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點一遍過考點22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_第1頁
中考物理考點一遍過考點22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_第2頁
中考物理考點一遍過考點22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_第3頁
中考物理考點一遍過考點22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_第4頁
中考物理考點一遍過考點22物態(tài)變化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22物態(tài)變化考點解讀一、熔化和凝固1.物態(tài)變化常見的物質有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物質可以由一種狀態(tài)變成另一種狀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叫做物態(tài)變化。2.熔化和凝固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做熔化,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做凝固。不同的物質在熔化時,表現(xiàn)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一類物質在熔化時,雖然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不變,直到由固態(tài)全部熔化為液態(tài),溫度才上升。這類固體稱之為晶體。另一類物質在熔化時,沒有一定不變的溫度,在吸熱后先變軟,再變稀,最后全部變?yōu)橐簯B(tài),溫度不斷升高,這類物質稱之為非晶體。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晶體溶液在凝固過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做凝固點。非晶體沒有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一般是不相同的。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qū)別在于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解讀:熔化和凝固圖象如圖所示是晶體萘的熔化和凝固圖象,由圖可知:A點開始計時,B點表示t=5min時萘的溫度為80℃,此時萘仍全部處于固態(tài)。隨著時間的推移,萘不斷吸收熱量,萘吸收的熱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萘的熔點是80℃。BC段與時間軸平行,到C點全部熔化成液態(tài)。此后,萘繼續(xù)吸熱升溫,如CD段所示。從圖象看出,B點是80℃固態(tài)的萘,C點是80℃液態(tài)的萘,BC之間是80℃固液共存狀態(tài)的萘。若從D點起停止加熱后,液態(tài)萘溫度不斷降低。當降到E點(80℃)時,開始凝固,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但溫度仍保持80℃不變,直到F點全部凝固。以后,固態(tài)萘放熱,溫度才開始下降,即圖線中FG段。非晶體熔化和凝固時沒有確定的溫度,熔化時吸熱,溫度不斷上升。凝固時放熱,溫度不斷下降。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汽化過程中物質要吸收熱量。(2)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fā)和沸騰。(3)蒸發(fā):只是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蒸發(fā)能在任何溫度下進行。蒸發(fā)要吸熱,所以有制冷作用。(4)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①液體的溫度;②液體的表面積;③液面上方空氣的流動速度。(5)沸騰: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沸騰要吸熱,且溫度保持不變。解讀:(1)蒸發(fā)在任何溫度下都可發(fā)生,只發(fā)生在液體表面,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2)沸騰在一定的溫度(沸點)下才發(fā)生,同時發(fā)生在液體的表面和內部,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xiàn)象。名稱相同點不同點發(fā)生時溫度發(fā)生位置劇烈程度制冷蒸發(fā)汽化吸熱任何溫度下表面平和緩慢有沸騰汽化吸熱達到沸點并吸熱才能進行表面和內部劇烈無2.液化(1)概念: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液化過程中物質要放出熱量。(2)液化的方法:①降低溫度;②壓縮體積。液化石油氣就是在普通溫度下,用壓縮體積的辦法,把石油氣液化裝在鋼罐里的。解讀:常見的液化現(xiàn)象: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如草、石塊、樹葉等發(fā)生液化形成露水;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空氣中的塵埃發(fā)生的液化現(xiàn)象;燒開水時冒“白氣”,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氣”,夏天冰棒周圍冒的“白氣”,這些“白氣”都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三、升華和凝華1.升華(1)定義: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2)特點:升華時要吸收熱量。2.凝華(1)定義: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2)特點:升華時要放出熱量。解讀:常見的升華現(xiàn)象:碘加熱升華、干冰升華用于人工降雨、寒冷冬天冰凍的衣服變干、樟腦球變小、燈絲變細等;常見的凝華現(xiàn)象:雪和霜的形成、冬天樹枝上“霧凇”的形成、冬天窗戶內側形成的“冰花”、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冷凍食品上白色“粉末”的形成等。重點考向考向一熔化和凝固典例引領(2020?鞍山)下列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中需要吸收熱量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葉上形成露珠C.深秋,楓葉上形成霜 D.嚴冬,樹枝上形成霧凇【答案】A【解析】A、冰化成水,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熔化現(xiàn)象,需要吸熱,故A正確;

B、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熱,故B錯誤;

C、霜是水蒸氣變成小冰晶的過程,是凝華現(xiàn)象,需要放熱,故C錯誤;

D、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凝華放熱,故D錯誤。

故選:A。變式擴展(2020?西寧)如圖是某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溫度一時間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是40℃B.在0至5min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C.在BC段物質不放熱,溫度保持不變D.在CD段物質處于液態(tài)【答案】A【解析】通過圖象可知,物質的溫度隨著時間的增加呈降低趨勢,是物質的凝固過程,

