格重、而周的士大夫文人氣息更濃。這也就牽出了“雅俗之辨”的審美問題。本文不對二人整體的雅俗格局辯論,僅對二人在詞中的用字做出對比和品評。二、柳永、周邦彥詞中形容詞的用詞分析(一)“暖”字人的情感體驗和感知體驗密切相關,如溫度、亮度、距離感等,不同因素中,溫度與情感感知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詩歌中常見的與溫度相關的單音節(jié)形容詞有“寒、暖、溫”,溫暖感知與正面情感相關,正面的溫度有正面的情感隱喻。隱喻是人們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暖”是情感表達中的一種間接表達,作為溫度范疇的形容詞,可以經過隱喻投射到情感范疇。以“暖”字為例,我們看看柳永和周邦彥是如何使用這個字的:1.柳永的“暖”洞房深處,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浪淘沙·夢覺透窗風一線》)幾回飲散良宵永,鴛衾暖、鳳枕香濃。(《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遙夜香衾暖,算誰與。(《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鴛衾圖暖。(《菊花新·欲掩香幃論繾綣》)旋暖熏爐溫斗帳。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蝶戀花·鳳棲梧》)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2.周邦彥的“暖”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蘭陵王·柳》)而今麗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少年游》)海棠花謝春融暖,偎人恁、嬌波頻溜。(《花心動(雙調)》)弦管當頭,偏憐嬌鳳,夜深簧暖笙清。(《慶春宮·云接平岡》)晴嵐低楚甸,暖回雁翼,陣勢起平沙。(《渡江云·晴嵐低楚甸》)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拜星月慢·夜色催更》)以柳永的“香暖鴛鴦被”為例,暖指二人共同消受過、香熏過、繡著鴛鴦的暖烘烘的錦被,經過隱喻投射到情感范疇,形容詞“暖”活用為動詞,也指二人溫暖的親密關系、即“溫暖了對方的心”。周邦彥的“半篙波暖”,指時近暮春,水波也是溫暖的,經過隱喻投射到情感范疇,形容詞“暖”活用為動詞,我們也可以調換一下順序、解讀為“半篙暖波”,即竹篙劃動產生的能量,使得水的溫度上升。竹篙尚能溫暖水波、也應有能溫暖這京華倦客內心之物。在其他例子當中,我們難發(fā)現(xiàn)代表正面情感的“暖”字,柳永更多地指向了床褥、被窩,形成的語義場是較為私密的、個人的空間;周邦彥則更多地指向自然、春光,形成的語義場是室外廣闊的公共空間。(二)“寒”字在上文提到的“寒、暖、溫”三個單音節(jié)形容詞中,“寒”字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溫度的負向也隱喻著情感的負面,是消極的情感體驗。我們繼續(xù)看看柳永和周邦彥是如何使用這個“寒”字的:1.柳永的“寒”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雨霖鈴·寒蟬凄切》)煙斂寒林簇,畫屏展。(《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采蓮令·月華收》)寒溪蘸碧,繞垂楊路。(《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臨江仙引·上國》)漁市孤煙裊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雪梅香·景蕭索》)2.周邦彥的“寒”聽寒螀夜泣,亂雨瀟瀟。(《憶舊游·記愁橫淺黛》)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蝶戀花·早行》)應憐江上寒。(《菩薩蠻·梅雪》)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遙看數(shù)點帆小。