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歷史開學檢測試卷一、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20分)1.郭沫若曾詠嘆某遺址為“彩陶形制美,畫紋亦多殊?;騽t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魏芜z址中,獨不見文書?!逼湓亣@的遺址是()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2.“它的規(guī)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卦旄G辍!庇捎谒男藿ǎ啥计皆蔀楦火埖摹疤旄畤??!八敝傅氖牵ǎ〢.都江堰 B.黃河 C.靈渠 D.鄭國渠3.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畫有一種神人獸面紋,其主體由天空中飛翔的神獸和騎在神獸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組成,從中反映了()A.良渚社會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較高 B.當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階級分化C.良渚人有相對統(tǒng)一的崇拜對象 D.五千多年前我國有神出現(xiàn)4.某校舉辦先秦歷史專題手抄報比賽,一位同學搜集了以下四幅圖片。這四幅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A.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 B.夏商周時期的科技與文化C.石器時代的風貌 D.文字演變的歷程5.一位同學推測下面宜侯大簋(cèguǐ)的出現(xiàn)不早于西周時期。以下可作為依據(jù)的是()宜侯大簋及其銘文A.工匠掌握青銅冶煉技術 B.銘文涉及祭祀典禮活動C.青銅器是國家權力象征 D.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度6.關于胡亥繼位的兩則史料。對此解讀合理的是()出處記載《史記》秦始皇本意是傳位給扶蘇,但趙高更換了遺詔,最終由胡亥繼位。《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大臣李斯建議由胡亥繼位A.《史記》為官方正史,其解讀更具有權威性B.北大竹簡為實物史料,其解讀更具有權威性C.孤證不立,需獲得更多史料來確定歷史事實D.運用不同來源史料,可得出準確的歷史結論7.文物是鮮活的歷史。出土于河南省安陽的司母戊鼎,該文物透露出的相關歷史信息是()A.戰(zhàn)國的大變革 B.商周的青銅文明C.春秋的大動蕩 D.原始居民的生活8.如圖可知,秦朝()A.徭役十分繁重 B.賦稅非常沉重C.婦女人口過多 D.人口結構復雜9.若給下列內容歸納單元主題,最適合的是()第9課秦統(tǒng)一中國第10課秦末農民大起義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第13課東漢的興衰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A.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10.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為了()①造旅游景點②防洪③給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11.據(jù)《東觀漢記》記載:公元2世紀初,蔡倫曾得到當時漢和帝的稱贊,因為他()A.改進造紙術 B.出使西域歸來C.完成歷史巨著《史記》 D.創(chuàng)立佛教12.小說《三國演義》講述了“刮骨療傷”的故事:關羽被一枝帶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醫(yī)華佗為他用刀刮骨去毒。史書《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小明同學進一步查閱史料發(fā)現(xiàn):華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關羽中箭則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這說明了①關羽中箭是在華佗死后②歷史事實與文學作品有一定的區(qū)別③《三國演義》的內容都是憑空杜撰的④文學作品是為了突出關羽的英雄氣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面的朝代示意圖反映的時代特征是()A.國家產(chǎn)生與社會變革 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C.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14.關注歷史教材的課目標題,可以準確地把握歷史階段特征。下表教材目錄橫線處應填()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____第16課三國鼎立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A.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早期國家和社會變革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15.某校歷史興趣小組要舉行圖片展,請根據(jù)他們收集到的下列圖片的共性,幫他們選擇一個合適的主題()A.對外交流 B.佛教傳播 C.民族交融 D.國家統(tǒng)一16.1912年被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確定為民國元年。雜志《革命》(第四期)發(fā)行時間(中華民國十四年十二月一日)按公元紀年換算為()A.1923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7年17.下圖是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段,可知此時期的特點是A.政權分立 B.民族沖突 C.繁榮開放 D.閉關自守18.按照西周時的規(guī)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時,鄭莊公卻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諸侯競相仿效。這種情況反映出春秋時期()A.戰(zhàn)爭頻繁,連綿不斷 B.青銅器的制作,工藝高超C.周王室衰微,諸侯勢力崛起 D.諸侯混戰(zhàn)中,鄭國敗落19.我國古代儒家主張“仁”,墨家主張“兼愛”,法家主張以“法”治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有“和諧”“友善”“法治”等內容。這表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A.照搬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 B.植根于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C.是現(xiàn)代中國建設的經(jīng)驗總結 D.是學習外國的產(chǎn)物20.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燦爛輝煌,曾經(jīng)長期領先于世界。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文獻中查找任何一個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主要焦點就在宋代?!