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2 古代詩歌鑒賞主觀簡答試題考點(課件)-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各考點滿分寶鑒_第1頁
專題02 古代詩歌鑒賞主觀簡答試題考點(課件)-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各考點滿分寶鑒_第2頁
專題02 古代詩歌鑒賞主觀簡答試題考點(課件)-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各考點滿分寶鑒_第3頁
專題02 古代詩歌鑒賞主觀簡答試題考點(課件)-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各考點滿分寶鑒_第4頁
專題02 古代詩歌鑒賞主觀簡答試題考點(課件)-2025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各考點滿分寶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各考點滿分寶鑒古代詩歌鑒賞主觀簡答試題考點學習目標1.了解高考詩歌鑒賞主觀簡答題的考查知識點、命題角度、構思方法、答題角度和擬題技巧。2.積累詩歌鑒賞主觀簡答題的必備知識點,夯實基礎,厚積薄發(fā)。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宿千歲庵聽泉劉克莊因愛庵前一脈泉,襥衾來此借房眠。驟聞將謂溪當戶,久聽翻疑屋是船。變作怒聲猶壯偉,滴成細點更清圓。君看昔日蘭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2024新課標Ⅰ卷16T)詩中以對比的方式,對泉聲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6分)【官方答案】①乍聽與久聽的不同:乍聽泉聲時,感覺是一條溪水從門前流過;久聽后感覺水聲逐漸彌漫于四周,使人有身處舟中之感。②激流聲與涓滴聲的不同:泉流時而洶涌,聽來壯闊雄偉;時而滴瀝,聽來清亮圓潤。【學生答案】①乍聽與久聽的不同:乍聽泉聲時,感覺是一條溪水從門前流過;久聽后感覺水聲逐漸彌漫于四周,使人有身處舟中之感。表明詩人已經沉浸于溪聲之中,景、人、情融為一體。②激流聲與涓滴聲的不同:泉流時而洶涌,聽來壯闊雄偉;時而滴瀝,聽來清亮圓潤。表現(xiàn)了泉聲的豐富多變和獨特魅力,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及喜愛之情。

【課前高考精煉】一.新高考主觀簡答題考點一覽表【考點突破】年份卷別題目題干知識點2024新課標Ⅰ卷《宿千歲庵聽泉》16.詩中以對比的方式,對泉聲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6分)對比手法,泉聲的描繪,賞析。新課標Ⅱ卷《雨后為山亭獨臥》16.如何理解詩人的“白頭心事”?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關鍵語句“白頭心事”的理解與分析。全國甲卷

《次韻錢遜叔泛舟虹橋》15.請賞析頸聯(lián)“野橋柳線斜風軟,曲檻花光夕照低”中“軟”“低”二字藝術效果。(6分)語言知識點中“煉字”的考查。藝術效果分析。2023新課標Ⅰ卷《答友人論學》16.詩的尾聯(lián)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苯Y合本詩主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關鍵語句的理解、評價與分析。語句的深層含義及哲理意義。新課標Ⅱ卷《湖上晚歸》16.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抒情方式:寄情于景。分析情與景關系。(擬人手法、修飾詞語)全國甲卷《臨江仙》15.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6分)語言中“煉句”,詞語、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結構、情感等。全國乙卷《破陣子》15.這首詞是如何表現(xiàn)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直抒胸臆,細節(jié)描寫,側面烘托。2022新課標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愁之懋之》16.詞人在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人生態(tài)度和評價。①珍惜美好,執(zhí)著追求。②積極態(tài)度,重視勞動。③遵守孝道,各安其所。新課標Ⅱ卷《送別》16.本詩是如何表現(xiàn)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抒情方式:寓情于景,以景結情。全國甲卷《畫眉鳥》《畫眉禽》15.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6分)比較閱讀。作用的不同。全國乙卷《白下驛餞唐少府》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抒情的方法,表現(xiàn)手法:直抒胸臆,虛實結合。二.新高考主觀簡答題的考查類型。1.對詩句的理解、分析。2.概括、評價、分析觀點態(tài)度。3.思想情感概括分析。4.鑒賞表達情感的藝術手法。5.鑒賞詩歌語句(煉句)。6.概括詩歌內容主旨(主題、事理、哲理等)。7.比較閱讀鑒賞??键c一:對詩句的理解、分析。內容:理解詩句的關鍵在于掌握詩句的構成、背景、作者意圖以及詩句所蘊含的意象和情感。1.詩句,作為組成詩詞的基本單位,其理解首先需要從字面上進行解析,包括每個字詞的意思和典故的含義。進一步,結合詩句的背景環(huán)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深意和寄托。如李紳的《卻入泗口》(卻入:乍入。泗口,泗水入淮)“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蘆花萬里秋”,A.首句寫詩人乍入泗口看到的兩水交匯的景象,一個“清”字奠定了作品蕭瑟、冷清的基調。這里“清”字的作用是錯誤的,“清”修飾“淮”,淮水,指淮水的特點,清澈。2.詩句中的意象和情感也是理解的關鍵。詩句中通常包含很多意象,這些意象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用來與作者的心情相應和。例如,《相見歡》中的月、梧桐、深院、清秋就能看出作者的哀嘆與落寞。?3.讀懂一首古詩還需要結合作者的背景與詩句所表達的情感。例如,杜甫的詩在唐朝繁盛時期多豪放灑脫,而經歷安史之亂后,他的詩則多與哀傷掛鉤。了解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情感和創(chuàng)作意圖。?【課堂知識點撥】思路:詩句理解的核心是表層義+深層義(引申義、比喻義)。1.了解背景:了解詩人的生活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以及詩詞所處時代的背景,都有助于理解詩詞的主題和情感。例如,杜甫的詩多反映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而李白的則更傾向于表現(xiàn)個性、抒發(fā)情感。2.逐字解析:對于詩句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要深入解析其含義,避免望文生義。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并非指綠色,而是形容春天的生機勃勃。3.注意手法: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古詩詞中常使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借代等,都需要特別注意。這些修辭手法往往是為了更生動、形象地表達詩人的意圖。4.理解意象:古詩詞中往往有許多特定的意象,如“柳”代表送別,“月”代表思鄉(xiāng),“竹”代表堅韌等。理解這些意象,對于理解整首詩的意境和情感非常關鍵。5.把握情感:古詩詞往往是詩人情感的寄托。通過深入分析,把握詩人的喜怒哀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詩詞的內涵。(2024年新高考Ⅱ卷16T)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雨后為山亭獨臥葉夢得①過雨虛檐氣稍清,臥聞刁斗起連營。幾看薄月當軒過,驚見陰蟲繞砌鳴②。洶洶南江浮靜夜,寥寥北斗掛高城。白頭心事今如許,慚愧兒童話請纓。