(《氐州第一·波落寒汀》)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高柳春才軟,凍梅寒更香。(《紅林檎近·高柳春才軟》[9])走民間風格的柳永沒有選擇過多地描寫私密空間的物品如燭臺、被褥、鏡子,而是寫了“寒蟬、寒林、寒江、寒溪”,而周邦彥除了“寒窗”,也寫了“寒螀、寒露、寒江、寒汀”;從羅列的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涉及負面情感的“寒”字時,二者書寫的對象開始相似起來,多指向外部的自然環(huán)境。也許宏大的外景,才更能凸顯情感的凄涼、人的渺小。(三)疊詞從《詩經》開始,到楚辭、唐詩,疊詞被反復運用。按詞性分,疊詞可分為動詞和形容詞兩大類。而疊詞的修辭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增強讀者聽覺上的音樂感、增強詩的形象性和生動性。前文曾提到,柳永和周邦彥是以“音樂人”的身份填詞的,與呈現(xiàn)頓挫之感的單音節(jié)字不同,疊詞的雙音節(jié)可以呈現(xiàn)出重復、綿延的特色,從而增強音樂感,由此我們就疊詞中的形容詞類,看看柳永和周邦彥是如何使用的:1.柳永的“疊詞”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霜天冷,風細細,觸疏窗、閃閃燈搖曳。(《婆羅門令·昨宵里恁和衣睡》)盡日憑高目,脈脈春情緒。(《西平樂·盡日憑高目》)情脈脈,意忡忡。碧云歸去認無蹤。(《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盡凝睇,厭厭無寐,漸曉雕闌獨倚。(《佳人醉》)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望海潮·東南形勝》)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曲玉管·隴首云飛》)2.周邦彥的“疊詞”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蝶戀花·早行》)蠢蠢黃金初脫后。暖日飛綿,取次黏窗牖。(《蝶戀花·柳》)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浪淘沙慢·曉陰重》)情黯黯,悶騰騰。身如秋后蠅?!?《醉桃源》)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闌愁,但問取、亭前柳。(《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迢迢,問音信,道徑底花陰,時認鳴鑣。(《憶舊游·記愁橫淺黛》)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滿庭芳》)在閱讀二人詞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柳永所用疊詞的重復率是比較高的,例如我在宋詞評論中,曾提到柳永的詞很常見“厭厭”二字;此外,“細細”和“風”的搭配、“脈脈”和“情”的搭配,似乎也成了柳永的一個習慣,可謂是長期寫作形成的自動配對。而周邦彥的疊詞讀來更為精巧,像“厭厭”這種規(guī)律性、反復出現(xiàn)的疊詞并不多,富艷精工的他在使用“日日、迢迢、年年”等疊詞上,有著時間和空間的深遠;“炯炯”和“清”的搭配讓人頓覺明亮;“悶”與“騰騰”相連也有疊韻的音彩。綜上,在二人單音節(jié)形容詞“暖”字、“寒”字和疊詞形容詞的對比中,代表正面情感的“暖”字,柳永更多地指向了私密的空間,而周邦彥更多地指向了室外廣闊的公共空間;代表負面情感的“寒”字,二者書寫的對象則開始相似起來,多指向外部的自然環(huán)境;在疊詞的運用上,柳呈現(xiàn)出一種自我重復,而周在時間和空間上有著更多的表達?!巴窦s與豪放”是對于宋詞藝術風格的傳統(tǒng)二分法,對此,香港大學的周錫?教授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柳永在其中是自成一派的“本色派”,因其承自民間曲子詞風;其余婉約和豪放則為“文華派”,這個觀點也有一定的啟發(fā)性,這樣一來,柳詞是“本色”,而周詞便是“文華”。