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3年高考押題預測卷03【遼寧卷】歷史(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統(tǒng)治者在吸取商朝滅亡的歷史教訓中,看到促使其滅亡的社會民眾的強大力量,認識到“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這些思想(
)A.重視加強自我修養(yǎng)和自我約束 B.成為荀子唯物主義思想的源頭C.陷入不可知論的神秘主義窠臼 D.是民本思想在天命觀上的反映【答案】A【詳解】根據(jù)材料,西周統(tǒng)治者意識到民眾對國家的重要作用,提出“天命靡?!?、“以德配天”、“敬德保民”,也即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統(tǒng)治者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施行德政,才能順應天命,取得民心,鞏固王朝的長治久安,A項正確;西周時期的天命觀是唯心主義的,排除B項;西周統(tǒng)治者認為“天命靡?!保布础疤烀辈皇枪潭ú蛔兊?,但并不認為天命完全不可捉摸、不可認識,而是認為天命屬于有德之人,排除C項;西周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強調惠民保民,是民本思想在天命觀上的反映,排除D項。故選A項。2.秦朝修建馳道,禁止百姓在馳道中央行走。西漢沿襲秦制,但到漢宣帝時“民公犯之”卻“罰罪之輕”,漢平帝時廢除了該禁令。這一變化(
)A.加強了中央集權 B.順應了經濟發(fā)展C.體現(xiàn)了與民休息 D.推動了禮法結合【答案】B【詳解】依據(jù)材料“禁止百姓在馳道中央行走……漢平帝時廢除了該禁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時期,法制思想,強調嚴刑峻法,到漢朝時期,對于民眾在馳道上的刑罰逐漸減輕,最后廢除,這樣更有利于社會的運行,經濟的發(fā)展,更加符合民眾的需要,B項正確;僅從刑罰的減輕,不能得出中央集權的相關狀況,排除A項;與民休息是漢初的治國方略,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刑罰的減輕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不能得出中國古代刑罰的特點,排除D項。故選B項。3.宋代湖州出產的一些銅鏡(照子)上銘刻制鏡店鋪的名號,如“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石家念二叔是當時的制鏡名家。這說明當時A.手工業(yè)質量管理嚴格 B.銅鏡制作技術的先進C.湖州是制鏡業(yè)的中心 D.民眾消費觀念影響生產【答案】D【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宋代城市商品經濟興盛,民眾在消費中注重品牌,生產商家也有了一定的品牌意識,在產品上特別標注店鋪名號,強調真品,以區(qū)分假冒偽劣者,D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民眾消費觀念影響生產,未體現(xiàn)手工業(yè)質量管理嚴格,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銅鏡制作技術,排除B項;材料內容不能反映湖州是制鏡業(yè)的中心,排除C項。故選D項。4.明代對外貿易的特點在于“有貢就有市”?!睹鲿洹分凶鳛椤罢暋钡呢暺酚涊d,僅日本就有20種;而《皇明永樂志》的物品清單顯示,日本一國的物品達248種之多。據(jù)此可推知,明代(
)A.官方嚴格奉行海禁政策 B.朝貢體制促進民間貿易C.朝貢貿易阻礙經濟發(fā)展 D.朝貢貿易體系受到沖擊【答案】B【詳解】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官府控制下的中國古代對外貿易中,朝貢貿易即通過朝貢與賞賜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這種朝貢貿易,往往“厚往薄來”“倍償其價”,目的不在于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而是要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與此相關聯(lián),明代對外貿易的特點在于“有貢就有市”,也即承認與明朝的宗藩關系,與明朝開展朝貢貿易的國家,與明朝的民間貿易也相對繁榮,反映朝貢體制促進民間貿易,B項正確;材料主要講朝貢貿易與民間貿易的關系,不涉及海禁政策,排除A項;“有貢就有市”意即朝貢貿易促進民間貿易,不能體現(xiàn)阻礙經濟發(fā)展和朝貢貿易體系受到沖擊,排除C項、D項。故選B項。5.《資政新篇》提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文武兼通的人才需施以“三寶”教育。宗教道德教育為“上寶”,火船、火車、連環(huán)槍、量天尺等為“中寶”,文學藝術、詩畫美術為“下寶”。這表明,《資政新篇》(
)A.較早提出“中體西用”思想 B.具有初步近代化的治理理念C.體現(xiàn)出農民階級革命的需求 D.注重消除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力【答案】B【詳解】根據(jù)材料,《資政新篇》提出培養(yǎng)人才既要教授道德、詩畫等傳統(tǒng)文化,也要教授火船、火車等近代科學技術,體現(xiàn)了近代化的治理理念,B項正確;《資政新篇》提出人才應該中西兼通,并未具體論述中學與西學之間的“體用”關系,排除A項;《資政新篇》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排除C項;《資政新篇》主張學習傳統(tǒng)的道德和文藝,并不完全否定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排除D項。故選B項。6.下圖為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軍用企業(yè)和民用企業(yè)數(shù)量變化曲線圖。洋務派興辦的民用企業(yè)數(shù)量逐漸超過軍用企業(yè)數(shù)量,這一轉變說明(
