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題21 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_第1頁
易錯題21 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_第2頁
易錯題21 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_第3頁
易錯題21 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_第4頁
易錯題21 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備戰(zhàn)2025年高考易錯題(新高考專用)含解析易錯題21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目錄01易錯題簡介易錯題型——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易錯原因——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沒有找到設錯點02易錯題例析03易錯題攻略【攻略一】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二】典故形象分析不當——從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三】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攻略四】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五】語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錯誤04易錯題練習★易錯題型——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是綜合性考題??碱}選擇項涉及的知識點,包括詩歌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及思想內容。選擇題無所不考,讓考生無所適從?;诖?,解答選擇題,應先明白命題人的錯誤項設錯方式。了解了常見的設錯方式,有利于快速辨別選擇項的正誤。★易錯原因——1.沒有審清題干2.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沒有找到設錯點1.(2023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試題。臨江仙晃補之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答案】A【解析】A項考查對詞作整體內容的理解。晁補之《臨江仙》全詞重在抒寫與朋友的深情。詞中"明年應賦送君詩"一句,明確表明友人此時并未離去,所以A項是錯誤的。B項考查對詞作情感的理解。開篇即通過對比"閑愁"與"歡事",一"滿"一"稀",形象地寫出詞人日常的情感狀態(tài),"明年"的離別更會增添詞人的眷戀。C項考查對詞作內容的理解。"試從"兩句,輕盈而細致地刻畫了詞人屈指數算相聚時光的感人細節(jié),這正是不忍離別、珍惜當下的生動寫照。D項考查對詞作內容的理解。"東溪春近好同歸"是詞人與友人的相約之句,表現了詞人對來年春日的憧憬。同時,考生也要從尾句對"柳""梅"的描寫中,意識到這是春天的典型景物特征。2.(2023年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湖上晚歸林

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咀ⅰ空D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D.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膩?!敬鸢浮緾【解析】A項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詩歌主要寫詩人乘舟歸家時途中所見。首聯點出詩人悠閑的狀態(tài)及心理感受,從頷聯開始展開對途中景物的描寫。詩中分別寫到水面上橫臥的木橋、岸邊倚山而建的寺廟、被槳聲驚動從水面上飛起的翠鳥、搖曳在微風中飄散出幽香的紅蓮,以及不遠處林蘿遮蔽下的竹籬茅舍、從中隱隱傳出的雞鳴犬吠,恰如一個個分鏡頭,隨著詩人的視野逐次展現在讀者眼前。B項考查考生對詩歌描寫對象中情感因素的把握。詩的題目已標明"晚歸",詩中又反復提到"秋色""晚晴",一種天高氣爽、余暉殘映的怡人氛圍彌散于全詩,而在這種氛圍下的各種景物,有的靜臥于水上,有的斜倚于峰前,有的掠水飛過,有的隨風輕搖;不論是動是靜,它們都仿佛有了生命,與詩人發(fā)生著精神上的交流與互動,莫名地觸發(fā)起人心底里的喜樂與歡欣。C項考查考生對詩歌藝術境界的體悟。詩歌進入尾聲,詩人短暫的旅程也接近結束,暮色中已隱約看到湖岸邊的人居之地。雖說是人居之地,但這里不同于長街鬧市,沒有廣廈華屋,望中只是錯落雜生的林木與縱橫纏繞的藤蘿,唯有依稀入耳的雞犬之聲提醒這里有人煙存在,幾聲雞鳴犬吠不僅不讓人覺得喧鬧,反倒強化了此地的靜謐清幽之感。這里仍然是詩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詩人的感覺沒有被破壞,心情也沒有變化。D項考查考生對詩歌表達方法的認知。全詩圍繞詩人湖上歸途的所見展開,但確切地說,出現在詩中的各種景物并不都是詩人"看"到的,而是通過作用于詩人的多種感官被"感知"到的。不必說雞犬之聲作用于聽覺,幽幽荷香作用于嗅覺,那都是很容易體會到的;只說那只被詩人的座船驚起、倏然飛過視野的翠鳥,翅膀上抖落的水滴落在湖面上,不是也讓人仿佛聽到了一道清脆的聲響嗎?辨析詩歌選擇題主要有三步:認真審讀題干。確定選“正確”還是“不正確”的一項,題干中有沒有提示性的關鍵詞;明確選項設誤點;逐一審讀,分析選項,進行科學準確的判斷。選擇項錯誤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辨析:1.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如:(2021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試題。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①陳師道

側徑籃舁兩眼明②,出山猶帶骨毛清③。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不及鳥飛渾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注]①南豐先生:即曾鞏,陳師道敬重仰慕的師長。②側徑:狹窄的路?;@舁:竹轎。③骨毛清:謂超凡脫俗,具有神仙之姿。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出山之初的曾鞏,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明凈爽利、風骨秀異的高士形象。B.頷聯兩句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白云和流水對于曾鞏出山的態(tài)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D.陳師道在詩中書寫了曾鞏的人生志趣與處世情懷,筆端飽含敬佩之情?!敬鸢浮緾【解析】本詩中“不及鳥飛渾自在”一句的主語是誰?這樣一問一目了然,結合上下句可知,主語是曾鞏而不是住在山中的僧人,C項“住在山中的僧人”錯誤。這類錯解詩句意思的題型,其應對措施是聯系上下句,梳理詩句間的語意關系。典故形象分析不當——從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試題。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答案】B【解析】B選項中,“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明顯有誤??忌鷮Α耙灰聨钡牡涔什⒉荒吧T凇赌鲜贰り惡笾骷o》中,“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一句,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湓浦曾聞似衣帶”一句中,從“似”字可以看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意為曾經聽說“湓浦”蜿蜒好似潔白的衣帶在飄動一樣。選項中典故分析錯誤。這類題型,應對措施是借助典故分析詩句含意。3.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如: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題目。聽鄭羽人彈琴李中仙鄉(xiāng)景已清,仙子啟琴聲。秋月空山寂,淳風一夜生。莎間蟲罷響,松頂鶴初驚。因感浮華世,誰憐太古情。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羽人”,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飛仙,詩中“仙鄉(xiāng)”“仙子”兩詞照應了標題。