延續(xù)柳之“本色”,周之“文華”的討論,我們讀到的是柳永書寫日常生活的私密、個人和重復,可謂“日常生活的本色”;而周邦彥書寫的公共、廣闊和求異逐新,可謂“生活以上的文華”;有趣的是,面對凄涼的情感,兩人不約而同地望向了遠方、自然。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想,雖然柳、周二人的人生經歷不盡相同,但皆飽讀詩書、有才學,曾在城市游蕩、游樂坊間,也曾在仕途上遭受打擊;同樣的兜兜轉轉、起起伏伏,想必個中的悲涼滋味,多少是相通的,有一種共同的感傷基調,即傳統(tǒng)儒學在塑造士文化精英過程中無法協(xié)調的矛盾。三、結語關于詩詞中語言運用的研究,形容詞用詞只是一扇小窗,此外,柳周二人在動詞的使用上也是頗為靈動的:如柳永“抱影無眠”《(戚氏·晚秋天)》的“抱”字,生動、畫面感強;周邦彥“石黛掃晴山”(《少年游》)的“掃”和秦觀“山抹微云君”(《滿庭芳》)的“抹”也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在此僅作簡單對比,具體的延伸留待日后探尋。從語言學的角度品讀詩詞文本,能在傳統(tǒng)“知人論世”的閱讀基礎上做出補充、使讀者收獲不少閱讀趣味。順著他們的語言試圖想象文字背后當時的世界,有意思的人文規(guī)律便開始浮現(xiàn)。通過對語言的細嚼和對比,我們讀到了詞與詞、人與人的相似、相同和不同,這也有助于我們突破“雅俗”這一簡單的二分法,讀到字詞背后更生動、豐富、不以各種標簽簡單劃分的人與情。第二篇:周邦彥詩詞研究導語:1056年或1058年,周邦彥出生于杭州錢塘,是一個漢族人。他少年時期性格疏散,但勤于讀書,博涉百家之書。1079年,周邦彥自杭州赴京師開封,為太學外舍生。他在開封繁華的社會中,沉迷于聲色場所,創(chuàng)作了許多艷情詞。1083年,周邦彥向神宗獻上《汴都賦》,歌頌新法,受到神宗賞識,升任太學正。1087年,神宗死后,舊黨執(zhí)政,周邦彥被排擠出京城,開始了十余年的漂泊生活。他先后任廬州教授、溧水縣令等職,在理政之余,也不忘詩詞創(chuàng)作。1097年,哲宗親政后,周邦彥回到開封,任國子監(jiān)主簿、校書郎等職。1100年,哲宗崩,徽宗即位。1102年,徽宗親政后,周邦彥升任秘書省正字。107年,周邦彥兼議禮局檢討,并參與修訂《政和新修五禮序》。1111年,周邦彥以直龍圖閣出知河中府。1117年,周邦彥進官徽猷閣待制,并提舉大晟府。他負責譜制詞曲,供奉朝廷。他在這一時期創(chuàng)作了許多新詞調,并精通音律。他的詞風華美、輕狂、精工艷麗,在婉約派中被尊為“正宗”。1118年,由于不愿與宰相蔡京一黨合作,周邦彥又被逐出朝廷,先后知真定府、順昌府、處州等地。1120年或1121年,在南京鴻慶宮逝世,享年六十六歲。獲贈宣奉大夫。后歸葬杭州南蕩山。01《蘇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這首詞寫于詞人客居長安的時候,表達了他對故鄉(xiāng)江南的深切思念。詞分上下兩闕,上闕描寫了夏日清晨的荷花風光,下闕抒發(fā)了游子的夢回故鄉(xiāng)之情。全詞語言典雅,情景交融,富有音樂美感。上闕以“燎沉香”開頭,點明了季節(jié)和氣氛。沉香是一種名貴的香料,能驅除潮濕悶熱的暑氣。詞人在室內點燃沉香,感受到一絲清涼。窗外傳來鳥雀的歡叫聲,原來是天氣放晴了。詞人望出窗外,看到荷葉上曬干了昨夜的雨水,荷花清潤圓正,微風吹過,荷葉一片片地舞動起來。這些細節(jié)描寫都很生動自然,展現(xiàn)了一幅雨后新晴的荷花圖。下闕以“故鄉(xiāng)遙”轉入抒情。詞人想到自己家住江南,卻長期客居長安,不知何時才能回去。他想起五月時節(jié),家鄉(xiāng)的漁郎是否也在思念他。他夢中劃著小舟,又回到了西湖的荷花塘中。這里用了一個倒敘的手法,先寫夢中的情景,再寫五月的漁郎,表達了詞人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最后一句“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對前面“小楫輕舟”等字的反襯,突出了詞人孤獨凄涼的心境。這首詞是周邦彥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蘇幕遮這個詞牌的名篇。它以荷花為媒介,把寫景和抒情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優(yōu)美動人的意境。