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高考語文三年模擬真題(2L23年)知識點匯編—古詩詞賞析
一.詩歌閱讀(共15小題)
1.(2023?徐匯區(qū)校級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
江城子
元?倪瓚
滿城風雨近重:陽,濕秋光,暗橫搪。蕭瑟汀蒲,岸柳送凄涼。親舊登高前日夢,松菊徑,也應荒.
堪將何物比愁長?綠泱泱,斃秋江。流到天涯,盤屈九回腸。煙外青停飛白鳥,歸路阻,思微茫。
(1)出版社再版《歷代詞選》時擬為這首詞添加題目,最合適的一項是
A.野望
B.歸隱
C.餞別
D.懷鄉(xiāng)
(2)對木詞所用手法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融情于景
B.用典化用
C.以動襯靜
D.化抽象為具體
(3)古代文人的“時空意識”在深化情感表達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請從這一角度賞析這首詞作的妙處。
2.(2023?青浦區(qū)校級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停云(選二首)
【東晉】陶淵明
停云,思親友也。罅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①,嘆息彌襟。
其一
靄靄停云,濠濠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②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其四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翩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注釋:①愿:思念。言:語助詞,無意義。不從:不順心,不如愿。②八表:八方以外極遠的地方。泛指天地之
間。伊:語助詞。阻:阻塞不通。
(I)編輯部正在按照體裁分冊編選詩集,請你選出可以與《停云》編入同一分冊的作品的一項
A.《詩經?氓》
B.《蜀相》
C.《望海潮》
D.《竇娥冤》
(2)選出下列寫作手法沒有運用到這兩首詩歌的一項是
A.景物烘托
B.細節(jié)描寫
C.抑揚結合
D.直抒胸臆
(3)聯系詩序和詩歌的具體內容,比較兩首詩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
3.(2023?虹口區(qū)校級模擬)閱讀下面這兩首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jié)
陸游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fā)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jié)u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文本二
觀書
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1)下列對第一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詩人自嘆為“腐儒”,有才大見賞之慨,和黃庭堅《登快閣》中自稱“癡兒”的諧趣不同。
B.頷聯詩人寫自己頭有“白發(fā)”,逼近“老境”,對著青燈夜讀,喚起的卻是兒時讀書的I可憶,詩人不免悲戚傷懷。
C.頸聯寫室外秋天深夜的情景。風搖動高高的梧桐樹,傳來陣陣寒意;咚咚敲打的更鼓報過二更,詩人也到了睡
覺的時間。
D.尾聯寫詩人入睡前感到有些饑餓,便把山藥置成羹粥來吃,感到像瓊漿一樣甘美,表現詩人安貧樂道、好學不
倦的情懷。
(2)這兩首詩對你的讀書生活有何啟示?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4.(2023?寶山區(qū)校級模擬)閱讀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小孤山
(宋)謝楊得①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謝彷得:南宋末年詩人,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
(1)下列擬編纂的詩歌選集中,適宜收錄本詩的一項是
A.《格律詩選》
B.《樂府詩選編》
C.《古體詩選》
D.《長短句選輯》
(2)以下對本詩風格評價貼切的一項是
A.瑰麗雄奇
B.沉郁哀怨
C.質樸剛健
D.悲愴豪邁
(3)分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5.(2023?松江區(qū)校級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聲聲慢
(清)洪昇
沙長草淺,日淡云低,天際驚墮雙雕。百隊紅旗亂吼,白馬嘶驕。卻想當年霸業(yè),笑錢鏤①、終是兒普。秋江
迥,只閑抽鐵瀉,慢射銀濤。
似爾少年雄發(fā),正風驚玉勒②,雪冷金刀。夜半讀殘黃石,虎哭猿號。怕殺秋霜入鬢,枉臨風、賦盡牢騷?;?/p>
D.從構思看,詩人的描寫由遠及近,由景到人,精妙絕倫。
(3)有人說本詩尾聯緊扣題目,以人的心情作結,使整首詩增加了人情之美,請結合全詩內容,加以賞析。
7.(2022?寶山區(qū)二模)閱讀下面王維的詩歌和《紅樓夢》(節(jié)選),完成各題。
輛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漫。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①醉,狂歌五棚前。
[注]①接輿:春秋時楚國人,一位狂人、隱士;詩中是接輿比裴迪。
《紅樓夢》(節(jié)選)
黛玉笑道:“你說他這‘上孤煙’好,你還不知他這一句還是套了前人的來。我給你這一句瞧瞧,更比這個淡
而現成J說著便把陶淵明的“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翻了出來,遞與香菱。香菱瞧了,點頭嘆賞,笑道:“原
來'上'字是從'依依'兩個字上化出來的?!?/p>
(1)對《桐川閑居贈裝秀才迪》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o
A.一二句寫景,有視覺形象有聽覺形象,動靜結合。
B.三四句寫人,用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表現隱者的安閑。
C.末句“五柳”寫景,兼用陶淵明“自號”的典故。
D.這首詩煉字煉句,表達含蓄委婉,境界曠遠壯闊。
(2)你認為“上”和“依依”哪一個更好?寫出看法和理由。
(3)此處《紅樓夢》的節(jié)選部分表現了黛玉的某形象特點,此形象特點在《紅樓夢》整本書中是前后統(tǒng)一的,
請結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任一內容,對此加以分析。內容寫出概略即可。
8.(2022?崇明區(qū)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賓至
(唐)杜甫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口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粉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注釋】①鐘惺評日:首聯第二句,“憊語,盡傲盡狂.”②沈德潛評曰:頷聯第一句,“自謙實自任也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毆口口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饗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醋.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注釋】①黃生評曰:首聯“經時無客過,FIFI有鷗來,語中雖見寂寞,意內愈形高曠?!雹阽娦试u曰:頷聯“二