[注]①葉夢得:南宋文學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備及軍餉勤務。②陰蟲:秋蟲,如蟋蟀之類。1.如何理解詩人的“白頭心事”?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案1】①“白頭心事”即詩人念念不忘、但多年來一直未能實現(xiàn)的抗擊外敵、收復失地的志愿。②“臥聞刁斗起連營”,軍事意象的出現(xiàn)表明詩人時時牽掛對敵戰(zhàn)事;③“慚愧兒童話請纓”,寫詩人感慨自己雖壯心不已,卻已無法像年輕人一樣請纓殺敵。(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答案2】①“白發(fā)心事”即年事已高,但心中有許多牽掛:國土未復,外敵未滅;年事已高,空嘆無奈。②對前線戰(zhàn)事的牽掛?!芭P聞刁斗起連營”,對敵作戰(zhàn)仍在持續(xù)進行,入夜難以入寐。其實詩人獨臥為山亭,是不可能聽到刁斗聲的,詩人的錯覺恰恰反映出他心中放不下軍營。③對自己無奈的自責?!皯M愧兒童話請纓”,運用終軍請纓的典故,將自己與“兒童”對比,“兒童”尚且“話請纓”,想要為國效力,而自己只能獨臥為山亭,慚愧面對。(湖北省高中名校聯(lián)盟2024屆高三二聯(lián))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和陶歸園田居

①(其五)蘇軾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②。不逢商山翁,見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教我同光塵,月固不勝燭③。霜飆④散氛祲⑤,廓然似朝旭。[注]①蘇軾被貶惠州時,一位85歲的老人邀請他在荔枝成熟時相聚,他欣然答應,夜聞蘇過(蘇軾的三兒子)誦《歸園田居》,于是作《和陶歸園田居》六首,本詩是第五首。②紫芝曲:秦末隱居商山的四位隱士所作。③月固不勝燭:蘇軾自注為“明于大者,必晦于小,月能燭天地而不能燭毫厘”。④霜飆:凜冽的寒風。⑤祲:霧氣。2.理解并簡要賞析詩歌的最后兩句。(6分)【答案】理解:凜冽的寒風吹散了籠罩著天地的霧氣,天地之間頓時變得空闊寂寥,猶如朝陽映照的情景,詩人亦由此豁然。(2分)賞析:①寓情于景。風吹霧散后天地空闊寂寥,如朝陽映照,詩人運用比喻手法,表現(xiàn)出從容灑脫,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2分)②雙關手法?!胺盏墶奔戎缸匀唤缰械撵F氣,又指詩人遭遇貶謫后的郁悶之氣:(或)“廓然”既指天地間空闊寂寥的情景,又指詩人內心變得豁然。(2分)(答“象征”“以景結情”亦可得分)

【對點練習】(2023新課標Ⅰ卷16T)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題。答友人論學林希逸逐字箋來學轉難①,逢人個個說曾顏②。那知剝落皮毛處,不在流傳口耳間。禪要自參求印可,仙須親煉待丹還。賣花擔上看桃李,此語吾今憶鶴山③?!咀ⅰ竣俟{:注釋。這里指研讀經典。②曾顏:孔子的弟子曾參和顏回。③鶴山:南宋學者魏了翁,號鶴山。3.詩的尾聯(lián)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賣花擔上看桃李,須樹頭枝底方見活精神也?!苯Y合本詩主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答案1】賣花擔上的桃李,雖然也繽紛絢爛,但活力已經不再。(3分)唯有回歸本原方能獲徹學問直諦,就如同在樹頭枝底欣賞桃李方能體會到其活潑的精神。(3分)【答案2】①(句意解讀)賣花擔上的桃花李花再好看,也不如長在枝頭那樣有活力、見精神;②(主題,引申義)治學不能停留于文字表面,要深入到文字背后,親自悟得其中的思想精髓,這就好比在枝頭欣賞桃李方能見其活力、精神??键c二:概括、評價、分析觀點態(tài)度

內容:1.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對事物、人物的態(tài)度,對社會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態(tài)度,對人生感悟的傾吐等等的看法,結合詩句展開分析。2.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觀點和作者態(tài)度的基礎上,對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作出自己的評價:文章的觀點是否正確,認識是否全面,論述是否透徹,感情是否準確,對讀者有什么有益的啟示,在今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3.針對他人給予作者或詩句的評價進行分析比較,談自己的理解,作出肯定的判斷,結合詩句展開分析或進行探究性分析,表達自己的觀點。思路:1.明確觀點態(tài)度是什么。特別注意其中的關鍵詞語(表態(tài)度的),關注陳述對象、表述方式、感情色彩等。2.審清題意,明確命題者讓我們干什么。針對觀點態(tài)度,是理解分析、還是在詩中尋找體現(xiàn)依據、還是發(fā)表自己的評論等。3.確定答題思路,擬寫答案要點(六分試題,一般2至4點,以3點為主),組織專業(yè)術語,調整答案順序。(2023新課標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湖上晚歸林逋臥枕船舷歸思清,望中渾恐是蓬瀛。橋橫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濕飛如見避,紅蕖香裊似相迎。依稀漸近誅茅地[注],雞犬林蘿隱隱聲。[注]誅茅地:詩中指人的居所。1.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边@一觀點在本詩中是如何得到印證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首聯(lián)詩人臥枕船舷,望湖上美景,渾恐置身蓬萊仙境,表現(xiàn)了詩人“心境澄清,快樂逍遙”的主觀色彩;②頷聯(lián)詩人看到小橋流水、山寺云峰,夕陽晚照,景物寧靜而美好,體現(xiàn)詩人歸家路上“悠然自得,享受寧靜”的主觀色彩;③頸聯(lián)詩人觀飛鳥如見避、紅蕖似相迎,景物擬人化描寫,著有詩人歸家路上“欣然愉悅,心情舒暢”的主觀色彩;④尾聯(lián)詩人即將到家,觀林蘿密密,聽雞犬聲聲,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環(huán)境描寫,著有詩人“甘心隱逸、不求名利”的主觀色彩。(6分,每點2分,答對3點即可。)(2023年教育部四省適應性考試)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毛君游陳氏園①蘇轍增筑園亭草木新,損花風雨怨頻頻。筼筜似欲迎初暑②,芍藥猶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攜壺藉草更無巡。歸軒有喜知誰見,道上從橫滿醉人。[注]①本詩作于詩人被貶筠州期間。②貧笞:一種皮薄竿高節(jié)長、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2.從本詩可以看出詩人什么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聯(lián)考答案】①暮春時節(jié),風雨連綿,詩人游園所見應是桃李凋謝,滿地落紅,但詩人并無愁怨嘆惋之情,仍然找到了怡人的美景,并與友人們把酒盡歡;②詩中展現(xiàn)出了詩人曠達的胸襟,由此看來,在面對人生挫折的時候,詩人也會有隨緣自適的氣度,保持順其自然的心境。【考生答案】①曠達樂觀。詩人雖然被貶,但仍能欣賞風景之美,眼中是自然的生生不息,心中是歸家的喜悅之情。②隨遇而安。傍晚時分,提著美酒與友人為伴,把酒言歡,快意人生,在人生低谷中尋求難得的快樂。③隨和灑脫。詩人與友人玩得很盡興,與百姓一起盡情享受人生歡愉,描繪了一幅與民同樂的祥和場景。