02《蘭陵王·柳》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短m陵王·柳》以柳樹為題,寫出了作者離開京城時的心情。這首詞不是簡單的詠柳或送別,而是借用柳樹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對情人的懷念,對春光的惜別,以及對人生的感慨。詞中運用了許多細膩的描寫和優(yōu)美的比喻,語言典雅華麗,音律和諧流暢,是一首高度成熟的宋詞佳作。詞的上闋寫了作者在隋堤上看到柳樹的情景。作者用“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來描繪正午時分柳樹的陰影和風姿。這里的“直”字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柳陰不偏不倚地落在地上,二是指柳樹沿著長堤排列成一條直線。這樣既形成了一種透視的效果,又增加了一種空曠的感覺。接著用“煙里絲絲弄碧”來寫柳枝在霧靄中隨風搖曳,顯出一種輕盈柔美的姿態(tài)。這里的“弄碧”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柳枝在霧氣中顯出淡淡的綠色,二是指柳枝在水中倒映出碧波。這樣既形成了一種朦朧的氛圍,又增加了一種動態(tài)的美感?!啊八宓躺?、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寫出了作者在這里多次送別的經歷。這里的“隋堤”指杭州西湖畔的蘇堤,因為是隋煬帝楊廣所建而得名。作者用“拂水飄綿”來形容柳絮隨風飄散,落入水中,給送別者增添了一層凄涼之感?!八托猩眲t暗示了作者對送別者的眷戀之情?!暗桥R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寫出了作者登高遠眺時的心境。作者用“故國”來稱呼自己的家鄉(xiāng)杭州,說明他已經把自己當作一個異鄉(xiāng)客人?!熬┤A”則指北方的京城開封?!熬肟汀眲t表達了作者對京城生活的厭倦和不適應?!罢l識”則流露出作者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哀嘆。“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寫出了作者在長亭路上折柳相送的情形。這里的“長亭路”指杭州西湖畔十里長亭之路?!澳耆q來”則說明作者在這里送別已經不止一次?!皯廴釛l過千尺”則夸張地表現(xiàn)了作者送別時折下無數(shù)柳枝的情景。這樣既寫出了作者對送別者的深情厚誼,又寫出了作者對春光易逝的感傷。詞的下闋寫了作者在離開京城時回憶起與情人相處時的情景。作者用“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來寫自己在郊外尋找舊日的行蹤,卻又遇到了餞行的宴席。這里的“閑尋舊蹤跡”說明作者對過去的生活有一種懷念之情?!坝志瞥冒?,燈照離席”則寫出了作者在餞行時的悲哀心情。“趁”字有迎合的意思,說明作者的心情與音樂相吻合?!盁粽针x席”則形象地寫出了餞行者離開后的落寞場面。“梨花榆火催寒食”寫出了作者離開京城時的時間和氣氛。這里的“梨花”指春天盛開的梨花,“榆火”指寒食節(jié)時用榆柳枝做成的火把,“寒食”指農歷二月初二至清明節(jié)前一天的節(jié)日。這樣既寫出了作者在春天離別的惆悵,又寫出了作者在寒食節(jié)時的孤寂?!俺钜患L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凄惻。恨堆積”寫出了作者乘船離開時的心情。作者用“愁一箭風快”來形容船速很快,與自己的愁緒相符?!鞍敫莶ㄅ眲t寫出了水溫很暖,與自己的心情相反。“回頭迢遞便數(shù)驛”則寫出了自己回望時看到驛站已經遠去,與自己相隔甚遠?!巴嗽谔毂薄眲t寫出了自己所思之人在北方,與自己相隔千里。“凄惻。恨堆積”則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悲苦和怨恨?!皾u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寫出了作者在船上回憶起與情人相處時的情景。