語嚴,門無雜賓,意在言外矣。
(1)下列關于兩首詩歌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二詩均采用情景交融、景中融情的寫作手法。
B.二詩皆包含見客而喜以及主客相得兩個層次。
C.《賓至》來客身份尊而《客至》來客關系近。
D.《客至》較《賓至》更含蓄自然、語意蘊藉。
(2)兩首詩歌字里行間隱藏著抒情主人公形象,請結合詩歌內容與相關注釋作多角度分析。
9.(2022?徐匯區(qū)三模)閱讀卜.面的作品,完成卜.列小題。
小出塞曲
(宋)陸游
全師出雁塞,百戰(zhàn)運龍韜①。
金絡濟州馬②,珠裝夏國刀。
度沙風破肉,攻壘雪平壕。
明日受降處,甲齊熊耳高咒
【注】①龍韜:泛指兵書。②濟州馬:宋時由濟州輸入蕃馬。③熊耳高:典出《漢書?劉盆子傳》,意指敵人脫下
的鎧甲堆集高如熊耳山。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本詩寫法特點的一項是
A.巧用比興
B.虛實相生
C.時空轉換
D.起承轉合
(2)本詩描繪了一場全景式的戰(zhàn)斗過程,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
10.(2022?普陀區(qū)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夜過瓜洲①
(清)袁枚
霜雁一聲語,煙江兩岸秋。
蘆花三十里,吹雪滿船頭。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蒼茫云樹外,明月出瓜洲I。
【注】①夜過瓜洲:1759年作者赴揚州訪友,途經瓜洲時寫了這首詩。
(1)依據題材,本詩可歸入的一項類別是
A.詠物類
B.送別類
C.感遇類
D.行旅類
(2)以下對本詩的寫景特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寫景角度先從高到低,再從低到高。
B.遠景近景層次井然,銜接巧妙自如。
C.視覺和聽覺多感官結合,意在以靜襯響。
D.有現實之景,也有聯想之景,虛實相生。
(3)這首詩是否適合選入《悲秋詩集》?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
11.(2021?青浦區(qū)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登岳陽樓(其一),
(宋)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②地,徙倚⑶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注釋】①北宋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被貶在陳留的陳與義南逃到洞庭湖,多次和朋友一起
登岳陽樓,飲酒賦詩感慨時事,其中就有兩首《登岳陽樓》詩。②橫分:瓜分。③徙倚:徘徊。
(1)從題材或寫作內容角度看,<列說法最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寫景抒情
B.羈旅生活
C.憑吊懷古
D.送別
(2)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交代了樓的位置.、登樓的時間,描寫了登樓時湖面風平浪靜的景象。
B.頌聯描寫登樓后,作者面對傍晚時分的湖山勝景留戀忘返。
C.頸聯中的“萬里”是夸張?zhí)搶?,“三年”則是真實的輾轉逃難時間。
D.尾聯中的“老木滄波”是簡化版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本詩是怎樣表現作者情感的?請結合具體詩句依次加以分析。
12.(2021?浦東新區(qū)二模)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
滿庭芳?夏口漂水無想山作”
周邦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鶯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
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
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注:①此詞是作者任深水縣令時所作。無想山在深水縣南十八里。
(1)下列判斷不氐砸的一項是
A.從篇幅上看,本詞屬于長調。
B.從題材上看,本詞是懷古之作。
C.從押韻上看,本詞一韻到底。
D.從風格上看,本詞是婉約詞。
(2)下列對本詞理解不申項的一項是
A.“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對仗工整,“老”“肥”兩字活用為動詞,極其生動。
B.“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兩句形象寫出沸水地區(qū)地低近山久雨濕重的環(huán)境特點。
C.“人靜”三句寫出空山人寂,鳥兒逍遙,水色澄清,水聲濺濺,又與前幾句呼應。
D.“憑欄久”三句從上文的虛寫轉入寫實,點出自己的處境與被貶的白居易相似。
(3)本詞下片的抒情曲折回環(huán),詩結合具體內容作分析。
13.(2021?閔行區(qū)二模)閱讀下面作品,完成各題。
水調歌頭
(宋)葛長庚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橘。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匮惴?/p>
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口。浮云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通天涯海角,魂夢亦凄涼。又是春
將暮,無語對斜陽。
(1)填入下片方框處的字,最恰當的一項是
A.狂
B.香
C.長
D.快
(2)下列對作品風格的評價,貼切的一項是
A.雄渾曠達
B.清新飄逸
C.清幽郁結
D.洗練自然
(3)這首詞是怎樣表達送別之情的?請結合具體內容加以賞析。
14.(2021?金山區(qū)二模)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題。
秋口赴闕①題潼關驛樓
(唐)許渾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殘云歸太華②,疏雨過中條③。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帝鄉(xiāng)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注]①闕:指長安。此詩作于作者奔赴長安應試途中。②太華:陜西的華山。③中條:山西的中條山,和華山分
別聳立在潼關南北。
(1)出版社準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作品選,可以收錄本作品的一書是
A.《樂府詩選》
B.《古詩菁華》
C.《律詩集粹》
D.《詩余選集》
(2)對本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透露出詩人內心的一絲悲涼。