A、根據(jù)圖象可知,該物質凝固時有固定的凝固溫度(40℃),所以是晶體的凝固圖象,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是相同的,則此物質的熔點是40℃,故A正確;

B、在0至5min物質的溫度持續(xù)下降,但還沒有達到凝固點,此時物質處于液態(tài),故B錯誤;

C、BC段是晶體的凝固過程,凝固過程中物質放熱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

D、在CD段物質的溫度持續(xù)下降,凝固已經完成,物質處于固態(tài),故D錯誤;

故選:A??枷蚨鸵夯淅I(2020?阜新)下列屬于液化現(xiàn)象的是()A.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氣”B.霧凇C.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變干D.降雪【答案】A【解析】A、“白氣”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故A符合題意;

BD、“霧凇”、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冰粒,屬于凝華現(xiàn)象,故BD不合題意;

C、冰凍的衣服變干,是固態(tài)冰變?yōu)闅鈶B(tài)水蒸氣的過程,屬于升華現(xiàn)象,故C不合題意。

故選:A。變式擴展(2020?六盤水)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發(fā)________的緣故導致身體會感到冷,此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其實是為了_______水分蒸發(fā)(選填:“加快”或“減慢”)?!敬鸢浮课鼰?;減慢?!窘馕觥坑斡菊叱鏊笊眢w會覺得冷,這是因為人從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發(fā)吸熱,所以感覺冷;

將身體蜷縮起來減小了液體的表面積,一定程度可減少水分的蒸發(fā),使人感覺不那么冷??枷蛉A和凝華典例引領(2020?淮安)如圖所示,冬天早晨窗戶玻璃內側常會附著一層冰花,冰花形成過程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汽化B.液化C.升華D.凝華【答案】A【解析】冰花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變式擴展(2020?黑龍江)下列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不是放熱的是()A.冬天衣服凍干B.冬天窗上冰花C.冬天草上白霜D.壓縮乙醚成液體【答案】A【解析】A、冬天衣服凍干,是冰的升華現(xiàn)象,升華吸熱,故A正確。