)A.洋務企業(yè)走出了發(fā)展困境 B.清政府認識到中體西用的缺陷C.洋務派的強國夢初步實現(xiàn) D.洋務運動近代化程度不斷深化【答案】D【詳解】根據(jù)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70年代以后,洋務派感到在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的過程中,遇到了資金、后勤、燃料、運輸?shù)壤щy,于是他們開始感到僅僅“求強”是不行的,從而把注意力轉向“求富”,因此創(chuàng)辦了大量新式民用企業(yè),洋務運動轉入“求富”階段,表明洋務運動較以前深入了一步,D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xiàn)洋務企業(yè)的發(fā)展結果,也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清政府因為自身階級和時代局限性,在當時沒有認識到中體西用的缺陷,排除B項;甲午戰(zhàn)后,洋務運動破產,C項說法錯誤,排除C項。故選D項。7.1923年,北京大學校慶期間,有學生社團進行了一次民意測量,參加者有學生752人,還有記者、軍人等255人。調查結果顯示,信仰社會主義(包括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及馬克思國際共產主義)者人數(shù)最多,信仰三民主義者次之。這說明,當時(
)A.社會主義有一定的話語權 B.國共合作推動國民革命運動C.社會改造的方案趨于一致 D.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社會制度【答案】A【詳解】由題干中的“調查結果顯示,信仰社會主義(包括無政府主義、工團主義及馬克思國際共產主義)者人數(shù)最多,信仰三民主義者次之”,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等,促進了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使得社會主義具有一定的話語權,A項正確;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開始,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題干強調的是社會主義在當時的情況,并未說明社會改造的相關問題,排除C項;新文化運動后期,對歐美社會制度有了新的認識,排除D項。故選A項。8.下表是毛澤東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據(jù)表可以窺知(
)1924年1月,參加中國國民黨,被選為候補中央執(zhí)行委員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任所長1927年7-9月,參加八七會議,并領導秋收起義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塊農村革命根據(jù)地1930年1月,寫給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 B.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C.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由建立到破裂 D.毛澤東思想從萌芽到最終成熟【答案】B【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1924-1930年,中國共產黨由國共合作到走向“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因此可以窺知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B項正確;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A項;1924-1927年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由建立到破裂,無法反映1928-1929年的事件,排除C項;材料只能反應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和開始形成,而毛澤東思想成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9.《新華日報》是1938—1947年中國共產黨在國統(tǒng)區(qū)公開發(fā)行的唯一黨報。期間,《新華日報》記者與國民黨、中間黨派報社記者常以私人交往形式進行討論,互通采訪線索與消息。這(
)A.有利于開展全民族抗戰(zhàn) B.旨在塑造中國共產黨的良好形象C.有利于根據(jù)地思想統(tǒng)一 D.表明中國共產黨代表各階級利益【答案】A【詳解】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938--1947年主要處于抗日期間,《新華日報》記者與國民黨、中間黨派報社記者常以私人交往形式進行討論,互通采訪線索與消息,這有利于全民的信息交流推動開展全民族抗戰(zhàn),A項正確;《新華日報》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塑造中國共產黨的良好形象,但目的是為全民族謀利,排除B項;材料中未涉及根據(jù)地的思想情況,排除C項;材料中未涉及各階級利益的闡述,且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排除D項。故選A項。10.新中國成立初期,解放軍總兵力是550萬,經過精簡,到1958年底軍隊規(guī)模為240萬人左右。到70年代中期,軍隊員額大幅上升,最多時達600多萬。導致70年代軍隊員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蘇聯(lián)政府和軍隊的支援 B.國際形勢和周邊局勢惡化C.大規(guī)模三線建設的需要 D.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需要【答案】B【詳解】根據(jù)材料“新中國成立初期,解放軍總兵力是550萬”、“到70年代中期,軍隊員額大幅上升,最多時達600多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0年代時,中蘇關系破裂,周邊局勢惡化,為加強國防安全,軍隊員額大幅上升,B項正確;A項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三線建設與軍隊人數(shù)增加無關,排除C項;抗美援朝1953年已經結束,排除D項。故選B項。