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40CCSP28Constructionofprefabricatedconcretebridge—PrefabricationandinstallationofpiercolumnandcoverbeamT/JSTERA54-2024前言 III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24施工材料 24.1一般要求 24.2混凝土、灌漿料和粘結劑 24.3金屬材料和構件 45預制 65.1一般要求 5.2預制臺座 5.3模板和定位板 5.4鋼筋骨架 5.5灌漿套筒安裝 5.6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安裝 5.7墩柱節(jié)段預制 5.8蓋梁節(jié)段預制 5.9混凝土養(yǎng)生 5.10預應力施工 5.11構件存放 106構件出廠和運輸 11 116.2運輸 117安裝 117.1一般要求 117.2墩柱與承臺拼裝 7.3蓋梁和墩柱拼裝 7.4墩柱節(jié)段拼裝 7.5蓋梁節(jié)段拼裝 7.6灌漿連接 T/JSTERA54-20248質(zhì)量檢驗 148.1一般規(guī)定 8.2預制構件 8.3構件拼裝 附錄A(資料性)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技術指標試驗方法 17附錄B(規(guī)范性)高強低收縮砂漿墊層、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抗壓強度評定 T/JSTERA54-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交通經(jīng)濟研究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勝利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鎮(zhèn)江路橋工程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檢測認證有限公司、無錫市交通運輸局、蘇州上善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廣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常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溧陽市交通工程建設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常州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森淼工程質(zhì)量檢測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華設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俊峰、張勇、陳虎、任孝忠、尹發(fā)聰、張延軍、鄭茜、劉根橋、姚計猛、張亞楠、姜云、張惠閔、徐德民、包旭、施亮、賈麗杰、王國明、龔玉宇、孫勁英、趙書鋒、孫超、王振濱、任永泉、朱蕊、豐榮良、莊云、黃佳鈺、申軍、趙寶根、陳楊、賈云清、劉金濤、鄒文軍、廖波、楊磊、何雨、黃飛、邱俊彥、韓輝、吳偉俊、雷松、湯勤、李杰民、郭瓅琴、毛安靜、吳濤、王武博、謝帥、魏賽賽、李彩軍、陸鳳翚、顧國華、劉洋、周斌、張偉、夏亮、谷海龍、張立志、江鋮、馬亞鵬、李毅、邵浩東、陳晶晶、蔣蔚、張翔、顧陳玲、楊娟娟、王彥軍、陳亞峰,吳維莉、湯彬偉、袁曉亞、錢俊浩、沈峰、顏小強、王彪、王鵬澤、李玲、王芮文。1T/JSTERA54-2024裝配式混凝土橋梁施工墩柱蓋梁預制安裝本文件規(guī)定了裝配式混凝土橋梁墩柱蓋梁預制安裝施工的施工材料、預制、構件出廠及運輸、安裝、質(zhì)量檢驗等內(nèi)容。本文件適用于公路裝配式混凝土橋梁墩柱蓋梁的預制與安裝施工。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34塑料吸水性的測定GB/T2567樹脂澆鑄體性能試驗方法GB/T2793膠粘劑不揮發(fā)物含量的測定GB/T7123.1多組分膠粘劑可操作時間的測定GB/T7123.2膠粘劑貯存期的測定GB/T7124粘結劑拉伸剪切強度的測定(剛性材料對剛性材料)GB/T8162結構用無縫鋼管GB/T12954.1建筑膠粘劑試驗方法第1部分:陶瓷磚膠粘劑試驗方法GB/T13477.6建筑密封材料試驗方法第6部分:流動性的測定GB/T13793直縫電焊鋼管GB/T14683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密封膠GB/T17671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50550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728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