【對點練習】(合肥市六校聯(lián)盟2024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郊行即事(宋)程顥①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②莫忘歸?!咀ⅰ竣俪填棧核未韺W家、教育家,“理學”奠基人。②游衍:恣意游逛,縱情游玩。3.宋詩好說理,有人說“此詩無一毫道學氣,五、六句情韻俱佳?!苯Y合詩句內容,對此加以分析。(6分)【答案】①無道學氣:所謂“道學氣”是指宋詩好發(fā)議論,喜談道理;此詩描寫郊野景物及春游之樂,借以說理,自然流暢,無道學氣。②情韻俱佳:頸聯(lián)的“莫辭”和“只恐”表達了詩人勸勉人們珍惜美好時光,情感親切而真摯;“盞酒”和“風花”的意象,選取尋常之物,卻讓人思之而有味。真情與韻味彼此交融,故曰“情韻俱佳”??键c三:鑒賞思想情感內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現(xiàn)的生活內容,把握其情感基調,分析其社會意義,評判其深層內涵;對古代詩歌中流露出來的復雜情感,站在一個高度上進行客觀具體的分析評價。思想感情是高考命題的核心,因為它是一首詩的靈魂,是作者寫作的目的所在,加之情感的表達往往依托形象、技巧等,有時它會和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結合考查。詩歌按內容分類可分為:詠史懷古詩、山水田園詩、邊塞征戰(zhàn)詩、贈友送別詩、思鄉(xiāng)懷人詩。其實只要能知道古詩的類別,中心思想就有套路可走。(一)懷古詠史詩的思想感情:1.感慨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面對古人功業(yè)的流逝,抒發(fā)時光不再,年華易老,而自己功業(yè)無成的感慨。2.感慨國運衰微,感慨盛衰無常,感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嘆古今朝代興亡變化。3.借論古之得失,諷時勸世憂國,抒發(fā)愛國之情,要么托古諷今,以歷史對統(tǒng)治者進行嘲諷,警告統(tǒng)治者吸取歷史教訓;要么以古鑒今,勸誡今人不要一味貪圖享樂,過度奢侈,以免重蹈覆轍;要么憂國憂民,對國家命運充滿擔憂,對黎民疾苦表示同情。4.悲吟古人際遇,感傷己之情懷。要么緬懷前賢的成就,表達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樣建功立業(yè)的心情或功業(yè)無成的感慨;要么類比古人,寄托傷感或哀思。5.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二)山水田園詩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園詩分為山水詩與田園詩。山水詩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通過記游山水以表現(xiàn)對美不勝收的山水景物的流連與熱愛,其鼻祖是東晉的謝靈運。田園詩指主要以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的詩,其通過對山林田野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氛圍,借此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寧靜和平生活的向往,其鼻祖是東晉的陶淵明。到了唐代,山水詩與田園詩常常融為一體,代表人物有孟浩然、王維。山水田園詩表現(xiàn)的情感思想主要是贊美山河、熱愛自然,向往自由、厭惡官場,憎惡黑暗、渴望歸隱,閑適淡泊、悠然自得等,具體表現(xiàn)為三點: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蛎鑼懘笞匀恢燮鎵邀?,表達詩人寬闊心胸與高遠志向;或描寫山水之雄偉壯闊,展現(xiàn)詩人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或借奔騰的江河、變幻的景物,反映詩人熱愛山川風物、追求自由的精神。2.心物相融的恬淡幽情。或以恬淡之心抒寫山水清幽,或以淡泊之語描摹閑淡心境,或表現(xiàn)詩人對自然的依戀、追求與熱愛,或寄托恬淡靜雅的隱逸之樂,或表達厭倦官場的超脫之情,或表達對歸隱山居和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向往,抒發(fā)了閑適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3.借景遣懷的沉郁凄情?;蛴蔂N爛之景引發(fā)詩人山川永恒、人生短暫之嘆;或借縹緲凄迷之意境,透露詩人失意悵惘心緒;或借異鄉(xiāng)山水,表達客居孤寂思緒;或借凄風苦雨,寄寓貶謫憂憤;或借眼前山水,表達憂國憂民之情;或表達對官場仕途的厭倦,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憤怒;或借瑰麗壯景、盎然春意反襯悲時傷世之痛;揭露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反映農村生活的艱辛以及農民的痛苦;或抒發(fā)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或懷才不遇的苦悶。(三)邊塞征戰(zhàn)詩的思想感情:1.保家衛(wèi)國、建立功名的壯志豪情?;虮憩F(xiàn)“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從軍熱情;或抒寫將軍出塞,馳騁疆場的豐功偉績;或謳歌功業(yè)理想,不惜為國捐軀的英雄氣概。這類思想情感主要表現(xiàn)在初唐時期。2.奮勇殺敵、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或描寫戰(zhàn)爭的激烈,表現(xiàn)將士勇敢頑強的英雄氣魄;或描寫豪邁從征,表現(xiàn)將士視死如歸的勇氣與大無畏的精神;或描寫邊塞環(huán)境的惡劣,表現(xiàn)將士不畏艱險的犧牲精神。3.雄奇瑰麗、奇異獨特的邊塞風光。如大漠戈壁、玉塞蕭關、冰川雪峰、火山熱海等,這些邊塞風景,常常充滿一種昂揚雄壯的情感基調。4.征人思鄉(xiāng)的情愁。描寫征人思鄉(xiāng),或表現(xiàn)邊塞將士久戍思鄉(xiāng)的精神痛苦,揭示愛國與思鄉(xiāng)的矛盾;或描寫邊地環(huán)境的惡劣與從軍生活的艱苦,表現(xiàn)將士無法排遣的思鄉(xiāng)深情;或寫戍邊生活的單調無聊,表達渴望歸家的期望,等等。5.凄苦哀怨的怨戰(zhàn)情緒,凄厲沉痛的反戰(zhàn)思考?;虮憩F(xiàn)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與災難,呼吁朝廷停止窮兵黷武的政策;或描寫戰(zhàn)事之慘烈,控訴邊將的無能、朝廷的用人不當;或揭示軍中的不公與腐敗,譴責邊將的驕奢、朝廷的昏聵;或諷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引發(fā)對戰(zhàn)爭的思考。6.對和平安寧的邊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來的喜悅和贊頌之情。(四)贈友送別詩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時間場合,不同的送別對象,所以送別詩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也不盡相同,主要分為四大類:1.哀婉凄傷的離別之愁。“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凄涼慘淡的意境與哀婉凄傷的離愁別緒是送別詩中最傳統(tǒng)的基調和最常見的情感風格。特別是在送別遷客,送別落第舉子,或客中送別、病中送別、佳節(jié)送別以及乍逢即別中更易使人產生別易聚難、前途茫然的凄愴感。2.憂傷憤懣的不平之意。這類詩主要借送友自抒胸臆、一吐塊壘,或借別情來明心志(如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以反映個人命運際遇的變化或時代社會政治的情況,多見于遷謫、歸隱時的送別詩,表達失意之情、憤懣之氣。3.激昂慷慨的勉勵之情。在一些宦游(為功名而游)而別、殺敵報國而別、新官上任而別的送別中,文人士子們更是胸懷大志,俟機報國,渴望“贏得生前身后名”,借送別表達激昂高亢、蓬勃奮發(fā)的精神。如岑參的《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4.勸勉慰藉的關切之意。這類詩勸勉慰藉與友情同在,借送別表達作者對友人關心、撫慰、牽掛、勉勵之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元二使安西》(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別董大》(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五)思鄉(xiāng)懷遠詩的思想感情:1.天涯漂泊羈旅愁。敘寫客居他鄉(xiāng)的艱難,書寫漂泊無定的孤苦。借旅途所觀、所聞等,抒發(fā)內心的孤獨、凄涼及綿綿思鄉(xiāng)之情。2.望盡天涯懷人愁。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故鄉(xiāng)的熱愛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3.羈旅他鄉(xiāng)幽怨憤?;虮磉_人生感嘆,流露年華易逝的苦悶;或抒發(fā)獨居他鄉(xiāng),不得重用,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六)詠物言志詩的思想感情:1.