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2運動的快慢-速度》同步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1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2運動的快慢-速度》同步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2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2運動的快慢-速度》同步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3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2運動的快慢-速度》同步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4頁
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2運動的快慢-速度》同步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滬粵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2運動的快慢-速度》同步練習(xí)題(含答案)學(xué)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關(guān)于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通過的路程越長則速度越大B.“汽車的速度比自行車快”,這句話表示汽車比自行車運動的路程遠C.當速度的大小不變時,物體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D.百米賽跑時裁判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員快慢的2.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圖像如下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內(nèi)汽車做變速直線運動B.內(nèi)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C.汽車在內(nèi)比在內(nèi)運動的路程長D.汽車在內(nèi)比在內(nèi)運動的速度大3.小明用如圖所示的斜面和正方體木塊做“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并用頻閃照相機記錄了木塊沿斜面下滑的運動過程。頻閃照相機每隔0.5s拍一張照片,照片記錄木塊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如圖所示,已知木塊的邊長是5cm,由圖可估算該木塊從位置A到位置B的過程中木塊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10cm/s B.14cm/s C.18cm/s D.22cm/s4.甲、乙兩人進行100m賽跑,結(jié)果甲比乙超前10m到達終點。如果讓甲從原起跑線往后退10米起跑,乙仍從原起跑線起跑,兩人都保持原來的速度重新比賽,則比賽結(jié)果是()A.同時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確定5.甲、乙、丙三個人步行的速度分別是7km/h、126m/min、2m/s,那么速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無法確定6.2023年4月29日,瑞金微型馬拉松賽事順利舉行,選手甲以28分47秒的成績獲得冠軍。以下是小明對選手甲和某位同樣跑完全程的選手乙建立的運動坐標圖(體現(xiàn)全過程),如下圖,其中更符合比賽結(jié)果的是()A. B. C. D.7.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s-t圖像,從0時刻計時開始,則關(guān)于它們運動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A.出發(fā)前,乙在甲的前面,甲運動15s追上乙B.甲、乙在運動后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C.甲、乙同時出發(fā),甲運動8s追上乙D.甲比乙先出發(fā)7s,第15s末,甲、乙的速度相等8.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行使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選項中能正確描述出甲、乙汽車的大致運動情況的是()A. B.C. D.9.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蘇炳添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9.83秒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蘇炳添在比賽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B.以旁邊的運動員為參照物,蘇炳添一定是靜止的C.獵豹奔跑速度可達100km/h,比蘇炳添比賽時的平均速度大D.觀眾是通過“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式判斷運動快慢的10.小紅和媽媽在斑馬線路口站立等人行綠燈,馬路寬度為22m,人行綠燈時間為20s,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以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小紅是靜止的B.以紅綠信號燈為參照物小紅是運動的C.人行綠燈時間越短,人通過此馬路越安全D.等綠燈亮后小紅至少以1.1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過馬路二、填空題11.甲、乙、丙三名同學(xué)周末相約去江邊步行道去滑滑板,通過路旁的風(fēng)向標得知他們是順著風(fēng)向滑的。然而,甲感到在順風(fēng)行駛,乙感到在逆風(fēng)行駛,而丙卻感到無風(fēng),則他們?nèi)酥谢兴俣茸羁斓氖?,最慢的是?2.如圖是一輛汽車在0~10s內(nèi)的圖像,由圖像可知,在0~4s內(nèi),汽車的速度(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時汽車的速度為m/s;汽車在4~6s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m。