guī)范GB/T51231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JC/T881混凝土建筑接縫用密封膠JGJ/T70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107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355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應用技術規(guī)程JG/T225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JG/T398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JG/T408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JTGD64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guī)范JTGF80/1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第一冊土建工程JTG3362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T365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3654公路裝配式混凝土橋梁施工技術規(guī)范T/JSJTQX20—2021電磁感應法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技術規(guī)程T/JSJTQX22—2021后張法預制構件孔道壓漿施工技術規(guī)程2T/JSTERA54-2024T/JSJTQX26—2022沖擊彈性波法預應力孔道壓漿密實度檢測技術規(guī)程T/JSJTQX27—2022高速公路橋梁混凝土構件冬期施工技術指南T/JSJTQX35—2023國省干線公路工程信息化建設指南T/JSTERA18—2020高速公路預制梁電蒸汽養(yǎng)護施工技術規(guī)程T/JSTERA44—2023橋梁預制構件生產(chǎn)智慧化通用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預制拼裝橋墩通過預制拼裝及連接構造形成的混凝土橋梁墩柱、蓋梁或系梁。3.2灌漿連接套筒通過水泥灌漿料的傳力作用將鋼筋對接連接所用的金屬套筒,通常采用鑄造工藝或者機械加工工藝制造。3.3灌漿套筒連接通過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填充在鋼筋與連接套筒間隙,硬化形成接頭,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構造。3.4灌漿金屬波紋管連接通過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填充在鋼筋與金屬波紋管間隙,硬化后形成對鋼筋的錨固構造。4施工材料4.1一般要求4.1.1下部結構預制所采用的材料性能應符合JTG3362和JTGD64的要求。4.1.2預制件半成品或成品質(zhì)量標準應符合GB/T51231、JTGF80/1、JTG/T3650等要求。4.2混凝土、灌漿料和粘結劑4.2.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粗細集料、外加劑等原材料應滿足JTG/T3650的規(guī)定,細集料應采用級配良好、質(zhì)地堅硬、顆粒潔凈的河砂或機制砂,不應采用海砂。4.2.2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試驗方法見附錄A。檢測頻率按每批次檢測1次。表1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技術指標3T/JSTERA54-2024來源:JG/T4084.2.3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首批進場應進行型式檢驗,檢驗內(nèi)容應包括表1所列項目和灌漿套筒連接接頭拉伸試驗等。4.2.4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應采用配套灌漿摻合料,規(guī)格宜不大于25kg/袋,包裝袋應標識使用說明。4.2.5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在干燥狀態(tài)下未開封包裝前有效存放時間不應大于90d,開封包裝后應立即使用,如有剩余應廢棄。4.2.6砂漿墊層應符合以下要求:a)不同類型構件拼接縫間的砂漿墊層,應采用高強無收縮砂漿,28d抗壓強度應不小于60MPa且高出被連接構件至少7MPa,28d豎向膨脹率應控制在0.02%~0.10%;b)砂漿墊層宜選用質(zhì)地堅硬、級配良好的中砂,細度模數(shù)應不小于2.6,含泥量應不大于1%,且不應有泥塊;c)砂漿墊層初凝時間宜不大于2h。