B.詩歌描繪了秋天的夜晚,明月當空,山林寂靜,詩人聽仙人彈琴的畫面,淳古之風油然而生。C.詩中選取的“琴聲”“秋月”“空山”等意象,同尾聯的“浮華世”形成鮮明的對比。D.彈琴人特殊的身份、獨特的意境,以及浮華的現實,催生了詩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敬鸢浮緿【解析】D選項中,“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理解錯誤。分析詩歌情感時,應該找準抒發(fā)情感的詩句,關注言行描寫,體會人物內心。這首詩的情感句就是“誰憐太古情”,抒發(fā)了思古之情,并非“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4.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如:(2021·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②東林住得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③拘牽雨花社④,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④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答案】B【解析】第三句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湓水比作衣帶,寫出了江水的曲折靈動,并未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也沒有體現“天涯若比鄰”的意思,而是希望友人能夠飽覽自然的秀美風光。5.語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如: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鵝湖①和教授兄韻陸九淵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②岑③。易簡工夫④終久大,支離事業(yè)⑤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處,真?zhèn)蜗软毐婀沤??!咀ⅰ竣倌纤未疚醵辏?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鵝湖寺舉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學辯論會,史稱“鵝湖之會”。主要為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哲學辯論。②泰華:指泰山和華山。③岑:高山。④易簡工夫:簡單質樸的學說。⑤支離事業(yè):瑣碎的理論。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墟墓興哀宗廟欽”是說人見到墳墓時,就感覺到很傷感,一到了寺院里邊,就顯得很肅靜。B.頷聯借水、石說明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與《勸學》中“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蘊含的道理相同。C.尾聯談自下升高、辨真?zhèn)蔚姆ㄩT在于“先須辨古今”,其實所有答案都在自己的心地上。D.此詩語言平易,風格清新,作者以充滿哲理的筆觸為自己的心學張目,具有濃郁的思辨色彩。【答案】.D【解析】D項,“語言平易”“風格清新”“濃郁的思辨色彩”錯誤。比如詩中“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蘊含深刻的道理,語言并不平易;濃郁的思辨色彩更無體現,詩中主要強調詩人自己的心學。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李商隱①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②香。素娥惟與月,青女③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注】①李商隱:晚唐詩人,早年以文才著名,受到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岳父)賞識,成為王茂元幕僚。開成二年(837),進士及第,任秘書省校書郎,遷弘農縣尉,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②裛裛(yì):香氣襲人。③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頷聯上句寫素娥讓月亮放出清光,為梅花增添姿色,傳達出詩人對素娥的感激之情。B.“不饒霜”寫“青女”不會因為梅花開放而少下些霜,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幽怨。C.“贈遠虛盈手”一句,詩人感嘆想折一把梅花來贈給遠方的朋友,卻無人可贈。D.尾聯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為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來而過早開放的痛惜之情。2.詠物詩的最高境界是“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詩歌首聯是如何達到此種境界的?請簡要分析。(6分)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喜雨①杜甫南國②旱無雨,今朝江出云③。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晚來聲不絕,應得夜深聞。【注】①史載,唐代宗永泰元年,自春不雨,四月己巳乃雨。②南國:古代指荊楚地區(qū)。③出云:《禮記》:“天降時雨,山川出云。”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交代寫作緣由,巧妙地呼應了標題,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B.頷聯采用流水對格式,生動地表現了這場春雨從行云到下雨的迅疾以及惠農之深遠。C.頸聯寫巢中燕子被突降的大雨嚇得高飛亂竄,樹林里的鮮花也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D.全詩質樸無華,卻平中見奇,情蘊其間;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摹寫雨景細致入微。2.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體現主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本詩的詩眼是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說說你的理由。(6分)三、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吳淞江蔣堂江人見我謂誰何,行李無羈野意多。六幅青帆趁潮去,一樽白酒扣舷歌。沙邊歷歷辨云樹,島外濺濺弄月波。興盡歸來還更喜,舞鷗相送入煙蘿。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作者來到吳淞江,卸下了行李對自我的羈絆去追求山野意趣,體現了作者的率性灑脫。B.頷聯對仗工整,進一步寫作者乘船出游:趁著漲潮揚帆游玩,邊喝酒邊唱歌,追求自由的生活樂趣。C.尾聯整聯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發(fā)了旅途興盡歸來的愉悅,而海鷗伴舞相送則更是令作者感到欣喜。D.整首詩從早出寫到晚歸,作者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縱情享受自然山水之樂、向往歸隱生活的形象。2.詩歌頸聯寫景造境獨具匠心,請作簡要賞析。(6分)四、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試題。洞仙歌戴復古①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串嫵?,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家鄉(xiāng)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②,旋簇著③、幾般蔬果。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咀ⅰ竣俅鲝凸牛耗纤卧~人,一生未入仕途,生活清苦。②團欒:此處指圓桌。③旋簇著:很快地鋪設著。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詞開頭三句描寫了賣花人挑著初開的黃菊邊走邊叫賣的情景,在賣花聲中點明了季節(jié),落筆自然。B.上闋先寫重陽街市繁華熱鬧的美景,轉而自嘆身世飄零,一個“奈”字,活畫出詞人無可奈何的心境。C.下闋開頭三句直言鄉(xiāng)思,“枉把”二字照應上片“奈”字,表達了詞人鄉(xiāng)愁客怨難以排解的無奈之情。D.下闋寫詞人喝酒、點唱等,心情轉入歡快,“小閣”“團欒”“蔬果”的描寫,再現了宋代的酒肆風光。2.這首詞語言親切自然,請簡要分析本詞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6分)五、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秋日田家雜詠(節(jié)選)黃燮清【注】嗟彼豪華子,素餐厭膏粱。安坐廢手足,嗜欲毒其腸。豈知民力艱,顆米皆琳瑯。園居知風月,野居知星霜。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注】黃燮清:晚清詩人,少時貧困,屢試不第,四處充任幕僚,有短暫的為官從政經歷。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前兩句對“豪華子”發(fā)出感嘆,諷刺他們生活奢侈無所事事,態(tài)度立場鮮明。B.百姓生活艱辛,糧食來之不易,與“豪華子”的“安坐”“嗜欲”形成強烈反差。C.七、八兩句詩人對比自己舒適的園居生活和農民艱苦的野居生活,內心覺得很慚愧。D.詩歌就稼穡之事發(fā)出議論,流露出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和同情,具有積極意義。2.詩歌最后兩句“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中的“君”指代的人不同,情感表達也會有差異,請對此具體分析。(6分)六、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訪妙玉乞紅梅[清]曹雪芹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山路梅花[宋]馮山傳聞山下數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次第吹。