B.第三句中的“歸”字,運用擬人手法,寫出殘云對華山的依戀,
C.五六兩句分別從視覺和聽覺角度寫景,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
D.本詩寫景遠近結合,化靜為動,意境雄渾蒼茫,語言明快活潑,
(3)小明同學在課外閱讀M,發(fā)現本詩另有一個版本,題為《行次潼美逢魏扶東歸》。內容為:“南北斷蓬飄,
長亭酒一瓢。殘云歸太華,疏雨過中條。樹色隨關迥,河聲入海遙。勞歌此分首,風急馬蕭蕭(“勞歌”指憂
傷離別之歌。)不同版本的差別讓小明產生了困惑,他感到兩詩結尾兩句所表達的感情有明顯的不同。請你為小
明解惑。
15.(2021?松江區(qū)二模)閱讀下面作品,完成各題。
(宋代)蘇軾
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口,移南郡。
千古龍蟠并虎踞,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駕飛車凌彩霧,紅鸞駿乘青鸞馭。卻訝此洲名白鷺。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
(1)根據這首詞的格式,可以推測它的詞牌是
A.踏莎行
B.念奴嬌
C.沁園春
D.漁家傲
(2)對于本首詞作小序部分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是
A.交代寫作緣由是送別王勝之。
B.奠定了全詞傷感作別的感情基調。
C.交代了共游賞景的地點、人物,
D.點明朋友因官職調動將離開金陵。
(3)假如你是王勝之,這首詞中哪幾處讓你感動?請說明理由。
上海高考語文三年模擬真題(21?23年)知識點匯編—古詩詞賞析
一.詩歌閱讀(共15小題)
1.(2023?徐匯區(qū)校級三模)閱讀卜面這首詞,完成小題。
江城子
元?倪瓚
滿城風雨近重陽,濕秋光,暗橫搪。蕭瑟汀蒲,岸柳送凄涼。親舊登高前日夢,松菊徑,也應荒.
堪將何物比愁長?綠泱泱,曉秋江。流到天涯,盤屈九回揚。煙外青停飛白鳥,歸路阻,思微茫。
(1)出版社再版《歷代詞選》時擬為這首詞添加題目,最合適的一項是D
A.野望
B.歸隱
C.餞別
D.懷鄉(xiāng)
(2)對本詞所用手法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C
A.融情于景
B.用典化用
C.以動襯靜
D.化抽象為具體
(3)古代文人的“時空意識”在深化情感表達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請從這一角度賞析這首詞作的妙處。
【答案】(1)D
(2)C
(3)①“滿城風雨近重陽”從時間節(jié)令角度強化思鄉(xiāng)之情。②“橫搪”“汀蒲”“岸柳”,從空間角度展現了一副
凄慘冷清的畫面,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和獨處之悲;秋水繞江而流,從空間角度描寫,表現出鄉(xiāng)愁之深重。③全詞時
間空間渾然一體,強化了詩人的鄉(xiāng)思與愁情。
【分析】(1)本潁考杳學牛對詩人雙福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潁時要讀懂詩歌,把握作者的感情,從而選出
答案。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達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全面理解詩歌,仔細比對各個選項,作出正確
的判斷和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達技巧的賞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全詩,從運用的“'時空意識'在深化情感表達方
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角度,結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
【解答】(1)這首詞抒寫鄉(xiāng)愁。上片寫出了重陽時節(jié)秋天氣的潮濕、橫塘的昏暗,而枯萎的汀蒲,秋風中的柳枝,
展現了i副凄慘冷清的畫面。下片將連綿不絕的愁情形象地比喻為無際的秋水,體現了鄉(xiāng)愁之深重?!皻w路阻,
思微?!弊约旱牡臍w鄉(xiāng)之路卻被阻斷,景物描寫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親人身邊的深沉悲哀和無奈的感傷。
故選D。
(2)A.上片寫出了重陽時節(jié)秋天氣的潮濕、橫塘的昏暗,而枯萎的汀蒲,秋風中的柳枝,展現了一副凄慘冷清
的畫面。融情于景。
B.“松菊徑,也應荒”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C沒有以動襯靜。
D.將連綿不絕的愁情形象地比喻為無際的秋水,化抽象為具體。
故選C。
(31時空意識:指人們對時間流逝與空間變動的感知與情感,體驗與思考,并將之有意表達在詩歌文字中。
首先尋找詩歌中能體現時間意識的詞句?!皾M城風雨近重陽”寫重陽時節(jié)潮濕、冷清的節(jié)令特點,時間流轉角度
強化思鄉(xiāng)之情、獨處之悲。體現對自然時節(jié)變換的敏感觀察與體悟。
再尋找詩歌中能體現空間意識的詞句?!鞍禉M搪。蕭瑟汀蒲,岸柳送凄涼”橫塘的昏暗,而枯毅的汀蒲,秋風中
的柳枝,從空間角度展現了一副凄慘冷清的畫面,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和獨處之悲。“綠泱泱,繞秋江。流到天涯,
盤屈九回腸”從空間角度描寫連綿不絕的秋水無盡地流淌,表現出鄉(xiāng)愁之深重。
全伺時間空間渾然一體,在時空轉換中強化了詩人的鄉(xiāng)思與愁情。
答案:
(1)D
(2)C
(3)①“滿城風雨近重陽”從時間節(jié)令角度強化思鄉(xiāng)之情。②“橫搪”“汀蒲”“岸柳”,從空間角度展現了一副
凄慘冷清的畫面,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和獨處之悲;秋水繞江而流,從空間角度描寫,表現出鄉(xiāng)愁之深重。③全詞時
間空間渾然一體,強化了詩人的鄉(xiāng)思與愁情。
【點.評】分析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
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
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從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
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
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
和詩文后面的注解。
2.(2023?青浦區(qū)校級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停云(選二首)
【東晉】陶淵明
停云,思親友也。聘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①,嘆息彌襟。
其一
靄靄停云,濠濠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②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其四
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翩閑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愿言不獲,抱恨如何!