4.2.7環(huán)氧粘結劑應符合以下要求:a)同類構件之間的環(huán)氧粘結劑初步固化時間不應小于1h,粘結時,粘結時間應在規(guī)定的兩面涂刷厚度條件下,發(fā)生均勻的擠出量,并僅有滴掛而無流淌現(xiàn)象;b)1d抗壓強度標準值應不小于40MPa,7d抗壓強度標準值應不小于60MPa,7d抗拉強度標準值應不小于9MPa,7d抗剪強度標準值應不小于21MPa;c)應有防老化、防碳化、防強腐蝕性的功能;d)進場前應按產(chǎn)品出廠檢驗參數(shù)指標進行檢測;e)應符合GB50550、GB50728的要求,其主要性能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環(huán)氧粘結劑的主要性能要求4T/JSTERA54-2024壞注:a——對使用環(huán)境的介質(zhì)有特殊要求的結構膠,需檢測的項目;b——對寒冷地區(qū)使用的結構膠,——對承受動荷載作用的結構膠,需檢測的項目;d——對設計年限為50年以上的結構膠4.2.8預制構件所用防水密封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密封膠應與混凝土具有相容性,并具有耐候、防水、防火、防霉等性能,其最大變形量、剪切變形性等均應滿足設計要求,并符合以下規(guī)定:a)其性能應滿足JC/T881的規(guī)定;b)當選用硅酮類密封膠時,應滿足GB/T14683的要求;c)密封防水膠的使用年限應滿足設計要求。4.3金屬材料和構件4.3.1灌漿連接套筒應采用高強球墨鑄鐵制作,其質(zhì)量應符合JG/T398、JGJ355的規(guī)定,套筒制作長度允許偏差為±2mm,安裝時套筒方向應正確放置。4.3.2灌漿套筒、鋼筋和與之匹配的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組成的鋼筋套筒灌漿連接接頭,接頭性能應符合JGJ355的規(guī)定,接頭型式檢驗應滿足JGJ355的要求。4.3.3灌漿套筒分為全灌漿套筒和半灌漿套筒,灌漿套筒的選用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4.3.4全灌漿套筒即預制端和裝配端均采用灌漿連接的套筒,全灌漿套筒見圖1,套筒裝配端應設置灌漿孔,套筒預制端應設置排漿孔,裝配端端部與灌漿孔凈距應不大于20mm。圖1全灌漿套筒示意圖4.3.5半灌漿套筒即裝配端采用灌漿連接、預制端采用機械連接方式的套筒,半灌漿套筒見圖2。裝配端應設置灌漿孔,裝配端端部與灌漿孔凈距應不大于20mm。5T/JSTERA54-2024圖2半灌漿套筒示意圖4.3.6灌漿連接套筒與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組合體系性能應符合JGJ107中Ⅰ級連接接頭要求,且接頭試件實測抗拉強度應不小于被連接鋼筋的實際拉斷強度。4.3.7灌漿連接套筒與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組合體系性能應經(jīng)有資質(zhì)的試驗檢測機構進行試驗檢測,并出具相應型式試驗的合格報告。4.3.8宜采用灌漿連接套筒生產(chǎn)廠家提供的止?jié){塞、壓漿管、出漿管、定位銷等附屬配件。a)灌漿連接套筒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應有防止雨淋、銹蝕、沾污和損傷等防護措施;b)灌漿連接套筒安裝前應進行單向拉伸強度試驗,每批檢驗數(shù)量應不大于600只,試件不應少于14.3.5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應選用符合GB/T13793規(guī)定的直縫鋼管或符合GB/T8162規(guī)定的無縫鋼管,其材料、制作與加工應符合以下要求:a)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全長不應小于35d(d為被連接縱向鋼筋直徑且不應拼接;內(nèi)徑不宜小于d+40mm(d為被連接縱向鋼筋直徑),內(nèi)徑尺寸允許偏差±3mm;壁厚不小于2mm,波高不小于5mm;b)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在裝配端設置灌漿孔連接灌漿管,預制端設置排漿孔連接排漿管,裝配端端部與灌漿孔凈距應大于20mm,灌漿管、排漿管應選用符合GB/T8162規(guī)定的無縫鋼管,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如圖3;6T/JSTERA54-2024圖3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示意圖c)錨固連接用金屬波紋管宜采用JG/T225中增強型、內(nèi)徑不大于10mm的波紋管,波紋管的鋼帶厚度(壁厚)不應小于0.5mm。5預制5.1一般要求5.1.1裝配式下部結構的各部位應協(xié)調(diào)和加強設計、預制、生產(chǎn)運輸、安裝施工等工序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全過程協(xié)同。5.1.2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包含安全保障措施,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并提出安全生產(chǎn)應急預案。