作者用“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來寫出自己漸漸遠離京城,看到河岸上曲折回環(huán)的浦岸和孤寂無人的渡口?!靶标柸饺酱簾o極”則寫出了自己看到夕陽緩緩西沉,春光無限美好?!澳钤麻繑y手,露橋聞笛”則寫出了自己想起與情人在月下亭子里手牽手,在露水橋邊聽笛聲?!俺了记笆?,似夢里,淚暗滴”則寫出了自己沉浸在回憶中,覺得一切如同夢境,不禁暗自流淚。這樣既寫出了作者對情人的深切思念,又寫出了作者對春光的無限惜別。03《少年游·并刀如水》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游·并刀如水》寫的是詞人與李師師的一段情感經歷。這首詞上片描繪室內情景:破新橙,焚獸香,坐吹笙;下片想象室外情景:時已三更,馬滑霜濃,行人稀少。前者實寫,用實物烘托室內溫馨氣氛;后者虛寫,以語言渲染室外寒冷景象。全詞曲折細致地刻畫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表露出彼此相愛的心情,為后世歷代詞家所稱賞。這首詞的語言典麗精雅,格律謹嚴,長調尤善鋪敘,是宋詞中的佳作。04《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稘M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寫于詞人被貶為溧水縣令時,游覽無想山的情景。這首詞以寫景為主,抒發(fā)了作者的羈旅之情和對身外事的超然態(tài)度。詞風清麗雅致,章法工整,語言精煉,是清真詞派的代表作之一。詞的上片寫了江南初夏的景色,將作者的愁懷融入景中。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寫出了春去夏來的時令變化。午陰嘉樹清圓,描繪了茂密的樹蔭給人以清涼的感覺。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暗示了地處低洼濕潤之地的不便和不適。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寫出了一派寧靜祥和的氣氛。憑闌久,黃蘆苦竹,擬泛九江船,表達了作者對白居易的敬仰和自比之意。詞的下片抒發(fā)了作者對飄流之苦的感慨和對身外事的淡泊。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比喻自己像春來秋去的社燕一樣,在異鄉(xiāng)寄居。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表示不去想那些功名利祿之事,只要能安心飲酒就好。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寫出了作者對激越音樂的厭惡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說明作者不愿參與歌舞之樂,只想借酒消愁。這首詞雖然哀怨卻不激烈,沉郁頓挫中別有情味,體現(xiàn)了清真詞一貫的風格??偨Y:周邦彥精通音律,創(chuàng)作了許多新詞調,為婉約詞的集大成者,被稱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周邦彥詞作風格清麗雅致,格律嚴謹,章法工整,語言精煉。多寫閨情、羈旅、詠物等傳統(tǒng)題材,反映了他的人生感慨和超然心境。周邦彥對后來的格律派詞人有很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蘇幕遮·燎沉香》《蘭陵王·柳》等。詞集有《清真集》傳世,后人改名為《片玉集》。第三篇:周邦彥,字美成,晚號清真居士,北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邦彥文章極好,年輕時即以一篇七千余字的《汴都賦》獻給宋神宗,觀者無不驚異,從而名噪一時?!躲甓假x》是一篇模仿《兩都賦》《二京賦》的大賦,其中有很多古文奇字,據說宋神宗命群臣當堂朗誦,宰相因懼怕其中難字而將賦文向下傳,直至尚書右丞李清臣實在推脫不過,只好迎難而上,遇到不認識的字便讀其偏旁,方才含混過關。邦彥學問之深可見一斑。不僅文章黼黻,邦彥也很精通音律,曾被宋徽宗任命為大晟樂府提舉,專門負責樂府之事。