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xiàn)了個體戶、自由職業(yè)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2001年,黨內曾把這一階層界定為“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2002年,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他們“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2004年,十屆二次人大將“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寫入憲法。這一變化A.說明了我國已經消滅了階級斗爭 B.體現(xiàn)出理論建設道路的艱難曲折C.折射了民主政治建設進程的加快 D.反映出我國社會結構的時代變化【答案】D【詳解】根據(jù)材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xiàn)了個體戶、自由職業(yè)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十屆二次人大將'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寫入憲法”可知新出現(xiàn)的階層得到國家的認可,這反映出我國社會結構的時代變化,故D正確;材料的信息與階級斗爭無關,故A排除;承認新階層與理論建設無關,故B錯誤;材料內容與民主政治無關,故C排除。12.1983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了動畫片《蝴蝶泉》,以中國山水畫的雅致秀美為基調,藝術地再現(xiàn)了白族青年獵人霞郎與蝶妹的忠貞愛情故事,此后這類藝術風格的作品相繼出現(xiàn)。這反映出A.對外開放孕育社會創(chuàng)新活力 B.民族平等政策推動思想解放C.社會變革助推傳統(tǒng)文化復蘇 D.市場經濟繁榮決定文藝風尚【答案】C【詳解】據(jù)題意可知,上海美術制片廠以白族文化為基礎制作了《蝴蝶泉》,這就打破了改革開放前否定傳統(tǒng)文化的做法,說明社會變革助推了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而非社會創(chuàng)新,排除A項;傳統(tǒng)文化的復蘇得益于社會變革,而非民族平等政策,排除B項;這一時期我國還沒有建立市場經濟,排除D項。故選C項。13.馬克思認為,“在希臘和羅馬,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而形成的(向外)強迫移民,是社會制度的一個固定環(huán)節(jié)?!彼倪@一觀點是基于A.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B.穩(wěn)定民主政治的需要C.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 D.平民與貴族間的矛盾【答案】C【詳解】希臘、羅馬的地理環(huán)境不宜發(fā)展農業(yè),農業(yè)經濟不發(fā)達,為了滿足生存需要,不得不進行殖民擴張建立殖民地,所以采取“周期性地建立殖民地而形成的(向外)強迫移民”,故選C;A項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羅馬不屬于民主政治,排除B;殖民擴張是對外政策,與平民與貴族間的矛盾無關,排除D。14.160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馬六甲伏擊了葡萄牙船只,并將此船連同貨物一起拍賣。葡萄牙將此事上訴歐洲海事法庭。格勞秀斯撰寫了《論捕獲法》為荷蘭辯護,指出葡萄牙阻止正當?shù)暮I仙虡I(yè)活動,進而損害了在東印度的各國商人利益。據(jù)此可知(
)A.國際法維護了各國利益 B.馬尼拉大帆船航線受到沖擊C.舊的國際秩序受到挑戰(zhàn) D.亞洲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焦點【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jù)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根據(jù)本題時間信息可知道準確時空是17世紀西歐。由題干中的“160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馬六甲伏擊了葡萄牙船只……指出葡萄牙阻止正當?shù)暮I仙虡I(yè)活動,進而損害了在東印度的各國商人利益”,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來舊國際秩序是以西、葡兩國為主導的,但17世界商業(yè)帝國荷蘭崛起,挑戰(zhàn)葡萄牙,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衰落,荷蘭以造船技術、航海優(yōu)勢占據(jù)了海洋貿易主角,對舊的國際秩序提出了挑戰(zhàn),C項正確;荷蘭伏擊葡萄牙,而格勞秀斯撰寫了《論捕獲法》為荷蘭辯護,顛倒是非,國際法并不是維護各國利益,排除A項;馬尼拉大帆船是西班牙主導的太平洋貿易,所以說其受到沖擊,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亞洲成為歐洲列強爭奪焦點的前提是列強的產生,是工業(yè)革命之后的事情了,出現(xiàn)時空錯誤,排除D項。故選C項。15.如圖為冷戰(zhàn)時期的一幅蘇聯(lián)漫畫(圖中領結圖案為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國國旗)該漫畫意在說明(
)A.西歐國家在政治上受制于美國 B.美國控制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C.蘇聯(lián)的國際政治話語權被擠壓 D.冷戰(zhàn)格局下美蘇互相攻擊【答案】A【詳解】根據(jù)材料可知,帶著美國標識帽子的人用手掌控帶著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等國圖案的領結人,說明美國控制著西歐諸國,A項正確;材料中僅涉及西歐受到美國的控制,沒有涉及其他國家,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蘇聯(lián)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冷戰(zhàn)格局下美蘇互相攻擊,符合史實,但在材料中不能體現(xiàn),排除D項。故選A項。16.有學者描繪當今的世界新現(xiàn)象:“中國和拉美在討論農業(yè)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開展基礎設施合作,歐洲和東南亞正在打造自由貿易,美國和非洲在合作修電廠,中國和歐洲準備合作開發(fā)北極?!边@些現(xiàn)象反映出(