表達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憤慨,寄托堅持個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2.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或報效國家的志向。3.抒發(fā)報國無門、懷才不遇、命運坎坷的傷感。4.寄托某種人生感悟,蘊含某種生活哲理、寄寓美好生活愿望、流露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5.描繪悠閑舒適、不慕富貴的心境。(七)愛情閨怨詩的思想感情: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離別相思之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體可分為愛情詩和閨怨詩(包括宮怨詩)。1.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虮憩F(xiàn)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或表現(xiàn)夫妻別離后的真摯思念,或表現(xiàn)對戍邊丈夫的懷念與憂慮,或表現(xiàn)夫妻間生死不渝的愛情。2.孤苦幽寂的命運之悲。此類情感主要體現(xiàn)在宮怨詩中。主要表現(xiàn)幽居宮中的凄涼與孤獨,宮內生活的單調、無聊和對命運的哀痛與怨恨,以及對自由、對愛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表面寫東都洛陽宮女無法得幸的悲哀,實則是諷刺當時科舉制度的徇私舞弊,實質是“士怨”。3.空閨獨守的思親之怨。這類詩或寫思婦空閨、思親念遠的哀傷,或寫紅顏易逝、青春虛度的惆悵,或寫盼夫早歸、夫妻團聚的渴望。4.情夢難圓的遺憾之悵。美好的愛情總是無法得到圓滿,這類詩中表達的常常是一種不可企及而又刻骨銘心的愛戀,一種不能圓滿而又至死不渝的情感,一種無法言傳而又心心相印的思念,縈繞著一種悵然失落的哀愁。如李商隱的愛情詩。5.陰陽兩隔的悼亡之痛。死者與世長辭,生者孤寂悲凄,這類詩是痛徹肺腑的哀歌,也是夫妻真情的頌歌?;蚨霉饰锒纪鋈?,觸舊景而生悲情,表達生死兩隔的愁緒哀傷與抑郁痛苦;或追憶從前生活情景,敘述亡妻瑣事細節(jié),寄托無限哀思與懷念;或觸景傷情,情染于物,表達孤獨的情懷與物是人非的凄楚。思路:1.準確判別詩歌的類別,把握思想感情的范圍,對號入座。2.結合詩人和時代,了解創(chuàng)作風格和社會特色,知人論世。3.認真分析思想情感的載體(意象、意境、關鍵詞語、修辭手法、表達方式等),品味詩歌情感的內涵。4.結合注釋和選項內容,篩選有效信息,特別是有矛盾信息的地方。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減字木蘭花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1.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6分)【答案】①表達詞人對早春的喜愛之情。上片通過“鶯初解語”“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展示了早春美好的景象,“最是一年春好處”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對早春的喜愛(2分)②表達詞人對光陰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嘆之情?!盎ú豢撮_”以花開時間之短,來不及欣賞就已經凋謝來比喻人生極其短暫?!叭艘桌稀敝笔阈匾?,表達衰老匆至的人生感嘆。(2分)③表達詞人對光陰的珍惜之情。下片通過“休辭醉倒”,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jié),珍惜現(xiàn)在,直接表達了詩人對早春的欣賞及喜愛?!澳夯?,顛倒紅英間綠苔”,勸導人們不要虛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時光。(2分)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塞下曲王昌齡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2.本詩蘊含了詩人游歷邊塞時復雜的情感,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答案】①對邊塞艱苦生活的感嘆?!八L似刀”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準確形象地描繪了天之寒冷,風之凜冽邊塞苦寒景象。(2分)②對將士不畏犧牲,奮勇殺敵意志的贊美?!拔羧臻L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回憶昔日“長城之戰(zhàn)”,借眾人之口客觀夸贊將士斗爭意志之堅、之高,同時與后文“白骨亂蓬蒿”形成對比,突出將士不畏犧牲的壯志。(2分)③對殘酷戰(zhàn)爭的厭惡?!鞍坠莵y蓬蒿”一句描繪了戰(zhàn)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的景象,將戰(zhàn)爭的殘酷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表達出對戰(zhàn)爭的強烈不滿。(2分)【對點練習】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潭州【唐】李商隱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陶公戰(zhàn)艦空灘雨,賈傅承塵①破廟風。目斷故園人不至,松醪一醉與誰同?!咀ⅰ竣俪袎m:唐代以前,沒有天花板,房梁橫木之上用遮布擋灰,名曰“承塵”。松醪(láo),即用松脂、松花、松子、松葉釀制成的酒。3.本詩思想情感極為豐富,請結合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加以賞析。(6分)【答案】①羈旅愁思之痛:借帝舜歿于湘水,湘妃淚灑斑竹,委婉含蓄地表達了寄居他鄉(xiāng)幽怨哀傷之情;②世事滄桑之感:昔日大將陶侃的戰(zhàn)船已經不在,當年的古戰(zhàn)場如今細雨飄飛,一代才子賈誼的祠廟呈現(xiàn)出破敗荒涼的景象,作者借此表達物是人非,世事變化之感;③英雄末路之悲:才華出眾的詩人屈原被貶后投江而死,賈誼因懷王墮馬而抑郁而終,作者借此表達了英雄落悲之痛。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古風·碧荷生幽泉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咀ⅰ看嗽娮饔诶畎讘t入京為官之前。4.這首詠物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對自己高潔品性的自信。詩人通過“碧”“艷且鮮”“秀氣”“馨香”等寫荷花秀麗鮮艷的花容,清香的氣息,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潔。②懷才不遇、空任時光流逝的慨嘆?!靶闵战^世”“凋此紅芳年”寫荷花,縱然有絕世的美麗,因“結根未得所”,無人為它傳遞馨香,只能凋零,表達自己空有才華,卻因沒人舉薦不能建功立業(yè),坐看年華流逝,心生感慨。③對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結尾“愿托華池邊”表達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長在華美的池子里一樣,期盼得到舉薦和朝廷垂青(重用)??键c四:鑒賞表達情感的藝術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如:“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王實甫《十二月帶堯民歌·別情》)詩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別從“怕黃昏”“不銷魂”“新啼痕”“斷腸人”等四個角度將少婦別后的相思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2.借景抒情: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先寫景,后抒情(景象—意境或氛圍—情感)。