當然,博學多能的周邦彥還是以作詞的成就最為世人所稱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他為“詞家之冠”,王國維先生更是將他譽為“詞中老杜”。周邦彥的詞學成就有多高呢?清代著名詞家周濟編選《宋四家詞選》,推出周邦彥、辛棄疾、王沂孫、吳文英為宋詞的四位領軍人物,這其中,他贊揚辛棄疾的沉著痛快、王沂孫的工雅切理、吳文英的奇思壯采,唯有周邦彥是萬象皆美的集大成者。誠然,周濟奉行的是常州詞派的理論體系,故此一般讀者所熟知的蘇軾、秦觀、陸游等宋詞大家都屈居于周辛王吳四家之下,這似乎與許多讀者心中的認知不太相符。然而,周濟是在綜合考量了各位詞家的全部作品,一并較量其情志寄托、技法風格、社會意義、旨趣氣象等多個方面才得到的這個結果。換言之,周濟所看重的并不僅僅是幾篇名作的藝術成就,而是考察詞人的綜合能力,對其詞學做出整體性考量。從這個角度來講,隨著詞學的不斷發(fā)展,有了前人的種種經驗總結,后來者便更容易融會貫通,使技藝更加臻于完滿,從而居前人之上。朱彝尊就敏銳地提出:“世人言詞,必稱北宋,然詞至南宋,始極其工?!边@是很有見地的看法。故此,清代詞家大多更注重南宋詞,認為它們比北宋詞發(fā)展得更加完備、成熟。在這樣的認識下,我們看到,周濟所推崇的四大家之中,辛王吳三家都是南宋詞人,唯有周邦彥是北宋詞人,這是難能可貴的;詞界也往往以周邦彥與南宋諸家并舉,并認為他有“結北開南”之功。這其實是在說,周邦彥是最早一位將詞學推至渾厚醇雅的新境界的宋詞大家。歷代專業(yè)的詞家對周邦彥都極其偏愛,那么,在實際的傳播中情況又是如何呢?當代王兆鵬先生曾對宋代詞人進行了細致的定量分析,通過對存詞名次、版本名次、品評名次、研究名次、歷代詞選入選名次等多方面數(shù)據的綜合考量,確定出辛棄疾、蘇軾、周邦彥、姜夔為前四名。這是一份很有說服力的榜單,它是專業(yè)讀者與一般讀者審美喜好的綜合體現(xiàn)。確實,拋開那些布局謀篇、神采氣韻等專業(yè)分析不談,周邦彥的名句也早已深入人心。比如“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體貼入微,春風得意,寫出情人歡會之妙;“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黏纏不已,難舍難離,寫出情絲難斷之癡;“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心性天然,靈動偶發(fā),寫出景致清賞之雅;“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有情有義,獨立瀟灑,寫出心境盎然之韻……早在南宋時,詩人陳郁便感慨道:“周邦彥字美成,自號清真,二百年來以樂府獨步,貴人、學士、市儇、妓女皆知美成詞為可愛?!弊阋娭馨顝┰~作的受眾之廣。周邦彥是如此重要的一位詞家,研究者也不在少數(shù),然而,在他身上卻仍有許多未解之謎。譬如說,他究竟是哪里人?他年輕時的行蹤如何?為什么游歷如此之豐富?他何時成婚?為何有如此多傷情離別?他的叔叔周邠與蘇軾交情極深,一度同在錢塘,時有唱和,蘇軾又素來喜歡提拔后進,卻為何與周邦彥毫無交集?……確實,我們喜歡周邦彥的詞作,并不必一定要去了解他的生平,然而,一位詩人獨特的經歷必然會深深地影響他的作品,更何況從詞作中尋找蛛絲馬跡,進而漸漸地完善詩人的歷程,本來也是閱讀詩詞最大的樂趣之一。有關周邦彥的史料并不是很多,且其中魚龍混雜,真?zhèn)渭m纏,他的詞作就成了最真切的第一手資料。關于周邦彥的生平,薛瑞生有《周邦彥別傳》,考據最詳,王國維有《清真先生遺事》,陳思有《清真居士年譜》,羅忼烈有《周邦彥清真集箋》,他人亦有研究文章若干,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相關史料的挖掘已經近乎完備了。然而,若是以他的詞作入手,這其中仍然大有可以探討的空間,比如《秋蕊香》——乳鴨池塘水暖,風緊柳花迎面。午妝粉指印窗眼,曲里長眉翠淺。問知社日停針線,探新燕。寶釵落枕夢春遠,簾影參差滿院。羅忼烈先生認為“曲里”指妓女聚集之地,若是如此解讀,那么這是一首描寫妓女生活的作品,立意不高,有尋艷獵奇之嫌,這便又成了周邦彥放浪疏雋的一個旁證。然而,妓女是不需要做女紅的,更不必因為“社日停針線”而一起放假,所以這首詞所描寫的分明是社會底層的針線女工的集體生活。在此處,詩人所用的完全是日常生活的視角,那么,這便不可能是邦彥成年以后的作品,只可能是他少年時與這些女工一起生活,才有了這樣自然而純真的記錄。