5.1.3在進行預制區(qū)域劃分和布設時,應綜合考慮相鄰工序之間的半成品移運便利性,工序之間、工作區(qū)之間不應產(chǎn)生相互工作干擾。5.1.4預制場地內(nèi)應做好臨時用電設計、運輸線路設計和排水設計,并應對場地進行硬化處理。預制臺座、起重運輸軌道、養(yǎng)生區(qū)、構件存儲區(qū)等區(qū)域地基應做好承載設計工作。5.1.5預制構件出廠應進行質(zhì)量檢驗,主要檢驗混凝土強度、保護層厚度、構件尺寸、預埋件位置、預埋件尺寸、外觀質(zhì)量等。5.1.6構件的預制和拼裝應執(zhí)行首件工程認可制度,應編制首件工程實施方案,首件工程施工完成后應進行首件工程實施總結。首件工程應驗證各生產(chǎn)流程中的生產(chǎn)條件、生產(chǎn)要素、工藝要求、質(zhì)量控制措施及生產(chǎn)資料收集等,首件工程未經(jīng)監(jiān)理驗收批準,不應進行批量生產(chǎn)。5.1.7當預制構件拼接面設置剪力鍵時,相鄰構件宜匹配預制。采用豎向匹配預制工藝時,應滿足下列要求:a)節(jié)段內(nèi)預埋的管道應與匹配節(jié)段的各預留孔順接,并宜穿入加強內(nèi)襯管。抽拔管應貫穿整個節(jié)段長度并伸入匹配節(jié)段的預留孔內(nèi),伸入長度宜不小于200mm;b)采用鋼模翻模時,鋼模應進行專項設計,墩柱澆筑過程中鋼模局部變形應小于2mm;c)采用二次翻模技術進行豎向匹配預制時,印?;炷翍扇〈胧p小收縮徐變;翻模過程中應對預埋孔道位置進行控制,使其平順連接。注:墩柱豎向匹配預制常用三種方法(圖4):①對于單節(jié)段高度較小的墩柱,通常采用匹配預制;②對于自重較7T/JSTERA54-2024圖4墩柱豎向匹配預制5.2預制臺座5.2.1應對預制臺座進行專項設計,臺座表面平整度≤2mm,表面高程允許偏差為±1mm,沉降控制5.2.2墩柱存放臺座不均勻沉降控制在1mm/m以內(nèi),蓋梁預制區(qū)、堆放區(qū)總沉降量宜控制在200mm以內(nèi),如總沉降量超過200mm,應及時進行地基加固處理。5.2.3墩柱翻轉臺座應采用專用的鋼模板翻轉臺座,翻轉臺座應進行專項設計。5.3模板和定位板5.3.1鋼模板制作應符合下列要求:a)模板應采用整體式定型鋼模板,連接螺桿宜采用高強度精軋螺紋鋼;b)模板制作應由專業(yè)制造廠家完成,應進行專項設計,專項設計應考慮通用性需求,模板設計符合GB/T50214的規(guī)定;c)模板制作及成品檢驗應符合JTG/T3650的規(guī)定;d)模板制作完成后應進行試拼,出廠前應對模板進行驗收,鋼模板的分節(jié)匹配加工應在制作廠家內(nèi)完成,模板進場組裝驗收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表3模板組裝檢查項目1水準儀測量,端模板不少于3處2尺量,頂面不少于2處尺量,外側模每面不少于2處尺量,端面每面不少于2處8T/JSTERA54-202432全站儀測量,測量不少于2處42水平尺量,每面不少于2處52267895.3.2專用定位板制作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a)承臺預留連接鋼筋定位板、墩柱鋼筋骨架定位板、灌漿套筒定位板、墩柱臺座定位板應采用鋼板或型材進行加工,由同一廠家配套制作;定位板表面平整,定位孔與設計鋼筋軸心間距允許偏差±1mm,定位孔尺寸允許偏差±2mm;b)同一橋墩承臺、墩柱、蓋梁鋼筋和套筒定位板,同一位置的定位孔平面偏差值≤1mm;c)墩柱臺座定位板安裝時平整度應≤2mm。5.4鋼筋骨架5.4.1鋼筋骨架加工應在專用的胎架上進行。胎架(包括底座、掛片、支架)的制作應編制專項設計方案,完成后應經(jīng)過驗收合格。5.4.2胎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a)胎架支架底座應安裝在平整的混凝土地面上,地面混凝土強度應不小于30MPa,平整度應不大于1mm/m;b)胎架支架整體平整、順直,不能有變形、破損等缺陷,頂面與側面平整度應不大于1mm/m,豎桿豎直度應不大于2mm;c)掛片定位孔的中心應與主筋的中心線重合,允許偏差值應不大于2mm;d)胎架安裝完成后應經(jīng)過驗收,實測項目應滿足表4的規(guī)定,合格后可進行鋼筋骨架施工。表4胎架安裝實測項目1345.4.3骨架制作應按JTG/T3650有關要求執(zhí)行。5.4.4墩柱鋼筋骨架制作還應符合下列要求:a)與灌漿套筒連接的鋼筋通過頂端定位板、灌漿套筒、底端定位板進行連接定位,連接鋼筋間距允許偏差值為±2mm;b)節(jié)段墩柱應安裝調(diào)節(jié)豎直度的預埋件,用于調(diào)整節(jié)段墩柱拼裝時的豎直度。5.4.5蓋梁鋼筋骨架制作還應符合下列要求:a)后張預應力管道安裝應符合JTG/T3650的規(guī)定;b)預應力波紋管定位鋼筋間距應不大于50cm。5.4.6混凝土澆筑前,還應對灌漿套筒或灌漿金屬波紋管、預應力管道定位進行檢查,同時應對臺座、9T/JSTERA54-2024模板、預埋件及預留孔等進行復測,允許偏差應滿足表5的要求。