B、冬天窗上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B錯誤。

C、冬天草上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C錯誤。

D、壓縮乙醚成液體,是液化現(xiàn)象,液化放熱,故D錯誤。

故選:A。練習精選考點闖關一、單選題1.(2020·浙江杭州市·九年級其他模擬)某同學在做萘的熔化和凝固實驗時,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曲線。如果記錄和作圖都沒有錯誤,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在t1時刻剛停止加熱,t2時刻又開始加熱B.在t1~t2的時間內萘在不斷地放出熱量C.在t1~t2的時間內萘處于凝固過程D.在t2時顯示的溫度就是崇的熔點2.(2020·江蘇徐州市·九年級其他模擬)如圖甲所示,將質量相等的冰和蜂蠟分別裝在兩個相同的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加熱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甲中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由上到下”的順序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冰和蜂蠟吸收的熱量不相同C.由圖乙可知,冰的圖線表明的冰的內能先增大后不變再增大D.由圖乙可知,蜂蠟的圖線表明其內能增大3.(2020·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的高速發(fā)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設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種非晶體物質——瀝青,下列能反映瀝青凝固特點的圖象是()A. B.C. D.4.(2020·山東濟南市·九年級一模)在抵抗新冠病毒的戰(zhàn)役中,醫(yī)護人員是“最美逆行者”。他們身穿厚厚的防護服長時間工作,眼罩的玻璃片內經常掛著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華5.(2020·浙江杭州市·九年級其他模擬)小明同學在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描繪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水沒有沸騰B.水的沸騰溫度低于100℃,說明水的比熱容大C.實驗時的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D.水沸騰前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來改變水的內能6.(2020·江蘇連云港市·九年級一模)在觀察水沸騰實驗后,小凡同學又進行如圖所示實驗,小試管中裝有熱水,懸放在正在加熱的沸水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小試管中的水不能沸騰,原因是()A.酒精燈火焰太小,試管中水達不到沸點B.大氣壓太高,試管中水達不到沸點C.試管中水可以達到沸點,但向空氣中散熱太快D.試管中水可以達到沸點,但無法再從燒杯中沸水吸熱7.(2020·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九年級三模)如圖是某公司研制的能有效降低皮膚溫度的T恤衫。它利用具有吸濕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體汗液從人體吸收熱量,從而降低人體溫度。汗液從人體吸收熱量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液化 B.熔化 C.汽化 D.升華8.(2020·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第二中學九年級一模)下列四種生活中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與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燒開水時壺嘴冒出的白氣B.清晨枝葉上的露珠C.氣溫升高使冰川變成了流水D.冰箱中取出的飲料瓶外壁有水珠9.(2020·龍川縣新城初級中學九年級二模)下列關于物態(tài)變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盛夏,露珠凝結,屬于液化現(xiàn)象,需要放出熱量B.諺語中的“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熔化現(xiàn)象C.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不吸熱D.人們吹電風扇感到涼爽,是因為電風扇降低了氣溫10.(2020·山東濟南市·九年級三模)下列熱現(xiàn)象中有關物態(tài)變化及吸、放熱解釋正確的是()A.冰雪消融是放熱過程,是熔化現(xiàn)象B.白露露珠晶瑩剔透是吸熱過程,是液化現(xiàn)象C.霜降霜打枝頭是吸熱過程,是凝固現(xiàn)象D.大雪白雪皚皚是放熱過程,是凝華現(xiàn)象11.(2020·湖北隨州市·九年級其他模擬)“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這一電視節(jié)目深受觀眾的青睞,對下列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xiàn)象進行解釋,其中正確的是()A.“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甭对谌粘龊笾饾u消失是升華現(xiàn)象B.“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膘F凇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C.“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彼男纬墒悄A現(xiàn)象D.“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膘F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12.(2020·山東聊城市·九年級二模)下列現(xiàn)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是()A.晨霧彌漫B.冰塊熔化C.朝露晶瑩D.霜打枝頭13.(2020·長沙湘一立信實驗學校九年級二模)關于物態(tài)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冬天密閉教室中窗戶玻璃上的水珠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水珠出現(xiàn)在靠教室外面一側B.用茶壺燒水時,壺嘴噴出的“白霧”是液化形成的,液化過程會放熱C.霜的形成是水的凝固D.白熾燈泡使用久了,燈絲會因為熔化變細14.(2020·山東泰安市·九年級二模)“泰山女兒茶”是泰安一大特產。沏茶時,杯內水面上方出現(xiàn)“白霧”,下列物態(tài)變化中與之相同的是()A.冰凌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霧凇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二、多選題15.(2020·諸城市龍源學校八年級月考)如圖是“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guī)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t時=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B.在BC段,該物質不吸熱C.該物質凝固過程持續(xù)了5minD.該物質的凝固點是45℃16.(2020·山東濰坊市·九年級一模)如圖是海波和蠟燭的熔化實驗圖像,下列從圖像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A.甲是晶體,其熔點是48℃ B.甲在ab段不吸熱,溫度保持不變C.甲在第2min時處于固體狀態(tài) D.乙是蠟燭的熔化圖像三、填空題17.(2020·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畫“糖人”,是我國的一種民間藝術.