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講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一、官員的選拔與管理(一)科舉制1、背景:南北朝以來,寒門庶族地主勢力上升,希望打破門閥士族壟斷政治的局面,積極要求參政。九品中正制不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2、歷程:①隋文帝:②隋煬帝:③唐太宗:④武則天:⑤唐玄宗: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兩科為主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shù),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一)科舉制1、背景:2、歷程:3、內容:分為______和______。制舉是______自設科目考試選人;常舉每年舉行,______和_____兩科最受社會重視。考試合格,還需______選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制舉常舉皇帝明經進士吏部一、官員的選拔與管理(一)科舉制1、背景2、歷程4、影響①社會階層流動:打破了世家大族對仕途的壟斷;②擴大統(tǒng)治基礎: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開、
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官吏來源;③推動儒學發(fā)展: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儒家學說為
考試內容,促進社會重學風氣形成,推動教育發(fā)展,
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④鞏固國家統(tǒng)一:適應了中央集權對“大一統(tǒng)”意識形態(tài)的需要(把選拔
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
政府)強化了中央集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交融,
鞏固了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和加強了社會穩(wěn)定。⑤推動世界文明:影響了東亞及近現(xiàn)西方國家的文官考試制度;⑥消積:重才輕品;官本位思想。3、內容一、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制度進步歷朝沿用影響深遠精準突破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發(fā)展演變時代選官制度措施標準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清發(fā)展趨勢世官制親貴合一世代相傳血緣軍功爵制養(yǎng)士、軍功、客卿才能察舉制察訪人才舉薦做官品德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門第科舉制分科考試以成績優(yōu)劣定取舍才學①選官標準:②選拔方式:③選官原則:④選官基礎:由家世門第逐漸演變?yōu)椴艑W由血緣、推薦、地方品評變?yōu)楣_考試逐步制度化、公開、公平、客觀日益擴大,官員的素質不斷提高(二)官員管理與監(jiān)察
【鏈接·選擇性必修1·P31—32】(1)隋朝:九品以上官員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員向中央報告,
或由皇帝遣使到州縣巡行考察。(2)唐朝:以____________為標準考核官員,依據考核結果確定官員升降。(3)隋唐________為最高監(jiān)察機構。唐太宗將全國分為十道監(jiān)察區(qū),委派
監(jiān)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監(jiān)察。品德和才能御史臺一、官員的選拔與管理二、政治的成熟1、發(fā)展歷程:①創(chuàng)立: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形成三省。尚書省中書省門下?、谡酱_立:隋文帝2、運行機制:中書省負責___________;門下省負責__________,尚書省負責______,下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________是宰相議事的地方,其設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改稱中書門下,三省出現(xiàn)了______的趨勢。起草詔令(決策)審核詔令執(zhí)行吏、戶、禮、兵、刑、工政事堂一體化(一)中央:三省六部制皇帝中書省尚書省草擬門下省審議執(zhí)行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政事堂封駁政事堂
唐宰相議事的地方,協(xié)助皇帝統(tǒng)治全國的最高議事機構。唐初設政事堂于門下省。
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原僅三省長官。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以后逐漸統(tǒng)一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亦為宰相。
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書省,由此,確立了中書省的中心地位。
723年,改政事堂名為中書門下。政事堂(議政)1、發(fā)展歷程2、運行機制3、歷史影響:①相權一分為三,分工明確,提高辦事效率,減少決策失誤;②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防止個人權力過分膨脹,削弱相權,加強皇權;③是中國政治制度重大變革,它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嚴密的封建官僚體系,
使封建中央集權制度更加完善,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歷代沿用),
標志著中央行政制度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成熟)。二、政治的成熟三省六部制實現(xiàn)了決策權與行政權相分離。
體制內的民主。精準突破1、歷代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經歷了哪幾個重要演變階段?時期中樞機構設置權力配置演變趨勢秦朝西漢東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尚書臺三省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中書省行政中樞是王朝行政的核心,是中央集權加強的關鍵所在。從秦漢到明清,行政中樞制度處在不斷調整變化之中。內閣軍機處建立以丞相府為首的行政中樞中朝決策,外朝執(zhí)行尚書臺掌決策和行政三省共同輔助決策,行使權力中書省處于更加核心地位樞密院、三司分割相權中書省總理政務內閣作為行政中樞軍機處作為行政中樞從總體上看,歷代中央行政中樞制度經歷了秦漢、唐宋、明清三個重要演變階段。其總體趨勢是削弱宰相權力,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精準突破2、漢唐以來中樞權力體系的演變特點:
①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②中朝官向外朝官轉化。中朝在牽制、架空外朝的同時,久而久之逐步發(fā)展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機構。
③宰相職位的設置由實位轉向虛位。由實位到虛位反映的是宰相權限及權威的下降,宰相不再專職是對相權的限制壓縮。
④宰相權力不斷分化。宰相既實行分權,在同一機構中,往往設置幾個宰相職位,又注重事權的相對集中,彌補分權的效率低下的弊端。2.地方:行政制度
【鏈接·選擇性必修1·P6】(1)隋朝:廢郡,以____統(tǒng)縣,實行州、縣二級制。(2)唐朝:根據山川形勢把全國劃分為10道,后增至15道,作為中央派出的監(jiān)察機構。后來,道變成州、縣以上的一級______實體。(3)唐中期以后,在戰(zhàn)略重地設________。部分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形成__________勢力。行政節(jié)度使藩鎮(zhèn)割據州二、政治的成熟道、州、縣三級三、法律與教化1.法律 (1)發(fā)展:唐高宗命人對《永徽律》律文逐條解釋,撰成《永徽律疏》,
即《__________》,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系
確立的標志。 (2)特點:禮法結合,對“孝”特別重視。唐律疏議唐律與禮的關系(1)唐律的修撰以禮為指導原則。(2)唐律的條文大多源自禮。(3)唐律的實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為禮所左右。
定罪以禮為依據,量刑以禮為標準。(4)禮是唐律的靈魂,唐律是禮的法律表現(xiàn)。(5)總體上來說,唐律“一準乎禮”,標志著“禮”與“法”融合的完成。三、法律與教化1.法律 (1)發(fā)展:唐高宗命人對《永徽律》律文逐條解釋,撰成《永徽律疏》,
即《__________》,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最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系
確立的標志。 (2)特點:禮法結合,對“孝”特別重視。2.教化 (1)提倡禮治:732年,頒行《____________》,是一部體系龐大、體例嚴謹、
內容繁復的禮儀法典,也是秦漢以來封建禮儀制度的集大成。 (2)社會層面:推廣重視家訓的經驗,強化__________。
唐律疏議大唐開元禮基層教化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三個階段(1)漢代“引禮入法”:法律儒家化的發(fā)端。
實現(xiàn)儒家思想對立法、司法的指導,使?jié)h代法律開始沿著儒家化方向發(fā)展。(2)三國兩晉南北朝“納禮入律”:法律儒家化的完善。
統(tǒng)治者開始直接任命儒臣來立法,儒家思想指導立法并將儒家思想法律化,從而使禮律進一步融合,實現(xiàn)“納禮入律”。(3)唐代“禮法合一”:法律儒家化的完成。
唐朝確立了以“德主刑輔,禮法并用”為主的法律指導思想,以儒家主張的綱常禮教作為法律的指導原則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據。至此,禮與法完全融合,實現(xiàn)了“禮法合一”,中國古代法律儒家化完成。認識法律儒家化的歷史影響(1)儒家法律指導思想的確立,強調德治。(2)確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則,中國法律儒家化過程中,一些儒家思想的精義
注入法律中,升華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八議”制度、“官當”
制度,準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條”等。(3)儒家基本政治法律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漸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體
法律觀點。(4)中國法律的儒家化,促進了司法隊伍的儒家化。使得大批具有儒家經義素養(yǎng)
的官吏越來越受到重視。四、基層治理與社會救濟1.基層治理
【鏈接·選擇性必修1·P101】 (1)唐朝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城內設坊,郊外設村,設里正、坊正、村正。 (2)唐朝的__________,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相互監(jiān)督。2.戶籍制度
【鏈接·選擇性必修1·P99】 (1)隋建立后,命州縣官“__________”,將人口體貌與戶籍登記相比較,
重新核定戶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嚴,戶籍三年一造。
鄰保制度大索貌閱增加了國家賦稅收入;打擊了豪強世族;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生產發(fā)展。古代戶籍制度的特點(1)歷代統(tǒng)治者都極為重視戶政管理,將戶政管理提高到決定國家命運的高度。(2)注重戶政管理的法制建設,如漢代的《戶律》、唐代的《戶婚律》等。(3)戶政管理與賦稅制度密切相關,將戶政管理成果作為征派賦役的依據。(4)注重結合社會基層政權建設來強化戶政管理,將整頓吏治與整頓戶口同時
進行,使整頓基層政權成為整頓戶政的必由之路。四、基層治理與社會救濟1.基層治理
【鏈接·選擇性必修1·P101】 (1)唐朝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城內設坊,郊外設村,設里正、坊正、村正。 (2)唐朝的__________,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相互監(jiān)督。2.戶籍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修理廠租房合同
- 中介房屋出租合同
-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防范及免責條款合同
- 區(qū)住宅區(qū)物業(yè)管理委托合同
- 夫妻離婚合同協(xié)議書
- 智慧餐飲供應鏈管理系統(tǒng)開發(fā)及運營合同
- 成都商品房買賣合同
- 大連翻譯職業(yè)學院《影視劇配音》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產品結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銅仁職業(yè)技術學院《明清檔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幕墻工安全技術交底
- 集裝箱七點檢查表
- 7S管理標準目視化管理標準
- 籃球場改造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茉莉花的生長習性及栽培管理辦法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 懸挑式卸料平臺安拆作業(yè)安全技術交底
- 疾病診斷編碼庫ICD-10
-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課件
- 阿里巴巴管理精髓管理者必修的24招
- 西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