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年摸底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河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年摸底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河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年摸底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河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年摸底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河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年摸底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年摸底大聯(lián)考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現今,在互聯(lián)網引領的時代下,各種思想意識對人們的認識活動和行為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單一或相對簡單的中華民族精神表現形式,已經不能滿足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時代的發(fā)展??谑鰵v史就是通過收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式。進一步說,它是由準備完善的訪談者,以筆錄、錄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觀點的一種研究歷史的方式。就其基本的科學屬性而言,口述歷史是歷史學的一個分支;就其科學性質來講,口述歷史首先是一種科學方法論。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因此口述歷史是以普通人為主體的,不同以往的歷史學論著更多的是關于權力精英的聲音。口述歷史不僅以真實的歷史方式再現了社會生活的豐富性,而且為歷史研究本身開辟了新的領域,同時也使得有關歷史的“聲音”日趨多元和逼真??谑鰵v史的載體也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而日益多樣化。20世紀40年代隨著電子音像技術的進步,在擱置了幾千年之后,口述歷史復興于20世紀中期。此外,口述歷史功能作用是多元性的。實際上,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對民間、社會資料的發(fā)掘。這也是各種研究最基本的需要,這說明了口述歷史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是歷史積淀的產物,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豐富。在過去的一百年中,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fā)展主要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斗爭,這反映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如何運用新的表現形式,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時代主題。口述歷史最為顯著的作用就是“保存了即將逝去的過去的聲音”。歷史上有許多事件,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我們不能留下書面記錄,人們需要了解歷史真相,必須對當事人或知情人進行口頭調查,并收集口頭憑證。比如在黨的早期的許多重要的會議、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紅軍長征以及黨在白區(qū)的斗爭活動等,由于當時斗爭的嚴峻形勢,或出于安全原因,沒有留下書面材料。今天,那段歷史對我們的歷史研究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當事人或知情者對那段歷史的口述回憶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客觀要求下,就必須大力加強對口述歷史的研究。(摘編自趙彬彬、張慧峰《以口述歷史形式彰顯中華民族精神》)材料二:許多人對“口述歷史值得相信”這一問題始終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這源于諸多影響口述歷史可信度的因素不能被完全忽視或消除,因此研究者們應該盡力去完善和細化口述歷史的研究過程。對于那些歷史事件的親歷者,盡管他們親身參與到了事件的進程中,但也猶如盲人摸象一般,容易將他們看到或經歷過的視為歷史事實的全部,事實上誰都沒有把握說自己可以掌握歷史完整的真相。很多口述訪談的被訪者以普通平民居多,他們的文化知識有限。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會影響他對一個事件的理解深度。因此,平民的身份導致了認知能力的受限,且單從其所處的社會地位來看,他所能接觸到的信息也是單一而有限的。