莫作尋?;ㄈ锟?,江南音信隔年回。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曹詩作為一首敘事詩,通過寶玉的視角敘寫了一次踏雪尋梅的經歷,以“大士”“嫦娥”虛寫妙玉,表現了其高潔的情懷。B.馮詩寫山路梅花,不添香著色,不寫疏影橫斜,卻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梅花帶來的春意,生意盎然,饒有情趣,實屬旅途即興之佳作。C.馮詩思路清晰:先寫停車揭帷去賞梅,次寫下車后折梅覺春意,再寫折梅后產生旅途不時想見梅花綻放的期望,最后寫發(fā)自內心的贊美。D.兩首詩描寫梅花各有側重。曹詩緊扣詩題,側重寫寶玉向妙玉乞取紅梅花的過程;而馮詩側重寫自己的感受,流露出一絲憐惜和感傷之情。2.在《紅樓夢》中,《訪妙玉乞紅梅》是賈寶玉所作。在寶玉念出第一句時,黛玉搖頭笑道:“起的平平。”寶玉念出第二句時,黛玉、湘云都點頭笑道:“有些意思了?!闭埛治龅诙錇楹巍坝幸馑肌薄#?分)七、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①蘇軾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②。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幾維摩③病有妻??靶︻£柪蠌氖垄?,為余投檄向江西?!咀ⅰ竣俦驹姙樘K軾在“烏臺詩案”獲釋后所寫。②少年雞:賈昌以善斗雞而得唐玄宗之寵。此詩將“阿世取容的宵小”比作“少年雞”。③維摩:指佛教徒。④睢陽老從事:指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曾說:“子由聞予下獄,乞以官爵贖予罪。貶筠州(今江西高安)監(jiān)酒?!?.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題交代了蘇軾寫詩時的處境:因“烏臺詩案”入獄大難不死,故曰“蒙恩”。B.首聯直說自己由文字惹禍,不再顧惜個人聲名,自嘲之中流露心中不平之氣。C.頸聯前后形成對比,一方面說明自己家庭貧困之苦,另一方面表明有家人陪伴。D.尾聯說弟弟蘇轍為給蘇軾贖罪而請求免官,蘇軾認為弟弟為此被貶江西不值得。2.清代汪師韓評價這首詩說:“詩獄甫解,又矜詩筆如神,殆是豪氣未盡除?!闭埥Y合頷聯分析“豪氣”的具體表現。(6分)。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秋懷(其二)孟郊①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席上印病文②,腸中轉愁盤。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咀ⅰ竣倜辖祭夏昃幼÷尻?,在河南尹幕中充當下屬僚吏,貧病交加,愁苦不堪。《秋懷》為此時所作。②印病文:指病臥已久,肌膚上印著席子的花紋。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從秋月寫起,詩人感覺連可寄托鄉(xiāng)思的秋月竟也是顏色冰冷,且自己一生的壯志已經消磨殆盡,景況凄涼。B.第二聯采用虛寫,寓意深長,既寫住房破陋,寒夜難眠,也寫夢想破滅。句中的“滴”“梳”二字妥帖而形象。C.第三聯寫病和愁,用“印病文”說病臥已久,用“轉愁盤”說愁思不斷,而第四聯則寫詩人在無奈中寬慰自己。D.尾聯融情于景,以景結情,用枯桐取喻,也是詩人自況,借梧桐樹的聲音如琴音哀鳴,來寄托詩人心中之情。2.蘇軾評孟郊詩“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請簡要分析詩中之愁。(6分)九、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臨江仙·再用前韻送祐之①弟歸浮梁辛棄疾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②。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咀ⅰ竣俚v之:辛祐之,辛棄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巧。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間寵辱休驚”一句,勸導族弟辛祐之面對人間得失榮辱,無須心驚,體現了詞人淡泊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B.“酒杯秋吸露”一句,寫了在秋季用酒杯接取露水來飲用的情形,“吸露”形容一個人生活清貧。C.詞人在下闋前兩句回憶了往昔與族弟辛祐之小窗風雨、對床夜話的手足情誼,情真意切,清麗灑脫。D.詞人在下闋運用虛寫、對偶、設問等多種手法,表達了離別時對族弟辛祐之的深厚情意。2.這首送別詞結尾三句寫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灑脫豁達,請簡要賞析。(6分)十、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送國棋王逢①杜牧玉子紋楸②一路饒③,最宜檐雨竹蕭蕭。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守道還如周伏柱④,鏖兵不羨霍嫖姚⑤。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注】①國棋:指技藝高超的圍棋國手。王逢:唐代著名的圍棋國手。②玉子紋楸:圍棋子和圍棋盤。③一路饒:即讓一子。④周伏柱:指老子,曾做過周朝的柱下史。⑤霍嫖姚:即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兩次大破匈奴,屢建戰(zhàn)功,曾為嫖姚校尉。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首聯從令人難忘的對弈場景入手,“檐雨竹蕭蕭”烘托出幽雅愜意的環(huán)境。B.“羸形暗去春泉長”是說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湲不息,充滿了生機。C.“拔勢橫來野火燒”運用擬人手法,說明王逢下棋進攻突兀迅速,令人難以招架。D.頸聯寫出王逢動靜相宜的棋風,攻防有序,穩(wěn)健而凌厲,令人驚嘆。2.本詩句句寫“棋”,那么詩人是怎樣借“棋”寫別情的?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

易錯題21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不會審題,不會捕捉選項關鍵詞目錄01易錯題簡介易錯題型——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易錯原因——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沒有找到設錯點02易錯題例析03易錯題攻略【攻略一】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二】典故形象分析不當——從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三】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攻略四】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攻略五】語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錯誤04易錯題練習★易錯題型——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古代詩歌閱讀之選擇題,是綜合性考題??碱}選擇項涉及的知識點,包括詩歌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及思想內容。選擇題無所不考,讓考生無所適從?;诖?,解答選擇題,應先明白命題人的錯誤項設錯方式。了解了常見的設錯方式,有利于快速辨別選擇項的正誤?!镆族e原因——1.沒有審清題干2.對選項中的關鍵詞不敏感,沒有找到設錯點1.(2023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試題。臨江仙晃補之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敬鸢浮緼【解析】A項考查對詞作整體內容的理解。晁補之《臨江仙》全詞重在抒寫與朋友的深情。詞中"明年應賦送君詩"一句,明確表明友人此時并未離去,所以A項是錯誤的。B項考查對詞作情感的理解。開篇即通過對比"閑愁"與"歡事",一"滿"一"稀",形象地寫出詞人日常的情感狀態(tài),"明年"的離別更會增添詞人的眷戀。C項考查對詞作內容的理解。"試從"兩句,輕盈而細致地刻畫了詞人屈指數算相聚時光的感人細節(jié),這正是不忍離別、珍惜當下的生動寫照。D項考查對詞作內容的理解。"東溪春近好同歸"是詞人與友人的相約之句,表現了詞人對來年春日的憧憬。同時,考生也要從尾句對"柳""梅"的描寫中,意識到這是春天的典型景物特征。2.(2023年新高考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湖上晚歸林