表5澆筑前模板及預埋件安裝質(zhì)量檢查表23211222325注2:用于錨固連接灌漿套筒或灌漿金屬波紋管的主筋的定位要求高于普通鋼筋,定位允許偏差為2mm;鑒于其預留長度受灌漿套筒內(nèi)隔板的影響,不能出現(xiàn)正公差,預留長度5.4.7模板與鋼筋安裝應符合表8和JTG/T3650的要求。5.5灌漿套筒安裝5.5.1灌漿套筒應垂直于定位板,灌漿套筒裝配端宜通過柱塞與定位板連接,灌漿套筒預制端應與連接鋼筋進行連接;柱塞軸線、定位板孔洞中心、灌漿套筒軸線、連接鋼筋軸線應保持在同一軸線上,軸線允許偏差應不大于2mm。5.5.2灌漿套筒采用箍筋定位固定,箍筋宜采用直徑應不小于12mm的螺紋鋼,其間距為100mm,灌漿套筒與箍筋之間不應焊接。5.5.3全灌漿套筒預制端與鋼筋連接處應設置密封圈,密封牢固,密封圈外側宜增設一道鋼筋進行定位和加固。半灌漿套筒預制段采用機械連接,預制端與鋼筋連接處應注入密封膠,防止?jié)仓r漿液滲入,裝配端通過柱塞進行定位連接。5.5.4墩柱灌漿套筒灌(排)漿孔應垂直于模板表面或表面切線。與垂直度偏差應不大于2mm。灌(排)漿口孔應使用止?jié){塞密封牢固,止?jié){塞與模板應緊密貼合。5.5.5蓋梁灌漿套筒灌(排)漿孔與止?jié){塞之間宜采用灌(排)漿管連接,灌(排)漿管與灌漿套筒之間宜采用車絲螺紋緊密連接,止?jié){塞與模板應緊密貼合。5.6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安裝5.6.1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安裝過程中,在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內(nèi)側距離兩端200mm處宜各設置一圈角鋼作為內(nèi)撐,保證其不變形。如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上口直接排漿,應設置配套的灌漿閥;5.6.2排漿管管口頂面應高于灌漿連接金屬波紋管管口。5.7墩柱節(jié)段預制5.7.1墩柱節(jié)段預制長度應考慮拼接縫處調(diào)節(jié)墊塊厚度。T/JSTERA54-20245.7.2墩柱節(jié)段主要受力鋼筋的下料長度應嚴格控制,允許偏差為±2mm,同時鋼筋端部應打磨平整。5.7.3墩柱節(jié)段鋼筋籠應在專用胎架上制作加工成型,胎架上支撐定位體系布置應保證主要受力鋼筋不變形,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均為±2mm。5.7.4墩柱節(jié)段鋼筋骨架應安裝墩柱成品吊裝所需的吊點預埋件、現(xiàn)場調(diào)節(jié)設備用的預埋件、支座預埋件等各類預埋件。5.7.5墩柱節(jié)段鋼筋籠制作完成后應采用專用定位板進行復測。5.7.6墩柱節(jié)段預制完成后應對墩柱尺寸、灌漿連接套筒定位或鋼筋定位進行復測,各向允許偏差均為±2mm。5.7.7墩柱節(jié)段鋼筋籠中的灌漿連接套筒應采取加固措施保證吊裝及混凝土澆筑時不發(fā)生變形或移位。5.7.8混凝土澆筑前應再次對墩柱鋼筋籠及灌漿連接套筒定位進行檢查,允許偏差均為±2mm;同時應對臺座表面標高及水平度進行復測,標高允許偏差為±1mm,水平度允許偏差為±1mm/m。5.7.9墩柱節(jié)段應豎向預制,混凝土應一次性澆筑完成。5.8蓋梁節(jié)段預制5.8.1蓋梁鋼筋籠應在專用胎架上制作加工成型,胎架上支撐定位體系布置應保證主要受力鋼筋定位準確。5.8.2灌漿連接套筒或金屬波紋管應與箍筋、錨固鋼筋制作成整體模塊后置于蓋梁鋼筋籠內(nèi),模塊應進行加固以確保混凝土澆筑時模塊不變形。5.8.3灌漿連接套筒或金屬波紋管安裝定位允許偏差為±2mm。5.8.4蓋梁鋼筋籠吊裝吊點處應局部加強,同時應安裝蓋梁成品所需的吊點預埋件、現(xiàn)場調(diào)節(jié)設備用的預埋件、支座預埋件等各類預埋件。5.8.5蓋梁預制完成后應對蓋梁空間尺寸、灌漿連接套筒定位或灌漿金屬波紋管定位進行復測,各向允許偏差均為±2mm。5.8.6混凝土澆筑前應再次對灌漿連接套筒或灌漿金屬波紋管定位進行檢查,允許偏差均為±2mm;同時應對臺座表面標高及水平度進行復測,標高允許偏差為±1mm,水平度允許偏差為±1mm/m。5.8.7蓋梁混凝土應一次性澆筑完成,澆筑時宜先澆筑灌漿連接套筒或灌漿金屬波紋管范圍內(nèi)混凝土。5.9混凝土養(yǎng)生5.9.1混凝土養(yǎng)生按JTG/T3650要求進行。5.9.2應根據(jù)施工對象、環(huán)境條件、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凝土性能等因素,制訂具體的養(yǎng)護方案,構件預制完成后應及時養(yǎng)護,構件養(yǎng)護時間應不少于7d;當氣溫低于5C時,應采取保溫養(yǎng)護措施,不應向混凝土表面灑水。混凝土的養(yǎng)生應按JTG/T3650、T/JSTERA18—2020、T/JSJTQX27—2022執(zhí)行。5.10預應力施工5.10.1預制拼裝蓋梁預應力筋加工應符合JTG/T3650,預應力筋張拉及壓漿施工應符合JTG/T3650、T/JSJTQX22—2021、T/JSJTQX26—2022的規(guī)定。5.10.2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將內(nèi)襯管拔出,預應力筋穿入孔道。