尤其是在交通閉塞、通信初步發(fā)展的時期,普通民眾能夠接收到信息的渠道只有報紙、廣播或電報,更遑論那些只能夠通過信件才可以勉強進行信息交換的古老年代。歷史是多元且復雜的,而當人們無法獲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作為參考,只能基于自身的眼界去判斷某個事物的時候,他的位置就決定了他的立場和角度,若只從其中一方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待歷史事實,就很有可能出現偏差,并且降低歷史真相的可信度。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谶@一點,口述者愿意并且可以陳述的回憶也是有限且具有選擇性的。經歷過相同歷史事件的人,如果在這個事件中他們所記憶的片段是相同或相似的,那么這段口述歷史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就提升了。但是,如果他們在腦海中所提取的記憶有限,忽略了某些細節(jié)之處,甚至是他們有意而為之,從而導致不同的口述者陳述相同事件時發(fā)生偏差,那么這也會極大地影響到口述歷史的可信度。訪談者在獲得口述歷史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訪談者的業(yè)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一段口述歷史的成功與否。所以,對于訪談者來說,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是非常必要的,以免在訪談過程中因為自身背景知識的缺乏而誤讀了口述者所表達的內容。(摘編自黃心怡《借用新聞訪談技巧提升口述歷史可信度的實踐探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口述歷史屬于歷史學的范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認為它是通過收集和使用普通人口述的史料來研究歷史,與那些歷史學論著有很大不同。B.口述歷史這種形式能夠開辟歷史研究的新領域有多種原因,其中電子音像等科學技術的進步,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C.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些歷史事件的文字資料因為形勢特殊而不能留下來,要了解真相就只能對相關人員做口頭調查。D.過去交通閉塞,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這就決定了被訪者的認知是有限的,不能還原歷史事實的全部真相。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口述歷史的問題,不過二者論述的側重點并不相同。B.口述歷史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歷史形式,仍然存在很多環(huán)節(jié)需要努力加以完善。C.在訪談中,能否謹慎地選擇訪談對象,會影響口述歷史的可信度。D.口述歷史能不能做到真實可信,訪談者的業(yè)務能力高低也是其中關鍵的一環(huán)。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3分)A.雷蒙·阿隆《歷史哲學》:“歷史總是為生活服務的,它提供范例,評價過去。”B.科林伍德《自傳》:“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并不如此?!盋.胡也頻認為:“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作為根據?!盌.錢文忠表示:“口述歷史關乎一個人,關乎一個家族,關乎一個國家,關乎一種文化,甚至關乎整個人類?!?.在新的形勢下,口述歷史這種形式有何重要的現實意義?請結合材料一簡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設你是一位親歷某歷史事件的普通人,一個月后要參加某電視臺的訪談節(jié)目,為確保口述歷史的真實性,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應該如何去做。(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爾列夫·托爾斯泰①八月底,在杜萬卡亞和巴赫奇薩賴之間的那條塞瓦斯托波爾的崎嶇的大路上,在濃密、灼熱的塵土中,一輛軍官乘坐的馬車正在慢吞吞地行進(這是一種在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特別的馬車)。②在馬車前面蹲著的是個勤務兵,他穿一件黃色土布上衣,戴著一頂人家戴過的、現在軟癟得不成樣子的軍官的帽子,手上拉著韁繩;后面,坐在用馬披蓋著的包袱和馱包上的,是一位穿著夏季軍大衣的步兵軍官——科澤爾佐夫中尉。這位軍官,從他坐著的樣子可以推斷,他個子不高,但是身體非常寬厚,并不是說肩膀很寬,而是說胸部很厚;脖子和后腦勺都很發(fā)達,有彈性;至于所謂腰身,就是說,軀干中部比較窄的地方——他沒有,不過,他的肚子也不大,相反,他是比較瘦的,尤其是臉,又黃,又黑,還帶病容。其實,要不是他的臉有點浮腫和臉上的柔和的、寬闊的、并不是因為年老而有的皺紋,使他的臉顯得輪廓不分明和粗大,并且使整個的臉帶有一種萎靡不振和粗魯的表情的話,他的臉應該是漂亮的。他的眼睛不大,呈深棕色,非常靈活,甚至蠻橫;他的唇髭很密,但是不寬,看得出來,他有咬胡子的習慣;他的下巴上,尤其是顴骨上,長滿了兩天沒有刮過的又硬又密的黑胡子。這位軍官在五月十日被彈片打傷了頭部,至今頭上還纏著繃帶,他覺得自己完全復原已經有一個來星期了,現在是從辛菲羅波爾軍醫(yī)院動身回團部去。