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咀ⅰ空D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描寫自己乘船歸家途中所見,筆下畫面隨著行程逐次展開,自然流暢。B.詩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暉的映照之下,有動有靜,多姿多彩,令人愉悅。C.詩人如處仙境的感覺被人居之地的雞鳴狗吠之聲破壞,心情也發(fā)生了變化。D.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狀物生動,筆觸鮮活而細膩。【答案】C【解析】A項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詩歌主要寫詩人乘舟歸家時途中所見。首聯點出詩人悠閑的狀態(tài)及心理感受,從頷聯開始展開對途中景物的描寫。詩中分別寫到水面上橫臥的木橋、岸邊倚山而建的寺廟、被槳聲驚動從水面上飛起的翠鳥、搖曳在微風中飄散出幽香的紅蓮,以及不遠處林蘿遮蔽下的竹籬茅舍、從中隱隱傳出的雞鳴犬吠,恰如一個個分鏡頭,隨著詩人的視野逐次展現在讀者眼前。B項考查考生對詩歌描寫對象中情感因素的把握。詩的題目已標明"晚歸",詩中又反復提到"秋色""晚晴",一種天高氣爽、余暉殘映的怡人氛圍彌散于全詩,而在這種氛圍下的各種景物,有的靜臥于水上,有的斜倚于峰前,有的掠水飛過,有的隨風輕搖;不論是動是靜,它們都仿佛有了生命,與詩人發(fā)生著精神上的交流與互動,莫名地觸發(fā)起人心底里的喜樂與歡欣。C項考查考生對詩歌藝術境界的體悟。詩歌進入尾聲,詩人短暫的旅程也接近結束,暮色中已隱約看到湖岸邊的人居之地。雖說是人居之地,但這里不同于長街鬧市,沒有廣廈華屋,望中只是錯落雜生的林木與縱橫纏繞的藤蘿,唯有依稀入耳的雞犬之聲提醒這里有人煙存在,幾聲雞鳴犬吠不僅不讓人覺得喧鬧,反倒強化了此地的靜謐清幽之感。這里仍然是詩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詩人的感覺沒有被破壞,心情也沒有變化。D項考查考生對詩歌表達方法的認知。全詩圍繞詩人湖上歸途的所見展開,但確切地說,出現在詩中的各種景物并不都是詩人"看"到的,而是通過作用于詩人的多種感官被"感知"到的。不必說雞犬之聲作用于聽覺,幽幽荷香作用于嗅覺,那都是很容易體會到的;只說那只被詩人的座船驚起、倏然飛過視野的翠鳥,翅膀上抖落的水滴落在湖面上,不是也讓人仿佛聽到了一道清脆的聲響嗎?辨析詩歌選擇題主要有三步:認真審讀題干。確定選“正確”還是“不正確”的一項,題干中有沒有提示性的關鍵詞;明確選項設誤點;逐一審讀,分析選項,進行科學準確的判斷。選擇項錯誤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辨析:1.字句解讀歪曲原意——從“字句解說”的角度辨析錯誤如:(2021年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試題。和南豐先生出山之作①陳師道

側徑籃舁兩眼明②,出山猶帶骨毛清③。白云笑我還多事,流水隨人合有情。不及鳥飛渾自在,美他僧住便平生。未能與世全無意,起為蒼生試一鳴。[注]①南豐先生:即曾鞏,陳師道敬重仰慕的師長。②側徑:狹窄的路?;@舁:竹轎。③骨毛清:謂超凡脫俗,具有神仙之姿。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出山之初的曾鞏,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明凈爽利、風骨秀異的高士形象。B.頷聯兩句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白云和流水對于曾鞏出山的態(tài)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雖然不能像飛鳥一樣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羨慕。D.陳師道在詩中書寫了曾鞏的人生志趣與處世情懷,筆端飽含敬佩之情。【答案】C【解析】本詩中“不及鳥飛渾自在”一句的主語是誰?這樣一問一目了然,結合上下句可知,主語是曾鞏而不是住在山中的僧人,C項“住在山中的僧人”錯誤。這類錯解詩句意思的題型,其應對措施是聯系上下句,梳理詩句間的語意關系。典故形象分析不當——從典故、意象、意境的角度辨析錯誤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試題。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拘牽雨花社③,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敬鸢浮緽【解析】B選項中,“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明顯有誤??忌鷮Α耙灰聨钡牡涔什⒉荒吧T凇赌鲜贰り惡笾骷o》中,“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一句,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颁云衷勊埔聨А币痪渲校瑥摹八啤弊挚梢钥闯鲞\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意為曾經聽說“湓浦”蜿蜒好似潔白的衣帶在飄動一樣。選項中典故分析錯誤。這類題型,應對措施是借助典故分析詩句含意。3.情感觀點剖析有誤——從思想情感角度辨析錯誤如: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題目。聽鄭羽人彈琴李中仙鄉(xiāng)景已清,仙子啟琴聲。秋月空山寂,淳風一夜生。莎間蟲罷響,松頂鶴初驚。因感浮華世,誰憐太古情。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羽人”,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飛仙,詩中“仙鄉(xiāng)”“仙子”兩詞照應了標題。

B.詩歌描繪了秋天的夜晚,明月當空,山林寂靜,詩人聽仙人彈琴的畫面,淳古之風油然而生。C.詩中選取的“琴聲”“秋月”“空山”等意象,同尾聯的“浮華世”形成鮮明的對比。D.彈琴人特殊的身份、獨特的意境,以及浮華的現實,催生了詩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敬鸢浮緿【解析】D選項中,“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理解錯誤。分析詩歌情感時,應該找準抒發(fā)情感的詩句,關注言行描寫,體會人物內心。這首詩的情感句就是“誰憐太古情”,抒發(fā)了思古之情,并非“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4.表達技巧判斷有誤——從表達技巧角度辨析錯誤如:(2021·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寄江州白司馬①楊巨源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②東林住得無?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莫謾③拘牽雨花社④,青云依舊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馬:即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④雨花社:指佛教講經的集會。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根據內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敬鸢浮緽【解析】第三句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湓水比作衣帶,寫出了江水的曲折靈動,并未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也沒有體現“天涯若比鄰”的意思,而是希望友人能夠飽覽自然的秀美風光。5.語言風格鑒定不準——從語言風格角度辨析如: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鵝湖①和教授兄韻陸九淵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②岑③。易簡工夫④終久大,支離事業(yè)⑤竟浮沈。欲知自下升高處,真?zhèn)蜗软毐婀沤瘛!咀ⅰ竣倌纤未疚醵辏?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鵝湖寺舉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學辯論會,史稱“鵝湖之會”。主要為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哲學辯論。②泰華:指泰山和華山。③岑:高山。④易簡工夫:簡單質樸的學說。⑤支離事業(yè):瑣碎的理論。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墟墓興哀宗廟欽”是說人見到墳墓時,就感覺到很傷感,一到了寺院里邊,就顯得很肅靜。B.頷聯借水、石說明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與《勸學》中“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蘊含的道理相同。C.尾聯談自下升高、辨真?zhèn)蔚姆ㄩT在于“先須辨古今”,其實所有答案都在自己的心地上。D.此詩語言平易,風格清新,作者以充滿哲理的筆觸為自己的心學張目,具有濃郁的思辨色彩?!敬鸢浮?D【解析】D項,“語言平易”“風格清新”“濃郁的思辨色彩”錯誤。比如詩中“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蘊含深刻的道理,語言并不平易;濃郁的思辨色彩更無體現,詩中主要強調詩人自己的心學。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李商隱①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②香。素娥惟與月,青女③不饒霜。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咀ⅰ竣倮钌屉[:晚唐詩人,早年以文才著名,受到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岳父)賞識,成為王茂元幕僚。開成二年(837),進士及第,任秘書省校書郎,遷弘農縣尉,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旋渦,備受排擠,一生困頓不得志。②裛裛(yì):香氣襲人。③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頷聯上句寫素娥讓月亮放出清光,為梅花增添姿色,傳達出詩人對素娥的感激之情。B.“不饒霜”寫“青女”不會因為梅花開放而少下些霜,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幽怨。C.“贈遠虛盈手”一句,詩人感嘆想折一把梅花來贈給遠方的朋友,卻無人可贈。D.