5.11構件存放5.11.1墩柱采用立式存放時,應對墩柱進行抗傾覆驗算,抗傾覆系數(shù)應不小于1.5??箖A覆驗算時應考慮風荷載、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傾覆荷載。當墩柱由立式放置改為水平放置時,支點位置及數(shù)量應T/JSTERA54-2024滿足承載力及裂縫限值要求,并宜設置專門翻身吊架,翻身作業(yè)不應對墩柱造成影響。5.11.2預制構件應根據(jù)其重量、當?shù)刈畲箫L速制定對應的堆放方案。墩柱宜采用豎直平地堆放或豎直入坑堆放,若采用豎直入坑堆放,入坑深度應不小于1.2m。為便于墩柱轉運,其間距宜不小于50cm。蓋梁堆放時堆放層數(shù)應不超過2層。5.11.3宜對構件實施信息化管理,并滿足T/JSTERA44-2023、T/JSJTQX35-2023的相關規(guī)定。6構件出廠和運輸6.1出廠6.1.1預制構件出廠前,應檢查并清理灌漿套筒或灌漿金屬波紋管內(nèi)腔及進出漿口,并對進出漿口進行臨時封堵。6.1.2預制構件在裝車運輸前應完成質(zhì)量驗收,驗收合格后出廠,并標注好拼裝時需要的觀測基線。6.2運輸6.2.1構件運輸前應編制詳細的構件運輸方案和專項保護方案,方案應包括構件放置方向、支點設置、吊點設置、構件翻身處理、外露鋼筋保護等內(nèi)容。6.2.2預制構件的陸上運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在陸地上運輸墩身、蓋梁預制節(jié)段時,宜采用專用運輸臺車,或采用經(jīng)改裝能適應節(jié)段運輸?shù)能囕v;b)運輸線路的路面應平坦,路基或橋涵應有足夠的承載能力;c)采用平臥方式運輸節(jié)段時,應提前對節(jié)段的受力進行驗算,合理設置支點,并應在支點處設置緩沖材料,使節(jié)段的受力均勻,對節(jié)段的捆綁固定措施應可靠。6.2.3預制構件的水上運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水運預制構件時,宜采用自航式運輸駁船,且其有效使用面積和載質(zhì)量應滿足預制構件裝載和載重的要求;b)運輸前,應按裝載和運輸條件下的各種工況,對船舶的強度進行核算和加固計算,并應對船體進行必要的加固處理;同時應對船舶的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c)在運輸船上裝載預制構件時,應采用型鋼設計用于固定節(jié)段的專用支架和底座,保證預制構件在水上運輸過程中各種工況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d)尚應符合海事和航道管理部門對水上運輸?shù)南嚓P規(guī)定,保證水上運輸?shù)陌踩?.2.4預制構件在移運及堆放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損傷。7.1一般要求7.1.1拼裝前,施工、監(jiān)理單位應對拼裝方案中的材料及設備到場情況、吊裝區(qū)域地基處理情況進行復查。7.1.2應檢查墩柱與承臺拼接面的坐標、標高和水平度,坐標及標高允許偏差為±2mm,水平度允許偏差為±1mm/m,拼裝前應對拼接面的坐標、標高和水平度進行復測。7.1.3拼裝前應按管理規(guī)定對各級人員進行施工工藝和安全風險交底。7.1.4登高作業(yè)宜采用專用高空作業(yè)車,作業(yè)人員應配備全身式安全帶。T/JSTERA54-20247.1.5構件拼裝前應進行匹配拼裝。7.1.6套筒或金屬波紋管內(nèi)灌漿料強度應大于35MPa后再進行下一工序施工。7.1.7當拼裝時氣溫低于5℃時,應對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進行保溫,溫度應不低于10℃且不高于40℃;同時應對拌合所需的水進行加熱,溫度應不低于30℃且不高于65℃;拌合灌漿料成品工作溫度應不低于10℃。7.1.8裝配式下部結構構件安裝除符合本規(guī)程要求外,還應滿足JTG/T3654的相關要求。7.2墩柱與承臺拼裝7.2.1墩柱應按以下工藝流程拼裝:拼接面清理、拼接縫測量、鋪設擋漿模板、調(diào)節(jié)墊塊找平、充分濕潤拼接縫表面、鋪設砂漿墊層、墩柱吊裝就位、調(diào)節(jié)設備安放、垂直度、標高測量、調(diào)節(jié)墩柱垂直度、灌漿套筒連接或灌漿金屬波紋管連接。7.2.2墩柱柱底套筒連接承臺預留插筋,墩柱柱頂預留插筋連接蓋梁底套筒。墩柱現(xiàn)場安裝完畢后,進行垂直度及相對位置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后拼接面鋪設2cm厚60MPa砂漿墊層,最后對套筒進行100MPa水泥基高強砂漿壓漿作業(yè),完成整個拼裝工藝。7.2.3檢查校準承臺預埋鋼筋。7.2.4墩柱預拼裝按下列要求進行:a)在承臺坐漿前,預制墩柱應進行現(xiàn)場預拼裝。墩柱預拼裝主要是初步檢測灌漿套筒和承臺頂部墩柱預埋鋼筋之間的定位精度是否滿足要求,同時對墩柱垂直度和標高進行初調(diào);b)墩柱預拼裝時,在承臺面上畫出墩柱平面位置,測量承臺面標高;c)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調(diào)整柱底鋼墊板標高,以達到安裝后柱頂標高滿足要求;d)在預制場內(nèi)要提前對套筒是否通暢進行檢查驗收,采用訂制專用模具的方法進行;e)初調(diào)主要通過承臺頂面放置的20mm厚鋼板、2mm薄鋼板和墩柱四周千斤頂來進行調(diào)整。