注釋:①愿:思念。言:語助詞,無意義。不從:不順心,不如愿。②八表:八方以外極遠的地方。泛指天地之
間。伊:語助詞。阻:阻塞不通。
(1)編輯部正在按照體裁分冊編選詩集,請你選出可以與《停云》編入同一分冊的作品的一項A
A.《詩經?氓》
B.《蜀相》
C.《望海潮》
D.《竇娥冤》
(2)選出下列寫作手法沒有運用到這兩首詩歌的一項是B
A.景物烘托
B.細節(jié)描寫
C.抑揚結合
D.直抒胸臆
(3)聯系詩序和詩歌的具體內容,比較兩首詩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
【答案】(1)A
(2)B
(3)其一主要運用用比興抒情。前兩句起興,為后文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作了襯托,充分抒發(fā)了詩人對
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三四句暗喻國政時局被封建貴族、軍閥爭奪中央政權而搞得天昏地暗,暗寓著詩人關懷世
難的憂心。
其匹主要運用反襯和直抒胸臆來抒情。前四句以鳥的相鳴相和反對自己的孤獨寂寞;結尾直抒胸臆,抒發(fā)了詩人
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體裁特點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結合詩歌內容,聯系選頃辨析。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結合選項,聯系詩歌相應詩句具體辨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抒情方式的理解與分析能力。需要結合兩首詩的情感,進而具體分析。
【解答】(1)《停云》是四言古詩。
A.《詩經?氓》是四言.占詩。
B.《蜀相》是七言律詩。
C.《望海潮》是詞。
D.《竇娥冤》是雜劇。
故選Ao
(2)A.“八表同昏,平路伊阻”意思是:舉目四顧昏沉色,路途阻斷水縱橫,以昏暗的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傷感
的心理,屬于景物烘托。
C.“斂翩閑止,好聲相和”,寫鳥兒悠閑婉轉相酬唱為揚;“愿言不獲,抱恨如何”寫自己念友不來,孤單寂寞為
抑。
D.“愿言不獲,抱恨如何",直抒胸臆。
故選B。
(3)第一首,開頭兩句比興連用,“靄靄停云,濠浪時雨”,意思是:陰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綿綿意迷蒙。開篇
以“靄靄停云”“濠濠時雨”起興,為后文“良朋悠邈,搔首延佇”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作了襯托,充分
抒發(fā)了詩人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句暗喻國政時局被封建貴族、軍閥爭奪中央政權而
搞得天昏地暗,暗寓著詩人關懷世難的憂心。
第二首,寫鳥兒展翅飛翔,落在庭前樹梢頭;收斂翅膀悠閑態(tài),鳴聲婉轉相唱酬。鳥的相鳴相和悠閑自在。而自
己思念良朋卻不得相見見,無可奈何獨自寂寞惆悵。以鳥兒的歡樂襯托自己的失意。
“愿言不獲,抱恨如何”直抒胸臆,寂寞孤獨,詩人因羨慕“翩翩飛鳥”的“好聲相和”,而益發(fā)“抱恨”了,
直接抒發(fā)了思友而不得見的惆悵之情,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
答案:
(1)A
(2)B
(3)其-主要運用用比興抒情。前兩句起興,為后文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作了襯托,充分抒發(fā)了詩人對
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三四句暗喻國政時局被封建貢族、軍閥爭奪中央政權而搞得天昏地暗,暗寓著詩人關懷世
難的憂心。
其匹主要運用反襯和直抒胸臆來抒情。前四句以鳥的相鳴相和反對自己的孤獨寂寞;結尾直抒胸臆,抒發(fā)了詩人
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工
譯文:
《停云》這首詩,是為思念親友而作。酒樽里盛滿了澄清的新酒,后園內排列著初綻的鮮花,正是我美好的愿望
不能實現,嘆息無奈,憂愁充滿我的胸懷。
其一:陰云密密布空中,春雨綿綿意迷蒙。舉目四顧昏沉色,路途阻斷水縱橫。東軒寂寞獨自坐,春酒一杯還
自奉。良朋好友在遠方,翹首久候心落空。
其四:鳥兒輕輕展翅飛,落我庭前樹梢頭。收斂翅膀悠閑態(tài),嗚聲婉轉相唱酬。世上豈無他人伴,與君情意實
難丟。思念良朋不得見,無可奈何恨悠悠。
賞析:
此詩從首句中摘取二字為題,題目與詩的內容無關。這是模仿《詩經》的形式。這首詩的內容,就是序中所說
“思親友也”。詩中運用比興的手法和復沓的章法,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的烘托描寫,和不能與好友飲酒暢談的感慨,
充分抒發(fā)了詩人對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詩歌全篇貫穿了陶淵明因不能和友人共享美好的抱恨之意,這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一片熱腸,和希望與友
人共享美好的深情。無論是“良朋悠邈,搔首延停”的煩急,還是“愿言懷人,舟車靡從”的無奈,無論是“安得
促席,說彼平生”的愿望,還是“豈無他人,念子富多”的擔憂,無不盡顯詩人的火熱心腸和深情厚意。正因為對
友人的一片熱腸和一往情深,而使詩人陷入寂寞孤獨:“競用新好,以怡余情?!币灰皇及l(fā)新芽的東園之樹,都競相
用發(fā)著嫩芽的枝葉讓我快慰,這正是因寂寞孤獨而生幻覺,或聊以自慰。因為寂寞孤獨,詩人才羨慕那“翩翩飛7”
的“好聲相和”,而益發(fā)“抱恨”了。
詩中“八表同昏”等詩句,表面看是寫天氣,而用夏天雷雨前或冬天雪前的景象來形容春季的天色,似乎形容
過量,顯然,這里是暗喻國政時局被封建貨族、軍閥爭奪中央政權而搞得天昏地暗,反映了詩人的極度憤懣與憂慮。
還有“平路伊阻”“平陸成江”等詩句,也暗寓著詩人關懷世難的憂心。
【點評】如何鑒賞詩歌:
(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懣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
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M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