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所寫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圍是那么冷寂,這就給后兩句寫作者的憂慮(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對當時社會風氣和政治局勢的擔憂)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3.托物言志: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fā)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yǎng),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4.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寄情于景)作者將自己的感受完完全全地寄托在景物上,并且讓景物有了一定的“感情色彩”,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作者常用擬人手法或運用“愁”“思”“枯”“老”等修飾語來描述景物自然而然地抒發(fā)感情。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將花鳥人格化,有感于體會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來寫,寫出了睹物傷情,同時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悲。體現(xiàn)出詩人的憂國情懷和愛國之情。如:“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一“孤”字明寫“云”之孤獨,暗寫詩人寂寞之感。“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情景的境界,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寂寞,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5.觸景生情:(睹物思人)是指由于客觀景物和它的變化發(fā)展,觸動了詩人的情思,引起聯(lián)想,繼而感嘆抒情的寫作方法(抒情方式)。其特點是情隨景生,辭以情發(fā),情景相間,以創(chuàng)造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如:“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薄拼醪g《閨怨》忽見野外楊柳青青春意濃,真后悔讓丈夫從軍邊塞,建功封侯。詩人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fā)生微妙變化的剎那,寫出少婦心中那沉積已久的幽怨、離愁和遺憾。如:“南楚青春異,暄寒早早分。無名江上草,隨意嶺頭云。正月蜂相見,非時鳥共聞。杖藜妨躍馬,不是故離群?!薄咎啤慷鸥Α赌铣贰盁o名江上草,隨意嶺頭云”觸景生情。看到江畔上叫不出名字的草(異鄉(xiāng)的陌生),山嶺間的隨意飄蕩的云彩(孤獨飄零),詩人頓生異鄉(xiāng)的陌生感和飄零感。6.用典抒情:典故是一種文化的不斷延續(xù)。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政治可以改變,思想可以變化,唯獨文化是延續(xù)不斷的。古人常用典故,可以恰到好處地用極少的文字表達豐富的內涵,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用典,也叫用事,使事,是古代詩人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法(或表現(xiàn)手法、抒情方式),它指的是對前人語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的引用。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增加詞句的含蓄與典雅,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所以我們需要弄清楚詩人要表達什么內容,再弄清典故的內容是什么,就比較容易看出詩人的意思了。即要明確典故的內容及所表達的情感,一般情況下,詩人是以典故中的人物自謂,正用典故,也有反用典故的,這種用法往往有諷刺意義。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薄翖壖病队烙鰳?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歷一層外,全是用事?!跋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薄纭稉P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7.以景結情:詩歌在抒情或議論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如:“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潄y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薄醪g《從軍行》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么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來表現(xiàn)“不盡”呢?詩人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后,忽然出現(xiàn)了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景象壯闊而悲涼,更加深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如:“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薄拼S渾《謝亭送別》詩歌結尾并不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朧,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凄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huán)境氣氛的包圍,于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了下來。8.借古諷今:(吊古傷今、借古抒懷:詠史懷古詩)詩人借助歷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諷刺現(xiàn)實,表面回憶歷史,敘述古代的人和事,實則發(fā)表對人事的看法,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手法。古代封建社會中許多有識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對現(xiàn)實有較多深刻的體察,而他們大多數又仕途坎坷,懷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時。心中郁積不滿,但又不可明說,特別是揭露時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說,于是他們往往從歷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尋求載體,以便委婉曲折地表達自己的心曲。借古諷今之詩,乃是借鑒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方面的經驗教訓,作為現(xiàn)實社會某些方面的鑒戒。借古是為了諷今,鑒古觀今,兩相對照,或頌古非今,或貶古刺今,以表達詩的題旨。理解鑒賞這類詩詞,必須時刻結合詩人寫作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時的心境。如:“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薄坝鹕染]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薄岸嗲閼ξ?,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薄K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借對古代戰(zhàn)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yè)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yè)未就、老大無成的憂憤之情,表現(xiàn)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9.