尾聯以問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為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來而過早開放的痛惜之情?!敬鸢浮緼【解析】“寫素娥讓月亮放出清光,為梅花增添姿色,傳達出詩人對素娥的感激之情”說法不當?!拔┡c月”的意思是在作者眼里,嫦娥讓月亮放出清光,并不是真的要給梅花增添姿色,就是沒有梅花,她也會讓月色皎潔的。同樣,青女不是要使梅花顯出傲霜品格才下霜的,而是想用霜凍來摧折梅花,所以她決不會因為梅花開放而寬恕一點,少下些霜。一種難言的怨恨淡淡吐出,與作者身世感受相映照。2.詠物詩的最高境界是“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詩歌首聯是如何達到此種境界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亭亭”“裛裛”寫出了梅樹亭亭直立,梅花花容清麗、香氣沁人的特點,詩人通過詠梅展示了自己的品格才華。②“匝路”寫梅花傍路而開,沒有長對地方。詩人以梅花自比,感嘆自己受“牛李黨爭”的影響而受到排擠,也正是處非其地。③“非時”寫梅花在十一月中旬就開放,顯得很不合時宜,詩人以梅花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窘馕觥俊皩憵鈭D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意思是依照事物的形貌來描繪,委婉地再現其形象;同時,也曲折地傳達出內心的感情?;卮鹪擃},就是分析詩人是如何借梅花曲折地傳達感情的。因此,理解詩歌意思是關鍵,同時還應結合詩人的身世經歷進行分析。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喜雨①杜甫南國②旱無雨,今朝江出云③。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晚來聲不絕,應得夜深聞?!咀ⅰ竣偈份d,唐代宗永泰元年,自春不雨,四月己巳乃雨。②南國:古代指荊楚地區(qū)。③出云:《禮記》:“天降時雨,山川出云?!?.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交代寫作緣由,巧妙地呼應了標題,自然地引出了下文,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B.頷聯采用流水對格式,生動地表現了這場春雨從行云到下雨的迅疾以及惠農之深遠。C.頸聯寫巢中燕子被突降的大雨嚇得高飛亂竄,樹林里的鮮花也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D.全詩質樸無華,卻平中見奇,情蘊其間;運用點面結合的手法,摹寫雨景細致入微?!敬鸢浮緾【解析】曲解詩意。本詩頸聯選取巢燕和林花兩個意象,運用細節(jié)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春色迷人,含蓄地抒發(fā)了詩人“喜雨”的愉悅心情。2.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體現主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本詩的詩眼是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說說你的理由。(6分)【答案】本詩的詩眼是“喜”字,其理由如下:①久旱逢甘霖。經歷長時間的旱情后終于盼來了一場春雨,詩人為農夫們感到無比高興。②燕飛林花紅。燕子興奮地飛出去啄泥筑巢,林中的花顯得更加鮮潤迷人,見此撩人春色,詩人的喜悅又進了一層。③晚來聲不絕。這場春雨下個不停,詩人禁不住吟詩贊美。【解析】從本詩的首聯“南國旱無雨,今朝江出云”可知,當時南國久旱無雨,作者忽然看到烏云密布,內心充滿驚喜之情;從頷聯“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可知,當時烏云堆積、大雨迅疾而至,心憂百姓生活的詩人自是欣喜萬分;頸聯通過寫“巢燕高飛盡,林花潤色分”,描繪了燕子飛出巢去啄泥筑巢,林花經雨更加鮮艷潤澤的美景,描繪了雨后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含蓄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尾聯“晚來聲不絕”,表現了大雨一直到深夜都沒有停下來,而“應得夜深聞”是說作者在深夜還聽著雨聲,表達了作者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愛之情。因此,“喜”最能體現主旨,表現力最強,是本詩的詩眼。三、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吳淞江蔣堂江人見我謂誰何,行李無羈野意多。六幅青帆趁潮去,一樽白酒扣舷歌。沙邊歷歷辨云樹,島外濺濺弄月波。興盡歸來還更喜,舞鷗相送入煙蘿。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作者來到吳淞江,卸下了行李對自我的羈絆去追求山野意趣,體現了作者的率性灑脫。B.頷聯對仗工整,進一步寫作者乘船出游:趁著漲潮揚帆游玩,邊喝酒邊唱歌,追求自由的生活樂趣。C.尾聯整聯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發(fā)了旅途興盡歸來的愉悅,而海鷗伴舞相送則更是令作者感到欣喜。D.整首詩從早出寫到晚歸,作者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縱情享受自然山水之樂、向往歸隱生活的形象。【答案】C【解析】“尾聯整聯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錯誤。詩歌尾聯前一句通過“興盡”“更喜”等詞,直接表達了游玩晚歸的愉悅心情,但后一句“舞鷗”“煙蘿”等景象則采取以景作結的方式來渲染和烘托此時作者的心情,間接表達了游玩晚歸的愉悅。2.詩歌頸聯寫景造境獨具匠心,請作簡要賞析。(6分)【答案】①寫景視角由近及遠,遠近結合。“沙邊歷歷辨云樹”寫近景,“島外濺濺弄月波”寫遠景,層次安排井然有序。②運用疊詞的修辭手法?!皻v歷”寫出了周圍樹木的茂盛,“濺濺”寫出了月光灑在水面上,水面在微風吹拂下銀光閃閃的優(yōu)美景象。③動靜結合?!皻v歷”所述之景為靜態(tài)景,“濺濺”所述之景為動態(tài)景,通過動靜結合的手法寫作者晚歸所見的吳淞江之景,表現了吳淞江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寧靜,映襯出作者恬淡的心境。【解析】“沙邊歷歷辨云樹,島外濺濺弄月波”,意思是吳淞江邊樹木茂盛,月光之下江面波光粼粼。寫景視角由近及遠,遠近結合?!吧尺厷v歷辨云樹”,寫江邊的樹木是近景;“島外濺濺弄月波”,寫廣闊的江面上空月光明亮,月光之下,江面的流水在閃動,這是遠景,從近到遠,層次安排井然有序。運用疊詞的修辭手法。“歷歷”,意思是物體或景象一個一個清清楚楚的,寫出了月光明亮,樹木茂盛;“濺濺”寫流水,寫出了明亮的月光灑在水面上,水面在微風吹拂下銀光閃閃的優(yōu)美景象,疊詞使句子不僅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突出表現了樹木和水面的狀況。動靜結合?!皻v歷”所述之景是茂密的樹木,為靜態(tài)景;“濺濺”所述之景為江水,是動態(tài)景,通過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寫作者晚歸所見的吳淞江之景,因為作者內心輕松愉悅,所以所見之景也充滿了靈性,表現了吳淞江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寧靜,映襯出作者恬淡的心境。四、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后面試題。洞仙歌戴復古①賣花擔上,菊蕊金初破。說著重陽怎虛過??串嫵?,簇簇酒肆歌樓,奈沒個、巧處安排著我。家鄉(xiāng)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一笑且開懷,小閣團欒②,旋簇著③、幾般蔬果。把三杯兩盞記時光,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注】①戴復古:南宋詞人,一生未入仕途,生活清苦。②團欒:此處指圓桌。③旋簇著:很快地鋪設著。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詞開頭三句描寫了賣花人挑著初開的黃菊邊走邊叫賣的情景,在賣花聲中點明了季節(jié),落筆自然。B.上闋先寫重陽街市繁華熱鬧的美景,轉而自嘆身世飄零,一個“奈”字,活畫出詞人無可奈何的心境。C.下闋開頭三句直言鄉(xiāng)思,“枉把”二字照應上片“奈”字,表達了詞人鄉(xiāng)愁客怨難以排解的無奈之情。D.下闋寫詞人喝酒、點唱等,心情轉入歡快,“小閣”“團欒”“蔬果”的描寫,再現了宋代的酒肆風光?!敬鸢浮緿【解析】“心情轉入歡快”錯誤。實則借酒澆愁,“笑”與“開懷”都飽含著苦澀之情。這里寫尋歡作樂,似是揚筆,其實是以樂景反襯哀情,是更深鄉(xiāng)愁的反映。2.這首詞語言親切自然,請簡要分析本詞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6分)【答案】①運用清新的口語、俚語,如“說著”“沒個”“安排著我”“煞遠哩”“抵死”“枉把”等,繪聲繪影,富于濃郁的生活氣息,讀之感到特別親切。②結尾處“問有甚曲兒,好唱一個”,以問詢點唱作結,像是與讀者面對面交流互動,讀來有親臨其境之感。③以簡潔的白描式語言(簡凈的語言),如“簇簇酒肆歌樓”“小閣團欒,旋簇著、幾般蔬果”等語,對都市佳節(jié)酒肆歌樓加以描繪,生動勾勒凡俗市井生活,讀來很有親切感?!窘馕觥窟@首詞系詞人羈旅他鄉(xiāng),適逢重陽佳節(jié),面對都市中的繁華盛景,有感而作。全詞語言通俗、親切自然。首句從側面點明了時間和地點:菊蕊初顯黃色,說明是金秋季節(jié);花在擔上,說明是在鬧市之中。此時正是重陽節(jié),不能“虛過”,然而,到處花團錦簇,畫閣雕欄,卻沒有自己的安身之所。一個“奈”字,傳達出心中極度的失落。怎么才能不虛過這美景呢?詞人以白話告訴我們:“家鄉(xiāng)煞遠哩,抵死思量,枉把眉頭萬千鎖?!奔亦l(xiāng)太遙遠了,即使我極盡思量,也只落得個眉頭緊鎖。倒不如“一笑且開懷”,快快樂樂地打發(fā)這日子。于是詞人來到一家酒館,叫上幾盤蔬果,聽聽曲子,以酒樂之歡聊作慰藉。