③迎面來了一長列俄國農民的車隊,他們把軍糧運到塞瓦斯托波爾,現在又從那兒滿載著病號和傷員往回走。車上有穿灰色軍大衣的陸軍,穿黑大衣的水兵,戴著紅色非斯卡的希臘志愿兵,還有留著大胡子的民兵。軍官的馬車只好停下來,路上揚起的停滯的密云似的塵土飛進這位軍官的眼睛和耳朵,粘在他那汗涔涔的臉上,他便瞇起眼睛,皺緊眉頭,帶著惡狠狠的冷冷的神情瞧著從他身邊過去的病號和傷員的臉。④“那個有氣無力的小兵是咱們連的?!鼻趧毡f,一面轉身對著長官,一面指著那輛滿載著傷員、這時正走到他們跟前的大車。⑤車上坐著五六個士兵,姿勢各異,但都被顛簸得搖搖晃晃。有一個士兵用一根什么繩子吊著一只胳膊,在非常臟的襯衫外面披著一件軍大衣,雖然臉色蒼白、消瘦,可是很精神地坐在車子當中,他一看見軍官,就想舉手敬禮,但是后來,大概想起了自己是傷員,便裝作他只是想搔搔頭。挨著他的一個士兵躺在大車的底部,只能看到他那兩只抓住車幫的瘦胳膊和那兩個聳起的、像韌皮似的搖來晃去的膝蓋。第三個士兵的臉腫著,頭上裹著繃帶,繃帶上頂著一頂軍帽,側身坐在車沿上,兩條腿垂下來,挨著車輪,胳膊肘支在膝蓋上,好像在打盹。而這位過路的軍官就是沖著他說話的。⑥“多爾日尼科夫!”他喊道。⑦“有!”那士兵睜開眼,摘下帽子回答,聲音洪亮而急促,仿佛有二十個士兵在齊聲吶喊。⑧“你是什么時候負的傷,老弟?”⑨那士兵的沉滯、浮腫的眼睛有了精神:顯然,他認出了自己的長官。⑩“您好,長官!”他用同樣急促的低音叫道。?“咱們的團現在在哪兒?”?“在塞瓦斯托波爾,星期三要轉移,長官!”?“轉移到哪兒?”?“不知道……大概轉移到北岸吧,長官!今天,長官,”他一面戴帽子,一面拖長聲音接著說,“敵人已經全面開火了,用的多半是榴彈,甚至連海灣里都有炮彈落下,今天打得可厲害哪……”?士兵所說的話往下就聽不清了,可是從他臉部的表情和姿勢上可以看出:他帶著受苦的人常有的牢騷,所說的都是不利的消息。?這位過路的軍官,科澤爾佐夫中尉,是位出色的軍官。他不是那種因為別人這么生活和這么做,他就這么生活和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別人就照他那樣去做,并且相信這樣做好。他的天分很高,他不笨,而且很有才能,他唱歌唱得好,會彈吉他,能說會道,而且文筆非常流利,尤其是當他做團副官的時候,學會了一手好公文??墒亲钪档米⒁獾氖撬翘熨x的強烈的自尊心,雖然這種自尊心主要是建立在這些輕才小慧之上的,可是它本身就是一種顯著而驚人的特征。他的這種自尊心已經完全和生活融成一片,而且多半在男性的尤其是軍人的圈子里見得很多,因此,他認為不是第一,就寧愿死,舍此別無其他選擇,自尊心甚至就是他那內在動機的推動力,所以,當他在心里把自己和別人比較時,總喜歡自居第一,壓倒別人。?“哼,我才不理那小兵的胡言亂語呢!”中尉喃喃地說,心頭感到十分淡漠,腦子里覺得模模糊糊。這種思想感情是在他看到車上的傷員和聽了士兵的話之后產生的,而隆隆的炮聲自然使這些景象和語言越發(fā)顯得意味深長了。(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對軍官乘坐的馬車的描述是“在別的地方見不到的特別的馬車”,說明戰(zhàn)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B.軍官科澤爾佐夫中尉只是自己覺著身體復原了就急于離開醫(yī)院趕往團部,說明他是一位不懼流血犧牲的軍官。C.小說描寫多爾日尼科夫回答的聲音“洪亮而急促,仿佛有二十個士兵在齊聲吶喊”,體現了多爾日尼科夫對軍官的尊敬。D.在小說中,作者對俄羅斯士兵和官兵進行了真實的描繪,這些默默無聞的士兵和軍官在托爾斯泰的筆下變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第①段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時間上照應標題,為人物活動布設了場景,引出了下面對主人公的描寫。B.小說第②段通過描寫勤務兵和科澤爾佐夫中尉的外貌,突出了人物在戰(zhàn)爭這一特定背景下的窘迫、疲憊狀態(tài)。C.小說通過細節(jié)描寫“他便瞇起眼睛,皺緊眉頭,帶著惡狠狠的冷冷的神情瞧著從他身邊過去的病號和傷員的臉”,刻畫了他對傷兵的冷漠。D.小說中除了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外,還運用了作者的敘述語言直接塑造人物。8.本文主要從側面來表現戰(zhàn)爭,試舉例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第②段主要描寫科澤爾佐夫中尉的外貌,第?段主要寫其精神。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意圖。(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材料一:公孟子戴章甫,搢笏,儒服,而以見子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越王勾踐剪發(fā)文身,以治其國,其國治。此二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猶一也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善!請舍笏易章甫,復見夫子,可乎?”子墨子曰:“請因以相見也。若必將舍笏易章甫而后相見,然則行果在服也?!弊幽优c程子辯,稱于孔子。程子曰:“非儒,何故稱于孔子也?”子墨子曰:“是亦當而不可易者也。今鳥聞熱旱之憂則高,魚聞熱旱之憂則下,當此,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矣。魚鳥可謂愚矣,禹湯猶云因焉。今翟曾無稱于孔子乎?”