以樂襯哀: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是借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如:“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薄犊兹笘|南飛》文中寫迎娶劉蘭芝的場面,其場面寫得越熱鬧,其悲情越強烈。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薄惹亍对娊洝肥钦l曾經在那個春光爛漫的春天里,在楊柳依依中送別我?而當我在大雪飄飛的時候經歷九死一生返回的時候,還有誰在等我?楊柳依依是春天的美景,但是在這個時候男主人公要出征了,面對這樣的美景更能傳達出對故鄉(xiāng)、親人戀戀不舍的心情。10.對面(對方)落筆:詩人在表現(xiàn)懷遠、思歸之情時,不直接或不僅僅直接抒發(fā)對對方的思念之情,而是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常常給人以曲折有致、情韻悠長之感。大多為想象,虛寫。如:“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薄鸥Α对乱埂吩娙吮唤陂L安時望月思家,借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首聯(lián)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說透詩人在長安的思親心情;頷聯(lián)說兒女隨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親人之情,表現(xiàn)詩人想念兒女、體貼妻子之情。如:“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薄蹙S《九月九憶山東兄弟》作者跨越時空,落筆對面,不寫自己,而寫兄弟,遙想兄弟們重陽登高想念詩人的情景,不寫己思人,而寫人思己,更見己思之深、之切。如:“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薄拙右住逗惗烈顾技摇吩姼枞膬删滢D換角度,不寫自己,改寫家人,系詩人的想象之辭。家人圍爐夜坐,深更半夜還未休息,家人“說”自己,實際上是為了表現(xiàn)“遠行人”對“家中人”的思念。對面落筆,含蓄深沉。11.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是文章(詩歌)的生命,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一次回眸、一種姿態(tài)都能真切地反映一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質和一個社會的真實本質。如:“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薄拍痢哆^華清宮絕句》詩人僅攝取楊貴妃看到跑馬飛送荔枝的人發(fā)出會心一笑的細節(jié)入詩,一切盡在不言中了。詩人的隱諷態(tài)度在于“妃子笑”與“無人知”,由此可見,千里迢迢飛送荔枝,完全為了博得一人的歡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內情的,看到快馬飛馳的緊急情況,或許以為是為了軍國大事呢?“妃子笑”的細節(ji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薄獜埣摹肚锼肌窋z取“臨發(fā)又開封”這一細節(jié)進一步將“意萬重”“說不盡”的鄉(xiāng)思形象化、具體化,尤能表達詩人對這封家書的慎重和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眷思念,細節(jié)典型,生動感人。如:“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見客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的《點絳唇》利用“嗅青梅”這一細節(jié)掩飾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闖進來的翩翩少年這一動作,把一個少女驚詫、惶遽、含羞、好奇以及愛戀的心理活動,栩栩如生的刻畫出來,在我們心中立起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帶有幾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如:([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前兩聯(lián)為實寫,“收薊北、涕淚、漫卷詩書、喜欲狂”,在劍門關外,初聞核心地帶已被官軍收復,頓時熱淚盈眶。轉回頭看看這些年跟著自己流落他鄉(xiāng)受苦受難的妻兒,臉上的愁云也逐漸消散。隨手舉起漫卷詩書,欣喜若狂。情真意切地記錄了戰(zhàn)爭平息,作者及家人的心情。后兩聯(lián)為虛寫,我們應該“放歌”“縱酒”來慶祝勝利,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時期,讓我們一起無憂無慮的還鄉(xiāng)去吧。盡管我們仍身處異地,但我的思緒已經展翅而飛,沿著嘉陵江穿過巴峽,到了巫峽,馬上轉向洛陽,便可以回到故鄉(xiāng)了。體現(xiàn)出憂國憂民的詩人聽聞戰(zhàn)爭勝利時的喜悅之情以及急欲返鄉(xiāng)的愿望。虛實結合的技法,更好地突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詩歌的中心主旨?!疤搶憽钡臉酥拘栽~語:1.應?!暗駲谟衿鰬q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世事變遷,物是人非之嘆。2.想?!跋氲眉抑幸股钭?,還應說著遠行人?!薄拙右住逗惗烈顾技摇吩O想家人圍燈,夜深人靜時談遠行的自己。以虛寫實,充分反映出作者孤寂思家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家人的思念之情。3.憶?!皯浘b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薄醪g《送魏二》設想對方抵達遙遠的瀟湘,聽到凄清猿啼時的孤寂與愁苦的情景。4.思?!肮枢l(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薄哌m《除夜作》“虛”寫詩人想象家人深夜不眠,想念“我”這個遠行之人,詩人借助想象,運用以虛寫實的手法來表達深切的思家情懷。5.念?!澳钊ト?,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天空,深厚廣闊,不知盡頭。包含了離人無限的凄楚,其離愁之深,別恨之苦,溢于言表。6.明日?!皻w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云?!薄矢θ健端臀菏€蘇州》詩人想象別后的明天,自己在歸舟中回望蘇州只見悠悠白云而不見友人;以虛寫實,拓展了詩歌意境,深化了送別友人時的留戀、孤寂和感傷感情。7.夢?!岸嗌俸?,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ㄔ抡猴L?!薄铎稀锻稀吩~的前兩句是實寫,表現(xiàn)自己的遺恨;后三句是虛寫,表現(xiàn)自己夢中回到江南、依舊過著繁花似錦的生活的情景,虛實對比,更突出亡國之痛。8.何?!昂萎敼布粑鞔盃T,卻話巴山夜雨時。”——晚唐李商隱《夜雨寄北》詩人與夫人王氏伉儷情深,時刻盼望能速歸故里,與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燭花,深夜暢談。(2023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題。破陣子陸游看破空花塵世,放輕昨夢浮名,蠟屐登山真率飲,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閑心太平。料峭余寒猶力,廉纖細雨初晴。苔紙閑題溪上句,菱唱遙聞煙外聲。與君同醉醒。1.這首詞是如何表現(xiàn)人閑適心情的?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官方答案】①采取直抒胸臆的表現(xiàn)手法;②開篇言志,表明自己看輕塵世浮名;③在描寫登山、穿林等生活場景時,也直白地表達出感受?!究忌鸢浮竣僦笔阈匾??!翱雌茐m世”“放輕浮名”直接表達自己不被塵世、浮名所牽絆的閑適與曠達?!