周邦彥出身貴門,卻為何會有如此底層的生活經歷呢?相關于此,薛瑞生先生另有一個考證:邦彥并非嫡出,而是妾生之子!那么,再結合這首詞以及其他種種,我們便可以繼續(xù)進行一個大膽的推測:邦彥幼年時并未住在錢塘周家,而是隨母親住在曲巷之中。關于這個結論還有許多旁證,比如邦彥的另一首名作《蘇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眾所周知,周家世居錢塘,邦彥也向來以“錢塘周邦彥”自稱,卻為何此作中又稱自己“家住吳門”呢?為了合情,歷代學者只好將此處的吳門強解為錢塘,說錢塘亦屬三吳之地,亦可稱為吳門云云。然而,吳門專指今日之蘇州,這是早已約定俗成的固定稱謂,遍查典籍,未曾有一人以吳門稱呼錢塘,故此,這個解法實在牽強無據。其實,種種跡象顯示,邦彥幼年時并未入錢塘周家,而是隨母親住在吳門,生計并不充裕,年紀輕輕便開始四處奔走,“久作長安旅”便是其中一事。另外,邦彥在旅途中結識秋娘、蕭娘等女子,情深意篤,私成金屋卻不敢稟告家中老母,便多有長吁短嘆,深恨連環(huán)難解之情。邦彥少年漂泊,計有十年之久,方才娶妻成家,始得安定,有《玉樓春》——玉奩收起新妝了,鬢畔斜枝紅裊裊。淺顰輕笑百般宜,試著春衫猶更好。裁金簇翠天機巧,不稱野人簪破帽。滿頭聊插片時狂,頓減十年塵土貌。此作前人多解為歌席賦贈之事,若是如此,女子新妝淺笑尚可理解,詩人卻又何必“裁金簇翠天機巧,不稱野人簪破帽”地隆重打扮一番呢?其實,詞中所寫正是邦彥結束漂泊生活而定居成家之事,此事另有“十載卻歸來……今宵幸有、人似月嬋娟”等句為證。而邦彥成家之事應在錢塘,此時他已經正式被周家接納,便離開吳門到錢塘定居,并留下了“凄涼懷故國,朝鐘暮鼓,十載紅塵。但夢魂迢遞,長到吳門”的詞句。邦彥定居錢塘的時間大約在熙寧八年(1075年)前后,當時,他的叔叔周邠剛剛卸下錢塘縣令之任而遠赴樂清,其座中好友蘇軾也于熙寧七年(1074年)離開錢塘,故此,陰差陽錯的,邦彥便錯過了與蘇軾結識的機會。成家之后不久,邦彥遠赴京師,為太學生,元豐七年(1084年),向神宗獻上《汴都賦》,從而升為試太學正,由此開始了官宦生涯,之后歷任廬州教授、溧水縣令、國子主簿、秘書省正字、校書郎、隆德知府、真定知府等職,最后病逝于移知處州途中,獲贈正三品宣奉大夫。總的來說,他的后半生較為平穩(wěn),而這也使他的詞風有了較大的改變,有“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的悠然,有“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的從容,有“酒釅未須令客醉,路長終是少人扶”的豁達,有“周郎逸興,黃帽侵云水”的瀟灑。總之,周邦彥是一位很值得品味、研究的詞壇大家,他的作品精雅醇厚,展示出渾化淵妙的境界,是詩詞史上當之無愧的一座高峰。他的身世亦有許多耐人探尋之處,邦彥詞作中線索不少,若能將之逐一編年,實在是一件很值得且必要的事情。在諸位前賢的研究基礎之上,我試著盡量將這些詞作按年序進行了大致的排列,不過,尚未完全合榫,亦未敢匆匆系年,只是試圖呈現(xiàn)出一些順序感與秩序感,使每篇詞作與其人生階段暗暗呼應,便成此書?!镀裨~》篇篇皆美,若是再加上詞家這些草蛇灰線的心路歷程,相信更有蜜里調油般的另一重樂趣。第四篇: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是北宋詞壇上另一宗主,是傳統(tǒng)詞體藝術的集大成者。他與屬于舊黨的蘇門詞人不同,在政治上傾向于變法的新黨。他28歲時,因向神宗獻《汴京賦》,歌頌新法,而大獲賞識,由太學諸生直升為太學正。神宗死后,舊黨執(zhí)政,蘇門諸君子紛紛回到朝廷,周邦彥則被擠出京城,到廬州(今安徽合肥)、荊州(今屬湖北)、溧水(今屬江蘇)等地任職。等到新黨上臺把持朝政,蘇門詞人盡遭遠貶,周邦彥重返朝廷,官到提舉大晟府。由于不愿與蔡京奸黨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到順昌(今安徽阜陽)、處州(今浙江麗水)等地方官?;兆谛腿辏ǎ保保玻保┎∈庞谀暇ń窈幽仙糖穑?。周邦彥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內容北宋末年,以汴京為首的城市生活越來越向享樂方面發(fā)展。