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
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匹)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體現在只言片語上,要善
于把握這樣的詞句,借此領悟情感。
3.(2023?虹口區(qū)校級模擬)閱讀下面這兩首古詩,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jié)
陸游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編不我欺。
白發(fā)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jié)u長饑作祟,一杯山線進瓊糜。
文本二
觀書
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1)下列對第一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首聯詩人自嘆為“腐儒”,有才K見賞之慨,和黃庭堅《登快閣》中自稱“癡兒”的諧趣不同。
B.頷聯詩人寫自己頭有“白發(fā)”,逼近“老境”,對著青燈夜讀,喚起的卻是兒時讀書的回憶,詩人不免悲戚傷懷。
C.頸聯寫室外秋天深夜的情景。風搖動高高的梧桐樹,傳來陣陣寒意;咚咚敲打的更鼓報過二更,詩人也到了睡
覺的時間。
D.尾聯寫詩人入睡前感到有些饑餓,便把山藥煮成羹粥來吃,感到像瓊漿一樣甘美,表現詩人安貧樂道、好學不
倦的情懷。
(2)這兩首詩對你的讀書生活有何啟示?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
【答案】(1)B
(2)①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陸游自少至老,都好學不倦,感到讀書“有味”。②讀書應勤奮刻苦、樂在其中。
陸游深夜苦讀,以山藥粥充饑,“二更”時刻才睡覺。于謙將書卷比作多情的“故人”,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相
親”相隨。③讀書可以讓人心靈純凈?!叭珶o一點塵”,寫書本知識蕩滌心胸,讓人心無雜念。④讀書要專心致志。
“眼前直下三千字”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入迷情態(tài)。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
每個選項??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
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
仔細辨析。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觀點態(tài)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兩首詩歌,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
【解答】(1)B.“詩人不免悲戚傷懷”分析有誤,這兩句大意是“白發(fā)無情地爬上頭頂,漸漸地進入老年,讀書
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頷聯表現詩人一生以讀書為樂的情趣。
故選:Bo
(2)陸游慨嘆自己一生庸庸碌碌,但是說喜歡前人的著作,盡管年老,但依然喜歡伴著青燈讀書,讀書興致濃
厚。這啟發(fā)我們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陸游說“讀書興致正濃,忽聽更鼓咚咚催人入睡。秋夜漫漫,饑腸轆轆,
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肴美味”,他甘于清貧的生活,深夜苦讀,就算餓了,覺得吃
粥勝過佳肴。于謙說“書卷多情似故人”,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他以書為伴,樂在其中。
他們讀書的故事啟發(fā)我們讀書要勤奮刻苦,要樂在其中。于謙還寫到“胸次全無一點塵”,說明讀書可以凈化人
的心靈,讓人心無雜念?!把矍爸倍ё帧北憩F了于謙讀書癡迷的狀態(tài),啟發(fā)我們讀書需要專心致志。
答案:
(1)B
(2)①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陸游自少至老,都好學不倦,感到讀書“有味”。②讀書應勤奮刻苦、樂在其中。
陸游深夜苦讀,以山藥粥充饑,“二更”時刻才睡覺。于謙將書卷比作多情的“故人”,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相
親”相隨。③讀書可以讓人心靈純凈?!叭珶o一點塵”,寫書本知識蕩滌心胸,讓人心無雜念。④讀書要專心致志。
“眼前直下三千字”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入迷情態(tài)。
陸詩譯文:
我這個迂腐的儒生,可嘆一生碌球無奇,卻只愛前人留下來的著作,從不將我欺騙。白發(fā)無情地爬上頭頂,潮
漸地進入老年,讀書的青燈卻依舊像兒時那樣親切有味。高大的梧柯策策作響,傳來一陣陣寒意,讀書興致正濃,
忽聽更鼓咚咚催人入睡。秋夜漫漫,饑腸轆轆,再也難以讀下去,喝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勝過那佳肴美味。
賞析:
首軼自嘆為“碌碌無奇”的“腐鎘”,只喜有古人的遺書可讀,是夜讀的緣起,詩筆平平。聯系陸游的生平抱
負和志趣,內涵卻不簡單。陸游早年即飽報國壯志,不甘以“腐儒”自居,乂顧以“奇才”自負;自稱“腐儒”與
“嘆無奇”,都含有“世不我許,我不世與"一一即當道不明,才不見賞之慨。''獨喜遺編不我欺”,則含有不屑與
世浮沉,而要堅持得自“通編”的“濟世”理想之意。與五十二歲時作的《讀書》的“讀書本意在元元”,六十七
歲時作的《五更讀書示子》的“暮年于書更多味,眼底明明見莘渭",七十三歲時作的《讀書》的“兩眼欲讀天下
書,力雖不逮志有余。千載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寧兔愚”,七十五歲時作的《冬夜讀書示子聿》的“圣師雖遠有
遺經,萬世猶存舊典型。白首自憐心未死,夜窗風雷一燈青”,八十一歲時作的《讀書示于局郁郁遹》的“忍饑講
虞唐”,“古言不吾欺”,八十五歲時作的《讀書》的“少從師友講唐虞,白首襟環(huán)不少舒。舊謂皆當付之酒,今知