吧黹e心太平”“與君同醉醒”直接表達詩人處世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②細節(jié)描寫?!暗巧秸媛曙嫛薄按┝肿栽谛小敝校罢媛省薄白栽凇毙膽B(tài)的細節(jié)刻畫,體現(xiàn)詩人寧靜從容的心境,表現(xiàn)詩人的閑適心情。③借景抒情?!凹氂瓿跚纭薄跋稀薄傲獬薄盁熗狻?,細雨停歇,天氣轉晴,詞人置身碧溪之上,深處煙靄之中,遠處是采菱女子邊歌唱邊勞動的畫面,渲染出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氛圍,寫出詞人徜徉于山水之間的閑適情趣。(2022新高考全國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題。送別李白[唐代]尋陽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勝境由來人共傳,君到南中自稱美。送君別有八月秋,颯颯蘆花復益愁。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2.本詩是如何表現(xiàn)離愁別緒的?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對方落筆:“君到南中自稱美”,虛寫友人到勝境南中也一定會稱贊其風景的優(yōu)美,是對友人的勸慰,也是對自己的慰藉。②寓情于景:“颯颯蘆花復益愁”,詩人送別友人,遇蘆花颯颯作響,離愁更甚,此景烘托了詩人與友人分別之時依依不舍的離情。③以景結情:“云帆”“望不見”“長江空自流”,詩人以消失不見的船帆和“空自流”的長江之景作結,孤寂凄冷的意境更加襯托出離愁別緒的濃重?!緦c練習】(2024屆山西省名校聯(lián)考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西江月①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注釋①《古今詞話》云:“東坡在黃州,中秋夜對月獨酌,作《西江月》詞?!?.蘇軾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道,有評論說:“讀者可以在這首詞中見到詞人在曠達超然背后悲情婉約的一面?!闭埥Y合詩歌內容,從手法和情感角度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運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現(xiàn)手法?!耙癸L鳴廊”,中秋之際,西風颯颯,落葉蕭蕭。既烘托了悲涼的氣氛,又引出了下句詞人的遲暮之悲。②運用了烘托映襯等表現(xiàn)手法?!耙箒盹L葉”烘托“眉頭鬢上”的孤獨?!爸星铩焙嫱小鞍驯K”的凄涼。③運用了象征比喻等表現(xiàn)手法?!懊髟隆庇靡韵笳鳎ū扔鳎┰~人美好的理想和高潔的人格;“云”則象征(比喻)奸佞小人?!懊髟隆倍啾弧霸啤闭冢畹厥惆l(fā)了詞人含冤被貶的憤懣之情??键c五:鑒賞詩歌語句(煉句)“煉句”就是詩人精心提煉出的名句、警句,它是詩中最富有藝術魅力,非常精確地表現(xiàn)主旨或情感,具有高度典型性,能引起后人共鳴的句子。我們在賞析句子時,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句并結合全詩進行賞析,要善于從這些物象中概括出基本內容,從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有“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兩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落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蘊藉深沉。如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每句都有不同的內涵,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人們認識為人處世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键c“煉句”答題的角度頗多: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抒情方式,詩詞韻律,語言特色,意象意境,煉字(精煉生動形象的動詞或形容詞)等。(2023全國甲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臨江仙晃補之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1.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6分)【官方答案】①景物描寫的畫面感強:低垂的橋條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開的梅花也開始凋落,正是一派美麗的春日風光,②以虛景寫真情:這里的美景并非寫實,而是詞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詞人與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與友人相聚便心生歡喜。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究忌鸢浮竣傧胂螅ɑ蛱搶懀好枥L想象中未來相聚時,東溪春日楊柳拂江、雪中梅謝的情景,表達了詞人對即將再聚賞春的期盼。②以景結情:作者以春日美景收束全詞,邀約友人春日再聚,既蘊含著對即將遠行的友人的安慰,也顯現(xiàn)出對待離別的樂觀豁達。③用詞生動:用動詞“垂”“謝”賦予“柳”“梅”動態(tài)的美感,寫出楊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綻放后的零落之態(tài)。④意象典型:詞句選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為典型意象,景物描寫的畫面感強,寫出了風景之美好。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西江月①【宋】蘇軾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②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上б幌L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揚橋,杜宇一聲春曉?!咀ⅰ竣俅嗽~為蘇軾被貶黃州作。其春夜行蘄水邊,過酒家,飲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枕臂醉臥少休。拂曉,見亂山攢擁,流水淙淙,宛如仙境,書此詞于橋柱上。②障泥:馬韉,垂于馬兩側以擋泥土。2.“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兩句精妙,請簡要賞析。(6分)【答案】①側面描寫(或側面烘托):寫月下細浪漣漪層層涌起,空中云朵依稀,側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過寫景營造出清爽明麗的意境,凸顯詩人愉悅之情。③運用疊詞:“彌彌”“隱隱”表現(xiàn)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諧,瑯瑯上口,聲聲悅耳。④使用對仗(對偶):“照野”對“橫空”,“彌彌”對“隱隱”,“淺浪”對“層霄”,對仗(句式)工整,富于音韻之美。⑤遠近結合(由近及遠):“淺浪”乃近景,皎潔的月光下層層細浪涌起的情景;“層霄”乃遠景,浩渺的碧空飄蕩著淡淡的云朵的情景,突顯了環(huán)境的遼闊,清新,表達了詩人的喜愛之情?!緦c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鷓鴣天辛棄疾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經行幾處江山改,多少親朋盡白頭。歸休去,去歸休。不成人總要封侯?浮云出處元無定,得似浮云也自由。3.請賞析“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兩句的妙處。(6分)【答案】①首句直抒胸臆?!坝细邩侨ケ艹睢敝毖缘巧细邩堑哪康氖桥徘渤罹w,奠定全詞的戚傷悲愁的情感基調;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愁還隨我上高樓”,生動形象地寫出“愁”之如影隨形,無法逃避,表現(xiàn)了作者心中的惆悵無法排解的境況;③運用頂針修辭手法。上句句尾的“愁”與下句句首的“愁”,上傳下接,首尾相連,層層承遞,語勢貫通,音律優(yōu)美,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極力表達愁緒難以派遣之愁。