13.在乳山市運動會百米賽跑中,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的方法,判斷跑在前面的同學(xué)運動快?!安门小弊罱K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同學(xué)運動得快,物理學(xué)中用(選填“觀眾”或“裁判”)的方法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程度。14.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物體,若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5,運動的速度之比是2∶3,則甲、乙兩物體所用的運動時間之比是;若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相同,通過的路程之比是。15.星期天,小強一家駕車去旅游。汽車即將進入六盤山隧道時,小強從入口處的標示牌得知隧道全長2500m,他觀察了汽車速度計,如圖所示,當時汽車的速度是km/h,合m/s,以這個車速通過隧道需用時間為s。16.小明四次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測量數(shù)據(jù)分別為18.54cm、18.32cm、18.53cm、18.51cm。則該物理課本的寬度最接近;“十一”假日,爸爸駕車帶小輝全家外出旅游,如果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了2.5h,則汽車行駛了km。三、實驗題17.如圖,這是“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1)為盡可能減小測量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間的誤差,應(yīng)使斜面坡度較(選填“大”或“小”);(2)B為AC中點,sAC=108cm,實驗時,小車都從A點由下滑,到達C點所用時間為2.7s,到達B點所用時間為2s,則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m/s;(3)如果在A點時,先釋放小車,后按下停表開始計時,B、C兩點都準確計時,則會使所測AB段的平均速度(選填“偏大”“不變”或“偏小”)。18.如圖所示,物理活動小組同學(xué)為了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拍攝了鋼球從O點下落過程中的頻閃照片,相機每隔0.1s曝光一次。由下圖可知:(1)鋼球的運動是(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原因是相同,通過的路程不同;(2)鋼球由B到C所用時間為s,若鋼球?qū)嶋H運動距離是照片上對應(yīng)距離的10倍,則小球由B位置運動到C位置,BC段的實際距離為cm,鋼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m/s;(3)若鋼球在OA段的平均速度為,AC段的平均速度為,則鋼球在OC段的平均速度為m/s。(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四、計算題19.某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駛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機按了一聲喇叭,經(jīng)4s后聽到回聲,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取340m/s。求:(1)鳴喇叭處離高山多遠;(2)車在4s中行駛了多遠;(3)司機聽到回聲時車距前面高山多遠。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DDCBBCBBCD1.D【詳解】A.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無關(guān),故A錯誤;B.我們平常所說的速度的大小是物體運動的快慢,“汽車的速度比自行車快”,這句話表示汽車比自行車運動得快,是汽車的速度大,故B錯誤;C.速度不光有大小還有方向,只有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不變的情況下才是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百米賽跑時,裁判要等所有運動員到達終點,即跑過相同的路程,通過記錄用時長短判斷快慢,是用“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員快慢的,故D正確。故選D。2.D【詳解】A.由題圖可知,內(nèi)的圖像為一條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所以汽車在內(nèi)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B.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沒有改變,汽車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B錯誤;C.由縱軸可知,汽車在內(nèi)比在內(nèi)運動的路程短,故C錯誤;D.內(nèi)圖線的傾斜程度最大,相同的時間內(nèi),內(nèi)汽車的運動的路程大于內(nèi)運動的速度,即在內(nèi)汽車的速度最大,故汽車在內(nèi)比在內(nèi)運動的速度大,故D正確。故選D。3.C【詳解】已知木塊的邊長是5cm,由圖知,木塊滑過的路程約為所用時間為則木塊從位置A到位置B的過程中木塊的平均速度為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B【詳解】設(shè)甲用的時間為t,則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第2次比賽時,甲運動的路程s1′=100m+10m=110m乙運動的路程s2′=100m因為速度不變,所以甲用的時間乙用的時間因為t1′<t2′,所以甲先到達終點,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5.B【詳解】根據(jù)題意得則,速度最大的是乙,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6.C【詳解】兩位選手運動的路程相等,甲是冠軍,甲用的時間較短,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7.B【詳解】ACD.