莫若信吾書”等句參看,其事自明。
次我從室內寫夜讀,是全詩最精彩的兩句。陸游到老還以眼明帝堅自豪,而頭上可能早已出現一死白發(fā),故四
十以前,即已談及“白發(fā)”,這里出句也說是“白發(fā)無情侵老境”。這句孤立看便無奇。與下句作對,卻構成很美的
意境:頭有“白發(fā)”逼近“老境”的人,對著“青燈”夜讀,還覺得意味盎然,像兒時讀書一樣,“白發(fā)”“青燈”
“無情”“有味”“老境”“兒時”一一相映成趣,勾人聯想。凡是自幼好學,覺得讀書有味,到老猶好學不倦的人,
讀了這軼詩,都會感到親切,無限神往,沉浸于詩人所刻畫的夜讀情景。這一聯與后期的《風雨夜坐》中的“欹枕
舊游來眼底,掩書余味在胸中”一聯,最能打動中老年人胸中的舊情和書味,把他們的欲言難言之境與情寫得“如
在目前”。詩人六十三歲時作的《冬夜讀書》:“退食淡無味,一窗寬有余。重尋總角夢,卻對短集書”,七十七歲時
作的《自勉》的“讀書猶自力,愛日似兒時”等句,可和此聯參證。
第三聯從室外寫秋夜。在“高梧”樹葉的搖落聲中傳來“寒意:重復敲打的更鼓報過二更,明日公務在身,
雖書興猶濃,而“睡期”卻苦不能延C策策、冬冬,聲聲到耳;秋夜深更,情景逼真。第四聯以寫入睡前的進食作
結。忍饑讀書,一杯山藥煮成的薯粥,卻認為勝過“瓊糜”。從進食情況表現作者的清苦生活和安貧樂道、好學不
倦的情懷。八十四歲時作的《讀書至夜分感嘆有賦》的“老人世間百念衰,惟好古書心未移。斷破殘刻亦在樓,時
時取玩忘朝饑”等句,更可見出他這種生活與情懷貫徹始終。這兩聯筆調清淡,但意境不薄。
陸游詩風格在統(tǒng)一中富有多樣化,這首詩是他的平淡疏暢又富有深味的作品。
于詩譯文:
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心中再無
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賞析: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笔钦f書籍就好似感情真摯的老朋友,從早到晚都與自己愁苦與共,更
加形象為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本詩開篇,即以個人讀書的獨特體會,談出自己和書本的親密關系。中間
兩聯,集中寫己讀書之樂。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毖矍暗臅?,一讀即是無數字,讀書之多之快,表現詩人讀書如饑似渴的
心情,胸中頓覺爽快,全無一點雜念?!爸毕氯ё帧?,寫為書所吸引;胸無一點塵,是比喻他胸無雜念。這兩句
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入迷的情態(tài)躍然紙匕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頸聯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說明勤讀
書的好處,表現詩人持之以恒的精神?;钏?,化用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米”句,
是說堅持經常讀書,就像池塘不斷有活水注入,不斷得到新的營養(yǎng),永遠清澈。這兩句詩使詩人專心致志,讀書
入迷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也道出了一種讀書方法。
【點評】如何鑒賞詩歌:
(-)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
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
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義
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
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匹)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體現在只言片語上,要善
于把握這樣的詞句,借此領悟情感。
4.(2023?寶山區(qū)校級模擬)閱讀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小孤山
(宋)謝楊得①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
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由我心寬。
【注】①謝初得:南末末年詩人,帶領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別國。
(1)下列擬編纂的詩歌選集中,適宜收錄本詩的一項是A
A.《格律詩選》
B.《樂府詩選編》
C.《古體詩選》
D.《長短句選輯》
(2)以下對本詩風格評價貼切的一項是D
A.瑰麗雄奇
B.沉郁哀怨
C.質樸剛健
D.悲愴豪邁
(3)分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答案】(1)A
(2)D
(3)①孤臣的“孤”與小孤山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
②托物言志,“孤”字既寫小孤山獨立江中的情形,也寫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
③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表去了作者身處危局依舊希望像小孤山一樣聳然堅定的壯士情懷;偶然存留的孤
山與末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表達孤立無援、艱難無奈的苦悶、落寞之情。
④借小孤山之“孤”直抒胸臆,表大了詩人明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自己即使孤掌難鳴,卻愿堅定抗元、力挽狂
瀾,絕對不會放棄希望的復雜情感。
【分析】Q)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體裁知識的掌握能力。解答時,要明確詩歌體裁的特點及本詩的特點,再判斷
選擇。
(2)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語言風格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明確詩歌的語言風格,再判斷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遂行分析,聯系前