其作畫過程是:藝人先將紅(白)糖放在熱鍋里,由于_______(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糖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將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畫有戲曲人物、小動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18.(2020·沈陽市第七中學八年級月考)2020年5月7日,我國首次開展太空3D打印試驗,成功打印出兩個樣件。3D打印技術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打印材料的粉末會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液態(tài),然后成型。19.(2020·四川成都市·九年級一模)如圖所示,噴霧降塵車流動除塵,水霧噴出后一會兒就消失了,其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______,此過程需要___________熱量。20.(2020·全國八年級期中)自然界中的水循環(huán)是通過水的物態(tài)變化實現(xiàn)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________成水蒸氣,流動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條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匯集到江、河、湖、海中.21.(2020·黑龍江牡丹江市·九年級二模)如圖是自然中水循環(huán)的示意圖,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__成水蒸氣,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__成小水滴或__成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22.(2020·蘇州市吳江區(qū)蘆墟初級中學九年級一模)2014年11月,溧陽某鋼鐵廠液氧塔發(fā)生泄漏。消防隊員趕赴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泄漏點周圍雪花飄飄.雪花的形成是______(物態(tài)變化名)過程;消防隊員用濕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_(物態(tài)變化名)止住泄漏。四、實驗題23.(2020·山東臨沂市·九年級二模)圖甲是小明在標準大氣壓下探究“冰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1)圖甲組裝器材的順序應按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該物質此時的溫度是___________。(3)該固體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由此可知該固體是___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它在熔化過程中___________(填“吸熱”“放熱”),溫度_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第時它處于___________態(tài)。(5)試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續(xù)加熱,在標準大氣壓下將得到圖像中的段,這段時間內試管中的水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騰,是因為___________。24.(2020·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實驗初級中學九年級一模)如圖甲,是“探究某種固體物質熔化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出的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1)在實驗中,用水浴法加熱試管中固體物質為了能減緩升溫速度,還能使試管_______,由圖乙可知,該物質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在圖乙中,該物質在t1時刻具有的內能______在t2時刻的內能(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這種物質的固態(tài)吸熱能力比液態(tài)的吸熱能力____(選填“強”或“弱”)。25.(2020·山西呂梁市·九年級二模)有兩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1)實驗時,她在燒杯上蓋上有小孔的硬紙板,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2)水沸騰時氣泡變化情況應該如圖乙中_____(選填“A”或“B”)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水的沸點為_____。(3)實驗中,兩組同學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相同,如圖丙所示,則他們所用水的質量的大小關系為ma_____mb(填“>”、“<”或“=”)。(4)小夢和小新也分別利用質量相等的水按圖甲裝置同時進行實驗,正確操作,卻得出了如圖丁所示的兩個不同的圖線,原因可能是_____。26.(2020·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有霜的季節(jié),農作物常被凍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遭到霜凍,實際上,農作物不是因為霜而受凍的,0℃以下的低氣溫才是真正的兇手。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低到﹣20℃~﹣10℃,也不會出現(xiàn)霜,但此時農作物早就被凍壞了,農民們稱這種情況為“黑霜”。(1)請根據(jù)短文,小紅對“霜”形成的條件提出猜想:“霜”形成的條件是________和_______。(2)小明為了驗證小紅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實驗:從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塊,放在不銹鋼杯子里,一段時間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現(xiàn)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認為該實驗_______(填“能”或“不能”)驗證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27.(2020·全國八年級單元測試)影響水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水的溫度、水的表面積和水表面上方空氣的流動速度.請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設計一個實驗,對影響水蒸發(fā)快慢的其中一個因素進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學習活動報告,在小組內進行展示交流.(1)寫出你選用的物品:______.(2)簡述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______(3)得到的結論:______體驗中考一、單選題1.(2020·青海西寧)如圖是某物質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的溫度一時間圖象,下列從圖象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熔點是40℃B.在0至5min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C.在BC段物質不放熱,溫度保持不變D.在CD段物質處于液態(tài)2.(2020·湖南湘潭)如圖是某物質熔化時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A.該物質是晶體B.該物質的熔點為60℃C.該物質熔化過程經歷了D.該物質在點時全部變成了液態(tài)3.(2020·湖南邵陽)標準大氣壓下海波的熔點為48℃,則標準大氣壓下48℃的海波()A.一定處于固態(tài) B.一定處于液態(tài)C.