)A.全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B.合作共贏成為時代的潮流C.地區(qū)經濟差距日益縮小 D.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答案】B【詳解】依據(jù)材料“中國和拉美在討論農業(yè)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開展基礎設施合作……”,可以看出世界范圍內,不同地區(qū)在不同領域展開了合作,說明合作共贏成為時代的潮流,B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合作,并不是全球治理體系,排除A項;廣泛開展合作,不能說明經濟差距在縮小,排除C項;材料體現(xiàn)的是經濟全球化,并不是多極化趨勢,排除D項。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中學開展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研究性學習,下表是三個小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結論。組別材料結論漢代組漢代賦稅主要包括: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賦”。田租方面,漢文帝為鼓勵百姓從事農業(yè),實行三十稅一的稅率,并成為西漢定制??谫x、算賦是向百姓征收的人頭稅,更賦是徭役的代替稅。即代役錢?!獡?jù)漆俠《中國改革史》漢代賦稅征稅標準以土地為主。唐代組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居人之稅,秋、夏兩征之?!獡?jù)《資治通鑒》兩稅法有利于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明代組嘉靖末行一條鞭法……條鞭之利于一時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稅額之積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無幾矣。——據(jù)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中國古代的賦役改革每進行一次,百姓負擔就加重一次。(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判斷每個小組的結論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6分)(2)根據(jù)材料指出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趨勢,并結合清代史實加以說明。(6分)【答案】(1)漢代組:結論不成立。(1分)理由:材料反映了漢代賦稅征收標準是土地和人口,但沒有顯示比例,不能看出以土地為主。漢代賦稅征收以人丁為主。(1分)唐代組:結論成立。(1分)理由:材料反映了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擴大稅源。(1分)明代組:結論不成立。(1分)材料反映的是黃宗羲對一條鞭法的看法,而結論擴大到每一次賦稅改革,材料論據(jù)不夠充分。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合并,減少了各類雜役,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統(tǒng)一了征稅標準,官員難以巧立名目,減輕了人民的負擔。(1分)(2)趨勢:從標準看,從人丁轉到財產;從種類看,化繁為簡;從形式看,實物為主到貨幣為主。征收時間從不定時到定時。(2分)說明:清代實行了攤丁入畝,賦役征發(fā)逐漸轉到向土地和財產征稅,人頭稅逐漸被廢除;攤丁入畝取消了人丁稅和土地稅分開征收的情況,合二為一;攤丁入畝將人丁銀攤入田賦中,征收統(tǒng)一的地丁銀;攤丁入畝將人丁銀攤入田賦中,田賦沿襲明代,分夏秋兩季征收。(4分)【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漢代、唐代、明代(中國)。先判斷每個小組的結論,然后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原因。據(jù)表中漢代的材料“按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賦’?!笨芍从沉藵h代賦稅征收標準是土地和人口,但沒有顯示比例,不能看出以土地為主,所以漢代組的結論不成立。據(jù)表中唐代的材料“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為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使與居者均,無僥利”可知兩稅法不分主客農商,一律納稅,反映了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從而擴大了稅源,所以,唐代組的結論成立。據(jù)表中明代的材料反映的是黃宗羲對一條鞭法的看法,而結論擴大到每一次賦稅改革,材料論據(jù)不夠充分。結合所學知識,一條鞭法實行賦役合并,減少了各類雜役,國家對百姓的人身束縛進一步減弱,一條鞭法統(tǒng)一了征稅標準,官員難以巧立名目,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所以明代組的結論不成立。(2)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同第一問。由表中信息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趨勢從標準、種類、形式等方面思考。從標準看,漢代賦稅征收標準是土地和人口,唐代按土地等“資產”為標準,所以從人丁轉到財產;從種類看,一條鞭法合并賦役,化繁為簡;從形式看,一條鞭法賦役征銀,實物為主到貨幣為主;據(jù)材料“秋、夏兩征之”可知,兩稅法征收時間固定,從不定時到定時。結合清代史實說明中國古代賦役制度演變的趨勢,結合清代的相關知識可知,從標準看,人丁轉到財產,清代實行了攤丁入畝,賦役征發(fā)逐漸轉到向土地和財產征稅,人頭稅逐漸被廢除;從種類看,化繁為簡,攤丁入畝取消了人丁稅和土地稅分開征收的情況,合二為一,攤丁入畝將人丁銀攤入田賦中,征收統(tǒng)一的地丁銀;從形式看,實物為主到貨幣為主,攤丁入畝將人丁銀攤入田賦中,征收統(tǒng)一的地丁銀;征收時間從不定時到定時,清朝的田賦沿襲明代,分夏秋兩季征收。