币韵履苤С诌@一觀點的史實是()①蔡倫改進造紙術②指南針開始應用于航海③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④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二、列舉題:(共8分)21.列舉道家、儒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治國思想22.請寫出下列人物的代表作品。張仲景賈思勰王羲之顧愷之三、材料解析(共22分)23.政治制度和經(jīng)濟發(fā)展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下面是西漢初期中央和封國力量對比示意圖。漢武帝在開發(fā)利用資源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新經(jīng)濟政策的實施,包括……新貨幣的發(fā)行鹽、鐵、酒的專利等,這套新經(jīng)濟政策的設計者是桑弘羊、孔僅等?!幾詡鳂废獭吨袊ㄊ贰凡牧先翰牧纤模撼街?,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妒酚洝へ浿沉袀鳌凡牧衔澹航现疄閲⒁印貜V野豐,民勒本業(yè),一歲或稔(成熟),則數(shù)郡忘饑。……鹽杞梓之利充初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端螘罚?)材料二中圖一的李白詩中所述的是秦王的什么歷史貢獻?根據(jù)材料圖中的圖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為了鞏固統(tǒng)一,秦始皇在政治上創(chuàng)立的重要制度。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他又推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顯赫一時的秦王朝在歷史的長河里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它短暫而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給予我們后人什么樣的啟示?(2)依據(jù)材料二,分析西漢前期存在的社會問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為解決此問題采納誰的何種建議?依據(jù)材料三文字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貨幣”的名稱及“鹽、鐵、酒的專利”所指的措施。(3)《漢代講經(jīng)圖》中“經(jīng)”主要是哪一學派的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漢武帝在思想方面的重大舉措。(4)對比材料五和六,江南經(jīng)濟狀況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生這一變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1.D根據(jù)題意可知半坡人是我國黃河流域農耕時代的代表,他們主要種植農作物是粟,為適應北方寒冷、干燥的環(huán)境,他們居住在半穴式房屋里,會燒制彩陶,人面魚紋彩套是其代表作品,D選項正確;
元謀人、北京人還沒有彩陶文化,排除AB選項;
河姆渡人種植水稻,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會區(qū)分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文明生活方式.2.A3.C根據(jù)材料“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畫有一種神人獸面紋”和所學可知,浙江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上的神人獸面紋,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觀念的體現(xiàn),這個圖案代表著良渚人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是良渚人不斷發(fā)展進步的精神支柱,說明當時良渚可能有統(tǒng)一的崇拜對象,C符合題意;
受制于生產(chǎn)力水平,當時良渚社會的經(jīng)濟水平并不高,排除A;
材料反映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畫有一種神人獸面紋,沒有涉及階級分化的信息,排除B;
“神”出現(xiàn)在傳說中,不是真實歷史人物,排除D。
故答案為:C。
本題考查原始農耕生活的知識。難度適中,理解題干信息,掌握原始農耕生活的基本史實,分析選項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4.B5.D據(jù)題干“宜侯大簋及其銘文”“周康王冊封為宜侯,并賞賜土地、庶人”,結合所學可知,西周建立后,為穩(wěn)定政治形勢,鞏固疆土,根據(jù)血緣關系、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分封到地方,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以保證鳳鳴朝陽王室對地方的控制,據(jù)此可知,宜侯大簋可以作為探究西周分封制的史料依據(jù),故選D項。
商周時期,不銹鋼冶煉技術高超,但材料銘文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排除A項。
材料銘文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并沒有涉及祭祀典禮活動的內容,排除B項。
青銅器中“鼎、簋”是權力的象征,與材料分封諸侯信息不符合,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本題考點是西周分封制,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史料實證的素養(yǎng)。6.C7.B根據(jù)題干“河南省安陽的司母戊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業(yè)發(fā)達,司母戊鼎是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典型代表。
A項商周時期青銅業(yè)發(fā)達,與戰(zhàn)國的大變革無關,不符合題意;
B項商周的青銅文明是題干文物透露出的相關歷史信息,符合題意;
C項春秋的大動蕩在題干中沒有體現(xiàn),不符合題意;
D項司母戊鼎與原始居民生活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商周的青銅文明,要求具備識記基礎和分析能力。8.A9.C10.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李冰修剪都江堰是為了防洪、灌溉,這也是通常水利工程的作用,所以答案選擇B。李冰不是為了造旅游景點,①明顯錯誤。③說法錯誤,成都平原并不缺水。
?故答案為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都江堰的作用。本題難度適中。11.A12.B根據(jù)所學可知,華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關羽中箭則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關羽中箭是在華佗死后;《三國演義》為了突出關羽的英雄氣概才這樣描述,這說明歷史事實與文學作品有一定的區(qū)別,故①②④符合題意;故選B項。《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③的說法太絕對,故不符合題意。故B符合題意,ACD均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考查三國鼎立,試題難度不大,解題必須熟練記憶相關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即可得出答案。13.CA.國家產(chǎn)生與社會變革,不符合題意;