在這種強作笑顏的背后,恐怕只是借酒澆愁罷了。全詞就像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那樣娓娓道來,不慌不忙。在看似平淡的口吻背后,蘊涵著濃濃的鄉(xiāng)愁。五、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秋日田家雜詠(節(jié)選)黃燮清【注】嗟彼豪華子,素餐厭膏粱。安坐廢手足,嗜欲毒其腸。豈知民力艱,顆米皆琳瑯。園居知風月,野居知星霜。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咀ⅰ奎S燮清:晚清詩人,少時貧困,屢試不第,四處充任幕僚,有短暫的為官從政經歷。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前兩句對“豪華子”發(fā)出感嘆,諷刺他們生活奢侈無所事事,態(tài)度立場鮮明。B.百姓生活艱辛,糧食來之不易,與“豪華子”的“安坐”“嗜欲”形成強烈反差。C.七、八兩句詩人對比自己舒適的園居生活和農民艱苦的野居生活,內心覺得很慚愧。D.詩歌就稼穡之事發(fā)出議論,流露出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和同情,具有積極意義?!敬鸢浮緾【解析】“詩人對比自己舒適的園居生活和農民艱苦的野居生活,內心覺得很慚愧”錯誤。通過分析可知,七、八兩句的意思是詩人因為身居田園,所以更了解農民勞作的艱苦,表達的是詩人對勞動者的同情。2.詩歌最后兩句“君看獲稻時,粒粒脂膏香”中的“君”指代的人不同,情感表達也會有差異,請對此具體分析。(6分)【答案】①可以指代“豪華子”,詩人告誡“豪華子”不能奢侈浪費,要珍惜農民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②可以指代“為政者”,詩人提醒為政者關心民生,尊重勞動者,杜絕浪費行為。③可以指代“讀者”,詩人面向讀者描繪豐收場景,表達詩人對勞動成果的珍惜和對勞動的贊美?!窘馕觥勘驹婇_頭四句先寫“素餐”的“豪華子”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不知稼穡之艱難。“豈知民力艱,顆米皆琳瑯”兩句寫出了農民種田非常辛苦,對他們來說,“豪華子”厭棄的“膏粱”是像寶石一樣珍貴的東西。不勞而獲的“豪華子”與終年辛勤勞作的農民形成鮮明對比,揭露了不平等的社會現實,流露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和同情。認為“君”是“豪華子”的,“君”字剛好承接一、二句“嗟彼豪華子,素餐厭膏粱”,形成首尾呼應,作者通過“豈知民力艱,顆米皆琳瑯。園居知風月,野居知星霜”等詩句的論述,論證了糧食的豐收是農民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告誡“豪華子”不能奢侈浪費,要珍惜糧食。認為“君”是“為政者”的,文章通過前八句,描寫了農民豐收的不易,以及“豪華子”不僅不知勞動之苦,還浪費糧食,厭棄膏粱,由此表現出了社會不平等的現實,這是在提醒統(tǒng)治者要關心社會民生,尊重勞動者,杜絕浪費行為。“君”還可以指代讀此詩的讀者,詩人為讀者展現農民豐收的場景,既可以讓讀者了解勞動者收獲的喜悅,更能表達出詩人的情感,即對來之不易的糧食的珍惜和對勞動者的贊美。六、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訪妙玉乞紅梅[清]曹雪芹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山路梅花[宋]馮山傳聞山下數株梅,不免車帷暫一開。試向林梢親手折,早知春意逼人來。何妨歸路參差見,更遣東風次第吹。莫作尋?;ㄈ锟矗弦粜鸥裟昊?。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曹詩作為一首敘事詩,通過寶玉的視角敘寫了一次踏雪尋梅的經歷,以“大士”“嫦娥”虛寫妙玉,表現了其高潔的情懷。B.馮詩寫山路梅花,不添香著色,不寫疏影橫斜,卻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梅花帶來的春意,生意盎然,饒有情趣,實屬旅途即興之佳作。C.馮詩思路清晰:先寫停車揭帷去賞梅,次寫下車后折梅覺春意,再寫折梅后產生旅途不時想見梅花綻放的期望,最后寫發(fā)自內心的贊美。D.兩首詩描寫梅花各有側重。曹詩緊扣詩題,側重寫寶玉向妙玉乞取紅梅花的過程;而馮詩側重寫自己的感受,流露出一絲憐惜和感傷之情?!敬鸢浮緿【解析】無憐惜和感傷之情。2.在《紅樓夢》中,《訪妙玉乞紅梅》是賈寶玉所作。在寶玉念出第一句時,黛玉搖頭笑道:“起的平平?!睂氂衲畛龅诙鋾r,黛玉、湘云都點頭笑道:“有些意思了?!闭埛治龅诙錇楹巍坝幸馑肌?。(6分)【答案】“尋春問臘”意為在冬天尋找春色,雖不著梅字,但冬天唯有梅花盛開,實也指紅梅,這樣寫梅,可謂妙法?!芭钊R”原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處乃櫳翠庵之代詞,著實貼切,又為以下的鋪寫敞開了大門,使全詩結構謹嚴,因此“有些意思”?!窘馕觥恳浴按骸秉c紅,以“臘”點梅?!皩ご簡柵D”意為在冬天尋找春色,沒有“梅”字,在冬天的春色里,又處處盛開著梅花。蓬萊,以比出家人妙玉所居的櫳翠庵,開啟了下文,使全詩結構嚴謹。七、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①蘇軾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斗少年雞②。休官彭澤貧無酒,隱幾維摩③病有妻。堪笑睢陽老從事④,為余投檄向江西?!咀ⅰ竣俦驹姙樘K軾在“烏臺詩案”獲釋后所寫。②少年雞:賈昌以善斗雞而得唐玄宗之寵。此詩將“阿世取容的宵小”比作“少年雞”。③維摩:指佛教徒。④睢陽老從事:指蘇軾的弟弟蘇轍。蘇軾曾說:“子由聞予下獄,乞以官爵贖予罪。貶筠州(今江西高安)監(jiān)酒?!?.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題交代了蘇軾寫詩時的處境:因“烏臺詩案”入獄大難不死,故曰“蒙恩”。B.首聯直說自己由文字惹禍,不再顧惜個人聲名,自嘲之中流露心中不平之氣。C.頸聯前后形成對比,一方面說明自己家庭貧困之苦,另一方面表明有家人陪伴。D.尾聯說弟弟蘇轍為給蘇軾贖罪而請求免官,蘇軾認為弟弟為此被貶江西不值得?!敬鸢浮緾【解析】“另一方面表明有家人陪伴”表述有誤。頸聯并沒有體現出“陪伴”的意思,而是通過“病有妻”表現出作者及其家人生活的困難,被病痛折磨。2.清代汪師韓評價這首詩說:“詩獄甫解,又矜詩筆如神,殆是豪氣未盡除?!闭埥Y合頷聯分析“豪氣”的具體表現。(6分)【答案】自己雖然沒有以往建功立業(yè)的心,但也不愿再與這些奸佞小人纏斗,在一場殘酷的政治迫害之后,蘇軾在精神上并沒有被壓倒,他沒有沮喪、沒有頹廢,而是以坦然的態(tài)度看待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由此可見其“豪氣”?!窘馕觥款h聯意為:身為好男兒應該到塞上建功立業(yè),不能像貴族子弟游手好閑,斗雞走馬,貪圖逸樂。蘇軾的一生屢因文字得罪。他在詩中有“平生文字為吾累”這樣的話,可知是有清醒的認識的。從這首詩我們要注意分析出蘇軾的生活態(tài)度、樂觀精神和對統(tǒng)治者迫害的輕蔑與嘲笑,由此可見其“豪氣”。八、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秋懷(其二)孟郊①秋月顏色冰,老客志氣單。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席上印病文②,腸中轉愁盤。疑懷無所憑,虛聽多無端。梧桐枯崢嶸,聲響如哀彈?!咀ⅰ竣倜辖祭夏昃幼÷尻?,在河南尹幕中充當下屬僚吏,貧病交加,愁苦不堪?!肚飸选窞榇藭r所作。②印病文:指病臥已久,肌膚上印著席子的花紋。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從秋月寫起,詩人感覺連可寄托鄉(xiāng)思的秋月竟也是顏色冰冷,且自己一生的壯志已經消磨殆盡,景況凄涼。B.第二聯采用虛寫,寓意深長,既寫住房破陋,寒夜難眠,也寫夢想破滅。句中的“滴”“梳”二字妥帖而形象。C.第三聯寫病和愁,用“印病文”說病臥已久,用“轉愁盤”說愁思不斷,而第四聯則寫詩人在無奈中寬慰自己。D.尾聯融情于景,以景結情,用枯桐取喻,也是詩人自況,借梧桐樹的聲音如琴音哀鳴,來寄托詩人心中之情。【答案】B【解析】“第二聯采用虛寫”錯誤。應是“虛實結合”,“冷露滴夢破,峭風梳骨寒”,字面明寫住房破陋,寒夜難眠,這是實;而實際上,詩人是悲泣夢想的破滅,是為一生壯志、人格被消損的種種往事而感到寒心,這是虛。2.蘇軾評孟郊詩“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請簡要分析詩中之愁。(6分)【答案】①仕途失意孤單之愁。首聯“老客”包含詩人畢生奔波、仕途失意的遭遇,“單”字透露出詩人人單勢孤的感慨。②生活窮困難耐之愁。住房破陋,冷風吹骨,寒夜難眠,既實寫詩人居處簡陋,生活窮困,也喻詩人夢想破滅,為一生壯志、人格消損而寒心。③老病無奈之愁?!跋嫌〔∥摹保冈娙瞬∨P已久;“腸中轉愁盤”,寫詩人愁思不斷?!耙蓱褵o所憑,虛聽多無端”是詩人一種無奈的自我開解?!窘馕觥俊扒镌骂伾?,老客志氣單”,前一句寄情于月,客居異鄉(xiāng)的詩人感覺連秋月竟也是顏色冰冷,寒氣森森;后一句寫與月為伴的“老客”——詩人自己,一生壯志消磨殆盡,景況凄涼,“老客”二字包含著他畢生奔波仕途的失意遭遇,而一個“單”字,更透露著他人單勢孤的無限感慨。所以這兩句表現了詩人仕途失意孤單之愁?!袄渎兜螇羝疲惋L梳骨寒”,“冷露”“夢破”“峭風”“骨寒”等表面寫住房破陋,寒夜難眠,但其中隱含的是詩人悲泣夢想的破滅,所以這兩句表達的是詩人生活窮困難耐之愁?!跋嫌〔∥?,腸中轉愁盤”是寫詩人的病和愁,“印病文”指病臥已久,“轉愁盤”謂愁思不斷?!耙蓱]無所憑,虛聽多無端”意思是說還是不要做無根據的猜想,也不要聽沒來由的瞎說。這純是自我寬慰,是一種無聊而無奈的開解。所以表達的是詩人老病無奈之愁。九、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臨江仙·再用前韻送祐之①弟歸浮梁辛棄疾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②。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咀ⅰ竣俚v之:辛祐之,辛棄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巧。