由吊機將墩柱緩慢放置承臺頂面鋼板上,由測量人員檢測墩柱的偏位、垂直度及標高,初步調(diào)試到位后將墩柱吊起,準備開始坐漿施工。7.2.5承臺凹槽坐漿按下列要求進行:a)施工前先將承臺、墩柱接觸面鑿毛清理,安裝坐漿擋板,擋板的高度控制在20mm,確保坐漿料的厚度達到設計要求;b)采用M60高強砂漿墊層,鋪漿完成后,在每根承臺預留鋼筋上套上止?jié){墊,止?jié){墊略高于漿液面,以保證墩柱吊裝到位后,橡膠墊圈能對灌漿套筒緊密貼合,防止在灌漿過程中漿液流出;c)在坐漿料鋪筑完成后,墩柱吊裝時將柱底灌漿套筒對準承臺外露鋼筋緩緩下落,過程中復測墩柱底部中線。中心鋼板受力后,分級卸力,復測墩柱上口中線,微調(diào)千斤頂,進行最終精調(diào)工作;d)采用鋼管或者纜風繩對墩柱進行臨時固定;e)下放過程中確保四周都有漿液擠出,保證坐漿密實。將擠出砂漿清理干凈,并將砂漿面與擋漿板抹平;f)墩柱就位時垂直度的控制,由兩臺全站儀同時監(jiān)測校核墩柱中心標記,然后利用在墩柱的四周安置千斤頂校正墩柱的垂直度。7.2.6套筒灌漿連接按下列要求進行:a)在坐漿層強度達到40MPa后,拆除千斤頂、止?jié){槽等輔助設備,進行灌漿套筒灌漿;b)灌漿連接工藝流程為:灌漿料倒入攪拌設備、計算水量并精確稱重、水灰初拌(不應少于30s)、專用設備高速攪拌(不應少于5min)、漿料倒入儲漿裝置、漿料倒入灌漿設備并連接壓漿口壓漿、出漿口出漿或端部出漿、持續(xù)出漿后(不應少于3s)停止壓漿并塞入止?jié){塞、下一個套筒壓漿。T/JSTERA54-20247.2.7承臺混凝土澆筑前、后應對預留鋼筋、灌漿連接套筒或灌漿金屬波紋管定位進行檢查,允許偏差為±2mm。7.2.8墩柱與承臺拼裝前應進行匹配拼裝,同時應對外露鋼筋進行除銹處理。7.2.9在拼接縫位置,承臺上應布置調(diào)節(jié)墊塊。7.2.10調(diào)節(jié)設備宜采用千斤頂?shù)裙ぞ摺?.2.11墩柱拼裝就位后應設置臨時支撐措施。7.2.12砂漿墊層在拌漿時應制取試件,對應每個拼接部位應制取不少于3組。7.2.13砂漿墊層應及時進行養(yǎng)護。7.3蓋梁和墩柱拼裝7.3.1蓋梁應按以下工藝流程拼裝:拼接面清理、拼接縫測量、鋪設擋漿模板、調(diào)節(jié)墊塊找平、拼接縫表面充分濕潤、鋪設砂漿墊層、蓋梁吊裝就位、調(diào)節(jié)蓋梁空間坐標、灌漿套筒連接或灌漿金屬波紋管連接。7.3.2單個蓋梁安裝分為預制部分及預制件之間的濕接縫部分,搭設臨時支撐,安裝預制蓋梁部分后,再施工兩預制間的濕接縫,形成整體。7.3.3蓋梁底金屬波紋管連接墩柱頂預留插筋,預制蓋梁安裝后,進行垂直度及相對位置的精確調(diào)整,后在墩頂鋪2cm厚砂漿,最后在套筒內(nèi)注入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完成整個拼裝工藝。7.3.4應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設置臨時支撐,臨時支撐的材料、間距、高度和布置形式應滿足剛度、強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臨時支撐底部宜采用混凝土地基箱支撐,混凝土地基箱底部采用中粗砂進行支墊,保證地基箱頂面平整,砂墊層保證飽滿無孔洞情況。7.3.5坐漿作業(yè)應按下列要求執(zhí)行:a)墩柱外側蓄漿槽采用上下兩層抱箍組合而成,下層抱箍固定,采用彈簧體系支撐上層蓄漿槽,實現(xiàn)上層蓄漿槽的自由活動,通過計算彈簧壓縮系數(shù),計算上層蓄漿槽高度,保證上層蓄漿槽高出墩柱頂支撐鋼板5mm,保證坐漿飽滿,保證蓋梁下放時蓄漿槽與蓋梁底部緊密結合;b)蓋梁下放到設計位置后檢查蓋梁位置及標高,無誤后將蓋梁緩慢提升,再次清理墩柱頂面并濕潤接合面,安裝止?jié){墊;c)拌制坐漿砂漿,拌制后靜置3min將砂漿內(nèi)氣泡排出;d)將拌制后砂漿均勻鋪在墩柱頂面,砂漿厚度要在2cm厚調(diào)節(jié)鋼板面以上3mm~5mm,保證在蓋梁安裝時結合面鋪滿砂漿;e)在吊裝完成后,檢查外溢的漿液,用水沖洗溢流到墩柱表面的漿液;f)如果在安裝過程中沒有漿液,說明漿液不足,應立即將蓋梁吊起,補充接合面漿液;g)試驗室同步在現(xiàn)場制備砂漿試件。7.3.6灌漿套筒注漿應按下列要求執(zhí)行:a)蓋梁坐漿漿液達到1MPa后進行金屬波紋管注漿作業(yè),注漿采用M100砂漿,砂漿拌合應控制水膠比,注漿管與出漿管均采用橡膠軟管接出到蓋梁頂面,預制過程中已對進出漿口進行標識,應控制下口進漿,上口出漿,緩慢將管內(nèi)氣體排出,待出漿管出漿并穩(wěn)流3s~5s后停止注漿;b)灌漿錨固金屬波紋管用于蓋梁與墩柱之間的連接,灌漿錨固金屬波紋管采用圓形增強金屬波紋c)波紋管下端設置壓漿口連接壓漿管,上端設置出漿口連接出漿管或直接由端部出漿。7.3.7張拉壓漿。濕接縫位置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彈性模量達到90%,且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天后,進行預應力張拉施工。