一定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D.以上都有可能4.(2020·黑龍江齊齊哈爾)下列物態(tài)變化現(xiàn)象中,屬于熔化的是()A.天氣熱的時候,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兒就變成了水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灑的水,過一會兒就會變干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D.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5.(2020·四川成都)小葉同學用酒精燈對冰塊加熱,研究冰的熔化現(xiàn)象。圖中,甲乙兩條圖線中的一條,是他依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而成。已知m冰=0.1kg,c水=4.2×103J/(kgoC),c冰=2.1×103J/(kgoC)。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小葉繪制的是乙圖線B.0~1min內冰塊吸收的熱量為2.1×103JC.1~3min內溫度不變,說明冰塊沒有吸收熱量D.如果酒精完全燃燒,酒精燈的加熱效率可以達到100%6.(2020·廣西玉林)疫情期間,醫(yī)護人員工作時佩戴了護目鏡,當他由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護目鏡蒙上了一層小水珠,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屬于()A.凝華 B.汽化 C.液化 D.凝固7.(2020·海南)風把汗水吹干的過程中,汗水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華8.(2020·湖南永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期間,戴眼鏡的同學佩戴口罩,眼鏡片有時會出現(xiàn)起“霧”現(xiàn)象,干擾視線造成了不便,所以同學們一定要保護好視力。關于鏡片上的“霧”,下列正確的是()A.“霧”是氣體B.“霧”是汽化形成的C.“霧”的產生過程放出熱量D.一段時間后,“霧”消失不見了,是升華現(xiàn)象9.(2020·廣東廣州)物質M因發(fā)生物態(tài)變化放熱,M在該物態(tài)變化前后都具有流動性,則這種物態(tài)變化為()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10.(2020·山東聊城)圖甲是觀察熔化現(xiàn)象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這種物質是一種晶體,它的熔點是100℃B.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所含熱量增多C.這種物質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xù)了15minD.加熱一段時間后,從燒杯中冒出的“白氣”是水汽化形成的11.(2020·天津)在北方的冬天,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水結冰能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這是利用了水()A.熔化吸熱 B.汽化放熱 C.液化吸熱 D.凝固放熱12.(2020·內蒙古呼和浩特)水無常形,變化萬千,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在物理現(xiàn)象中,水亦有多種狀態(tài)的變化,并伴隨吸熱或放熱。下列物態(tài)變化以及吸放熱,判斷正確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放熱B.夏季,清晨白霧,汽化吸熱C.秋天,葉上露珠,液化放熱D.冬天,美麗“霧凇”,凝華吸熱13.(2020·廣西梧州)如圖所示的自然現(xiàn)象中,屬于凝華形成的是()A.晨霧彌漫B.冰化成水C.草葉上的白霜D.花朵上的露珠14.(2020·廣西河池)下列物態(tài)變化實例,屬于吸熱的是()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河面上形成霧C.深秋,草地上形成霜D.嚴冬,窗玻璃上出現(xiàn)冰花15.(2020·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下列關于物態(tài)變化的判斷,正確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漸消融,是升華現(xiàn)象B.夏天會看到冰棒周圍冒“白氣”,是汽化現(xiàn)象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小露珠,是液化現(xiàn)象D.寒冷的冬天室外飄起了雪花,是凝固現(xiàn)象16.(2020·廣西貴港市·)七月的貴港市,大多數(shù)天氣都是酷暑難耐。為了解暑,人們常常往飲料中加入冰塊。飲料中的冰塊會慢慢消失,這個過程是()A.熔化 B.凝固 C.升華 D.汽化二、填空題17.(2020·青海)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的特征可以判斷這種物質是一種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點是______℃,熔化過程中______熱量(填“吸收”或“放出”)。18.(2020·江蘇無錫)如圖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點時,為測量試管中碎冰的溫度,應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與碎冰______,圖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19.(2020·江蘇無錫)如圖所示,用電蒸鍋蒸饅頭時,電熱絲加熱使水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產生高溫水蒸氣。水蒸氣接觸到饅頭時液化,同時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從而把饅頭蒸熟。20.(2020·貴州安順)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發(fā)_____的緣故導致身體會感到冷,此時他會不由自主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其實是為了_____水分蒸發(fā)(選填:“加快”或“減慢”)。21.(2019·山東東營)1月14日,東營出現(xiàn)罕見的霧凇景觀,分外漂亮?!办F凇”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形成的。22.(2019·湖北宜昌)滑雪是很多人喜歡的冬季運動,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氣_____而成的;當自然界降雪不足時,滑雪場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氣里,造雪機噴射出水霧,這些霧滴遇到冷空氣發(fā)生_____,形成“人工雪”.(兩空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三、實驗題23.(2020·山東日照)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某種物質熔化時的溫度變化規(guī)律。實驗過程中,小明同學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時間/min0.511.522.533.544.555.56溫暖/℃404244464848484850535659(1)請根據(jù)小明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所示的坐標系中描點,并繪制本次實驗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________)(2)根據(jù)圖象可知該物質的溫度達到45℃時,其狀態(tài)是_____(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在第3.2min時該物質的溫度是_____℃。(3)實驗過程中,同組的麗麗同學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值,你認為_____(填“小明”或“麗麗”)記錄的數(shù)據(jù)更便于找到規(guī)律,理由是_____。