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間寵辱休驚”一句,勸導族弟辛祐之面對人間得失榮辱,無須心驚,體現了詞人淡泊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B.“酒杯秋吸露”一句,寫了在秋季用酒杯接取露水來飲用的情形,“吸露”形容一個人生活清貧。C.詞人在下闋前兩句回憶了往昔與族弟辛祐之小窗風雨、對床夜話的手足情誼,情真意切,清麗灑脫。D.詞人在下闋運用虛寫、對偶、設問等多種手法,表達了離別時對族弟辛祐之的深厚情意?!敬鸢浮緽【解析】“形容一個人生活清貧”錯?!拔丁毙稳菀粋€人志向高潔,而非形容生活清貧。2.這首送別詞結尾三句寫景抒情既柔美又不失灑脫豁達,請簡要賞析。(6分)【答案】末二句寫景,將曉山比作翠眉,將秋水比作明鏡,寫出了曉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凈,體現出景色細膩、柔美的特點;雖是送別詞,但詞人不作悲戚憂傷之態(tài),而是想象送別后,族弟一路有秀美山水相伴,來消解歸途的孤寂,寫得灑脫、豁達?!窘馕觥竣龠\用了比喻的手法?!皶陨矫紭哟?,秋水鏡般明”,將曉山比作翠眉,將秋水比作明鏡,寫出了曉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凈,體現出景色細膩、柔美的特點,生動傳神。②運用了設問、以景結情的手法。結尾兩句“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通過景物描寫回答了前一句“問誰千里伴君行?”的設問,即這秀美的山水將伴祐之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蘊藉,耐人回味。祐之雖獨自上路,但詞人想象他一路有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鏡的水相伴前行,不會因歸途孤獨寂寞而哀傷。十、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送國棋王逢①杜牧玉子紋楸②一路饒③,最宜檐雨竹蕭蕭。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守道還如周伏柱④,鏖兵不羨霍嫖姚⑤。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咀ⅰ竣賴澹褐讣妓嚫叱膰鍑?。王逢:唐代著名的圍棋國手。②玉子紋楸:圍棋子和圍棋盤。③一路饒:即讓一子。④周伏柱:指老子,曾做過周朝的柱下史。⑤霍嫖姚:即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兩次大破匈奴,屢建戰(zhàn)功,曾為嫖姚校尉。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首聯從令人難忘的對弈場景入手,“檐雨竹蕭蕭”烘托出幽雅愜意的環(huán)境。B.“羸形暗去春泉長”是說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湲不息,充滿了生機。C.“拔勢橫來野火燒”運用擬人手法,說明王逢下棋進攻突兀迅速,令人難以招架。D.頸聯寫出王逢動靜相宜的棋風,攻防有序,穩(wěn)健而凌厲,令人驚嘆?!敬鸢浮緾【解析】“運用擬人手法”錯。“拔勢橫來野火燒”運用的是比喻手法。2.本詩句句寫“棋”,那么詩人是怎樣借“棋”寫別情的?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首聯描繪了淅淅瀝瀝的秋雨、蕭蕭瑟瑟的修竹的環(huán)境,詩人與友人窗下擺棋對弈的場景,給人幽雅又愜意的感受?!白钜恕倍?,足見友情之深厚,也增添了別離之感傷。②中間兩聯運用比喻和典故,表現了友人高超的棋藝,可以看出兩人對弈之趣。然而這種愜意會隨著友人的離去而不得,棋藝越妙,離別之情越濃。③尾聯詩人借與友人相約,要將萬余日時間,盡行于棋局上銷用,表面上是幾多豪邁,幾多歡快,實際上卻暗寓著百般無奈和慨嘆,抒發(fā)的離情別緒極為濃郁,極為深沉?!窘馕觥窟@是一首頗有趣味、充滿深情的送別詩。詩人的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藝高超的圍棋國手,于是詩人緊緊抓住這點,巧妙地從紋枰(圍棋棋盤)對弈一路出發(fā),以爽健的筆力委婉深沉地抒寫出自己的依依惜別之情?!坝褡蛹y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起首即言棋,從令人難忘的對弈場景下筆,一下子便引發(fā)人悠悠縷縷的棋興。“最宜”二字,足見友情之深厚,也增添了別離之感傷。頷聯轉入對枰上風光的描寫上:“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辟?,指棋形羸弱。這是贊美友人絕妙的棋藝,說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滿了生機;進攻起來突兀迅速,勢如拔旗斬將,疾如野火燎原。然而這種愜意會隨著友人的離去而不得,棋藝越妙,離別之情越濃。頸聯承前,使事(引用典故)言棋,贊嘆友人的棋風:“守道還如周伏柱,鏖兵不羨霍嫖姚。”這兩句說王逢的棋動靜相宜,攻防有序,穩(wěn)健而凌厲。防御穩(wěn)固,陣腳堅實,就像老子修道,以靜制動,以無見有;進攻廝殺,首尾相應,戰(zhàn)無不勝,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驚嘆。頷、頸兩聯淋漓興會,極力渲染烘托,表現出友人高超的棋藝和自己真摯的友情。尾聯轉入送別正題:“得年七十更萬日,與子期于局上銷?!彼^轉入正題,不是正面接觸,而是側面揭示,以期代送。杜牧作此詩時約四十歲,若至七十,尚有萬余日。因此他與王逢相約,要將這萬余日時間,盡行于棋局上銷用。杜牧素以濟世之才自負,可由于不肯茍合,仕途并不順利,故而常寄情楸枰。如今他遇上王逢這樣棋藝高超、情投意合的棋友,該是多么歡樂啊??墒峭醴昃鸵x去了,留下的將僅僅是“最宜檐雨竹蕭蕭”那種美好的回憶。因此這兩句含蘊極豐,表面上是幾多豪邁,幾多歡快,實際上卻暗寓著百般無奈和慨嘆,抒發(fā)的離情別緒極為濃郁,極為深沉。

易錯題22古代詩歌閱讀之形象題——不明詩歌形象內涵目錄01易錯題簡介易錯題型——古代詩歌閱讀之形象題易錯原因——不會“抓關鍵字詞”,不會“看托物言志”,不會“析場景畫面”。02易錯題例析03易錯題攻略【攻略一】知人論世,抓關鍵字詞,分析詩中人物形象?!竟ヂ远恐锩饕猓赐形镅灾?,分析詩中意象內涵?!竟ヂ匀恐罢摼?,析場景畫面,分析詩中意境特點。04易錯題練習★易錯題型——古代詩歌閱讀之形象題古代詩歌閱讀之形象題主是考查分析詩歌人物形象、意象及意境三個方面的試題。人物形象包括詩人、詩中人;意象即物象;意境包括“意”與“境”,即“情”與“景”。詩歌形象分析題,是高考常考的詩歌題型之一。★易錯原因——1.人物形象:不會“知人論世,抓關鍵字詞”。2.詩中意象:不會“知物明意,看托物言志”。3.詩中意境:不會“知景論境,析場景畫面”。1.(2022·全國甲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試題。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畫眉禽文同盡日閑窗生好風,一聲初聽下高籠。公庭事簡人皆散,如在千巖萬壑中。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竣贇W詩中的畫眉鳥寄托了詩人的感情,詩歌表面上是寫鳥,實際上是寫人,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詩中畫眉鳥的鳴叫聲烘托出輕松的氣氛,有助于表現詩人在公務閑暇時悠然自得的狀態(tài)。【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歐詩對畫眉鳥進行正面描寫,通過對比畫眉鳥在“山花紅紫樹高低”和“鎖向金籠”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表面寫鳥,實則寫人,抒發(fā)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詩本詩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烘托出了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表現詩人在公務閑暇時悠然自得的狀態(tài)。2.(2020·新課標Ⅲ)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喙S陸游藜藿盤中忽眼明①,駢頭脫襁白玉嬰。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jié)乃與生俱生。我見魏征殊媚嫵②,約束兒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養(yǎng)成,放使干霄戰(zhàn)風雨?!咀ⅰ竣俎嫁剑恨己娃?。泛指粗劣的飯菜。②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詩人由苦筍聯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答案】①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②苦筍與生俱來的“苦節(jié)”,象征“耿介”的性格,與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應該得到認可?!窘馕觥勘绢}考查結合詩歌手法,概括詩歌形象特點的能力。詩人先寫見到一對潔白鮮嫩的苦筍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三、四兩句直接描寫苦筍,并將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種的本性,“苦節(jié)”是與生俱來的?!肮⒔椤敝刚辈话?,廉潔自持;“苦節(jié)”指儉約過甚,后以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為“苦節(jié)”??