從士大夫階層來說,由于政治風波反復不已,他們的政治熱情已經減退了許多,很少再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那樣的人了。雖然莊嚴的議論還是在發(fā),士大夫的真正的情感和企望卻轉化在享樂主義的和藝術化的私生活中了。恰巧又是一個精通藝術、善于享樂的宋徽宗做了皇帝,更助長了這種氣氛。周邦彥本來也有些文人常有的建功立業(yè)之想,但他既不具備相應的才能,也沒有升遷到必要的地位,也就自然地走進這種生活圈子,把精力放在音律研究、填詞作曲上。提舉大晟府,其實是發(fā)揮了他的專長。周邦彥的詞作反映的社會生活面不夠廣闊,內容不外乎男女戀情、別愁離恨、人生哀怨等傳統(tǒng)題材,不過這些由于表現(xiàn)細膩,感情深致,而為人稱賞。如教材所舉《少年游》、《風流子》、《瑞龍吟》、《蘭陵王》等。周邦彥詞的藝術成就周邦彥詞的成就主要是融合諸家之長,使詞這一體裁發(fā)展得更加精致。促進了詞體聲律模式的進一步規(guī)范化、精密化在北宋,以蘇軾為代表的詞風在大力開拓詞的表現(xiàn)領域的同時,又往往成為“曲子中縛不住者”,表現(xiàn)出作為文字作品的詞與音樂逐漸分離的趨向。而周邦彥卻是朝另一個方向發(fā)展,極端重視詞與音樂的配合,使詞的聲律模式進一步規(guī)范化、精密化。應該說兩種方向各有其成就。在任大晟府提舉時,周邦彥以他的音律知識并吸收民間樂工曲師的經驗,搜集和審定了前代與當時流行的八十多種詞調,確定了各詞調中每個字的四聲,連同為仄聲的上、去、入都不容混用,并創(chuàng)制了《六丑》、《華胥引》、《花犯》、《隔浦蓮近拍》等不少新調。他所作的詞,格律自然是十分嚴謹,如《繞佛閣》的雙拽頭:暗塵四斂,樓觀迥出,高映孤館。清漏將短,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桂華又滿,閑步露草,偏愛幽遠?;馇逋?,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詞中“斂”字上、去通讀,“迥”、“動”、“迤”三字陽上作去,“出”清入作上,這樣每個字都合四聲,讀來抑揚變化而和諧婉轉,絕無吐音不順而顯得拗口的地方。這種詞本身即富有音樂美,同樂曲能夠完美配合。所以,當時上至貴族、文士,下至樂工、歌女,都愛唱周邦彥的詞。其次,周邦彥的詞極講究“章法”即整篇結構自柳永以來,作長調的人多了起來。但這類詞篇幅長,布局的講究很費心思。而不少人寫長調時,或是中間填上些麗藻充數(shù),或前緊后松,或為了一兩句佳句而敷衍成篇。在這方面,柳永的長處在善于井井有條地展開鋪敘,蘇軾的長處在以奔放的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產后修復中心合同范本
- 勞務代管合同范本
- 加盟托管經營合同范本
- 出租吊車服務合同范本
- 單位代建房合同范例
- 2013版建設合同范本
- 單位監(jiān)控安裝合同范本
- 個人雇傭出海作業(yè)合同范本
- 加工貨款合同貨款合同范本
- 個人山林承包合同范本
- 寵物運輸合同樣本
- 在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章《冪的運算》檢測卷(蘇科版2024 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公司、店鋪管理運營手冊
- 2025年餐飲股權分配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春季開學前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實施方案:5大安全排查一個都不能少
-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yè)市場需求分析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4年蘇州職業(yè)大學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蘇州市常熟市交通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大學數(shù)學(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