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
【解答】(1)本詩共八句,每句七字,第一、二、四、六、八句押韻,屬于七言律詩。所以應屬于格律詩。應選
入《格律詩選》。而“樂府詩”則是由民間的詩歌采集而成,沒有固定句數,也沒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肮朋w詩”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和雜言詩等形式,格律要求不嚴格?!伴L短句”是詞的別稱。
故選A。
(2)從詩中“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可以看出作者對“小孤
山”的贊美,聯系作者的生平和寫作此詩時的處境,可以看出,這兩聯中作者明寫小孤山,其實是寫自己堅定的
抗元決心。當時南未朝廷危如累卵,從詩句中可以體會出悲愴之感。而尾聯“明口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則表現出作者達觀的心態(tài),透出一股豪邁之氣。
故選D。
(3)首先,小孤山中之“孤”字,與詩中“危似孤臣末世難”中之“孤”字形成照應。當時南宋朝廷已經危如
累卵,但作者仍堅決抗元,要作國家的“孤臣",兩個‘‘孤"字字面相應,讓讀者自然聯想到作者的處境。
其次,作者明寫小孤山,其實是寫自己,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
末世難”兩聯,作者此處是借小孤山托物言志,“孤”字既寫小孤山獨立江中的情形,也寫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
再次,作者在頷聯“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寫明了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而頸聯“堅如猛士
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中,作者表達了即使自己身處危局依舊希望像小孤山一樣聳然堅定的壯士情懷。此處
的“孤山”與“孤臣”相應,寫出了當時南宋朝廷所面臨的嚴峻現實,抗元將帥嚴重匱乏,而此時又是最需要人
才的時候,作者雖然要作孤臣,但也感受到孤立無援、艱難無奈的苦悶、落寞之情。
最后,這個“孤”字,作者在“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則是借小孤山之“孤”直抒胸臆,自己雖然已是孤臣,明
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但詩人卻愿堅定抗元、力挽狂瀾,絕對不會放棄希望的復雜情感。充分表達出作者強烈的
愛匡之情。
答案:
(1)A
(2)D
(3)①孤臣的“孤”與小孤山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
②托物言志,“孤”字既寫小孤山獨立江中的情形,也寫自己孑然抗元的形象。
③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表達了作者身處危局依舊希望像小孤山一樣聳然堅定的壯士情懷;偶然存留的孤
山與末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表達孤立無援、艱難無奈的苦悶、落寞之情。
④借小孤山之“孤”直抒胸臆,表之了詩人明知大廈將傾獨木難支,自己即使孤掌難鳴,卻愿堅定抗元、力挽狂
瀾,絕對不會放棄希望的復雜情感。
譯文:
人們都說這里是海上的大門關卡,急流漩渦無邊無際足以讓人膽戰(zhàn)心驚。
這山是天地偶然留卜來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擋住任何狂風巨瀾。
小孤山堅固得猶如猛士在戰(zhàn)場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單的臣子在末世時的艱難。
明天我要登上峰頂,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會寬一些。
賞析: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
謝防得,宋末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
絕食而死。
首聯中“人言”一詞,以敘述的表達方式引起了整個句子。上句運用比喻修辭,把小孤山所處的環(huán)境比作“海
門關”,即海上的的大門關卡,突出了江水形勢的險惡。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渦無邊無際足以讓人心驚膽戰(zhàn)的敘述,
呼應上句,進一步襯托了小孤山所處環(huán)境的兇險。
頷我照應詩題,點出了壯偉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
不可多得?!绊浦币辉~運用典故,又賦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義。下句“江山”“狂瀾”兩詞,語義雙關,即是對
小孤山的寫實,更是對小孤山時代象征意義的揭示。
頸聯“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兩句,運用比喻和擬人修辭,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戰(zhàn)場上的一員猛上,
堅強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艱難中孤獨無助的忠臣,危困無奈。此聯以直抒胸臆的表現手法,借小孤山表達了詩人明
知大厘將傾獨木難支,卻愿堅定抗元、力挽狂瀾的復雜情感。
尾賽中的“造”是“至、至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頂,放眼眺望宇宙,開闊
心胸之情。此聯是對全詩的總結,在此,山與人合二為一,傳達出詩人以身許國的高遠志向。
全詩主體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詩人挺身而出、報效國家之志。
【點評】理解詩歌的方法:
(-)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