隙ㄙ澝揽喙S品性后,詩人自然由此聯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魏征,“我見魏征殊媚嫵”一句是寫唐太宗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所以,從本身外部特征來看,苦筍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進諫,而其言行有時著實令人難以接受。從內在氣質來看,詩人贊美苦筍氣節(jié)便是唐太宗贊魏征“嫵媚”,苦筍性情“耿介”,天生“苦節(jié)”,與魏征正直不阿,廉潔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賞識之處。1.知人論世,抓關鍵字詞,分析詩中人物形象。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分為兩類。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詩歌所刻畫的人物形象。要分析詩中人物形象,主要有以下步驟:①整體感知,確定身份分析人物形象,要從詩歌整體上把握。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兩種:詩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區(qū)分人物形象是哪一類,為其大體定位。②知人論世,關注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對把握詩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不同時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會內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處于不同的人生階段,遭遇不同,處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調也不一樣。③抓關鍵詞,分析特征塑造人物形象,詩人往往運用關鍵詞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來完成。抓住這些關鍵詞句,就能快速把握詩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常見的詩中人物形象形象類型教材鏈接心懷天下、憂國憂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寄情山水、歸隱田園陶淵明《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矢志報國、慷慨憤世陸游《示兒》、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送別友人、思念故鄉(xiāng)李白《贈汪倫》、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王翰《涼州詞》、王昌齡《出塞》。歷經磨難、堅持追求屈原《離騷(節(jié)選)》:“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奔拍羁唷⑸硎里h零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考題示范:(2017·課標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試題。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咀ⅰ竣偾褰夯蕦m。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答案】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tài),悲傷落淚?!窘馕觥款}干問的是“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首聯中,“云?!苯淮硕说奶幘?,即天各一方;“相望”說明二人情深意重;而從詩歌標題來看,蘇轍又即將遠赴契丹,面對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詩人那豁達的胸襟,哪里會因遠別而淚沾雙襟!2.知物明意,看托物言志,分析詩中意象內涵。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分析詩中意象主要有兩個步驟:①明確“象”的“特征”。詩中的物象,一般都有其突出特征,詩人正是因為這些特征,才托物言志。讀詩時,一定要將其特征歸納出來。②找出“象”中“寓意”。所謂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用的表達技巧。古代詩歌中常見的“六種意象”類型常見意象舉例送別類楊柳、長亭、南浦、美酒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思鄉(xiāng)類月亮、鴻雁、雙鯉、莼羹鱸膾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愁苦類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鵑、斜陽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愛情類紅豆、蓮、連理枝、比翼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戰(zhàn)爭類投筆、長城、樓蘭、柳營、請纓、羌笛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閑適類五柳、東籬、三徑、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考題示范:(2018·全國II卷)閱讀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jié)選)陸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①第一個“酒”出現在作書之前,詩人把它比喻成戰(zhàn)場上的旗鼓,起到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的作用;②第二個“酒”則用來表現創(chuàng)作完成之后詩人的心理狀態(tài),他“如見萬里煙塵清”,似乎贏得了一場戰(zhàn)役的勝利,心滿意足、躊躇滿志。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詩歌意象的作用?!熬啤笔窃姼柚兄匾锵螅ǖ皇鞘闱橐庀螅┑淖饔茫獪蚀_解讀就必須讀懂原句“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和“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這兩聯包含作者書法創(chuàng)作之前借酒壯勢,趁酒濃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滿的躊躇。3.知景論境,析場景畫面,分析詩中意境特點。根據詩中各種意象組合的畫面,分析出畫面的場景,進而得出詩中意境特點,是分析詩歌意境的主要方法。詩歌意境分析,既包括“境”(即畫面)的分析,也包括“意”(即情感)的分析。常見的詩歌意境特點意境特點舉例雄渾壯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壯闊蒼茫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蒼涼悲壯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閑適恬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清幽明凈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明麗清新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蕭疏凄寂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韋應物《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安謐美好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王維《辛夷塢》)高遠深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淡雅幽遠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清冷幽靜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過香積寺》)考題示范:(2020·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作答。紀村事[唐]韋莊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注歸。[注]餉田:到田間送飯?!搬劸朴律?,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xiāng)村場景?【答案】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忙碌而祥和的農村生活場景。【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搬劸朴律?,遙砧送暮暉”: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描寫了繁忙、充實、安寧、豐足的農村勞動、生活場景,贊揚田園的美好怡人溫馨。最后總結效果:視覺、聽覺結合,抓住時間變化,以點帶面,從中可想見百姓的安居樂業(yè),極富感染力和畫面性,讓人身臨其境,不自禁地向往大自然。一、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試題。采蓮方干采蓮女兒避殘熱,隔夜相期侵早發(fā)。指剝春蔥腕似雪,畫橈輕撥蒲根月。蘭舟尺速①有輸贏,先到河灣賭何物。才到河灣分首去,散在花間不知處。[注]①尺速:速度相差在尺,形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