告子謂子墨子曰:“我能治國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亂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惡能治國政?子姑防子之身亂之矣!”(節(jié)選自《墨子·公孟》①)材料二:儒譏墨以尚同②、兼愛、尚賢、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譏專臣,不尚同哉?孔子泛愛親仁,以博施濟眾為圣,不兼愛哉?孔子賢賢,以四科進褒弟子,疾歿世而名不稱,不尚賢哉?孔子祭如在③,譏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則受?!保幻鞴碓??儒墨同是堯舜,同非桀紂,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國家,奚不相悅如是哉?余以為辯生于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說,非二師之道本然也??鬃颖赜媚?,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為孔、墨。(韓愈《讀〈墨子〉》)【注】①《墨子·公孟》,本篇主要記錄儒、墨兩家激烈的爭論。②上同:“上”同“尚”,尚同意思是百姓要與君主同是非?!吧型薄凹鎼邸薄吧匈t”“明鬼”為《墨子》書中篇名。③祭如在:祭祀祖先時就要當祖先如在面前。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此A二君者B其服C不同D其行E猶一也F翟G以是知H行之不在服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章甫,古代的一種禮帽,與“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中的“章甫”為同一物品。B.易,改變,與《〈老子〉四章》中“其未兆易謀”中的“易”意思不同。C.以,用,與《五石之5弧》中“客得之,以說吳王”的“以”用法和意義相同。D.正,使……端正,與《墨子·兼愛》中“故虧父而自利”的“虧”用法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墨子認為人的行為成就與其所穿的服飾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并借用齊桓公和越王勾踐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B.墨子面對告子“我能治國為政”的說法,明確指出告子僅停留在口頭,卻不能親自實行,不能治國為政。C.韓愈認為孔子和墨子同樣具備“尚同”思想,其根據主要是孔子在《春秋》里譏誚、批評那些專權的臣子。D.韓愈認為墨家會借用儒家的理論,儒家也會借用墨家的理論,兩家相互借鑒,才成就了儒、墨兩家的思想。1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雖禹湯為之謀,必不能易矣。魚鳥可謂愚矣,禹湯猶云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以為辯生于末學,各務售其師之說,非二師之道本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材料一中哪兩個事例可以用來佐證材料二中提到的儒墨“不相悅”?請簡要概括。(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穹颌俣鸥θf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篠②娟娟凈,雨裛③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咀ⅰ竣俦驹娮饔诙鸥途映啥紩r。②篠:同“筱”,細小的竹子。③裒:同“浥”,沾濕、滋潤。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寫詩人的居住環(huán)境,草堂與百花潭,相互映襯,自然天成,表明了詩人在經歷顛沛流離后獲得了一處安居之所,心情是輕松舒展的。B.頷聯(lián)用疊詞、色彩對比、多感官描寫等手法,描繪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畫面:微風輕吹,翠竹輕搖,細雨蒙蒙,荷花妖嬈,紅翠相映,色彩鮮明。C.頸聯(lián)描述了詩人的現實處境:故人書信斷絕,家人飽受饑餓之苦,與前文景色形成對比?!昂竦摗倍贮c出作者對人情冷漠的心寒。D.尾聯(lián)中“填溝壑”是死的委婉說法,順接上句的思想情感,意為倒斃路旁無人收葬,意猶餓死,引出后面對現實處境的態(tài)度。16.杜甫自稱“狂夫”,卻與李白《將進酒》中的“狂”大相徑庭,請簡要闡述兩部作品“狂”的內涵。(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魚雁傳書”是書信的代稱?!洞航ㄔ乱埂分薪璐说涔屎畹乇磉_書信不能往來,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李白《將進酒》中表現由悲而樂的轉折,表面宣揚及時行樂實為宣泄憤激之情,暫時沉醉酒鄉(xiāng)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是蘇軾自己因潦倒失意無法向千里之外長眠地下的愛妻訴說,亦包括亡妻無法向千里之外的詞人訴說。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在20世紀中國文學中,鄉(xiāng)土小說成為一條最強的主線?;貧w鄉(xiāng)村,站在農民的立場上表現農民的命運,以農村生活為主要選材,以農民形象為主要對象,幾乎成為20世紀中國作家的創(chuàng)作使命。