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
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
(-)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
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最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
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
(三)關注注釋隱含意
而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
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
(匹)關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
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5.(2023?松江區(qū)校級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
聲聲慢
(清)洪昇
沙長草淺,日淡云低,天際驚墮雙雕。百隊紅旗亂吼,白馬嘶驕。卻想當年霸業(yè),笑錢鏤①、終是兒曹。秋江
迥,只閑抽鐵弩,慢射銀濤。
似爾少年雄發(fā),正風驚玉勒咒雪冷金刀。夜半讀殘黃石,虎哭猿號。怕殺秋霜入鬢,枉臨風、賦盡牢騷?;?/p>
頭望,暮云平、且醉濁醪③。
【注】①錢鏤:五代時吳越國王,據傳他見潮水沖擊,命令弓弩手張弓射潮,潮水因此后退,從此大治。②玉勒:
指耳。③濁醪:米酒,多在窮困潦倒時飲用。
(1)為這首詞添加題目,最合適的是B
A.贈別
B.觀射
C.聽濤
D.懷鄉(xiāng)
(2)下列對本詞分析錯誤的是D
A.對比映襯
B.用事用典
C.虛實結合
D.以動襯靜
(3)結合全詞,具體分析詞人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1)B
(2)D
(3)①上闋借描寫射雕之人瞄射姿態(tài),贊頌他人武藝超妙,表達了自己當年的神勇威武。
②住典,將射雕的壯舉與錢鏤射潮的霸業(yè)相比,體現了詩人胸有成竹的雄心壯志。
③下闋回憶年少時的風采盎然,雄姿英發(fā)與如今的暮年潦倒,滿腹牢騷,濁酒自醉進行對比,體現了暮年時的壯
志未成的無奈與遺恨。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標題添加的辨析能力。解答時,要了解詩歌內容,再確定恰當的標題,
(2)本題考查學生時詩歌表現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句明確詩歌的表現手法,再判斷選擇。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從詩句中找出關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
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心感受。
【解答】(1)“沙長草淺,日淡云低,天際驚墮雙雕”寫秋時節(jié),長長的沙灘上淺草枯黃,日淡云低,廣袤的天
際中,嗖的一聲箭響,驚見一對雕花落。開篇十四字只字未提射雕之人醐射姿態(tài),姓甚名誰,卻道出了射手的威
武神勇,箭技超妙,亦巧妙地描摹了觀射之人目瞪口呆,驚嘆之態(tài)。故這首詞題目可以添加為“觀射”。
故選
(2)詞上闋首先描寫射雕之人瞄射姿態(tài),借贊頌他人武藝超妙,表達了自己當年的神勇威武。接著,結合注釋
①可知,運用錢的典故,把射雕的壯舉與錢鏤射潮的霸業(yè)相比,更勝一籌。下闋“似爾少年雄發(fā),正風驚玉勒,
雪冷金刀”是回憶年少時的風采盎然,雄姿英發(fā),騎馬掠過四野,揮刀舞劍冷光四射的場景。故而本詞沒有運用
以動襯靜的手法
故選D。
(3)上闋首先描寫射雕之人瞄射姿態(tài),借贊頌他人武藝超妙,表達了自己當年的神勇威武。接著用典,詞人看
來,射雕的壯舉與錢鉛射潮的霸業(yè)相比,更勝一籌。射雕之姿,不急不緩,胸有成竹地抽出鐵駕,騎向雄鷹,比
錢銬射潮更具英雄之姿,體現了詩人胸有成竹的雄心壯志。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泉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過程控制專業(y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yè)學院《注冊電氣工程師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萍即髮W《會計制度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師范學院《信息安全攻防對抗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興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6.4.2-高原圣城-拉薩教學設計
- 河池2025年廣西河池市事業(yè)單位招聘73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7微生物與健康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教科版
- 揚州環(huán)境資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田徑教學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年設備檢修標準化作業(yè)規(guī)范
- 光伏電站除草服務(合同)范本【詳盡多條款】
- 2023年考核銀行安全保衛(wèi)人員真題與答案
- 儲能全系統(tǒng)解決方案及產品手冊
- (高清版)DZT 0309-2017 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標志
- 人員轉移安置實施方案(公司重組)
- 病歷書寫相關法律法規(guī)
- 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方案
- 老年人誤吸與預防-護理團標
- 輸氣場站工藝流程切換操作規(guī)程課件
-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