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鴉片戰(zhàn)爭后,晚清國家已岌岌可危,文祥等人認為影響國家安危的原因在于中國“在內無深知洋務之大臣,在外無究心撫馭之疆吏”,主張“馭外之端”為保證國家安全的第一要務。比文祥視界更清晰的,則是梁啟超、鄭觀應等人。在梁啟超看來,國家安全與否,并非富國強兵而獲得物質財富和先進技術,而在于“新民”,“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甲午戰(zhàn)爭之敗與庚子事變,雖然逼出了清末新政,但清朝主要政體并無改變?;蕶酂o法徹底放棄專制而建立近現(xiàn)代國家安全體系,傳統(tǒng)的“國家安全”已搖搖欲墜。1912年初,清帝國“安全體系”徹底崩潰。——摘編自張永攀《從先秦“王畿”到近代民族國家》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在分析安全威脅的基礎上作出了一系列的深刻思考和重大決策,形成了系統(tǒng)、完整的以軍事安全為核心的國家安全思想。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冷戰(zhàn)結束,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從我國國家安全利益出發(fā),提出了具有鮮明的以綜合安全為特征的國家安全思想。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根據(jù)冷戰(zhàn)后國際安全形勢的新特點和全球化發(fā)展的新要求,敏銳把握時代發(fā)展的脈搏,順應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國家安全觀念的變化,提出了以普遍安全為核心的國家安全思想?!幾圆芫对囌撝泄踩I導集體的國家安全思想》(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鴉片戰(zhàn)爭前后中國國家安全觀的變化。(4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國家安全思想的特點及意義。(9分)【答案】(1)變化:從“內防”為主到“外防”為主;從維護皇權到維護民族國家。(4分)(2)特點: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核心;時代性;繼承性。(3分)意義:在不同階段維護了國家安全;有利于營造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從而保障經濟的發(fā)展;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國國家安全思想,是中國安全戰(zhàn)略的集中體現(xiàn);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6分)【詳解】(1)變化:根據(jù)材料“鴉片戰(zhàn)爭后,……文祥等人……主張‘馭外之端’為保證國家安全的第一要務”,結合所學,鴉片戰(zhàn)爭前,封建政府主要防范國內人民的反抗,鴉片戰(zhàn)爭后,資本主義列強入侵的威脅使得從“內防”為主到“外防”為主;根據(jù)材料“皇權無法徹底放棄專制而建立近現(xiàn)代國家安全體系,傳統(tǒng)的“國家安全”……徹底崩潰”得出從維護皇權到維護民族國家。(2)特點:根據(jù)材料“第一代領導集體……形成了……以軍事安全為核心的國家安全思想。……第二代領導集體,從我國國家安全利益出發(fā),提出了具有鮮明的以綜合安全為特征的國家安全思想。……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了以普遍安全為核心的國家安全思想”得出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核心;根據(jù)材料“分析安全威脅”“根據(jù)冷戰(zhàn)后國際安全形勢的新特點和全球化發(fā)展的新要求”得出時代性;結合所學,新中國國家安全思想始終堅持維護國家利益,順應時代要求,具有繼承性。意義: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新中國國家安全思想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為核心,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環(huán)境,保障經濟的發(fā)展;新中國國家安全思想根據(jù)時代變化不斷豐富發(fā)展,完善了中國國家安全思想,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提供了借鑒。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在1651~1751年的一個世紀里,英國人口從522萬增加到577萬。18世紀40年代以后,英國人口增長速度逐漸加快,1741~1751年人口增長率約為3.5%,1751~1761年人口增長速度為7%,之后一直保持這一增長速度。1780~1790年,英國人口增長速度為11%,19世紀20年代人口增長速度達到16%的高峰。特別是從18世紀8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這一階段,英國人口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呈突飛猛進之勢,尤其是1811~1821年,英國人口增加了18%。這種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長速度被稱為英國的“人口革命”?!幾愿敌虑颉豆I(yè)革命時期英國人口增長的幾個問題》材料二——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庫整理(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初英國“人口革命”出現(xiàn)的原因。(6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口變化的特點,并綜合材料說明影響人口增減的根本原因。(9分)【答案】(1)原因:工業(yè)革命和農業(yè)近代化的發(fā)展,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經濟持續(xù)增長和物質財富增加,提高了社會人口承載力;就業(yè)機會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提高了育齡男女撫養(yǎng)子女的能力;醫(yī)療保障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人口增長提供了條件。