7.3.8在拼接縫位置,墩柱上應布置調(diào)節(jié)墊塊。T/JSTERA54-20247.4墩柱節(jié)段拼裝7.4.1拼裝前應對墩柱節(jié)段拼接縫進行表面處理,確認表面無油、無水及無可見灰粉。7.4.2墩柱應按以下工藝流程拼裝:表面處理并充分干燥、拼接縫測量、涂刷環(huán)氧粘結劑、墩柱節(jié)段拼裝、安放調(diào)節(jié)設備、垂直度、標高測量、調(diào)節(jié)墩柱垂直度、灌漿套筒連接。7.4.3拼裝前應對墩柱節(jié)段拼接縫表面進行復測,標高允許偏差為±2mm,水平度允許偏差為±1mm/m。7.4.4環(huán)氧粘結劑應均勻涂刷,涂刷時間宜控制在30min內(nèi),涂刷前、后均應采取防雨、雪、塵措施。7.4.5上節(jié)墩柱應設置調(diào)節(jié)設備,用于調(diào)節(jié)的預埋件應在墩柱預制時安裝。7.4.6墩柱拼裝就位后應設置臨時支撐措施防止傾覆。7.5蓋梁節(jié)段拼裝7.5.1蓋梁間節(jié)段拼裝前應進行拼接面預處理,清除塵土、油脂等污染物及松散混凝土與浮漿后,應進行沖洗,然后進行干燥處理。7.5.2蓋梁間節(jié)段拼裝前應進行匹配拼裝。7.5.3環(huán)氧粘結劑應均勻涂刷,覆蓋整個匹配面,涂刷時間宜控制在30min內(nèi),施加臨時預應力時,環(huán)氧粘結劑應在全斷面均勻擠出,同時應對孔道口做好防護,不應環(huán)氧粘結劑進入預應力筋孔道,冬季施工時應對環(huán)氧粘結劑采取保溫措施。7.5.4臨時預應力筋和永久預應力筋的布置、預應力筋類型、張拉順序、張拉力應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執(zhí)行。7.5.5濕接縫連接應按下列要求進行:a)蓋梁濕接縫施工前,搭設支架,安裝底模,模板及支架搭設形式與現(xiàn)澆蓋梁相同;b)蓋梁主筋預制段預埋套筒,采用機械套筒進行連接,中間部分采用焊接;c)鋼筋主筋連接完成后安裝預應力管道、穿束鋼絞線,預應力管道采用金屬波紋管,波紋管對接接頭采用膠帶進行纏繞,波紋管采用較設計大一個型號的同規(guī)格同廠家波紋管,波紋管連接長度要達到設計波紋管的5~7倍;d)預應力管道安裝完成后,進行鋼絞線穿束,根據(jù)預應力管道位置,在濕接縫中間位置在預應力管道頂部設置排氣孔,裝側模、對拉桿加固系統(tǒng),澆筑低收縮混凝土。7.6灌漿連接7.6.1灌漿前應再次檢查套筒或金屬波紋管,確保內(nèi)腔通暢無雜物。7.6.2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應在拼裝前1天進行流動度測試及1d齡期抗壓強度測試,符合規(guī)定后可用于現(xiàn)場拼裝連接。7.6.3高強無收縮水泥灌漿料在拌漿時應制取試件,對應每個拼接部位應制取不少于3組,分別測試1d、3d和28d齡期抗壓強度。7.6.4灌漿施工應保持連續(xù),如在壓漿過程中遇停電等突發(fā)狀況時,現(xiàn)場應配備應急發(fā)電設備或高壓水槍等清理措施。7.6.5灌漿完成后應及時清理殘留在構件上的多余漿體。8質(zhì)量檢驗8.1一般規(guī)定T/JSTERA54-20248.1.1預制拼裝橋墩分部及分項工程劃分應符合JTGF80/1的規(guī)定。8.1.2預制拼裝橋墩的每個預制構件及構件拼裝均應檢驗,相應檢驗項次中帶“△”為關鍵項目。8.1.3分項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見JTGF80/1。8.1.4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的強度評定,應以標準養(yǎng)生28d的試件為準,設計另有規(guī)定時按設計規(guī)定。8.1.5預制拼裝蓋梁預應力筋加工及張拉應符合JTGF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工草皮購銷合同標準文本
- 公司信貸合同標準文本
- 代加工算合同樣本
- 建筑行業(yè)會計報告
- 關于抵押合同標準文本
- 信息通道租賃合同標準文本
- 交通運輸用地出讓合同范例
- 倉庫改造合同標準文本
- 小米客戶關系管理分析
- 公司食堂送貨合同標準文本
- 室外消防管道保溫施工方案
- 養(yǎng)豬基地合同模板
- 廣西桂林市2025屆高三生物上學期第一次聯(lián)合調(diào)研考試試題
- 《積極心理學(第3版)》 課件 第3章 積極情緒的價值
- 游輪產(chǎn)品相關項目實施方案
- 幼兒園中班夏天的雷雨課件
- 上海事業(yè)單位筆試真題2024
- 南京市聯(lián)合體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 《全概率公式》示范公開課教學設計【高中數(shù)學人教A版】
- 2024年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及答案(1000題)
- 2024年湖南電氣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一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