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不符合題意;
C.依據(jù)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政權分立,只有短暫的統(tǒng)一,這一時期,少數(shù)民族內遷,民族融合不斷加強,故選項C符合題意;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jù)題干信息即示意圖,看懂示意圖含義,再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shù)倪x項回答。14.B依據(jù)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統(tǒng)一是短暫的,大部分都處于政權的分立之中,這一時期,戰(zhàn)亂不斷,但是也使得民族融合不斷加強,因此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是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故選項B符合題意;
A.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從原始人類到文明起步,不符合題意;
C.早期國家和社會變革,從夏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符合題意;
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是在秦漢時期,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本題考查運用能力。解答時,依據(jù)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理解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回答;也可以拿四個備選項與題干信息對照,細心辨別比對,找到最恰當?shù)倪x項回答。15.A據(jù)題干圖片信息“洛陽白馬寺”體現(xiàn)了東漢時期佛教的傳入與交流,“日本和同開珎”反映唐朝時期中日經(jīng)濟文化交流,“泉州清凈寺”反映了元朝時期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印尼爪哇島三寶寺”反映了明朝時期中外友好交流,綜上可知,題干中四幅圖片體現(xiàn)的共同主題是中外交往交流,故選A項。
只有“洛陽白馬寺”體現(xiàn)了佛教傳播,排除B項。
四幅圖片信息都體現(xiàn)中外交流,與民族交融無關,排除C項。
四幅圖片信息都體現(xiàn)中外交流,不能反映國家統(tǒng)一的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外交流。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中外交流的相關史實。16.CC:根據(jù)題干“1912年被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確定為民國元年。雜志《革命》(第四期)發(fā)行時間(中華民國十四年十二月一日)”可知,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1912加14減去1等于1925,因為1912年為民國1年,需要減去1,雜志《革命》(第四期)發(fā)行時間按公元紀年換算為1925年,C項符合題意;
A:1923年為民國十二年,計算錯誤,A項不符合題意;
B:1924年為民國十三年,計算錯誤,B項不符合題意;
D:1927年為民國十六年,計算錯誤,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民國,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17.A18.C根據(jù)題干材料“按照西周時的規(guī)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時,鄭莊公卻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諸侯競相仿效”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鄭莊公作為諸侯,使用了超過自己等級的鼎,并引起諸侯的模仿,這說明王室的衰微、諸侯勢力的崛起,C項正確;
材料涉及戰(zhàn)爭頻繁的問題,排除A項;
鼎是身份的象征,超越品級使用鼎,是對王室地位的挑戰(zhàn),無法說明工藝的高超,排除B項;
材料沒有體現(xiàn)“諸侯混戰(zhàn),鄭國敗落”,表明的是鄭國實力的上升,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準確解讀材料主旨的能力,識記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相關內容,認識西周禮樂制遭到破壞的表現(xiàn),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yǎng)。19.B根據(jù)所學可知,“和諧”“友善”借鑒的是儒家主張“仁”、墨家主張“兼愛”,“法治”借鑒的是法家主張以“法”治國,這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于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故選B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中汲取營養(yǎng),而還是照搬,排除A項;
材料是說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不能體現(xiàn)現(xiàn)代中國建設的經(jīng)驗總結,排除C項。
材料是說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不能體現(xiàn)是學習外國的產(chǎn)物,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百家爭鳴。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20.B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唐末火藥應用于軍事,①④錯誤,ACD選項排除,B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本題側重對材料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的考查,解題關鍵在于對宋朝科技發(fā)展的準確把握,較好的考查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21.道家:老子無為而治儒家:孔子以德治國儒家:孟子仁政法家:韓非以法治國。結合所學知識,老子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世間的事物都有其對立面,如難和易、長和短、前和后,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老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愛人”;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他反對苛政,認為統(tǒng)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會穩(wěn)定。戰(zhàn)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張實行“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不要過分盤剝人民;還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認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zhàn)爭。法家主張君主治國要靠法令、權術和威勢,以使臣民懾服。戰(zhàn)國末期的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對空談仁義,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故答案為:
道家:老子,無為而治。
儒家:孔子,以德治國。
儒家:孟子,仁政。
法家:韓非,以法治國。本題主要考查百家爭鳴,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22.《傷寒雜病論》;《齊民要術》;《蘭亭集序》;《女史箴圖》(或《洛神賦圖》)(1)東漢末年,張仲景收集了許多民間藥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yī)術高明,醫(y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yī)圣”?!秱s病論》重點論述了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變化以及如何辨別治療的方法。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yī)學之大成,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系統(tǒng)的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以及雜病的辨別和治療,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yī)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為后世醫(yī)學家奉為經(jīng)典。
(2)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學家,著有《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東晉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羲之被后人稱為“書圣”。
(4)魏晉南北朝時期畫家以東晉的顧愷之最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
圖》。
故答案為:(1)《傷寒雜病論》。
(2)《齊民要術》。
(3)《蘭亭序》。
(4)《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本題考查賈思勰、張仲景、王羲之、顧愷之。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賈思勰、張仲景、王羲之、顧愷之的成就。23.(1)貢獻:滅六國,統(tǒng)一全國,建立秦朝。制度:中央集權制度;地方制度:郡縣制;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啟示:統(tǒng)治者應以德治國,關愛百姓,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輕徭薄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2)社會問題:諸侯國勢力強大;建議:接受主父偃“推恩”的建議;名稱:五銖錢;措施:鹽鐵官營專賣。(3)學派:儒家;舉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家學說立為正統(tǒng)思想,興辦太學,培養(yǎng)儒學人才。(4)變化:從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人民貧窮落后到農業(yè)、商業(yè)、手工業(yè)都獲得發(fā)展進步;原因:江南地區(qū)得到了開發(fā)。(1)貢獻:根據(jù)材料可知,“秦王掃六合”指的是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先后攻滅東方六國,完成了統(tǒng)一,建立了秦朝;制度:圖二是秦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tǒng)治而創(chuàng)立的大一統(tǒng)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圖片中的“郡”“縣”是秦朝在地方上實行的郡縣制的產(chǎn)物;根本原因: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激化了階級矛盾,引發(fā)了農民起義,最終被推翻。說明了秦朝短暫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或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啟示:秦朝因暴政而亡,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說,統(tǒng)治者應以德治國,關愛百姓,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輕徭薄賦;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2)社會問題:封國人口和轄郡遠遠超過中央人口和轄郡,說明了西漢初期諸侯國勢力強大;建議: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議,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特色小吃車租賃合同規(guī)范
- 中國靜注人免疫球蛋白行業(yè)全景評估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智能分揀系統(tǒng)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度高檔家具打蠟保養(yǎng)合作協(xié)議
- 川教版(2019)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3.1《新年晚會策劃師》教學設計及反思
- 2025年度綠色食品生產(chǎn)與銷售合同-@-1
- 中國IC設計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分析研究報告(2024-2030版)
- 房屋蓋瓦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公共安全聯(lián)防共建合同
- 2024-2030年中國軸承鍛件行業(yè)市場全景分析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智能制造單元集成應用》課件-數(shù)控機床參數(shù)備份與恢復
- 2024年河南省通信工程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管局版)
- 中學學校2024-2025學年工作計劃
- 四川省成都市2023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
- 【初中生物】病毒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
- 企業(yè)愿景和未來三年規(guī)劃
- 發(fā)酵饅頭課件教學課件
- YAMAHA(雅馬哈)貼片機編程培訓教材
- JGJ162-20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20211102195200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見書、債權處理法律意見書
-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蘇科版(2023)教學設計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