24.(2020·吉林長春)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丙中的a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1)圖乙中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2)由圖像a可知,當?shù)卮髿鈮篲_____標準大氣壓(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由圖像a可知,水沸騰過程中,持續(xù)吸熱,溫度______;(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溫,重新實驗并繪制的圖像應為圖丙中的______(選填“b”或“c”)。25.(2020·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如圖所示是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直到水沸騰5min后停止記錄:(1)圖甲中溫度計讀數(shù)是_______℃,圖乙中,表示水在沸騰時的現(xiàn)象是其中的______圖(選填“A”或“B”);(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在當時條件下,水的沸點是_______℃;(3)水在沸騰過程中的特點____________;(4)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xiàn)大量“白氣”,“白氣”是水蒸氣遇冷___________形成的。26.(2018·湖南益陽)影響蒸發(fā)快慢的因素有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和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速度.某同學想探究蒸發(fā)快慢和液體表面積的關系,他拿兩件一模一樣的衣服充分濕透后,在保證兩件衣服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相同的情況下:(1)他應該將兩件衣服_______(選填前面的字母),觀察衣服干的快慢;A.都撐開,都放在通風處B.都撐開,一件放在通風處,另一件放在不通風處C.一件撐開,一件團在一起,都放在通風處D.一件撐開,放在通風處,另一件團在一起放在不通風處(2)蒸發(fā)過程是一個_______(選填“吸熱”、“放熱”)過程.四、綜合題27.(2020·湖北武漢)圖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變化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圖乙是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1)該物質熔點是__________℃;(2)從圖象中發(fā)現(xiàn)海波熔化時間過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長海波熔化時間的是_______(填序號);①增加試管中海波的質量②增加燒杯中水的質量③降低燒杯中水的初溫④撤掉酒精燈或用“小火”加熱(3)夏天,我們要喝冰涼的飲料,往往會在飲料中加入適量冰塊,而不是直接加入與冰塊質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為冰塊的_____更低,另一方面是因為冰塊熔化成水的過程中_______熱量,從而使飲料的溫度下降得更多。答案精析考點闖關1.B【解析】A.這個圖顯示的應該是萘從固液混合態(tài)慢慢冷卻之后又加熱的過程,并不是t1時刻停止加熱,故A選項錯誤;B.在t1~t2的時間內,不斷向外放出能量,故B選項正確;C.凝固過程中溫度不變,故C選項錯誤;D.在t=0時,即為萘的凝固點,和熔點,故D選項錯誤。故選B。2.D【解析】A.圖甲中,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應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安裝,故A錯誤;B.圖甲中兩試管放在同一燒杯中加熱,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控制相同時間內冰和蜂蠟吸收的熱量相同,且物質受熱均勻,故B錯誤;C.由圖乙可知,A圖線對應物質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晶體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過程中都要吸熱,所以該物質的內能一直增大,故C錯誤;D.由圖乙知道,蜂蠟的圖線表明其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故D正確。故選D。3.D【解析】瀝青是非晶體材料。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A是晶體熔化的圖像,C是晶體凝固的圖像;非晶體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和下降,故B是非晶體熔化的圖象,D是非晶體凝固的圖象。故選D。4.C【解析】醫(yī)護人員長時間穿著防護服工作,眼罩的玻璃片內經常掛著小水珠,小水珠是呼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液化形成的。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5.C【解析】A.在第10min水沸騰,故A選項錯誤;B.水的沸點低于100℃,說明此時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故B選項錯誤;C.實驗時的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故C選項正確;D.水沸騰前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水的內能,故D選項錯誤。故選C。6.D【解析】大燒杯中的水吸收火的熱量,能達到沸點,達到沸點后,水的溫度還低于火的溫度,還能繼續(xù)吸收熱量,所以燒杯中的水能沸騰。開始時試管中的水低于燒杯中的水的溫度,能在燒杯中吸收熱量,達到沸點后,由于在同一大氣壓下,燒杯中的水和試管中的水沸點相同,試管中的水無法再繼續(xù)吸收熱量,所以不能沸騰。故選D。7.C【解析】汗液從人體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發(fā)生汽化現(xiàn)象,汽化吸熱,因此起到降低人體溫度的作用。故選C。8.C【解析】燒開水時壺嘴冒出的“白氣”是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tài)小水滴;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xiàn)象;冰箱中取出的飲料瓶外壁的水珠,都是液化形成的;冰川正在消融,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故ABD不符合題意;故C選項符合題意。故選C。9.A【解析】A.盛夏,露珠凝結,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熱,故A正確;B.河水結冰是凝固現(xiàn)象,故B錯誤。C.晶體熔化時吸熱,非晶體熔化時也吸熱,故C錯誤。D.人們吹電風扇感到涼爽,是因為風加快了身體上汗液的蒸發(fā),蒸發(fā)要吸熱,從而使人體溫度降低,但氣溫不會降低,故D錯誤。故選A。10.D【解析】A.冰雪消融是冰雪變成水,是熔化過程,熔化吸收熱量,故A錯誤;B.露水是氣溫降低時,空氣中的水蒸氣變成小水珠,是液化過程,液化放熱,故B錯誤;C.霜是氣溫下降時,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小冰晶,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故C錯誤;D.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直接變成小冰晶,是凝華過程,凝華放熱,故D正確。故選D。11.C【解析】A.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附著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漸消失是汽化現(xiàn)象,故A錯誤;B.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植被表面,故B錯誤;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確;D.