(答出三點即可,6分)(2)特點:人口總量逐漸增加;增速總體呈減緩趨勢;改革開放前人口增長波動較大,改革開放后保持平穩(wěn)增長;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明顯。(答出三點即可,6分)根本原因:生產力水平與人口承載力相互適應的程度。(3分)【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世紀初(英國)。據(jù)本題時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yè)革命,從經濟發(fā)展、勞動力需求、婚育觀念、醫(yī)療保障等方面分析,可得出工業(yè)革命和農業(yè)近代化的發(fā)展,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經濟持續(xù)增長和物質財富增加,提高了社會人口承載力;就業(yè)機會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提高了育齡男女撫養(yǎng)子女的能力;醫(yī)療保障事業(yè)的發(fā)展,為人口增長提供了條件。(2)本題是對比類、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49年至今(中國)。特點:結合圖中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可以得出人口總量逐漸增加、增速總體呈減緩趨勢、改革開放前人口增長波動較大,改革開放后保持平穩(wěn)增長;再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國家政策對我國人口增長產生了重要影響。根本原因: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可得出人口增減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水平與人口承載力相互適應。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國少年先鋒隊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和領導的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少先隊活動是引導和教育少年兒童、鍛煉和培養(yǎng)少年兒童各方面能力的重要載體。下表所示為改革開放以來遼寧省少年先鋒隊的部分活動主題。時間主題1978年學雷鋒,樹新風,維護社會公德活動1979年針對當時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突出,社會風氣不好的現(xiàn)實狀況開展“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隊員,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等活動1986年“紅領巾助殘”,關愛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活動1988年根據(jù)國家“向英雄少年賴寧學習”的號召組織規(guī)??涨暗闹黝}教育1992年根據(jù)黨和國家號召兒童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fā)展,開展“勤勞智慧星”勞動實踐活動1997年“手拉手解困救助—紅領中‘十助一’活動”,活動要求各級少先隊組織十個條件較好的隊員及家庭共同救助下崗職工子女,使下崗職工子女沒有因買不起學習用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 小小運動會:7、6加幾》(教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 青島版
-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2 分數(shù)加減法的簡算 ︳西師大版
- 勞動合同管理臺賬(2025年版)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1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西師大版
-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4 14,15減幾 ︳西師大版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租船3 北師大版
- 模擬試卷一(原卷版+解析版)-三年級語文上學期期末全真模擬卷(部編版五四制)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3年)
- 2025屆黑龍江佳木斯一中高三上學期五調地理試題及答案
- 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1周周考”
- 職業(yè)院校教師人工智能素養(yǎng):內涵流變、框架構建與生成路徑
-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如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 2025年廣東中考物理學科模擬試卷(廣東專屬)
- 2025年包頭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光伏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北京2024年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面向應屆生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上半年江蘇省南通如東事業(yè)單位招聘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走進李白校本 課程設計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默寫單(小學部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