考點六:概括詩歌內容主旨(主題、事理、哲理等)主旨是表達詩詞意義的核心,或者說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目的)所在,是作品對文化、社會、人生等問題的看法、觀點和態(tài)度的總結和歸納,是作者所要傳達的主要思想或精神旨趣。概括內容主旨就是要從整體上把握,結合詩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綜合觀照,這樣才能順利地解讀詩歌,領會詩作的內容,體味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情感則是作品中表現(xiàn)情感的部分,或者說是表達作品中情感色彩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類對事物感性的抽象反映,是文藝作品中表現(xiàn)人類情感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可以包括愛、恨、怒、喜、悲、思念等等,作品中的情感可以通過語言、形象等多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哲理是詩歌中蘊含的哲學道理,哲理詩,就是說理詩。有的雖不是哲理詩,但詩句中蘊含某種為人、生活、處世的道理。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于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用一句話來形容,主旨說的是“理”,情感說的是“情”,哲理說的是“理趣”。如白居易的《觀刈麥》,主旨是反映了當時勞動人民的疾苦和苛捐雜稅給勞動人民造成的悲慘狀況,揭露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而思想感情則是白居易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tǒng)治者的抨擊和批評。如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主旨是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趁青春年華,要努力奮斗,有所作為。而思想感情則是表達詩人時光流逝的感慨,一事無成的悲嘆。如(宋)盧梅坡《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薄菊芾怼棵坊]有雪花白,雪花沒有梅花香。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長處必然也有短處。(2022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愁之懋之[注]魏了翁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舊俗以農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1.詞人在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珍惜美好,執(zhí)著追求。作者對“無邊春色”執(zhí)著追尋,一個“苦”字體現(xiàn)出對美好事物美好景色的執(zhí)著追求。②積極態(tài)度,重視勞動?!捌睇溒硇Q”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懷有積極樂觀態(tài)度,重視勞動生產的重要表現(xiàn)。③遵守孝道,各安其所?!拔獭薄白印薄皩O”之問推行孝道友愛,其樂融融?!吧獭薄百Z”“農”各安其所,安守本業(yè),自食其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讀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qū)區(qū)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咀ⅰ竣冱l闇(dànàn):蒙昧,糊涂。②糟粕:這里用來指代典籍,也作“糟魄”,《莊子·天道》:“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這首詩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對我們有何啟示?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案】道理:①歷史記載與歷史真實之間存在差異。②史書是由人編寫的,難以做到絕對客觀,往往是由于當時的情況不清而以訛傳訛,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攪亂了事實以假亂真。啟示:①在讀書時必須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從。②“獨守千秋紙上塵”,告訴人們不應該死守古書,因為那點記錄怎能寫盡古代賢哲的品格學問?!緦c練習】(許濟洛平2024屆高三二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得古梅兩枝戴復古老干百年久,從教花事遲。似枯元不死,因病反成奇。玉破稀疏蕊,苔封古怪枝。誰能知我意,相對歲寒時。3.詩歌蘊含哲理,能給人以啟示,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哲理:古梅歷經百年,看似衰老和凋零,卻仍能開花。啟示人們:老有所為,老當益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②哲理:古梅在百年“歲寒”中展示出獨特的美。啟示人們:應該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韌不屈,展現(xiàn)生命之美??键c七:比較閱讀鑒賞比較類詩歌鑒賞,簡而言之就是把內容、形式相近或相對的兩首詩歌或一組詩歌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這不僅考查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等。比較類詩歌鑒賞題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對不同詩歌中相同意象的比較或不同詩歌對同一對象描寫優(yōu)劣的比較,對不同詩歌中同一煉字的比較或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比較,對不同詩歌描寫同一對象的表達技巧的比較,對同一詩人書寫相似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的比較等等。具體來看2022年高考試卷中的比較類詩歌鑒賞題,全國甲卷是詠物詩,全國乙卷是送別詩,浙江卷為詠史懷古詩。盡管文本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從比較閱讀的視角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做比較類詩歌鑒賞題時,學生可采取的流程是:讀懂詩歌,準確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清楚詩人運用的表達技巧;審清題干,抓住題干關鍵詞;規(guī)范答題,按照題干的要求,理論闡述和內容分析相結合。(2022全國甲卷)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畫眉禽文同盡日閑窗生好風,一聲初聽下高籠。公庭事簡人皆散,如在千巖萬壑中。1.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歐詩托物言志,通過對比畫眉鳥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目的是抒發(fā)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詩對畫眉進行側面描寫,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目的是襯托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2022全國乙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白下驛餞唐少府王勃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2.本詩與《送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