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故D錯誤。故選C。12.B【解析】A.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放熱,故A不符合題意;B.冰塊從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屬于熔化吸熱,故B符合題意;C.露是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3.B【解析】A.冬天密閉教室中溫度較高,教室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會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內側一面,故A錯誤;B.用茶壺燒水時,壺嘴噴出熱的水蒸氣,上升遇到較冷的空氣液化成小水珠,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白霧”,液化放出熱量,故B正確;C.霜是由水蒸氣放熱直接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D.白熾燈泡使用久了,燈絲會變細是因為白熾燈使用時溫度很高,燈內鎢絲直接升華為了鎢蒸氣,故D錯誤。故選B。14.D【解析】沏茶時,杯內水面上方出現(xiàn)“白霧”,是杯子內冒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滴,即“白氣”。A.冰凌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故A不符合題意;B.冰雪消融是熔化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霧凇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故C不符合題意;D.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故D符合題意。故選D。15.AD【解析】A.熔化圖象的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溫度,而圖中BC段溫度不變的階段就是熔化過程.A正確;B.BC段為熔化過程,雖然溫度不變,但仍繼續(xù)吸熱,B錯誤;C.從圖中可得,物質從第3分鐘開始熔化,到第6分鐘熔化結束,熔化經歷了3min,C錯誤;D.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均是45℃,D正確.16.ACD【解析】A.由圖可知甲在ab段持續(xù)加熱但溫度不升高可知甲有固定的熔點,所以甲是晶體,故A正確。B.晶體熔化過程中達到熔點持續(xù)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由圖可知在4min時甲達到熔點,所以甲在2min時處于固體狀態(tài),故C正確。D.由圖可知乙沒有固定的熔點所以乙為非晶體,蠟燭和海波中蠟燭為非晶體,故D正確。故選ACD。17.熱傳遞凝固【解析】將紅(白)糖放在熱鍋里,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使糖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而熔化;加熱時糖變成糖漿,即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這是熔化現(xiàn)象;將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畫有戲曲人物、小動物等的造型模板上,糖汁放出熱量凝固成固態(tài),這樣就做好了“糖人”.18.吸收熔化【解析】[1][2]打印材料的粉末是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現(xiàn)象,熔化吸收熱量。19.汽化吸收【解析】[1][2]水霧噴出后一會兒就消失了,是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水蒸氣,屬于汽化現(xiàn)象,汽化需要吸收熱量。20.汽化液化凝華【解析】分析:根據(jù)物態(tài)變化的概念與特點分析答題;物質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叫凝華,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變?yōu)闅鈶B(tài)叫升華;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熔化,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叫凝固.解答: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蒸發(fā)變?yōu)樗魵馐且簯B(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珠的變化是氣態(tài)變?yōu)橐后w,是液化;水蒸氣變成小冰晶是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是凝華.故答案為(1).汽化(2).液化(3).凝華21.汽化液化凝華【解析】[1]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變成是水蒸氣,是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是汽化。[2]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水蒸氣變成小水滴,是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液化。[3]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水蒸氣變成小冰晶,是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是凝華。22.凝華凝固【解析】[1]雪花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直接凝華而形成的。[2]液氧在汽化過程中要吸收熱量,用濕棉布捂在泄漏口,此時棉布中的水分會因為周圍環(huán)境溫度降低而凝固,這樣就可以止住泄漏。23.自下而上晶體吸熱不變液態(tài)不能不能繼續(xù)吸熱【解析】(1)[1]酒精燈需用外焰加熱,所以要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燒杯后,再調節(jié)溫度計的高度,所以組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2)[2]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液柱在0刻度以下,是零下,所以此時的示數(shù)是。(3)[3]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4][5]晶體熔化時吸熱,內能增加,溫度不變。(4)[6]由圖像可知,第時,晶體剛好熔化結束,所以此時為液態(tài)。(5)[7][8]試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續(xù)加熱,杯中水達到沸點后能沸騰且溫度保持不變,試管中水從杯中水吸熱升溫,當溫度升高到沸點時,與杯中水溫度相同,不能繼續(xù)吸熱,所以不能沸騰。24.受熱均勻晶體小于弱【解析】(1)[1]利用燒杯中的水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的目的是使試管中的物質受熱均勻,減慢熔化速度,發(fā)現(xiàn)熔化過程中的規(guī)律,這是水浴法;[2]由圖知道,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有一段時間內溫度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2)[3]該物質在t1到t2時間內,一直吸收熱量,所以時刻的內能小于時刻的內能。[4]比熱容越大,升溫越慢,它的吸熱能力越強。所以,這種物質的固態(tài)吸熱能力比液態(tài)的吸熱能力弱。25.減少熱量損失,節(jié)約燃料和加熱時間B98℃>酒精燈火焰大小不同【解析】(1)[1]實驗時,她在燒杯上蓋上有小孔的硬紙板,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熱量損失,節(jié)約燃料和加熱時間。