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_第1頁
DB11-T 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_第2頁
DB11-T 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_第3頁
DB11-T 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_第4頁
DB11-T 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01

CCSA90

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

Requirementsfordisseminationofnaturaldisasterwarning

informationinsociety

2023-12-25發(fā)布2024-04-01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11/T2197—2023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要求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傳播的基本要求、傳播媒介與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的社會傳播和管理。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DB11/T1372自然災害和事故災難類預警信息發(fā)布流程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自然災害naturaldisaster

由自然因素造成人類生命、財產、社會功能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損害的事件或現(xiàn)象。

[來源:GB/T26376—2010,2.1]

預警信息warninginformation

預警發(fā)布責任單位根據(jù)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fā)展態(tài)勢而發(fā)布的預先告知或態(tài)勢

通告等警示類信息。

[來源:GB/T34283—2017,3.1,有修改]

預警級別warninglevel

根據(jù)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fā)展態(tài)勢,對預警等級的劃分。

預警信息發(fā)布warninginformationdissemination

由預警信息發(fā)布責任單位根據(jù)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上級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將信息公布

于眾的過程。

[來源:GB/T34283—2017,3.2,有修改]

傳播媒介disseminationmedia

傳播預警信息的載體,包含傳播信息的所有手段。

1

DB11/T2197—2023

[來源:QX/T326—2016,2.2]

預警信息社會傳播warninginformationdisseminationinsociety

社會單位或組織利用傳播媒介將預警信息傳播給公眾的過程。

預警有效時間effectivetimeofwarninginformation

從預警信息發(fā)布開始到預警事件結束或預警解除的間隔時間。

4傳播基本要求

預警信息發(fā)布應符合DB11/T1372中流程規(guī)定。

參與預警信息社會傳播的單位或組織應從本市突發(fā)事件預警信息發(fā)布機構獲取預警信息,優(yōu)先獲

取市級預警信息。

在預警信息傳播過程中,傳播單位或組織應在傳播渠道終端最顯著位置顯示預警信息,以便于受

眾查看。

傳播單位或組織不應更改預警種類和預警級別,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的種類與級別見附錄A,傳播

的預警信息內容應與DB11/T1372中預警信息內容保持一致。

在預警信息傳播過程中,傳播單位或組織可根據(jù)媒體特點,采用合適的表現(xiàn)形式。當傳播渠道受

技術限制不能完全展示預警信息全部內容時,可對預警信息內容做必要刪減,但至少應包含:

——發(fā)布時間;

——預警類型;

——預警級別。

預警信息社會傳播在預警有效時間應及時、快速傳播。傳播單位或組織從獲取預警信息到向受眾

傳播的時間間隔應小于10分鐘。

當超過預警有效時間或者預警信息失效后,傳播單位或組織應立即終止傳播。

固定位置傳播渠道應優(yōu)先傳播所在位置轄區(qū)的預警信息,對于無法獲取受眾地理位置信息的,優(yōu)

先傳播市級預警信息。

5傳播媒介與要求

新媒體媒介應符合下列要求:

a)手機應用端(如App)應采用系統(tǒng)通知的方式提醒受眾;

b)網(wǎng)站(網(wǎng)頁)應采用彈窗和在首頁展示的方式提醒受眾;

c)短信應采用長短信的方式展示超過70字(1條短短信)的預警信息;

d)電腦應用軟件應采用彈出消息的方式提醒受眾,例如氣泡通知方式。

傳統(tǒng)媒體媒介應符合下列要求:

a)電視節(jié)目應采用但不限于滾動字幕加掛角標的方式展示預警信息;

b)廣播節(jié)目應采用但不限于插播的方式傳播預警信息。

固定位置媒介應符合下列要求:

a)電子顯示屏應采用但不限于滾動顯示預警信息,滾動頻次應每分鐘不少于1次。

2

DB11/T2197—2023

b)大喇叭應采用普通話播送預警信息,每次播報預警信息應不少于3遍。預警級別為一級時,應

至少每隔半小時重復播報1次。

3

DB11/T2197—2023

A

A

附錄A

(資料性)

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的種類與分級

預警信息的種類和分級參見表A.1。

表A.1預警信息的種類和分級

序號預警種類預警級別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1暴雨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2暴雪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3寒潮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4大風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5沙塵(暴)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6高溫橙色二級

黃色三級

紅色一級

7干旱

橙色二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8雷電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9冰雹橙色二級

黃色三級

4

DB11/T2197—2023

表A.1預警信息的種類和分級(續(xù))

序號預警種類預警級別序號

橙色二級

10霜凍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11大霧橙色二級

黃色三級

紅色一級

12道路結冰橙色二級

黃色三級

橙色二級

13電線積冰

黃色三級

黃色三級

14持續(xù)低溫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15臺風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16地質災害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17洪水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18山洪災害風險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19積水內澇風險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紅色一級

橙色二級

20森林火險

黃色三級

藍色四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