而趙樹理無疑是不能不提的一位。趙樹理能夠突破新文學鄉(xiāng)村小說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在文學大眾化道路上①,毫無疑問,“深入生活”這座橋梁使他了解和把握了中國文化最底層的傳統(tǒng)精華。趙樹理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生活在文化信息閉塞的鄉(xiāng)村,由于家在農村,不但他熟悉鄉(xiāng)村的藝術文化,而且還受到農民生活的深深鍛煉。農民的生活與文化,與他構成了比常人更深刻的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青年期的文化選擇中,盡管他也經歷了一定的困惑,但最終仍然是堅定地摒棄了當時時髦的五四新文化,選擇了與他血脈相連的農民文化。這次文化選擇直接影響了趙樹理此后的鄉(xiāng)村小說創(chuàng)作,他不是站在審視鄉(xiāng)村的角度上,(甲)、以農民代言人的姿態(tài)來看待與描寫農村和農民。當下呼吁關注農村、關心農民的聲音日漸其多,三農問題也進入許多決策者和研究者的視野,然而文壇現狀卻并不能適應這一國情。文學作品中很少能夠看到農民的具體生存狀態(tài),農民易讀易懂、②的通俗性文學作品也越來越少。(乙),是鄉(xiāng)村痛苦得不到傳遞和表達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重心轉移到城市,都市精神面貌被充分表現,農村題材寫作卻陷入沉寂。中國城市與農村不僅存在經濟差距,也有著文化隔膜。著名文學評論家陳思和說:“中國一些知識分子,站在比民間高的位置,俯視民間,這樣寫出來的民間是沒有生氣的?!苯裉?,我們仍需要趙樹理這樣的作家,敢于把自己投入農民寫作之中去,真正能夠為農民說話。18.請在文中橫線上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畫雙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出恰當的語句,使整個語段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最后一段中的引號與下列選項中的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A.電視被稱作“第九藝術”。B.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C.那個有“素質”的人正在隨地吐痰。D.“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笔囚斞赶壬恼鎸崒懻铡K?、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歷經千年之久,依然存續(xù)于我們的生活之中。春節(jié)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有一些原本重要的古代節(jié)日——寒食節(jié)、重陽節(jié)、冬至等,卻逐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西方的愚人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節(jié)日,則步入尋常百姓家。無論中外,節(jié)日都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承載著民族精神。有人認為保護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保護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也有人認為是西方節(jié)日的傳入沖擊了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人認為過洋節(jié)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認為中西節(jié)日雜處體現了文化的融合共通。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1.D【解析】D.“過去交通閉塞,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這就決定了被訪者的認知是有限的”曲解文意,由原文“平民的身份導致了認知能力的受限”可知,導致被訪者的認知有限的原因是“平民的身份”而非“交通閉塞,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不能還原歷史事實的全部真相”表述過于絕對化,由原文“若只從其中一方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待歷史事實,就很有可能出現偏差,并且降低歷史真相的可信度”可知,不能還原歷史事實的全部真相是有限制條件的,即“若只從其中一方的角度出發(fā)去看待歷史事實”。故選D。2.B【解析】B.“作為一種新的研究歷史形式”錯誤。根據原文“在擱置了幾千年之后,口述歷史復興于20世紀中期”可知,“口述歷史”并非是一種新的研究歷史形式。故選B。3.D【解析】材料一的中心論點是“口述歷史”對彰顯中華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A.雷蒙·阿隆《歷史哲學》重在說歷史的作用。B.科林伍德《自傳》重在說明歷史著作的特點。C.胡也頻的觀點割裂了過去與現在的關系。D.