由圖像可知,乙在t=0s時出發(fā),甲在t=7s時出發(fā),所以乙比甲先出發(fā),乙出發(fā)的位置到原點的距離為10m,甲出發(fā)的位置為原點,所以出發(fā)前,乙在甲的前面,t=15s時,甲和乙到原點的距離相同,即甲追上乙,所以甲運動8s追上乙,第15s末,甲、乙的速度不相等。故A、C、D錯誤;B.由圖像可知,甲與乙的s-t圖像都是一條直線,所以可知兩者都做勻速直線運動,而甲對應(yīng)圖像的斜率大于乙對應(yīng)圖像的斜率,所以可知甲的運動速度大于乙的運動速度,故B正確。故選B。8.B【詳解】甲車在每個10s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都是300m,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做勻速直線運動;乙車在每個10s內(nèi)通過的距離在增加,通過的路程與時間不成正比,做變速直線運動,且速度越來越大。A.A中圖像表示乙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故A不符合題意;B.此圖像表示甲的速度不變,乙的速度隨運動時間的增長而增加,故B符合題意;C.此圖像表示甲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C不符合題意;D.此圖像表示乙的速度越來越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9.C【詳解】A.蘇炳添在比賽過程中速度不是一直不變的,所以做的是變速運動,故A錯誤;B.蘇炳添與旁邊的運動員間的空間位置發(fā)生改變,所以以旁邊的運動員為參照物,蘇炳添是運動的,故B錯誤;C.獵豹奔跑速度可達100km/h,合27.8,蘇炳添比賽時的平均速度為獵豹奔跑速度大于蘇炳添比賽時的平均速度,故C正確;D.觀眾是通過“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式判斷運動快慢的,裁判是通過“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式判斷運動快慢,故D錯誤。故選C。10.D【詳解】AB.站在斑馬線路口的小紅和媽媽,相對行駛的汽車的位置發(fā)生了改變,所以,以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她們是運動的;相對紅綠信號燈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所以以紅綠信號燈為參照物,她們是靜止的,故AB錯誤;C.人的速度一定,人行綠燈時間越短,人走的路程越短,人就可能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通過馬路,人越不安全,故C錯誤;D.小紅和媽媽過馬路的平均速度至少為故D正確。故選D。11.乙甲【詳解】[1][2]根據(jù)風(fēng)向標,他們是順風(fēng)滑行。因此,當甲感到順風(fēng)時,他的速度小于風(fēng)速;當乙感到逆風(fēng)時,乙的速度大于風(fēng)速;而丙感到無風(fēng),說明丙的速度等于風(fēng)速。因此,乙滑行速度最快,甲滑行速度最慢。12.增大3060【詳解】[1]由題圖知,在0~4s內(nèi),v-t圖像是一條斜向上的圖線,表明汽車的速度隨時間增大而增大。[2]觀察坐標圖可知時汽車的速度[3]汽車在4~6s內(nèi)以速度30m/s做勻速運動,由得,該段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13.相同時間比路程觀眾【詳解】[1]開始比賽后,看到跑在前面的同學(xué)運動快,說明了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這位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要大于其他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是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比較路程得出的結(jié)論。[2]物理學(xué)中采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即用觀眾的方法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14.3∶52∶3【詳解】[1]由可得,甲、乙兩物體所用的運動時間之比是[2]若甲、乙兩物體運動時間相同,通過的路程之比是15.9025100【詳解】[1][2]由汽車的速度計可知,汽車的速度為[3]由可得,以這個車速通過隧道需用時間16.18.53cm180【詳解】[1]由數(shù)據(jù)18.54cm、18.32cm、18.53cm、18.51cm可知,此刻度尺估讀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為1mm,18.51cm中最后一位“1”是估讀值,準確值為18.5cm,比較4次測量數(shù)據(jù),18.32cm與其它四次數(shù)據(jù)的差別較大,是錯誤的,應(yīng)該去掉,則物理課本的寬度為[2]已知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了2.5h,汽車行駛的路程為17.(1)小(2)靜止0.27(3)偏大【詳解】(1)為了讓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較長,方便測量時間,應(yīng)使斜面坡度較小。(2)[1]實驗時,小車都從A點靜止下滑,保證每次滑下時都做初速度為0的加速運動。[2]由題意知,AB段的路程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3)在A點先釋放小車,再計時,則測得的通過AB段的時間偏小,路程是準確值,據(jù)知,測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偏大。18.(1)變速時間(2)0.31204(3)2.83【詳解】(1)[1][2]由圖可知,在相同時間內(nèi),鋼球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因此鋼球的運動是變速運動,原因是時間相同,通過的路程不同。(2)[1]相機每隔0.1s曝光一次,鋼球從B到C之間有3個空,即從B到C所用的時間tBC=0.1s×3=0.3s[2]圖中BC段小球通過的距離sBC=11cm+1cm=12cm則BC段的實際距離sBC'=12cm×10=120cm=1.2m[3]BC段的平均速度(3)若鋼球在OA段的平均速度為0.9m/s,由圖可知,OA段的時間tOA=0.1s×2=0.2sOA段的路程sOA=vOAtOA=0.9m/s×0.2s=0.18mAC段的平均速度3.8m/s,由圖可知,AC段的時間tAC=0.1s×4=0.4sAC段的路程s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