(2)[2]液體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氣泡上升時不斷變??;液體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氣泡上升時不斷增大;所以A是水沸騰前的情況,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3]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準了90℃上面第8個小格處,讀作98℃。(3)[4]由圖丙知a的初溫比b的初溫高,ab同時沸騰,說明吸收的熱量相同,a升高的溫度低,根據(jù)知,說明a的質量大,則他們所用水的質量的大小關系為ma>mb。(4)[5]小夢和小新分別利用質量相等的水按圖甲裝置同時進行實驗,正確操作,卻得出了如圖丁所示的兩個不同的圖線,原因可能是酒精燈火焰的大小不同。26.溫度低于0℃空氣濕潤不能沒有提供兩種不同的空氣濕潤環(huán)境,無法驗證猜想【解析】(1)[1][2]溫度降到0℃以下才可能形成霜,但當空氣干燥時,即使溫度降低到﹣20℃~﹣10℃,也不會出現(xiàn)霜,故霜的形成可能要滿足溫度低于0℃和空氣濕潤兩個條件。(2)[3][4]小明沒有提供兩種不同的空氣濕潤環(huán)境,沒法驗證霜的形成與空氣濕潤是否有關,故不能驗證上述猜想。27.詳見解析【解析】(1)物品:兩個相同的碗、保鮮膜、水、勺子;(2)實驗過程:在兩個相同的碗中用勺子加入等質量的水,把其中一個碗用保鮮膜封住口,并將兩個碗放在通風的過道里,過一段時間后,比較兩個碗中水量的變化.現(xiàn)象:觀察到沒有封口的碗里水變干,而封口的碗里仍有水;(3)結論:在水的溫度和表面積相同時,水面上方空氣流動速度越快,水蒸發(fā)越快體驗中考1.A【解析】A.BC段溫度保持不變,這種物質是晶體,熔點是40℃,故A正確;B.在0至5min物質溫度大于40℃,處于液態(tài),故B錯誤;C.晶體凝固放熱,溫度保持不變,故C錯誤;D.在CD段物質溫度低于熔點,處于固態(tài),故D錯誤。故選A。2.A【解析】AB.由圖可知,從3min~6min過程中,溫度保持48℃不變,即熔點為48℃,故該物質為晶體。故A正確,B錯誤;C.該物質從3min到6min是熔化過程,經歷時間故C錯誤;D.第3min即將開始熔化,物質在B點處于固態(tài),故D錯誤。故選A。3.D【解析】海波是晶體,在到達熔點48℃時,海波有三種存在的可能:固態(tài)、固液共存態(tài)、液態(tài);故D符合題意。故選D。4.A【解析】A.天氣熱的時候,從冰柜中拿出的冰,一會兒就變成了水,是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故A符合題意;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灑的水,過一會兒就會變干,屬于汽化現(xiàn)象,故B不符合題意;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白氣”,故C不符合題意;D.衣柜里防蟲用的樟腦片,過一段時間會變小,是樟腦片直接由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屬于升華現(xiàn)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5.A【解析】AB.0~1min內冰塊溫度由0oC升高至5oC時,吸收的熱量為3min后冰全部變成水,當溫度由0oC升高至5oC時,根據(jù)由于,則即加熱時間應為2min,小葉繪制的是乙圖線;故A正確、B錯誤;C.冰屬于晶體,1~3min處于熔化階段,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D.即使酒精完全燃燒,酒精燃燒產生的熱量必然有一部分消耗在空氣中,加熱效率不可能達到100%,故D錯誤。故選A。6.C【解析】從寒冷的室外進入室內后,眼鏡的溫度很低,而室內的水蒸氣遇到冷的鏡片發(fā)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鏡面上,使鏡片模糊。故選C。7.B【解析】風把汗水吹干是液態(tài)水變?yōu)闅怏w水蒸氣的過程,屬于汽化現(xiàn)象,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8.C【解析】A.“霧”是小水滴,屬于液體,故A錯誤;B.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故B錯誤;C.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tài)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故C正確;D.“霧”消失不見了,是小水滴的汽化現(xiàn)象,故D錯誤。故選C。9.C【解析】AD.由于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熱,故AD不符合題意;B.物體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由于固體不具有流動性,故B不符合題意;C.物體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由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的物體都具有流動性,所以可以判斷這種物態(tài)變化為液化,故C符合題意。故選C。10.C【解析】A.由圖可知,該物質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是晶體,它的熔點是80℃,故A錯誤;B.該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吸收的熱量增多,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故B錯誤;C.這種物質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xù)的時間t=25min-10min=15min故C正確;D.加熱一段時間后,從燒杯中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錯誤。故選C。11.D【解析】菜窖里放幾桶水,水結冰時能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這是因為水在凝固時放熱,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12.C【解析】A.冰雪消融固態(tài)冰變?yōu)橐簯B(tài)水,屬于熔化現(xiàn)象,熔化吸熱,故A錯誤;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tài)小水滴,液化放熱,故B錯誤;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態(tài)小水滴,液化放熱,故C正確;D.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凝華放熱,故D錯誤。故選C。13.C【解析】晨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再附著在塵埃上的液態(tài)小水滴;冰化成水是由固態(tài)冰熔化成液態(tài)水的過程;草葉上的白霜是由水蒸氣直接由氣態(tài)凝華成了固態(tài);花朵上的露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選C。14.A【解析】A.冰化成水,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屬于熔化現(xiàn)象,熔化吸熱,故A符合題意;B.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熱,故B不符合題意;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固態(tài)小冰晶,凝華放熱,故C不符合題意;D.冰花是固態(tài)冰晶,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凝華放熱,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C【解析】A.早春河中的冰逐漸消融,是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現(xiàn)象,故A錯誤;B.夏天會看到冰棒周圍冒“白氣”,是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白氣”是小水珠),是液化現(xiàn)象,故B錯誤;C.深秋早晨花草上出現(xiàn)小露珠,是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液化現(xiàn)象,故C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