錢文忠的觀點強調了口述歷史對民族、國家等的重要性。故選D。4.①有助于發(fā)掘民間、社會資料;②歷史內容更豐富、多元、逼真;③豐富和發(fā)展了中華民族精神。(評分參考:每點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5.①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不斷擴大知識儲備,盡量更全面地了解與歷史事件真相相關的信息;②口述歷史過程:努力克服有選擇性地回憶,更不會故意忽略關鍵的細節(jié),力爭做到客觀全面。(評分參考:每點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6.A【解析】“說明戰(zhàn)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影響”錯誤。文中第①段描寫特別的馬車——“軍官乘坐的馬車”,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無關,無中生有。故選A。7.C【解析】“刻畫了他對傷兵的冷漠”錯誤。軍官之所以不高興,一是因為拉病號和傷員的車阻擋了他前進的路,二是照應下文他的“強烈的自尊心”。故選C。8.①軍官科澤爾佐夫中尉頭部纏著繃帶就離開醫(yī)院,要回到團部參戰(zhàn),表現戰(zhàn)爭局勢緊張。②通過對運輸病號和傷員的馬車上的士兵的外貌描寫,突出戰(zhàn)爭的殘酷。③通過中尉與傷員的對話,表現戰(zhàn)爭的慘烈。(評分參考:一點1分,兩點3分,三點4分。言之有理即可)9.①第②段突出人物受傷后疲憊的狀態(tài),與第?段寫他的強烈的自尊心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說的主題,控訴了戰(zhàn)爭的殘酷。②由外貌描寫到人物內心、精神品質的描寫,豐富了人物的形象。(評分參考:每點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10.BDF【解析】句意:這兩位國君,他們的服飾不同,而行為卻是一樣的。因此我知道,重要的不在于服飾?!按硕摺?,是主語,為了強調,單獨成句,在B處斷開;“其服不同”和“其行猶一也”結構相似,各成分句,其前后D、F處斷開;“翟”作“以是知行之不服也”的主語,結構完整,中間不斷開。故選BDF。(評分參考:每涂對一處給1分,共3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11.D【解析】B項后一個“易”的意思是“容易”。D項都是使動用法,使……端正/使……受損失。故選D。12.C【解析】C.“其根據主要是孔子在《春秋》里譏誚、批評那些專權的臣子”錯誤。由“《春秋》譏專臣,不上同哉”,可知孔子只是在《春秋》里譏諷專權的臣子,并沒有提及批評,且“《春秋》譏專臣”只是認為孔子具備“尚同”思想的原因之一。故選C。13.(1)即便夏禹、商湯來為它們謀劃,也必定無法更改。鳥兒魚兒可以稱得上是愚昧的了,夏禹、商湯尚且說要因循它們的辦法。(評分參考:“雖”,即使;“謀”,謀劃;“云”,說。關鍵點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我認為分歧由后代的學生而產生,(他們)各自致力推行他們老師的學說,這不是兩位先師思想的本來面目。(評分參考:“辯”,爭論、分歧;“生于末學”,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末學生”;“務”,致力。關鍵點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①公孟子與墨子討論“行”“服”的問題。②程子詰問墨子稱引孔子言論。(評分參考:一點2分,兩點5分。言之有理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公孟子戴著禮帽,腰上插著笏板,穿著儒服,來見墨子說:“君子是先講究服飾之后再有所作為呢,還是先有所作為再講究服飾?”墨子說:“有所作為不在于服飾。”公孟子說:“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墨子說:“從前齊桓公戴著高高的帽子,系著寬大的帶子,腰懸金劍手持木杖,就這樣來治理國家,他的國家治理得很好。從前越王勾踐剪掉頭發(fā),在身上刺上花紋,就這樣來治理國家,他的國家治理得很好。這二位君王,他們的服飾不一樣,他們的行為卻是一樣的。我由此知道有所作為不在于服飾啊?!惫献诱f:“說得好!請允許我拿掉笏板,換去禮帽,再來見先生,可以嗎?”墨子說:“請你就帶著這些東西來見我吧。如果一定要拿掉笏板、換去禮帽,然后再來相見,這樣就是有所作為果然在于服飾了?。 蹦优c程子辯論,稱引了孔子的話。程子說:“非難儒家,為什么又要稱引孔子的話呢?”墨子說:“我所稱引的是那些得當而不可改變的話?,F在鳥兒聞知有炎熱干旱的麻煩就會高飛,魚兒聞知有炎熱干旱的麻煩就會沉入水下,對此,即便夏禹、商湯來為它們謀劃,也必定無法更改。鳥兒魚兒可以稱得上是愚昧的了,夏禹、商湯尚且說要因循它們的辦法?,F在我就不能稱引孔子的話了嗎?”告子對墨子說:“我能夠治國施政?!蹦诱f:“所謂施政,口里說了,還得親自做到。現在你口里說了,但自己卻不去做,這是你本身的錯亂。你不能管理好你自身,怎么能治理國家的政事呢?你姑且先防備自身的錯亂吧!”材料二:儒家用尚同、兼愛、尚賢、認同有鬼神存在等思想譏諷墨家。但是孔子對地位高的人很敬畏,在哪個國家就不非議所居住國家的官員,(孔子在)《春秋》(里)諷刺專權的臣子,這難道不是“尚同”嗎?孔子關愛眾人,親自踐行仁義的理念,把廣泛的施舍救濟百姓的人當作圣賢,這難道不是“兼愛”嗎?孔子看重賢才,用德行、言語、政事、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